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28 20: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精选10篇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是一本由[美] 马修·托马斯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6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一):真的没必要成长

  终于看完了长达56.2万字的长篇畅销书,我并非想要抹黑畅销书这三个字,但这本书真的对不起豆瓣至今还有8.7的高分。我猜想是因为根本没有多少人读这本大部头。看在这本书深刻心理描写,以及重现了生命中很多不可言语画面共鸣感,给了4颗星。翻译也出彩流畅

  作为一本讲述阿尔茨海默症的小说,以第三人称描绘了整个家庭的适应性和复原力(真的找不到更适合的词语了)。但是但是,真的没有必要写成一个长篇啊,感觉非常的拖沓,一个中篇就搞定了的事哪有这么多废话

  如果是四十多岁家有老人需要亲力亲为照顾的读者相信会有更多的共鸣感,如若没有这种经历,这本书读起来就非常的枯燥了,不建议阅读

  整本书讲的是艾琳·图穆蒂自小就向往上层人的生活,然后和埃德·利里结婚生下康奈尔·利里。他们的前四十几年的生活都写的一笔带过,主要内容还是从埃德患上阿尔兹海默病开始展开的。一家人拼命维系着现有的生活,并且试图抓住过上期待已久那种生活的渺茫机会

  如果从这本书的主题来讲,可以升华到很高的高度。在生命里不可预见的会遇到不同挫折困难,正是这些阻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当这些难以预见,难以接受,难以面对的事情出现,你该怎样面对自己的生活,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在繁重经济压力精神压力之下放弃对家人的照顾?还是默默承受过着没有自我的生活,不分白天黑夜努力挣钱以支付巨额的医疗费护理费?你以为的全书一本正经地宣扬不放弃不抛弃的观念,拼了命也要事必躬亲照顾患上阿尔兹海默症的埃德?并没有,其实这本书是教会了我们怎么生存,怎么爱,我们会怎么死去,又会坚持些什么。

  但是,真的没必要写成长篇。

  摘录:

  1. 一瞬间,那份宁静似乎被延长了很多。所有人都屏息凝神起来。她试着记住这个画面——不是眼前这些她日后可以在照片中回顾的细节,而是那种氛围——那种轻快友爱之情,还有大家互相拽着彼此,稍许有些不耐烦地摆着姿势,事后又对这份亲密一笑了之的心情

  2. 她试着把这一刻定格在脑海中,留到以后再来回味。未来如同汹涌雾气一般在她的眼前铺展开来。

  3. 那不是我的前世,艾琳心想,是我曾经为未来所筹划的生活。那才是在这里挥之不去记忆。那才是我几乎快要达成的人生。只要我不离开这个地方,我曾经计划的未来就不会死去。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二):爱,是最终能够凌驾于人生逆境之上的力量

  不知是从哪天开始,外公已经不认得我们了。他变得特别安静,再不似从前那般喜欢和人聊天。曾经,他是个老戏迷,有事没事就爱口唱两句。但在某一天,他突然就变得非常沉默

  其实,在一两年前他就已经开始出现健忘的情况了。当时外婆还说,人上了年岁记性总会变得差起来。听外婆这样说,我们也就并未在意外公那看似健忘的外表下隐藏着的实际意识正在不断丧失的真相

  可即便这样,我们也依然爱着他。给他买来平素他喜欢食物,把自己生活里的趣事讲给他听,虽然他可能不会做出什么反应

  昨天,邻居王伯的丧事终于办完了。已年过六旬的王伯已完全丧失了说话能力。因为他患有早老性痴呆。今年年初,一向坚强乐观的王伯母将王伯送去医院后终于一下子垮下来了。她哭着说,老伴儿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他已经生活无法自理了,“原来是多么干净整洁的人呢,家里家外都要给收拾得利利索索,现在连洗澡换衣这些事情都需要我和儿子帮忙。”

  我对王伯母说,您太辛苦了。

  王伯母说,没办法事儿啊,谁叫他是我老伴儿呢,我肯定要照顾好他啊!

  外公和王伯患的是同一种病,医生说那叫“阿尔兹海默症”。最初,患者发生轻度的记忆障碍,对于最近发生的事情毫无印象,但多数情况下却能够回忆起多年前的旧事来。慢慢地,患者的日常生活也搞得一团糟。我们在媒体上经常能看到寻找走失老人的启事,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正是因为患病而忘记回家的路,甚至忘记如何进行洗澡换衣、刷牙洗脸等日常事情。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丧失语言能力,既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能对他人的讲话做出回应。并且,患者的性情行为也会较以往发生巨大改变。原本性平和的人很可能变得敏感且具有攻击性,或者陷入妄想之中,对这个世界产生不切合实际的想象

  如果患者的身边无人照料,那么患者不仅要承受巨大的身心痛苦,并且还失去了为人尊严,因为他们极有可能把自己弄得浑身秽物。但是,要照料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患者也绝对不是易事。

  若是亲人之间缺乏深刻的爱与关怀,那么没有几个人能够在患者不断加重病情的过程中依然保持着最初的耐心

  只有爱,才是最终凌驾于人生逆境之上的力量。

  在美国作家马修·托马斯的家庭生活小说《不属于我们的世纪》中,原本科学家大学教授的埃德·利里便不幸被阿尔兹海默症所困扰

  埃德·利里的妻子艾琳经历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贫困生活,这使她养成了坚韧品性,她渴望靠着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就像许多对未来人生怀有野心憧憬女性那样,艾琳在工作上非常努力并且散发着对生活的强烈的爱。

  在找到了完美伴侣,开始自己崭新人生之后,艾琳并没有始终沐浴在阳光幸福中。婚后的生活并不是她所想象的那样,而这个所谓的“最佳伴侣”,着实也让艾琳感到气恼和无可奈何

  相较于生命力蓬勃旺盛且对未来充满企图心的艾琳,埃德更倾向保守稳定。他从不主动追求高薪的工作、更大更好的住房。艾琳觉得自己快被伴侣逼疯了,可儿子康奈尔的出生给他们的关系带来了一些转机

  就在艾琳自以为生活中的一切都朝向自己所希望的那样迈进时,更大的不幸降临到了利里一家人的头上。埃德被检查出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他的意识正在渐渐丧失,但他却对儿子康奈尔说:“我永远都会知道你是谁,我向你保证。即便你以为我已经忘了,即便我看上去已经忘了。”

  有时候,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是很隐蔽的。在平时他们会闹矛盾、生闷气,在气头上恨不得掐死对方。但是当生活中出现了巨大的障碍时,他们的心便拧在了一起。爱,让一个人生出了无限的力量,但这爱也成为了TA的软肋

  为了能够继续维持稳定的生活,艾琳不得不在照顾埃德的同时再谋划一下自己的工作。为了让家人日后的生活得到保障,即便再渺茫的机会他们也想要牢牢地抓住。可是,造化弄人的情况总是很多,而艾琳也被生活中的风霜雨雪洗磨得更加坚韧。

  在生活的重压之下,艾琳的个人生活空间不断缩小,直到艾德去世后,艾琳才重新过起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曾经,她带着对生活的爱、对家人的爱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咬牙支撑

  诚然,亲人病逝的悲伤总是很难平复,但艾琳并没有一直陷入到悲痛之中。她以更为蓬勃的热情面对生活,即便她已年近六旬,不再年轻,却依然有着火热的生命激情

  每个人终有一死,有些事情我们无法避免,比如突如其来的灾祸;有些事情我们即便付出努力也不一定有所收获,比如要扭转陷入困境的人生。可是,那些始终心怀爱意面对生活、面对家庭的人呢,他们心头跃动着的爱就好比一团火苗,给陷于人生逆境之中的家人们信心和力量。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中既有对于日常生活的精细描写,也有对处于人生逆境之中的利里一家人的内心活动的深刻挖掘。尽管我们总有死去那一天,但在死亡没有到来之前,我们还有机会以火热的姿态创造生活。虽然努力不一定能够看到更好的结果,但不努力便意味着向逆境缴械投降,从此被动面对人生

  这个故事中最感人的地方莫过于人类之爱的生动描摹。带着这份爱,我们尽情地创造生活或享受人生,或许做不了命运主人,但绝不至于沦为生活的囚徒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三):逆流而上的爱

  如果一本书,一个故事能触痛你心底最深的脆弱柔软,那它无疑与你感情想通,又或是你从主人公身上找到你或者身边有相同经历的人的影子。我们生活在一个平凡世界,我们过着平凡的生活,就是这平淡日子在岁月的沉淀中也会静水起波澜

  修.托马斯著写的《不属于我们的世纪》是一部记录微小亲情长篇小说。它告诉我们如何生存,如何去爱,我们如何死去,我们怎样坚持,我们怎样才是真正的生活以及相濡以沫。看惯人生起伏,赏过繁花盛落,最让人怀念的还是那些曾经让人不屑一顾的明与寂、乐与愁,平淡小事中的一情一景。

  艾琳•图穆蒂自小跟随她的爱尔兰移民父母生活在皇后区伍德赛德的一间公寓里。从小的困苦经历让她渴望更好的生活,她想要彻底摆脱这个弥漫着喧闹心酸的地方,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一切,她也一直为之努力着。到了遇见爱情年龄,她遇见了与众不同的科学家埃德•利里,她认定他就是自己的完美伴侣,没有过多的思考,他们结婚了,婚后生活让他发现丈夫并不如她所想般美好。在纠结和贫困中过着不愠不火的日子。她鼓励丈夫去追求更好的工作,更棒的朋友,更大的房子,但随着时间流逝,她发现丈夫与日俱增抵触心理其实另有隐情。一场避无可避的黑暗笼罩了他们的生活…..

  你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悲惨的家庭,但是他们更是一个有爱的家庭,在平淡的生活中不离不弃,在出现如此大的变故时他们更会坚不可催。这也让我想到艾琳父亲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身处炼狱之中,但还是有希望的。即使我们没有希望,至少也不会屈服于绝望。即使我们屈服于绝望,至少我们还拥有彼此。”当然最后一句话是我改过的,但是意思大致相同。

  “我们该怎么办?”当51岁的埃德•利里听到了关于自己病情的诊断之后开口问道。“我们要保持尊严和优雅地继续生活下去,”他的妻子艾琳•利里如此回答他。但是医生的回答无疑是给他们当棒一击,“这是一种你们无论如何也战胜不了的疾病,它不仅会令患者日益消沉,还会波及到伴侣、孩子,身边的朋友们。”这也相当于下了一张死亡通知单,而且是无药可救,但是我们知道坚强的艾琳•利里不会放弃,永远不会,因为这就是她的性格,哪怕还有最后的一丝希望,她都会一路走到底,这就是那个聪明、向上、有点倔强且又有点软弱的艾琳,托马斯刻画得如此细腻动情。看着她心酸的一生,努力的活着只为了梦想中更好的生活,她不曾给自己喘息的机会,承担着生活的重重压力,想要又得不到的悲惨处境。这本书看得我从头到尾沉甸甸的,心情压抑但是无力改变,幸好故事的结尾在她儿子的帮助下,她认清了生活的普世哲理,从过往的生活中,她慢慢打开了心结。

  纵然随时都有可能失去,但是在最后失去的那一刻之前,还有诸般滋味可以用心品尝记忆。这部小说是对爱与人类精神的致敬,赞颂了生命强大的适应性与复原力,和爱最终能够凌驾于人生逆境之上的力量。故事平淡,印象深刻,令我不忍释卷,艾琳那逆流而上的爱此刻让我对生活充满着前所未有的力量,她的故事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关于爱与人生的构成要素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四):用爱拥抱生活

  这部小说的图景完全跟我们平凡的生活底色一致,在细碎的生活描写中,不经意的一个小片段有时都会触动到心底,也许在一瞬间,作者笔下描写的就是你自己。

  荣格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艾琳从小的成长环境到组建自己的家庭后一家三口的切换似的描写,都可以看出一个平凡的原生家庭,在忙于生活的巨坑中,难免给孩子的心理留下这样或那样的硬伤,有的人成长的过程中觉得还是无法修补上那个曾经的“破洞”。

  艾琳对家的渴望扭曲的变成了对更换房子的欲望,那种自童年带来的印记让她觉得没有安全感,都能在他对孩子与爱人态度上有所体现。当两个人的爱情从烈焰变成了平淡如水似的家长里短,面对丈夫的大男子主义,她能妥协,不仅是出于她对他强烈的爱,也许还因为她内心的支点变成了不停的工作才能得到的自我满足感与成就感吧。她虽有些许虚荣却更多的是有责任感,她的内心如此的疲累却又如此的坚韧,不管生活给她出了什么样的难题,她都能坚强的面对,这是她的成长赋予她的最大的实惠。康奈尔长大后对母亲的爱与温暖的渴望也会在行文的不易觉察间提及,也许我们往往在焦头烂额中,疏忽对孩子渴望母爱,向往母爱的心情视而不见,才会造成孩子的心里一度的空虚与所谓做一些自认为很“酷”,却不为大人所知的事儿,所以大人与孩子间就自然而然的上了一把隔绝沟通的锁。而孩子对父母的爱却又是那么自然而然的流露。我们人类是多么自相矛盾的个体啊!

  其实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觉是心疼,心疼这一家三口,也心疼在人生中挣扎着的每一个人,我们平凡的与烦恼和琐碎相依相伴,我们平凡的在爱与被爱中讨价还价都是想得到那自童年时缺少的对那份爱的索取,记得在尹建莉的新书《好妈妈胜过妈老师2》中有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原话不记得了),如果组建的家庭正确,那么童年时心理所有带来的伤痛都会在温暖和爱的氛围中得到很好的疗愈,还会影响孩子和身边的每个人。人生在动态中变化,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跟随着生活的脚步,步入一个又一个阶段和岁月握手言和,当我们从青丝变成那满头的华发,死亡每天将我们向他拉近,我们不仅感慨,人生何其苦短,不如从现在起学会用爱拥抱身边的人,拥抱以后的生活。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五):读后感----无法实现的美国梦

  原来这世上有些地方竟充斥比其他地方更多的幸福。除非你知道这种地方的存在,否则就只会安于现状。--------------艾琳利里《不属于我们的世纪》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是马修托马斯倾注10年心血完成的小说处女作,作为出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的马修,真的可以说是:“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一鸣惊人。” 2013年被西蒙舒斯特以超过百万美元买下版权,电影版权也由好莱坞第一文学制作人斯科特鲁丁购得。

  为何作为马修托马斯的处女作立马就能有如此高评价呢?看看内容,就不得不承认确实是实至名归。

  这本讲述了艾琳图穆蒂的一生。从出生到离世,从懵懂无知到豁然开朗。艾琳用自己的一生,描绘了真实的普通的移民者在自己通过努力实现自己儿时梦想时,却忽然遭遇了丈夫病变,如何坚强地,不离不弃地走完余生。

  艾琳,自幼的贫困和看到父母的不懈努力最终没有实现理想的生活时,更加希望自己能够努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立房间和那一片耀眼的绿色草坪。所以她努力打工存钱,甚至期待能够跟随另一个男人改姓的那一天。

  直到遇见了埃德利里这位优秀,帅气的科学家。这个舞步如梦境般美好,在门前表现出绅士风度,梳得整整齐齐头发的埃德,让艾琳的心像台发动机似的,在冬日的下午被人猛然发动起来,颤动了。

  艾琳,选择了埃德成为了她的另一半。

  一开始的甜蜜并没有持续到终生。埃德总是拒绝各种晋升,始终留在布朗克斯社区大学任教。在他的眼里,他觉得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在毕业时知道自己接受过真正的教育。可是事实上呢?

  或许埃德知道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随时都会降临,他必须待在原地,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才不会忘记不想忘记的人。

  可是艾琳贫穷的童年,造就了她想要力争上游的心,为此也是手段用尽。作为移民进来的艾琳,更希望真正融入美国,成为美国真正的一份子,甚至从心里鄙视周边的印度人。可是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迷失了自己,而当得知自己丈夫的病情时,她并没有接受了律师的建议,离婚。而是毅然地承担起了自己作为妻子该承担的责任。直到埃德离开了这个世界,儿子也长大成人并学会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想要的生活。

  要说情节的话,其实铺排上只能算是一般,但是马修对于艾琳,康奈尔在面对自己丈夫,父亲时的心理刻画的如此细致入微,同时能够把当时当下的一些心里感悟更直接的表现出来。也难怪会甫一出版就获得如此高的评价。或许更适合排成电影或电视剧的一本小说吧。

  20160830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六):【书评人俱乐部】生活的真实感——评《不属于我们的世纪》

  非常喜欢美剧《实习医生格蕾》,喜欢那种真实感,每当我看剧的时候,就像是不小心路过的陌生人,恰好撞见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剧中的生老病死都是寻常事,当然也有不时让人会忍不住感叹命运神奇的冲动,而一切的发生都是那么顺其自然,仿佛是循着某种既定的轨迹,这大概就是生活的真实感。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也是一部充满真实感的作品,没有什么宣扬心怀理想、努力之后必有成功,而是恰恰相反,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有时候现实就是那么残酷,在我们看到人生将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却给了我们致命一击。(也许这也是书名的意义所在。)

  从小居住在皇后区,心怀梦想的艾琳选择自己觉得与众不同的丈夫埃德,期待他能带自己走向更好的生活,却发现事实却并没有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丈夫几次三番的拒绝了能让他们生活变得更好的机会之后,艾琳终于将终其一生的美国梦化作一个符号——房子,她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合适的房子。而这也是激化艾琳与埃德间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两人也许是从观念上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埃德无法理解拥有艾琳理想中的房子对她来说有多么重要的意义,而艾琳也无法理解埃德坚持不愿搬离的这所老房子对他来说有何重大意义。一者是对改变现状充满对梦寐以求的生活的渴望,一者是担心衰老与对记忆遗忘的害怕。但是突然有一天,埃德连最后的坚守也忘记了,而那不过是他不幸的开始。

  作者将线索一点点铺陈于我们眼前,使得最终导向的结果变得有迹可循,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位阿尔兹海默症病人与其家人所遭受的一切。作者十分擅长对细节的描述,通过这些细节来向读者传达一些信号。无论是埃德日渐病重的症状,还是家人对他态度的转变。读者从眼前贴近生活的场景,总是可以不自觉地联想到自身生活,这便是本书带给读者的思考。

  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样?如果自己身处于埃德的情况会如何?如果是艾琳或是康纳尔呢?我们会发现,他们所作出的选择也恰恰是我们有可能做的选择,面对生活,我们都是一样的,常常出于无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也总是忍不住去逃避,我们期待在不幸中得到救赎,却发现我们在迷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面对不幸遭遇时,会有人走上歧途,或是对本该宽容的人异常愤怒的原因(攻击有时候也是逃避的一种方式)。

  如果说本书中谁比艾琳更让我欣赏的话,我必须说是埃德,这个充满个人魅力的丈夫、父亲,一个充满智慧的男人,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爱的男人。在病后,在遗忘了众多重要的事情、甚至许多生理功能都已经退化之后,他依然无法无法忘记、无法割舍自己对家人的爱。他对孩子康奈尔总是希望他能过得开心,他让康奈尔尝试寻回信心。对妻子,他在房子问题上他也最后妥协了,他说“你想要搬家,那我们就搬吧”(P274),在我看来他确实是一个将他人置于自己之前的人,不过他当然也有自己的坚持,正如他之前拒绝了条件优渥的工作职位一样。而他不时流露的幽默感更是让人爱到不行。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善良、幽默,充满个人魅力的男人却遭遇了毁灭性的疾病,使得他过早的进入了衰退期,也许正这样的命运更能反映现实的残酷,也使得本书更具有探索意义。

  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在经历那么多让人心力憔悴的遭遇的同时,也会因为一些突然蹦入眼帘的小细节而充满感动,这一切不都是让我们继续活下去的动力吗?当我们开始想象美好的生活,对生活充满期待的时候,我们才能去拥抱生活中让人幸福的部分。如果因为害怕而直接放弃,那也永远都不会有变好的可能性。而这也是属于生活真实的一部分。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七):梦想止步的时候

  文/慧木

  【行动改变命运!】

  跟许多小说的类似:美丽而敏感的艾琳诞生于一个贫困而破败的社区;周围的人都是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天大的满足无非吃饱穿暖;街区里永远弥漫着各种尘世生活中最不洁的味道;耳旁起起伏伏的总是高声大叫、打骂、吵闹、哭泣、粗俗的笑。艾琳没有一天觉得她属于这里,她认定了上天将她放在这里是一个严重的失误。没有一天,她不曾想着出去、往外走、往上走。她要找到更舒适、更幸福宁谧的生活,她要找到一份归属感。

  童年时候的艾琳到邻居家看电视:“惊奇地看着电视里那些从来不会停止微笑的母亲,以及愿意折好报纸与子女聊天的父亲。”……“她现在才明白,原来这世上有些地方竟充斥着比其他地方更多的幸福。除非你知道这种地方的存在,否则就只会安于现状。”

  自己改变命运!这种强烈的渴望从她很小的时候便扎根于心,以至于她对父母的情感和依恋也不见得有多深(对于酗酒成性的父亲,倒是厌恶压倒一切?),以至于,当进入青春期后,本地男孩们对她各种示好,她一概视而不见。

  美丽而敏感的艾琳,沉下心,冷着脸,努力读书,好好(挣扎)生活。终有一天,当她遇见一个完全不同于本地男孩的男子时,她隐隐觉出了亲切感,还有——希望。年轻的埃德,帅气却又不合群,在人们眼中有点书呆子气,却又自得其乐;他跟艾琳一样出身移民家庭,不富裕,但他从骨子里透着从容和淡定。艾琳与他的相遇本来是别人的安排,她本来是不想去的,可是人生轨迹中每一个环节发生的事将要引起的撞击,谁知道呢?他们的初次交流,让艾琳的心,“像台发动机似的,在冬日的下午被人猛然发动起来,颤抖了一下。”

  此后是短暂的热恋,尽管艾琳长大后实际上成了家里拿事儿的人,而且也习惯了做决定,但埃德往往不吃她这一套。他的自主和从容不迫只会让她片刻地觉得别扭,却反而对她产生了更深的吸引力。不久她便决定嫁给他,即使他不是她曾经向往的、可以迅速改变她命运的多金男,可起码,他跟她熟悉的那些人是绝对不一样的!不和不如自己的人凑合着生活在一起,这也是她任性嫁给他的唯一原因。

  艾琳把她童年的、少年的世界,她踏入这个世界的过往,从此抛到身后,永不回顾。

  【他们的孤单和沉默】

  故事到这里,才刚刚开始。

  将所有你熟悉的书名中带有“好姑娘”的心灵鸡汤或爱情励志小说放一边,因为这一本,绝对不会是那些。

  艾琳把“喜欢对人生做规划”这个爱好一直兴致勃勃地保持着。她对人生的每一个步骤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想得很多、很频繁、很细致,甚至浮现出许多幅栩栩如生的场景,并且立志要将这些场景一一变成现实生活中的漫长日常。

  我们要交代一下艾琳的工作:她从护理学校毕业之后,顺利进入了医院做护士。性格那么桀骜的艾琳怎么甘愿照顾和服侍别人?这不是她甘心情愿的,但在1960年代,作为一名底层出身的女性,你通过正常的努力,积极进取之后,这是能够获得“稳定”的为数不多的结局之一。

  而埃德?埃德不一样啊!他聪明、有主见,对神经科学有着深入骨髓的挚爱。艾琳深信,埃德会在自己喜欢且擅长的领域终究有所作为的!那么她不能实现的理想,部分地让他去实现好了。她的终极理想不就是改变既往的人生和命运吗,那么就让他去做到好了!她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有点怪的男人,会把她带到奔向幸福的通衢,而她也要为他们共同的美好生活做自己的努力。

  这份努力,包括增加一个新生命;这份努力遇到过不小的挫折和失望,却终究姗姗来迟地成功。

  康奈尔是艾琳和埃德的儿子。这个小生命的出现,让艾琳狂喜同时也不知所措。艾琳笨拙而认真地照料他,看护他,觉得他是她迄今能够获得的至宝。甚至当康奈尔因为食物被噎住而喘不上气时,她的心里涌现出 一种比爱浓烈的多,也更加不可思议的感觉,仿佛他又变回了她身体的一部分,带着她一同走向了生死的边缘。如果他死了,一切都不一样了,尽管她还会活下去,但她的生活将失去意义和目的。

  原来这个经常让她烦忧和担心的孩子手心里也握着她的命运。她一定要让他好好地活下去。她是不会放心让他为所欲为的,尽管她已经任由埃德,屡次地坚守自己的心意,而背离了她本想替他做出的选择。

  还是回到埃德。

  埃德是那种罕见的、特别沉得住气、特别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无论别人怎样劝说不动心的坚定的人。本来有更好的升迁机会摆在面前,他就是不愿意(如果不能让他安心做研究的话);艾琳热情地寻思搬家、到处寻找更大更好的房子(艾琳认为让他们的小家一直有点压抑的原因是房子太小了)的时候,埃德摆出了坚决的反对态度;他不想搬家,不想改变已经熟悉了的生活。“你有没有感觉到生活正在离你远去,所有人也围着你绕圈,而你却赶不上他们?如果你能让世界停止转动,仔细聆听,别人就暂时不会离开,而你也能足够的时间去理解这个世界?我希望我也能这么做。我不想让任何人或者任何事物向前挪动一寸。”他怎么跟艾琳说。而她认为,“人总是在迁移,这就是生活。”

  美丽而敏感的艾琳,不顾生命中最亲近的其他两个人怎么想,继续为她要让他们生活得更好的梦想努力奔走。埃德在一边,沉默也沉醉在事业里;康奈尔在一边,孤单而愤怒地成长。

  【人的自私,人世的冷漠】

  我有没有提醒你们,即使艾琳出生于1940年代,她却是一个独生女?

  她没有兄弟姐妹,不可能通过人家的描述来倾听世界,更没法通过人家的眼睛来窥探世界。她所有的生活经验都是一手的,她只能相信并依靠自己。

  艾琳和埃德在康奈尔之后再也没有孩子,康奈尔当然会是一个独生子。他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艾琳的个性和脾气,但跟艾琳从小缺失双亲的关爱迥异,康奈尔从小却父母包容宠爱着——即使这种包容和宠爱,是以他们认为正确而他未必能接受的方式;即使这种包容和宠爱,更多是物质和居高临下谈话层面的。他的父母几乎不了解他心中想着什么,渴盼着什么,厌倦和害怕着什么,却以为他已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了,这让他愤怒得不行。从小到大,康奈尔甚至对父母说话也是带着一种半训斥的语气,不耐烦,可能也不晓得如何应对。

  这种怒气和不敬贯穿着康奈尔的整个青少年时期,是的,包括青年。当然到他成年后,他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怎样才算是对的呢?

  其实他们三个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似乎有一点不对,但仿佛都比别人对那么一点点。

  故事,从埃德被告知罹患早发性阿尔兹海默症,进入了真正揪心而动荡的阶段。

  51岁?开始“老年”痴呆?是的,从此后,他将渐渐失忆、思维混乱、不能自理,到最后变得完全失智,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本来就是大脑专家的埃德,居然罹患这样一种脑部的绝症?人生总是不缺戏剧性的,习惯了就好。

  艾琳想要通过不懈努力改变人生命运,过上更好更幸福生活的伟大梦想再也不能继续了,到此为止。人的梦想只能走到某个地方,然后就停住了。而她必须继续努力,让这已有的生活瓦解得不要那么迅速,让他们尽可能平和而有尊严的向前继续。

  一开始,他们选择了不公开,只对儿子提起。

  愤怒的、荷尔蒙澎湃的康奈尔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完全蒙了,他又回到了那个被食物噎住,慌乱不知所措的小男孩。可是埃德,患病的主人,耐心而平静地对儿子说:

  “我永远都会知道你是谁的……即便你以为我已经忘了,即便我看上去已经忘了。”他抱住了康奈尔,康奈尔招呼艾琳也过来加入拥抱。

  艾琳心头非常不是滋味;康奈尔的反映比她预想的好得多。她希望他能坚忍地活下去,她又深知,他和自己是不一样的。他在她和埃德的关爱呵护下过得太容易了,他是否真正知道,“苦”是什么?全家人拥抱在一起的主意让她觉得尴尬,她当然明白,未来还有很多拥抱所驱散不了的黑暗时刻。

  【不离不弃;不回顾】

  埃德还在继续上班,除了偶尔的小失误,他的生活还算正常。敏感的艾琳特别留了心,为埃德每一点变化(恶化)记了日记。当她叮嘱埃德,千万不要让单位上的人知道他得了老年痴呆,埃德反过来问她:什么是老年痴呆?

  当她惶恐地一愣,瞥见埃德活泼的眼神,才意识到,他是在逗她。

  “别惹我!”她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想,上帝啊,别让他的这种个性死去。你可以带走他身上其余的部分,我甚至可以给你列个清单(哈,看来她对埃德不满的地方有不少),只要保留他的纯真和简单就好。

  可是又瞒得了多久呢?终于什么都藏不住了,埃德被劝退,回到了家。他还没有到退休年龄,别说每年三万的研究经费打了水漂,他甚至领不到足额退休金。她是家中唯一挣钱的人,儿子还没有上大学(你们都知道美国大学学费的昂贵!),她该怎么办?

  有人为她设计了离婚的主意,说这样的话,依照法律,她可以获得多一些资助,用来照顾他。但她坚决不同意。

  艾琳的一生,都在持续不断做决定。她决定离开少小时的家,她决定嫁给他,她决定要帮助他和儿子生活得更好,她决定即使他会走向衰朽和死亡,也必须跟他,不离不弃。

  只有灾病才称得上是人生的真正厄难,对每个家庭,每个个体,都会是沉重的打击,谁也逃不掉。

  埃德越来越失控了;大便失禁只是其中必经的一环。

  可是此时,埃德依然是有意识,有尊严的,当康奈尔发现父亲满身是粪便,责无旁贷地替他弄干净时,埃德极度不配合,并且号哭。这使得康奈尔非常费劲,大汗淋漓,还心生怨气。他知道这是他必须去做的事,他可以做但是不情愿。

  包括处理父亲当年为他打造的书桌。

  埃德渐渐成了一个孩子,任性、情绪化;康奈尔不得不匆匆长成大人,竭力包容父亲的哭闹、挣扎、临时起意。一方面他多少回厌倦,一方面,他心中涌起的柔情也日渐深浓。童年呼啸着离他远去,那些被他刻意遗忘的父子单独相处的时光愈发清晰。与艾琳从来都是展望、绝不肯回顾不同,埃德现在常常回顾,从没去展望,没敢去展望。

  往前看,又能看见什么呢?

  一方面艾琳也不过省心。一边上着班,一边要担心埃德的日常。时刻都会担心他有什么闪失。让埃德留在家里是不是一个正确决定?她从来那么自信,可是她真的如同自己想象的那么聪明吗?既要聪明又要坚强。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机会沦落到愚蠢而又软弱。她总是害怕其他所有人都变得愚蠢而又软弱时沦落得和他们一样,只不过这一次的愚蠢已经没有丝毫浪漫可言了:他们会变得衰老、蹒跚、贫困。至少她不会像埃德那样孤独。虽说埃德的身边围满了人,却没有一个人和他一样。他更年轻,因而也更多地放弃了生活。即便所有的人都安然无恙,像埃德这样的人依旧在哪里都是否罕见。他是最聪明的,也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的感性。在面对孤独这一方面,他比她准备得更加充分。当她和康奈尔都在执着,都在争斗的同时,只有埃德,孤独而宁静地沉浸在别人不知道的世界里。他现在也是。他这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在扮演这个世界的陌生人。

  终于,艾琳把埃德送去了疗养院。

  她并没有松一口气,而是进入了一种类似麻木的状态里。虽然说,她还可以常常、甚至是每天下班之后去看他,但她是彻底一个人了。她走在街上、穿行过公园的时候,会想起他;她看见空气中呵出的白气时会想起他;她在站台等车的时候会想起他。她意识到,埃德永远不会来接他,而她也不用来接他了。

  她会怔怔地坐着,坐得时间越长,越是难安,但她不想起来。她在等待外来的力量命令她做出下一步行动。她感觉自己好像一名登山者终于爬上了长久渴望的顶峰,无法忍受重新回到正常生活。

  以后的探望按部就班,埃德的病情不可挽回地恶化下去。虽然每次来疗养院,她也能看到别的失智老人喃喃自语、但她眼中只有他,尽管在护工们看来,他就是个傻兮兮的脏老头。艾琳永远都知道,埃德是多才多艺的、儒雅的;那些护工们压根就不明白,跌落在他们膝下的是什么样子的一个男人!但她并不打算解释给他们听,因为他们不配听到那些话。只要她的心智还清晰,就永远都会比他们知道的多。

  依然不回顾。

  知道就够了。

  艾琳小的时候坚定地认为,她跟其他人都不会一样,她绝不要像她的家人们那样生活!她会走出这个地方,会出人头地,会有金光灿灿的大门向她敞开。而她终究没有像个男孩一样可以选择当医生或是律师,不过是一名护士,做着自己不是很喜欢、也不晓得是不是擅长的工作。无论怎么评价,这份工作却让她挣来了一座独立的房子、支付儿子的学费,以及丈夫的看护费用。在她左顾右盼的过程中,护士这份职业已经铭刻上了她的名字。什么梦想啊!最重要的不是你想做什么,而是你能够做什么,又该如何做好它。她辛勤耕耘了这么多年,从一开始的只是被动上班,到埃德患病之后终于了解了与病人共情共感。这份职业能够延续至今本身就是一种可以骄傲的履历,即使压根没有人在意。

  【亲爱的小孩】

  要去上大学的康奈尔终于可以离开他从小生活的地方了。他迫不及待。

  走之前,他最后一次以少年的眼光看待家门口的街景。晚风中传来书目的清香和汽车尾气的刺鼻味道。一瞬间,他的家似乎多了几分古怪的别致;他发觉自己原来一直都深深热爱着即将被他抛在脑后的这段时光。“他即将展开一段新的人生;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也没有什么可以伤害他。他有能力踏过火海,等自己到达彼岸时再想办法冷静下来。”

  他以为离开家,前方就天宽地广了,他就可以成为另外一个更好更振作的人了。

  我必须提到,在小说里,他的二字头,比他的少年,更加缭乱不安。他知道他的每一步选择都会让母亲失望,他收不住。

  谁能怪他呢?他们宠坏了他,却又要让他在那样年轻的年纪里,担任起照顾父亲的重大责任;所有的草率和粗疏都是可以理解的,哪怕这些做法实际上与父亲的需要是背离的——也许这件事等他成年后再发生,他就会以完全不同的另外的方式处理。

  康奈尔的蠢蠢欲动和满不在乎让他甚至错过了与父亲的最后一面。

  知道了这个消息,康奈尔反而很平静;而当他打开父亲在彻底失智前留给他的长信,他的心中风起云涌。

  没有任何一个读者不会被这封信的内容感动。每一段每一行字都值得反复吟咏。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与理解浸透字里行间,而我最被感动的,却是父亲提到自己,那么恳切而卑微。

  “我想让你记住我,但前提是你想要记住我。

  “如果你想要记住我,就记住我们一起做过的那些事情。

  “我不想让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拉着你停滞不前。

  “我不能永远都站在那里,但我会把自己的大部分心意都留给你,让它一生都与你相伴。

  “等我走了,我希望你能够在脑海里听到我的声音,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在你最绝望的时候,在你最孤独的时候,在生活看上去太过于残酷的时候,在爱似乎所剩无几的时候,在你失败的时候,在你找不到活着的意义的时候,在你止步不前的时候。我希望你能够从我的身上获取力量,记得我曾经是如何珍视你、为你而活的。

  “世界的大门即将为我关闭。我要开与自己赛跑了。终点线上没有花环在等待我,也没有获胜者的名字需要被宣读。我的奖励就是离开这样的生活。

  “我希望你永远还能也不要遗忘我的声音。”

  离开!终其一生,这个家庭里的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间离开从前,离开他们不满意的自己,往未知(只有艾琳觉得,她一定知晓每一个下一步都会通往哪里,而她最后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可能错了)的地方去。最从容的埃德走得最远;最坚定的艾琳走得最偏离方向;最惶惑的康奈尔,走得最慢、最不平顺,但真的从来没有停下来。

  他要到很多年后,在父亲故去之后又十几年后,才明白“父母”是什么,责任是什么,人生,其实可以是什么。

  【两个人,一瞬间】

  我还是要回到艾琳,这个可能被许多读者讨厌、强势的、冷冽的女人。我真的怜爱她:在她童年时那个黑暗冷寂的社区里,周围没有几个人是乐观积极的,可她总在期待改变的来临,并且相信改变是一定会发生的。她就是熊熊燃烧的一团小火光!

  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家后,她对埃德和康奈尔的照顾一直没有停止,即使这照顾并非是以他们期望的方式进行的,却是由衷地发自于爱;她为了使这个家的生活(在物质上)变得更好的种种决定尽管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对,但为了实现它而需要付出的辛劳和努力,她都甘心情愿去背。在遭遇到生活的重大变故,在得知最心爱的人遭遇了命运最大的不公后,她依然一如既往地顽强,并且变得“柔软”起来:她开始以埃德的心来理解他,依照她所了解的他的心意,在他不能做决定的时候替他做决定,在别人不能理解他的时候,与他对话。终其一生,她都在努力工作,甘心牺牲,并且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严格要求。她对丈夫和儿子的爱超过了一切,爱到快要把自己忘了。

  当她经历了失望和绝望后终于能够拥有自己的孩子,抱着那样漂亮、乖巧的小天使,她不会想到日后的那个孩子,会一天天让她越发不省心;即使这样,她也没有停止少爱他一点。

  当她带着些许的犹疑和忐忑,看到了书呆子气、却自信优雅的埃德,她不会想到日后这个奇妙而可爱的男子会一天天让她越发牵挂惦念,直至最终永远地怀念。

  “那是一个除夕之夜。他在钟声响起的那一刻才靠过来吻她,可实际上她已经等了整整一个晚上了。他们站在舞池的中央,四周围绕着上百对情侣。被他亲吻的时候,她体会到了一种自己被人形容过成千上万次,却总是被她当做是在胡说八道时的感觉:周围所有的人都消失了,只剩下了他们两个人。”他一开始是无知而客气,随后才开始用双手捧着她的脸庞,猛然专注地吻了下去,“仿佛为了这一刻已经等了很久,而不是几小时前才认识她。”

  这一刻可能就是她的梦想跟现实完美契合的时候。当然是这样。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八):像你我的生活,像无法逃离的现实

  十分厚实的一本书,读起来虽然不吃力,但还是花了一段时间。书中描写的都是生活平常的琐事,一点也不拖沓,快速地写过去人生所经历的那几十年,不论是描写生活,还是刻画人物内心的活动,处处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被作者这样强大而又细致的洞察力给震惊。

  艾琳:她是贯穿全书的主线,从她年幼写到她年老。年幼时期,生活在一个不太幸福的家庭中,尤其是在她母亲酗酒、从医院回来之后,她更是珍惜生活中平淡而又来之不易的小幸福,比如在她亲戚过来占据了她家整个小房间时,她体会到的不是吵闹和拥挤,而是血缘关系带来的她奢求的热闹和羁绊,我能明白她那种看着亲人们都聚在一起的满足感,仿佛这已经是最圆满的结局了。而她内心有过的那些幻想,无论是要脱离从小生活的环境过上自己追求的生活,还是可能找到一个让她各方面满意的伴侣一起携手度过余生,都成为了她未来有所改变的铺垫。自己没能体会过的家庭的温暖和稳定,成为了她后来生活的一项准则,她希望自己能提供给孩子一个她小时候所期盼的家庭以及生活环境;而她之前对伴侣的种种想象却在遇见埃德之后抛到九霄云外,她看到埃德身上的闪光点,她被他魅力所吸引,她明白自己爱他的哪一点,明白自己足够了解他,有能力去理解他。即使共同生活的那几十年间几乎处处充斥着矛盾和考验,艾琳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他,深深地。而在埃德患病之后,她更是毫无怨言带着怜惜和心疼地去照顾他,艾琳始终是个坚强的女人,她能够承受生活的重担不对他人诉说她生活的不易,但还是忍不住在高强度压抑的生活下寻找不靠谱的出口,这是短暂的解脱,人之常情。终其一生,她也没能彻底完成自己的心愿,可这就是现实,没人能过得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只有坎坷和磨难以及意外的打击才是生活的常态。

  埃德:一个有些呆板、固执但又充满了理性智慧的一个男人,不在意那些功名利禄和地位,一心只做自己的研究和实验,不为诱惑所屈服,有时候难免看起来会有些自私,因为不愿意为了家庭做出妥协,坚持自己的本心,但这也是他的闪光点,也是他令妻子和儿子骄傲的一点,他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做出了贡献和成就,他努力成为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而在他发现自己身体异常之后,有过挣扎,却还是没能打败衰退的记忆力和退化的身体机能。他人生的后半段,是无可奈何的,是遗憾的,但又是坦然的。在他确认自己得了老年痴呆之后,再没有无谓地抗争,只是努力而又被疾病蒙在鼓里。 这让我想起来朋友的奶奶,也是得了老年痴呆,放假回家,为了避免奶奶出门乱跑,朋友只得把床搬到门口,睡在门口,还得忍受奶奶时不时的幼稚行径。可是,又有哪个人愿意看到自己是这样的呢?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不自知,才让被疾病缠绕的日子更加令人童心。更何况埃德是这样一个有些骄傲又有自尊的男人呢?没办法,这就是现实,无常的现实。

  康奈尔:艾琳和埃德给他营造了一个区别于他们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家庭更加和谐和稳定,但也正是因为父母的影响和教育,让他在好长一段时间被人叫做娘娘腔,他没办法反驳,也没勇气去反驳,他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个娘娘腔,实在让人唏嘘。他按照艾琳所期望的去认真读书,上一个好大学,过自己真实的生活,同时又毫不掩饰地逃避父亲生病母亲独自负担的现实。在埃德死之后,他陷入迷茫,他放任自己,甚至把自己交于一个没有什么前途的工作环境中,而在看到埃德给他的信以及艾琳的强制要求之后,他慢慢觉醒,又重新回到人生轨道上。因为害怕把病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他甚至拒绝要一个孩子。可是他是渴望和期待的,并且在成为老师以后,他更清楚明白了自己内心所想,他和埃德一样,成为了老师,感受着学生课堂上所散发的青春的活力,也终于抛开压在自己心头的重担,坦然地、诚恳地去创造自己生活未来的可能性,充满勇气和理解的,去面对可能发生的一切。

  洋洋洒洒这么多字,内心的感慨其实并没有完全抒发出来,又不禁感叹自己运用文字能力的缺陷。

  无论生活给予了我们怎样的重担,无论我们过得如何不顺心,我们都得为了自己而努力,去爱与被爱,去创造可能性,同时也坦然接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坎坷磨难,明白我们逃不开的始终会来,在每日每夜丰富的内心活动下,找到完整的自己,感受一切平凡但可贵的,告诉自己,我们可以过得很开心,只要我们愿意。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九):读着它,静候岁月找到你

  这是第一本,我把原版和翻译版都看了的小说。看完原著是在大约两年前,当时感触颇深,于是第一次在豆瓣上公开的写了几段文字,算是记录自己的心情和读后感,没想到却成了我再读翻译版本的契机。

  再读起这本小说,我惊讶地发现很多细节我还记得。这不是悬疑推理类的小说,比如一个精妙的手法可能让我铭记很久;这本书可以说就是建筑在生活琐事等等细节之上的故事,再读这些的时候好像我在回忆,好像书里写的是我的回忆。还是之前的那种感觉,我和书中的人们一起度过了一生。

  我记得当时给的第一个评价就是觉得像读乔纳森 弗兰岑的作品 ,没想到当我看到评论家们给出的书评时竟然出奇的一致。看来几年的书没白看。因为我的感觉和他们类似,这本故事里没有那么多的历史大背景或者隐喻,不像阿甘那样,如果没有对美国历史相当程度的了解,可能都没意识到那部电影有多棒;而是在作者叙述这个爱尔兰后裔家庭几十年的生活当中,你也会发现美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比如一开始艾琳在修女学校学习居民区的发展史和后来的移民潮使艾琳不得不搬离住了快三十年的地方。

  恐怕作者也没想把美国历史特别地融入这本小说,我倒觉得作者就是单纯想写一部阿尔茨海默症相关的小说,因为在全书差不多五分之一处的时候埃德就已经出现症状了。书的前五分之一查不多都在讲艾琳的成长,还有很少一部分介绍埃德的家庭,这当然为接下来艾琳一家的故事作了铺垫。我觉得家庭的传承有如轮回,一些好的我们称为继承了下来,而那些不好的,或者说物质或情感方面的缺失,却可以在后代的生活当中看到翻版——比如艾琳在年幼时母爱的缺失,让她在面对康奈尔时总不会十分亲密;但艾琳总觉得如果父母能对她多倾注一些关心和教育,她绝对比现在要好很多,于是她就要对康奈尔负责;比如她儿时家庭生活的贫困,在后来使艾琳总希望能得到想要的——房子,貂皮大衣……以及无时无刻不显露出的那些虚荣的念头。

  因此,单单认为这部小说就是描写阿尔茨海默症的话,它也已经非常成功了,因为无论从叙述还是情感上来讲,作者都写得太真实了,处处生活的细节和每个人物的心境情绪和反应都无比细腻和真实。让我一直觉得作者一定有过类似的经历,让我觉得作者就是书中的康奈尔。让我觉得作者成功的,不仅仅是对于病患的描写,更包括对周围人的情感和生活的细节以及变化的解读。比如写到艾琳和康奈尔的无助和无奈,她用一本日记来记录埃德症状加深和逐渐失去生活能力的过程;康奈尔偏要埃德承认是自己浪费了他的大部分古龙水,但最终看到的却是可怜的埃德。尽管生活艰辛和巨大情感上的受挫,不得不在一些时候表现出沮丧甚至是粗暴的脾气,但艾琳一家人善良的本质和浓浓的亲情还是让我们越来越爱这一家人:艾琳决不会考虑为了领取救济金而跟埃德离婚;即使在埃德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之际还会时时刻刻提醒康奈尔注意对埃德的态度;而埃德也还能记得他们相识的纪念日去为了艾琳挑选礼物。

  类似的生活细节还有很多,倘如作者都通过叙述的方式将它们一一展现也未尝不可,但是作者却更为聪明地通过回忆展现。我觉得这和作者使用倒叙或者插叙的方式还不一样,通过书中主人公的回忆所产生的那些情感上的共鸣是任何叙述方式也达不到的。更高明的地方在于,作者前面讲过的故事,会在后面用一些象征性的东西,勾起艾琳的回忆,也仿佛勾起了读者的回忆。埃德去世后,艾琳取出他钱包里的东西——这是埃德在还能自己出门的最后一刻,钱包里留存的所有东西——作者把它们清单式地逐一列出,丝毫不觉繁琐,反而如同带你一起回忆埃德一样,你能感受到一股思念的酸楚;特别是在翻出那张写有衣服尺寸的小纸条后,往事历历在目,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埃德在最后的日子里主动要为艾琳买礼物,并且让服务员取出自己放在钱包里早就写好的那张错误的尺码条的那段画面。另一个让我惊讶的回忆部分发生在最后——康奈尔拿出珍藏的那半颗埃德摔掉的门牙,我完全没想到康奈尔把它留了下来并且还一直留着,读到这里我其实才开始相信前面作者写康奈尔为了自己没有尽自己所能陪在埃德身边而选择在学校里逃避的内疚之情都是真实的。

  我想把最后一段留给埃德的那封信,无疑是全书的高潮部分。埃德可能早就想到自己没法给儿子留下任何遗言了,于是早早在自己还清醒的时候便写好了。这是没想到这“遗言”迟到了一年多。我相信作者这样设置情节,还是想让回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当一切尘埃落定,痛苦挣扎的过往也已远去的时候,凭着这封信,康奈尔可以再次回忆起与父亲的种种过往——我相信一定都是美好的回忆;通过这封信,他也一定可以清楚的体会到当时父亲的心——就像康奈尔在结尾处自己领悟到的一样:即使他自己也在自己的孩子面前逐渐迷失,他的孩子也会因为无法接受而故意躲避他的话,他也一定会原谅自己的孩子,就像埃德对待他那样,会常常对自己的孩子说“很好,很好”……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十):呈现了阿尔兹海默症对于一个家庭的影响

  华盛顿邮报 官方书评

  《李尔王》里最悲惨的一刻当属他处于情绪崩溃边缘时的哭喊:“老天,别让我疯掉,别疯掉;让我疯掉吧……;我绝对不会疯掉的……”而在马修·托马斯这部令人惊艳的处女作小说中,我们仿佛听到了像李尔王那样悲切的声音在回荡。“我们不再是自己”(we are not ourselves),就像是这位书里的主角之一不得不屈服在早发性阿尔兹海默症的毁坏力之下所发出的哀鸣。

  “我们该怎么办?”当51岁的埃德·利里听到了关于自己病情的诊断之后开口问道。

  “我们要保持尊严和优雅地继续生活下去,”他的妻子艾琳·利里如此回答他。

  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是一种你们无论如何也战胜不了的疾病,”一位医生这样告诉艾琳。“它不仅会令患者日益消沉,还会波及到伴侣、孩子,身边的朋友们。”

  然而他只说对了一半。因为没有什么事情能真的打垮艾琳,她是这个小说中的英雄。艾琳是一个扣人心弦的角色——她聪明、勤奋、富有同情心、倔强又脆弱——托马斯以精致的笔触向我们呈现了关于她的故事,既振奋又刺痛着读者的心。

  通过艾琳所经历的故事,我们明白,当记忆注定衰退,几乎很难再留住。阿尔兹海默症给我们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那就是家庭的纽带、一生努力工作的结果、以及定义关于一个人的一切的土崩瓦解。托马斯巧妙地捕捉着这种痛苦,审慎地向我们展现着这种病痛给家庭所带去的情感、生理以及财务上的破坏。

  但如果仅仅将《不属于我们的世纪》定义为一本关于讲述阿尔兹海默症的小说,那是不公平的。这部小说是对爱与人类精神的致敬,赞颂了生命强大的适应性与复原力,和爱最终能够凌驾于人生逆境之上的力量。

  第一次读到艾琳,是在1951年,那时她9岁,她的父亲“大块头麦克”来自皇后区伍德赛德街区的普通工人阶级,一位社区“族长”,一个富有魅力的爱尔兰裔男人,自小她就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每当艾琳结束舞蹈课之后跟着父亲去酒吧,总会感到“男人们围坐在父亲周围时会很容易安静下来”。

  我们一路见证了艾琳的成长与成熟,如同她一直照顾着嗜酒成性的生病的母亲。我们见证了她与脾性古怪的科学家埃德·利里坠入爱河、怀孕生子、养育儿子,一丝不苟地将她的护理工作视作事业,并一直试图在她所生存的世界中向上爬,存续着她的梦想。而当自己丈夫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奇怪与陌生时,她也愈发变得不知所措。

  托马斯以透露性的细节记录着埃德的病情逐步恶化的过程。我们看到从前那个机敏睿智、屡获殊荣的教授,开始停止了工作,呆呆地坐在沙发里大段大段地听歌剧,“我感到头脑混沌好一阵了。现在的我需要返璞归真。”儿子康奈尔到父亲的班上去,焦虑地看着自己的父亲木然地读着讲义,仿佛失去了自我一般一遍遍地重复着相同的话,拒绝回答学生的问题。眼前的这个人究竟还是台下学生们盛赞多年的敬爱的老师吗?

  接下来,艾琳终于带着她的丈夫去看医生了,“如果他检查出来什么问题都没有,那么我就要和他离婚了。因为我再也无法忍受这个人了。”她说道。但当她等待着医生的最终诊断,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话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那一刻她更情愿忍受任何事情来交换将要听到自己丈夫的病情结果,丈夫将会变得……”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讲述了人们生活的轨迹,如同真实的生活一样,它迂回而曲折。但托马斯的文字具有如此非凡的洞察力,他对人物情感捕捉的敏锐度,使读者不得不被牵引,投入到艾琳的故事当中。如同我们从任何经典文学作品中所收获的愉悦一样,《不属于我们的世纪》也注定如此,这得益于它对个人生活与个人经验的普遍性的细微捕捉和卓越呈现。

  “谁能告诉我我到底是谁?”李尔王在戏剧结束之时痛苦哭泣道,他承受了他的名字所带来的代价。而这部小说是所有的角色们经由他们的思想与行为的调和并付诸于理想与梦想的一曲共同谱写的挽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