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29 20: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经典读后感10篇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是一本由易中天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读后感(一):安史之乱写的非常好

  一直在追易中天中华史,写的通俗易懂,好看不累。

  本人也是易中天粉丝微博上盗图一张,是他的最新美文

  易中天最新文章:酒与中国文化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读后感(二):直到梦醒时分,才知已过千年。

  唐诗即是历史。且让我们追随者诗人们脚步,重温一下唐朝最后的那段时光吧。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彼时天下太平四方臣服,唐明皇也在忙着和杨贵妃温泉。然而物极必反,他们不会想到荣华富贵只是过眼云烟,更是万万没想到干儿子安禄山转头就会不认爹娘,要变天了。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安史之乱是一条分水岭,之前是大一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后是四分五裂的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而下一次的大一统,则要等到半个多世纪后的宋朝。盛极而衰,莫不如此。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呆呆的看着榜单,其中没有他的名字。此时没有人注意这个落第才子气愤平和拂袖而去,直到有一年关东大旱,却依然苛捐杂税如牛毛,百姓民不聊生。终于,黄巢反了。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在曾经的长安,也就是如今的西安市中心,有一个开元商场。从名字可以看出,它寄托了人们对开元盛世的向往可惜往昔荣华早已不在,我们只能在历史博物馆感叹长安的辉煌美好。唐朝之后,再无长安。 写罢落笔时,思绪仿佛还留在长安,后来竟然沉沉睡去。直到梦醒时分,才知已过千年。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读后感(三):中华史《安史之乱》有感

  安史之乱是一个拐点。不光中华经济由北转向南,就连文化和时代都像恍如隔世。 本书从开元盛世的启幕开始讲起,用宰相的交替来让我们看到唐玄宗在位时的唐朝如何走向顶峰,又是如何衰落。

  能谋善变的姚崇、刚正不阿的宋璟、迂腐的张九龄、滑头而又精明能干的李林甫、嫉贤妒能的杨国忠。

  先看到这些宰相的优点,他们面临而又解决问题。再让读者看到这些宰相的缺点,如何下台的,看看这些宰相,如何将帝国带入由盛转衰。

  自从安史之乱后国家就陷入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臣党争。最终由黄巢结束了这一切。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读后感(四):中国最伟大王朝的落幕

  就安史之乱的研究,易先生引用参考材料主要为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剑桥中国隋唐史、彭丽华的《安史之乱》、傅乐成的《中国通史》。最后一章主要参考李泽厚《美的历程》。

  本书从开元盛世的启幕开始讲起,用宰相的交替来让我们看到李隆基在位时的唐朝如何走向顶峰,又是如何衰落。灵活的姚崇、不阿的宋璟、迂腐的张九龄、滑头的李林甫、嫉贤妒能的杨国忠。先看到这些大人物的优点,他们解决的问题。再看到这些大人物的缺点如何让自己下台,甚至将整个帝国引入深渊

  易先生的批判精神精神一直都在,有几个人物的历史形象得到更新。比如张九龄,诗名显赫,做宰相未免精英主义、有点迂腐。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是相当有本领的。李林甫死,安绿山反。就像黑社会老大去世,少主镇不住老骨干一样。安禄山造反之前,韬光养晦装疯卖傻手段很高。起义后,没有控制局面。作乱易、建设难。安禄山也就一将才而已。

  产生几个疑问。一则,后宫佳丽三千,为何独宠杨贵妃。本书稍微涉及,叙述如下:六十岁的李隆基遇到二十多岁的柔弱无骨杨玉环,自是招架不住。然后夜夜笙歌,春宵一刻。之后,花心的李隆基自然还要沾花惹草,杨玉环两次愤而回娘家。已年老的李隆基估计再难遇到与之契合的杨贵妃,因此收心。

  二则忘了,下次再说吧。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读后感(五):可惜了这盛唐景象

  盛唐的繁华落寞仿佛就在一夕之间,玄宗皇帝早年的励精图治与晚年的昏聩奢靡,反差之大,令人咋舌,安史之乱终于将充满危机的帝国推向了深渊,中晚唐的挣扎有种深深的无力感,帝国的气象也从慷慨悲歌尚气任侠滑落到轻颓卑弱破败消极,宦官乱政将朝野弄得乌烟瘴气,文官党政也使帝国耗尽了最后一丝崛起的希望。最后,黄巢为帝国掘好了坟墓,朱温则亲手埋葬了李唐。

  为什么,李唐难以逃脱治乱的循环?帝国拥有超越秦汉的疆域,空前融合的多元民族,通达四海商业贸易,灿若繁星的文化。怎么就仿佛转瞬之间灰飞烟灭了,帝国的陨落真的就难以逃脱治乱循环的怪圈?

  所有朝代里面最喜欢李唐,其风气雄浑尚武,其文化兼收并蓄,其政治开明包容,其士人浩然高雅令人神往。千里沃野,鸡鸣狗吠,市井之间,闾阎扑地,钟鸣鼎食。正因盛唐的繁华,我们才对晚唐的破败深感痛惜,虽然出现短暂的中兴,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可惜已不足以挽回下落的颓势,黄巢之后的景象,极目千里,无复烟火,了无生气大厦将倾,岂独木可支,帝国就像要坠落的残阳,摇摇晃晃地沉入了黑暗,唐失其鹿,天下共逐,中华大地再次群雄并起,疾驰的草原征服者,割据混战的藩镇军阀,于黑暗中杀伐屠戮,再终于等到天下销锋灌燧,涵煦生养,进入下一次治乱的循环。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读后感(六):笔记

  看中国历史从明朝起就是不停地看到说啥啥时期啥啥事件标志了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出现,并越拉越远,越看到后面就越是唏嘘怒其不争。个么想来大唐盛世据说代表了中华世界地位巅峰,总算可以扬眉吐气热血澎湃地阅读了吧?但这三本唐朝的书看下来却完全没有想象中应有的荡气回肠感。一直都围绕着宫廷内的政治斗争,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为了稳固政权各种机关算尽。而天下百姓的日常、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什么的都描画不多,只有本书最后一章的唐诗相关写出了作者自身的特色,总算不忘提醒大家作者的搞文学出身

  李隆基前半生还算不错年纪轻轻就帮助父亲争得王位并逼父退位。之后在治国用人方面都颇有成就。然也是免不了到了老年开始不思进取好大喜功,最后也落得被自己儿子逼着主动退位的下场

  到了安史之乱大唐就开始由盛转衰了,所以这所谓的盛世怎么感觉如此地稍纵即逝啊。完全看不出这是传说中最伟大的王朝…… 至于这安史之乱本身,起因经过还算细致,怎么到了结局又草草收尾了呢?就一句话由于内讧,安的儿子杀了安,史又杀了安的儿子,史的儿子接着杀了史,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再然后就直接开始写宋了,晚唐到底多凄惨,怎么被灭的,五代十国具体什么情况都没交代,对此一无所知的读者看了觉得很彷徨啊……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读后感(七):《渔阳鼙鼓,惊破霓裳》

  当渔阳的鼙鼓声声敲响,安史的胡骑踏向中原大地,踏向繁华富庶的大唐帝国时,帝国的皇帝仍然还在华清池的温泉里和他的杨贵妃鸳鸯戏水,他们丝毫感受不到冬日寒冷,尽管当时已时值寒冬。甚至在接到情报后的他竟然不相信他们所宠爱的禄儿会反!这样昏聩的帝王,也确实需要依靠敌人挥舞的马鞭与奔腾的铁骑让他清醒,只可惜为时已晚,由他费尽心血打造的盛唐,从此开始慢慢走向衰败,直到灭亡。 武韦的干政,让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贞观盛世跌入了一个低谷,尽管社会依然兴旺发达歌舞升平人民依然能够安居乐业,但谁能说上层政治阶层动荡不会动摇帝国的根基呢?这种动荡又会不会经层层传导,最终由百姓来买单呢?我想应该是肯定的。 内忧往往带来的就是外患,而内忧外患的最终受害者只能是百姓!老百姓想要的仅仅是一块赖以生存土地而已,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作养活自己,也养活所谓的精英阶层,乃至整个帝国!百姓不会懂得所谓的政治斗争,不会明白所谓精英的争权夺利,百姓流的是汗还有血。在动荡的年代,百姓只能是鱼肉任人宰割。又有几个所谓的精英能真正认识到国家的根本所在呢? 当然,对他们而言,权利要比任何东西重要。 玄宗开创的开元盛世把大唐帝国推向了极剩,我们片面地说他是一个昏君显然是不合实际的。 玄宗执政初期,任用贤才,建设国家,国富民安,正是一个明君的好形象。只可惜,大唐的极盛在忧患中生,确也在安乐中死。玄宗荣耀地躺在了自己的功劳簿上,开始了好大喜功,沉迷酒色的昏聩下半生。当杨贵妃走进玄宗的视线,跳起霓裳羽衣舞时,金玉其外的帝国已是岌岌可危。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起用贤才往往是明君的专利,明君已不在,贤臣哪还有生存的空间呢?于是宦官,文臣,武将等等纷纷挤破头地奔向帝国的政治舞台,不杀个头破血流谁肯罢休?内忧即起,外患又怎么会落后?几代人,几万将士撒过热血的疆土就这么被外族掠夺;不知这些权利的争夺者是否想过如何面对自己的祖祖辈辈,只怕没有,只怕他们也不敢。 安史的反,不论是“逼反”,还是“催反”,恐怕也没有多少争论的必要了。但安史的亡,确是其自亡。堂堂大唐帝国,将骄兵堕已到了相当严重地步,沉迷于安乐中的中央军又怎能抵挡得了来势凶猛的胡骑呢?倘使安史没有在争权夺利的内斗中自亡,那恐怕盛唐以后的历史就需要改写了。但历史没有倘使,他就在那里默默诉说着,是什么就是什么! 安史之乱给予了大唐帝国这座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大厦致命的一击,使其倾斜但并没有立刻倒塌。有太多的既得利益者在互相争斗中保持着一种所谓的“动态平衡”,他们更愿意在这座大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蛋糕,而不希望其化为灰烬。因此,在这停滞不前的时代,打破僵局就只能靠体制外对现状极为不满的人——处于社会底层,深受战乱和盘剥之苦的士兵农民。他们将给这座倾斜极为严重的大厦添上最后一根稻草! 渔阳的鼙鼓,惊破的恐怕不仅仅是霓裳羽衣曲吧,大唐帝国也在这惊动中慢慢倒下,但始终没能惊醒沉迷于权色霓虹中的大唐帝国的精英们。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当然可以是大唐王朝真实写照,但这绝不应该是所谓的历史周期律!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读后感(八):《大唐荣耀》都是假的!安禄山是枚小鲜肉?杨贵妃姐姐还和玄宗有一腿?

  广平王回来啦,但《大唐荣耀》2的热度远远不及第一部,加之碰上了大热剧集《人民的名义》,所以,微博热搜第五都没有买,就等着草草收场了吧。

  你说,我起的这个标题,易中天老师会不会揍我!!

  最近毛巾看了一本专门讲《安史之乱》的书,一心想要寻找我的广平王,结果,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李括,成为了继玄宗、代宗之后第三位逃离京都的皇帝。心疼呀!除此之外,你还真看不到任何关于广平王的事情,感觉就是那段历史的“小透明”。可能易中天老先生详略得当,没有讲得很细,等那一天我看到相关广平王的介绍,一定会分享给大家的。

  安禄山,还可能是个有才的小鲜肉

  相比之下电视剧中,安禄山胖乎乎跳舞那段,却是历史上真发生的。

食量惊人的安禄山虽然肥胖,跳起胡旋舞却旋转如陀螺。结果,当他在公元755年乱起旋风时,差点就吹倒了帝国大厦。

  在此之前,还有一段是这样描写安禄山外表的(你一定想不到!)

混血的安禄山张得雄伟白皙年轻时很有可能相当帅气漂亮

  安禄山经历了每一男人都可能经历的事情,中年发福,年过四十五岁的时候肚子重达三百多斤。也就是电视剧里的形象了。

  杨玉环,和她的姐姐

  对于杨玉环和唐玄宗的描写,电视剧基本符合吧。这段佳人误国的历史也被很多人所熟知。不同的是,历史上的杨玉环是绞死在佛堂,陈玄礼等人还奉皇帝之命前去验尸。不是像电视剧里死得如此体面。《大唐荣耀》中,杨玉环有个姐姐叫韩国夫人女儿崔氏加入广平王府,剧中还当上了广平王妃。历史上,杨玉环有三位姐姐,除了二姐韩国夫人之外,还有大姐秦国夫人,和三姐虢国夫人。这位虢国夫人不简单,和唐玄宗的关系也不简单。书中仅是用眉来眼去来形容两位的关系,但百度出来的野史,真是羞羞,没眼看。

  最具有大唐特点的五种人

  女人:武则天、韦皇后太平公主、杨贵妃;

  胡人: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李光弼、仆固怀恩;

  军人:封常青、郭子仪、各藩镇

  阉人:高力士、吐突承璀、王守澄、仇士良

  党人:牛增孺、李宗闵、李德裕、郑覃

  女人能在唐朝的皇室家族掀起腥风血雨的止于杨贵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