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07 21:1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精选10篇

  《枪炮、病菌与钢铁》是一本由[美] 贾雷德·戴蒙德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49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一):河北、凉山与清朝

  记得一两年前,某城市女子被拐卖到河北太行山区后,当了二十年乡村教师却被当做感人事迹宣扬的可悲故事社交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此事涉及的女性权益官方的不作为暂且不提。报道说这个村子八九十年代因闭塞加贫穷,本地女无人愿嫁,故而贱买外地媳妇之风盛行,于是评论更是一片哗然,喊打喊杀之声不绝于耳更有甚者建言全村人道灭绝”……虽然隔着屏幕确实可以增加人们说话的勇气,我还是差点被这样的言论吓到了。

  当时我已经拜读过天涯神贴《地缘看世界》,因此对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决定性有一定了解,只是没能自然地引申到一个聚落或村子这么小的单位来,所以无法拿出有力的反驳理由。如果那会我读了戴蒙德的这本《枪炮、病菌与钢铁》的话,我会理所当然的向这些愤怒群众推荐。他们看完后应该不难分辨出现这种悲剧根源,从而以更理性心态看待他们这些困居僻壤的同胞

  大洋的阻隔可以令16世纪的印加帝国依然不知文字金属工具为何物,山脉的绵延使得新几内亚的高地民族在半个世纪前依然保留吃人肉的恐怖习俗,那么太行深处的穷困山村改革开放的最初一二十年保留买卖女性的陋习也就不难理解了。

  类似例子还有大凉山深处彝族人民,这个地区近年因毒品的泛滥和卖儿鬻女的新闻逐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令很多久居一二线城市为中国奋斗的人们愕然。巍峨小相岭在汉化的安宁河谷以东划出的这片区域可能有中国最贫瘠的耕地,四面高山阻绝,现代的铁路国道又将其排除外网路外。没有持续而强有力的现代观念输入,在差异明显的文化疏离作用下,自然就难以跟上快速现代化的汉族的步伐了。

  想想在不到两百年前,面对海洋帝国的坚船利炮时,在清朝领导下的主流民族,不堪一击画面吧。在郑和宝船被毁后,遥远的东方已经在母亲的三寸金莲上沉睡了四百年,正如在美洲沐浴在德被四“夷”光环下的阿兹台克和印加帝国那样,当他们再次见到很久之前各自告别的同伴时,对方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做为国家,在亚欧大陆偏僻角落里呆久了,也不免要被主流文明所抛弃,何况是其中的一个民族和村落呢?

  现在假如发生一场悲剧,那些痛心疾首者定会强烈反对记者调查罪犯背景,认为这是在给罪犯开脱和变相的辩护。但正如戴蒙德在序言里所说,“这些人之所以要调查研究,并不是想要为谋杀、强奸、大屠杀以及疾病辩护,他们是想通过对因果链的了解来打断这个锁链。”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影响目的,也正在于此。所以我们知道光在网上以道德家的口吻对一个群体开骂没有丝毫意义。其实在现在的技术水平下,想要悲剧不再重演并不难。如果是山的阻碍,那么就多修路,如果是水的阻隔,那就多架桥,如果是知识和文化的鸿沟,那么就连通网络吧。当然,那些网站得访问顺畅才行。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二):13000年内的人类历史

  很早就听过这本书的大名,最近终于读完了。学到了很多知识,三观得到了较大的更新。

  贯穿整本书的是一个“耶利的问题”:为什么是欧洲人殖民了新大陆,而不是新大陆殖民了欧洲?作者的一个前提是,人种差别是最不重要因素,因此整本书也都是在通过各种例证来找到另外的一种合理解释。读完这本书,这种解释(主要是地理决定论),我是信的。

  大部分的故事发生在更新世晚期,即13000年前之后,那时智人通过白令陆桥到达了美洲,之后迅速占领了整个美洲大陆,直到最南部的巴塔哥尼亚。他们就是北美印第安人和南美土著的祖先。 智人的突然降临,使得美洲大陆的大型哺乳动物几乎全部灭绝,因为这些动物在几百万年的进程中从未遇到过人类这个物种。 而这其实也为一万多年后美洲的落后埋下了伏笔,由于缺少可供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美洲的农业始终落后于亚欧大陆,在欧洲的骑兵入侵时,从来没有见过马匹的他们被迅速冲垮,阿兹特克几百万人的大帝国被一两百人的西班牙骑兵推翻。

  书中不断强调农业对文明的影响。有了农业,人类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定居下来,产生分工,留下文字, 使得知识得到累积,从而组织起更复杂的社会结构。 而文字的发明是相当困难的,全世界有很多地方独立发展出了农业和粮食生产,但文字只独立出现了很少的两次,苏美尔人的文字和美洲某个地方。而且一种文字会迅速被别的没有文字的人群借鉴和改进,因此他们也就失去了独立发明文字的条件(中国的甲骨文就是有受楔形文字影响的嫌疑)。

  农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结果是病菌的产生。密集的人口为流行病的潜伏和传播提供了条件,甚至牲畜也可以成为病菌的宿主,事实上,很多人类传染病都是从牲畜来的。而拥有发达农业生产的人类,比起狩猎采集的人类,除了人口数量更多,社会结构更复杂,对流行病的抵抗力也越高。因此这些带着病菌的欧洲人到达新大陆后,更多的新大陆的土著是死于传染病,而不是欧洲骑兵。事实上,阿兹特克帝国的皇帝之所以会偶遇上欧洲骑兵,也是由于瘟疫导致了国内动乱,才使得他离开皇宫,去平定叛乱。所以一些看似偶然发生的事情背后,其实存在必然

  农业最早是起源新月沃地,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沃土。野外有这么多植物,随便拿一种回来种不是很简单的吗?不是这样的,书中有一个表格,各大陆中可食用颗粒平均重量在某个数值以上的野生植物种类个数。会发现,新月沃地确实是得天独厚。而且由于亚欧大陆独特东西走向,也使得一旦某种植物得到驯化,便可以迅速传播到同纬度的其它地区。非洲和美洲都没有这个优势

  在这本书中,我也第一次了解了新几内亚的历史。 新几内亚就是地图上,澳大利亚上方形状恐龙的那个岛,现在是被一条笔直的直线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太平洋上的群岛被分成三个部分,新几内亚及其周围的一些群岛叫做美拉尼西亚,其北部的一些群岛叫做米克罗尼西亚,而东部延伸到太平洋中的群岛叫做波利尼西亚。这些人都是来自台湾的南岛人的后裔,而南岛人大概是福建人的后裔。 之所以确定南岛人起源于台湾,是因为南岛语在台湾土著中最具多样性,而近些年的研究也有从基因上找到证据的。南岛人在公元前1600年到达这些小岛,被称作拉皮塔文化 (Lapita culture) 。南岛人向西最远到达了非洲东南角的马达加斯加岛,向东最远到达了太平洋的复活节岛,可称作是几千年前的大航海时代了。虽然南岛人起源于中国,但可能跟现代的中国汉人差别很大了。因为在中国大陆,南岛人是被挤出去的,而且古代中国,南方就是蛮夷之地。虽然现在印尼要比新几内亚发达,但在南岛人移民前,新几内亚是要远远发达于印尼的,这也是印尼被南岛人迅速占领的原因吧。

  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独特了,最早在公元前221年就实现统一,如此高度的统一带来了繁荣,但也避免不了悲剧。例如15世纪前,中国虽然各方面领先世界,明朝初年的郑和舰队可谓是非先进了,但由于中央政府的内部斗争,导致无法从这项技术中攫取更多利益物质丰富也蒙蔽了看世界的双眼。反观哥伦布,他一开始向西班牙国王提出资助请求也是没被应允的,后来又失败了很多次,才最终有人愿意资助他。如果是在中国,一次失败的尝试就可以导致今后此路永远不通了。这就是统一的代价,集权的代价。欧洲现在领先于世界,大致就是由于这种恰到好处的分裂导致的。没有一个中央政权,就意味着一项新的技术出现时,没有人有权力可以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强行阻碍这项技术的发展。

  书中关于非洲的历史也挺让我惊奇,我之前就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说世界上所有的智人都是起源于非洲,难道都是黑人演化过来的?不是的,非洲的人种有很多,不止黑人,只是黑人最后战胜了其它人种,占领了非洲!就是黑人之间,也是有很多种类的。

  新版的还增加了日本的历史,看到日本人和朝鲜人,各说各有理,也是挺好玩的。原来日本直到19世纪末才大规模移民到北海道,并迅速消灭了土著阿伊努人。 而日本九州、四国和本岛开始也是住着阿伊努人,后来朝鲜培育出了抗寒的水稻,农业得到飞跃,于是扩张到了九州岛,与阿伊努人融合成了现在的日本人。 日本出现陶器的时间甚至比中国都要早,虽然它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比中国晚了一千五百年(中国是公元前841,日本是公元712)。原因是其它地区出现陶器往往是在农业社会之后,而日本却是在狩猎采集时代就出现了陶器,原因是降雨量很大,物产丰盛。 还有日本天皇竟然是从两千年前一直延续到现在,中间没有被取代过!所以皇室的陵墓到今天还是禁止考古发掘的(盗墓技术也是差)。

  看完本书,深感一时的领先和落后其实没有那么重要。领先的社会往往由于自己的先进,反而拒绝接受更加先进的技术,最终被落后的社会占得先机。

  缺点也是有的,例如前几章的语言特别啰嗦,有些地方甚至像是在凑字数,一个耶利的问题反复提,就是不给答案,尽说一些具体事例,耐着性子读完才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最不喜欢的一章是“人类史作为一门科学未来”,明明跟普通的科学有差距,还要说一堆困难来说明人类史为什么不能用物理或者化学方式实验。作者就是不愿意承认人类史确实是没有物理等学科严谨,我已经接受了大部分论述了,可是为啥不能就此打住,非要去争个科学的名头?

  还有翻译水平也不高,有很多地方已经影响理解了。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三):又写不下

  从生物学、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人类史的发展轨迹 作者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抽丝剥茧层层深入逻辑性特别强,像论文的写法 探讨了地理环境、水文在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技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是反对种族主义的,并且找到了大量证据,证明各大陆民族长期历史之间的显著差异,不是源自这些民族本身的天生差异,而是源自他们环境的差异 “环境因素不但与历史的最广泛模式有关,也与较小规模和较短时期的历史模式有关”由此得出的主要结论不同社会在不同大陆得到不同的发展其原因在于大陆环境的差异,而非人种的生物差异 提出了一个“最优分裂原则”:创新在带有最优中间程度分裂的社会里发展得最快,因为太过统一的社会处于劣势,太过分裂的社会也不占优 进而提炼出了关于团体组织的通用原则:如果目标是创新和竞争力,则不需要过度的统一或过度的分裂,国家、产业工业带和公司应分解成彼此竞争的团体,同时维持较为自由沟通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四):卡哈马卡冲突

  先提个问题:为什么欧亚大陆发展最快?

  一个微型例子:毛利人征服他查姆群岛。其实他们原本同属一种人

  1. 粮食是前提条件。

  a. 为什么是8500年:之前采集收益大。人类密度有限

  . 为什么是新月沃地:有

  i. 植物:这种可驯化的粮食繁茂高产(本身是一种基因突变种子不能落地——毁灭性的突变居然获得了成功。)+气候适合

  ii. 动物:要能快速长大(动物成长消耗的粮食要比动物提供的食物多的多)

  2. 农业产生细菌

  a. 本身不改杀死寄主,但是要让寄主有症状来传播(拉稀或打喷嚏)

  . 其他民族没有细菌抗体

  3. 为什么同一时间出现文字?

  a. 蓝图复制或者思想传播

  4. 技术为什么在西欧

  a. 一项新技术,要被乐于接受。但是处于政治或者其他考虑,不一定会欣然接受。如美国国会拒绝超音速运输的资金(现有利益)或者打字机的键盘(已经习惯

  . 甚至有些地方放弃技术:中国的航海,塔斯马尼亚的遭遇

  5. 政府和宗教:族群--部落--酋长管辖地--国家

  四大特征造成洲与洲的不同

  1. 植被丰富性 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和物质

  2. 洲的走向 横向方便传播,纵向气候条件变化太大

  3. 洲与洲之间的隔阂

  4. 有足够大的面积和足够多的人,并且要能形成竞争

  最后一条也解释了为什么欧洲会领先中国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五):历史事件究竟是偶然发生还是必然发生的?

  一、作者坚定的反种族歧视,但高举地理决定论;

  二、仅仅因地理差异(大陆板块的东西走向、南北走向),导致可驯化植物或动物种类多少的差异,这种马太效应导致了不同地区文明发展迥异;

  三、交流无碍、竞争充分是一切组织得以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

  坦白讲,标题有点名不符实,一直没太揭示清楚病菌巨大作用(缺乏其他像种子、骨骼化石等明确证据),只是反复提到印第安人的和阿兹特克人、澳洲土著的毁灭更多来自欧美密集人口产生的病菌,而非殖民者的种族灭绝,感觉有点像替白人洗白脱罪,希望能有更多证据!(今天看到一本《写在基因里的食谱》,里面说北美印第安人毁灭于来自欧洲的酒(酗酒导致的各种问题)及糖(糖尿病),记录在此仅供参考。)

  不管怎么样,此书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观点,感觉高晓松应该受此书影响颇深。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六):《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一)

  如果说贾雷德·戴蒙德的《第三种黑猩猩》是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史做了一个全景式的扫描, 那么《枪炮、病菌与钢铁》就是对人类发展史上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个大陆发展如此不均衡做了一个专题的剖析。让人们搞清楚:为什么是欧亚大陆的发展超前于美洲和澳大利亚?为什么是欧洲白人征服了美洲的印第安人,而不是相反的情况发生?

  0

  今天,当我们驻足在世界地图的宏伟版图前,略加思索,就不免引起一些好奇心:这么多大陆和地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这些广阔的大陆拥有大大小小的国家,布满了同样聪明的人类。但是,为什么他们的发展如此不均衡呢?为什么会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分?为什么现代科技的发明大都产生于欧美地区?为什么中华帝国之前上千年领先于世界而在近代积弱如此被西方列强任意瓜分?为什么现代中国又可以迅速崛起,她依赖的根基是什么?

  这些问题让人困惑,也让人着迷。作为人类的一份子,我们希望了解人类的身世与命运,希望洞悉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与终极原因。人类社会的未来基于今天的格局而构建,而今天世界的格局成因于过去成千上万年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为了未来,我们有必要对过往一窥究竟。

  1

  1492年,欧洲有一个叫哥伦布的意大利人,开始到处游说各国的统治阶层——主要是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上层政要——让他远洋航行,进行殖民探险。让他很不爽的是,他们基本上都拒绝了他,因为这种活动在当时是极有风险和前途渺茫的事情,各国的政要们不希望自己的巨大投资白白葬身于危险四伏的大海中。

  在经过前面几轮的失败后,哥伦布来到了西班牙,开始游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第一次他们仍然拒绝了他的请求。但哥伦布显然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他在适当的时机又一次向国王和王后提出了这个请求,没想到的是这次他们竟然答应了。于是,哥伦布开始扬帆远航,向西航行,计划一直向西到达日本——因为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在欧洲和亚洲之间还横跨一个美洲大陆。最后他在依附于美洲大陆的巴哈马群岛的一个他叫做“圣萨尔瓦多”的地方登陆,而不是计划中的日本。

  哥伦布的这次远航意义重大。他让幅员辽阔的美洲大陆开始进入了欧洲人的视野,开启了随后欧洲殖民者长达几个世纪的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活动。风云变幻,天地失色,世界格局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世界的国家格局就成形于哥伦布这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

  紧跟哥伦布之后,欧洲的探险家们带着枪炮和另一样更加致命的武器——当时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纷纷扬帆远航,前赴后继地开拓一片片辽阔的疆土——美洲、澳大利亚、非洲和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先后被这些欧洲的殖民者所征服。这些带着致命武器的侵入者跟当地生活了成千上万年的土著人遭遇了,结局很明显:长矛和弓箭在威力可怕的枪炮面前不堪一击。而且随着这些欧洲人的到来,当地土著人发现了一件比枪炮更加可怕的事情:他们开始莫名其妙地大规模生病,纷纷死去,有些土著部落疾病的死亡率在90%以上。也就是说,在强大的入侵者面前,他们还没有机会试图去奋起反抗保卫家园,就已经大部分死在了家中。这些土著人做梦都不会想到:在这些欧洲人拿着的枪炮闯进他们家园的同时,也播撒下了恶魔的种子——传染病菌。这些看不见的魔鬼开始如影随形地折磨他们、杀死他们。而剩下的那点可怜的人口,又在欧洲人的枪炮面前纷纷倒下。

  以欧洲人征服美洲大陆上的印第安人为例。印第安人在病床上死于欧亚大陆的病菌,要比在战场上死于欧洲人的枪炮和刀剑多得多。这些病菌杀死了大多数印第安人和他们的领袖,消磨了幸存者的士气,从而削弱了对欧洲人的抵抗。就整个美洲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的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就是来自欧亚大陆的病菌——天花、麻疹、流感、斑疹伤寒、白喉、疟疾等等。

  我们为新大陆上诸如印第安人这些土著部落的命运感到激愤和哀痛,他们在近代所谓文明与野蛮的碰撞中落败,损失惨重。这是他们最黑暗的时代,也是人类史上最黑暗的一段岁月。

  然而,历史巨人的脚步从来不会停留,他呈现于我们的是残酷的现实。我们今天的后人——不管是幸存的印第安人的后代还是欧洲殖民者的后裔——都应该问一下:为什么欧洲人带着枪炮和病菌能够远渡重洋来到美洲大陆征服这里的印第安人?为什么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在欧亚大陆的病菌面前毫无抵抗能力?为什么欧洲人拥有先进的钢铁武器而印第安人却只有长矛和弓箭?为什么欧洲人可以拥有先进的航海技术纵横世界而印第安人却从来没有走出自己的这片家园?这一切的发生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把时间定格在哥伦布开始远洋探险的那一年——1492年。如果把这一年作为一个基准点,考察一下各个大陆的发展状况,我们不免感到诧异:欧亚大陆上完善的农业生态已经建立了几年年,沃野万里,良田一眼望不到边,人口聚集的村庄无数。由结构精巧而复杂的政治组织构建的国家体制更是登峰造极:东方的中华帝国正处于明朝统治的时期,当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还都不敢觊觎这条东方巨龙;而欧洲大陆上更是强国林立——英格兰、法兰西、葡萄牙、西班牙等等。欧亚大陆上的农民已经普遍使用铁器来耕种,而军队也普遍装备了钢铁的刀剑武器甚至配备了更加强大的火器。欧亚大陆上的各个民族和国家已经普遍使用了完善的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和记录。欧亚大陆已经产生了诸多的发明创造——火药、罗盘针、造纸术、造船技术等等。欧亚大陆上已经把马匹作为了常用的交通工具和作战工具。而当时的美洲大陆上,农业生态还没有大面积建立,大部分的土著部落还是过着采集狩猎的原始生活;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国家体制和政治制度,大部分还是部落和酋长管辖地的组织形式;大部分的土著部落还在使用石器和木器工具,几乎上还没有铁器的影子,战士也普遍装备的是长矛和弓箭;使用文字记录的部落和部落联盟还很少,大部分还处于原始的语言交流和结绳记事的时代;还没有可靠的交通工具出现,基本靠两条腿跑来完成。

  这就是1492年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的现状。那么印第安人被欧洲人征服也就不足为怪了。但是我们又会感到好奇:为什么欧亚大陆上的粮食生产、语言文字、科技发明和政治体制会在1492年这么领先于美洲大陆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距?难道是欧洲人比印第安人天生聪明,所以在各个方面都超越了对方?难道欧洲人征服美洲、澳大利亚和非洲大陆上的土著人的命运是不可逆转的吗?

  正是欧亚大陆上领先的钢铁枪炮武器、让人胆寒的病菌、先进的造船航海技术和高效的政治国家体制,造成了欧洲殖民者可以长驱直入征服新大陆上的土著部落。这是直接原因。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欧亚大陆上可以拥有领先的钢铁枪炮武器、让人胆寒的病菌、先进的造船航海技术和高效的政治国家体制,而不是发生在美洲大陆或者澳大利亚大陆上呢?这恐怕就是我们要探寻的终极原因了。

  2

  历史的镜头切换到大约13000年前。当时地球的上一次冰期已经结束,地质学家所说的全新世已经开始,气候生态更加适合动植物的成长繁衍,各个大陆上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已经遍布了人类的足迹,而且人类的社会形态还都处于采集狩猎的族群部落形态。可以说当时各个大陆上的人类社群的差距还很不明显,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从13000年前到公元1492年,在一个相对相差不远的起跑线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后来的差距如此之大呢?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自己是一个采集狩猎部落的一员。你每天做的事情就是跟着部落里的其他成员一起去野外采集成熟的果实或者野荞麦的种子,偶尔还会组队去围捕一头野猪或者野山羊之类的动物。你每天把采集的果实或种子带回家,成熟的果子可以直接吃,诸如野荞麦的种子需要经过一些加工处理,然后做成各种吃食。偶尔部落里的男人们能够狩猎到一头野猪或者野鹿,那就谢天谢地了,分到各个家庭,改善一下伙食。

  你们每天生活如此,日复一日,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这是你们自然熟悉的生活。有一天,你把采集到的野麦种子装到随身携带的兽皮袋子里,带到身上开始回家。当走到一个不太经意的角落,你并没有注意到兽皮袋子的一个角已经磨损出一个小洞,里面的野麦种子从这个小洞三三两两的掉落到松软的土壤里。当你发现这种情况赶紧补救时,袋子里的种子已经散落了差不多一半。你懊恼万分,赶紧回头在来的路上找寻这些遗失的种子。虽然找回了一部分,但要想全部如数收回,还是有很大的难度。刚好这时候天空迅速汇聚乌云,远处的大雨马上就会赶过来。你不得不放弃那些仍然遗失在土壤里的野麦种子,自认倒霉,赶紧往家的方向跑去。

  经过两三月后,你已经把这个事情忘记了,你每天仍然日复一日地过着你熟悉的采集生活。有一天,你又一次无意中在采集的归途中经过几个月前遗失种子的那个不经意的角落,你惊奇的发现那里出现了一排你熟悉的植物——野荞麦。你很确信这个地方以前不会生长这种植物,所以部落里的人们很少会光顾这里。但为什么现在这里出现了这么多荞麦呢?你起初感到疑惑不解,但突然你脑子里灵光一闪。哦,原来是这样!你当时遗落的野荞麦种子经过几个月后竟然生长出来新的植物,而且看起来长势喜人,它们成熟时应该可以采集到不少荞麦种子。你一下子大喜过望,随即又似有所悟。你突然感觉到这种方式应该挺好,如果能把平时采集的野荞麦种子剩下一小部分不吃掉,而是找一块地方撒到土里,是不是经过几个月后就可以生长出新的荞麦植物,等到成熟的时就可以坐等收获了呢。

  这个想法在你的脑子里迅速成形,你感觉到振奋,你为自己的伟大发现跃跃欲试。你赶回家里,汇集部落里的人们开始阐述自己的惊人发现。有些人听懂了,有些人感到疑惑,还有些人表示反对——认为把采集来的种子再撒回大自然简直是蠢透了。但你终于说服了一些人愿意去尝试一下。小范围做一次实验,对于你们这个部落来说并不是一件代价很大的事情。事情很快就定了下来,你们在部落聚集地附近找了一块看起来比较理想的试验田,然后把汇集起来的半兽皮袋的野荞麦种子均匀的撒了下去,还尝试从别处用瓦罐运些水过来,浇洒在土壤上面。

  你们为自己撒下了希望,也为人类撒下了未来。当两个月后,种子破土而出,绿油油的荞麦植物呈现在部落的族人面前,他们感到新鲜和惊奇;当又过了几个月,荞麦已经成熟,结出沉甸甸的种子时,他们不只是感到惊奇更是感到振奋了。新生活在向他们招手。人类一种全新的生活形态诞生了,农业的萌芽开始在这个试验田中孕育。

  随后,你和你的族人又不断地尝试其他植物的种子,看是不是也可以像荞麦种子那样播种下去就能够生长出来新的植物,到时就结满果实或种子,让你们享用。你们逐渐发现有些植物可以,有些不可以,但并不知道什么原因。你们只是把可以再次播种的植物筛选出来,人工培育,同时把那些种植后颗粒饱满或者果实硕大的种子保留下来,留作下一次播种的时候使用。

  同时,你们也在种植流程上进行改进:什么季节种植什么植物比较合适,种植的时候把土壤翻松一下更利于植物生长,定期洒水可以加速植物的生长,把田地里人类不能食用的其它植物除去有利于种植植物的生长,等等诸如此类的改进。另外,你们也在植物收获后的加工流程上进行改进:用什么工具收获这些植物更加方便,收获以后如何加工处理这些植物的种子有利于储藏,如何把这些种子加工处理成更适合人类食用的形态。

  就这样,人类对于野生植物的驯化在无形中开始积累。最终人类把认知的可以驯化的野生植物差不多都给驯化了,这其中包括西南亚新月沃地驯化的小麦、豌豆、橄榄,中国驯化的稻、黍,中美洲驯化的玉米、豆、南瓜,安第斯山脉和亚马逊河流域驯化的马铃薯、木薯,美国东部驯化的向日葵,等等。

  在你跟你的族人们进行着针对植物的各种实验的同时,对各种动物的狩猎计划也在进行。你们不断改进着狩猎的工具和狩猎的手段,大型捕猎活动已经司空见惯。有一天,你们收获颇丰——一下子抓住了好几只野山羊,你们的族人吃不了这么多,不得不暂时留下1只活的——刚好这是一只怀孕的母山羊。几天后,你们发现这只怀孕的母亲生下了一只羊宝宝,而这位母亲正在用自己的乳汁悉心的喂养自己的孩子。你们其中一人好奇心大发,挤了一些羊奶想尝尝味道如何,惊奇地发现滋味甜美。于是,你们决定先把这对母子留下来,这样就可以在有人想尝一尝羊奶时挤上一些,顺便把这个小不点的小羊崽给养大点再吃掉。这样也比较合算一些。

  这个看似不经意的行为,是又一个人类发展的里程碑。在经过漫长的植物驯化过程之后,人类又逐渐掌握了驯化野生动物的本领。人类把能够捉到的野生动物都尝试驯化了一遍,看这些动物能否跟人类和平相处,为我所用。同样,跟驯化野生植物类似,人类发现有些野生动物可以驯化,而有些根本顽固不化——无论多少次尝试都不能为人类所臣服。人类最终放弃了那些无法驯化的动物,而保留了那些可以驯化的动物——这些动物就成为了人类家园中一员——家畜。大体上经人类驯化的动物包括:狗、猪、绵羊、山羊、牛、马、驴、蚕、火鸡、羊驼、豚鼠、骆驼、驯鹿、等等。

  早期人类已经把大自然中能够驯化的大型哺乳类动物基本上都驯化完了。在近现代,人类对剩下的一些大型哺乳类动物进行过多次驯化的尝试,但大都不太成功。

  至此,关于你的“原始部落穿越剧”也该告一段落了,我们该停下来审视一下早期人类对野生动植物驯化这件事对于以后人类的发展有何重大的意义。

  在驯化的动植物出现之前,人类完全依靠自然界的供给获取维持自身生存的资源。因为一个部落能够依赖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方圆几里或者几十里的区域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总共就那么多,对于能够采集和狩猎的动植物资源的限制是有目共睹的。所以部落人口的增长繁衍必须受到抑制,否则就不能依靠有限的野生资源养活这么多部落人口。早期人类抑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手段主要有两个:加长生育的间隔期和杀婴。

  而且,当一个部落族群在一个地方呆上一段时间后,周围的自然生态或多或少的遭到破坏,特别是野生的大型哺乳类动物遭到灭绝的几率很高。一旦这个地方的自然生态不能供给这个部落族群的生存繁衍,他们就需要转移到下一个地方。所以说,早期的采集狩猎部落的两大社会特征是:人口不能过快增长;居无定所。

  等到人类掌握了驯养动植物的本领之后,局面开始发生根本的扭转。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部落开始安定下来,不再到处迁徙。促成这个改变的原因显而易见:人工种植的植物必须划定在一块区域内,不能带走。至于驯养的动物倒还好办,部落真要迁移也可以带着走,但他们对不会走路的植物真是一丁点办法也没有。

  在开始时,实验种植的植物和尝试驯化的动物只是作为部落饮食的补充,还不能完全替代野外的采集狩猎。通常他们在一个地方种植下筛选的植物种子后,还会进行近距离的迁徙,到别的区域补充粮食。等到种植的植物快要成熟的季节,他们就会回到原先的地方,暂时定居下来几个月。随着人类对驯化的动植物种类的增多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人工种植和驯养动物在族群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高。终于有一天,部落的人们发现他们种植的粮食和驯养的动物就足以养活整个部落的生存,就完全定居了下来。于是,农业社会的最小组成单元——村庄诞生了。

  另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部落的人口开始不断增长,不再像以前需要刻意抑制。促成这个改变的原因跟前面的动植物养殖和人口定居一脉相承。因为定居了下来,所以生养孩子变得简单,生育周期也变短。因为动植物养殖,所以新生的幼儿有足够多的粮食和肉类存活下来。因为这两大因素,部落族群开始蓬勃发展,人口持续增多,带来更加充足的劳动力和战斗力,种植的范围和生产的粮食也越来越多,对外族部落的斗争也越来越有优势。

  那些还在采取“采集和狩猎生态”的部落,在残酷的竞争面前,胜算的几率越来越小。要么进步,要么灭亡。这是历史亘古不变的规律。所以,这些部落要么学习那些先进的部落族群,开始农业生产,发展壮大自己,以足以抗衡其它部落族群;要么被那些率先采取农业生态的先进族群所打败,灭族或者远遁它方。

  农业革命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欧亚大陆,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不可遏制。

  从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始进化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农业社会。哪个大陆跟得上这个时代的巨变,哪个大陆就可以站在浪潮之巅,傲视天下。哪个大陆落后于这个时代,哪个大陆就会零落成泥辗作尘,被历史的巨轮压的粉碎。

  作为事后诸葛亮,我们已经看到:欧亚大陆胜出!美洲和澳大利亚完败!非洲和东南亚地区没有胜出也没有完败,虽然作为个头小的一方被欧洲列强好好收拾了一顿,但最终挺住了没被打死!这个结局不知道上帝他老人家满不满意,但事实如此,相信他也只好认了。

  (未完待续...)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七):《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二)

  (接上篇)

  3

  欧亚大陆发展出了完善的农业文明:以粮食生产为契机,各个部落族群开始定居,人口大幅度增长,部落联盟开始出现。沟通和管理的成本急剧上升,导致文字和行政管理系统应运而生,进一步促进了更大的行政体制——国家的出现。阶级开始分化,专门从事脑力工作的统治阶层诞生,社会的职业分工逐渐精细化,专职的技术人才和工人普遍出现。文字、技术发明、宗教、政府体制——这些现代文明的根基一一奠定。

  更加可怕的是,当人类大量聚集在一起,形成村庄、城镇和大都市的过程中,一种悄无声息的毁灭力量在逐渐拥挤的人类群体中孕育,并对后世产生了极其致命的影响。这个毁灭的力量就是传染性病菌。整个近代史上人类的主要杀手就是这些可怕的病菌——天花、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疟疾、瘟疫、麻疹和霍乱。它们都是从动物的疾病演化而来的传染病。

  传染性病菌的出现,对于人类来说,真是祸福相依。一方面它们一次次夺去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像魔鬼一样掠过这片大地,所过之处,家破人亡。另一方面它们却在一次又一次对人类的侵袭中赋予了他们抵抗的能力,使得劫后余生的人们产生了针对某些传染性病菌的抗体,并把这种能力遗传给了他们的后人。于是,欧亚大陆上的人类,经过无数次各种病菌的洗劫,逐渐掌握了跟它们的相处之道。魔鬼虽然没有被完全封印在魔瓶中,但已经逐渐丧失了她原先的魔力。

  欧亚大陆经历了如此多的社会巨变和文明洗礼,到1492年时,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文明,而且即将迎来下一次的社会变革——工业革命。然而,美洲和澳大利亚大陆上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文字、技术发明、国家制度、钢铁在大部分地方还没有出现,甚至有些地方还生活在“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

  令人更加奇怪的是病菌的戏剧性传播:欧洲人带到美洲和澳大利亚大陆的病菌可以迅速传播,传染给当地的土著人群,产生比枪炮更具杀伤力的效果。但是美洲和澳大利亚大陆上本地的病菌却几乎对欧洲人没有什么影响,让他们得以畅行无阻。这种不可思议的离奇现象让当地的土著人以为欧洲人有神灵相助,这无疑对他们精神上震撼和打击是巨大的。难道真的是神灵都在帮助这些闯进别人家园的欧洲人强盗吗?

  为什么在欧洲和美洲之间这种可怕的病菌的交流这样不对等?为什么印第安人的疾病没有大批杀死西班牙入侵者,并传回欧洲,消灭掉欧洲95%的人口?

  所有这些关于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不对等,都源自于粮食生产的不对等。正是因为欧亚大陆上出现的集约化的粮食生产,导致了人口爆炸性的增长,从而进一步导致了文字、职业分工、阶层分化和国家的出现,同时也导致了各种可怕传染性病菌的出现。而美洲和澳大利亚大陆,正是因为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集约化粮食生产,人口的数量始终达不到迈向更高文明阶段的临界值,所以那些代表更高社会形态的特征——文字、科技、国家——就没有出现,或者说还处于新生阶段还没有来得及发展完善。

  追溯到这里,我们似乎找到了导致各个大陆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但就像高明的侦探,总是刨根问底,一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各个大陆上粮食生产的不均衡呢?为什么美洲和澳大利亚大陆上几乎没有可驯化的大型哺乳类动物?为什么粮食生产在美洲大陆上出现的比较晚而且出现之后向外传播的速度极其缓慢?难道这是偶然发生的吗?

  经过前面的“部落穿越剧”,我们已经清楚粮食生产的出现依赖于两大因素——可驯化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我们相信,不管是欧亚大陆的人类,还是美洲和澳大利亚大陆的人类,都曾尝试驯化这些野外的不同品种的动植物。但我们也相信,他们努力的结果显然是有巨大差别:美洲和澳大利亚大陆不但在首次出现粮食生产的年代上要比欧亚大陆晚上几千年,而且在独立驯化动植物的品种上也要比欧亚大陆少的多。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和稻,以及最主要的家畜——猪、绵羊、山羊、牛和马都是欧亚大陆率先得以驯化的。

  最早出现粮食生产的地方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八):人类社会发展的差异

  戴蒙德在本书中,对社会形态的地域差异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和论证,提出了粮食生产这一终极原因以及由粮食生产引发而来的其他次要因素。书的结构非常清晰,里面的例证和分析也非常丰富,比如各种农作物在世界各地的驯化,波利尼西亚的社会分化,美洲印第安人等等。这些观点和例证对于一个从未看过类似书籍的读者来说是非常新颖有吸引力的。

  在阅读之前和最初,我也对这个问题做了思考和自己的判断,我们的想法是基本一致的,只不过我没能把地理、环境的影响归结到粮食生产这一终极原因来。有人说戴蒙德的观点本质上是地理决定论。我觉得这是错误的。地理决定论没法解释同样物产丰富的美洲大陆为何没有进化出高级文明,直至几乎被灭族。而书中的论点更为详细可信。美洲大陆缺乏合适的大粒禾本植物用来驯化,而后来的玉米的驯化非常困难,花了更多的(几千年)的时间才驯化成功,同时也缺乏大型食草哺乳动物;另外美洲大陆的纵向轴也不利于农作物和其他技术的传播。由此造成了美洲社会发展的滞后。

  戴蒙德的观点应该是基本正确的,至少可以解释史前到文字与国家出现初期人类社会发展的差异。仓廪足而知礼仪嘛。但是文字和国家出现之后,社会形态的发展分化就不能用粮食生产简单解释了,这时候粮食生产已经不是问题,社会的发展变化由更上层的因素决定,比如政治形态,经济,文化,教育,宗教,人口素质等因素。作者在尾声也讨论了这个问题,认为新月沃地的衰落是因为环境被破坏,失去了粮食生产的优势;而中国未能走上技术革新的道路是因为统一的政权限制了技术的发展。这个解释咋一看是很有道理的,但是细想却也有破绽,它没法解释新中国之后的迅速发展。新中国仍然是一个统一的集权国家,但是却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了技术赶上了西方。所以,这个问题也许不能笼统的归因于统一还是适度分裂,政权的形式只是原因之一,而社会的其他方面肯定也是有很大影响的,比如国家政策、教育、文化素质等,应该是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

  阅读本书,很多人会觉得前半部分非常精彩,而后半部分失色很多,这其实是由本书的论述结构导致的。戴蒙德用了先提出论点再进行论证的论述结构。在第一部分使用了两个非常吸引人的例子——波利尼西亚的社会分化和印加帝国的溃败,来引出问题;第二部分开宗明义提出了粮食生产这一终极原因,并分析了粮食生产的地域差异。到这里作者最重要的观点已经阐明,第三部分其他因素的讨论虽然也很精彩,但已经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了。而第四部分,对各地域的具体分析,其实很多内容已经在前面论述过,所以显得有些重复和啰嗦,阅读乐趣也就少了很多。这样的论述结构可能会让人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但如果结构反过来,可能很多人会被大量的实例和论述搞晕了头脑而放弃阅读了吧。所以这样一种结构反而是更加合适的,而戴蒙德也把前面写的非常出色。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讲述人类社会发展的书,开拓视野,增长知识。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九):枪炮、病菌和钢铁摘要

  枪炮、病菌与钢铁 为了努力改变某个结果,了解是比再现和保持这种结果更常使用的办法。 人类的历史从5万年前开始。 3.5万年前,人类登上了澳洲大陆,一些超大型的陆地生物开始灭绝。 莫里奥利人和毛利人由共同祖先演变来,1000年后为何分别成了农业和游牧民族?莫人条件寒冷,无法耕种,游牧养活人口有限,甚至需要阉割男孩来防止人口过剩。 人口越多、密度越高,技术和组织就越复杂,专业程度就越高。 卡哈马卡的冲突,西班牙的皮萨罗的168名士兵和印加帝国国王阿塔瓦尔帕的8万士兵,1532年的故事。部分因为军事技术、流行病、航海技术、统一的行政组织和文字。 农业每英亩养活的人数是狩猎采集人数的10倍到100倍。 从依靠狩猎到农耕,需要经过几千年的进化。有些是立即接受,有些是部分接受,还有些是拒绝接受。 野生动物减少,驯化野生动植物的好处增加,野生粮食的处理工艺在进步,人口增加的压力。 谷物占到人类消耗的全部卡路里的半数以上,蛋白质不足的缺点由豆类来弥补。 新月沃地是最早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大约在9000年前。 最有价值的56种禾本科植物,占全世界禾本科的百分之一,但是它们都以压倒性优势集中在欧亚大陆西部的地中海气候带。 最早的农民对当地植物的了解,远远超过了其他所有的人。 不存在本地食物生产或者只有有限本地食物生产的地区,都缺乏可驯化的牲畜和谷物的野生祖先。 安娜卡列尼娜原则:可驯化的动物都是可以驯化的,不可驯化的动物都有其理由。 5种驯化的主要哺乳动物是牛、绵羊、山羊、猪和马。还有9种次要的可供驯化的哺乳动物。但是这14种动物在各大陆分布十分不均匀,成了欧亚大陆人而不是其他大陆拥有枪炮、钢铁和病菌的一个重要原因。 动物的日常食物、生长速度、交配习惯、性情、容易受惊的倾向以及群居组织的几个不同特点,决定了动物是否可能驯化。 抢先驯化现象。但是粮食生产的传播在美洲和非洲比欧亚大陆要慢。 非洲和美洲主要是南北走向,因此作物传播缓慢。当然,纬度也不是唯一决定性因素。 粮食生产导致病菌、技术、文化修养和统一的政府。 过去战争中的胜利者不全是拥有优秀将军和军队,而是要有最可怕细菌的部队。 一战时流感杀死了2100万人。黑死病在6年里杀死了四分之一的欧洲人。 需要足够多的人口,麻疹之类的病也叫人群病。 天花在公元165到180年杀死了几百万罗马人。 哥伦布到新大陆时,北美有2000万人,一两个世纪后,印第安人减少了95%。 欧亚大陆人和家畜的长期密切关系中演化出来的病菌,是欧洲送给其他大陆的不祥礼物。 蓝图复制和思想传播。 历史上和现行几百种字母,都来自闪语这个老祖宗,闪米特语是公元前1800年在叙利亚附近被发明,启发于埃及的象形文字。 思想传播的案例:1810年,印第安铁匠发明的切罗基文字。 古代文字的最早功能就是为了方便奴役别人。 文字出现的区域,和粮食出现的最早区域有关。 地理和生态同样影响了文化传播。 技术发展是长期积累,不是靠某个英雄。 即使同一个大陆上,各社会之间在接受新事物也大为不同。认为有些社会保守或者创新,都是并不正确的。 发明某个技术的容易程度和某个社会与其他社会的接近程度。 有些社会会放弃先进的技术,比如日本放弃火枪和中国放弃航运。 定居生活对技术史有决定性意义。 粮食的生产开始的时间,技术传播的障碍和人口的多寡,导致了技术传播的差异。 到1500年,全球的土地被国家治理的范围不到20%,如今却是100%。 族群、部落、酋长管辖地、国家。 解决陌生人冲突是非常困难的。 人口数量与复杂社会的形成有某种关系。 澳大利亚的没有固定的季节,受厄尔尼诺向南运动影响。 中国东西走向的大河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沟通,两条大河的水系沟通促进了南北沟通。欧洲没有连成一体的江河。 南岛语系,从台湾起源,包括东南亚、马达加斯加和复活节岛,都有着类似的语言起源。马达加斯加人最早来自印尼。 美洲只有一种驯养的大型哺乳动物,美洲驼即羊驼。欧亚大陆驯养有13种大型哺乳动物。 非洲南部缺少可驯化的植物和动物。 正是由于欧洲的分裂,才使得哥伦布可以在不同国王间游说,进而找到支持他探索的君主。欧洲的分裂和中国的统一所产生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查理曼、拿破仑和希特勒企图统一欧洲,然后都失败了。 孕育资本主义的不是中国的统一,而是欧洲的分裂。 政治分裂的复杂性远不止提供一个用于竞争的建设性平台,也可能是破坏性的。 最优分裂原则:太过集中不占优,太过分裂也不占优,比如印度。 文化因素也会产生很大影响,比如打字机键盘影响了电脑键盘就是很偶然的文化因素。 很难用伟人理论解释历史最广泛的模式。 历史与非历史的差别:方法、因果、预测和复杂程度。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是70%,英国只有10%。 日本19世纪末大规模移民北海道,以前都是阿伊奴人。 全世界最早的已知陶器是12700年前在日本发现的。日本弥生时代700年间经历的变化比绳纹时代经历的10000年要剧烈的多。 来自朝鲜的移民确实给现代日本民族带来了巨大贡献。 技术和农业的传播,归根到底来自人类群体之间的竞争,在过去一万年间,在无数年代和无数的地方发生过。 良好的体制确实是国家间富裕程度不同的原因,但不是一个可以遍地开花的随机变量,往往是因为其背后长长的历史链条,从扎根于地理的终极原因一直接连到体制的直接因变量。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十):神一般的著作

  这本书是可以称为神作的,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一万三千年的历史,五大板块的地理纬度全部浓缩在了这四百来页的书里,平均每页包括130年。事实上,也只有本书作者能够完成一个这样的作品。毕竟包括的知识类别太大,除了基本的作者自身的专业领域演化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之外,这书的知识还要求作者具有关于遗传学,语言学,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等等。做着自己讲到:“有几门从表面上看似乎与人类历史毫不相干的科学学科所提供的新的知识,以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这些学科首先包括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设计农作物及其原始野种的生物地理学;这些学科再加上涉及家畜及其原始野种的行为生态学;研究人类病菌及有关动物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人类疾病的流行病学;人类遗传学;语言学;对所有大陆和主要岛屿进行的考古研究;以及对技术,文字和政治组织的历史研究。”由此可见,本书所含盖的知识范围及其价值。可以说,本书是洞悉了人类一切似乎站在上帝视角的书。

  关于这本书是需要带着问题去读的。作者在前言中跟我们讲了这本书的宗旨是什么,就是来自于一个太平洋岛国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类的历史是这样-为什么是欧洲人征服了其他大洲的人而不是反过来,即便人类的智力相差不大,可为什么就是欧洲人发明了强有力的武器。根本原因是什么?从波利尼西亚各小岛因为不同地理条件而发展出的不同情况作为整个地球人类的小小侧面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这些例子指明了一个清晰的方向。这书真的有一种让人洞悉人类整个历史的通透感。庞大的体系却渗透了所有的时间维度和地域范围。可以说是关于人类的历史大百科。

  许许多多的东西,也都是通过读了这本书才知道的。比如东南亚民族和中国南部的关系,泰,越南,缅甸老挝与中国南部的关系;日本与朝鲜的关系;印欧语系;大陆轴线与发展速度的关系;气候地理与国家贫富的关系等等,以及许许多多寻找历史数据,推断历史的方法:比如很神奇的一个是通过现代的语言系统来推断过去的历史,甚至能推倒出那种作物在什么时候被驯化的时间。

  可以说,这本书真的教会我很多,不管是从思考方法上,还是过硬百科知识上。

  再来总结一下本书的大概内容,首先是问题,为什么是西方侵虐东方,而不是反过来?为什么先进的是欧洲人,而不是其他大陆的人,毕竟根据研究发现,所有的人都是从非洲走出去到达各个大陆,那凭什么欧洲就比美洲大洋洲非洲先进那么多?欧洲人为什么会拥有书名包含的三样东西:枪炮,病菌与钢铁?大陆的差异体现在地理根本上:有没有可以驯化的植物?动物?气候如何?大陆的轴线是南北向还是东西向?这些最最根本的因素带来了粮食生产效率的不同-而粮食生产的多少则丰富了人的属性,包括各种非生产性的人员,包括士兵,政治家,工匠,文官,从而诞生了文字,文化,国家,政治制度,和各种科技。通过互相的影响得以达到最大化的进化速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