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社交天性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社交天性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30 21:5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社交天性读后感精选10篇

  《社交天性》是一本由[美] 马修·利伯曼(Matthew D. Lieberman)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90,页数:33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交天性》读后感(一):本书的题目定为“社会连接的天性”可能妥当

  非常好的一本书,从脑神经科学角度确认了我们的社交天性。作者拥有哲学背景,并且文学方面也有一定的基础,使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研究著作,对于一般的大众也非常具有可读性。 他提出了一整套人类“社交天性”上的体系完美解释了人类“社交天性”的生物学基础。

  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连接,心智解读和协调

  作者颠覆了马斯洛需求理论:在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它需要的的确是生理上的需求——食物,水,但是,这无疑是由 照看婴儿的父母或者其他照看者提供的,因此作者提出,首先婴儿需要的是“社会连接”,这才是本质上的需求。并且人一生中这种需求一旦受到伤害,就会感到心痛,作者以实验指出,生理上的痛苦实际上与社交上的痛苦共享一套神经系统

  其次,心智解读,包括两大系统:心智化系统和镜像系统,镜像系统负责模仿,而心智化系统负责进行社会化解读。

  最后是协调。按照作者所说,这是“进化最狡黠之处”,特洛伊木马式的自我从外界运输进了社会的价值观信念,而自我认为这是独立的自我,实际上自我完全是在外界的影响形成的。而自我控制实际上也是为了社会的长远利益,而不是首先对个人有益

  这些内容读完让人感觉非常惊叹和兴奋。我从中获得的最重要东西就是——人类的社会连接的渴望是正面的,并且应当好好利用。这对我的实际生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不过,我认为本书的题目值得商榷:英文原名为why our brains are wired to connect,中文翻译成了“社交天性”,“社交”一词的意思是“社会中人与人的交际应酬”,而读完本书后我们知道作者意指的应该是“社会连接”一词,即中文翻译的书名并不能涵盖作者的主旨。我猜想的是,取名“社交天性”可能会吸引更多关注社会交际的人购买此书,但作为一本具有科学性的书籍,我认为这个书名是不够严谨的,使得这本书更像一本一时畅销书,而实际上我认为这本书将会有其独特地位

  《社交天性》读后感(二):一本可能引起“三观”重塑的书

  书的主题是人脑的社会化机制,其实远远超出了侠义的社交网络中的“社交”含义全书探讨的是人的社会化本性,建立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基础上,内容丰富,激发的思考结论一样多。

  书中基于人脑中默认网络(指人在不从事具体心理任务大脑活跃的神经回路)和社会认知神经回路的高度重叠,佐证了人的社交天性,颇有说服力。但要留意:不同的人,或者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大脑默认网络未必一样,比如佛教高僧的大脑默认网络。

  再比如,作者把“自我意识”比作社会放置于人脑中的特洛伊木马,在人脑中内化社会价值规范,这颇有新意。但这样的讨论已经带了点哲学思辨的味道,并不是完全的科学论证。

  最后,从人的社会本性的事实,并不能得出人应该怎么生活的伦理判断。顺应社交天性,还是有所超越?这不是科学能够决定的。要看到人的多样性,否则,孤独的人真的是可耻的,而那些道家的隐士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在遍地手机低头族的当下,是否还应该鼓励下人的超越精神,以克服社交过度带来的问题

  《社交天性》读后感(三):为什么我一直在刷朋友

  昨天在家里看完了《社交天性》,这是一本新书,今年6月份出版的。书里介绍了大量的试验,更是利用了核磁共振扫描大脑工作区域之类的手段,借此来表达他的观点,人类天生就有社交冲动,并且有三大驱动力。

  作者是马修·利伯曼,社会认知神经科学领域最重要的权威学者之一,他研究社会心理学,从大脑的工作机制入手,从点到面,极具说服力。这本书,解释了我最近的困扰:为什么我一直在刷朋友圈?我不打算详细介绍这本书的内容章节了,想直接从书的结论说起:连接,心智解读,协调构成了人类三大社交驱动力。

  连接。书中观点,大脑的默认状态就是进行社会化思考,比如思考身边的人和事,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人类的大脑一单空闲下来,就会进行这方面的思考,这是进化的赌注

  我以前看曼德拉(南非总统)的百科,有句话不理解:“曼德拉在单独关押室中没有自然光线,没有任何书写物品,一切与外部隔绝。最终,他放弃了自己的一些权利,他希望能够与他人交流。”为什么切断人与外界的交流,会让一个如此意志坚定的人屈服,现在这本书给出了答案:人对社交的需求甚至大于对食物和温暖的需求,不理想的社交关系给人带来的痛苦与真实身体疼痛无异。

  这种切断人与他人的连接,是严重违背进化本意的,它带来的痛苦与切肤之痛在大脑中属于相同的区域,而且这种痛苦更让人受不了,心痛是真的很痛。

  小朋友之间会说,“我不要和你玩了”,这种看似断交的话语,对另外一个小朋友会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家长们要注意了,你的小孩受到拳打脚踢,你可能会愤怒,但更要关注心里上的伤害。这种痛是长期而且是深远的,你不能简单敷衍说,你要坚强,不做朋友就拉倒这种话,而是要鼓励他重新建立连接。

  你想想看,别人拉黑你,取关你,微信上单删你,你是不是觉得很难受?这就是失去连接带来的巨大痛苦。

  连接他人也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受益和幸福感。很多人求关注,拼命加微信好友,也是这个道理。“多年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最有智慧,最精明能干的人是那些拥有特别强大分析推理能力的人,但是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或许那些具有最强社交技能人才最有智慧,最精明能干。”我们知道帮助他人会让自己快乐,这就是大脑的连接机制在起作用,这种行为会让大脑分泌多巴胺,它是快乐因子。都说女人是听觉动物,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会让她很开心男人也是如此哦。所以不要吝啬赞美,那些先扬后抑的提出意见批评会让别人更加容易接受哦。

  心智解读。光进行连接是不够的,还要时时刻刻解读别人的想法,这就是心智解读,它是社交的第二大驱动力。

  这部分书里举了自闭症患者例子,这些人往往困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与他人进行交流,也不能对他人的思想,行为进行解读。天平的一端是社会化思考,另一端是个人的,非社会化思考。我们经常听到某个艺术家,比如梵高,思维天马行空信马由缰,但是无法与他人交流。而更多的普通人,兼顾社会化思考和非社会化思考,这种两者兼顾的模式,让我们既能够交流,理解别人的思想和意图,又能进行个人创作,这是进化带给人类的平衡艺术

  我们看到别人笑,也会不由自主的笑起来;很多肥皂局,广播中插入机械的“哈哈哈”声音,则是利用了大脑中镜像神经元的特点,即通过“模仿”,使得大脑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思想和意义,从而达成互动

  有时候,我们会被电视剧电影,书里的情节打动,哪怕明知道是虚构的,也会做出某些行为,比如哭的稀里哗啦的。老罗声情并茂讲了锤子手机,我明明不需要买新手机,也会津津有味的看相关的新闻了解配置,价格,这就是共情在起作用:我能感受到了你的激情,快乐,痛苦,愤怒等等情绪,世界上真有感同身受这种事情哦。

  协调。自律者自由,这句很哲学的话,确实有依据:人为了取得群体认同和价值最大化,会控制自己的想法。

  “自我控制是我们进入社会的代价,那些更容易接受群体的信念和价值观的人,获得的成就往往也更大。”你当然可以抽烟和乱丢垃圾,但是这样的人,社会会慢慢不容,自律者自由。自律的受益人,不是自己,而是别人,这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交行为。进化选择了这种模式,让群体的价值最大化。

  写到这里,作者还阐述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通过社会眼去解决问题。举了两个例子,工作与教学

  工作上,除了通过金钱提高效率,一个善意肯定关爱的眼色,创造优良的交流环境,都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会让员工觉得很幸福,这比钱的激励有效。书中这方面的介绍,值得高管们一看。

  教学上,尤其是小朋友到了新的环境,找到一个好伙伴,建立他的归属感,这种满足社交天性的同时,也有效提高学习成绩。让高年级的小朋友,比如6年纪的“大哥哥”去教4年纪的“小弟弟”,大哥哥为了不丢面子会更努力学习,小弟弟因为大哥哥是自己的兄长和平玩伴,更会努力听讲。书中这方面的介绍,值得家长们和老师一看。

  全书完

  书中金句:

  1.多年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最有智慧,最精明能干的人是那些拥有特别强大分析推理能力的人,但是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或许那些具有最强社交技能的人才最有智慧,最精明能干。

  2.在一大群人面前公开演讲可怕之处恰恰在于,它使得所有可能拒绝自己的人数大大增加

  3.当人类在经历其社会连接造成威胁损伤事件时,大脑的反应几乎与它对物理疼痛的反应一样。

  4.疼痛并非取决于你的心理,但是你内心的想法对于疼痛的影响程度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

  5.公平这东西看起来有点像空气,没有它时比有它时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6.自始至终,我的思想永远都是为了我的行动服务的。

  7.任何一个人,如果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信息主持人,就必须知道哪些信息是值得与大家分享的,并且懂得如何把这些信息挑选出来,同时,他还必须非常了解自己挑选的信息的受众。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最有效的信息分享。

  8.我们的自我是为群体服务的,它确保我们能适应所生活的这个群体。

  9.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要比受过你恩惠的人更加愿意帮助你。

  对于开头的问题,你可能有答案了。

  为什么我一直在刷朋友圈?对于连接的需求,理解他人的需求和随时做好准备与他人协调的需求,这是生存的必须,只不过科技发展让这一切变形了。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三观的形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但是仔细想想,这些是怎么形成的呢?是各种信息,各种观点,以及平时的所见所闻在大脑中的综合,大脑天然就做好了接受各种信息的准备,所谓的“自我”,其实是别人的思想,每个人的大脑其实是别人思想之马的跑马场。你爱的人,其实是社会让你爱的人。

  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不在于想法的对错,而在于不随波逐流,在于独立,让你的大脑变成自己的大脑,而不是别人的。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连接,心智解读,协调后的建立的三观,才是正确的三观。我们必须与他人进行互动,不断地试错与纠正,迭代和升级,才能一步步建立起正确的三观。

  《社交天性》读后感(四):《社交天性》,为什么你天生富有同情心

  《社交天性》是一本研究社会人类社群的重要著作,不过与纯粹的研究社会心理学不同,作者马修同时是一位脑神经科学家,因此其领域为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从人类大脑的神经结构出发去看待整个社会运转的机制,颇为有趣

  你天生就是“一万小时”的社交天才

  著名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认为只要我们对一件事进行刻意的、有目标的、持续的精进练习,那么一万个小时之后我们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顶级天才。

  在马修的研究中发现,人类的大脑其实一直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所谓的“休息”并不真正存在,因为只要你活着大脑就从未停止过运转,因此进化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利用休息时间的对赌,有些人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着科学研究例如著名的公务员“爱因斯坦”,也有人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小说创作,中国这样的作者也举不胜举,当然还有人利用业务时间研究股票直播人生、直播游戏、写公众号文章、做网红........

  这种“对赌”其实是人类大脑选择的进化,其不断的在某一个特定领域进行大量的操练,最后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生存资源。而我们除了对赌兴趣之外,实际上人类大脑中还有一个“默认网络”,该网络为训练我们的社交行为进行着不断地模拟,根据核磁共振显示,一旦人脑进入“休息”状态,该默认网络就会开启,进行反复的强化与训练,从未间断。

  而我们每天的做梦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被视为是潜意识愿望象征性的满足,充满对他人的性渴望与本能,而在大脑神经学这里则被视为人为了融入社会中产生的大脑训练,日日夜夜反反复复的操练,是一种我们想要更好融入社会的冲动。

  所以,我们每个人在放下手头的事情之后,这个网络就会被立即激活,我们会不断模拟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自己的成就、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等等一切与社交有关的问题。

  而这些练习从你一生下来就已经开始了,并且持续不断地的伴随你一生直到死去,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被大脑训练成为一个能与社会很好协作的人。

  你的同情心与生俱来

  罗素晚年曾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同情心作为人类共有的东西,让我们能够共情他人的感受并为之悲伤,看来,连一位博览群书看透一切的大哲学家依然会受到同情心的困扰。

  同情心如果从个人自私的角度来看是一个“毛病”,因为其意味着我们会因为同情心而对其他人施以援手,并让自己遭受损失。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这本书曾经给过一种解释,认为我们的自利行为都是出于对自我基因的延续,基因延续的重要性甚至大于我们自身,而我们的自私范围从自己、子女、父母、亲人、朋友、陌生人逐层递减。

  社会学一直被很多人诟病,既不能证明也不能伪证,但这本书的作者作为神经科学家给了我们一个另一个实证的结果,在我们的大脑中其实存在着奖励回路,通过核磁共振等实验发现,当我们看到他人有难后这个回路就会促使我们行动,而当我们做了对他人有帮助的事情后就会受到这个回路的奖赏,让我们感觉良好,因此我们天生就拥有关心他人的本能,这些神经回路系统编码早已写进了你的大脑。

  你天生自带有同情心奖赏回路。

  社交痛苦症的天然携带者

  这本书还谈了一个重要的发现,那就是语言暴力所导致的痛苦其实与物理原因所导致的痛苦共用一个神经元,所以无形的痛苦所产生的威力并不会亚于物理上的痛苦。

  我们会因为遭受集体的拒绝而遭受痛苦,并且这种痛苦在物理上共享同一个神经回路,这种回路会反过来让我们更加想要融入集体之中,爱与恨在精神分析中其实都是一种连接,对于想要保持某种关系的一体两面。

  在实验研究中他们还发现,那些或多或少遭遇到集体排斥的儿童在考试成绩上也会变得糟糕,而他们也长时间陷于痛苦中,根本无法顾及学业,因此对于教育来说,与其改变学习方法来提高成绩,更重要的其实是应该研究学生的人际关系健康程度。其次这对于成人社会来说也有很多启示意义,对于很多所谓贫困扶持,其实钱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增进人际关系之间的互相鼓励更为重要,在一项调查中发现,美国的扶贫补助并没有改善穷人任何窘境,反而推高了夫妻的离婚率,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在这本书看来,痛苦,除了物理上所造成的原因之外,其他一切原因皆出自于与他人的关系问题。其中包括你想要拥有获得某些成就、美,这背后的深层动机其实在于能够获得与集体更多的关系连接。

  镜像神经元

  镜像神经元是本世纪最重要的脑科学发现,其意义不亚于DNA对于基因探索的意义。镜像神经元是一个帮助我们去理解他人行为的神经模块,该模块又有很多模块组成,包括视觉、听觉等等。

  科学家通过对灵长类动物发现,当我们在灵长类动物面前捡起花生时,其镜像神经元会发生放电现象,而当我们在其面前做相同的动作但是不捡起花生,其镜像神经元并不会放电。这也就说明了,正是因为镜像神经元的机制作用在帮助我们去理解他人的行为,而这一点是我们此前一直都没有发现的。

  《自控力》这本书中也曾经提到过镜像神经元,其告诉我们你变胖其实并不能完全怪你,是因为你周围的朋友也很胖所以导致了你变胖,这点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实际上这一理论有着实际的镜像神经元结论作为支撑,人类彼此之间有着相互模仿的特性,我们通常会不自觉地模仿自己周围亲近的人,因此你周围肥胖的朋友很多,你也会不自觉地放松警惕,与他们一同大吃大喝,并因此不知不觉变得胖起来。当然,如果你在一个好的环境,自然就会获得好的环境影响,这也是家长们拼命也要在海淀区买学区房的原因。

  那么再说镜像神经元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很明显那些能够激起我们情绪的文章、图片、视频内容无疑就是因为调动了我们的镜像神经元,让我们理解了意图并感同身受。

  镜像神经元是帮助我们理解他人意图的关键,而目前我们对于镜像神经元的认知其实并不比基因来的更多,这点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自我存在的困境

  乔布斯有句名言流传的很广:“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这种所谓的“坚持自我声音”也常常被利用于营销,实现对用户的操控,比如新世相的“4小时逃离北上广”活动,该活动多少是一场从头到尾的营销设局,但是却还是吸引了一大堆“要为自己而活,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

  这里还是先讲道金斯的“模因”,我们可以抽象的将每一种想法观念都视为一种寄生虫,而这些寄生虫会根据你大脑的温度、生态繁荣度进行选择,而当这些寄生虫到达你大脑后就会继续进行着变异生长,听起来有点恶心,但其说出了“自我”的本质。

  事实上,这在大脑神经学上也找到了证实,我们每一个人所谓的自我映像并不是凭空而来,其实都是通过他人对于你的评价来获得,人很容易被暗示、被说服、科学家已经从很多多种不同方式进行了核磁共振的验证。

  因此真相是,实际上你的自我印象均来自他人的评价,尽管表面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会被直接催眠,但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微博、微信的各种信息其实都在潜移默化的对你造成影响,加强你对自己的认识,这种认识从来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你自己在选择性的吸纳。

  什么才叫坚持自我?这其实是一个存在的困境,你的选择其实并非出于你自己而是他人的影响,因此我建议你可以多接触拥有更高视野的人,让他们的观点影响你,远离那些让你能条件反射式立即感觉到舒服赞同的信息,尤其是吐槽类的文章内容,应该时刻保持警惕。

  他人就是地狱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在其《他人就是地狱》中其表示,如果你把与他人的关系变糟糕,那么地狱就出现了。此后卡尔维诺曾在《看不见的城市》中遥相呼应,“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

  他人究竟是谁?为什么对我们造成了这么多影响,这长期以来都是困扰哲学家们的问题,而《社交天性》则给了我们一个初步的答案,我们需要与他人保持连接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我们自出生到老死都一直需要连接来维持,一旦我们面临着被排斥的困境就会会万分痛苦,而如果我们拥有稳定而健康的人际关系则也会变得更加健康。

  整本书其实在告诉我们,每个人表面上在追求钱、成就、权力、美貌,有着各种压力,但事实上在这一切表象背后我们在追求的仅仅只是想要创造某种更好人的际关系,当金钱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幸福感也会边际递减,唯有人际关系才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当你一旦停止或者减少社交程度,从生物学意义上讲,地狱很可能就此出现,而反之亦然。

  作者微信公众号:“首席发言者”

  《社交天性》读后感(五):社会性是人的本能属性

  我一直非常习惯于通过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集合”在酒桌上强调“情谊关系”的重要性,而心理学家马修·利伯曼的这本《社交天性》中更为直接的定价了人类的这项本能:有一个随时能见的好朋友,相当于年收入增长十万美元,有一个舒适的婚姻,相当于年收入再加十万美元,甚至有一个只是熟悉的邻居,都相当于六万美元收入!

  几乎独自在陌生城市工作的弟弟近日常抱怨幸福感的缺失,大多数人痴迷熟悉“连接”的维持。甚至,就算是仅仅一面之缘的生命过客,我们也惧怕其对我们没反应或负面反应带来的“社会疼痛”。而且,在这个连接中,人往往是舍己利他的,但是由于利己主义的社会论调,很多人为了让自己合群而不显突兀,就算是完全为了别人做的事,往往也会谦逊解释成为了自己,这点相信很多人中枪。

  人有心智解读的需求,天然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镜像神经元(非自主的在脑中模拟他人的感受)让人不自觉的去理解别人的想法,而最具这种能力的高情商在社会中是最被肯定的。

  每个人人都想融入社会,且对自我的认知也建立在别人的反应至上,小时被诸多人追的女神往往被捧得高冷,被欺负嘲笑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为了不被捧杀、虐亡,需要自我调节、控制。

  “连接”“理解”“融入”这三点被作者归纳为社交天性的三大驱动引擎。

  《社交天性》读后感(六):像是人类社会性的社会认知神经实验综述

  总体而言,是一本不错的书。作者马修-利伯曼号称是社会认知科学的鼻祖,就职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书中的一些内容跟平时的直觉完全相反,例如失去朋友导致的社交疼痛是确确实实的物理疼痛,与你被石头砸了一下的疼痛是一样。这一点上,可以给我们已有的思维带来一些冲击和碰撞。翻译上也相对流畅,书籍的纸质也不错。

  在评价具体的内容之前,先说一下几点不足的地方:

  1)没有参考文献和引用。

  例如作者提到Robert Kraut在1998年发表了一本重要著作,却连书名都不给,我愣是没找到。另外作为基于科学研究的书籍,没有任何的论文、文献或其他引用,这是非常不及格的。很多重要的观点也都是直接来文字描述,不给出原作者及出处,作为世界名校的教授,这一点显然非常不称职,至于原因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2)几乎所有的重要结论都基于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

  作者在文中设了一个"社交天性实验室",介绍一些结论的试验基础,但是大部分的试验都是基于fMRI。而fMRI成像的结果,取决于你当时的脑部活动,而脑部活动时很难直接被控制的,被试可能在试验过程中突然想到某些刺激性事件,导致某个脑区异常活跃。虽然可以通过增大试验样本来控制这种随机误差,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影响成像结果,由这些成像反推行为,进一步推理得出结论,中间过程是否足够牢靠合理,也是另一个值得怀疑的地方。

  OK,进入正文。作为社会认知神经学家,作者的关注点当然是在社会活动的神经基础上。而这本书中,作者着重关注的是人类社交天性的神经基础。梳理整本书的内容,作者首先提到了里根总体辩论的事件,民众的投票结果受到现场观众笑声的重大影响(待考证),进而提出了人天生爱社交这个结论。人天生是社会性动物,大脑在空闲的时候,会打开所谓的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而这种状态下,大脑思考的所有事情都跟社会有关,进而得到默认网络是为了随时社交做好准备的。以上说明的是what的问题,即人的社交天性。那为什么大脑会进化成天生爱社交呢?作者认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把物质和生理需求作为最底层的需求是不合理的,他认为人最根本最底层的需求应该是社交需求。人类出生时候的成熟程度,在所有哺乳动物中,算是非常长的(为什么?)。婴儿出生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依靠他人来提供各种帮助,尤其是母亲的帮助,这是婴儿能存活下去并长大成人的基本需求,因此人类要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与他人建立社交联系,并从中获取自己想要的食物、照顾等。在纪录片《人类星球》中的第一集海洋部分,介绍了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庄的食物主要靠海上的各种海产品,尤其以鲸鱼为主。这个村庄一年只需要6条鲸鱼就可以满足全村人的食物要求,但是每次捕鲸鱼,都需要全村人的通力配合,靠多条渔船合作,使用鱼叉,最后把鲸鱼活活累死,因为它需要拖着好几只渔船。因此即使长大成人后,如果没有建立良好的社交联系,你和家人在这个村庄里很可能会被饿死。另一个例子是村里人通过深海包抄的方式来捕鱼,简陋的渔船和氧气设施,通过一天简单的软管将氧气送到深海中撒网的人肺里。当一部分人下海的时候,穿上的人要小心翼翼维护好这些软管,一旦不小心将这些错综复杂的软管弄坏,底下的人必死无疑。这个过程,也是需要依靠良好的社交关系来共同完成。书中对为什么人类爱社交这个问题并没有给出系统的回答。

  既然人类天生爱社交,那么在大脑的神经基础上,有哪些进化留下的特征,来支持"社交活动"呢,即社交天性底层的神经基础。书中比较详细描述了三大方面的内容:

  1)社会痛苦与物理疼痛出现很多神经重叠。

  即由于社交关系损坏或缺失给当事人带来的痛苦,是一种确确实实的痛苦,在神经机制上,与物理(身体)痛苦非常相似。当我们碰到钉子的时候,正常人都会立马收回手,避免被扎伤导致疼痛,这是一种非条件反射。同样的,人类会尽可能避免由于社交关系带来的痛苦,因为那同样会带来痛苦,会带来撕心裂肺。在人类的大多数语言中,描述心理痛苦和身体痛苦的词汇基本上是同一套,某种程度上跟这一神经基础有关。

  其中,作者用一章的篇幅论述了人类倾向于跟他人合作,人类都是超级合作者。诸多社会活动都需要通过与他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前面提到两个捕鱼的例子是一个证明。这种合作,除了避免产生痛苦以外,更是为了能够生存下去。

  社会奖赏也遵循一样类似的机制,社交上的奖赏跟金钱等物理意义上的奖赏都能够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所以赞美他人也能够某种程度上让我们得到幸福感,利他行为本身就能够让我们得到社会奖赏。

  2)人类有一个强大的读心系统

  进化赋予人类一种特有的心智解读(mindreading)功能,并在大脑的神经基础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例如相关脑区的容积占比非常大。这种心智解读能力在维护良好的社交关系中非常重要,我们要理解他人的意图跟思想,要设身处地体会别人的处境,才能有效地进行社交互动。

  镜像神经元提供了人类模仿能力的神经基础。这种模仿能力在早期人类社会的知识传播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模仿学会他人的技能。父母在传递给孩子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也是通过模仿来完成的。一岁的婴儿就已经具备了非常高超的模仿能力,大人们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有样学样。甚至是你无意中做过一次的某些行为,孩子都深深地记在脑海里,并在平时时不时地重现一下。有孩子的父母对这一点应该非常熟悉。

  更高级的心智化系统,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理解同伴的行为、意图、思想,从而进行有效的合作。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行为来判断对方的高级意图,而不仅仅停留在动作上。例如我们能够很好地猜测别人是在找某样东西,需要某样东西。这些技能有着非常扎实的神经学基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部分。

  共情则让人类能够感同身受,能够理解深处困境中的他人痛苦,并激发利他的行为。常言道情绪会传染,就是共情的一种体现。通过理解他人的情绪,进而调整自己的社交行为,能够让我们维护好重要的社交关系。试想你有一个总是幸灾乐祸的朋友,你会愿意持续跟他打交道吗?不会的。

  3)最后一个进化的适应性表现,是人类为了在群体中维护和谐(Harmony),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提供了基础机制能维护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

  作者提出了一个比较新颖的观点,即人类其实是没有自我的,自我只不过是别人眼中的自己的一个综合描述。自我是别人和社会价值观影响我们的高速公路。这是一个进化轨迹,大部分人都认为自我是非常独特、私有、不受外界控制的一种特质,但是事实不是我们想的那样,自我只不过是进化为了帮助人们维护和谐的社会连接,而设计的一个特洛伊木马。

  自控力是另一个维护Harmony的武器,我们通过自我控制,避免破坏社会连接,自我控制受益的其实是社会中的他人,而不是我们自己。这里的自我控制(self-control)不同于我们平时说的自控力,例如坚持戒烟坚持运动,而是在社交关系中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意志力层面上的控制则成为为自我约束(self-constrain)。这一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在公共场合出于社会压力,我们可能会控制烟瘾,我们不会随地大小便,我们会在社交网站上炫耀自己,试图维护自己的一个美好形象,这也是自我控制的一种表现。

  书中最后一部分,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如何运用这种社交天性,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是社交天性的应用部分。

  第一个例子是金钱与幸福的关系。作者依然秉持金钱不一定会带来幸福的观点,认为幸福是很容易衡量的,通过一些问卷很容易量化人的幸福感。而金钱的增长并不能很大程度上带来幸福,人们在有些情况下甚至愿意牺牲大量金钱来换取幸福感。当然,作者试验中的交换动机,事实上很复杂,而不仅仅是金钱与幸福感的交换。试验中,一些员工为了挤进"总裁俱乐部",愿意提前做销售确认,而提前确认会导致抽成减少。虽然如此,但是很难得出员工是为了所谓的幸福感而牺牲抽成。可能他们目光更长远一点,认为获取到这个荣誉称号之后,能够带来更多后续的好处。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愿意牺牲理财收益而把钱借给朋友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得出结论是为了得到幸福感。很可能是共情作用让当事人体会到困境和痛苦,进而产生帮助的动机。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组织如何利用社交脑来提高组织的效率。非物质的激励机制是其中一种方式,一样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依恋感。作者鼓励企业创建良好的社交环境,员工之间的相互关心某种程度上能够提高战斗力,也就是凝聚力能够有效帮助团队提高效率,这也是社交脑在起作用。另外拥有更强社交能力的领导,更受员工欢迎,社交能力是领导力矩阵中重要的一部分。

  最后是教育的一个应用,尤其是初中教育。作者认为,课堂是对人类社交欲望的压制,应该更多地引入社交关系。一些证据表明,通过引入社会元素,能够触发大脑的记忆机制,使得学习效果更好。试验中,如果被试学习某个东西的动机与社会连接相关(例如为了进一步传递信息/建议给领导),相比为了完成测试(考试)而学习,效果更佳。其中可以参考的一种机制是learning for teaching,我们常说如果你能够把某个知识跟别人讲清楚,那么你自己一定掌握得更牢靠,这是被认可的事实,即使可能我们是为了不让自己丢脸而更佳拼命学习,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很难建立直接单纯的因果关系。

  《社交天性》读后感(七):提高工作效率的秘密武器

  关于人生的追求,最近随处可见“不仅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也常听人唱: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追求是我们的天性,可是你真的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吗?也许你以为要仗剑天涯才能寻求的答案,正在你家阳台上那朵清晨刚刚盛开的玫瑰花上。你不用走遍世界,你可以从《社交天性》里看到大脑的运转特性,了解到底什么才是我们的终极追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片段吧。

  “在跟踪除了金钱和物质享受之外的其他有效激励措施时,“围巾”模型是一个很好的“指南针”。接下来,我们将讨论一个看上去特别有违直觉的社会因素,将它融入工作场所后,将使工作环境更加趋于理想:让员工有机会去关心别人。在第4章讨论社会奖赏时,以父母-子女的关系为主要着眼点。我们讨论了父母和子女为什么会分别位于“方程式”的两边,还讨论了两种可以激活大脑奖赏回路的社会奖赏。一方面作为孩子,他们天生就对是否被别人喜欢、关心和照顾等各种线索非常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收到尊重、被人重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作为家长和成年人,我们天生就有动机去做出关心、照顾他人的行为。然而,对于哪些大企业的CEO来说,这可能是最难理解的一个社会因素。他听上去确实是一个奇怪的动机(虽然显得冠冕堂皇)。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亚当、格兰特完成了一系列意义非凡的研究,它们集中体现在其著作《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中。格兰特证明,给予员工帮助别人的机会,能够促使他们更加努力的工作。他在研究中检验了两种不同但又互补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使工作场所变得“有意义”。自从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以来,以下观点就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如果某件事对我们老说是“有意义”的,我们就会更加主动地去做。格兰特的最大发现是,对于绝大多数行业中的绝大多数从业者来说,做“有意义”的事情就意味着帮助别人。确实如此,如果我们做的事情不能对别人有所帮助,或者不能让别人更加快乐,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经济学家科林.凯莫勒说:“经济学家假设,人们不会无偿为你工作。只有在工作业绩越高、收入越高的条件下,他们才会更加努力、更加长久、更加高效的工作。”

  显然本书的作者不这么看。作为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奠基人,马修.利伯曼说:关心别人才能创造自己的成功。如果你想要让人们更投入更高效的成功。金钱也许在生存期是有一点诱惑力的。其他时间答案,可能是做有意义的事情。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呢?对大多数人来说,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帮助别人。为什么帮助别人能让我们更努力的工作呢?

  原因有三:

  1.本杰明富兰克林说: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要比受过你恩惠的人更愿意帮助你。科学家们也发现,哪些贡献出了自己的时间和金钱的员工,在公司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反而提高了。他们工作更富有成效、离职率更低。

  2.认知一致原则。这一原则在《影响力》这本书里有更详细的解释。就是说,帮助过别人后,我把自己视为一个“好人”。因此我其他言行也应该符合“好人”的身份。为公司的员工支持计划捐款后,我自认为是公司的“好员工”,而努力工作是与好员工的自我认知一致的。

  3. 帮助别人会让自我感觉良好,因为这种行为能够激活大脑的奖赏回路。就像吃了一块巧克力会让我们分泌多巴胺,感觉到快乐一样。帮助别人激活大脑的奖赏回路,让我们感觉到受到了奖励,希望这种感觉常常出现。

  其实我们的工作也的确都是在帮助别人。比如照升哥做主播,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基督的教导。燕子姐做老师,帮助孩子们健康的学习成长。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复杂工作的一个小环节,无法直观感受到自己对别人带去的帮助。但也许当你能感受或理解到你对别人的帮助时,状况就会发生改变。

  科学家格兰特做了个实验。募捐者针对一所大学里打电话给校友,为本科奖学金筹集资金。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接到这样的电话很多人会抱怨:我都交了4年学费,还不够吗?!然后挂断电话。这些募捐者必须尽力想法办才能与校友多说几句话。科学家把募捐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当实验组的募捐者工作时,一位本科奖学金的受益人出其不意的去拜访他们。这次拜访时间很短—— 仅仅维持了5分桌。探访结束时,主管走进来,对募捐者说:请记住,在你们打电话的时候,他就是在你们的支持下才能来到这里读书的。

  我们可能会认为,这种探访最多只能让募捐者在短时间内感觉良好。它会带来正面影响,但影响不一定很久,一天就不错了。但格兰特的研究结果证明,我们猜错了。奖金受益人拜访的募捐者在一个月内都有良好的表现。在探访结束后一个月的那个星期,他们打电话的时间比探访前那个星期增加了142%,争取到的款项更是足足增加了171%。

  也就是说,当我们了解到自己的工作是如何帮助到别人时,我们的工作成效会增加。

  当然也有朋友要问了,要是我的工作间接帮助到别人了,我没法见到他们,那是不是就不能用这个方法提高工作成效了呢?

  科学家在这次试验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个实验。还是针对大学的募捐人。两组人分别收到来自其他募捐人的信。控制组收到的信上描述了他们如何从工作中获益。实验组收到的信上描述的是,他们的工作如何惠及他人的。结果是,实验组在收信后业绩出现了显著的变化:承诺捐款的人数增加了153%,承诺捐款的总值也增加了143%。

  可见即使只了解自己的工作到底如何帮助别人,也可以让绩效有提升。

  现在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曾经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在帮助别人吗?思考一下,你的工作在哪些方面帮助了别人?

  学习者 — 叶子:

  我的工作是采购。

  1.我对公司的初级技术零件很熟悉,有些零件很冷门,但我工作两年建立了冷门零件的采购库。当工程师有特别需要的零件的时候,我总能很快帮他们协调到合适的零件。我帮助公司的工程师节约了时间。

  2. 我每年帮助公司节省很多采购费用。前几天有个采购合同额100万,我通过自己的谈判谈到了72万。这样采购合同公司没有预算,但我知道我该帮助公司省钱,因此我认真学习谈判技巧,研究供应商管理,持续帮助公司省钱。

  拆书家追问:那你曾经收到过工程师或者公司的感谢、称赞等正向反馈吗?

  学习者— 叶子:

  关于工程师的反馈经常收到,他们常告诉我因为我的帮忙,他们节省了时间,搞定了紧急的项目。而且每当我的工作需要工程师们支持的时候,他们也愿意帮助我。但关于帮公司省钱,我几乎没有得到过反馈,提过涨工资也没有回复。我觉得公司不认可我的价值。

  学习者 — 丽平:

  我现在常去肿瘤医院做义工。其实我自己感觉跟癌症患者或者家属做一次两次心理咨询,对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并没有太大作用,但是从情感和心理角度而言,也许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有被人带着理解和共情、不带评判地倾听,那种情绪的疏解,内心深处被人理解和倾听,本身就是非常特别的意义。

  拆书家追问:那你曾经收到过别人的感谢、称赞等正向反馈吗?

  学习者— 丽平:

  有时候来咨询的患者或家属是有一些正面反馈的。会说谢谢,有的资深咨询师跟我分享过,患者哭的很厉害,说要是早点来看心理咨询就好了。

  学习者— 照升:

  我的工作是电台制作人和主播。我的工作是帮助别人更好的理解主耶稣的教导。

  拆书家追问:那你曾经收到过别人的感谢、称赞等正向反馈吗?

  学习者—照升:

  电台分工明确,我没有看到过听众来信和反馈。不过我有一次帮助一个公益项目录制一些故事给孩子们。有个孩子说,他把那些故事听了好几遍。这算是我帮助别人的时候得到的一个反馈吧,心里挺暖和的。

  感谢大家的案例。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叶子在描述帮助到工程师的时候,脸上神情真美。帮助别人,是我们大脑的需求。而帮助别人,也让我们更积极的工作,这也许是新的“战拖”方法呢。

  今天是周日,也许你就在规划你下周的工作。请拿出你的日程表,安排一个时间,了解一下你的工作对人们产生了哪些帮助。可以为自己梳理现在的工作能给哪些人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也可以打电话或写邮件给你服务的客户,甚至约他们喝个咖啡,问一问,我的工作对你有什么样的帮助?这些(帮助)对你有意义吗?

  希望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提高效率,让你更爱自己,也更努力工作!

  © 本文原作者系拆书帮杨懿琳,转载请联系拆书帮微信公号。

  《社交天性》读后感(八):内涵是什么,就是他人的福利

  首先想聊一聊书里面感兴趣的概念。

  1、默认网络。书上说默认网络是我们在具体工作任务完成以后不断进入的一种状态。大脑不会放过任何空闲而回到默认网络。

  或许过去,在不知道它还有这么高大上的名字之前,我称它为“走神”。在“走神”的状态下我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走神”的世界似乎就是我构筑了的另一个世界,我自己的梦幻世界。有时候我会讨厌世俗或者人类,就是因为他们打扰我进入自己的美丽世界。

  可是,作者告诉我说,这个一秒空闲也不会放过的默认网络可能是对我们的社交以及社会化有帮助的。我对此又有了新的想法,难道美丽世界各种的幻想,其实是对来自现实世界的思考?

  2、镜像系统和心智化系统。这个概念让我很兴奋。当一个问题或行为发生之后,我们首先会判断“发生了什么”,接下来或许我们会直接启动比较低级意义的镜像系统,连接到“怎么做到的”,又或许我们会启动比较高级意义的心智化系统,连接到“为什么那样做”。

  也就是说有了心智化系统,我们简单的行为才有了意义,action成为story。可是我一方面又觉得心智化系统是一个圈套,因为心智化系统会让我们更多的去分析主观客观原因,编故事是挺好的,可放到个人身上就有找原因而忽略行为本身的嫌疑。

  比如,最近的一些明星出轨事件,如果有一方出轨了,有些粉丝为了给自己的偶像洗白,就会分析各种出轨原因,可能是对方伴侣的错,又或者明星压力大,或者圈内潜规则,一时脑热谁都有犯错的时候等等,可不管编出什么原因还是掩盖不了出轨事实。但编故事毕竟是人类的生物系统,而且往往成为大团圆结局的原因是,连出轨者本人都认同了这些故事,认同了别人的心智化解读,甚至认同了自己不堪背后的“高尚”。

  3、自我与自我控制。作者扔出一个问题“自我真的是你自己的吗,还是周围内部外部的总印象呢?自我被控制,受益的是谁?是你自己吗?”什么?作者居然说自我和自我控制其实是社会的阴谋?

  我首先想到了《悟空传》作者今何在写文的初衷就是,他觉得西游就是一个把几个不规矩的生物“社会化”的一场巨大阴谋。回到自己,想到曾经16年的求学路,按照老师和社会的要求亦步亦趋,总以为下一个终点就是解放,可谁知是另一个束缚的起点。

  自我控制是进入社会的代价,一切都是为了别人,因为我们可以工作,学习,有钱赚,除了自身的努力,其实都是“他人”功劳和成果。我们是无数他人的成果,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吃穿住行,都是。

  原来这些看似服务我们的东西在进化的选择中都是为别人准备的,有一点失落呢。可是也没有这么糟糕。当我们足够“社会化”的时候,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更加美好。我们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在他人的服务之下,和他人的链接加强了,我们的幸福感就会提高,而不再是一个个无所适从的孤岛。

  《社交天性》读后感(九):Notes: 社交痛苦、社交推理和社交自我

  本书集中探讨人类大脑的三种主要的适应,它们促使我们与社交圈联系得更加紧密,并且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社会连接去建立更具凝聚力的团体和组织。简单的说,就是社交痛苦等同于物理痛苦、社交推理完全不同于非社交类型的推理、自我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强烈影响。

  1. 我们天生就是爱社交的社会动物,被深层次的动机驱动着的我们喜欢与亲朋好友们待在一起。我们天生就充满好奇心,想知道他人的头脑中在想些什么。

  2. 我们的价值观塑造了我们的身份认同感,而它又源于被称为“我们”的群体。然而,这种连接也会导致某些“奇怪”的行为,这些行为违背了我们对一个理性自利的行为人的预期;只有把社会属性视为回答“我们到底是谁”这个问题的出发点,这些“奇怪”的行为才会显得有意义。

  3. 当我们的社会连接(social connection)受到威胁时,经过进化的大脑马上就能以体验身体疼痛的方式体验这些威胁。通过激活特定的神经回路,大脑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肉体上的疼痛,而社会痛苦(social pain)激活的也是同样的神经回路。

  4. 人类体验和感知社会痛苦的能力是我们的孩子得以生存下去的保证,它会促使孩子们更接近自己的父母。社会痛苦与物理疼痛之间的神经连接,也让始终与社会维持联系成为人的毕生需求,就像对食物和温暖的需求一样。

  5. 考虑到大脑应对社会痛苦与物理疼痛时的反应十分相似,整个社会在对待正在经历着社会痛苦的个体时,是不是应该采取某种与现有做法有所不同的举措呢?我们通常不会要求某个断了一条腿的不幸之人“直接把这件事忘记就行了”。然而就社交方面的损失给一个人带来的痛苦而言,这类反应却是再常见不过的了。

  6. 我与其他一些学者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完成的研究表明,我们实际经历社会痛苦的方式与我们自己的感知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直观地认为,社会痛苦与物理疼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但我们的大脑处理这两种痛苦的方式却很相似。

  7. 社会痛苦与物理疼痛背后的神经机制的重叠就是这三种适应中的第一种,它确保我们的一生都将受社会连接这种动机的驱动。

  8. 人类的大脑中有一个专门负责这种心智解读(mindreading)的神经网络,这就是本书要讨论的大脑三大适应中的第二种适应。

  9. 对社会影响来说,自我更像是一条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而不是我们曾经认为的坚不可摧的“私人堡垒”。我们拥有的这个被社会塑造的自我意识常常会导致我们去帮助他人(甚至可能多于帮助我们自己),这就是第三种主要的适应。

  10. 我们的社交天性被一次又一次地融入了自然女神投下的一系列“赌注”当中,这个过程贯穿了整个哺乳类动物的进化历史。这些赌注通常都以适应(adaptation)的形式出现,它们之所以能够被自然选中,是因为它们促进了哺乳类动物的生存和繁殖。

  11. 我们经常把进化过程描述为设计人类所拥有的这个现代大脑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会说我们的大脑天生就是为了深入他人心灵、与他人进行互动而设计的。这些都是设计特点(design features),而不是设计缺陷(design flaws)。在人类成为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的过程中,这些社会适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与互联网一样,人的大脑内部也存在着多个“社交网络”,它们都由一系列脑区构成,共同促进我们的社会福祉。这些神经网络都有它们自己的强项。从脊椎动物到哺乳类动物,再到灵长类动物,最后到智人的这段漫长的进化历史上,这些神经网络是在不同的时间点上相继出现的。而且,在我们从婴儿成长为少年的过程中,上述各个进化阶段也会按照原来的次序全部重演一遍。

  13. 自我意识是人类最近才收到的“进化礼物”。虽然从表面上看,自我似乎是一种把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并且有可能会增强个体自私自利倾向的机制。但实际上,自我却作为一种促进社会凝聚的强大力量而发挥着作用。在进入青春期前的一段时间和整个青春期里,青少年们会非常关注他们的自我,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接受周围事物的影响,逐渐成长为一个高度社会化的人。

  14. 虽然人类天生具备高度社会化的能力,但是我们所在的组织却不会主动来适应我们。我们本来是一枚方形(具备社交天性)的钉子,却身不由己地被固定在一个圆形(非社交性的环境)的孔中。各种社会机构注重的通常是人的智商和收入,而不太在意驱动我们的社会因素。

  《社交天性》读后感(十):想做学问的你就不要钻营他人心思了,你不适合

  就像观察一个人要看ta的脸那样,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就要翻看书的目录。当翻看这本书目录时,我瞥到了这个小标题:“为什么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好相处”。我立刻被它吸引了——因为我的人际关系就没有那么理想,同时我也有志于学术,爱看书。

  作者对那个小标题提出的问题所做出的回答是——社会认知神经网络打开程度越高,那么负责其他非社会思考的一般认知网络关闭的程度越高。所谓“社会认知”是指对他人、自己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所进行的思考。说白了,就是你的社会技能越好,你的记忆、抽象思维能力等与社交技能无关的能力相对来说就弱些。

  当然,这个结论并不是说你社交技能越好,你就越笨——仅仅是指那些非社交性技能差些。

  看完这个结论,我的内心是激动的。我自以为我的记性(记忆能力属于非社交思考的一般认知网络“管辖”)特别好,看过的书的内容记得很牢,常常在读手头的书的时候能够联想起以前看过的书中的内容,并将两者进行联系与区分。体验这个过程是相当享受的,甚至可以说是我读书时大脑最兴奋的时刻,那种与文本高度的互动和与作者思想共鸣的感觉与女人亲热时的感觉有过之而无不及。只可惜,干瘪的语言根本不能表达出我想要表达的内心感情——因为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载体,可惜不是思想本身。

  曾经见过一位女神级别的大学历史老师:她学问好,情商高。她曾说,适合做学问的人有个特点:读书没有很强的目的性,只要是本书就能读。我心里又偷笑了:说得像我(艹,我有点得意忘形了)!什么新闻学、传播学(这两个学科是我的专业,我也喜欢读;可怜的是,有些人连自己专业的书都不爱读)、文学、政治学、历史学(我的最爱!)、社会学、心理学、物理学(《寻找薛定谔的猫》)......

  但是,在社交方面,我的能力与兴致与就略逊一筹了。我没有很多朋友,我也不想有很多朋友;我不喜欢去以各种名义召集的聚会;我上台交流时,如果没有充分准备,我会紧张(临场发挥能力较弱);以前会脱口而出一些很伤人的话等等。

  我一度十分苦恼我糟糕的社交技能。为此我去看了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的著作《人性的弱点》,期待着能否改善下这种状况。虽然不能说是“违心地”去看了这本书,但我的确从书中看到了我自己存在的缺点和可以提升的地方。从此以后,我变得“圆滑”起来了——真心地赞美他人,善于聆听,尝试换位思考等。真的,这些小技巧是有用的,长期坚持下去,它就会从一种技巧变为一种生活态度。

  奇怪的是,可能是我的负罪感太强烈和自卑因素在作祟——我以前因为糟糕的社交技能遭遇了不少挫折——有时反思这些技巧的运用情况时,我发现,我几乎没有“自我”了:我很少表达我的观点(我都是听别人讲),而别人却没有跟我聊我感兴趣的东西,没有肯定我。

  我正处于将这些社交技巧内化为生活态度的过渡阶段。假设我心中充满了自信并且带着积极的心态去和他人进行交往,怎么会出现“只听不说”没有“自我”的情况呢?若赞同别人的观点,就说一个支持他人观点的实例;若不认同他人的观点,也要以友善的态度开始沟通:可以先肯定对方观点的合理性,并提出自己理解对方提出该观点的动机,同时表现出就该问题向他人“请教”的态度。这些愿景是多么多么美好啊!只是要努力去做到啊!

  写到这里,我感觉我跑题跑得很严重。不过,我想说明的就是,你的社会性技能稍弱没有关系,你就尽管发挥自己非社会性技能好了。我说的“钻营”,就是既不要想着一夜提高社会性技能,也不要自怨自艾、妄自菲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