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我自己,为什么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我自己,为什么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5-14 12:17: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我自己,为什么读后感精选10篇

  《我,我自己,为什么》是一本由(美)詹妮弗•奥雷特(Jennifer Ouellette)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我自己,为什么》读后感(一):基因决定食色性

  近期有则热议新闻:“白银连环杀人案”,被网友称为“活久见”,之所以最终侦破,靠的就是DNA检测技术。该案的核心技术是以Y-DNA染色体鉴定为基础的男性检测,简单说就是大众熟知的亲子鉴定技术。这项技术在亲缘关系检测领域准确率极高。

  基因技术发展迅速,亲子鉴定不过“小事”一桩。在美国科学记者詹妮弗•奥雷特的作品《我,我自己,为什么》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基因工程的重要科学成就。从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于1953年发现双螺旋结构,到1990年美国带头正式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直至21世纪克雷格•文特尔等科学家在基因测序领域的突破,以及史蒂芬•平克和雷•库兹韦尔等人在意识与智能领域的前沿研究,这些在本书中均有介绍。基因技术引领我们进行一场自我科学的探索之旅,不仅回答了“我”之由来,还对“我”之未来有所瞻望。

  本书并非高冷的学术书籍,还有很多有趣的科普常识。比如,为什么有人不喜欢吃香菜?科学告诉你,这其实是感受器基因的缘故。喜欢香菜的人可以闻到十二烯醛,这种化学物质传达令人愉悦的草本气味;但是对很多人来说,香菜和肥皂是一个味道,这太让人讨厌了。西红柿、胡萝卜、榴莲和花椰菜等同理如此。所以说,“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明白了这个道理,妈妈就不要逼着孩子吃他讨厌的东西了,不如换一种营养结构差不多的其他食物吧。

  基因还会影响我们的恋爱选择。所谓一见钟情、梦中情人,或许是人体生理内啡肽大量分泌的结果。一个身影走近你,发散出他(她)独有的味道,你脑中潜伏的神经回路捕捉到这些信号,自动控制脑垂体分泌激素,从而引发一系列腺体的分泌活动,让你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口干舌燥,这些应激信号重新反馈给大脑,爱就在这一瞬间产生,你被“电”到啦!那么,我们通常会被什么样的人电到呢?科学家告诉你MHC基因差异与人类择偶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归纳为“质相远,性相吸”,大部分人似乎都更喜欢MHC基因差异大的异性,这很可能是人类演化过程悄然形成的一种基因策略。

  当然,爱情不能等同于单纯的生物反应。奥雷特探讨性别认同和性取向。通过对同性恋群体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基因在性取向上起着一定作用,这一观点是有确凿证据的。比如,同卵双细胞的一个是同性恋者,那么另一个很大比例上也是同性恋者,异卵双胞胎的这一比例要低一半,不过仍然高于普通大众。哈默尔、勒威等科学家对于人脑下丘脑前部神经元的解剖分析,似乎也能说明“同性恋基因”确有可能存在,但这里有个问题,同性恋者身上的这种生物机体变异,到底是先天早就存在的,还是后天行为造成的变化呢?奥雷特提醒我们不可忽略社会和文化影响、个人选择以及适应性等因素。

  作为科普读物,本书奠定在基因技术基础之上,但奥雷特的笔触延展进入哲学、心理学和流行文化等领域。对于“我是谁”这样的身份认同的思考,自古以来就是哲学的大哉问,在我们当下所处的互联网时代,同样需要解答这个疑问。当奥雷特将“我”与脸谱网,与“第二人生”,与哈利•波特,与“超人际模型”等相联系,这使得读者与本书产生了更深刻的共鸣:“我”在虚拟世界中的化身是什么?虚拟世界中的“我”是理想的自我吗?那个口吐戾气、肆无忌惮的“我”又是哪一个人格呢?

  “白银连环杀人案”告破之后,很多人对DNA涉及到的隐私边界产生忧虑。在司法实践中,这种做法目前有一个前提,即知情同意。这是出于保护的必须。如果一个人的基因隐私被泄露,很可能让他在工作、生活和行使公民权等方面受到歧视。如果可以任君挑选孩子,生殖医学将往何处发展?如果有政府出于族群进化的目的,有意识地推广基因生殖技术,那么,这会不会造成新的种族论?“我是谁”绝不是生物意义上的“我”,如何揭开人类的身份和行为之谜,这仍然是我们且行且论的大命题。

  《我,我自己,为什么》读后感(二):果蝇对科普的意义及其它

  这是我今年阅读的首本科普书。一直以来,尽管对生命的源头很好奇,也曾经尝试过从大砖头式的科学著作中找寻些线索,但苦于时间与精力的原因,对于这些满纸都是术语与符号的书,的确提不起兴趣来。

  我手中的这本书,尽管是外国作者书写的,但是翻译水平很是不错,没有晦涩难懂之处,而且每个故事都是很引人入胜的,通过文字与图片的参详,我又一度激发了对生命、对科普的兴趣。

  书中说,果蝇与人类的基因很相似,高度地相似,以果蝇为实验对象来解释人为什么会醉酒,立意很新颖、阐释很明晰。只不过作为一次次实验,那些果蝇真是很可怜,不管能不能“喝”,都没有自由地选择进入到实验装置中。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或许内心不够庄重,多少有些幸灾乐祸,希望它们能够挺更长更长的时间;结果显而易见,果蝇消解酒精的能力真是有天壤之别的。如果实验只是到此为止,倒也没有稀奇。可贵的是实验者还开展了一些情感测试,让那些求偶失败的果蝇再次进入了实验装置中,发现了一条流传悠久的话“借酒浇愁愁更愁”,有了烦恼的果蝇无论是在饮酒的数量上,还是在延迟醉的时间上都与其常态有了显著的区别。由此及彼,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人生,不能选择自己从何时出生,又何时消灭,选择自己在小乡村出生,或者在大城市告别,但是我们要懂得自己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不能因为自己的长处而嘲笑别人,更不应自己的短处而自怨自艾。当务之急,就是珍惜生命,微笑未来。

  我,我自己,为什么,此外: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作为万物灵长,心中无限追问的课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基因,这一说不清又道不白的微观因子(至少在我读完此书更加坚信于此,相对于基因的神秘,我们的智商和情商是多么地可笑呢),我们所做的不是改良人类的基因,因为从伦理上说这是不允许的,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通过此可以知道人是有差别的,这些先天的差别往往造成了世界的五颜六色,造就了人间的悲欢离合。

  把一本科普读物作为一本故事书来读,的确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我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我能够读到更多更好更全的作品,不局限于基因,也可以是太空、海洋。由此看来,我们对自我升华的需求只要一天不消亡,科学的力量就一天比一天强大。

  《我,我自己,为什么》读后感(三):很有趣,值得一读

  书评:《Me,Myself,and Why》

  千百年来,古今中外,对“自我”的探究就一直没有停歇过,同时也没有找到一个让人完全信服的答案。这本8月份翻译到中国的《我,我自己,为什么》,集合了哲学、心理学、遗传学、神经科学以及流行文化(虚拟身份,数据我)方面的前沿研究,向我们展示了从不同角度如何看待“自我”,可谓是既有深度,也充满趣味性。

  从科学角度来看,基因是研究“自我”最深入的角度,所以开篇是从这方面来寻找“自我”的。在最新研究中,基因和环境对一个人自我意识的形成都很有影响。基因不仅影响一部分人格、疾病,甚至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喜好、偏好。

  关于大脑功能,这里面也做了最全面的归纳。大脑内的组织和外界刺激是互相作用和影响的。关于大脑的功能和行为关联极为复杂,很多研究存在争议。但随着仪器越来越先进,依然可以揭开更多秘密。

  关于人格的评测,这里也详细列举了从早期开始的血液、体液、星座、大五类等方式。详细介绍了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之间的鸿沟。

  这本书尤其有特色的地方在对虚拟世界中的自我、数据化的自我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将对自我的遐想又增加了一层复杂因素。

  对于人的性别认同,这里也从生理到心理做了深入探讨。

  尤其不可思议的是,对于利用毒品对大脑的影响进而产生了对世界的另类观察以及对自我的暂时脱离,也进行了很大篇幅的研究。这不得不让人对一些毒品的看法发生转变。倒是可以很好理解艺术家艾们以及乔布斯为什么喜欢吸毒,并从中找到特别的体验,甚至转化为作品。

  最后,作者在探究完自我之后,对生命本身也进行了颇为关切的思考,让人唏嘘。

  看完全书,应该是依然无法对“自我”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或许本就是无法定义的。作者这样集中各个领域的研究,一起呈现给读者,激发读者自己去思考,或许就是最大的意义。让我们即便没有搞明白“自我”,但也有助于我们跳出心理假象带给我们的限制,让我们审视并珍惜生命这个奇妙的存在。

  对于在这方面好奇心强的朋友来说,这本书一定津津有味。而对于数据和理论头疼的朋友来说,通读下来或许会感觉到吃力。但这不能怪作者,很多科学研究不得不采用大量实验数据,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

  《我,我自己,为什么》读后感(四):基因·星座·体验——关于“自己”的那些小事

  基因·星座·体液——关于“自己”的那些小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古往今来,人们潜心研究他人,未知和远方,但是有时候往往会忽视对于“自己”的分析。对于自我的认知,往往是自以为是,有时却一叶障目,当局者迷。美国科学记者詹尼弗·奥雷特在《我,我自己,为什么:揭开人类的身份和行为之谜(Me, Myself, and Why: Searching for the Science of Self)》于是乎引领我们进行了一场自我科学的探索之旅。 书名《我,我自己,为什么》看似拗口,其实是指本书的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基因、突触、人格特质);第二部分“我自己”(行为、身份);以及第三部分“为什么”(在各种基本过程中,人类意识是如何产生,人类作为有意思的生物,又是如何构建自我叙事的)。作者在《科学美国人》杂志网站开设了一个科学文化博客,书中的文章也从科学、哲学、遗传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和流行文化等角度多个维度来剖析“自己”,文风轻快,独立成章,非常适合现在流行的碎片阅读。 如果在百度搜索人格分类,从古至今,各种学说模型铺天盖地,且言之凿凿,敝帚自珍。现在最普遍当然是基因对人格的影响,比如血清素、多巴胺、催产素以及垂体后叶加压素。基因通过调节大脑化学物质来影响人格,影响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影响我们的感官输入,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除此之外,星座说以及体液说也有相当的影响力,特别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或者人群之中。 学生时代,经常购买《申江服务导报》,主要原因还是其中的星座分析和本周走势,如今回想看来其实类似爷爷奶奶辈爱用的老皇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每逢考试那几天总是企盼星座一帆风顺。“因为人们想要找到与自己特质相同的人。这是我们在自己和他人之间划定界限的方式之一,通过识别自己与周遭人的不同之处来为自己定位”,因此星座性格学也随之甚嚣尘上。 除了星座人格说,古代的医师和哲学家还提出用体液学说解释心理和生理疾病,他们认为人体包含四种体液——黑胆汁、黄胆汁、粘液质以及血液,只有四种体液平衡才能维持人体健康,如果人体体液不平衡会导致心情失衡,并引发疾病。如黄胆汁过多容易暴躁易怒,体液过多容易兴奋,黑胆汁则导致忧郁,黏液容易引起癫痫,性格多懒散。与中国古代的医学五行说,有几分异曲同工,都是讲究由内如外,量变影响质变。 最后,引用作者的评论,也许是本书最好的注脚,“我们都是形而上学者,是天生会讲故事的人,我们最爱的主人公就是我们自己。无论目标是个人生活方面的、学术性的还是二者的结合,叙事总是包含了一段旅程。最后,也许问题比答案还多,也许我们并不喜欢自己找到的答案。但这些都不重要,毕竟股市和旅程目的地无关,而是我们在旅途中收获的一切。”

  《我,我自己,为什么》读后感(五):来,认识真正的“自我”

  来,认识真正的“自我”

  每个人都拥有“自我”,正因为如此,我们都以为很了解“自我”。其实不然,我们甚至无法就“自我”这一概念的含义达成一致。这正是为什么会有人问苏格拉底,“世上何事最难?”而苏格拉底答曰:“认识你自己。”那么,我们究竟是谁?我又是谁?为什么我们认不清自己?在《我,我自己,为什么》一书中,科学记者詹妮弗·奥雷特从科学、哲学、遗传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和流行文化等角度来探讨构成自我的因素,以解开人类的身份和行为之谜。

  “倘若我是魔鬼之子,就让我靠魔鬼来生活好了。”正如艾默生在《论自立》一书中所言,“我”、“我自己”和“为什么”是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互动过程。这也正是“认识你自己”的问题。弗洛伊德还在《梦的解析》中提出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最底层的“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最高层次是“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在本我要求和超我的现实环境之间“自我”起着调解作用。也就是说,超越自我总会受到“本我”的制约,两者之间的冲突不断,妥协点通常会落在比较现实的“自我”上。

  “认识你自己”是人类发展的高峰。“人类之所以独特,不仅在于人脑有分析五官刺激、协调肌肉运动及调节心和肺等器官运作的动物脑功能,还会创造意识。”正如麦可·史威尼的结论,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的器官,也是宇宙中已知的最为复杂的组织结构,虽然重量只有1.5千克左右,但神经细胞的数量却有1011~1012个,相当于整个银河系星体总数。大脑的复杂性还在于神经细胞在形状和功能上的多样性,以及神经细胞结构和分子组成上的千差万别。无论科学家怎么研究大脑,心灵本质上来说是无法自我理解的。认识自己,“不管人家对你的评价多么高,你时时刻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巴甫洛夫认为,人类大脑在自我认知方面面临一个“认知缺口”。

  科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可证伪性”,即在理论上有可能性证明某一个命题是错的。美国《新闻周刊》曾这么调侃“血型性格说”:“日本人找到了一个给人‘划分成分’的新方法,不是星座,不是颅相,而是血型。”多方研究表明,血型与性格没有必然联系。信州大学心理系副教授菊地更是直接把“血型性格说”定性为“伪科学”。立命馆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佐藤达哉也表示,血型性格说纯属迷信,把血型和性格联系起来不仅不科学,还是错误的。其实,“星座学”、“体液说”也是经受不住检验的。星座理论假设,人的性格是由他出生时天上的恒星与行星的位置决定的。那么,归于冥冥之中的某种不可知的东西真的可信吗?对不起,没人知道。

  其实,人的性格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差异,让每个人基于自身生理的心理模式及其行为模式都不一样。在詹妮弗《我,我自己,为什么》一书中,我们在一众科学巨匠的带领下,了解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孟德斯鸠的豌豆实验、大脑图谱、人格测试,并在互联网科技和算法的帮助下,进入了网络游戏和脸谱网的虚拟现实世界,设计好自己的化身。在好莱坞巨星和流行文化的召唤下,我们从《哈利·波特》和《盗梦空间》等科幻大片中发掘记忆和思维的奥秘,最终破解了人类的身份和行为之谜。或者说,“人的自我”具有多面性,而也正是“个体自我”、“社会自我”、“意识自我”、“身体自我”、“虚拟自我”等多重因素使得每个人都拥有与众不同的身份和行为,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

  原载《中国纪检监察报》《湖北日报》《黔东南日报》《滁州日报》及“大象读书会”公众号,发表时有删改,转载请致电致函商洽授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