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翡翠城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翡翠城读后感10篇

2018-04-26 21: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翡翠城读后感10篇

  《翡翠城》是一本由[美] 珍妮弗·伊根(Jennifer Egan)著作,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翡翠城》读后感(一):我们远比想象坚强:珍妮弗·伊根重建的后盖茨比时代的美国梦

  什么是翡翠城?

  “翡翠城”这一意象,最早出自美国儿童文学作家莱曼·鲍姆的《绿野仙踪》系列。在这篇奇幻小说中,翡翠城是一座位故事发生梦幻大陆奥兹王国中央,以黄砖与四方诸国相连的神圣干净富裕强盛都市。它由无所不能的大魔法奥兹统治着,是主角们——想要回家的小女孩桃乐丝、为了追求头脑”的稻草人、希望找回“心脏”的铁皮人以及渴望得到“勇气”的胆小狮,为了实现愿望必定要找到的地方

  但是,在系列故事的第一本书《奥兹国的魔法师》中,“翡翠城”的最终本面却只是一座普通城市。魔法师奥兹是个彻头彻尾的大神棍,他对所有人撒了谎。他和桃乐丝一样是来自异界(美国)的普通人,并没有魔力。却为了获得尊重,谎称自己是法师,说服他的热气降落在城市的市民们,都戴上绿色镜片的眼镜同时让每个进城者也戴上这样的眼镜。如此,在大家眼中,他们身处的城市就仿佛变成了一座用玉石青色玻璃与碧色宝石搭成的闪着光的翡翠之都,充满魔力。

  可是这些事,桃乐丝和她的伙伴们并不知晓。当他们见到骗子魔法师时,他只打算敷衍。用糠和别针给稻草人做了一个大脑,用填充了锯末的丝绸给铁皮人缝了颗心脏,把某种液体交给狮子告诉它是召唤胆量的魔药。

  不过童话究竟是童话,总是会出人意料发展,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狮,因对魔法师的力量极度信任,在危机时刻,他们将那些无用之物变成了自己真正渴求之物:智慧的头脑、善良的心脏与无往不胜的勇气。实现了愿望。

  但随着故事的发展,在新的系列中,翡翠城一开始所具有的欺骗特质被逐渐剥离,最终完全消失,变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由宝石、黄金砌成,代表财富权力的璀璨城市。

  后来,1987年,澳大利亚剧作家大卫·威廉姆斯借此意象,写了一出名为“翡翠城”的现代剧。在这出剧中,一名角色痴迷又愤恨地讽刺曾悉尼道,说它就像奥兹王国中的翡翠城,在这里,人们为实现愿望而来,最终,却纷纷都只赢得了表象胜利和满地破碎的梦。

  在这之后,翡翠城的内涵被放大,开始成为,所有那些与悉尼相似的,汇集了财富与权力,有无可比拟吸引力美丽而又残酷的大都市的统称。

  而著名经济学家曼昆则更加尖锐地指出,《绿野仙踪》中的情节人物都有所暗指,而翡翠城象征的便是美国首都华盛顿及其代表的绿色货币(美元纸币)的迷惑效应

  桃乐丝的选择·

  而在这本小说集中,被伊根比喻为翡翠城的是美国金融与文化的中心纽约。

  这很自然让我联想到了,另一位沉迷于其璀璨的文豪——菲茨杰拉德。

  就像盖茨比一般,《翡翠城》中主人公女友史黛西也是一位勤奋努力,希冀凭借奋斗,一日飞升,成为世界顶级名模的姑娘

  史黛西和盖茨比一样来自偏僻小镇,因为信息的流播,从小对光彩照人的纽约心生向往。她梦想成名后能周游世界,在书架上摆满了旅游手册、世界地图和她摘录的笔记

  她拥有天赋美貌,又很勤奋,高中时练过体操,身体非常柔韧,并且一直通过高度自律的饮食锻炼,保持着姣美的体型和气质。可这些,却偏偏成为了她注定失败的原罪。

  因为这个时代想要的并不是端正的美,而是给人视觉刺激、具有冲击力的“丑”。

  杂志投资商和摄影师们,都觉得史黛西太过商业化,不够奇特,吸引不了大众眼球

  而与此同时,另一位与史黛西极其相似、却截然相反的女孩阿努什卡,却有着完全不同命运

  阿努什卡也从小生活在极北的偏僻小镇,默默无闻地长大,年纪甚至比史黛西年小很多,可她却因为自己个性长相桀骜不驯阴郁气质,俄美混血的、充满西伯利亚异域风情的外型,偶然被发掘出,备受时尚界的青睐。豆蔻年纪便成为了纽约的顶级名模,走遍世界各大国际都市,出席奢华典礼,成为每本时尚杂志封面模特

  这是史黛西一直努力,却一生无法企及的梦想。

  可偏偏这女孩还要用自己的幸运成功,去与史黛西作比较,当众羞辱她。还没有经历过成功的史黛西,甚至没有机会像盖茨比一样体验梦碎的奢侈,她能拥有的全部财产也只是她自己。

  而在这冰冷渊底,也恰是伊根笔锋突转,让故事重生之处,去接续《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我”的悲凉疑问

  故事的叙述者罗瑞,为我们描绘出了纽约的另一幅面孔

  他是史黛西的恋人,和史黛西一样,也是一个从外地到纽约打拼的青年。但他所享受的并不是那个光辉璀璨的纽约,他住在一间狭小局促的公寓里,窗户很高,覆满灰尘。晚上总在俱乐部里灌酒狂欢,早上去东村喝一杯咖啡,焐热双手,然后去上班。和他来纽约前,在那些嬉皮士青年写的小说中看到的生活如出一辙,也让他心满意足

  他很年轻便担任了时尚圈掌握着模特生杀大权的著名摄影师维苏卫信赖的助手,史黛西觉得他很了不起,但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

  工作时,经常有女孩给他塞电话号码,但他却没来由地(其实是有原因的)偏偏只钟情失意的史黛西。他没办法把史黛西和他工作时,遇到的那些形形色色,却有着千篇一律面孔和装扮的女孩联系起来。

  虽然在故事中,罗瑞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被史黛西所吸引,但把零散的叙述瓶贴到一处,我们不难发现,这是因为史黛西身上保存着某种他渴望的热烈真实

  罗瑞欣赏嬉皮士的行为处事,我行我素放荡不羁,却又很冷静,漠然地看待着这世道的残酷与成功的偶然。

  史黛西与他不同,表面上看,她更天真、凭直觉行事,仿佛有着本能乐观;但全篇看完,会发现她比罗瑞更决绝成熟,有一种明知生活艰辛,却又义无反顾投入温柔坚毅

  小说中,当他们去罗瑞的老板维苏卫的常去的餐厅想得到一次功成名就者生活的梦幻体验时,史黛西被阿努什卡高高在上优越感碾压了梦想。

  回到家后,压抑的她,翻出窗户,在坐在消防逃生梯上,小口地抿着可乐

  罗瑞坐到她身边心跳地飞快,说:“ 这不行,干模特这一行,也许不会成功。”

  史黛西把可乐递给罗瑞,抓着消防梯倒立了起来,她用纤细的身体,轻而易举地做了个平衡,并保持那个姿势很久,回答罗瑞:“如果那条路行不通,我就换条路,照样看世界。”

  然后站直身体,热烈地、温柔地、急切地、狠狠地亲吻罗瑞。

  史黛西的回答很豁达,但我们也不难听话语背后的逞强,这是建立在心碎上的潇洒与决绝,脆弱却又坚强得美丽。

  让罗瑞忍不住信赖地想要抓住那个背影,回答道,“带上我。”

  在这里,伊根通过对这对小情侣彼此相依与挣扎刻画,把人从社会组织的齿轮和时代潮流水滴,又再次还原成了有血有肉思想个体的人。

  纽约依然是盖茨比的纽约,是一座凝聚着璀璨光明梦想的富庶之城,但它只在远方闪耀,即便你走近了,它还在远方。

  可就像《绿野仙踪》中描绘的一样,真正让桃乐丝他们梦想成真的,并不是翡翠城和魔法师,而是他们一路上并肩作战经过重重考验的经历,是他们自身具备的品质

  建立在财富与权力之上的梦想,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现实很多时候便是,努力也不一定有回报。可即便梦碎了,人还是完整的人,并不会一无是处

  就像小说集里的其他篇故事,《造型师》里,女造型师和天真的女模特、摄影师定格的照片;《花招》里,詹姆士和戴安娜这对中年夫妇,因为老友的挑衅,解放出的,多年里为了打拼事业而被压深深抑的血性与激情;《巴亚尔塔港》里看似柔弱母亲,在得知一直温存丈夫的欺骗和出轨后,对孩子温柔又宽厚保护;《募捐》中因为丈夫出轨离异,在中年重新去爱,去约会,开始新生活的妻子。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段时间绵延、积累过程,有失意,但也会峰回路转,有纤细珍贵青春,但也有岁月累积起的坚强。曾经存在过的回忆感动疯狂冲动,以及心底隐隐对未来还残存的小小幸福期待,在伊根的小说,我看到,这些引起每一阵心跳波动的瞬间与情绪,都是有意义的。

  生而为人,谁都不是主角,没有理所应当,被先知应许的一帆风顺。但也正因为生命的脆弱,人世的艰辛,每个个体,在保护彼此,抓住自我时的发声,才显得这么不易动人

  从伊根的小说中,我看到了一种对生命本真的尊重,对弱势群体的体恤,以及在这个人性被物化裹挟,胜者为王的时代,用更多元的价值观,温存、敏锐的笔,于平凡日常中重新发现,那个不敢被我们正视的,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坚毅、勇敢的“人”的努力。

  《翡翠城》读后感(二):《翡翠城》:像科幻一样真实

  《翡翠城》包括十一个短篇故事,涵盖的话题非常广泛,但所有的故事都基于某种“关系”,无论这种“关系”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些“关系”并非都是夫妻或者情侣;有些是朋友,有些是敌人,有些甚至是陌生人。每个故事都关注不同境遇下的不同人,而这些都是极具真实感的,我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影子

  对于作家来说,创作短篇小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在很短的篇幅内,塑造出丰满的人物,描绘让人印象深刻情节,赋予文字深度。显然,伊根也遇到了这个挑战。例如在本书最长的故事《为什么是中国》(实际上也只有30页)中,男主人公是个美国人,在中国偶然遇到多年前诈骗过自己的骗子,不但没有揭穿他,反而鬼使神差地带着一家人跟着这个骗子去偏远的西部看石窟。我本以为我会同情这个男人,但实际上他让我有点儿厌烦。故事的时间跨度空间跨度巨大,情节和主人公的心态变化都很怪异,在这么短的篇幅中,叙述显得不够顺畅,让我感觉并不是十分满意;考虑这是这本书的开篇故事,这一篇可能并不算特别出色

  但坚持读下去,有些故事却让我万分着迷,这些故事可能篇幅更短,但人物的内心更受关注。例如,第二个故事《圣心》中,孤独的女孩在学校里被一个“问题少女”阿曼达吸引,以至于她感觉她爱阿曼达超过世上一切,她甚至觉得她是靠近耶稣之人。这一次,伊根使读者更多的体会到主角的情绪波动,似乎她就是我们中学时代班里的某个沉默女生,或者就是我们自己。另一个非常好的故事《造型师》也写了一个女主角,情绪描述得非常好,足以吸引读者。说到这里,显然,伊根更擅长描写女性,她故事里的女人们要比男人有魅力得多。

  从讲述风格来说,《翡翠城》并不具有像《恶棍来访》那样令人眼花缭乱的力量,但作为她顺畅易读文本和微妙洞察力的一个样本,这是另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阅读体验。

  伊根短篇小说的散文风格具有相当的欺骗性:外在简单,但仔细读来,就好像它的真正含义隐藏在错综复杂密码构成的表面之下。有两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书名的同名故事《翡翠城》,一文不名的摄影师助理和他充满抱负的模特女友在纽约,在苛刻的时尚界寻求接受和声望的故事,和《造型师》中时尚造型师带着年轻的模特冒险去非洲拍摄异乎寻常的照片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重新找回了伊根对美国社会中某些现象充满洞察力的思考:对外表的疯狂迷恋、对名利近乎毁灭性的渴望,以及边缘人对于获得主流社会认可强烈渴望。另外,伊根故事中的许多角色安静地、近乎下意识地努力找回已经逝去的往日荣耀,似乎现在的生活越是平淡、越是不顺,过去的记忆就越是熠熠生辉。如在《花招》中,詹姆斯和戴安娜的婚姻生活已过了近20年,彼此默契熟悉,而在20年前他们婚礼的当天,戴安娜的那次荒唐出轨的记忆却奇怪地闯入现在的生活;《给约瑟芬的信》中一个已婚女人试图调和她的现在富裕舒适的生活方式与早年奋斗的记忆。另一个亮点是《西班牙的冬天》,一个女人,她的婚姻、家庭已经灾难性地崩溃了,她漫无目的地在国外游荡,寻找一个放弃生活的理由,但偶遇了一个当年并不熟悉的男同学,意外地被他吸引。她决定和他一起去摩洛哥度假,而那里正是夏天——她和前夫相遇的季节

  总之,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说集,真的,它都是关于普通人的微小、安静但耀眼的故事。它们是几乎都是情感层面上的故事,但也以一种近乎科幻的方式谈论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很遥远,也很真实。 我确信,伊根的故事是迷人的,她的思考也是重要的。

  最后,说一下这个封面。第一眼看去,并不喜欢,因为我不喜欢这种色调。但读完书名同名故事《翡翠城》,我非常惊喜地发现,设计者很好地把握了这个故事的精髓。在纽约追逐“梦想”的主人公,黄昏时眺望远方的高楼大厦,有这样的内心独白:“这就是纽约:这个地方总在远处闪耀,就算你走近了,依然还在远处。”而这正是封面形象化的场景。当你在同样的时间眺望自己的城市,不知道会不会有同样的感觉。

  《翡翠城》读后感(三):缓慢地淌过枯萎的心

  关于作家,毛姆曾有过“作品即人”的论断。简单说来,有什么样的人生,就有什么样的小说。比如珍妮弗·伊根。世人皆知她是苹果教父乔布斯的“最爱”。她自己反倒不以为然,宁可做大写的“珍妮弗·伊根”,也不做躲在名人阴影下祈求恩赐的“小”女人。她挥挥手告别乔布斯,转身投入文字洪流,以实力闯天下,靠小说谱心曲,终于有了《翡翠城》、《恶棍来访》等一系列佳作的问世——这大概也是伊根在八卦之外带给我们的又一个惊喜了。 表面上,《翡翠城》重复着传统叙事的老路,在女作家惯常的领域(两性关系、婚姻家庭)里不懈耕耘,可骨子里仍在玩着《恶棍来访》式的后现代把戏。如果说《恶棍来访》是由若干故事叠加而成的长篇小说,《翡翠城》则化整为零、于零散中找大同,堪称“反叠加”的绝佳范本。为此,伊根不惜删枝减叶,用短篇的容量唱人生的大戏,将关乎时间的庞大命题轻易地拆解成11个小故事,从不同侧面烘托出唯一的主题。如此循环推进,好比多声部的合唱。就算是众弦齐鸣,也掩不住独自奏响的主音。 属于伊根的主音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时间。还记得《恶棍来访》里,昔日的摇滚明星多年以后发现自己成了“没人在乎的肥佬”。伊根的一句话道尽他的无奈,也点明时间的残忍,“时间就是恶棍,对吧?你是想让那个恶棍把你玩得团团转?”没错,时间正是魔鬼代言人。它逼你长大,催你变老,又在多年后把你变得面目全非:曾经形销骨立的小清新转眼成了臃肿油腻的土肥圆;梦想被远远抛开,成了无用的念想;失败挡在门口,怎么赶也赶不走。 这大约是美国当代文学最常见的景致了。作家以自我人生为圆心,为时代画像,顺带打捞起林林总总的失败者,并以此构成现实主义的洪流。比如理查德·耶茨。在小说《十一种孤独》里,我们看到孤独(失败)的十一种样貌。可是,救赎在哪里?作家沉默不语,我们不得而知。不用说,正是时间这个恶棍举起锋利的杀猪刀,将梦想拦腰斩断,将现实踩得稀烂,让年轻的心困惑惶恐,忘记了自己也曾有过的抱负。这样的现实很肮脏、很强悍,它以低沉迂回的调子挡住前路,几乎让人忘了这个世界还有一种被称为“希望”的东西。 但希望终归是有的,至少伊根并不绝望。既然失败已然成为主流,那是不是意味着还有另一种可能?伊根很清楚自己应该写什么、不应该写什么。她不是看不清席卷美国文坛的厌世风,只是不愿放弃本心,盲目跟风罢了。《翡翠城》是时间之书,也是希望之书。在11个不同的故事中,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听到“时间急匆匆消逝的声音”。它或隐或显地存在于字里行间,构成小说的隐含叙事。同时,彼时的伊根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拿市场说事,不能也不敢轻易纵容恶行的存在。或者说,时间恶棍还没来得及戴上恶毒的面具,就被一把拉起,充作济世救人的良药,于是竟有了那么点难得的人味。 《翡翠城》的最末一篇名叫《月亮姐妹》,写的是14、5岁少年人的放浪生活:彻夜不归、露宿街头、纵酒闹事、为女人打架、用涂料罐涂鸦。但说到底,他们很清醒,清楚地知道世界的“可怕”,知道时间足以摧毁所有美好,仍然执着于并不真切的未来,以致言谈也带有青春的无畏。“我在做的就是在看。我像塞拉斯一样,我心想。二十年后,我仍会活着。”就像是一道宣言,是对时间的挑衅,或是对老去的藐视,也是伊根的自白。那么,“活着”指的是什么?是像后妈一样衰老不堪、等待时间的荼毒?还是说,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就有未来? 当然是希望。伊根的写作向来有“冷治愈”的美名。地球人都知道“治愈”是个什么玩意儿,耐人寻味的反倒是那个“冷”字。换句话说,治愈还是那个治愈,鸡汤却不是那碗鸡汤。至少在《翡翠城》里,我们永远找不到浓稠粘腻、让人闻之掩鼻的励志味儿。这是一部人生大书,服膺于作者所见的“现实”。长期的职业训练赋予伊根清醒、中立的姿态,既不过分介入,任由情绪掌控文字,沉浸于哀戚当中无法自拔;更不现身说法,摆出圣人面孔贩卖处事哲学,强行为世人洗脑,将单纯的文本变为教条的滥觞。 可是,要保有中立,必须先让自己沉入生活,切切实实地感受,尝其苦、品其涩,而后体会其甘甜。本质上,伊根是谦逊的。作为一个谦逊的写作者,她巧妙地与人物站到了一起。她是如此沉迷于世事的变幻,更爱以笔墨制造、展示日常生活的“激变”。这种“激变”带着她的人物跨越最初的失败,在治愈的路上狂奔。你可以称他们是“幸存者”,《翡翠城》则是一曲幸存者之歌。《一块》里,宁静的家庭生活在母亲意外死后消于无形,肇事者布拉德利从此跌入低谷。6年间,他被当作灾星严防死守,终日宅在屋里摆弄模型、拼图。在这里,拼图就是人生。上百块碎片彼此混杂,没人知道未来究竟会走到哪一步,更没人弄得清它本来的样子。 但别担心,伊根告诉我们,只要拼对其中一块,“一切都会好转”。那么被逆转的人生呢?或许只需假以时日,就会顺顺当当回归正途。同名短篇《翡翠城》写的是时尚圈中事。生于加州的罗瑞漂在纽约,做着收入低微的摄影助理。同样来自异乡的模特史黛西深信自己终会成功。但“恶棍”毕竟还是来了。两人相约去酒吧,不料遭遇同行的奚落。此时,罗瑞终于看清了纽约:它是应许之地,也是废弃之城。好比翡翠的光芒,“引他们望穿秋水”的成功远远挂在天边,“总在远处闪耀,就算你走得近了,依然在远处”。 故事说到这里,似乎走到了“此路不通”的死胡同。但事实上,一切才刚刚开始。换言之,既然前路注定凶险,又何必抱着执念一条路走到黑?换条道路,未必不能把世界看个清楚明白。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伊根,既不授人以无谓的希望,也不愿炮制虚幻的梦境。她和她的人物一起实实在在地生、实实在在地活。我们看《翡翠城》,仿佛看到《十一种救赎》:11个故事应合相同的时间脉络,稳稳当当地走在“失败—治愈—希望”的路上,没有刻骨的哀痛,谈不上逼人的寒气。仿佛现实人生的一股清流,缓缓地淌过每一颗枯萎已久的心。

  《翡翠城》读后感(四):记忆虽然有时痛苦,却使人完满

  这是我第一次读詹妮弗·伊根的小说。之前的《恶棍来访》评价很高,但往往短篇比长篇更容易诱人去尝试。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是一个故事,像是读完了十一个人的回忆。回忆里的故事让人疼痛、遗憾、迷惘,但最终,他们都在故事结束之时,将那些痛苦和遗憾缓缓完结,开始了又一段新的生活。

  虽然“治愈”两个字用得很多了,不过确然如此。

  (让我想起了《未闻花名》。)

  几乎每个故事都令人印象深刻。譬如《一块》那一篇。

  杀死自己的母亲,是一种怎样的经历?六年前,10岁的布兰德利在驾驶座上玩儿,却撞死了自己的母亲。

  故事以第一人称叙述。“我”,是布兰德利的妹妹,是那场车祸发生时,坐在车上的六岁女孩儿。

  之后,布兰德利又在两次事故中,无意间伤到了妹妹。父亲情绪失控地命他远离心爱的女儿。“我”看到布兰德利望着自己的双手,他质疑自己,真的有一双会给人带来噩运的手。

  布兰德利酷爱拼模型。他说那是一堆坏掉了的东西,需要他来拼好。其实,在他的手里诞生了很多美妙的模型。

  “我”觉察到,哥哥需要一个契机,需要一件模型拼块一样的事情,来挽救他对自己带来噩运的恐慌与悲伤。于是在一次篝火聚餐中,躺在树上的我和篝火旁的哥哥对视了许久后,我忽然地朝篝火上摔了下去。哥哥及时地救了我。

  房间里。哥哥、我还有父亲似乎终于,从母亲的去世中走了出来。

  第一人称的叙述,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的代入感。故事中,有很多细节都让人动容,为布兰德利的自我质疑,为父亲对一双儿女的爱,为“我”对哥哥单纯而眷恋的付出:

  “汗滴下我的脸,我发觉汗流进衣服里了。篝火发出喘息的声音,从上面看,火焰似乎小了。望着布拉德利和其他人,我心想:该怎么解决这事呢?记得他说那些模型的话,模型支离破碎了,他得修好它们。只要一块对的拼块,我想,一切就会好转,就像士兵在战场上放下枪支。就只需一块拼块。可这块拼块是什么呢?

  这时,布拉德利抬起头。也许他察觉到我看着他呢。他什么也没说,我们只是彼此望着,好长一段时间,谁都没动弹。火焰映着他的脸,映得他的目光看上去空洞洞的。唯一的声响是篝火中柴火的噼啪声。

  我踩着树立起半个身子,接着一跳。直到鞋子离开树枝的刹那间,我才慌了神,我看见篝火就像一张巨大的橙色嘴巴朝我扑过来。人们尖叫起来。我听见自己摔落在地的撞击声,接着,头发和衣服卷进熊熊的热浪。而后,我人就在沙滩上了,被什么重物滚动着,捶打着,哦,是布拉德利,一把推我进入凉爽的沙子里,用他的身子捂灭我身上的火苗。

  所有的人谈论着这件事,说布拉德如何火速把我拉开,火苗几乎没碰到我,就像是他事先知道我要掉下来,专门等在那儿抓住我的。”

  詹妮弗·伊根对记忆和心理活动的刻画细腻到了极致,让人可以放下理智,在阅读中仅凭直觉而与主人公们产生共鸣:

  “我凝视着祭坛上方瘦削的耶稣,想象他自诞生后受过 了 怎样的暴力,他应得怎样的怜恤。我困惑地发现,我嫉妒他。 ”

  “静寂,暂停的瞬间,被封存的片刻。伯纳黛特注意到有风微起,有水轻柔冲刷她的脚趾头。她感觉到一丝的怀旧。詹的手紧按她的后背。他们之间的一切宛若游丝交缠,恰如蛛网脆弱。伯纳黛特渴望着这一刻,仿佛它已然流逝,仿佛它尚未到来。然而就在此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翡翠城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