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山中的糖果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山中的糖果的读后感10篇

2018-05-02 20:5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山中的糖果的读后感10篇

  《山中的糖果》是一本由邓安庆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中的糖果》读后感(一):尝尝这枚《山中的糖果》

  邓安庆最早在豆瓣写文成名,文风细腻,常于白描中蕴藉充沛感情,其短篇代表作《站在三十岁的门槛上》《归去来兮》流传甚广。1984年出生的他“生长农村,曾游荡于多个城市之间”,熟捻乡村风物和底层境遇(城中村、务工群体、合租),因而文章颇受一部分对此感同身受的读者追捧。

  随笔集《山中的糖果》是邓安庆继《纸上王国》《柔软距离》后出版的第三本书,事关故乡的人和事。全书分“亲人记”“世间记”“回乡记”三个部分。“亲人记”收录了《归去来兮》《姐姐们》等五篇,写的是故乡的亲人;“世间记”包含《山中的糖果》等八篇, 写亲人以外的其他人的故事;“回乡记”即一篇《回乡十记》。

  概因和亲人总归有更深层次的牵连,付诸笔墨也更见心力,“亲人记”“回乡记”两部分显得“更好看”一些,其中《归去来兮》《姐姐们》《回乡十记》尤为精彩。《归去来兮》看似为姑姑作传,写她悲苦一生,其实可以当作一篇“留守儿童”记事来读。作者父母长年外出种地,年幼的他自己照顾自己,姑姑的来访对他而言是一件幸福的事——“姑姑给我做饭,又给我烧青艾水泡脚,还给我脚背和手背上的冻疮抹了药。她在我家堂屋走动,问我爸爸妈妈离开家多长时间了,又问我一个人在家里怕不怕。我说怕的,打雷的时候轰隆隆的,还有老鼠跑来跑去。”姑姑婚姻生活不幸身体不好,最后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姑姑死后半年,大表哥为瘫痪在床的姑父去池塘东西时淹死,再过三个月姑父去世,再过两个月大表嫂自杀身亡。”平静叙述之下,乡村人物卑微命运令人感慨

  与之相比,全书篇幅最长的《姐姐们》里的几个堂姐倒是显示出蓬勃热辣的生命力。她们的境遇各不相同大姐丈夫在上海郊区当菜农,住在环境恶劣工业区附近,练就一身“菜场女王”的霸气;二姐的丈夫瘫痪在床,她把麻将当成精神慰藉,即便后来再婚当了自家的超市收银员,仍是沉迷于“网上麻将”不问世事资质甚好的三姐因家里“重男轻女”被迫辍学学起了理发,曾经她向作者吐露心声——"每回看到江水流,心下总有说不出的感觉,总觉得远方有么子生活等着我。反正我只要离开这里,就会去得远远的,再也不回来咯。"这三个姐姐的小半生,代表了中国乡村很多“姐姐”的遭遇。但是她们对未来似乎并没那么悲观,依旧按照自己的步骤过着自己的生活。这和中国人天性里的乐观心态不无关系

  《回乡记》是作者在2013年腊月二十八赶回老家过年,直到大年初八返京的十天里的见闻。父母为面子举债盖新房哥哥生意惨败躲上海、被父母安排相亲、村里年轻人大多出门打工女人生了男孩才有“地位”等等等等,巨细无遗。作者在《回乡记》回答了“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比如,“父亲仿佛知道我的意思,他说这是为了一口气,你二叔二婶家盖了房子天天在我们面前炫耀,我们一定也要盖起一栋房子,把他们给比下去。”纵有种种不堪,故乡依然是故乡,依然有它可爱之处。“我又一次贪婪呼吸麦田、柴垛、青草野花,种种气息四面八方汇合而来,罩着我,让我全身心处于放松愉悦状态。而在城市里的种种人与事感觉极不真实,仿佛只是可以随意翻过去的一页。” 对故乡的摒弃和留恋,这种矛盾心态在《回乡记》甚至全书中显而易见

  如果一定要从书中摘录类似中心思想”的话,腰封封底节选自作者代表作《站在三十岁的门槛上》(未收入本书)的这段话当仁不让——

  “我想生活总是这样,坏一点,好一点,再坏一点,再好一点,好好坏坏之中,人变得坚韧起来。就这样,不至于好到哪里去,也不至于坏到哪里去。时间继续往前走,日子继续往前过……领受属于我生命的独一份,并去过好它就可以了。”

  (原载微信公众号:日常审美

  《山中的糖果》读后感(二):我们要学会告别,学会面对悲伤能力

  “虽然我很努力地做到不断地吸纳细节,然而我与我出生的土地不再有血溶于水的那种感觉。这里发生了好多事情,我错过了。父母这些年来日复一日地生活,我也错过了。因为错过,所以父母的衰老,对我我来说才这么直接明了地呈现在我眼前。”

  由“亲人记”、“世间记”和“回乡记”组成的《山中的糖果》是作者邓安庆最新出版的作品,像随笔,像散文娓娓道来一个又一个故事,关于他的童年,他的亲人,他的家乡……

  邓安庆出生于湖北武穴,生于斯又长于斯的他,在作品中自然少不了家乡色彩。尽管有很多诸如“为么子”、“冇告诉”、“晓得啵”的方言,但我在阅读过程中竟从未感到片刻疏离,竟然还有些亲切,这大概要归功于邓安庆老师细腻的文字,总能不经意间触及读者柔软的心房

  翻开书,我像一个背包旅客走进了那个小小的、偏远村落。我跟随邓老师,知道了她几个姐姐的故事,绣红、二多、三多,看到了农村女孩们的悲苦经历邻里、甚至大家庭内部的“明争暗斗”,也感受到了原始的自然给予人们馈赠,当然,也会明白邓老师自幼便种下的那棵文学幼苗,这些年,一点点地发芽、成长……

  每每读到书中,农村长辈对女孩的歧视与偏见时,我就感到义愤填膺。因为迟迟没有生男孩,就要遭到丈夫、公公的打骂,而生了男孩,则意味着可以扬眉吐气,在家中有了地位;又或者,因为家庭收入拮据,有些女孩连小学都没上完,就不得不辍学打工,最好的也不过是念到初中,还要忍受周围亲人、邻居冷嘲热讽。思想的闭塞还体现在到了年纪,就要结婚生子没有爱情的婚姻很正常夫妻本来就是磕磕绊绊过一辈子,而作者不想和乡人争辩,每每选择躲避。

  当然,书中记叙真挚感情的段落也不少。比如,作者小时候,父母有时不在家,姑姑帮他做饭,还帮他泡脚;还有兄弟姐妹之间互相打闹、嬉戏场景,大姐姐照看弟妹,俨然一副小大人模样,在那个乡村,每个孩子懂事得要早,小小的年纪就承担起重重的担子

  不过,我最喜欢,也是带给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回乡记”。也许是因为感同身受吧,每个离家后的我们,都像是漂泊在异乡孤独人,所以更容易在邓老师搭建的这座纸上国王中找寻到自己的影子。这种相像,既来自于我们作为晚辈共同的内心感受,也源自于普天下父母同样的爱。

  记得小时候总嫌呆在家里太烦,想快点长大离开,如今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时,每次回去,竟止不住地想再多呆会,哪怕半天也知足。慢慢地,我们发现,自己更像是这个家的客人,“吃吃母亲做的饭菜,跟父亲聊聊闲天”。和邓老师一样,我每年回家的次数也不多,一次或两次。而且每次都显得十分匆忙。每次都希望时间可以慢一点,可以再多陪陪父母。

  “每次回家都像是一次告别”,可是成长的路上,我们在不停地告别,练习告别,学会告别。而所有告别中我们最怕的、最不愿面对的,就是生离死别吧。有一天,我们会害怕死亡,或者是跟死亡相关的事情,比如疾病灾难。但又好像我们害怕的不是死亡这件事情本身,而是未知。未知才是最可怕的。正因为不知道何时会到来,而等待的过程又是那么让人揪心。我们看着亲人变老,可我们无能为力。我们想让他们过些好日子,不要再像之前那样受苦,可村落里的那辈人,他们习惯了那些简单的生活。为了跟上我们的时代,他们像个孩子一样,学习手机,用微信,很难,但他们却很想尝试,不过是为了可以多和远在外地的孩子保持联系

  可同时,我们也知道,我们是不会回去了。太多年了,家乡也在变化,甚至是朝不好的方面,比如河水越来越脏、树木越来越少、垃圾越堆越高。慢慢地,有一天,故乡变成了他乡……

  《山中的糖果》读后感(三):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豆瓣上关注了邓安庆。

  以前不常刷广播,偶尔看见他一小段的文字,觉得平实干净,像他的名字一样,不出彩但是很让人安心。之前总觉得文章一定要有云谲波诡的比喻才算有才华,外在世界过于粗糙,一直在观察不甘心写下。所以我很佩服他,在隐忍的表达之中,将他所观察到的一切付诸笔尖

  啊,这算什么书评呢。如果是正规的书评,应该要把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分类,也许会结合大环境的变化考察童年时的玩伴为何长大都变了模样——将信息综合演出新的知识。我不会,也懒。

  我只同情白云娘,那个将红楼梦读了二十七八遍的、爱书如命、在自家阳台上养花的白云娘。她在山村之中是一个另类,乃至异类。当周围的人都在为了「生存」拼尽全力的时候,她却在追求「生活」,这与整个村庄都是格格不入的。她与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人,却因为时代的原因被迫生活在一起。当生命不由自我主导时,遁入书中也许是一种合于自我的方式

  比如下雨天下雪天,村中的女人们聚集在一起纳鞋底织毛衣,只有白云娘拿着一本书看。别人说起家家户户的闲话,她说各有各的难处,应该相互体谅,说人闲话不好。白云娘是有着自我要求的,看到这里我觉得她身上有一种人文关怀微光

  她能从书中找到生命体验共鸣——对她来说,书真的是另外一个世界,阅读的沉浸感可以暂时缓解与外界齿轮不合的痛苦。她对《安娜·卡列尼娜》的评价,不就是对她自己这一生的评价吗?「我心下就觉得她为了个人的幸福,么狠得下这个心。再转念一想,她要是还待在原来的地方,成天憋在那里,人会发疯的,又叫我同情她。你看着写小说的人,就会折磨人!」

  我想,白云娘也许无数次想过,像小说中那样,抛下孩子,离开这个山村,去追求个人的幸福吧。写小说的折磨人,是因为她过得就是那样生活啊,她在小说里找到了自己另外一种生命可能性,可是她无法选择。

  当你粗略地观看一个生命的出生至死亡,只会感觉这是生命的必然,不会有特别喜悦与悲伤。但是当你了解到这个人的一生,了解到他/她所未了结的心愿、抱着何种憾恨而死,他们就完整地浮现在你的眼前,在心头沉闷一击。你会为这个人感到不平、感到愧疚、感到悲伤,并对他们永远离去报以长久的郁郁之心。

  所以写到白云娘离世前几天时,精神错乱,骂丈夫「毁了她一生」,真的很心痛。如果不是这样,也许她可以像现今的文艺青年(我是说真真正正的文艺青年)那样,读她喜欢的书,买她想养的花,和能理解她的人一同生活。

  再说回来书中的其他人物,其实并不觉得陌生。我七岁之后就不在乡村生活,但是姥姥所在小村庄却构成了我乡愁的本元。后来在父母工作的小煤矿上过了一两年,再后来搬到现今的家中。我的乡愁,大概在小煤矿上进尾声,在如今的家中彻底结束。书里的每个人物,我都能联想到自己认识的人。今天快凌晨了还是没睡着,把这本书的后半部分读完了。深蓝色的黎明透过拉开的窗帘在我身上流淌,迷迷糊糊中想到了很多已经离开的人。而那些没有离开的人,似乎也距离我越来越远了。

  我也很想写一本自己的《山中的糖果》,对过去发问。「我」并不单纯由「我」构成,而是所有和我有关的人的关系的集合。有了自我的核心,然后被周围的世界所构建,我们本质上是无法独立存在的,所有的关系深深嵌入生命之中。每一个生命的离去,都是自我的减损。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自我的增益。即便我们本身都不存在了,周围的其他人也在承担着我们的一部分而活下去。就像白云娘虽然离去了,但是借由邓安庆的笔墨,我们仍然能为她惋惜为她心痛。

  所以我,想也许每个人都可以尝试搜肠刮肚地回忆自己所接触的那些人和事,正是这些人和事构成了我们生命的外延,亦是「我们何以成为我们」这个问题的线索。「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将内心的视点转移到观察他人,可能就为自我的解构找到了一个切口。

  想了很久,那我要怎么写呢?我的那份「山中的糖果」是什么呢?

  故乡的背面,柔软的糖果遍野,秋天的风一吹,糖果就向天空浮去。我伸手去触碰,天空是黯淡的潮红色,银灰色的云朵向我俯身,糖果穿过我的臂弯,从眼前掠过。我所熟识的风景和人们被裹在糖果里,一言不发地远去。空气中是糖果的香甜气息,但是再也与我无关。

  《山中的糖果》读后感(四):读邓安庆

  邓老是写纯文学的,好坏不说,格,在那里了。

  曾经在豆瓣上,读到诗人杨震写的谢慧,写的是初恋,写的真好,感觉是豆上纯文学第一杰作,然后就@了邓安庆,问他,服不服?那时候我和他根本不认识,@他,纯粹是因为他是豆上纯文学的一杆大旗。今天读到邓老的霜花,想起这件事,霜花也是写初恋的,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路子,两种性格,杨震是威风凛凛,邓老是扭扭捏捏,一个像俄国文学,一个像台湾文学,很有意思。

  读邓老,像看侯孝贤的电影,特别长,不紧凑,好多无关痛痒的情节,他是故意去戏剧化的,总是在讲日常,有意思的,没意思的,不管什么素材都往里放,也不提炼。本来呢,去戏剧化也没什么,日常琐碎大家都会写的,散文多半是写日常琐事,越是名家,这类文章越出色,沈从文也不就写写河埠码头上的事嘛,长河好看,也没什么故事可言。但是邓老这个人,他的趣味太不一般,他还要去情绪化,他说他的态度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又说“不要浓郁的情绪流露出来,要消散在日常细节中”。老实说,他追求的这个无我之境,差不多是做到了,只是还够不上天地那么大,而更像是一个冷静的人的旁观吧,就像新闻一样。这种把日常冲淡了写的办法,确实是另起炉灶,够得上自成一派了。这个和大众一直以来的经验,可以说完全背道而驰了,比如我吧,不让我抖机灵我会死的。

  遇到邓安庆,才意识到,原来写作有偏散文性的,有偏小说性的,从根儿上就不同。偏散文性的更纠结字句、节奏、风格、自我表达这类东西,偏小说性的更注重谋篇布局、构建、再现、气氛这类东西,邓老属于后者。他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在小说上的努力,但他的文字功夫,还很不够,有些地方写的很温,有冰心、杨绛一类女作家的感觉,缺少才情。

  邓老喜欢不动声色的白描,白描是很吃功夫的,但是白描的格局终究是小,贺友直是连环画大师,可不能算大画家。

  邓老的写法,不像是一个叙述者,自言自语,自说自话,我手写我口,而是像写一篇主角是“我”的小说,不是从体验,而是从观察、从窥探中得来。比如这句,“我心中泛起一阵恶心感”,这是第一人称的叙述,但表达的不是主观的感受,“我感到恶心”,而是一种现象,一种态势,一种存在。如果用电影镜头表现,一种是主观镜头下模拟主角视野,一种是镜头在主角后面跟拍,邓老笔下,往往是后者。

  看邓老的书,常常想如果这句话换我写会怎么写,肯定有更煽情的写法。“老屋已经够老了”,如果是我,一定写作“老屋已经很老了”,变客为主,不隔,同情心泛滥,如果铺垫得好,后面托得紧,这句话就很带劲了。不过邓老一向是不屑于用这种花招的,他都是大处着眼。

  邓老的语言,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童稚,我在心里默读他的书,脑子里常响起麦兜响当当里的声音,还有一一里面洋洋读作文的声音,那种怯懦又早熟的男孩的声音,好在天真。邓老说自己的语言太白,词汇太少,本来呢,语言浅白,用词平实,是最容易写出有力量的、深情的文章来的,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孙犁的耕堂劫后十种,都是这个路子,但这跟邓老追求的清淡文风又不同,我很怕他将来会越写越玄,因为总觉得他是用道禅的心写人间烟火。

  真、善、美,邓老只在真上下功夫,回避善,忽略美,这是我的一个感受。不过他的真,从环境,到心理,都是彻底的真,通透了,这一点别人学不来,这是他的本事,他的独到之处。

  回避写善,倒没什么,回避写不善,就很吃亏了。作家如果没有一点刻薄劲儿,文字是很难写得精彩的。所谓“老实人无趣”,不过也很难想象邓老挤兑人,他就是个老好人。

  亲人记,世间记,回乡记,我最喜欢世间记,尤其是山中的糖果一篇,生动,美好。亲人记感人,但有点质胜于文,回乡记细腻,像一篇报告文学。

  《山中的糖果》读后感(五):我只是想慢下来

  快一点,再快一点——书不要一句话一句话慢慢看了,一段扫一个头尾,大概知道在讲什么就好;电影不要慢慢看了,看一下剧情简介,电脑上一边快放一边再玩玩手机,大概知道在讲什么就好;听别人讲话的时候,掏出手机看看有什么新消息,及时回复,别人在说什么,大概知道就好;做事的时候,不要再一心一意了,逛逛淘宝,刷刷微博,看看有什么大新闻,时时跟紧潮流,我到底在做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大概知道就好……太快了,心脏跳动像刚刚跑完四百米冲刺,快得想要呕吐了。吃饭睡觉都没有办法慢慢来:饿了,所以快点吃吧!困了,所以快点睡吧!可是反而吃不饱睡不着,太急了,反而做不成任何事情。

  如果不愿意付出时间,就不会有时间去收获。

  可是我慢不下来,生活那么快,工作那么多,新闻一条接一条,八卦一段接一段,不了解这些,怎么和周围的人聊天?不聊天,怎么合群?不合群,怎么能做成工作呢?

  我在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里狂奔。

  邓安庆很慢。

  他慢慢悠悠地,读着他喜欢的书,写着他喜欢的文字。社会再怎么快,他都像他写的在快餐店里那样,安静地过自己的日子,而周围的人来来去去。怎么会有人这么慢?他一点也不着急,周围的人都上班啦,赚钱啦,结婚啦,生子啦,安定啦,他还是飘得那么淡定。我真羡慕他的定力。在序里,她的表姐说,文学是他的一个梦,除了这个梦以外他再也不去想其他。你无法想象这样一个文字柔软的人,内心居然有这么强大的力量,去坚持自己的梦。

  他在这本书里写了很多人的命运,特别是很多女人的命运。她们都无一例外地没能念完书,为了补贴家用早早进入社会,嫁人生子。他写得很真实,让我觉得仿佛一伸手就能触到那些人的人生,却又永远隔了一层纱。他是一个观察者,也是一个记录者。他慢慢观察,从小到大,每一篇文章的跨度都是几十年。他一笔一笔一句一句写下那些时间里的点点滴滴。他不仅付出了观察的时间,还付出了记录的时间。我只是想像他那样慢下来。

  慢下来,不要那么急,好好享受一分一秒的生活,哪怕是痛苦,也要认真体会每一种痛苦的感觉。你那么急,急着去死吗?

  《山中的糖果》读后感(六):清新乐看的书

  “大姐这时候看起来比在地铁上轻松多了,风撩起她鬓角的几缕头发,她抬手抹了抹,眼角鱼尾纹的确是很明显了。在她身后是外滩举世闻名的万国建筑,她扭头兴趣缺缺地扫了一眼,打了个哈欠:‘两个细鬼的,昨晚闹了一夜。'我让她靠着我睡一会儿,孩子们我看着,她说好,头放在我的肩头上,过不了一会儿就睡着了。”——《山中的糖果》P33

  上面的引文来自邓安庆散文集《山中的糖果》里《姐姐们》的那篇“绣红”的结尾,我觉得颇有力度。这个姐姐不是他的亲姐姐,是他父亲二哥的女儿,也就是堂姐。这篇《姐姐们》就是写他三个堂姐的,绣红是老大。他们从小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成长历程一目了然。因为他二婶一开始只会生女儿(后来终算生了二个弟弟),便受尽他二父的厮打、祖父母的轻视,自然而然这种歧视被转移到这三姐妹身上,于是早早学会了干家务、操持劳动,自然也早早辍学、打工挣钱。即使成家后丈夫对她很好,但终究没文化、没技能,蜗居在上海郊区充满浓厚化工味的地方靠卖菜度日子。这一天,她就与刚高考后的“我”一起来到已经居住二年却从来没有到过的繁华的南京路和外滩,结果却如上文所示,还是睡觉安逸。

  这篇文章并不长,也就18页的内容,却写出了一个个性鲜明、性格倔强,非常完整的姐姐来。从头读下来,读到最后会经不住泪满眼眶,悲从心来,抑制不住的悲伤。产生这样的感觉,我想除了故事的真实程度外,还得依靠作者驾驶文字的功底。

  我很惊诧于这位毫不知名的作者的水平之高。这本书非常耐读,虽然篇与篇之间并无关联,但看了第一篇就想看第二篇,看了第二篇就想看第三篇,有点放不下手的感觉,很想一口气读完(当然,第二部分的“世间记”吸引力没有第一部分的“亲人记”强,第一部分更好,饱含着欲说不说的深厚情感。)当初买此书,就是试读了第一篇《归去来兮》,为他的语句、口气、淡淡的叙述、掩藏着的情感所吸引的。果实不负所望,非常值得捧读。

  因为对书本产生了兴趣,自然也想了解一下作者何方大神。搜索网络,有邓安庆的材料,然后并不多。有关作者的评论也大多是他的朋友或亲人的,虽然几乎没有反面的评价,但也几乎找不到有所谓像诺贝尔奖评委、作协主席或书记、知名大鳄的推介(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也可能是我的百度不够强大),反正这本书的封面、封底也好,腰封也罢,少见地看不到“XXX、XX、XXX的强烈推介”这样的字,即使是序言,竟然也是与他同岁的表姐所写(文笔也了不得,很清新)。这样的表现,可能是作者很低调,不善结交权贵,也可能他确实知名度不高,还没有为众人所识。

  但不管如何,这是一本非常有着鲜明个性、文学修养的书,有着浓浓乡土气息、深深情怀的书,相信他会出产更多更好的作品(今年作者出版了一本中短篇小说集,叫《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网上试讲了一点,感觉也不错,希望有机会拜读一下),也相信他终究会被广大读者朋友所熟知,成为一个大家。

  《山中的糖果》读后感(七):父母继续衰老,我们继续漂泊

  一

  也许这是一代人的命运

  ——漂泊。

  看《打工女孩》,除了现实生活里的艰难奋斗,印象最深的是她们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迷茫——她们都知道,一出来就再也回不去了。

  看《出梁庄记》,梁鸿不仅记录了长辈们的打工状况,也涉及好几个80后的年轻人,他们住在城中村,买不起房,做着白领工作,看起来充实,但停下来时,仍然迷茫。他们都说,不会再回去了。

  每次看到这些文字,都会想到自己,因为我也属于这一波漂泊者。我们这一代人不像父辈,他们从村镇里走出来,是为了养家糊口。在外面打工十几年,到最后,终究是要回去的。而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回去,知识结构、视野和生活习惯都在潜移默化中和父母产生了距离,虽然在城市里很难扎下根来,但要回到老家乡下,已是万万不可能。

  往大了说,这当然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一代人的漂泊,可以用“人口流动”四个字来代替。在这样的宏大叙事里,我们不会了解一个家庭具体而微的矛盾,不会知道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孤独,而这一切,都是实然存在的。

  我常说,时代比人大。从战争,到革命,从各种政治运动,到经济发展,个人总是在时代的大浪中沉浮,渺小得很。漂泊和无根的状态,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浪,沉沉浮浮,逃不掉。

  二

  因此,我想,许多有着同样背景的年轻人,都会喜欢邓安庆的这本新书《山中的糖果》。

  他几乎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生活用文字记录了下来,他记录了乡村,也记录了城市,记录了已经逝去的,也记录了正在消亡的,更重要的是,他记录了许多人,以及他自己。他并只是一个人,当他写下回乡时刻,与父母的疏离,乡村的凋敝与陌生,很多人都在文字中被唤醒,这是一代人的故事。

  邓安庆是湖北武穴人,1984年出生在一个叫做邓垸的村落,家门口就是长江。他在这里长大,一步一步的走出去,上学,工作,在不同的城市间流徙,顽抗的建立起自己的文学世界。他不具有什么特殊性,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也正因此,这本书更具代表性。

  这本《山中的糖果》包括“亲人记”、“世间记”、“回乡记”三个部分。

  “亲人记”主要写老家的亲人,包括姑姑,堂姐,表哥,以及一位邻居仙芝,这一部分是属于过去的,但不完全是记忆,是从过去延展到现在。在邓安庆流动的叙述里,我们看到了几个人的成长和变化,这一辑中,《姐姐们》一篇分量最重,也最深厚。

  《姐姐们》分别写了三个堂姐。三个人,性格各异,如今的生活也各不相同,但小时候,他们都是和邓一块玩耍的,而如今,她们都走向了自己的人生,各自的交集越来越少。在关于三个姐姐的叙述中,有一个避不掉的因素反复出现——性别,因为是女孩,三个姐姐的人生受到了各种限制,特别是三姐,即使成绩很好,还是被家里放弃了继续读书,这一放弃,人生的走向就大不相同了。

  在这些文章里,总是会看到一些自鲁迅时期起就存在的对国民性的批判,时至今日,仍然无改。当这些东西像一颗颗石头,将一个人的生命砸的乱七八糟时,谁也看不到希望。

  ”世间记”范围扩大,不仅有老家邓垸的人,也写到外面的生活,比如《合租》,比如《快餐店里的日与夜》,不过老实说,邓安庆还是写人更好看,他写得有点“笨”,文笔不凸出,但是扎实,一字一字垒起来,人的性格,情感都出来了。

  在这一辑里,《白云》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白云是一个老奶奶,一个几乎已经被作者遗忘了的邻居,这次回家听闻白云奶奶去世了,才又勾起了作者的记忆。这是一个很神奇的老奶奶,在乡下,几乎没有人会看书,但这位白云奶奶却藏了一箱子书,《红楼梦》看过二十几遍,家里还有托尔斯泰等俄罗斯文学,邓小时候因为爱看书,和白云奶奶有过不少交集。原来这位老奶奶以前也是读过书的,因为家里是地主成分,不给读了,他爸爸也在文革期间给斗死了。时代的力量,总是隐隐彰显,你仔细去瞧,它又退隐到深处。

  “回乡记”很明显,写的是回乡,日记体,一次过年回家的记录。这篇文章的体温和前面所有文章都不一样,前面那些写亲人,写邻居的文章,大半是在记忆里打捞,人写起来是暖的,到《回乡记》,完完全全的现实,而且是自己,一下子温度就降了下来,像结了冰。

  这次回乡,有两个主要的线索,一个是逼婚,一个是父母为了和二伯父家较劲重新盖了一栋房子,欠了不少钱。正如作者说的,“每一次回家都像是一次告别”。陌生感,疏离感,记忆里的温情,现实中的支离破碎,都在一天天的日子里显现出来,像一张网,把人网住了。

  所以,看邓安庆的这本新书,心情复杂,一方面是好的散文,一方面又常常想到自己。我们这些漂泊者,父母那一辈留守者,似乎就这样在长长的时间里无法互相抵达了。

  父母继续衰老,我们继续漂泊。

  《山中的糖果》读后感(八):这世间的孤独

  作为跋的这篇《慢慢告别》在公交车上读完,为了不让周围的人感到异样,便扭过脸看着窗外,默默流了许久的泪。这本书远不像书名那样甜美,纸面上浸透的无不是哀伤、冷漠和深深的孤独。身为一个在城市里生长的人,我从未想过、也从不曾了解,今日的农村,生活依旧如此艰难,和我同龄的这些北漂族们、邓安庆们,在平日的欢声笑语下,背负了太不该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与重担。可是,再从头到尾翻一遍这本书,每个字都发出同一个声音:那,又该谁来承受呢?

  这本散文集的明亮色彩如此之少,再次重读都需要鼓足些勇气,可却不能因为题材和写法的缘故,就诟病这本黯然的作品呈现了太多沉重的东西。读完之后郁郁寡欢,是因为作者把我不曾见过的、想过的、仿佛另一个世界的乡土生活剥开来给我看,是因为我无法反驳和质疑这其中会有夸张、失真与谎言。每一篇文章或悠长或短促的忧伤都不免让人轻声叹息,叹天地不仁,叹这世间永恒的、无孔不入的孤独。

  这本书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又一个孤独的人物。因着是散文集,它的真实性就更让人无法像读悲伤的小说那样能保持间离。每个人都是一座孤独的岛屿,隔海相望,在他人的孤独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无论彼此之间是否存在种族、性别、年龄、贫富的差别。盖是因为读书于我来说是唯一深入骨髓的爱好,读了《白云》便总是念念不忘。白云娘在乡人的眼中无疑是个“异类”,这个喜爱读书的农妇被邻里戏称为“女秀才”,可就因为她生于有文化的家庭(父亲是旧社会的大学生,文革时遭受迫害),识得字、读过书、明事理而根本无法融入乡下的风土人情。当然,她也从没有在乎过。她和身为大学生的“我”交谈,谈读书,将珍藏多年、命一般珍贵的书,轻易的慷慨相借。她读书是出世的,看得见《红楼梦》里袭人的苦,几句白话就四两拨千斤:“你莫看宝玉喜欢她,王夫人也喜欢她,她终究还是没得好命的。你还小,我这个年纪读,读着读着就爱出眼泪。”白云娘这是在书里见了自己,就算儿女双全、识文断字,这“异端”的人在不被理解的环境,内心仍是一片孤清的荒原。谈到《安娜•卡列尼娜》,这个女人“又可怜又可嫌……我有时候夜里看,心里几难过。伢儿她也不要咯,么狠得下这个心。我心下就觉得她为了个人的幸福,太自私咯。再转念一想,她要是还待在原来的地方,成天憋在那里,人也会发疯的,又叫我同情她。”这,又是入世,见天地。又有几人能理解甚至同情这个在农村压抑了一辈子、对丈夫儿女乃至生活与命运充满深深失望与悲观的女人,那永远无人理会的孤独呢?

  孤独的当然不止白云娘。《张丽娜》也孤独。从城里来的插班生张丽娜,简直是一条被放进沙丁鱼桶的鲶鱼,可这条“鲶鱼”却几乎成了师长们“权威”的灾难,这灾难远不止于“挑战”。农村的师生们在这个城市孩子的耿直面前,被无情的置于尴尬境地。然而在这一片默然的尴尬中,还是一个孩子的张丽娜同样担负了超出她年龄界线的孤独。她原本就与这环境格格不入,水火不容,无论最终的结局是被拐卖还是死亡,她的孤独都注定了永远无法与这环境相洽。这样孤独的人,在书中比比皆是——《归去来兮》的姑姑、《姐姐们》里的三位姐姐、《广州奶奶》与《仙芝》的同名主人公,无论是熟腻的亲人还是淡薄之交的乡亲,在在是邓安庆对他者孤独的体察,而直到写到自己,这孤独才愈发真切、立体、由远及近、由淡转浓,像雾霾一样,将人层层笼闭其间,不见四野。

  《霜花》、《薄荷》写得很细腻,写少男少女朦胧的情感,恼人的单相思。尤其是《霜花》,让我莫名的想起乔伊斯的《死者》,在经历了那么多年的时空相隔之后,依然会保留一种情愫,尽管这不能弥补当年的落寞,但这细若游丝而又坚韧不断的牵挂,毕竟在咸涩的孤独中掺入了几丝朱古力的醇甜。《快餐店的日与夜》是见众生,这忙碌的人世浓缩在一家快餐店中,众人各得其所。作者看着这家店的迎来送往,也被和他一样在观察着他人的人看着——一位基督徒看似冒昧而又十分真诚的赠送他一本《圣经》,夜宿店里的流浪诗人与他畅谈巴列霍、里尔克与伟大的佩索阿。各人的孤独各自品尝,偶有交集,此后依然各奔远方,各有各的方向。

  相较书中其他文章,篇幅较长的《回乡十记》,几乎是毫无保留的记录了作者农村家乡的生活,将乡村的人情冷暖、亲子间的依依不舍与离乡难归的情绪,近乎原生态的呈现出来。农村的父母依然在艰难度日,漂泊在大都市的游子尽管隔三差五、力所能及的接济家人,但是精神上的孤立却让他再也难以回归曾经熟稔的家庭与日常生活。这是一种非人为的悲伤,其中掺杂了太多的“无力”,社会问题、莫测的命运和对生活的麻木在文字背后隐隐透露了底色。尚未完全衰老的父母已在为儿子筹划着将来的养老问题,借钱盖房债还未还清,却惦念着将来儿子从城市回来,能有个安身之所。尽管随着父母的老去,离别的日子在缓慢而毫不妥协的逼近,但是城乡差距终究让邓安庆们成为了家里的“陌生人”。父母的衰老因为儿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缺席而突兀、直接、明显的呈现在眼前,至亲仿佛一夜之间的衰老让人心疼,却无法刺穿这坚固的隔膜。

  当从头到尾慢条斯理的剥开这颗糖果,慢慢吮咂着品尝和回味,荡漾在唇齿间的却满是无奈的苦涩。这颗《山中的糖果》夹杂了太多的忧伤、悲戚与细腻,尤其是充斥其间的、永在的、亘古不变的孤独。

  请关注读书公众号六桥梅花

  《山中的糖果》读后感(九):读后有感

  花了3个晚上读完,怎么说呢,个人感觉3星半吧.

  前半部亲人记是我认为最出彩的,特别是[姐姐们和[仙芝]这2篇看的红了眼眶.虽然用的是轻描淡写的叙事手法,但很多地方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深处.

  看到世间记就有些余味不足了,也许是有几篇文章太短,还没入戏就戛然而止了.除了[山中的糖果]这篇有一些宫崎骏的龙猫的感觉比较有意思,其他几篇不如看安庆同学豆瓣主页的日记来的过瘾.

  最后回乡记就是14年春节回老家几天的日记.可以帮助读者简单了解前半部分作者写亲人记的大背景以及作者的家族结构.(但是我最头痛的就是太过庞大的家族体系,三大姑六大姨侄子外甥表哥表姐堂哥堂弟的实在是理不清楚,再就是安庆同学老家武穴的方言叫法和武汉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看的时候比较懵逼所以有些章节就直接跳过了.)

  整本书看完后再回看目录,发现整本书描写女性的故事居多,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一篇是写自己亲哥的呢?(不知道是不是哥哥不让写呢,笑)其实挺想看的.哥哥都是在别人的文章里简单的描写了一些,知道已经结了婚有2个孩子,发达过也落魄过,做过很多职业也欠过一屁股债,喜欢一边抽烟一边望着远方发呆.感觉肯定是一个很好的撰写素材.希望下本书能有哥哥专属的一篇.

  �

  《山中的糖果》读后感(十):故乡从未远去

  关注邓安庆很久了,平常看他用三五句话写一写日常的片段,就已经很喜欢,就像是吃一颗酸甜的糖果;而本书则无疑更是惊喜,读完就像是品一杯加入了岁月的淡淡的茶,略带些苦涩,却又久久回甘,难以诉说心中的感觉。

  《亲人记》里作者用他的双眼冷静观察并记录下亲人的生活,平淡又忧伤的文字里带着一种野草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则正是故事里的人经过生命里种种的不平与苦难,所寻回的生活的真理。《世间记》写了几段朦胧的情感,读着读着就会在心底笑了起来,这不就正是当年的自己么。而这些青春期里懵懂又炽热的心思有多少人是相同的啊。而合租与快餐店里的故事,也似曾相识。《回乡记》里作者用日记的形式写了春节返乡的见闻,日益凋敝的乡村(其实不只是长江中下游,全国各地的乡村大都如此),愈见老去的乡亲(一生的辛苦劳作与风吹日晒,加上儿女常年不在身边,留守的老年人),以及父母兄长的困顿(面对窘况想要帮助却有心无力);虽然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却越来越感觉自己是个外乡人,乡音不改却近乡情怯,聚少离多又难以割舍,这种情感可能只有我们这代人的体验更深刻吧,而在城市中成长起来的下一代已经很难有故乡的概念了。

  书读完了,但全书带给我的对故乡的记忆与思考重新开始,以前感觉越来越远的故乡又慢慢清晰起来。故乡的人和事,草和树,房屋和田野,都已经融化进我们这些“农二代”的血液里了,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不论离开多久,也不论距离多远, 从来没有“回不去的故乡”,因为故乡就在我们身体深处,故乡从未远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