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像我们一样疯狂》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像我们一样疯狂》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26 20:5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像我们一样疯狂》经典读后感10篇

  《像我们一样疯狂》是一本由[美] 亿森·沃特斯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4.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像我们一样疯狂》读后感(一):心理学批判,读crazy like us

  常见精神疾病我国古代称之“癔病”。现代心理可能归为精神分裂之类的。

  由于心理疾病尚找不到太多脑部的生理表现为此只能理论推理病因并相应推出解决方案。这就是心理学这一工具诞生客观条件。(临床发现某些病症表现出一些激素或递质的分泌或运行障碍,及神经元坏死等;谁为因果没有结论,还只是不明机理的现象,为此有了专门的学科——生理心理学)

  理论的就可能并非真实,有待检验,一些治疗方案会随着实践数据调整

  当下就有了质疑心理学的浪潮,当然是在西方,大部分的东方刚刚把这当作时髦学术呢,对不?早期希腊文明造就一种不错思想工具——批判性思维,这是可以让理论更接近真实的方法。所以学心理学的也要善于跳出来,不要把理论当真理,不要太教条,将其作为治疗的工具可以多角度尝试

  《crazy like us像我们一样疯狂》是其中的一本。美国作家全球采集资料做出的对美国精神医学定义的DSM《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的质疑。

  以下按照他举例的四个地方四个症状大概讲讲。我对照有DSM对此病的定义

  1厌食症不都是因为病态爱美

  附:DSM-IV对厌食症的诊断标准如下

  1.体重低于正常身高体重比例的85%。

  2.对体重增加和变胖非常恐惧,哪怕在体重很轻的情况下也依然担心

  3.在意别人对自己体重或体型看法,体重或体型影响自我评价,或者故意否认目前体重过低的严重性。

  4.经历月经初潮的女性出现停经(月经不来超过3次月经周期,或只有在给予激素性药物时才有月经)。

  此篇通过受过海外医学教育的香港医生视角,发觉香港的患者症状同DSM表述的几乎都不同,患者中几乎没有如DSM描述模特儿的纤细身材所吸引而担心过重去有意节食的。作者展开对此病相关记录时间历史上)和空间(各地)的搜索。

  并留下一位研究者的话,很有启发。'躯体形式的神经症(比如,20世纪之交的腿部瘫痪症状和21世纪初的多重人格障碍),反映的是人类潜意识试图用其时代所能理解语言讲述情绪痛苦。’

  看到多重人格障碍,是否有过印象:自己也想尝试下多个人格?

  这点很像本公号5-25日的文章《这些病啊全是想出来的?裝瞎、还有假癫痫!》,所谓心因性疾病。

  本因是患者遭遇了情绪痛苦,却表达不出来,或无从表达,而用折磨自己的,当下特别时尚的病之症状表现出来。然后从医生处获得些许安慰病人可能主观上并无太多故意,但潜意识已被大量疾病描述所暗示。。。

  如果用DSM的方式试图将病患从所谓病态美的追求中醒悟过来,显然是莫名奇妙的。

  《像我们一样疯狂》读后感(二):我们应该怎样生病?

  作者虽然在书的结语中将书内容想传达的的重点进行了声明——他们和我们不同。也就是世界各地的文化不同,各地心理痛苦的表达不同,处理策略不同。但是作者最后这个非常谦卑的低姿表态,并不能抹杀前面行文过程字里行间无处不在的对不同文化中心理痛苦的表达和处理策略应该保留的强烈愿望——出于文化多样化的保护——就跟生物多样化保护一样——作者也的确把自己视为文化多样应该保护的代言人,对心理疾病诊断和治疗统一标准深深的排斥和批判。

  作者的逻辑,是文化不同,自然心理疾病的表达不同,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和处理不同。而统一的心理疾病诊断和治疗标准则无视这种差异性生搬硬套到不同的文化中,制造了很多疾病,比如香港的进食障碍和斯里兰卡的ptsd,甚至日本的抑郁症,而且抹杀了当地治疗心理疾病的传统方法,比如斯里兰卡对待灾难本土的处理方法,桑给巴尔对待精神分裂症的解释和应对策略,虽然作者同样的,在结语里写了一笔“我的重点不是说他们的就是对的”,但是从作者所举的案例就可以看到作者对当地处理方法和解释策略的背书,比如精神分裂症的处理,就给出了两个鲜明例子进行对比,一个是采用西式疾病模型,一个是采取当地宗教信仰方式,西式疾病模式明显比当地宗教信仰方式差,这样的例子怎么可能只是在表达“他们与我们的不同”呢。

  作者批判美国文化在心理健康领域的霸权,认为不同的文化下应该生不同的心理疾病,美国心理健康的从业者,特别是那些热血奔涌要拯救全世界的心理健康传教士们应该注意,不要把美式心理疾病强加给当地的人,比如斯里兰卡的ptsd,比如崇尚忧伤的日本的抑郁症;与此同时,还告诫我们,我们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文化来生病,比如生一个不怕胖的进食障碍,或者以自杀为内容的抑郁症;以及按照自己的方法来处理这些内心困扰,比如桑给巴尔的巫术和日本的自杀。

  根据现有的对心理疾病病因的主流解释,心理疾病是生理社会心理三因素合影响的结果先天生理造成易感素质后天社会心理作为诱发因素,三者缺一不可。作者站在社会文化的角度,并没有从社会文化病因假说的角度探讨社会文化因素在诱发心理疾病上的作用,而是在说明社会文化在心理疾病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处理策略的不同,如果仅仅是一种真的像人类学家生物学家客观描述的话,就没有什么不妥

  但是作者文字内容所表达的却不是如此。因为作者认为这种不同应该得到保留,保持病种的多样性,以及应对策略的多样性,可能有助于更多对心理疾病问题的理解和解决。作者的这个愿望,或许他自己认为自己带着比他所批判的人更大的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包容,但是却实实在在在地对客观存在的各地的心理疾病的漠视,他们要用那样的方式就用那样的方式吧,应该保留着,他们的文化认为那个不是病那就不是病吧。标签虽然可恶,受到了自我实现预言的诅咒,但是造成功能损害的心理痛苦的存在,却不会因为标签的存废而起兴。就即使心理疾病的标签化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那也并非标签本身的问题,而是人自己的问题。

  在作者行文的过程中,最让我受不了的是无处不在的一种逻辑:因为a是有缺陷的,不全面的坏的,所以b是完备的正确的好的。比如,在心理疾病污名的问题上,作者大谈特谈生物疾病模型造成的污名,却丝毫不提社会心理因素解释模型对心理疾病的污名。

  还有一个概念时而混淆的问题,虽然作者区分了痛苦和痛苦的表达,认为社会文化在痛苦的表达,也就是疾病的症状表达上影响甚大,比如香港的进食障碍,但是至少还首先承认了心理痛苦的客观存在,真是谢天谢地。但是有时作者则将从社会文化对疾病的标准上来背书社会文化在心理疾病病因上的作用,注意,作者没有心思去从社会文化如何诱发疾病的角度去分析心理病因,而是从社会文化是否认为某种心理状态是否是疾病的角度,来说明心理疾病的存废问题,比如日本的抑郁症,作者叙述日本文化不认为忧郁是一种要加以外来干预需要改善的病态,认为那种忧忧郁郁的样子是一种人生的状态,是正常的,而因此造成的自杀也是正常的。当美国的心理健康传教士来了之后,这种正常的忧伤被判断为不正常,需要干预,于是正常的日本人一下子不正常了。但是作者似乎忘记了无论正常还是一场,忧郁和自杀却是客观存在的。

  当然,作者书中所表达的应该尊重本土文化,在疾病症状表达的差异上,处理策略上的不同,的确应该引起注意,本着对心理疾病的理解和治疗考虑,收集不同文化的不同影响,也的确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比如日本人在对待忧郁的态度,斯里兰卡和桑给巴尔面对世事无常的应对都是值得借鉴的。而且正如文中香港研究进食障碍的李医生所说:“。。。治疗中唯一有意义的部分就是理解病人的声明,为她创造改变动力。”

  但是,社会文化虽然和心理疾病相关,但是不能因此抹杀生物心理因素的相关性,不能因为强调差异性,就无视统一性的客观存在,更不能因为要保护这种疾病的差异性,生生剥夺人们生病的权利,而且这种禁令,仅仅是因为这病是美国标签的。

  正如作者最后说到他妻子的担心“这本书会给整个心理和精神卫生界带来不公正的污蔑,而包括她自己在内的这一群人,其实是在尽一切所能去治疗那些受苦的心灵”。她妻子的担心并非多余

  《像我们一样疯狂》读后感(三):不明白情况就不要乱发言

  先介绍一部影片:《秋月》罗卓瑶导演

  虽然西方世界以外的文化仍属于非主流文化,而且很不擅长在学术领域发表见解,但它们组成了80%的世界。

  一、厌食症

  西方文化导致的症状,对肥胖的恐惧、独立。传到东方以后,大家拿着症状往自己身上套,厌食症如雨后春笋。成为一种富贵病。

  患者和医生的互相补充,使症状不断变多,这没什么。只是西方主流的厌食症,正如,“你还未开口,我就懂你的全部”,抹掉了差别化的本土治疗。就算尚未研究出治疗 心理疾病 的精神药物,厌食症成了一种高贵病,戴安娜王妃曾经得过,由此赢得别人的关注,人们已患此病为荣。

  二、PTSD

  创后应激障碍,“我觉得你是这样想的,你应该这样治愈”,已经把对灾难的社会意义探寻丢到了脑后。

  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忽略这些信念的真空,一旦骤然面对真正的灾难,就会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内心已经空虚极点

  三、精神分裂症

  我们对心理疾病的看法会反映我们自身重视什么,恐惧什么。

  别人也许并不需要你那样的一套方法。在人家幸福的小家庭里,一切都很平静、自然。得病没什么了不起照顾就好了。

  四、抑郁症

  美国药厂为了推销,治愈抑郁症的药,联合权威人士召开秘密会议。在日本自杀率极高的国家。“你只是得了抑郁症,就像心灵感冒一样,吃点药就好了。”但是,有轻度的抑郁症,日本是极受尊敬的。

  现在我们动不动就怀疑自己是否抑郁了。

  《像我们一样疯狂》读后感(四):伤害,可能正来自于“以己度人

  其实这本书的副标题和它的实际内容不太相符,显示“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实质讲的其实是“我们该如何以非主流的观念面对不同地区的心理疾病”。

  对心理疾病的各种认知偏见,可能也正在成为某种“流行疾病”。

  这本书应该是先见到联邦走马的恶鸟标记了,又看到马戏团也读过,遂发生兴趣,可也好久没关心过这一领域,初读时竟有点反应不及。

  所谓“反应不及”,可能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我心理预期这本与《社会的麦当劳化》差不多,其实恰恰相反,这本书是谈心理治疗的全球性差异,更类同于巫鸿(最近读他也是读的够频的)所说的“全球景观视角”(以地理概念切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以获得每一处的独特性);第二层就是我没想到这本书美国作者的反思之作是由台湾的研究者作序(当然,或许是中文译本特出)又以香港案例开篇,后篇的几个例子也多半发生在亚洲。近切的地缘与陌生话题,令我在阅读感触了一次又一次微妙的文化冲浪。

  许多现代人日常挂在嘴边的现代病,原来并不是一些单一的、板结的、确凿的症状,比如,香港女生的厌食症。

  与西方普遍认为的追求瘦削审美原因不同,香港女生的厌食,可能伴随着社会大背景变幻,小家庭压力,她们清晰地认知到自己是枯槁的,她们想要恢复正常生理机能,但最终还是油尽灯枯。悲伤的病例治疗过程中,医生竟会为了一探究竟而体验厌食,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自戕式的“共情”让他明白:比起想当然的劝导,可能理解,更为重要

  斯里兰卡的海啸则是另一种情形

  西方自认“先进”的心理救援队在海啸后纷纷奔赴印度洋,研究创伤心理的专业人士接踵而至。如今我们有了太多的灾后经验开始慢慢懂得狂欢式救助的弊病,但或许人性中仍有某些部分难以克服,总之,他们微妙地“占领”了灾后的锡兰。

  最不希望见到的情况发生了:救助者们竟然会将灾民,尤其是孩子们区别为“我们”和“他们”,不同救援队负责的救助对象变成近乎“私产”的“竞争品”,而晚到的救援队还在“争取”更多救助对象上浪费时间……

  读此书时常常是不知该哀叹还是失笑,人类再聪慧,还是被无法克制的荒唐竞争欲左右,以及面对这样的“医疗”,到底是谁病了呢?

  还读到一处,亦是久久不能平静。

  有一位西方心理医生,曾试图治疗一位小男孩这个孩子所在村落民众几乎全被仇敌屠杀,而他的家庭,也只剩下了他和他妈妈

  医生还在思考如何安慰他,他却一脸坚定地说:

  “我妈妈说了,不必害怕,下一次仇人再来,我们就可以死在一起了。”

  这一刻,某些普世的东西确乎崩坏,人不再需要求生,年轻的生命只想要其他形式的“团圆”。你没法说这是错的,尽管它过分残酷。

  那个医生几个星期都不知道如何同这孩子说话。

  日本的忧病,也不适用于全球化的“忧郁症”。

  当日本人看见“忧郁”,他们看到的是:

  雨,暗,担忧,灰色,自杀,寂寞,考试,抑郁,疾病,劳累……

  可美国人眼中,则应该是:

  悲伤,孤单,低落,不开心,有情绪,低沉,灰暗,失败,苦恼,焦虑……

  文化思维的不同,令我们审视忧郁症治疗药物投放时感到一丝恐惧:那些药商是来解决问题,还是因为“销售需要”?

  部分读者批评这本书,有论述无建设,我倒觉得苛求了,光是这本书里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就足以令我们脊背发冷,手心出汗,再强求一本书,一个作者提出解决之道,实在苛刻。

  怎么说呢,只有期待人类克服自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