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审判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审判读后感10篇

2018-05-11 21:1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审判读后感10篇

  《审判》是一本由[奥] 弗兰茨 ·卡夫卡著作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审判》读后感(一):看似荒诞,实则悲凉

  会看这本书,是因为有推荐说,《审判》是卡夫卡的经典代表,不可不读。

  小说故事看起来荒诞不羁。男主一早醒来就被捕了,也没说为什么,也没有把他抓起来。然后他为了还自己清白找了很多人,有律师,有法官,有商人,有画家。每个人都说能帮他,最后谁也没帮上忙。好像大家都和法庭有点私人关系,只有男主什么关系都没有。男主只有愤愤不平,然而没人在乎他的想法

  一开始有点不知所云,看到后来觉得特别悲哀。在那种统治模式下,人心淡薄世态炎凉,一个普通人想生存下去好难。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就被捕了,被判决了,有冤无处诉,说你有罪就有罪,你只能被动接受,还没有人会听你的解释

  最后,给精装和德语校对点个赞!

  《审判》读后感(二):自食恶果人类

  “一定是有人造了约瑟夫•K的谣,因为他根本没有什么过错,却在一天早上给逮捕了。”

  这令人难忘的开场白是对卡夫卡和约瑟夫•K的世界完美真实写照。一个人可以肯定自己的清白,却无法证明。对人性最令人震惊和准确的描述是,当K去看望在贫民窟的画家和发现“一股直冒热气、令人作呕的黄色液体正从缺口中流出来,几只耗子随着液体跑出来,并立即钻进附近的水沟里。台阶下趴着一个小孩,正在大哭大叫;但是人们难听见他的叫声,因为大门的另一侧有一家白铁铺,里面发出震耳欲聋响声。”

  我们,人类,只是一群在受污染土地上嚎啕大哭的孩子,没人爱又被父母忽视。无论是否有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的路人工厂噪音都会将我们淹没。这些个由不同阶层种族组成的社会国家,早已在灵魂深处刻下了经济利益优先的准则,所以那些不能赚钱的血肉之躯就被他们无情地扔进了臭水沟。最糟糕的是,我们也是其中的一份子,我们接受这种现状,跟随这些政党的路线,赞颂并坚持一些毫无意义东西,只为获得社会集体认可

  “你也许会反驳说,这根本不是一次审判;你说得完全对,因为只有在我承认它是一次审判的情况下,它才称得上是次审判。”

  这些不是我主观臆断政治观点,这正是我们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的大部分存在形式,并且我们也认识到它是如此,还规定了一些内在的意义。

  孩子,比如那个在一池子黄色污秽液体中哭泣的小孩,是小说中的一个关键意象。他们的父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他们像野生的动物一样。画家公寓外的一群年轻女孩完美的表现出了缺失教养行为。她们无视别人的隐私我行我素随意进出画家的房间。即使画家不同意,她们也要硬闯,只因为她们想这样做。而一个驼背的尚未成年的女孩,却早已淫荡不堪,并且这些姑娘也是属于法院的。另一个地方的人描绘得更像禽兽,不断地“狩猎”来满足他们的性欲举例来说,在阁楼法庭上的学生声称他拥有对已婚妇女为所欲为权利,连她们的丈夫也要听之任之。他略微变形的罗圈腿,让我想起了对撒旦野兽般的躯干和掌蹄的经典描述。浓密的红胡子像从深山里未开化的野人。他对待K的方式就像一条疯狗,而不是像一个受过法学教育的人。其实这也不意外,因为他所有的教材实际上只是色情小说,法庭上充斥的都是肉欲而不是逻辑和推理。

  即使不用读完小说我们也能知道,K是绝不可能胜诉的。他被一个疯狂变态的社会盯上,只能沦为牺牲品。力图与疯子进行逻辑沟通只能是枉费唇舌。

  《审判》这本小说具有太多的意象和 隐喻,并且故事本身一如他的风格——光怪陆离,更使得这部作品晦涩难懂。如果将他当时与未婚妻的纠结经历与小说联系到一起,对于理解作品或许会有帮助。

  《审判》读后感(三):为弱势群体撑起一把法律之伞

  以前只知道卡夫卡有现代文学之父的称号,代表作《变形记》《城堡》,却从未对他的作品认真拜读,这次有机会读这本他的《审判》,突然想起身边读过他作品的人对他的评价,有如隔着玻璃门的感觉,门内雾气朦胧,看的都是冰冷的心脏

  在了解本书中作者到底构建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世界之前,让我们先看看作者生活环境时代背景,而后你会稍许从他作品里体会出些什么。卡夫卡是捷克人,布拉格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后来迫于父命改学法律并获法学博士学位。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一切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英国诗人奥登评价卡夫卡时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好了,让我们回过头来再说说这本书,不经意就会发现有很多人物表现都是作者从现实生活的所闻所感提炼过来的,把社会的腐败、人与人之间欺骗、愚弄、嘲笑,还有当事人无以言表的愤怒文字跃然纸上呈现出来。

  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反映了社会高层底层人群的生活现状,底层阶级的大多数人都是顺应制度极力配合的,原本过着悠然自得生活的银行工作人员K,直到突然有一天因造谣而被捕,也一直认为法律终究是公平公正的。这让我想起当今社会那些被冤枉入狱几十年后才得以平反的受害者们,有的还能重见天日却几近老矣,有的则枉死狱中,含冤长眠。这里的K被人冤枉被捕后,纠缠于被审讯的日子里,周围人们对他案子的种种猜疑与说辞,显露出那个社会的众生相,K也成了跟这个时代不合理规则相抗衡的角色

  我们还看到了,围绕着这起案件,那些不被尊重、被随意摆布、被利用指使的那些可怜可悲女人在那个男权社会里的命运比较典型的有如标尔斯纳小姐、听差的老婆、律师的秘书丽尼。而在描绘底层男人命运为代表的人物,除了K,就是他周围的几个被上层领导鞭打的同事、还有为K的案子去贿赂法官的K的叔叔、与K同命运却为此麻木的旅行推销员和被解聘而痛苦的律师助理

  而律师和画师,大概是可以作为与高层法院法官为伍的一层人群,他们有的对法律的规则熟门熟路,有的走法律的漏洞从中谋取利益。

  男主人公K在这起冗长拖拉的案件中,变的敏感多疑,觉得任何他身边出现的人都是不可信的,就像K说的那句“这是把撒谎说成一个普遍真理”的年代,这也证实卡夫卡生活的年代,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一切使得那个时代的人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而不能自拔,人们信任感缺失。至于K的案子最后结果或喜或悲都不在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屈从还是对立于那个最大的统治与受益者。

  还好,在我们现今社会,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改革完善,不管高层或底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彰显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从而使冤假错案不再上演。

  文/巧克力糖豆

  《审判》读后感(四):施行审判,岂按正直

  “一定是有人造了约瑟夫·k的谣,因为他根本没有什么过错,却在一天早上被逮捕了。”卡夫卡用这样的开场白给我们讲述一个关于“审判”的故事。作为以”荒诞”著称的卡夫卡,从不担心你是否只在意这份荒诞。因为他知道在故事里藏着的这种种“荒诞”,是你能轻易能找出的现实生活中答案

  主人公约瑟夫·k是个在工作上能干的银行襄理,在30岁生日那天被捕了,起初他担心这只是个生日玩笑,尽力的配合以维持他的风度。随后不得不接受他在接受审判的事实。然而自始至终,他并不知道谁在审判他,他并没有见到法官,也没有见到最高法院。最后像是周围的人都在对他进行着审判,他小心翼翼不让人听见他审判的消息,然而最后连毫不相干的人都知道他正在接受审判。他只经历了一次初审,检查官说:“你是个油漆匠吧?”

  他从最开始坚信什么都不做是最好的应对方式,到后来开始四处奔走想各种方法应对,他的防线也在一步步的被攻破。然而大部分时间,他却总是缺少迈出最后一步的勇气,缺少的那最后一步,正是打破越来越糟糕的现有格局的最后一步。

  约瑟夫·k的孤独也贯穿始终,从他跟格鲁巴赫太太和标尔斯纳小姐的谈话开始,到为了阻止k成为“败坏家声的人”而为他谋划的叔叔、律师、女仆、商人、画师……那些围绕审判而出现在k周围的人,却没有谁认真跟k说话,回应他的问题,每个人都只是关心自己的问题。

  全书分十章,分章和每章的标题都是卡夫卡自己所定。每个章节都可以做为完整的故事,写约瑟夫·k与不同人的交集,含有不同的主题与寓意。“不必把一切都认作是真实的,但必须把一切都认作是必然的。”

  圣经中说“你们中间谁是无罪的人,谁就可以拿石头打她。”或许卡夫卡是想说人人都有罪,都将接受审判。然而k真的是有罪吗?从被捕到最后的结束,没有谁给k一个明白罪名,没有罪状没有法庭的宣判。或许又如圣经所说“世人啊,你们默然不语,真合公义吗?施行审判,岂按正直吗?”

  《审判》读后感(五):有冤何处可申?

  当今是法制社会,错案、冤案都可以申述,上诉,可是在《审判》中的约瑟夫•K却不知何处申,甚至都不知道犯了什么罪。

  作者卡夫卡,20世纪奥地利德语作家,西方现代派的文学鼻祖。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布拉格,那时还处于奥匈帝国时期。20世纪初的西方经历了战争、社会的动荡,一些哲学家艺术家、作家们都回到了精神层面,担心、探索新的出路。如美国作家欧文•肖的作品多以战争、冲突等为题材揭露社会现实,人类的探索;索尔•贝娄的《洪堡的礼物》、《赫索格》等作品是以美国社会的精神危机为主题。卡夫卡的作品充斥着恐惧、无奈、孤独,甚至是绝望。本书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一名银行的高级职员约瑟夫•K在自己生日的早晨,无缘无故地被捕。他在被捕后,努力地寻找自救的方式,想找出案子的真相,他到底犯了生么罪,找人询问、帮助,可是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约瑟夫•K事件揭示了奥匈帝国的黑暗表面上看,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国家一片祥和,有法律保障的国家。但其实上,奥匈帝国下的社会已经腐朽不堪,专制矛盾突出民族问题错综复杂宗教信仰也处在危机中。司法制度内贪污、腐败,不仅对公众保密,而且对低级官员同样保密,这样的体制根本不知道一桩案子的源头在哪,经过哪里,审判的理由会是什么。约瑟夫•K永远也不会找到真相,不会知道谁到底陷害了他。

  另一方面,书中还描写了三位女性,分别是格鲁巴赫太太,标尔斯纳小姐以及护士丽尼。她们是约瑟夫•K出事后寻求帮助的对象。这三个人都不是传统上的女性,都具有放荡的性格。约瑟夫•K出事后第一个找到的是标尔斯纳小姐,她不是从事法律工作的,对于K来说,只是一个倾诉的对象,本想得到安慰同情,可是标尔斯纳并没有表示对他在意和担心;第二位格鲁巴赫太太,地位很低,与法官有染,K本想利用她报复法院,可是他失望而归;第三位丽尼,律师的情人。K被丽尼而吸引,他期待丽尼能帮助他,因为她认识很多法律界的人,可是他爱上丽尼之后,却把案子放弃了。他的希望再一次被掏空。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卡夫卡描写这三位女子形象都是放荡的,与他的生活相关,对面婚姻感情一直在逃避曾经三次订婚又三次取消婚约。

  《审判》,在黑暗下进行,对约瑟夫•K是有冤却无处可申,对于奥匈帝国来说,“审判”是对它腐朽社会的枪决。

  《审判》读后感(六):《审判》—在融化的时钟世界里仰望雪霁天空

  这是一个纯粹的故事。所以,先进入一个简洁封面里能看到的世界吧—

  仰卧在一片洁白无瑕的雪野空地之上,看着周围傲然指向天空的树尖,就像终于超脱了俗世眼光强加给我们的一切,舒张心胸长啸一声,看着呼出的气息变成一道有迹可循的劲急白气最终消散在不远处,无意识的把四肢摆成大字••••••

  如果不是真的心中充满无限纠结,这种看似充满浪漫情怀的行为坚持不到五分钟,一般人至少会坐起身,尤其是那些突然发觉雪粒已经悄然在你躺倒前弓腰缓冲之际就已经钻进裤腰的人。不舒服但为时已晚。

  如果没有同伴,甚至没人笑闹着帮你拍打衣物,无论他们的表情里是真实的嘲笑还是虚假的宠溺,你的急促呼吸也会瞬间弱化在周围的风中。雪落无声。

  突然发现,太静了。

  ••••••

  无论是对于一个作家的生前身后名来说,还是对于他的读者而言,时间在这一瞬间变成无处不在透明的融化时钟,无处着力的沉寂里,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到每一刻的流逝满是抓不住的黏稠,却再不感到烦躁不安,安然翕动着睫毛承载雪花目光超然。放下要从中阅读出那些钟面上的罗马数字可能代表的精确标识的目的,无谓接受,无从抗拒,我们将成为时钟世界里,那一时刻的本身。

  ••••••

  此时,若不能获取这种心境,在意莫须有的罪行就会把我们逼疯。K当然有理由存在,他才能出众,地位稳定,可是,一旦被卷入无来由的过错,焦虑于洗清自己名誉的责任感、对他人在“法律程序”面前行事风格的无所适从和敏感察觉得到他人情绪最纤维处却最终未询问自己最终结果的荒诞对比,正是每一个祸未及身的人的通病。努力想摒除所以的无用功带来的烦恼就足以让自己看起来能够置身事外吗?不,我们从未放弃努力和希望,即使《在大教堂里》,圣光试图“光”顾我们,我们也无从预感最后冰冷的命运。最终,“他举起双手,张开十只指头。”

  ••••••

  为什么会为这样的文字而动容?所有的角色都将成为“法院”的所属物。那些真实的、假托的、借由自我膨胀的—身处于漩涡中的人,即使是你我,可会从容“自救”?而所有的不快和麻烦会迅速地与生活中的每一点不如意水乳交融。在无生机的静默里苦苦挨延着,。

  一直坐下去,《结局》也无从质疑。雪霁。天晴。来路被掩埋,再不趁夕阳刚刚下山,雪地尚有些微反光,头脑转动速度再快,也敌不过生机流失的速度。体温融化的雪已经变成冰晶贴在外衣上,成为先前的汗液掠夺温度的帮凶。吞咽的动作略大一点,能够从耳鼓中清楚的听到血液流动的声音。活人会轻易让自己在神志清楚、四肢自如的情况下留下最后一个“耻辱”吗?

  尽管这样的世界看似无比真实,但是,那一时刻,你、我、融化的钟表、雪霁的天空,终究还是不能真正一直停留。坐在雪地里的头脑,会成为代替弗兰茨•卡夫卡笔下的K接受《审判》。

  《审判》读后感(七):用沉默去沉默

  前年家里经历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直到现在仍然没有真正终结,对于这种等待心情,满满的无力感,并时刻觉得委屈和荒谬,年近古稀之年的父母成了被告,还要饱受刀笔吏之苦。虽然仅仅是民事,非刑事,那种无冤可诉,无理可讲的境地依然让人痛苦不堪。

  我的母亲是一个刚烈的人,总有各种精神,比如十年前家里买了一张真皮沙发,运到家后发现是仿货且是旧的,她可以找店家、消协、媒体,足足用了 近一年的时间维权成功,“总有说理的地方”这是她的话,她坚信她的意志,不屈,她绝不是一个不经事的人,沙发维权的胜利,她是坚信这一点的。但是,这次官司,让她彻底感受到了这种无力,她老了,多了很多忍一忍的心态,她认栽了,现在的江湖,更是人人都支吾过去。到现在这个官司,我家败诉,母亲很多不甘,可又能怎样呢?二审、检察院,他们依然都是穿一条裤子啊!我并不是一个很喜欢述往的人,今日无他,仅仅因为我耐着性子看了卡夫卡的《审判》。对于现代派的作品我始终是有点抗拒的,看多了下回分解,花开两朵,现代派的东西总有一点空旷感,你少了下一秒钟的期待,头里抻不出个头绪,从前没有一座山,也没有后来呢?好像天地里无端地一脚踏进了棉花垛,空旷的想朝自己打棉花拳,撞个鼻青脸肿,我不想用任何理论来解释这作品,只想用感觉来诠释读后的理解。

  《审判》的事情很简单,请允许我不用“故事”二字,小说可以不写故事,虽然这样读起来缺乏欲望。一家银行的高级职员K,某天醒来,发现自己被某个法庭逮捕了,这个机构不是正式的国家暴力机构,但却凌驾于一切之上,k虽被逮捕,却行动自由,k想给自己申辩,却了无头绪,也不知犯了什么罪,一切都是徒劳的,最后在生日前夕的晚上,k像一条狗一样被处死了。我不想过分的解读制度或者象征。仅仅是文本中的人面对责难的无力,已经让人感到冷彻心扉。我们紧绷的精神,总无处宣泄,神秘的开始和结局,总像一个莫比乌斯圈,无边无际,这种表现主义手法,在各种枯燥无比的境地里折磨你的耐心,无论是读还是作品中的人生。这样说是双重的象征意义,能够读完,对于我是个进步,我不禁犯了难,手上还有皇皇《卡夫卡文集》十卷。如果不是因为对现实的无处宣泄,这本书我看不完,但看完后拥堵依然。这就是人生吧,只有试着接受,任何结局。

  卡夫卡用无可宣泄去宣泄,周星驰用无法乖张去乖张,我只能用无比沉默去沉默。

  2016年2月26日

  《审判》读后感(八):如此深刻的卡夫卡

  《审判》是卡夫卡的长篇小说代表作这一。这位奥地利的著名小说家,曾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者之一,其作品以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而引人注目,这种风格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他是开创者。所以他被荒诞派、新小说派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奉为鼻祖。卡夫卡也成为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先驱。

  卡夫卡是一个对人物心理深度挖掘的作者,那种深度进乎到精神分裂的临界。第一次读卡夫卡的书,第一次看到他的头像,他的眼神真是过目不忘啊,你与他对望的时候,感觉他的眼神几乎可以把你吸进去了。那样的目光如炬,那样的洞明天地,他留给世人的思考将无穷无尽,一如他的眼神,穿透这恒远的时间,照进我们的灵魂里。

  现在,谁都知道卡夫卡是世界伟大的作家之一。但是他自己可能并不知道,他的成名却是他身后的事。卡夫卡活着的时候,其作名得不到问世的机会,他去逝前托言给朋友把他的书稿全部烧掉。这个朋友没有践行他的嘱托,没有舍得烧掉他的书稿,才有他的作品重见天日的机会。一个在自己的年代不被认可的伟大作者走了,其作品在今天看过来,仍然光彩夺目,大放慢彩。他思想里面的深度和纯度,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只是,《审判》仍然是一本极难读懂的书。〈法的门前〉已经那么震撼,读它的时候只觉得火花砰砰的飞着,“除了你,谁都不能进去,因为这门本来就是为你而开的。”他的语言风格和思维方式,以及场景及人物的营造,都是特别有个性的,是别的地方不曾读到过的,那样的另类。

  主人公约瑟夫·k是个在工作上能干的人,却在自己30岁生日那天被神奇的逮捕了,这是一个生日玩笑吗?此时的K很轻松,很搞笑,也很幽默。他的周围的那些配角们都以各自惹人注目的方式现身,每个人都那样的神奇,都可以左右一个人的命运一样。K开始接受审判,然而自始至终,他并不知道谁在审判他,他并没有见到法官,也没有见到最高法院。他像是被孤立了一样,又像是被控制了一样。你可以理解所有周围的人都在对他进行着审判,也可以走进K的内心,接受这种公然的审判或者是自我审判,在这片神秘的气息下,去感觉卡夫卡的神秘世界。

  约瑟夫•K和卡夫卡本人肯定有很多楔合点。一个人可以肯定自己的清白,却无法证明。作者的语言中一直透着灵性的光芒,那种看透人心,以及人性最令人震惊和准确的描述,是卡夫卡的灵魂标志。他笔下的人物有时候就那样偷偷地出现,却能够成为一个代表,能够从环境中生活中显出光芒来。卡夫卡深SHUI的思想都会附在这些小人物上,非常完美的呈现,非常震憾人。

  卡夫卡笔下的人物,你永远不敢说你已经完全了解他了。他笔下的人物很难去界定和解析清楚。《审判》这本小说中也用了很多的意象和 隐喻,故事和人物都讲述得光怪陆离,完全读懂它相当的困难。卡夫卡的灵魂是不容易接近的。

  《审判》读后感(九):画得一手好圈的卡夫卡

  读《审判》

  作者:苏术

  在被要求读名著的年纪里,就认识了卡夫卡。看过《变形记》、《在流放之地》。说实话,时至今日在这本书之前,我并没有看过卡夫卡的《审判》,不管何种形式。

  看完卡夫卡的书后,我总是想唠叨一句:噢,这家伙又开始画圈圈了。

  不管是《审判》还是《变形记》,读着带着卡夫卡气息的文字,总有一种禁锢在一个圈里出不去,死命和自己较劲。没有自由,充满丑陋和黑暗。

  比如这部长篇小说《审判》。整部小说都在一种无情黑暗不安的气氛里进行着,直到悲剧的结尾。小说对于法院的腐败无能的抨击是毫无疑问的,就像明摆在桌子上的物品。

  很多人说,这部小说还有更深沉次的东西,比如就小说名字“审判”来说,就含有两种意思。有说“审判”即对主人公K的审判。另一种说法是萨特在他的《关于犹太人问题的思考》(Réflexions sur la question juive)一书中提出的。萨特说:“《审判》可能是关于犹太人的。就像小说的主人公K,犹太人陷入了一场漫长的审判。他不认识自己的法官,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认识自己的律师。他不知道自己的罪名是什么,但他是被认为有罪的。审讯在被不断的拖延,他利用这段拖延不断地找人说情帮忙,但每一步都把他推向罪的深渊。他的外表虽然依然正常,但出生一刻起他就陷入了审判。终于有一天他被告知被捕了,最后被处死。”

  顾名思义,犹太人生来就是在一个充满反犹主义的世界里,似乎就像是K经历的那样,而卡夫卡本人也经历过。

  “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教里不受欢迎。作为对犹太人的犹太教持冷漠态度的人,他在犹太人当中没有自己的地位。作为说德语的人,他不受捷克人的欢迎。作为讲德语的犹太人,他在波西米亚德国人当中没有自己的地位。作为波西米亚人,他不完全是奥地利人。”这是君特安德斯对卡夫卡出身的简述。

  也许正是卡夫卡这样无比尴尬的人生处境,让他处于非常孤立的情况。读卡夫卡的作品我常常有种窒息的感觉。就像我上面说的,卡夫卡总是喜欢在他的书里画一个圈,关在里面的人独自面对着黑暗。这种压抑感,常常让我想放弃去阅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卡夫卡作品里对于现实的批判和社会现状的映射,又常常让人带着点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精装版,把《法的门前》放在了最前面。这个故事很好的诠释了这篇小说带有的观点。

  摘了一段其他作者的理解,个人认为理解的很独到:

  “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到达法的跟前,”乡下人说,“可是,为什么这许多年来,除了我以外没有人要求进去呢?”守门人看出,这乡下人快要死了,为了让他那渐渐消失的听觉还能听清楚,便在他耳边大声吼道:“这道门没有其他人能进得去,因为它是专为你而开的。我现在要去把它关上了。”

  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寻求正义,但没人能得到正义;因为正义只存在你心里,你的正义观只属于你自己,(别人有别人的正义观。)(作者:常非常)

  很多人认为卡夫卡是以一个精神病患者的态度去写作的,认为他的作品是一种“自我分裂”和“自我异化”的心理状态。事实真是如此吗?这个答案大家只能在他的作品里慢慢体会了。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请联系QQ:1147679123

  《审判》读后感(十):若“不公”=“合理”,“诡异”= “正常”

  朋友:两个月不见,你瘦了好多,怎么减肥的?

  我:准备司法考试,不知不觉就瘦了。

  ……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貌似与读后感无关,其实只是突然间的感慨,随手改了个小段子。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法律”这个词似乎颇为遥远,只有在遇到纠纷的时候,才会想起来。身边的不少认识的人便是如此。

  可是, 法律真的与日常无关吗?

  卡夫卡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主人公K早上起来便被闯入家中的人告知:“你被捕了!”但是,没有证件、没有证据、没有理由、没有依据、没有任何手续。

  他开始时不屑一顾,认为“清者自清”,错过了唯一一次“在法庭上接受审判”的机会。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这所谓的“法庭”,不过是破旧小楼上一个乱哄哄的屋子,旁听的人也都和法官是一伙儿的,“审判”也没有任何法定程序,全凭个人心情。

  接着,K开始奔走,要还自己清白。他接触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各个阶层的人:律师,商人,画师,女仆,神甫……每个人都声称可以帮助K。

  在一个夜晚,K突然从家里被带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个故事开始得莫名其妙,也结束得莫名其妙。可是,却如此深刻。

  印象最深的,一是故事开篇K被捕时的几句话。

  K说:

  我生活在一个有正式宪法的国家中,人人太平无事,一切法律都有效力;谁敢在我自己的住所里抓我?

  抓他的人说:

  ……我们所服侍的上司,在这次下令逮捕之前,一定都弄清楚了逮捕的理由和要逮捕的人。这可是不会有错的。他们按照法令,对付真正有罪的人……这就是法律……

  我们是一些小职员,几乎是无能为力的,我们跟你的案件一点关系也没有,只知一天看上你十个钟头,照拿薪水。

  K又说:

  我不懂这种法律。

  法律也许只存在于你自己的脑袋里。

  小说的神奇之处在于,故事里有着矛盾统一体:每个人都知道制度的不公,却又都习以为常,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诡异”,恰恰是那个社会的“正常”。

  事不关己,何需在意?

  我想,如果主人公K没有被捕,他多半也不会去思考社会有何不公,程序有何荒唐。因为他本是银行的襄理,是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底层的人如何,与他何干?

  然而,这一场突如其来的诡异“审判”,打破了一切。似乎无论哪个阶层的人都能接触到法官,都知道一点关于审判的事情,只有K自己,自以为是,却一无所知。

  那么,这何尝不是K内心对自我进行审判的过程呢?

  其实,法律从来不是遥远的存在。它存在于每个人身边,时时刻刻。

  很多时候,人们自以为的公正,其实并不公正。因为人们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自己有利,便是公正;对自己不利,便是不公。

  K是因为法律的“审判”而被处死的吗?似乎并不是。是社会?是人心?

  这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到底是谁在“审判”谁呢?

  书的制作不错,手感很好,篇章页有德语原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审判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