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二十六篇》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二十六篇》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11 20: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二十六篇》经典读后感10篇

  《二十六篇》是一本由钱理群著作,东方出版中心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5.00,页数:3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二十六篇》读后感(一):【搜狐读书访谈】钱理群:中国人现在什么也不爱 什么也不怕

  2015年,钱理群卖房养老,搬到养老院去住的消息引起人们讨论。钱理群,因研究鲁迅、周作人、曹禺等经典现代文学作家而被人所知。他独爱鲁迅,在北大、中学里不停的再讲,他喜爱鲁迅的精神,并自称我这一生被鲁迅所影响事实也的确如此,他不安心在北大里做一位文学教书匠,他来到中学,推动教育改革,参加社会活动。他希望靠自己的绵薄之力,匡正现实的弊病。他不停的写作,自我反思,自我解剖,希望人生一世,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提出自己看法。他踽踽独行,虽然不被很多人理解,但就如他所说的,有的时候做事对自己的意义反而大于社会的意义……值钱理群先生新书《二十六篇:和青年读者谈心》出版之际,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年过七旬的钱老,并听他谈自己的心路历程。钱理群先生访谈中。拍摄者:张弛

  《二十六篇》读后感(二):那个讲鲁迅的老头叮嘱

  “青年对我的影响,当然不限于学术研究与教学,更是渗透到了我的生命本体。”

  这是钱理群老先生在《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一书开篇里所交代一句话。而这本书所面向正是眼下充满激情理想却又徘徊茫然青年学生,这里既有钱老对自己人过往和家国世道的回望与思考,更有老人家后辈们的一句句语重心长的叮嘱与提醒语言亲切晓畅,闪烁着思想智慧人格光芒

  这本书是钱老在过去十几年的一系列演讲合集,谈大学、谈读书、谈教育、谈社会、谈做人……非常适合现在的大学生、青年教师年轻上班族志愿行动阅读。没有高高在上老资历式的训诫,有的只是如老朋友一样随和谈谈心、聊聊天,字里行间全是一个老人家的心里话,无不是殷殷之词切切之语,读来很有启发

  钱老素以研究和讲读鲁迅而闻名,当提到钱理群这仨字时,恐怕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闪过“那个讲鲁迅的老头”这样的印象,而我正是在阅读鲁迅时才相识老爷子的。我还记得才上大学时从图书馆书架上抽出一本鲁迅的小说来看,里面那些精彩的解读和真知灼见立马吸引了我,然后一看编注者正是钱理群,从此就记住了这个名字

  钱老坦言,“有一定的文化,又喜欢思考,这样的人,特别年轻人,迟早是要与鲁迅相遇的。”在此我们不妨也可以说:一个喜欢读鲁迅的人迟早是要与钱理群相遇的。众所周知,当前鲁迅及其作品越来越被有意地排斥在主流之外,诸如将鲁迅轰出教材、赶出对话等,但这遮蔽不了鲁迅笔下描写的那一系列残酷景象所对应的今天的社会现实与世道人心。故此,钱老接着说道,“我接触过许多青年朋友,他们在学校里读鲁迅作品,没有什么感觉,甚至有些排斥;但进入社会,有了阅历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以后,再回想起学校读过的鲁迅作品,就有了感觉,进而自觉地读鲁迅作品了。”这句话,恐怕已经很多年轻人已经有了体会了。

  平常在一些媒体上也时常见到钱老的言论,比如前两年有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提法,这一句便道出了大学教育中的问题所在,其时也可体会到老爷子心中的隐痛忧虑。钱老认为大学应该具备两个功能,一个是坚守,一个是创造。除此,还应保持沉静清洁和定力三种精神。但老人家也自知这些话不免近于痴人说梦,因为现实的中国、现实的大学完全反其道而行之

  那么,作为个体该怎么办呢?老人家的诚恳建议,“一是要抓紧年轻时代大好时光自由读书,尽可能广泛地吸收古今中外的精神资源,为建立自己的信念与理想,打下知识与精神的底子。二是在可能范围内,适当参加社会实践,特别是到底层、到农村去,了解中国国情,与中国老百姓建立不同程度的精神联系,这是建立信念与理想之根。”这后一个建议也就是钱老所说的“认识脚下的土地”,这对我自己的启示来说最起码就是要重新认识我的家乡,了解那里的人、那里的事,它不止是物质的,更是一片精神故乡,因为在这个变动和飘荡的时代人不能没有根没有本。

  我特别认同钱老所提倡的“想大问题,做小事情”的主张,,这也就是胡适所说的“功不唐捐”,着重于渐进的一点一滴力量,“这样做,既可以使自己的日常生活为理想之光所照耀,于是所做的小事也就被赋予了一种诗意同时这样的理想的追求又可以落实到日常具体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而避免了空谈与无所事事。而在内心世界里,又可以在总体焦虑中获得每一个生命瞬间的踏实感。”相反,如鲁迅所说的,“所感觉得范围颇为狭窄,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长此以往,陶醉于这样的小天地,不免落得个“哀愁”与“顾影自怜”,任生命一天天萎缩、扭曲下去。

  钱老还特别提倡一种“健康地、快乐地、有意义的生活”,也就是“在这个物质享乐消费的社会里边,我们这一群人尝试着物质简单、精神丰富的生活方式;当许多人奉行极端利己主义拒绝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和社会道义的时候,我们这一群人,尝试着利己利他;当许多人奉行将他人视为敌人坚持丛林法则,进行残酷的你死我活的斗争的时候,我们这一群人,不把别人当敌人,而当成兄弟姐妹,大家一起合作;当这个社会充满谎言的时候,我们这一群人努力部分生活在真实里……”

  在这个充满浮躁诱惑年代,各种五花八门说法刺激新鲜玩意儿,怪力乱神层出不穷目不暇接,一个人稍不留神可能就会无意识迷失自我,并最终失掉自我。那么,为了抵抗这一点我们该怎么做呢?这里,老爷子所推崇的是“沉潜的精神”,沉到民间和社会的底层、沉到生活的深处、沉到生命的深处、沉到历史的深处。所谓“沉潜”也就是将自己当成自己的土壤种子,自己种植、自己浇灌、自己发芽,这传递其实是一种踏踏实实、放眼长远人生观,并包涵着一种从容乐观生活态度,而其中之深远意味自然有待我们自己去领悟了。

  说了这么多乍看也无非就这么几句鼓励的话,但不知为什么,当这些话是从钱老说出来时,却感觉非常受用非常有鞭策力!试看,今天从庙堂到江湖哪还有认真关心青年学生成长的人?很多时候都是在利用、糟蹋青年们的身体头脑和精神,想着法让青年学生们听话、学乖,想着法怎么在年轻人身上捞钱。所以,老先生为青年学生们所说的一句句公道话、一句句提醒话、一句句鼓励话,怎能不让人心热?

  最后,将老爷子的叮嘱浓缩成这样几句话:

  1沉潜十年,慢而不息;

  2认识脚下的土地;

  3想大问题,做小事情;

  4静悄悄的存在变革

  5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6寻朋友,联合起来;

  7低调理性理想主义

  8承担,独立,自由,创造;

  9相信时间

  别看老爷子一把年纪了,其实他比我们这些后生们还年轻着呢!

  行吾,2016.10

  《二十六篇》读后感(三):学校教育与时代精神

  生于1939年,经历过现代中国波澜壮阔历史的钱理群先生,却难得的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在他对青年的演讲中,就鼓励青年学生们“用婴儿眼睛发现读书之乐”,用读书激发起内心的光明,营造自身进步的小环境,也劝诫同学珍惜大学时光,读来情真意切坦诚流畅,边看边兴起一股崇敬仰视之感,而这样的谆谆教导真知灼见在书中比比皆是

  钱先生首先是一位满腹经纶学者,所以在书中所包含的二十六篇演讲中,不断提及的就是读书的快乐,研究的乐趣,并且就具体的学习方法、读书的选择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专业打好基础的同时,也要学习其他科目,并在读书中发现真正的乐趣,钱先生提出的意见是为了在青年中造就大学者的殷切目的,而并非功利人才的目的,作者也坦言读书是一个能走进去也要走出来的过程,同时读书也是一个与自己相遇,发现另一个真实自我的过程,这既是作者对于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对于治学有着巨大作用,即使对于如何读书这件事本身,也是一个茅塞顿开的过程。可见出先生的大家风范。

  同样钱先生也是一位成功教育家,在他的所有文字中,都透露出对于学生的殷殷期望,有别于他的恩师王瑶的不苟言笑,钱先生不论是在贵州安顺的卫生学校,还是在北大的课堂上,抑或是在退休之后的“告别教育”,他都与学生保持着亲密互动,并且对于青年与中国教育保持着最大的热忱,尤其令人感动的是钱先生提出的“沉潜十年”的学习方式,针对社会中铺天盖地应试教育的观念,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就如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退休之后投身中学教育一般,纵然知晓个人的力量有限,却依然发出自己的声音,钱先生提出“静悄悄的存在变革”,在每个人的内心中如果都发生心态态度改变,小小的种子也许悄悄长成参天大树,这个社会也会发生变化

  而作者对于人性自身的完善志愿者活动支持、教育的关注最终会归因到对于社会制度体制的关注,钱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一名鲁迅研究学者,同样具有鲁迅的真与实,他对于现时代中国有深刻的了解与见地,从不讳言这个社会的弊端与缺点,并且对于中国社会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恳求希望,他提出“仁爱宽容、责任”的时代精神与青年使命,并且认为真正的民族自尊是建立在民族自信、民族自省和民族自我改造之上的,这些见解适合于任何时代的,同时也格外适合现时代人们深入思考。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急剧膨胀,人们却逐渐缺失信仰平静,亟需新的时代精神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试图摆脱固结的思维模式,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担负起公民的责任,为国家与社会付出自己的力量,而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十六篇》读后感(四):沉浸一己小悲欢,岂不辜负精彩大世界!

  钱理群先生从“小众”的学术圈走进大众视野,得益于两年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概念风靡一时,“我们现在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世故老到、老成,故意作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彼时,这一概念的提出,如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荡起阵阵涟漪,引起了很多人的强烈共鸣

  可是,细读钱理群先生近年来的演讲集《二十六篇 和青年朋友谈心》,就会发现这一概念最早提出,是2008年他在北大100周年民间纪念会上以“寻找失去的‘大学精神’”为题所做上的演讲。为什么一个精准的概念,在提出的第一时间没有引起太多注意,反倒数年之后引起广泛的关注?揆诸常理,是因为它更契合眼前的社会生态,具有切中当下命脉的生命力。这正如作者事后撰文提出的,新世纪学术生态的变化,这可能是关键所在。

  那么,新世纪学术生态的变化究竟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教育行政化、体制化空间的不断膨胀,对原本已经身份边缘化、空间逼仄化的青年学子发展空间产生的“挤出效应”。于是,在遵从内心自我坚守与随波逐流与体制合谋的痛苦抉择中,很多人基于理性计算考量,选择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通过配合、表演以及与年龄不相称的世故成熟,获取了登堂入室的“门票”,顺利地分得巨大“体制红利”的一杯羹。

  显然,钱理群先生并不认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甚至因为之前对他们抱有过高期望而失望甚深,但他并不认为,所有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都应该变成如他一样的“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他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抱有“同情的理解”,即改变培养和制造“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生态环境的决定因素,一定是教育行政化、体制化的松动以及对学术自身固有价值规律尊重

  不过,把所有的责任,包括问题的根源改善的期望,都归咎于体制是容易和讨巧的,也更容易遮蔽个人的空间和担当。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言,“我们确实又不能等待社会的根本变革,把一切希望寄托遥远的未来。”体制是什么?体制是由人组成和实施的,从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是体制的一份子,你所处的环境,就是你的体制,你在你所处环境中的作为,也在塑造着你的体制。

  所以,钱理群先生提出,要从改变自己的生活开始,从改变自己的存在开始,以建设自己作为建设社会的开始。也就是说,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既坚持理想,又面对现实,对理想作适当调整,在现实的缝隙中寻找局部实现理想的恰当途径。这就是一种积极性的建设者的姿态,也是改变不合理体制的阻力最小、牺牲最小以及最有策略的方法。

  应该说,这不是什么深奥的道理,属于现代社会的“常识”。但是,对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来说,很容易为自己进行辩护的理由是,既然大家都是“精致的”“利己的”,为什么要让自己有更多的担当?毕竟,作为一个积极的建设者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哪怕它的代价并没有那么大。

  面对这样的疑问或者反驳,理性的计算无法给出有效的回应,反倒是对这一观点的“添油加醋”,真正能够给予回应的,应该是,“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功利主义的利益计算最大化之外,人终归需要追求一些更高的价值,来实现更为丰富多彩的人生理想。正如钱理群先生反复引用鲁迅先生在30年代发出的警告,如果“所感觉的范围颇为狭窄,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过于珍视有限的“哀愁”,就会变成“顾影自恋”,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个体生命的萎缩和扭曲,因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不过,如果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容易被辨识,那么,与之相对应的“极端的理想主义者”则更具有迷惑性,这其实也是钱理群先生所明确反对的,虽然他并没有明确提出这样的概念。所谓“极端理想主义者”,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拒绝宽容妥协。“极端理想主义者”以绝对完美的标尺衡量一切,但凡不符合这一标准的,哪怕有“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差别,在他们眼里也并无二致。换言之,就是“眼里揉不下沙子”,对任何不完美的东西,缺乏起码的宽容和妥协,总是试图按照完美的标准改造一切,期望一揽子解决问题。然而,正如学者高华指出的,“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完美主义的世界观是有问题的。”“极端理想主义者”最大的问题在于,其一旦在公共领域掌握公权力,就会导致专制主义,暴政频仍,制造灾难,最为典型的例证就是纳粹法西斯;在私人领域一旦占据道德制高点,与人交往就会严于律人,只看到对方的缺点,却无视其任何优点,全然忘记“水至清则无鱼”的准则。对此,钱理群先生也有明确的论述,他虽然自称“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但是他所提倡的是低调的、理性的理想主义者,就是首先是坚持理想主义,同时又理性地估计与正视理想实现的有限性。他进一步解释,这背后,其实是包含了鲁迅先生所提倡的韧性精神的,就是认准一个目标,就不计效果地、不问收获地、持续地、一点一点地做下去。既清醒于个人作为的局限,又相信历史合力的作用,也就是鲁迅所说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二是不愿脚踏实地。“极端理想主义者”很容易对现实产生浪漫主义情怀,一旦发现现实与自己浪漫主义情怀所设想的有差距,不是努力去适应现实,而是用理想主义的标准去“裁剪”现实——要么是对现实“深感失望”,躲进小楼成一统,在书斋里进行自我封闭,主动切断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沉浸于凌空蹈虚、顾影自恋,把所有的行动变成纯粹搬运学术概念的文字游戏;要么是开始“怀疑人生”,不把问题归结于自己,而是一味地指责现实的种种不如意,非但没有为自己的理想主义“安身”,反倒为原本已经糟糕的现实添乱。正如很多到农村的志愿者,一旦发现自己作为包打天下“救世主”的愿望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就会出现激情消退、逃避现实甚至“破罐子破摔”的现象,最终让自己成为农村中的不受欢迎者。对此,钱理群先生提出的解决办法是,“想大问题,做小事情”。“想大问题”就是经常性思考人的生命存在、道德重建、价值重建等命题,只有这样,那些“小事情”才不会变成心浮气躁之下机械无用的重复,而是以大理想追求作为支撑以及对社会和人生的大关怀作为底气的“拱卒”行为,从而在庸常的生活中获取前进的方向和做事的动力。

  三是鼓励无谓牺牲。“极端理想主义者”信奉“要为理想而献身”,就是要为了理想而不顾一切地牺牲。当然,任何理想的实现,都需要牺牲,这毋庸置疑,但问题是,达至理想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最小化的牺牲作为代价。青年人或许都有这样的人生体验,越是年轻气盛时,对于自己看不惯或者不适应的“恶”,一定要“豁出去跟它拼了”,可结果是,你自己被撞得头破血流、伤痕累累,可是“恶”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一点,或者说你作为一个体制的对抗者,除了无端牺牲自己之外,对不合理的体制高墙并无一丝一毫的撼动。想想有多少高中生,为了对不尽合理的高考制度进行“理想化的批判”,选择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零分对抗”,除了牺牲了自己,又能改变什么?事实上,正如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表达的,“一个不成熟的男人为了伟大的事业英勇地牺牲了,一个成熟的男人为了伟大的事业卑贱地活着”。这里的“卑贱”,不是真的苟延残喘、苟且偷生,而是学会保护自己,只有保护好自己,你才可能有实现理想的资本。这正如钱理群先生一再强调的,要学会保护自己,特别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学者,一个年轻学者,你首先得保护自己,不要赤膊上阵。他说,这也是鲁迅先生所强调的。

  从“极端理想主义者”三个方面的特征可以看出来,它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话语的两种不同表达,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极端理想主义者”由于笼罩着“理想主义”的光环,更不容易被识破,反倒可能有更大的危害性。那么,在两者之间的“中间道路”,一定是既不以愤青的姿态愤然“出世”,又不以张扬的个性高调“对抗”,而是沉潜下去,以自己点滴的努力去改造自己的生活,改造身处的社会。具体到青年学人,就是既通过“读万卷书”的坚守,塑造学术的理想信念,加重精神和学识的底色;又借助“行万里路”,沉潜到中国社会的最底层,感知最真实的中国,厚植学识的实践根基。

  在当下的中国,“行万里路”甚至比“读万卷书”更为重要。正如钱理群先生一再强调的,中国这块土地,中国普通人民的生存状态,正在发生书斋里很难想象的深刻的变化,也面临着空前复杂而尖锐的问题,而我自己,以及我们的许多知识分子,对这些却知之甚少,了解一些,也是失之笼统,更缺乏深切的体验,我们事实上是越来越陌生于脚下的这块土地了。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一定要有强烈的现实问题意识。毕竟,问题意识常常产生于现实,虽然在进入研究时需要和现实拉开距离,进行深度的观照、学理的探讨、理论的概括,但是任何理论上的建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无一例外都是要认识脚下这片土地,阐释现实,回应现实,乃至改造现实。

  面对大大的世界,如果你还是沉浸于一己小小的悲欢,岂不是注定要辜负美好的年华和波澜壮阔的时代?只是,面对这精彩的世界,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二十六篇》读后感(五):多读书,多实践

  “这本书是我对青年朋友的告别辞,能说的都说了,接下来的路要靠年轻人自己探索。”这是钱理群先生针对新书《二十篇:与青年朋友谈心》在采访时所提到的观点。 既然将整本书定义为“谈心”,必能看出先生的用心之处,汇集着过往26篇演讲稿的肺腑之言,传达用心交流之主旨。

  钱理群生于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王瑶、严家炎先生攻读现代文学。全书由钱理群先生从2002年后退休后,开始在几个不同地点对青年学生、青年志愿者的演讲稿集合而成。这些演讲中,每一篇的主题都不相同,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或是新闻事件发表演讲。但同时都具有非常接地气,且不离开他的“鲁迅语”进行着与青年朋友谈心的共同点。在提到重要观点时,必然引用鲁迅先生的话,以充当“鲁迅与青年之间的桥梁”为天职。

  他自称与六代青年建立起亲密联系(自“40后”到“90后”),也许是这种亲密联系,使他能更深刻的认识到每一个年代青年身上的闪光点。虽然他“在研究近百年的历史时,早就发现,几乎每一代人都满意于下一代,而且批评的言辞都差不多。”,但先生得出结论为:“一是要相信青年,二是要相信时间。”

  钱理群先生说他一直在努力保持着跟青年人的交流与沟通,并做适当的引导。共有六代的年青人聚在他的身边,聆听、学习,获得成长的指点。他并没有用晦涩的言语去谈论文学,而是传达他从文学中、生活中所体会到的人生哲学。这是一种包含智慧的生存哲学,有物质的需求,也不能缺少精神的追求。

  钱先生在演讲中也提到,因为退休了,才可以说说许多以前并不方便讲的话。从大学精神到农村支教、公益活动、自然灾害,奥运会,甚至到电影《小时代》,钱先生用不同的主题讲述同样的精神。用他70几年的人生经历与阅历,来将其思想其见解分享给每一位仔细聆听的青年。始终与青年们站在一起,给予支持,却从不采取俯视青年的姿态,也不以一个奉献者、师者的态度来作教诲。反而谦言“更从他们那里吸取思想、智慧与力量,在相濡以沫中寻求生命的意义与快乐”。

  纵观钱先生所有演讲,对青年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要读书,二是要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中国国情。多读书能健康、快乐、有意义的活着。而多参加实践,了解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了解国情,更能帮我们理解时代精神,完成青年的使命。

  从2004开始,直到2014年止的演讲稿,正是跨越了我们整个“80年代”的青年时代。那个时代里的记忆都还在,再回头看先生的这些“谈心”内容,对那十年左右的时光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未来需要我们继续探索,而过去也是通往未来的路,更清晰的过去必然带来更光明的未来。

  所以,多读书,多实践。

  《二十六篇》读后感(六):一位学术大师的呐喊与彷徨

  市场经济时代,大学校园也早已不是过去的象牙塔,简单的学生时代被社会的一些气息过早地污染。如果连校园这最后的净土都不再干净,那我们对这个社会怎样报以积极乐观的期待?如果连知名高校的教授都深陷丑闻,那我们如何相信大学教育的质量?如果连为人师表的老师自己都存在严重的问题,那我们如何指望品行不端的他们教育出人才?

  一些知名学者早已意识到当今大学教育的问题,并将自己的思考呈现给大众,让人看到一丝改变的希望。钱理群就是这样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之一。凡是大学时上过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的人一定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因为他是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作者之一。如果说这本书是我们作为学生与钱理群沟通的桥梁,仍有思想上的距离,那《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则平易近人得多。

  这二十六篇多是近年来钱理群在高校给青年学生做的演讲,还有几篇在一些论坛上的演讲,总之,受众对象是青年人。钱理群教授是研究鲁迅的专家,鲁迅的精神已内化他个人的思想体系中,他承袭鲁迅引导青年、关心青年、爱护青年的思想,使鲁迅精神在新时期里继续发光,始终与时代同行。退休后钱理群在中小学讲鲁迅,这与鲁迅文章在中小学课本里越来越少的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只要鲁迅笔下“麻木的看客”还在,启蒙就有其必要性。

  新时代下,启蒙的对象与内涵与鲁迅的时代截然不同。钱理群提出一个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热议的概念:“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这是十分可怕的。钱理群教授在其中一篇里提到,有些学生一上大学就打听怎么与老师搞好关系,怎么争取奖学金等,而不是将沉下心来读书学习放在第一位。对此,他态度十分鲜明:学生时代稍纵即逝,一定要多读书充实自己,不要浮躁、焦虑、怨愤。在外界诱惑极多、社会喧嚣浮躁的今天,有多少青年能真正听进去钱先生的话呢?

  问题也不仅仅出现在青年人身上,如今的教育体制、教师队伍、社会环境都影响着青年人的心态。在钱理群回忆自己的老师王瑶的那篇演讲中,教师与教育的时代差异真实地体现出来。如今的中国的学术圈乌烟瘴气,无论是身在其中的人还是圈外的旁观者,都能感受到那满满的功利与世俗。毫不夸张地说,今天有着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老师比国宝还罕见;学术界问题重重,与人才培养机制的急功近利和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不无关系。

  钱理群虽已是年逾古稀,却一直紧跟时代的步伐,竟还会看《小时代》这样的电影,来以此为例教导青年们,良苦用心可见一斑。钱理群在北大任教多年,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他本可以安享晚年闲适的生活,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令他不停歇地为青年呐喊,让我们不再彷徨。

  《二十六篇》读后感(七):钱理群与青年人谈理想

  钱理群是北大著名的现代文学教授,也是著名的启蒙知识分子,在他笔下的周作人与周树人兄弟,已经成为了青年阅读现代文学的重要门径。当然,他还有另外一个角色就是青年导师的身份,他在安顺卫生学校教书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一个读书群体,成为了贵州当地青年的导师。《二十六篇》大多是演讲,是他与青年沟通的文字,在其中既能看到他青春的印记,也能看到他对于青年的殷殷期盼。我们不妨将他的一生分成两部分,前半生是青年岁月,后半生是导师生涯。

  一、安顺与北大

  钱理群五十年代考上北大的新闻系,在院系调整后,从北大到了人民大学就读,毕业后被分配到贵州安顺为卫生学校当中文教师。这样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北大哲学系毕业的钱耕森被分配到复建的贵州大学,然后被调入贵州师范学院任教。这对于有些青年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读书是为了留在大城市,但是被分配到边远地区,难免心中烦躁。

  不过,钱理群到了安顺之后,反而心中平静下来,认为自己应该扎根边疆,一方面要在教书育人上做出成绩,另一方面要继续读书。因此,他在安顺结识了很多朋友,包括后来著名的贵州本土作家戴明贤。在贵州安顺的生活,让他沉潜于读书与教书之中。在文革的岁月里,他完成了《鲁迅全集》反复阅读,撰写了很多读书笔记。这为他在文革后,重回北大读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安顺的岁月里,他不仅是为卫生学校里的教师,而且还是社会上青年读书会的核心。在他的带动下,有很多青年慕名而来,跟随他去读书。这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就像王阳明发配龙场后,依然坚持读书讲学一样,钱理群也把读书启蒙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无偿地向周围的青年人进行启蒙和教育。

  不过,在得知北大恢复研究生招生后,他还是毅然决定继续深造,考取北大王瑶先生的现代文学研究生。当时,他自己并未预料到,申报研究生的人数有五百人,而能考取的不过五六人而已,差不多是百里挑一。不过,恰恰是不知道这一点,否则他是否还有报考的勇气。

  在考上北大研究生后,王瑶先生已经得知钱理群在贵州的情况,并阅读过他撰写的鲁迅全集的笔记。不过,在研究生面试的时候,王瑶还是追问了他一些专业问题,逼得他手忙脚乱,最后把压箱底的想法都说了出来。不过,从中也能看到王瑶对于钱理群是格外另眼相看。

  在读书期间,王瑶告诫钱理群要沉潜下来,认真读书,不要着急写作。只有真正耐下心读书,才能够做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另外,王瑶对钱理群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教育方式,下面放羊读书,回到门下聊天侃大山。这样的读书方式,启发了钱理群,让他在北大任教的岁月里,也保持了青年导师的自觉。

  在钱理群看来,安顺与北大是他两个精神故乡,一个是他青年磨练的岁月,一个是他读书的时光,是两段时光塑造了钱理群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大学与社会

  在北大研究生毕业后,钱理群留在了北大中文系任教,他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在教书育人之外,他还肩负起对青年启蒙的工作。他一方面向考取北大和大学的青年人宣扬读书的经验,另一方面他也对于进入社会中的青年,谆谆教导,告诉他们不要放弃理想。

  他在对大学生们的时候,一方面介绍自己青年时期的读书经验,另一方面介绍自己在北大接受王瑶先生的教导,两个部分构成了他对于青年读书的建议。可以说,他是将自己的经历,转化成为一种普遍的经验,并以此告诉青年应该如何面对大学的时光。

  因为年龄原因,他到新世纪之初就退休了,也就很少接触八零后九零后的青年,他的大学教育经验截止于七零后。因此,他把六零后、七零后与八零后九零后进行了区别,将前者视作理想主义的最后一代,而将八零后九零后视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种批判,得到了一部分八零后青年的支持,也让他与后者的心理产生了距离。

  在退休之后,钱理群将精力主要放在对社会青年的教导上,他依然保持了在安顺时期,对于青年人的热情,试图通过自己在安顺读书教书的经验,勉励后来的青年能够坚持理想,不放弃奋斗的努力。当然,他既要对毕业的大学生宣讲,也要对去边远地区的志愿者建议,让青年们懂得进入社会,沉潜十年的道理。

  一点感想,不算结语

  钱理群的青年岁月,是共和国的前三十年,那是一段艰苦奋斗的岁月,虽然后来人不断否定历史,但是我们看到钱理群身上就存在这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这种精神感召下,他能够献身于边疆教育,能够坚持理想十八年不动摇。

  在回到北京,回到北大之后,他就逐渐远离了乡土和民间社会,他开始将自己青年时期的理想,不断上升为一种理想主义精神,将其作为抵抗八十年代以来,商业和世俗主义的侵蚀,他高昂地将此描绘成大学精神,但是我们看到大学不可遏制地走向了世俗。他是在新世纪世俗化浪潮下,黯然离开北大校园的。

  钱理群生活在理想主义的时代,他用理想来面对艰苦的岁月,他也用理想主义来面对市场化的时代,但是他显然是失败了,至少他没有意识到,前者恰恰是艰苦岁月磨练出来的,而在城市和大学之中,会将理想主义消磨为世俗与庸俗,甚至会变成一种叫卖的口号。这才是活生生的悲剧。

  启蒙主义者用理想来批判现实,却在现实中迷失了理想。人们在物质丰富后,如何继续理想?从安顺回到北大后,理想主义还能做什么?

  《二十六篇》读后感(八):那个叫钱理群的青年人

  2015年,在我32岁的时候,我发现单位图书馆里存着一套崭新完整的1981年版《鲁迅全集》。单位是国有金融企业,这足以解释“完整”“崭新”这两个形容词。于是,在我工作满五年后,我决定重读《鲁迅全集》。

  2016年初,钱理群在他新出版的演讲集《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2月版)的序言中写道:“我接触过许多青年朋友,他们在学校里读鲁迅作品,没有什么感觉,甚至有些排斥;但进入社会,有了阅历,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以后,再回想起学校读过的鲁迅作品,就有了感觉,进而自觉地读鲁迅作品了。”(序言,第5页)

  这段话让我沉默了许久。这说的不就是我吗?钱先生既然如此说,看来我是“德不孤,必有邻”。只除了一点,我从来没有排斥过鲁迅,甚至曾经自以为对鲁迅颇有心得。不过,当年在校园里思考鲁迅,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次,而鲁迅要靠人生阅历才能体味。在中国,绝大多数人是在中学课堂上,按照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案提供的标准答案来认识鲁迅的,鲁迅是政治课,鲁迅是宣传单,鲁迅是写了“错别字”都不能算数的人。因此,钱理群说很多人会排斥鲁迅,这一定是事实。进一步的事实则是,一般情况下,只有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才有可能接触到更为深刻与戏谑、严肃与有趣的鲁迅。比如我,十几年前在现代文学的课堂上第一次通读了《鲁迅全集》,此外,还读了李长之、孙昌熙、王富仁、汪晖、王晓明、李欧梵以及竹内好等等,当然,也有钱理群。即使后来我的专业转向古代文学,也绕不开鲁迅的古小说研究。但那个时候,我脑海里的问题多半如此:鲁迅是左翼的旗帜还是自由的捍卫者?鲁迅是否对当代的左派右派都构成批判?如何反思鲁迅?鲁迅的反抗意识对法治社会的政治建构是否还有价值?后革命时代,人的绝望是否还有必要?……诸如此类。在青春昂扬的学生时代,所谓苦闷其实是另一种闲适,对鲁迅的理解只能在理论上故作深刻,很难透过个体的经验与人生的况味来思考。中学也好,大学也罢,对鲁迅都是在纸上谈兵,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表述的话语体系。

  所以,反讽的是,恰恰是离开校园,被抛入中国社会后,青年人如我才有可能真正开始理解鲁迅,日益感受到鲁迅那敏锐的先见之明,为他丰富而真诚的思想所折服。前几年,曾有人撰文发出感慨,鲁迅笔下的人物如阿Q、赵太爷、华老栓、闰土等在当代纷纷“复活”了。其实,他们何须复活?他们一直在,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甚至就是我们中的一员。眯起眼睛,看着四下周遭的人们,看着自己,想起《故乡》里那段被要求背诵的话,“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三个词穷尽了当代人——不满于压抑,不愿意受制于金钱的束缚,主动与权力保持距离的人们,只能“辛苦展转”的生活;为着生计奔波劳碌,无暇也不愿去思考何谓正义何谓道德,只求有事做有饭吃,拼命养活家人孩子的人们,只能“辛苦麻木”的生活;以“人上人”为目标,热络财富与权力,努力当上成功人士、封面导师,为此不惜伤害他人的人们,过着“辛苦恣睢”的生活。

  细细琢磨,我身边所有的人包括我,都没有超出这三类人的。我们仍然活在鲁迅笔下,看着电视上的“赵太爷”们,看着乡下和工地上的“闰土”们,看着网络上的“华老栓”们,看着城市写字楼里面庞年轻的“吕纬甫”们,不由会感慨这个时代和鲁迅的时代一样,人们仍然自愿为奴。

  除了观察,更为深刻的体会来自于自省。学生时代的苦闷情绪,在职场生涯变为了现实生活的种种压力,但比这更为难以忍受的则是被时光和时代囚禁的痛苦,于是才惊觉鲁迅所说的需要许多人走的路,到现在仍然没有走出来。鲁迅就像一根蜡烛,握在手里许多年,直到踏入社会才知道点燃,烛火微弱,霎时照出四下的黑暗,却照不见路在何方,也不知道要等待多久,唯有这烛火的陪伴,使人些许心安。

  这成为了我重读鲁迅的动力,也是钱先生在《二十六篇》里所作诸篇演讲的大前提。这本书的主题是“和青年朋友谈心”,当然,鲁迅与年龄并无必然的联系,或者说钱先生就是一个七十多岁的青年人。他在书中提到了青年人所能遇到的诸多问题,从“大学精神”谈到“农村问题”,从巴金和王瑶谈到如何从事志愿者活动。林林总总,核心和大前提就是鲁迅,换言之,钱先生是就鲁迅来谈具体的问题。而只有在具体的问题中,才能跳出鲁迅的“经典化”和“学院化”。这与昔年“问题与主义”之争没什么关系,而是要把鲁迅从课本、从教育宣传部门、从学院派里抢回来。鲁迅的确是经典作家,但不能奉为神灵,更不能作为供奉在各类主义之前的祭品。

  《二十六篇》里除了谈论具体问题,钱先生谈的最多的一个词则是“沉潜”。鲁迅曾经有过抄古碑的十年沉潜,钱理群也有下放到贵州的十八年沉潜,我们为何不能同样沉潜呢?沉潜,就是从时代的泡沫里遁出,或读书或做事,成为种子,赌上一把,或许能赶上生根发芽的机会。钱先生与几代青年人交往,可谓一代有一代之青年,昔年的种子,后来总有发芽的,我们也不会例外,而他本人,也会永远是一个青年人吧。

  《二十六篇》读后感(九):抵抗人生虚无感的二十六篇箴言

  每个人的人生路上,也许都会有一本书或一个人对自己有特殊意义。比如鲁迅之于钱理群,就不仅是赖以谋生或研究的对象,更是指引人生的灯塔。钱理群和《二十六篇》之于我,虽然还不能上升到这种高度,但带来的冲击还是不小,以至于我常想,如果早六七年前看到这本书,我的人生轨迹是不是会不一样。

  这本集合了钱老在各种场合和学生谈话的书,涉及最多的内容,自然离不开他的老本行,即如何治学、做学术,但又不仅止于此。在这本书里,他还谈自己的苦乐人生,求学历程;谈他的师长一辈的学养和精神风貌;也谈大学的精神危机,年轻人的信仰危机;谈大学教育与就业的关系,对大学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思潮导致的知识实用化和精神无操守痛心疾首;也会结合自身经验告诉我们,该如何阅读、提升自己,如何应对人生路上的迷茫。对于我们这些不在学术圈里混,但同样面临迷茫的人,也大有启发。

  印象最深的,是他关于为什么读书,如何读书及如何走出人生迷茫的一些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在钱先生看来,那是因为,书本中,尤其是经典著作中,集合了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各时代人的智慧。处在迷茫中的我们,不断寻找的支撑自己的合理价值观和幸福观,就隐藏在这些经典中。

  那么,究竟该以什么心态去阅读,正确的阅读姿势又是什么样的,我们又该如何从读书中汲取战胜脆弱感、虚无感的力量?从钱老给的建议中,我总结了这么几个关键词:

  1、沉潜

  这本书里,钱老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就是“沉潜”。他认为,只有脚踏实地,丢开一切杂事,沉下心来,方能有精力和时间思考;只有沉到书本里去,沉到原典中去,沉到自然中去,沉到日常生活中,方能做出真正接地气的学问;只有沉下心来研究,等到有朝一日机会来临,你才能临门一脚,大功告成。

  “沉潜”的最佳例子,经历过十年沉默期的鲁迅先生是一个,钱老自己也是个中典范。他虽然出身很好,但遭逢六七十年代的政治动荡,被下放到边远山区贵州安顺,还因为成分的限制,不被允许报考研究生。他并没有从此自我放逐,反而更加潜心读书,深入研究鲁迅,甚至写了一本厚厚的鲁迅读书笔记,从而为十八年后以39岁高龄考上北大中文系百里挑一的研究生打下坚实基础。

  2、原典

  钱先生虽然一直倡导从书本中去寻找答案,解决人生困惑,也倡导“开卷有益”,但并不提倡什么书都读。在他看来,最重要也最需要反复读的,是《庄子》、《论语》、《诗经》这样的原典。多读原典,多悟原典,同时广泛涉猎,完善知识结构,这才是合理的搭配。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集文史哲于一身的存在,并未像西方一样学科分明,所以读中国传统原典,他并不建议用西方“析”的方法去解读,而是要重“悟”。最好的做法,就是不看任何注释本,而直接读“古代原典的白文,自己去感悟其内在的意义与神韵,发现其魅力”,这样才不会让别人的意见塞满自己的头脑,而能自己“感悟其内在的意义与神韵,发现其魅力”。

  这一建议,换句话表达就是精读和泛读结合。精读、泛读结合,其实是我们在高中就被反复灌输的概念。只是走到大学和社会之后,我们就渐渐忘了,经典的力量,往往是什么火看什么。跟风阅读,也许可以获得一时的谈资,却无法给自己的精神真正的给养。

  从今天起,也许我会离畅销书更远点,去把书架上落了灰的《庄子》、《孟子》之类的书捡起来了。

  3、好奇心

  在这本书里,钱先生举了很多民国时代老教授的例子,来说明好奇心的重要性。他也不断在鼓励我们,要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用婴儿的眼光看世界;要不只局限于专业书,“还要多看些本专业以外的书,要有广阔的视野,专精结合,文史哲皆通;要为趣味读书,随便翻翻其他书”。这一点和第二点,如果有人能结合得很好,相信一定会有不小收获。

  4、平常心、循序渐进

  这是和沉潜互相关照的两个词汇,也是钱老以及享有盛名的很多老教授都一直身体力行践行的准则。在钱老看来,理想目标现在还不具备实现的条件,那我就先给自己设置一个现实的短期目标,循序渐进,朝理想目标不断迈进。比如“读一本书、写一篇文章、编一本书、策划一次旅游或到这里来演讲这样一件件事”,都可以作为具体的目标,全身心投入,从而促进自己的进步。

  当年被下放山区、前途无望的时候,钱老就给自己设定了“成为受学生欢迎教师”的短期目标。他最终和学生打成一片,为自己忘掉烦恼、潜心读书找到一波好战友,也为自己日后实现理想打下基础。

  很多从小被自己父母或师长寄予重望的人,往往都会有一种傲气。那是因为,在各方目光注视之下,往往会战战兢兢,生怕自己做得不好让周围亲友失望。久而久之,人便会变得眼高于顶、心高气傲。

  但在走向社会的慢慢成长过程中,我们会慢慢发现,其实,自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有些人能坦然接受,有些人却心里意难平。其实,接受自己是普通人这个事实并没什么。因为,普通人也能活出普通人的精彩,这魅力的万千世界,就是由亿万个普通人的精彩人生组成的。如钱教授这些大学者,在遇到困境时,都会坦然接受自己很普通、很无力的现实,毕竟在大时代的环境面前,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绝望和自暴自弃。我们应该像钱教授以及很多老教授一样,放平心态,同时又绝不放弃对自我的改进。当“现实的条件不具备”时,就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吧。

  钱老的这本书,说的不仅是做学问的心得,也是做人和应对人生困境的心得,句句箴言。

  《二十六篇》读后感(十):青年人的选择与承担——读钱理群《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这是一本以青年人为主角的书,由钱理群老先生在高校所做的二十六篇演讲稿汇编而成,青年们从大学新鲜人成长为社会的脊梁,人生四季缓缓走过。二十六篇,或痛心、或希冀,篇篇承载着这位七旬老人对我国当代青年的殷切期盼。钱老先生不做学术界的权威与独裁者,隔着白纸铅字,似是一位良师益友,向我们娓娓道来。

  读罢此书,你会感动于有以钱老先生为代表的一群人,在当下浮躁的社会里,还愿意扎根于土地,致力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他批判如今大学中大行其道的实用主义与虚无主义,为崇高且纯粹的的人文情怀和民族精神奔走疾呼。在高度商业化、市场化的今天,很难想象他是怎样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精神堡垒前。如今,真正的人文研究出路越发狭窄,这必然是一条艰难且少有人走的路。

  一切要从钱老先生与教育事业结下的不解之缘开始。

  1960年,时年21岁的钱老先生逋一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就被分配到贵州安顺的一所中专学校教书,艰苦的环境和郁郁不得志的“民间现实”将他原有的一点“民间想象”彻底击个粉碎。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钱老先生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将理想分解为两个层面,一个是遥远渺茫的“学者梦”、一个是可以实现的现实目标——成为学校里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从此,这三尺讲台和讲台下的青年人们便成了钱老先生生命中重要的、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文革时期,有追随钱老先生的学生为其发声而付出了性命,这座“压在心上的坟”令钱老先生对青年一代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五十余年的漫长岁月里,不管是作为乡村志愿者还是北大资深教授,钱老先生的身边始终围绕着一群青年学生朋友。“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是汪曾祺赠予沈从文的八个字,我想在钱老先生身上也同样适用。

  书中,钱老先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正面临怎样的生命存在危机?”这是历代青年人都未曾彻底解决的问题,如今之所以称之为危机,是因为中国的发展正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有必要放慢脚步,认真反思过去、规划未来。而关于个人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就变得尤为突出。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为什么而活。

  90后的我们生长于改革开放后经济全球化、高度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以个人为中心”、“追求物质享受”似乎成了90后一代的标签和关键词。时代差异下年轻一代普遍缺乏历史感与社会担当。城市带给青年人的经济压力和并不乐观的生存状态,使人们不得不信奉“个人奋斗”“金钱至上”的原则。“不仅他们自己失去了对社会、他人的关心与联系,社会、他人也从不曾关心过自己,自己已经完全被排斥在社会之外,成了局外人”。而当金钱成为人与人之间衡量彼此的唯一标准时,我们面临的将是中国社会文明的空前危机。

  钱老先生心痛于此。心痛见证北大诸多荣光时刻、象征着北大人独立、批判、创新精神的三角地被拆除;心痛于人文情怀、民族精神的消亡;心痛实利主义大行其道,大学教育沦为职业培训班,培养出的是一批又一批高智商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我们的社会像一位满身创伤、急待治疗的壮年人、一路疾行却迷失了自我。

  鲁迅有言:“青年人有各种各样的,有睡着的,玩着的,醒着的。”睡着的和玩着的青年人成了主流的大多数,那些不满足于低级趣味的、醒着的青年人必定是孤独和苦痛的。对这样一群存在于“地底下”的中国的“筋骨和脊梁”,钱老先生给出的建议是:“寻朋友,联合起来,从改变自己的存在开始”。在许多人追逐高消费、高享受时,我们就选择物质从简、精神富足,“用行动开创另一种可能”。

  今年是我国进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历史元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是文化与精神建设的滞后。我们一直在强调中国梦,老生常谈的宏大议题下,是我们的青年人正在失去追求与信仰。在痛批当下青年人功利主义,个人至上的病态心理时,是否有反思过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是否有看到社会对人才的扼杀与有志青年的报国无门?社会这个最大的播种者吃下了弊端重重的中小学、大学教育所结出的恶果,终于开始消化不良。

  钱老先生所处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历史变革的动荡时期,个体命运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走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历史与生活的交融统一,形成了老一辈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历史运动赋予了他们生命的“厚度与韧性”,这是现在的青年一代无法复制和感知的,唯有通过教育和民间实践让青年人建立自身与社会历史的联系。

  “脚踏大地,仰望星空”是钱老先生所说的生命最佳状态。如若脱离了这片孕育与培养我们的土地,青年人的成长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钱老先生鼓励并提倡青年人能够走入农村,投身到农村志愿者活动中,体会农村的好与苦。去真正了解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土地上的人民和文化。探索国家的未来与出路是建立在对这片土地的深度了解之上的。

  钱老先生是一位天生的理想主义者,他戏称自己总是喜欢做梦,梦里的大学校园是民主改革特区;制度、文化、价值、生活四个重建都得以实现……这样一位有独立精神追求的文人是可敬的,但同样也是无力的。钱老先生无力于如今社会与大学的喧嚣、腐败、浮躁,唯一能做的便是苦口婆心、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伸张自己的观点。毫无疑问,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国家需要新生代的力量,可以感受到钱老先生对当代青年思想教育的苦心孤诣,希望通过一次次的讲座、交流,引导青年人,引导社会思潮回归正位。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我国青年人还任重而道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