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冬日笔记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冬日笔记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09 20: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冬日笔记经典读后感10篇

  《冬日笔记》是一本由[美] 保罗·奥斯特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18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冬日笔记》读后感(一):老年人的话我们要听听——我关于奥斯特的视频访谈(文字版)[猫]

  感谢豆瓣纸书工作人员音频整理,我知道这个工作有多辛苦,在此感谢。我又增补了一点点内容。 -------------------------------------------- 保罗奥斯特是一位非常有趣作家,他写的小说都非常好看,能够把纯文学、或者说严肃文学写得跟通俗小说一样引人入胜,这是很了不起的。同时他在小说里也会做许多叙事的冒险,所以每本小说的阅读体验都不一样。他当年在拍电影《面有忧色》的间隙,与Lou Reed对谈,说自己早年在普林斯顿教写作时,感觉交出最差作品孩子,最有前途,因为他们敢于尝试,而不是纯粹模仿已成名的风格化作家。他自己也是从十几岁开始不断写,到三十多岁才找到方向,自认早年写的都是垃圾,《冬日笔记》也记录了他当年在最灰心时刻,如何被现代舞者的舞蹈拯救,打通了快要停息的写作脉搏。 他还写过好几本好看的回忆录,读者可以在其中找到很多他小说人物原型的蛛丝马迹,这对于书迷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玩游戏,对我来说也是。 刚开始看保罗奥斯特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他的长相,只是觉得小说很好看,而且他的思维方式跟我很像,我碰巧也过着他早年那种不安定的写作生活。一直到几年后看中文版《穷途墨路》,书的封面有他的照片,我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发现他原来长得很英俊。看《冬日笔记》才知道他是个犹太人,有犹太人的标准长相,对自己这一身份强烈认同感。我也慢慢感觉到他是一个很天真、很异想天开、很有意思男人。 我欣赏他的才华,他是一个多线程发展的人,除了当作家,还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编剧,自己也做导演,他编剧的《烟》是拿过柏林银熊奖的,他还做过戛纳评审。他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开始摸索以写作为志愿、打多份工的职业道路,那时候走这种路的人不多,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会慢慢认同他这样的发展方式,这也是大家可以选择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道路。 奥斯特的小说有点打破虚构现实之间的距离,所以读者在读的时候常常会问,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这个人最后会怎样呢……他往往会给我们一些开放结局,让读者有自己的思考。我感觉到,保罗奥斯特是一个很有讲故事热情作者,这样读者也很容易被唤起读故事的热情。 还有一点让我很佩服的就是,他可以把日常生活中蕴藏着很多危险因素这样一个现实表现得很淋漓尽致。同时,有很多违背常理事情,他也可以写得很自然,让你可以接受他所写的那个状态,比如《隐者》里有一个故事,男主角跟他的姐姐之间有一点乱伦的关系,他们两个上过床,这是一种很不可思议的事,但是保罗奥斯特可以把它写得很美好、很纯,让你觉得这两个人就是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同时你又不会施以道德指责,这就是一个叙事者很厉害地方,我非常佩服。我也感觉到他小说里关心弱小批判邪恶正义感,在《冬日笔记》里,能看出他正义感的一些生活源头。 《冬日笔记》是他在64岁的时候写的,人在那种年纪下已经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好惧怕的,所以会变得特别坦率,读者就能读到很多隐私。他会在里面讲他大概20岁的时候得性病这样尴尬的事情,但是他写得非常的细致,让我们这些不懂这种事的人有了经验上的扩展,看到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他还讲了他25岁在巴黎的孤独生活,当时嫖妓的经历。从那些经历里,你反而真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因为他每次去嫖妓的时候,他不是先看女人身体——先看女人的身体肯定直接是为着性而来的——他首先是看这些女人的脸、眼睛,在眼睛里,发现那种光芒。有一次,他印象最深的那个妓女,他们两个度过了一个非常美好的晚上,妓女还为他朗诵了波德莱尔的诗。巴黎也是个很有趣的地方,这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保罗奥斯特一生中遇到很多不同寻常的事情,包括他的母亲突然离世,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太大,他的恐慌症因此被激发出来。他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他是怎样跟这种疾病抗争的,现在我国年轻人也有很多类似心理疾病,比如焦虑症,抑郁症,但我们看保罗奥斯特的书就可以明白,一个人只要活得足够长久,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解决的。 如果你无可救药地爱上电影、音乐、文学、美术……如果你在寻找朝九晚五之外生命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如果你的人生经历过太多不可思议的故事,有惊喜,有伤痛,甚至不堪和尴尬,那么你们可以看看《冬日笔记》,看看满足以上所有条件的这个人,保罗奥斯特,他如何度过了自己的大半生。

  --------------------------

  我的公众号:树屋钓月亮

  《冬日笔记》读后感(二):冬日笔记评论

  被豆瓣在夏天安利了这一本,如今北京到了冬日 ,刚刚好读完。

  整本书是一段平淡回忆,恰恰如同一个老人看尽世事沧桑,把自己所有的记忆搬出来,如同晾晒经书、旧物一样,给我们展示出来。

  读过之后感慨其实并不是很多,家的概念、爱的概念、朋友的概念、生活的概念、亲人的概念……当这些概念如同潮水一般涌来,犹太人的身份和挪威人的身份产生交融,当时间的交织使家庭的关系产生错位,母亲向孩子讨要生活费用;青年时期放纵与毫无约束导致自己疾病缠身,遇见爱情, 得到家庭时又迫于生计打工赚钱。当有钱时又事情缠身,没有时间陪着家人

  人生总是充满各种无奈、虚妄,会被一时冲动所左右,会被各种人、事、情感羁绊。这些羁绊也恰好构成生活的一部分,就如同打游戏,认认真真面对困难挑战才有了乐趣,如果没有限制和条件,创造性也难以体现。如同没有重力的限制,搭积木也是悬浮在太空中的杂乱,或是如同流沙聚成一堆。正是因为羁绊人生得意有趣,正是因为规则游戏得以进行。

  《冬日笔记》读后感(三):听奥斯特的经历,思考自己

  书中有一部分是以奥斯特的住宿线索写的,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那些邻居,与邻居间发生的那些故事……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中,居住是一项,有个空间能容下那不应该被人看到的休息,能让心有个缓冲地,给自己和家人一个独立社会单位,居住的房子意义并仅仅是一个生理需求,当你步入有妻子,有孩子的家庭生活,一栋房子带来的稳定,是何其地重要

  平淡是客观的现实,但那份心路历程,生活成其为这样的形态,背后的人生选择,自己的价值观接触到的人与事,坦诚表达对生活的思考,才是这本书给读者的财富

  那些你以为不会发生的事,最后一一地在你身上发生。幸福,与痛苦~心定了才是生活

  《冬日笔记》读后感(四):冬日悄至

  奥斯特迈进了自己生命的冬季,缓缓向读者讲述自己从小至今的一些生活小事。作品以第二人称叙述方式展开,正如开篇的首段所讲“你以为这永远不会发生在你身上,这不可能发生在你身上,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不会有这样事情发生的人,然而此后,一件接着一件,它们全都开始在你身上发生,就像在每一个其他人身上发生一样。”读作者的故事自己会有一种或多或少的共鸣感,加之以“你”来称呼,合上书本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慢慢度过了一生。

  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爱恨情仇的细致描写,然而保罗却用真实笔触告诉我们一个鲜活的人物,他孩提时代身体受过的伤,年轻时候喜欢过的女人,对爱与性的渴求,为生活而不断迁移的住所失败婚姻失去家人的痛苦以及遇见一生对的人等等。那些经历过的相似事情也会让人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尤其是所谓的“巧合”,或者说是联系。保罗也时常把经历的事情的过往联系起来,比如车祸事件的发生,自己血缘由来,芭蕾舞的启发,自己的重获新生父亲的生命告终……每一件事情似乎都是冥冥中的不可预见与情理之中,你也无法得知究竟是自己曾经做过的哪个选择决定了自己生命的走向,可能都是,可能都不是。

  一扇门已关上,另一扇门已打开。而它们是哪天打开关上的,生活从来不会告诉你。

  《冬日笔记》读后感(五):你书写了我的焦虑和感受

  大年初五的黎明,由于禁放烟花爆竹而如此寂静的黎明,开始读保罗奥斯特在65岁时写的《冬日笔记》。

  在冬夜被窝里读、在返程的人潮熙攘充满闷热气味的绿皮火车厢里读、在动荡地铁车厢里读、在凌晨卧室的一豆灯光下读。。。那些字句,总是让我忘了身在何处,总是让我落泪。内心里总是充满着各种不安全感,对孤独的恐惧、对贫穷的恐惧、对衰老死亡的恐惧

  保罗奥斯特充满深情描述自己至今经历的一生:美好的童年、满怀理想的左派的青年、遭遇至亲离世的中年,以及即将步入的老年。

  他仔细地描写他二十一个住所,它们是以shelter为划分单位的二十一段经历:“从出生到现在的二十一个永久住址,尽管永久很不像是个正确的词,考虑到在你生命过程中多么经常搬家。那么,是二十一个停驻地,一组地址引向那一个或许会或许不会被证明是永久的地址。”他充满深情地描写他现在的住址:“这是你们居住的地方,而这也是你们希望继续居住直到你们再也无法上下楼梯的地方。不,甚至有过之:直到你们再也无法爬上爬下楼梯,直到他们把你抱出来将你放进坟墓”。

  2016年11月,我们正式搬到一起,我个人的七个shelter,我们的第一个shelter。无数次地,我们一起幻想那些“梦想的住所”,欧洲的窗台摆满鲜花的小公寓、林中的小庄园、半山而居的小城堡、面朝大海小屋竹林中的日式小房。我们在里面谈话、争吵、拥抱欢笑、流泪、 发怒,我们在里面互相依靠共同迎接不确定未来。它们会或者将会构成我们平凡琐碎但是独一无二的人生。

  **************************

  他描写他如何面对母亲的离世:“你哭不出来。你无法像人们通常那样伤心,于是你的身体崩溃了,替你伤心。如果没有各种在恐慌发作前到来的附带因素(妻子不在、酒精、缺少睡眠、表亲来电咖啡),有可能永远不会发作。但最后那些因素只是次要的。问题在于你为何无法在母亲去世后的那些时分释放自己,为什么,整整两天,你都无法为她流泪?是因为一部分的你偷偷为她的去世而高兴?一个黑暗念头,一个如此黑暗而令人不安的念头,表述它甚至就令你害怕,但尽管你愿意承认这有可能是真的,你仍怀疑这能否解释为何你无法哭泣。。。当你看某些电影时眼睛会潮湿,你也曾在众多书的纸页上落泪,你曾在个人极其伤心的时候哭,但死亡令你凝固,把你关闭,剥夺了你的所有感情,所有情感,与自身心灵的所有关联。从一开始起,你就已在死亡面前噤声了,而当母亲去世时情况同样如此。至少对开头那会儿、起初的两日两夜是这样,随后闪电再一次来袭,而你被烧焦了。”

  面对父母的日渐衰老,常常会有一种失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无法想象那时的我会有怎样的感受和表现。迄今经历的印象最深的失去至亲是外公的离世。一切在两个月里爆发,很快就到了呼吸衰竭和肾衰竭的地步,所幸没有经历什么痛苦。亲族们在重症监护室外等待消息,亲人们在灵房里彻夜边折纸钱边哭泣守灵,妈妈阿姨们抱着骨灰盒随着灵车开往墓地,一路哭泣和对着骨灰盒自语。“离世”对当事者是一种解脱和休息,对留下的人是一场精神上的暴击。

  **************************

  他描写与妻子的相处和相遇三十周年的纪念日:“你和妻子在宾馆餐厅里单独吃晚饭。之后,你们乘电梯到九楼进了房间,在那儿你们很快一起喝完了一瓶香槟,忘了打开收音机,忘了打开电视机看看那四千多部供选的电影,而在喝香槟的时候,你们彼此交谈,好几个小时你们什么都没做只是在交谈,并非在谈论过去及身后的三十年,而是在谈论现在,谈论你们的女儿和你妻子的母亲,谈你们现在正在忙的工作,谈所有那些既切题又琐碎的事,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夜晚与你们婚后的其他任何夜晚并无不同,因为你们俩总是在交谈,正是这交谈以某种方式定义了你们,而所有这些年来,你们一直生活在这始于你们相遇之日的漫长而不间断的谈话中。”

  过惯了三十多年的“越努力越焦虑”的人生,内心深处无法摆脱对自我的深深否定,总是飞奔着去完成一样又一样的任务,无视自我的感受。足够幸运的是,从现在开始,能被点醒和时不时地被提醒关注自我感受的重要、表达和面对真实自我的重要、与伴侣交流的重要、找到意义感的重要。这是第一段真正意义上的亲密关系,这是真实自我“生活”的开始。

  **************************

  最后,他说:“你爬下床走到窗口,赤脚踩在冰冷的地板上。你六十四岁。室外,空气是灰色的,几近白色,看不见太阳。你问自己:还剩多少个早晨?一扇门已关上。另一扇门已打开。你已经进入生命的冬天。”

  保罗奥斯特让我对现时开始新的思考和感受。

  《冬日笔记》读后感(六):平凡的回忆录而已

  这本书是我一个多月以前看的,今晚写书评之前我特意又翻了一遍。我承认奥斯特是不错的作家(从他作品得奖来推理,其实之前我并不认识他,也没有读过他的其他作品),人也长得很帅(毕竟书里有他年轻时照片的海报),不过我就这本书而论,很一般。

  书的扉页上写,可以从他的人生历程看出他写作灵感的来源和经历。但是我觉得,每个人人生的经历或许是相似的,但一定是独一无二的,他写作灵感的来源对我们来说并无任何借鉴之处,因为一个作家成长的历程是无法复制的。或许我们可以从他的生命历程中的一些事,获得一些思考,或许吧,谁说得准呢。

  再有,本书的叙述方式,大概是时间顺序,但又有其他时间段的穿插,精不精妙,合不合理,我不敢妄言,但我觉得这一点起码不能拿出来夸赞,因为自杜拉斯的《情人》以后,我觉得这种写作方式很多,他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全书就是一个老人回忆自己的一生,讲自己的一些经历,是的,是经历,不是故事。虽然也有故事,但是从他列举自己的几十个住所来看,奥斯特就是讲经历,在回忆;从书名《冬日笔记》来看,也更像是一个老人在回忆。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就是一个外国老人的回忆录。或许他的名气大,干过很多漂亮的事,写过很多成功的书,但是就我一个普通青年客观看待这本书而言,确实无甚价值,很普通。

  不过,或许有人可以从中引发思考,那我就不得而知了。阅读水平有限,实话实说而已,确实也是没搞懂这么多说好的,到底好在哪里。

  《冬日笔记》读后感(七):冬日里的蓦然回首

  “这个早上你望向镜子,意识到整个人生都是偶然的,只有一项必然的事实除外:或早或晚,生命会告终。”走在这条无可避免的必然结局的路上,在漫长的冬日里,时间仿佛凝固了,保罗•奥斯特也停下了脚步,回望自己的一生,写下了这本《冬日笔记》。

  这本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回忆录,奥斯特在书中抛弃了自己作为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译者、电影导演等社会性的头衔,回归到儿子、丈夫、父亲、房客的身份上,把自己当作一个真实的人,以身体去感受生活。他的回忆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而是完全根据记忆所到之处的感官,将当时经历事件真实可感的情境毫无保留地诉诸文字。通过《冬日笔记》,我们可以更了解保罗•奥斯特的人生和内心世界,也有助于更深入理解他的文学作品。

  人活在世上,说到底真正拥有的就是这一个身体而已。身体是生命存在的形式,也是我们与世界形成联系的唯一工具。奥斯特从身体的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剖析。对外,身体的移动形成了我们在空间中生活的轨迹,他详细列举了自己人生中的全部二十一个住址,漂泊生活的各种琐事仍然存在于记忆深处,被事无巨细的呈现出来:房间的大小、窗外的风景、与邻居的相处、以及和当时的伴侣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情感纠葛……除了住所,你的身体还会去旅行,会穿梭于各个国家与城市、出现在各种场所、做各种事情、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最终你发现:自己是一个在行走的人。

  对内,保罗•奥斯特着重要表达的是每一个时刻下的感受和意识,即生而为人的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情感,是完全的自我暴露,显得真实而动人。有开启自我意识的瞬间、和母亲一起打棒球的欢乐、遇见真爱时的非你不可、青春期的性萌动、第一次去第二任妻子家乡的关于那个夏天的清晰记忆,也有对恶毒表亲的厌恶,写到爱打架的男孩时,他还会毫不避讳的坦言“第一次希望一个人类死去”,这些内心不能对外人道的灰色角落,也是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就像奥斯特说的,“毫无疑问在你生命的那一刻,那就是你的样子”。

  完全属于你自己的身体,你却无法完全掌控它。因此,生命的无常,总会成为任何一个感性的人最深的痛楚。连自己都来到了生命的冬天,必然也曾见证过至亲生命的落幕,奥斯特提到,在父亲和母亲去世时欲哭无泪的伤痛,被他的身体忠实地表达出来了,“出于你无法理解的原因生命戛然而止”,甚至还来不及告别,束手无策、无法弥补的锥心之痛,正是他的晚年最无法释怀的遗憾。

  匈牙利作家马洛伊•山多尔在《一个市民的自白》中写道:“生命在懵懂中悄然流逝,说不出口的话语、我们当时的举止、沉默与恐惧,这些就是生命,真实的生命。”当时的一切自有其方式,而你从不停下来质疑它们。无数个生命里的那一刻,无数个记忆中的细节将过去的你和现在的你联结起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当奥斯特走到了六十四岁这一年,前方的路途已接近无限短,过去的一切已尘埃落定,蓦然回首,对生命本身的思考是如此清醒、深刻、热情、坦诚,可以体会到他内心世界的有序和精致,也点缀着淡淡的忧伤。“世界变化无常,我们随时都可能失去未来”。身体的衰老见证了时间的流逝,岁月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印记、在脑中刻下的回忆,是我们真实生活过的证据。

  很多人都在寻找真实的自我,每个人都会遭遇到失去、逃离、搜寻……这种感觉对所有人而言是相通的。和保罗•奥斯特一样,我感受过夜不能寐时心怀中澎湃的能量,也体验过乘飞机时失去自身的现实感、急于清空膀胱的焦虑,我也喜欢最大的城市,因为不会令人厌倦……可是又有谁能为自己和别人的人生下一个定论呢?

  《冬日笔记》读后感(八):冬日笔记一半漫谈

  凌晨四分,看了一大半的冬日笔记。写点自感。自己的成长就像世上千千万万个你我一样,长的那么“像”。但你多了一份对世界的敏感,这促使你能更多的感受外围的变化。自己的婚姻就像没有风帆的小船,任凭大海啪嗒,随时准备翻船。逃离不了的翻船如期而至,让你理解到两个灵魂激烈的碰撞,会产生那么多副作用(我深表同意)。沉默寡言,对待文字却细腻精算,年轻的回忆装在脑海里。你不曾忘记,也不会刻意提及。岁月沉淀带来的好处得到提现。再次结婚,灵魂是融洽的混合在一体,是两个人思想,身体碰撞之后却无法再次分开的结合。妻子是个识大体,写书之人。你感谢上帝让她来到你身边,赋予你生而为人的乐趣,为你带来身体的愉悦和心灵交流的舒畅。在你有生之年搬离的二十多个住处,你善待了几乎每个住处,谈不上爱,也说不上恨。你记忆里的每一个住处都有一段无聊沉闷的叙事,那是这么多年你脑袋里的记忆对你的回敬,你不能奢望的更多,还原本真是你急切和近乎渴望做的事。那些开头的生平事迹让我如你一样,感受生命,尊重生命,探索生命。我是谁?我该怎么存在?脸上的疤痕让你年轻时显得俊郎帅气,你对它正面回答,多亏没有毁掉英俊的脸庞,让你在年轻时和年轻女人做爱得到丰厚的筹码。这些往事本不该提起,但不能予以回避。真切发生,没有对错,没缘没份就该错过。这些回首的往事起的波澜,对于逝母之痛,泪水就像干涸的泉水,企及有生之年再次喷发,领不了的情。就只有默默承受。会想母亲总会比父亲多了不少,在别人背后戳指你母亲勾三搭四,与男人上床。你没有回避,因为也没有证据的反驳,但你明白父亲与母亲明明就只是两路人却要坚持走一条路,迟早分路而行。在你六十四的年龄,你没有那么多时间纠结对错,你只想了解母亲在背后承担了多少?你对于母亲是个什么意思?是她痛苦时的慰藉?还是一个幸福与痛苦的载体?你渴望也不渴望的想明白。想着母亲逝世,没有所爱之人的陪伴,威士忌或其他烈酒成了你忠实的伙伴。你坐在凌晨三四点的大街上,寻求着什么?又不知该如何诉说。多么渴望妻子在你身边陪伴着你,给予你慰藉。从没有像此刻一样渴望她在你身边。堂姐电话里带着尖锐言语批判你母亲,她作为一个高学问的人作出此番说明,让你不愿与她在电话交谈并说出任何一个词汇。但出于礼貌性,你作出了回应。没有谩骂,谩骂会使你觉得那个人说的话伤害到你,你没有为母亲辩解。你内心也许会有邪念产生,别人说出点事实,我又没证据。如何证明?但随意猜测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加上自己的眼光,难道不会变色?

  《冬日笔记》读后感(九):身体与疾病,记忆与感觉

  以《纽约三部曲》、《幻影书》、《孤独及其所创造的》闻名于文坛的美国小说家保罗•奥斯特,在二零一二年推出了他的回忆录作品《冬日笔记》(Winter Journal),创作时间则始于前一年的冬季,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一九四七年出生的他,在当时,已是六十四岁的“老翁”,尽管距离其生日尚有一个月。如果说年轻人都是诗人,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成全为诗,那么,如奥斯特般的“老翁”,应该可以算得上是智者,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别有深味。

  在《冬日笔记》一书中,奥斯特使用第二人称叙述,以“你”贯穿全篇。当然,这个“你”,指的是“我”,但却是经过审视的“我”,是客体,它有待一个更加冷静、更加智慧的“我”对其进行描述、分析和理解。“我”与“你”,虽为一体,但存在间隔,一是时间之隔,二是人生阅历和体验之隔(六十四岁的“我”书写并竭力理解六岁、十岁和青年时期的“我”)。这种间隔,既是变化成长之必然,又是审美超越所必需。“我”与“你”,像是在镜中对话,又像老友般絮语攀谈。

  回忆录写作一般多用第一人称叙述,有较强的代入感,使用第二人称,则代入感相对较弱,但也正是这种距离,促成了奥斯特的私密写作。虽然是交与读者的回忆录,但终究,是自己面对自己,自己观看自己。从拿起笔的那一刻起,到成为举世有名的作家,自己这前半生,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坎坷曲折?写作与生活,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是从生活找寻写作的养料,还是有什么非写不可的理由?

  《冬日笔记》从奥斯特三岁写起,写到六十四岁,回到自己伏案写作的书桌。在这些年中,居住、学习、立业的地点不断迁移,身体不断长大、强壮、结实,然后是不可避免的衰老。期间与无数人物来往交际,在头脑中、在身体上刻下生活的记忆。身体上,有性欲萌发而未得到满足时的焦虑、苦闷,也有性欲得到满足时的欢欣与愉悦,还有运动带来的新奇之感,当然还少不了疼痛、恐慌症发作带来的惊惶与无力。身体叙事方面,奥斯特并没有多加掩饰,而是如卢梭一般披露自己的过去,尤其是去烟花场所开始性启蒙那一部分。而在记忆方面,有令人向往的家庭欢乐,也有常人不愿经历的生离死别;记忆是如此沉重,生者却又不得不背负此“重”艰难前行;相聚总是短暂的,告别诚是人生的常态,可又有几人善于告别呢?

  从活泼好动、男性荷尔蒙旺盛的美国男孩,到中年已在文坛逐渐崭露头角的小说家,奥斯特经历了人生中很多第一次。第一次接吻、第一次性交、第一次到国外旅行、第一次租房子、第一次开车、第一次恐慌症发作、第一次领取稿费、第一次结婚成家(与莉迪亚•戴维斯)、第一次成为父亲、第一次面对亲人的逝世、第一次出版小说、第一次将自己的小说拍成电影、第一次获奖、第一次开车出事故……从第一次的生疏、胆颤到以后的熟能生巧、习以为常,奥斯特在不断积累着人生经验,也逐渐领会到人生的复杂性,以及物是人非的无常与无奈。

  正如法国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通过书写《追忆逝水年华》所彰显的一个理念:并非因为重要而书写,而是因为书写而重要。《冬日笔记》中,并无任何时代大事记,而是小心咂摸个人生平中值得书写的部分。六十多年的人生经历,数十年的文学创作,真要找出某一两个因素来解释一个作家及其作品,除了作家创作思想在某一时刻的重大转变,其他皆为徒劳。也许是因为不吐不快,也许是因为生机所迫,也许是因为一心执着于艺术创新。关于奥斯特,我们或许只能说,他来到世上,他正在活着,他还在书写。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冬日笔记》读后感(十):《冬日笔记》:布满了写作密码?

  “冬日笔记”这一书名应该有两种解释,一是作者保罗·奥斯特的这部作品开笔于2011年1月3日,作者所在的城市纽约大雪纷飞,是为冬天。二是,2011年1月3日,距离作者64岁生日还有一个月,保罗·奥斯特开始进入人生的冬季。

  窗外大雪纷飞,正是围炉夜话的好时节。此刻,回首往事应该是最容易生发的情绪。对一位年逾花甲的作家来说,他要回首往事,是不是都是关于写作的酸甜苦辣?

  保罗·奥斯特一路写下来,真的像是没有构思过的写到哪里是哪里。他写了小时候摔过的跤,比如那一次被母亲带去商场摔破了脸颊差一点摔掉性命的那一跤。

  关于摔跤,保罗·奥斯特又写过几次。不过相比于其浓墨重彩地描述他住过的地方搬过的家,除了差一点要了他的命的那一跤,在《冬日笔记》中,摔跤算不上什么,包括有摔跤寓意的事件,比如离婚,比如丧父,比如深爱的母亲的猝死,都及不上作者对直到提笔书写《冬日笔记》时住过的地方住过的居所的记忆。

  “后来,七十年代初你住在巴黎,有很长一段时间孤身一人,夜复一夜地睡在女佣狭窄的小床上……”从这一笔开始,《冬日笔记》进入到详尽地记录和回忆保罗·奥斯特的“你”在60岁之前居住过的所有地方:

  南哈里森街75号:东奥兰治,新泽西。

  维列治街1500号:尤宁,新泽西。

  欧文道253号;南奥兰治,新泽西。

  哈丁道406号:南奥兰治,新泽西。

  范·维尔索广场25号;纽瓦克,新泽西。

  卡门楼814A;哥伦比亚大学宿舍。

  西107街3号;曼哈顿。

  西115街603号;曼哈顿

  西07街262号,曼哈顿。

  雅克莫瓦斯路3号;第15区、巴黎。

  笛卡尔路5号;第5区,巴黎。

  圣马丁;穆瓦萨克-贝勒维镇,瓦尔省。

  河滨大道456号;曼哈顿。

  杜兰道2230号;伯克利,加利福尼亚。

  米利斯路252号;斯坦福城、纽约。

  瓦里克街6号;纽约。

  卡罗尔街153号,布鲁克林。

  汤普金斯广场18号;布鲁克林。

  第三大街458号,公寓3R;布鲁克林。

  第八大道300号,1-I公寓;布鲁克林。

  温德姆路;西汤森德,佛蒙特。

  公园坡某处,布鲁克林。

  “从出生到现在的二十一个永久住址……”我不厌其烦地将保罗·奥斯特列举在《冬日笔记》里的二十一个住址一一抄录在这里,是为了让这篇文章的读者能够感性地认识到,如果我继续文抄公,将保罗·奥斯特关于每一个住处的详细说明也抄录下来,那将是什么样的篇幅!事实上,《冬日笔记》不是一本厚书,区区182页且字号大而排版疏朗,在保罗·奥斯特的作品中这实在不是一本巨著,可是就其在保罗·奥斯特创作中的地位,又实在是一本巨著,因为,在这本用第二人称结构全书因为让读者倍觉亲切的书里,如果读者有心,是能够捕捉到这位伟大的先锋作家的创作密码的。

  就这样巨细靡遗地书写着自己在各种年龄阶段住过的房子,初读时我当然不能理解:你是作家,保罗·奥斯特,你是鼎鼎大名的作家,你是全世界喜爱文学的读者心中的偶像。你在年过花甲之后说是随性,但谁都从你看似随手拈来的写作中看出了你的精心设计而写成的一本书,怎么能够不写你的每一本书是在什么样的境况下什么样的心境下完成的,而是执着于每一个居所来龙去脉,为什么?

  不相信像保罗·奥斯特这样的作家会荒腔走板,只好再一次翻开《冬日笔记》。罗列过他的二十一个居所的地址后,我们难道还不明白吗?保罗·奥斯特不是福克纳不是卡佛,是因为开风气之先的纽约能够时时刺激他的灵感。不错,他离开过美国,回到美国后离开过纽约,但是,他的创作高峰都是居住在纽约时到来的,他用《冬日笔记》与《纽约三部曲》等等他的杰作互为印证,生活环境对一个作家的重要性。唯独纽约才是保罗·奥斯特能够身心放松得灵感纷至沓来的处所,就像芝加哥之于索尔·贝娄。

  这就是遍布在《冬日笔记》里的写作密码。这也是为了什么明明在加利福尼亚找到了极好的住所,保罗·奥斯特还是选择了回到了嘈杂而纷乱的纽约。没有办法,只有回到纽约,他才是作家保罗 奥斯特,他的写作经难道还不显而易见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