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洞察人性》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洞察人性》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23 21:3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洞察人性》读后感精选10篇

  《洞察人性》是一本由〔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洞察人性》读后感(一):认识自我

  最近在频繁涉猎心理书。主要是越长大越自卑发现对于自我的认识更是少得可怜。 阿德勒对于人要参与到社会中去这一点我很认同,人需要不断合作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把自己封闭,讨厌社交,只喜欢个人呆在家里,我发现这样的我变得越来越沉闷、不开朗,想问题也很局限,于是便被早早打上中老年人固执”的标签。我离朋友越来越远。慢慢我似乎失去生活热情,似乎一点小事就很容易影响我的情绪,我迷茫了。 阿德勒说“一定要制定一个能刺激生命活力终极目标,不管其是静止还是不断变动的都可以,这才能让心灵持续发展。”对呀,原来过去的几年我把自己封闭,我的心灵似乎已经停止生长,我让自己内心深处悲观的情绪不断发酵,越长大我却越自卑了。这样的感觉非常不好。 人是社会属性动物,“必须要在自己跟其他人之间努力建立合作关系,且必须努力掌握人类社会成员应掌握的技巧。”合作是我们走出悲伤,克服自卑的关键生性乐观的人“不害怕任何事,说话没有顾虑,且能做到有礼有节,这些便是乐观之人通常的表现。乐观之人看起来很有亲和力,不会在交朋友时遇到什么困难,这是因为他们的戒心与疑心很少或没有。他们讲话直爽,姿态行为、走路姿势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十分轻松自然。”为什么我不努力这样做而是封闭自己呢?

  《洞察人性》读后感(二):阿德勒是 弗洛伊德学生

  《洞察人性》| 良舟解读 关于作者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曾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客座教授同时,他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在学术拥有重要地位。著作有《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洞察人性》等,这些著作改造了弗洛伊德学说,将精神分析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本书 《阿德勒心理学经典系列:洞察人性》首次出版于 1918 年,深受心理学爱好者喜爱。这本书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阐述个体心理学知识的著作之一,既是权威的心理学学术著作,也是浅显易懂的科普读本。本书的篇幅适中,分为“人类的行为”和“性格科学”两大部分,其中有大量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把作者的心理学理论像讲故事一样分析得清楚明白,让读者感同身受,仿佛自己的内心被一层层剥开。 核心内容 阿德勒在书中首先提出了人的行为依据,然后分析总结童年经历世界观和性格的影响。阿德勒认为,人在童年时期应对困境解决问题的方式,将会决定成年后的行为模式。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记忆梦境幻觉来分析出他的内在诉求,从而解释他的行为模式背后的动机。人的行为模式应该尽量符合社会规则,一旦违背社会规则,就会陷入不幸之中。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阿德勒关于人性的解释 阿德勒认为,人性是人的诉求,不同的诉求支配着一个人不同的行为,而人的性格是一个人行为习惯综合体。理解一个人的诉求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洞察他的人性。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人的诉求分为表面诉求和根本诉求。表面诉求往往只是停留在对行为的简单解释,而行为背后最根本的诉求才能称得上是人性。只有仔细的与人沟通了解他行为背后有哪些细微东西,才可能洞察行为背后的真相。 比如,一位青年男子找到心理咨询师咨询,因为他总是不停地在换女朋友,脚踏好几条船,这样的状况让他身心俱疲。而心理咨询师发现,找女朋友只是他的表面诉求。他小时候曾经被家人独自关在家中,留下了很重的心理阴影,让他有了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为了逃避这种感觉,他便要不断证明自己在别人那里是有价值的、是被需要的。因此,在找女朋友这个表面诉求的背后,他的根本诉求是向他人证明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被他人所需要。 二、人的行为习惯的解释 人的行为习惯包括解决问题时的方法,也包括人的梦境、幻觉、记忆和情绪表现。在阿德勒看来,一个人的所有行为习惯都是围绕着他的根本诉求展开。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所有行为可能都不是随机的,而是在根本诉求的驱动下的一种必然选择。行为习惯的形成,受到家庭背景教育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使自己的行为习惯尽量符合社会规则,这样才能更好地和他人相处。 但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习惯却往往非常复杂,我们之所以在现实中很难看清一个人的人性,就是被这些复杂的行为习惯所蒙蔽了。阿德勒提出,可以尽量回忆时候事情,通过对童年的回忆来分析出一个人的根本诉求。但是,这种分析一定不能脱离那个人的成长环境,必须对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有充分地了解,才能够做出客观的诉求分析。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陋习,就是习惯于站在自己的成长环境中、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判断别人,这样得来的结果往往是不够客观的。 三、人的性格分为两种:自私型和社会型 阿德勒认为:人的性格是指在极力和外界相适应的过程中,个人所展现出的一种独有的风格作为一种行为模式,性格是发展社会感、追求优越感的依据。 个体心理学把人的性格分为自私型和社会型两种。社会感比较强烈、不太在乎个人权力和威望的人,一般属于社会型性格;而只想着在自身获得巨大优越感以后才帮助别人的人,通常受到个人利益野心控制,属于自私型性格。每个人都是在两种性格之间寻找平衡,一个人既不应该让自己太过无私,也不应该让自己太过自私。 阿德勒认为,人的情绪变化能够直接地反映出我们的性格走向。比如愤怒焦躁刻薄等,都是出于我们无能为力自卑感。如果我们要平衡自己的性格,我们就需要知道一些控制基本情绪的技巧和方法。这也就是我们能够通过洞察人性来改善自己生活的原理。 金句 1. 人性的含义是指人的根本诉求,它是人们的行为背后的动机。 2. 能够完全摆脱人类生活而独立生存的个人从未出现过。 3. 一个人过于自私会慢慢和现实脱节,变得孤立病态。 4. 人的行为习惯是洞察人性的钥匙。 5. 每个人性格的目标虽然相似,但追求目标的道路却各不相同

  《洞察人性》读后感(三):读《洞察人性》

  人要想改变自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除非对自身有深刻的认识

  之所以读阿德勒的《洞察人性》(有的版本译为《认识人性》),是因为想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原本深知自己是一个带有比较什的自卑性格的人,想通过阅读《自卑与超越》(又译为《超越自卑》)让自己超越自卑,进而能够弥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但在图书馆找书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认识人性》这本书,所以干脆把它也借了过来。因为感觉通过认识人性不仅能够了解自己,也能够更加理解他人。

  一开始打算一周或者两周读完,但断断续续没有计划,从月初借来直到快月底才算读完。其中大多数内容已经记不清楚了,做了许多笔记,大多数是一些摘抄,因为感觉许多内容实在是太过经典充满了智慧,但也有可能是因为我看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这样会不会导致自己的狭隘呢?如果只关注自己愿意看到的东西,视野必定受限,更危险的是这样会固化自己已有的认知导致接受不了其他的观点

  昨天上课老师说看书学习不要仅仅是一味地接受作者的观点,也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吸收整合。这样一来的话,输出的内容可能就会更作者原来的意思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了(如果读者理解能力差的话,如我),所以正如我在写的这篇读后感,描述的也只是我自己的理解,并不能代表作者的意思。

  读完整本书许多内容已经忘记,但如果要提出几个印象深刻的关键词倒也是有的,比如:

  心灵、童年经历、心灵活动、社会感、安全感、对权力的追逐、性格与行为模式、虚荣、自卑、焦虑......

  阿德勒称《洞察人性》这本书的目的主要有三个:

  1. 点明个人错误行为怎样对社会及公共生活的和谐发挥作用

  2. 教导个人怎样认识自身错误;

  3. 为个人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指引

  关于第一点,作者举了许多个人的案例,但貌似并没有指出个人的经历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只是通过个人案例说明其理论。关于第二点和第三点,我认为可以归结在一起,通过让个人了解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误的行为就可以让人更加深刻的了解自己,从而让自己更好地在社会上生活,这一点本书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的。

  阿德勒的理论基础是,认为获得安全感、保障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和稳定发展是一切人类心灵活动的终极目的。关于心灵活动,作者认为只有有生命会运动的生物才有心灵,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社会活动作用于心灵,同时,心灵对外部的社会活动给予的刺激做出反应。由于不同人对外部世界给予的刺激做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因而催生出了各种不一样的性格。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作者甚至认为一个人童年的性格特征跟他成年的性格特征并无二致。对于这一点我持有怀疑态度。我觉得人是会随环境变化的,不同环境中的经历会对人的性格造成影响。或许作者表达的意思是人与生俱来的最根本的性格特征不会改变(潜意识?)?此外还有一点疑问是,作者认为无论童年还是成年以后,一个人的行动路径大致是不变的,因为其心灵活动的基础是不变的。心灵活动的基础又是如何奠定的?受什么影响?不变就是不受影响,为什么不会受到影响呢?在有就是作者认为不是所有的经历都能够增加智慧,这点可以理解。但学习虽然可以帮助解决一些难题,塑造人的生活态度,却无法改变其行为模式。这又如何解释呢?阿德勒自己的说法是:人从自己的经历中得到的结论是他自己对经历的看法,由他自己决定的,通常情况下,人只能从经历中得出他自己想要的结论。人从各种经历中得出的经验都会跟自己的行为模式相符,而他断然不会改变这种模式。所以他认为人很难改变自己。人要想改变自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除非对自身有深刻的认识,并对自己想要怎样改变自己、变成怎样的自己有异常清晰的认识;此外还需要保持乐观和耐心,最重要的是要摒弃虚荣,不再以逃避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对待自己应该做的所有事,如此方能发生真正的改变。这一点还是比较认同的。

  电影《城中大盗》中的那句台词:每天,人们起床后都会做同一件事情,他们告诉自己总有一天要改变自己的生活,课没人付诸行动。由此可见,要想真正改变自己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就比如明明前一天晚上告诉自己要早起,且定好了时间,但一到起床的时候,身体就像被吸铁石吸住了铁块一样躺在床上动也不愿意动。那些有强大自制力的人,除了拥有强大的毅力和自律能力,必定对其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因此他们深刻的知道自己应该做哪些事情达成自己的目标,从而也有了清晰的行为模式,贯彻执行从一而终

  除了改变自己,理解他人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们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我们甚至都不能真正了解自己。我们通过感觉器官观察一件事物,凭借我们的知觉感受在心灵中留下印象,这种印象则带有了我们独一无二品行,但是这种知觉跟真实的事物是不一样的。所有人都只关注跟自身目标相符的事物,在这种前提下,要想了解一个人就必须对其目标有深入的了解,要想了解人性,就必须承认、理解他人的价值。

  谈及记忆,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带有某种深藏在无意识里的目的。记忆带给我们的经验要么是为了激励我们继续这么做,要么是警告我们避免这么做。然而我们的记忆和经验并不是在所有时刻都是有效的。我们之所以会犯错误,是因为我们过度依赖于我们的经验,我们都以自身独有的生活方式为依据塑造着我们自身的经验,但当我们利用这些经验对生活中的事情做出判断和行动时,我们往往会对这种经验做出了某种程度的加强。此外,自卑和虚荣也会让我们对自身的情况做出错误的判断。自卑的人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无法胜任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面对一些人生责任,他们往往会显得害怕、胆怯、逃避,不敢面对。而人类的许多行为往往也能用虚荣来解释,比如傲慢和膨胀的野心这些,往往也是虚荣心在作祟。要破除虚荣的影响,选择主动与他人合作书自然规则对人类的合理要求

  在阿德勒看来,人都有获得安全感的需求,人也有追逐权力的冲动。人的种种行为似乎都可以用获得安全感或者为了追逐权力来解释。许多有着“性格缺陷”的人(几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带有某种程度上的性格缺陷)的行为,比如内向孤僻的人往往会表现得拒绝和他人与外界接触,在他们看来,外界的刺激是一种威胁,侵犯了自己的“安全领域”,为了让自己不被影响,维持自己的安全感,他们往往选择沉默寡言,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里,不愿与外界交流。而相对比较外向积极的人,他们更倾向于参于与他人交流,他们更加热衷于参加各项社会活动,而且勇于争先表现自己。他们种种举动(有时做出让常人难以理解的举动),比如故意张扬声势吸引人的关注,或许都是出于对安全感,或者是对权力的需求。这种人表现出更加强烈的社会感,而一些社会感比较弱的人则表现得更加不愿与他人协作或者参与社会活动。对于一些要与他人互动的社会活动,他们往往选择“逃避”,当然,这种“逃避”有时候看起来并不那么“真实”、“直接”,往往会是表现为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比如拒绝参加聚会时他们会想出各种理由不去参加,或者选择去做任何其他事(除了去参加聚会),因此他们就有了各种“正当理由”“说服”别人和自己:我之这么做是因为.....人是群居动物,人本身在大自然是脆弱的。但是如果群居在一起就有了社会分工,人与人彼此间的相互协作造就了人类的强大。因此,要在人类社会更好的生存,就必须学会增强自己的社会感,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与他人合作。

  性格会对我们的行为模式产生影响,但同时行为也会影响我们的性格。这点就好像是我们说开心时我们会笑,但多笑一笑我们也会开心,所以说笑一笑十年少。爱笑的人必定是对生活非常乐观的人,拥有乐观性格的人会相对更加轻松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对未来总是保持乐观积极的一面。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的时候会选择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并想办法解决各种生活中面临的难题。

  总之,人类的种种性格上的缺陷都是某种程度上缺乏社会感,明白了人是整个社会的一份子,并积极融入社会,主动与他人合作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在社会上生活。在与他人互动协作的时候(尤其是孩子),还能够挖掘我们自身的潜力,因为多参与社会活动,多做一些我们未曾做过的事情的时候也是我们不断了解自己,发掘自己能力的时候。与此同时,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我们也进一步了解了他人。

  以上是我读完《洞察人性》这本书的一些理解。当然,我的理解肯定跟作者的意思有所偏差,而且也不完整。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吧,重要的是自己的收获,看完书哪怕只有某两句话对自己有启发也足够了。因此,我希望自己以后能更加了解自己,在知道自己性格上的一些缺陷的时候有意识地去弥补,通过有意地改变行为去引导自己,以更加积极和善的态度去看待周围的世界。同时,也要更加宽容地去看待他人的行为,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深层目标,他人的成长经历和价值观念,与人为善,和谐共处。

  《洞察人性》读后感(四):關於阿德勒的「洞察人性」

  第一次知道阿德勒,是因為他的「自卑與超越」,阿德勒深入淺出,條理分明地論述了在處理人和世界的關係、人的生活模式等等。他以坦誠、直率、強而有力的智慧來洞悉人生全部的重大問題,直面痛苦、悲觀、絕望。在體察智慧在生命活動中的痛苦與歡樂、鬥爭與寧靜、苦惱與解脫、迷惘與追求,一同思索人存在於此生此世的價值與意義。

  但最最重要的是,阿德勒闡明了個人錯誤行為到底是怎樣對社會與公共生活的和諧發揮作用、並教導個人是怎樣認清自身錯誤,以及為個人參與社會生活提供指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容易會因為缺少溝通而鄙視仇恨。對人性理解不足,正是我們對其他人不公、甚至判斷出錯的原因所在。我們對他人的理解多深,決定了我們對其的態度。特別是有同感和移情天分的人,總能很自然地掌握領域人性的技巧。對種種感情衝擊有過親身體驗的人,才會對人性有高明的認知。比方說,改邪歸正的人在各種大型宗教的繁盛時期和當前的這個時期,都有很高的價值,相較於無數正直的人,他們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目光也更長遠。

  越來越多的人在心理諮詢中獲益,包括我們自己。心理諮詢,說得宏觀一點,是人類生存和智慧的分享和傳遞。一個人,應該對自己有越來越明確、深入的認知,只要能找到行動的動力,並掌控自己的心靈,不再以逃避的態度對待自己的人生,對待自己應做的事。

  《洞察人性》读后感(五):读书笔记 | 洞察人性 (一)

  [img=1:C]对人性判断错误,将万劫不复。

  [/img]

  前记:

  不知为何,这本书,比哲学书还难啃。

  哲学书对我来说,有种:

  “读的并不是作者的言论,而是看着一本本书里自己的内心戏”的赶脚。

  类似于和精神沟通者、精神导师、灵魂伴侣说话的感觉也是:

  “聊着聊着,对方就好像不存在了,我是在跟自己对话”

  而阿德勒的《洞察人性》将人类学拔高到了炼金术的级别,视角过于至高,要求读者或者研究人性的学者,将自己放到超脱于人类本身的位置,去看待人类。

  而我作为一个带着强烈的同理心和敏锐度感受力的读者,因为深谙自己的本性,无法保证,能够像作者那样,超越自己的人性,把衣服脱光光,去把内心真实的想法一一剖析出来来写这篇读书笔记。

  《洞察人性》对我重要的意义已达到《乌合之众》的效果。

  因此这篇读书笔记是,每天早上在大脑最敏捷的时候,坚持每天早上看一个小时,写一部分读书笔记,用自己的话,来解读这本书,最后完整的,完成这篇读书笔记。

  最后ethic issue and limitation:

  limitation

  让一个执政党去监督自己之难度,等同于一个带着无数主观色彩的个人,去洞察人类的特性。

  ethic issue

  我们虽然可以完全揣摩出来别人内心的想法,对人心有着深刻的判断,对他人有着很强的同理心。

  但是我们不能利用这个能力去直接揭露别人的短,这样跟一个小屁孩迫不及待去夸耀自己的能力并无差异,显得相当幼稚。

  2017年4月13日 周四

  序言开头:灵魂决定了命运。

  我觉得翻译翻的不好,不应是“心灵决定了命运”,而是“灵魂决定了命运”。

  人类文明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探究人性。

  对于人性的研究,是相当艰巨的。

  所有学科的真正目的都是为了理解人性。

  最初我在读哲学的时候,也是这样去思考的,将哲学再一次形而上学,那么就是人类学了。

  洞察人性的必要性:

  我发了一个朋友圈读书笔记——

  我们如若在平时生活中对其他人的人性做出了错误判断,相应的后果也许要等到许久以后才会凸显,而不是马上产生巨大影响,这种人性的因果关系因此变的模糊起来。

  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个人的本心、本质、真实面目判断错误的话,也许代价会比你想象的要更大。

  也许影响的深度你可以预测,但是影响的广度和时间长度,将会超过你的想象。

  正所谓女怕嫁错郎,看错人,千古恨。

  对人性判断错误,将万劫不复。

  人性特质形成的初期——童年

  每个人童年的时候隐藏着的欲求,和成年后的人生态度有着继承关系。

  人类心灵活动的基本要素、目标、动力等引导心灵活动走向终极目标的事务,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只要了解童年的经历,即使你对这个人当前的状况毫无了解,也可以将其本性和性格特质揭露出来。

  现代人展现出来的各种性格特质,直接投射于童年经验。

  2017年4月14日 周五

  改变人类是最困难的事

  有人会质疑:形形色色的经历,每一个经历都可能改变生活的态度?

  不是任何经历都能增加人的智慧的。

  就像这本书,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样的经历,不同的经历者有不同的结论。

  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经历中得出自己的想法,并且,人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只能从自己的经历里得到想法。

  小马过河,谁知道深浅,只有自己过河,才知道深浅。

  任何一种经历都有多种解释和多种结论。

  每个人的解读方式,思维方式,都会和他最初的行为模式相符合。

  改变人性,需要足够的乐观、某种程度的耐心,关键是摈弃虚荣。

  什么样的人适合研究人性?

  唯有犯错误及知错能改,才能对人性有真正深刻的理解。

  研究者必须亲身去犯错,并亲身去承认错误,纠正错误。

  换句话说……就是,你想研究人性,必须要敢作死,敢折腾自己。

  所以在投行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的那些狗们,已具备了解人性的条件咩……

  以及移情天分特别高、敏感度很强、同理心很强的人也适合,

  即一秒钟看清楚客户心理到底想要啥……职业病咩……

  嗯……其实……

  其实你懂人性就可以赚钱了……

  不过如果你能做到反人性,躺着赚大钱吧……

  人类活在这个世界上,终极目标是活着。

  这句话不假的,就像之前看的另一本书里写过 :

  “你的大脑的存在,是为了你的身体而存在的。”

  我时常会弄混,到底是我的大脑服务于我的身体,还是我的身体服务于我的大脑?

  也就是《黄帝内经》里面提到的

  “灵”和“身”的不和谐。

  你的“灵”和你的“身”不和谐,所以你晚上睡不着,你的脑子跟你的身体在打架。

  那么,人类的终极目标是——活下去。

  因此,女生们没有安全感是对的。

  如果大部分女生将自己的和自己的BABY的经济条件,押注在一个男人身上,必然会带来“活不下去”的困扰。

  因此女生没有安全感,错在押宝,以及抚养下代生育的担忧。

  人和世界的关系,永远是,人在想方设法去回应世界,避免自己活不下去。

  每个人都务必需要去适应环境,对环境做出恰当的改变,追求安全感。

  人类的一切追求,都是为了将来日后所要面对的苛刻的环境。

  感觉这三句话翻来覆去,只在讲一件事情……人类活着不容易……宝宝心里苦……

  作者说:

  除了这个追求,人类脑子里什么都没有……所有的人类都有相同的目的……人类只想着活下去……

  (作者特么好现实)

  想要理解人类,就要理解变化莫测的宇宙和世界,人一直在被动回应的外界。

  如果说人的大脑是服务于身体而存在的,那么其实这个问题我已经思考一年了。

  即,哲学常常在消耗我的身体呀!

  插入一个与《洞察人性》无关的话题……

  哲学的最终目标是指导人类更好的活下去吗?

  看《二手时间》里的苏维埃政权,人类为了哲学和信仰,可以奉献生命。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有哲学天性的(类似我这种好奇宝宝从十三岁就不停的思考“人为什么活着”),其实是反人类的,反人性的,弄不好,会活不下去。

  所以诗人、艺术家、最后会成为疯子、出家、或者自杀,因为他的精神已经严重厌弃自己身体对其产生的束缚。

  清明节妈妈在车上告诉我:

  她小的时候吃饭都是困难的,能够一个香肠就欢喜的不得了,但是你这一代人不同了,你不需要去愁苦吃饭的事情,所以,你会在很小的时候,去思考为什么活着这样的哲学问题。

  哲学是指导科学发展的,科学是指导人类生产力前进的动力。

  然而我们看到大部分哲学家,艺术家,诗人最后都作茧自缚。

  巨大的思考驱动力,最后让自己的脑子主导了身体,消耗了生命。

  而这类人到底为啥作……

  回到话题:人类只想活下去……

  但是有一群人在于社会抗争

  有一类人是特别的,这类人就是我刚刚插入的那个哲学话题里的人,哲学家、艺术家、诗人、社会学家等等。

  每个人的灵魂,最终都是为了让自己在这个宇宙环境里更好的活下去。

  社会的现实约束了你的心灵,总是有一堆苛刻的法规和约束。

  但是有些人对这些约束免疫,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确定自己的内心的想法,拒绝与现实生活相适应,坚定的和社会抗争。

  用自己的内心的目标,取代社会规则。

  所以艺璇常常能在人群里识别出来,有一些人,他们生来也许只能成为统治者,或者下场很惨。

  对于这些人来说,几乎没有中间区域

  你说他们极端、偏执、自傲自大也好,你说他们很厉害,很有野心也好。

  总之他们其实也羡慕普通人的生活,只是你一定感受不到他抗争的程度到底厉害到了什么程度。

  最极端的,抗争到自杀,因为自己的理想国和现实生活差距太大,脆弱的心灵不堪一击,自杀了。

  如果你这们想哲学家、艺术家、诗人、社会学家等等,真的太肤浅了。

  他们对社会的抗争,是用生命在进行的。

  此处可以看一看毛泽东传记里面描述的毛泽东的童年,毛泽东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和周围大部分的优秀贵族子弟不一样了,他会为了一个理想,一个信条、理论,而誓死抗争,PS毛泽东其实是土豪家庭长大的二代……普通人根本get不到毛泽东执着愤怒的点,所以他永远是孤独者、思考者,先驱,和作死的那个人

  对于毛泽东这样的人,从他的童年开始,他的命运就已经可以看出来了,不是成为统治者,就是成为阶下囚,他这样的人无法成为普通人,幸好他遇上了战争年代。

  智商、颜值、学历、才华、出身等等,这些都不是我识别的filter工具。

  识别他们的工具,要穿透他们对自己的狠的程度。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双手吃饭。明明可以,却放弃的部分,才能体现他的精神追求。

  具体一点,他所放弃掉的东西,将衬托出他的灵魂高贵的程度。

  当然聪明的人,往往会伪装,在别人面前假装自己可以放弃很物质的欲望,放弃很多对好的事物的享受。

  所有的社会规则,对这类人是无效的。

  他们会非常坚毅的,坚持着自己内心的使命,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自己的想法,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

  他的那一份追求,和我们常人在水里快要窒息却想要活下去的那份挣扎,是同样的程度的。

  你们想活下去,而他想活成他自己的样子。

  后记:

  周末有个讲座,最近赶论文,下一篇会在下周周末来临的时候发出,期待《洞察人性》(二)~

  本文源自我的公众号,如果有童鞋想看更多的哲学、心理学、金融等相关的读书笔记,请关注一下~

  谢谢

  viola_xuan

  《洞察人性》读后感(六):wake up , to live and to act.

  看阿德勒的《洞察人性》,看得我唉声叹气,坐立不安,在安静的图书馆里不断的叹息。阿德勒据说曾追随弗洛伊德,后来两人决裂,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

  如果他们两人决斗的话,我决定站阿德勒。因为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我看不懂,但阿德勒的书很容易懂,因为每个案例,他从个体的成长环境出发,阐述了行为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

  并指出了继续发展的方向. 这本《洞察人性》我觉得他涉及了人性的很多弱点和形成的原因,却没有告诉我们克服和改变的方法。这就是让我叹息的原因。

  发现了自已缺点,叹息,然后发现没有克服的方法,坐立不安。虽然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吸烟吸毒的人难道不知道有害身体健康吗,但他们仍然控制不住自已。

  只要某事物上了瘾,脑袋和身体就像着了魔,你像解锁了某条高速路,只要你的人生道路一遇塞车,你立马就转头进入你的高速路,你以为它会让你躲避拥挤,但是你不知道它会将你带去向何方。

  即便有人告诉你,即便你知道世上没有捷径可走,你还是不由自主地,惯性地驶向了你的高速路。

  在www.addiction.com网上的列出来的瘾有一大堆,还有主助的方式,因为这也算一种病。

  所以,知道了又如何,看书是让你知道,但应用起来却十分艰难,Easier Said Than Done

  你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包括我)爱看脑残的小说,因为编故事可以天马行空,可比在现实中去实现简单多了,

  就像虚构的白日梦,满足了人们心理上的种种需求,在残酷现实中无法申诉无法实现的种种欲望。

  你都可以在小说电影电视剧和白日梦中实现了。是不是感觉自已很像阿凡达或盗梦空间,用意念就控制了一切。

  可现实总会在不经意间打脸,因为现实就是现实,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

  毛泽东说: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说:只有行动才能改变现实。

  wake up , to live and to act.

  :每个人每个阶段说的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温故而知新,书要不断的重读再重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