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失控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失控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11 21: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失控经典读后感10篇

  《失控》是一本由【美】沙法丽•萨巴瑞博士(Shefali Tsabary, Ph著作,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控》读后感(一):我都不曾自由地活过,凭什么给你自由

  孩子知道自己的心,父母需要做的是鼓励他们跟从内心声音。——《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

  一、我对你好,你就应该接受

  五一假期,我带着先生和孩子回了乡村老家,吃过晚饭我们准备回城,父母百般挽留,非常不高兴。我们回家安排是我和先生提前计划好的,所以不希望变动。于是,父母开始做我4岁儿子功课,她们悄悄地说服了孩子留下了,并赌气地告诉我们:你儿子不想走,你们要走就自己走。孩子没想到答应外婆留下,就要跟父母分开,他去抱着爸爸就哭起来。

  终于我们要走了,父母拿出许多东西,有水果饼干蔬菜鸡蛋还有打包的一些菜,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只想带些蔬菜,我一再告诉妈妈很多东西城里买很方便,我们不需要那么多。可是妈妈似乎没有听,并仍然把所有她觉得好的东西都往汽车尾箱里塞。我们拒绝却没有用,因为知道带回来也不会吃,扔掉了也是一种可惜感觉到非常不舒服

  我知道妈妈总是替我们考虑很多,可实际上很多并非是我们想要的,她希望自己的认为好的想法全部实现,却没有考虑过我们真正需要什么,这样做有没有让我们感到不舒服?我直接告诉妈妈不需要,妈妈说我脾气变大了。我想我已经30岁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各取所需呢,一定要我把不需要的东西带回家?妈妈的理由是:你一定需要这些。

  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我也在反思,为什么跟妈妈在一起的感觉,让我想要挣脱和逃离?以前在家里的十多年,妈妈一直都用这样的方式对我,为什么现在的我会感觉不舒服不习惯?什么让我有了变化

  后来,我看到《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我们发生愉快那一刻,那时在父母面前,我似乎成了一个不听管教的孩子,而这跟我以前做乖小孩模式并不一致,所以妈妈觉得女儿变了。而离家求学和工作的很多年里,我已经逐渐发展独立的自我,学会接纳和拒绝,但妈妈仍然还留在对待那个小女孩的模式中,她觉得我认为是对我的,我就应该开心地接受。

  二、控制与管教,源自于曾经伤痛

  在《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一书中美国心理学家沙法丽•萨巴瑞博士指出:亲子冲突根源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控制与管教——它们总会触发孩子的不满反抗。如果父母能够放弃“我的孩子应该如何”的执念,转而接纳孩子的“本来面目”,尊重孩子的需求,就能够与孩子建立亲密情感联结,从而引导孩子自我确认、自我激励和自我实现。这种充满觉醒、联结与爱的养育方式,最终会令育儿变为一场父母与孩子相互支持陪伴成长之旅。

  而我如今也是一位妈妈,我深深地感觉到:孩子往往能看到你最需要成长的地方。比如,家里先生有时候看孩子不那么顺从时,会忍不住发脾气,孩子还会对父亲说:你能不能对我好好说话。而看先生的成长经历中,他父亲是一个发起火来很厉害的人,所以他也是这么这样的方式中成长起来的。而他自己的一部分想法和需要就被压抑了下来,当他也成为一位父亲,那些被压制的部分就成了压制孩子的来源

  萨巴瑞博士说:我们对孩子发脾气,是由于我们自己的痛苦经历再次浮现出来。只有我们发掘和面对我们过去的残留的伤痛,才能辨别孩子的真实感觉,找出理智的应对方式,尊重他们的情感。而真正良好教育行为,是指那些能让孩子感受存在和自我并表达自己感受的行为。

  所以,或许养育孩子的失败,不是我们不够爱孩子,而是我们成长经历带给我们的局限,让我们没有机会看到自己需要成长的部分,而把所有的原因都归结为孩子不听话或者叛逆,继续用更加强悍的方式去控制和管教孩子,期望把孩子改造成一个称心如意的人。这却不符合孩子的成长需要,只是我们伤痛作用下的产物

  我能理解到先生面对孩子的无助,他既希望做一个很好的父亲,又对自己的一些情绪难以把控。所以,我把《失控》这本书交给先生,我想我们都需要成长,只有我们更多的理解和懂得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爱孩子。期待这本书能搭建起父子关系新的桥梁

  《失控》读后感(二):让失控变成可控

  家有6岁熊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渐渐露出了叛逆的端倪,常常在我恼羞成怒让他把屁股交出来的时候,斩钉截铁地对我说:不交!!

  是以当我看到《父母的觉醒》作者沙法丽•萨巴瑞的新书《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买回家拜读。看完之后,我确信家长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从而帮助我们成为更强大、更高效的父母,培养快乐、自律、有责任感的孩子。

  让我们来提炼一下书中的精髓——

  m(>^ω^<)m 为什么会失控?因为我们总对孩子说“不”!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越来越希望摆脱成人约束,要求独立自主,他们渴望有一个不受干扰自己的生活空间,在其中充分体验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苦恼和快乐。为此,他们有时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希望私下默默地收藏和品味自己的小秘密。但在父母的心目中,他们一直习惯于把自己的孩子看得比他们的实际年龄还要小些,认为不成熟,还需要保护。这时,父母忘了孩子是具有独特性格特征的“人”。过分的干涉导致孩子种种不满情绪,与父母之间的言语冲突随之而来。其实,每个人不喜欢听别人说“不”。因为“不”包含着来自过去的威胁信息,它唤起的记忆或许是严苛的父母或无助的童年。纵然我们已经成年,但当我们听到“不”的时候,依旧想像个两岁的孩子一样闹闹情绪、踢腾两脚,或者干脆躺到地上大哭大闹直至脸色发青。不论我们处在什么年纪,“不”听起来依然刺耳。然而,我们每天都会无数次地对孩子说出这个字,也不管他们会有什么感受。当我们偏执而不肯通融的时候,就会毫无禁忌地说出“不”字。孩子或者充耳不闻,或者更糟——干脆直接造反。如果我们对“不”字无法运用自如,那么不管说多少次,孩子依然不会听从我们。沙法丽•萨巴瑞让身为家长的我们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根源,然后又教给我们:只有当我们全心期待被倾听的时候,孩子才愿意听取我们的意见。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期待尊重与尊严;当然,我们的底线也不容逾越。

  m(>^ω^<)m 面对失控怎么办?对孩子施加我们的意志

  沙法丽•萨巴瑞曾说:如果我们不能从容地对待“不”字,那么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很有可能变得目中无人放荡不羁。那么,如何说“不”,在什么情境下说“不”,都是很关键的。传统的父母之道是直线型、分等级的。父母居高临下地掌控一切。说到底,孩子难道不是弱势群体,不该是由我们来改造的吗?因为我们毕竟是更有知识的成人,而孩子既幼小,又不如我们懂得多,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当控制他们。事实上,对于父母做主掌控一切的家庭,我们都习以为常了;所以从来也没有想过这种格局也许既不利于孩子,也不利于我们这些父母。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在童年时代看到的育儿模式,后来成了我们自己的育儿模式。”一句话道出了我们的教育现状。在很久以前,父母剥夺了我们追求自尊权利。自尊是尊重他人的前提。如果我们不尊重自己,那么不论孩子还是他人都不会尊重我们。因此,在面对失控的时候,我们需要毫不含糊地施加自己的意志。但是,这完全不同于那种作法:不顾孩子的需求,毫无意识地将自己的行事方法强加给他们。

  m(>^ω^<)m 如何远离失控?掌握方法很重要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父母要有耐心决心合适的教育方法,能创造性地采取恰当措施坚持不懈地去求较好的教育效果,而不应追赶社会潮流盲目随从。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他们所进行的一些有科学、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让他们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基础知识,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其次要尊重孩子,转变观念,平等相处 。许多父母依照自己的预设模式塑造孩子,当孩子的行为违反父母预设的模式时,便觉得难以接受。相反地,如果父母视子女为独力个体事时,则较能接受孩子的独特性,允许孩子依天性发展。书中阐述了很多易于操作的方法:

  ——如果让孩子自然地体验到焦虑,并且达到足够的剂量,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他们的成长。

  ——当孩子表现出不礼貌的行为,父母需要给他们时间冷静下来。父母可以选择主动走开,让孩子体验失去父母情谊后果

  ——如果父母的生活能够体现诚信原则,那么孩子就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拒绝。

  ——通过诸如鬼怪、僵尸形象,孩子在向我们展示他们的不安全感。父母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青春期的孩子并不是怪物,真正的怪兽堆积如山的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

  …………

  正是通过这样一些方法,教养孩子才有可能成为一场富有创造性的旅程,让父母与孩子都从中受益。在此过程中,每一刻都是精神的相遇。父母与孩子在精神之旅中携手舞蹈,乐在其中。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可以帮助父母远离亲子冲突,引导孩子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实现的书。对每个人来说, 家庭教育不仅是做人摇篮同时也是终生教育的基础, 作为“第一任老师”的父母, 可谓任重而道远。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合格的家庭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家庭中亲子关系是子女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而由于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差异,无可避免地会与产生亲子冲突。但亲子冲突并非一定是坏事处理得当,可以增进冲突双方了解和情感, 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父母要对亲子冲突应具有正确而全面地认识,用自己的爱心智慧技巧进行卓有成效地关键对话,消除矛盾达成沟通,使亲子关系更加稳固、亲密与和谐。这样,孩子的健康发展、家庭的幸福安乐必将成为现实

  《失控》读后感(三):了解孩子也了解自己

  ★ 引导孩子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激励与自我成长!

  如何应对孩子的反常行为?如何在与孩子发生冲突时保持冷静?如何引导孩子使用暴力的表达方式?如何让孩子的情绪感受得到良好的代谢?……如果你曾经或正在被上述问题困扰相信本书会为你答疑解惑,带去启发。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沙法丽•萨巴瑞用自省真诚态度与科学专业的知识,引领广大父母回归教养的本质,以开放、尊重、理解的心态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充满能量的情感联结,引导孩子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激励与自我成长。

  ★ 美国著名正念心理学家、《父母的觉醒》作者最新力作!

  沙法丽•萨巴瑞博士具有多年儿童临床治疗青少年咨询辅导经验,是美国著名的正念心理学家与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她将东方正念思想同西方心理学理论整合,形成自己有关正念生活与觉醒育儿的独特理念,从而成为正念心理学领域代表人物。她的处女作《父母的觉醒》因此获得了美国著名主持人奥普拉与心灵导师埃克·哈特托利的推崇。新作《失控》则丰富与深化了沙法丽博士的觉醒教育理念,帮助父母从管教孩子所引发的冲突中解放出来,赋予孩子成长的自由,同时获得自我的更新与发展,是一部兼具启迪性与实践性的佳作。

  ★专业媒体权威人士诚挚推荐

  《失控》获得了国内外专业人士与权威媒体的一致推荐!著名育儿节目伟大育儿秀”主持人杰奎琳•格林称赞:“如果你今年只能读一本育儿书,请拿起《失控》吧!本书讲述温柔、强大、有效的育儿方式令人耳目一新。”纽约顶峰学校校长卡伦·弗里杰尼评价:“我们需要聆听孩子的心声,让他们做真实的自己,《失控》教给我们如何去做。所有父母和准父母必读这本书。”《父母平和 孩子快乐》作者劳拉•马卡姆博士赞誉:“读过这本深刻的著作,你将成为更强大和更高效的父母。”

  ★ 美国亚马逊网站读者好评如潮

  本书自2013年年底出版以来,获得了众多家长的青睐,美国亚马逊畅网站上好评如潮:“沙法丽博士握着我们的手,指引我们发现另一种教养孩子的方式。”“沙法丽博士举起镜子,让我看到‘控制’将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失控》将改变我作为父亲的角色!”“作为老师和家长,如果我早点读到《失控》,就不会用控制和管教的方式教育我的学生和孩子。”“这本书不仅让你了解孩子,也让你了解自己。”……

  《失控》读后感(四):失控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孩子,童真无邪来到这个世界,带给父母快乐。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构成了养育之路主要的篇章。然而只要有互动就会有冲突,而我们要如何处理呢? 《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这本书为我们做了解答。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正念心理学家,也是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沙法丽·萨巴瑞,读的过程中确实可以嗅到正念的味道。 看到书名的那一刻,我以为的也是孩子的失控。但读到最后才发现,其实是父母深藏了太多的恐惧,自己失去了控制。 书总结起来其实可以分三部分:一是分析父母常用的管教的手段为什么没有用?二是父母要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和自我成长。三是建立与孩子的联结,让孩子体会到安全和自由。 本书里面自己最喜欢的篇章是《你不是电影制片人》,具体点说是更喜欢这个电影制片人的概念。她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演绎成了一部电影,而电影总有剧本,而父母就是剧本的编排者。但实际这部电影并不是只有一个剧本,每个人都承担着自己的剧本,演绎自己的人生,而父母却经常撺掇了孩子的剧本,让孩子来演绎父母期待的那个人生。 这次我们就以电影的构成来看看这本书。先把这部电影命名为《父母养育之路》 这部电影的主线是养育。 初当父母的年轻人,总希望自己可以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和保护,但实际上呢?首先我们看看父母养育中遇到的困惑。 1、如果不去管教他孩子,我担心他会走偏。 2、如果孩子遇到问题,我不去帮助他解决,他会怨恨我。 3、如果孩子遇到了问题,如果我不干预,他会留下阴影。 4、如果孩子的行为异常,担心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5、如果他骂我,打我,我会很生气,这个时候,我必须惩罚他,要让他知道我的厉害。 6、如果不给他建立规则,他就不知道什么是应该遵守的,什么不能触碰。 7、为了他好,让他吃虾皮补钙,他怎么就是不吃,真是难伺候。 8、如果我去跟他协商,他会不会得寸进尺,我的尊严何在。 9、如果他提出需求,我无法满足,该怎么处理? 10、他在超市哭闹着要玩具,不能给他买?是打他还是妥协? 11、他看起电视来没完,是强行把电视关上,还是跟他谈谈? 12、如果他不理我,不尊重我,总觉得我说的话特别没意思,不想听我说话,我该怎么办? 13、……好多好多。 当用一种方式解答了一种困惑,随之而来的担忧又会浮出水面,真的是艰辛的养育之路。 《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我们了解了养育之路我们的方式是否正确,我们存在的误区是什么,我们要如何做? 电影的反派:纪律。 作者用了三章来说明纪律是不值得应用的养育方式。通读下来发现,其实用管教更直指人心。 它就像个拿着巨锤的巨人站在了孩子的面前,孩子仰望着它,充满了恐惧。父母就经常用这个“巨人”,来让他们认为“不听话”的孩子,听从他们。 “你赶紧回屋写作业去,不写完作业不能看动画片;你怎么那么不听话,赶快上床睡觉,要不然明天就不让你玩电脑了;你看看你这作业做得,错那么多,要是再错那么多,就把你锁小黑屋里。”父母们总是用这样的惩罚来达到他们的期望。而效果呢?孩子们先是哭闹,恳求,慢慢的变的愤怒,不说话。 来看父母,父母是有控制欲望的,面对这个自己生养的孩子,潜意识的带有一种主宰的味道。没有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变成了一个附属物,你要听我的,按照我的要求来,否则我就要惩罚你,然而却没有看到孩子真正的需求。 管教的破坏性是很大的。它让父母只关注到了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希望通过极短的方式就可以达到效果,让孩子听话,却一次又一次忽视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弱小的孩子面对强大的父母,抗争不过,只能委屈的接受惩罚,让自己的感受、情绪陷入低谷,一次次抨击着自己的自尊,一次次加强对自己的责备。他们不愿再与父母沟通,父母此时与孩子彻底失去了联结。 我们还要管教孩子吗?小时候的我们是不是也经历过与父母的抗争。想画画,父母不让,把画撕掉,哭的多么伤心,甚至会与父母抗衡。这真的是没有意义的。 父母爱孩子无可厚非,但爱孩子的方式却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就走偏了轨道。比如我们让孩子听话不是为了了解孩子背后的需求,而是要赶快结束这糟糕的局面,让一切赶紧回归正常。 所以当我们用管教的方式来让孩子听话的时候,我们真的不是为孩子好。 电影的正派1:放弃我们的剧本,接受孩子本来的面目 书中用了7个篇章来描述这个正派的样子。 当孩子出现问题,我们习惯了去介入,总担心孩子会处理不好,但其实往往帮了倒忙。因为问题所导致的自然后果被掩盖,孩子无法体验,就无法从中成长。所以适度的放手,让孩子学会承担后果,也可以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和为自己负责。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对孩子要做的事情给出适当的警告,不干扰孩子,给出鼓励和支持。只有当真正存在危险的时候再去干扰。 当孩子提出需求时,我们要有效的表达肯定和否定。孩子有权提出需求,而作为父母不能滥用父母的职权,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不是在用权威压制他们。父母应该用心的去聆听孩子的需求,思考是否符合现实的情况,给出发自内心的,言行一致的回答。 当我们要求孩子做事情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是希望孩子可以按照我们脑海中的剧本来实现,但我们需要给予孩子表达意见和感受的自由。当然这个时候可能家长会担心,孩子不成熟,如果一味的听取孩子的意见是否会对孩子不负责任。书里提到了中庸之道,家长要同时平衡自己和孩子的意愿。 李笑来老师提到过,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其实就是父母的以身作则。你要求孩子去写书法,你自己却在那刷手机,你要求孩子不要看电视剧,你却整夜抱着电视看个没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接触的第一权威。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孩子才能从中成长。比如父母要放下完美倾向,传达给孩子不完美没什么可怕,比如父母要言行一致,孩子才会对设定的规则认真对待。 所以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学着成长。 电影的正派2:尊重孩子的感受,允许孩子坦率的表达。 作者书中举了一个孩子被家中宠物狗咬了的例子。 作为父母会担忧孩子心理是否留下阴影。所以父母着急得用言语去分析这个事情,好让孩子不会惧怕狗,好让孩子心理不留下阴影。然而当真正用言语去表达时,语言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因为它忽视了孩子本能的感受。如果我们着急用语言告诉孩子没事,而不接受此刻孩子对狗的恐惧,那么遇到相似的经历,都会让孩子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受。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让孩子坦率的去表达此刻的心情。孩子其实是有很大的感知能力的。当他表达出来,他就慢慢接受这个事实,他会分析这个事情,给出以后面对狗的真实感受。 而父母做的就是,细心的聆听孩子的心声,陪伴在孩子身边。 文中有句话,说的特别好: 感受永远不会因为遭到禁止而消失,只会被扭曲,并且以异常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 生活就是这样,一边是孩子探索着这个世界,一边是父母的提心吊胆。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的行为,不要总是大惊小怪。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探索这个世界,在经历着社会规则,人际关系,他们会遇到挫折,挫折必然让他们有所行动。这个时候,父母要看到孩子行动背后的内心世界,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遇到孩子对父母出言不逊时,骂父母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总会被瞬间激怒,认为他如此的无礼,简直无可救药,好像孩子立马就会因此步入犯罪的行列,走上不归路。这种恐惧,让父母失去了理智,会用责骂和惩罚来教育孩子。而此时我们就忽视了孩子这种行为背后的内心世界。 发出此言的孩子,很有可能他的需求长时间不被满足而在某一时刻被点燃, 所以父母也要有心理准备,这个仗没有那么容易结束,需要付出耐心和用心。父母也要试着让自己长大,放弃自己的情绪包袱,接受出此言的青少年,认为这是正常的行为,带着这样的觉知,再去看孩子,就可以慢慢洞悉孩子背后的内心。 电影的正派3:年龄适当性 你有没有要求3岁的儿童看完一集动画片后就不要看了。但孩子不听,你会非常的恼火。这个时候我们的反应就违背了年龄适当性。 作为成人的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总是说看完这集就不看了,但还是忍不住看下一级,成人自我控制都如此难,何况一个3岁的孩子了。 记得看公众号年糕妈妈的一篇文章,他们全家长途旅行,要长时间坐飞机,为了让孩子可以耐心的坐飞机,年糕妈妈不是任由孩子去自我控制,因为太小了也就2-3岁左右的年龄,她准备了孩子喜欢的动画片,这样就可以应付这样的场景。 书中提到: 如果我们能够以丰富包容的状态投入育儿的过程,而不是处处严苛,就会创造出一种舒适轻松的氛围,同时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所以年龄适当性,就是要意识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会有不同的行为。这个我觉得可以扩展阅读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 意识到,还要理解他们。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要基于沟通逐步了解孩子的想法,然后做出我们的决定。这个过程都需要父母用心。 电影的正派4:联结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很容易与父母敌对,不给父母沟通的机会。这是为什么? 婴儿期、幼儿期、少儿期的孩子从全部依赖,走向部分依赖,慢慢进入青少年期,完全要求独立。在这过程中,如果父母不及时进行调整,给出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脱离父母走向独立,那势必会给要独立的孩子造成压力,父母不允许我做我想做的事情,他们会产生叛逆的行为。这个时候的孩子有了要自由表达,发声的意愿,如果父母还是用少儿期的方式评判他,否定他,必然让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感到愤怒。 所以父母在孩子青少年时期,要给与孩子足够的尊重,给予孩子足够多的空间,让孩子体会到家庭氛围是开放的,安全的,这个时候的孩子更愿意与父母产生联结。谁不希望在自己亲密的人这里,何况还是最初的权威的人这里获得肯定和认可呢。 书中最后提供了六个步骤来建立联结。其实这个六个步骤与上面所提到的有些重复。 1、见证(witness)。什么是见证,见证是客观的,不带评价的。见证的目的是可以与孩子建立直接的联结,看到孩子本来的面目。 无条件接纳孩子才能见证他们本来的面目。 2、调查(inquire)。父母不通过表面的行为就做出判断,而是要了解事态的深层原因。 3、中立(neturality)。不带有父母的评判,接受看到的这一切。 4、协商(negotiate)。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与孩子协商。当然这样的协商是不涉及原则性问题的,比如孩子要吃膨化食品,作为父母就要严令禁止没有协商的余地,当然如果严令禁止,那么父母也要做到言行一致。 协商的目的是在彼此尊重和彼此考虑的基础上满足每个人的需要。 通过协商我们既学会了自我主张,也学会了尊重个兑现他人的愿望。 5、共情(empathize)。尊重他的感受,而不带着要求和建议的倾听和陪伴。 6、解决(resolve)。这里的解决,指的是重复、练习和解决。联结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去重复良好的沟通模式,练习沟通方法,解决方法,从而让遇到的问题得以解决。 电影结局: 父母在养育的过程中得以成长,认识到很多时候与孩子的矛盾是自己小时候固有的一些模式,突破这些模式,改变一些认知,让自己成长,同时也给了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这样的孩子才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压抑,不扭曲。 然而养育过程就如螺旋上升的曲线,起起伏伏,但这个过程终究值得父母们走一趟,不辜负孩子,也不辜负自己。

  -内容同时也发布在简书和微信公众号上。

  《失控》读后感(五):改变传统教养,推崇自我管理------评《失控》

  对于家长们而言,育儿过程中总难以避免地会邂逅“熊孩子失控难管教的瓶颈”。尽管有着很多的无奈,但是我想多数的家长还是很迫切地,百折不挠地继续寻求着最佳的教养方法去管教调皮捣蛋的孩儿们。

  作为万众家长队列中的一员,我经常会找一些有见解的育儿类读物提升来充实自己。与其自己在教养中愁眉不展,学习学习他人的高招未尝不是一种好方法。一本引进自国外的《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的教养书册给予了我不少的全新理念。

  最初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就有点情不自禁地阅读冲动了。毕竟,如此切中家长教养问题要害的主题着实醒目地让人有阅读的冲动呢!在翻阅的过程中,我更觉得自己的确找到了一本不错的育儿理念的书册。出自于心理学家的手笔,借由着教养心理的切入口出发,这里的育儿经验分享无疑有着很多可参考的,可借鉴的资讯值得家长学习和了解。事实上,书中有着太多的文字着墨引领和帮助家长们学习如何远离亲子冲突,引导孩子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和自我实现。孩子由被动的被管教转变到了自我的约束和束缚,我想这样的尝试未尝不是一种全新的,值得推崇的教养手法。在我养育的过程中,我发觉孩子除了不断长大的同时,更在逐步地有着自己的思想和理念。虽然我无时无刻地不从为孩子好的角度出发去管教孩子,但是很多的时候我却很无奈地发现孩子们并不领情。尤其是这样的结果更是让我感到精疲力竭。借由着这本书的理由,我看到了家长完全可以实施反其道而行之的育儿方法。而且作者在分享这样的方法过程中海经常采用实际的案列进行分享和剖析各个阶段孩子的成长心理和需求。无疑我发现里面实在有着太多值得借鉴的,实用的育儿知识点。也许很多家长最初会觉得这样的教养方法有点难以管控大局,但是作者深入浅出的分享更为我们一众读者提供了太多可以信服的信息。行文最初,家长们可以看到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文字笔墨分析着为什么好多的管教在孩子们面前会如此的无力。尽管纪律是有,但是孩子们并不服从于有板有眼的纪律。以控制为主的教养其实并不能真正地让孩子体会到位他们好的良苦用心。与其家长徒劳无功地过度保护孩子们,书中关于让后果教育孩子的方法着实值得借鉴。在事实胜于雄辩的基础上,我们的孩子们值得为他们的某些错误负责。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意识地领悟和理解如何让自己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快乐,自律,有责任感的孩子不是诞生于家长们强制之下。所有这些良好的品格更应该建立于父母对于孩子们的信任,用新的教养方式处理和孩子们的冲突,传统的教养方式需要扭转,培养孩子自我管控的能力值得推荐。

  借助着这本《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家庭教育书册,我想家长朋友们无疑可以领悟到很多的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全新的育儿理念。与时俱进的时代需要与时俱进的教养新理念,《失控》无疑给予了我们很多全新的育儿新知。于我而言,我觉得这本书的阅读让我学习到了不少的教养方法。我也会在未来的育儿过程中,逐步推行和实践。期待着孩子们的转变,期盼着缓解教养过程中和孩子们的冲突,更期盼着乖巧孩子们卓越表现。

  《失控》读后感(六):世上本无“坏孩子”

  世上本无“坏孩子”

  文/by Coco妈Candy馨

  母亲常说:十个大人不及一个孩子热闹。这热闹令人欢愉之余也着实闹心。原本文静优雅的媳妇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开始变得大喊大叫。当局面失控,我们总会从嘴里爆出一句:你这个“坏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呢!事实是,世上本无“坏孩子”,成人过分的从孩子身上找原因,却从未在自己身上找过突破口。我们遵从老辈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便是训导、操纵,当孩子的行走路径偏离家长预定的轨道,家长便开始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并想方设法试图将其拽回目的地。

  《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这本由美国著名正念心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沙法丽•萨巴瑞用心编写的教育书籍会帮助你逐渐改善原有的错误理念,从父母自身出发并进一步引导孩子的自我管理、自我激励以及自我成长,从而改善亲子间的一系列冲突。它将引领家长教育新风尚,使家长明白教育是一种创新思维,是一种引导使其健康成长并探索潜在素质和力量并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人生历程。

  每一位家长都是从孩子成长而来,当我们在训斥孩子的同时自己的潜意识里也会呈现自己儿时所面临过的相似场景。这便如同作者所言:我们在童年时代看到的育儿模式,后来成了我们自己的育儿模式。很小的时候,我便听母亲说过父亲小时候老被爷爷训斥:你一点用也没有就像你的兄一样!纵使爷爷早已逝去,父亲也依然记得这句话。这句话如烙铁一般烙进了父亲的心里,所以他做任何事情都分外用心。我和弟弟都算是留守儿童,平日里见不着父母亲更不谈教导,之道暑假才可以去团聚。尽管时间如此短暂,这句爷爷遗传下来的警句却常常横在我们之间。我和弟弟都痛恶这句话,我还暗暗发誓以后我的家里绝不会出现。然而,事与愿违,我为人妻为人母后却依然与这句话形影不离。事后,我总是懊悔不迭。直到最近,我发现了这个秘密,开始调整自己,这句话才自动消失。

  父母常常把孩子作为“人偶”将其操控、把玩在自己手中,自己却全然不知,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家长应遵从孩子的内心,尊重孩子的想法,放开双手让孩子自己行走。女儿2周岁多的时候对家里的刀和剪刀特别好奇,我本身爱好厨艺和手工,因而工具多且并不乐意整理。女儿总是偷偷地玩,见我发现便藏起来。之后,我整天唯唯诺诺。直到有一天,她切到了手,我母亲按了足足半天才按住血涌出来。我开始意识到逃避和担忧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开始教导她用正确的方法使用。直至今日,女儿三周岁多,我们家的剪刀和刀她都可以随手拿到。我们应该感受其成长过程中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心境并认可TA的那份感受帮助引导TA更好地去求知。世上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孩子应付他们的世界。我们所需要的是创意,而不是警告或者惩罚。

  ——————Shefali Tsabary

  豆瓣主页:http://www.douban.com/people/CocoJiang1988/

  此文为本人原创,若有转载或他用请联系本人豆邮 或QQ邮箱:714737314@qq.com,谢谢

  《失控》读后感(七):从控制变为指导

  读《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书评 文/可月会儿

  《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作者沙法丽•萨巴瑞,美国著名正念心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

  老实说,在没看到这本书之前,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明理、很智慧的妈妈,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我有我自己的方式,做得也不错。可是,自从孩子升入初中后,和孩子的互动、沟通以及教育上总显得捉襟见肘,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大了,凡事有自己的主见,不像小时候,我说什么她大都会照着我说的去做,所以我们之间有越来越多的冲突和不和谐。沙法丽•萨巴瑞博士的观点是:亲子冲突的根源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和管教。这一点,我不得不承认。我总想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让她听我的,可是现实却是越来越远。有时,我不得不无奈的妥协于她。对孩子从控制变为指导,我正在一步步的学习和改变自己。

  书中说:父母很容易将自己的愿望投射到孩子身上,随心所欲地为他们的生活撰写剧本、购买戏服并预测“电影”的结局(此段为书中原句)。我曾经也是这样的妈妈,我天真的以为我喜欢的东西,也必定是孩子喜欢的。给孩子报课外班补习书法,她本意是想学硬笔,而我让她学软笔,并且和她一起去学。当时她并没有明确反对,她的态度是学软笔就软笔吧。这让我很欣慰,我以为她经过我的熏染真心喜欢上了软笔。一次她从学校回来跟我说:“今天咱班同学问我为什么学软笔没学硬笔”?我说:“哦,你怎么答的”。她说:“我跟你说实话吧!我妈喜欢软笔”。我一脸愕然,我就是利用妈妈的身份,把我的愿望强加到她身上。学了一年半以后,她很严肃的跟我说:“我不学了,说什么我也不去了”。我没有再勉强她。对孩子从控制变为指导,我一直在努力的学习和改变自己。

  《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我边看书边会情不自禁的联想到我和孩子。总以为自己做得很好,通过阅读才知道,我和大多数妈妈一样,总想控制孩子,俗不知从小受父母主宰的孩子,长大后要么主宰别人,要么被人主宰。教育的关键不在于如何管教,而是要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的行为是他们需求的反应。沙法丽•萨巴瑞博士把需求分为两类:联结和学习。年轻的父母们,当你们阅读本书后,对你们和孩子来说,是福音。它教会你如何做一个被尊重、被理解而且贴心的家长和他们眼中的大朋友。也让你有一个贴心的、有主见、被尊重的孩子。从而使家庭更和谐,家的氛围更融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父母和孩子都是幸福的。幸福感足,人的心情、心态就好。在面临外界环境的各种压力时,孩子不会焦虑、逃避和束手无策。对孩子从控制变为指导,是首先你要转变的观念。

  《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好书推荐!

  注:水平有限写的不好,均为原创而且用心。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可月会儿或发邮件至kuaile-huier@163.com,谢谢!

  《失控》读后感(八):从孩子磨蹭说开去,我们来看看如何扭转《失控》局面

  看到一个贴子,谈到孩子磨蹭时是希望家长可以慢慢来。但许多家长质疑,如果不催,孩子更磨蹭了。伴随着磨蹭爆发的可能还有自己的怒火唠叨,和孩子的敌意。于是一连串的麻烦事件不断重演,父母和孩子之间开始了拉锯战。父母们大概也会在这种情形之下,体会到对于孩子完全没有了任何控制能力,恶性循环下去,孩子有可能做出一些更过火的举动。不光是磨蹭,能够引起父母怒火的事情也许还有很多。许多人往往会把这事都归罪于孩子,认为是孩子“不听话。”往往只注意到了孩子表面上的行为,却并不肯深入了解行为背后所产生的根源,并反思自己为人父母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要知道在这样的战争中,最大的矛盾不是来自孩子,而恰恰是家长。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明明想好好爱孩子,做一个最好的父母的呀。可是,孩子,你为什么总是触怒我?可是在这样的事件里,我更愿意接受下面这句话来反思生活。其实生活中所有的问题都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父母的问题。在教育孩子之前,还是请先修炼自己。一切问题都只是表象,背后的根源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

  当我们想把孩子往在我们看来正确的方向引领时,你有没有想过,这或许对孩子来说只是一种控制,而非出于他(她)的自我约束?而一个不懂得自我约束的孩子,是没有办法真正自立与成长的。

  但是如果我们不管孩子,难道就由着他听之任之吗?不,我们需要约束,但不是以敌对的方式,而是以有效的沟通来解决。也许会有人说,我的孩子什么也听不进去,他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所以,我们和孩子之间充满了冲突。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看看来自美国的教育专家沙法丽萨巴瑞博士是如何通过《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一书引领我们如何走出家教误区的。让我们抽丝剥茧,一层层去分析失控的根源,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良方。

  1,为什么会有冲突?

  我们想要控制局面,可是沙法丽博士偏偏告诉我们,“纪律”其实是教育最大的敌人。为什么这么说?

  可以想一想,当我们对孩子一遍遍申明纪律时,其实就是在控制着他的行为,而这种行为一定是孩子的弱点,我们不断地强化孩子的弱点,他会感觉到愉快并心甘情愿接受你的纪律吗?

  所以请想一想孩子身上是否有令你值得赞扬的行为?比如他游戏、画画、手工时,他是不是并不需要你强迫,就能够很开心?其实,孩子不是缺少自律的能力,他只是被过多的干涉了内心的步调。

  2,让我们放弃完美的理念

  请接受自己的孩子,他并不完美,就像我们自己一样,我们自己尚且有太多做不好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孩子?

  想让孩子学会自律,就请先让孩子学会承担“自然后果。”

  除非是那些真正危险的事情,例如玩危险物品,从高处往下跳,闯红灯等,这时我们一定要当机立断地阻止,否则其他的小事就请让孩子自己承担。

  我们过度的保护只会让孩子学会不负责任,他应该有发展自身韧性的能力。

  例如,他磨蹭着不肯出门,那么就让他迟到一次,老师的批评就是自然后果。如果他的行为导致父母工作迟到,也请告诉孩子这个后果,他应该明白这件事造成的更多后果。他写作业磨蹭、完不成,就让他这样接受一次教训好了,因为你的催促只会让他认为,那是“你的事情。”

  3,并不是不需要规矩

  并不是说因为我们的孩子不完美,我们就对他的行为听之任之。父母一定要明确,我们之所以要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是为了更好的树立规矩。

  只有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他才有可能重新思考自己行为造成的影响,由别人管理而慢慢转化成为自己内心约束。

  4,规矩一旦制定,就要严格执行,尤其是成人

  许多父母一面为孩子树立规则,一面却毫无原则地破坏规则。

  比如不许孩子吃零食,可是孩子一旦哭闹就立刻败下阵来。不愿意让孩子吃垃圾食品,可是自己不想做饭一家人就去了快餐店。

  父母总是教孩子言行不一,可是一面却总是无道理地惩罚孩子。孩子总在观察我们,我们能否让自己做得更完善?

  5,我们的准则来自内心,而不应该是外界的压力

  有时候,我们对孩子觉得不满意,并不是孩子真的做得不好,而是我们认为“他应该这样做”。

  我们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可是我们的想法就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吗?我们潜意识里认为正确的,不能强加到孩子身上。

  更何况,我们还常常因为来自邻里亲朋的压力而希望孩子变成那个样子,我们失去内心的平衡时,往往会对孩子做出错误的评判与指责。

  6当冲突发生时,请学会阅读孩子的心情

  我们强加到孩子身上的要求,必然会引发种种冲突。可是作者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学会试着解读孩子语言行为背后的心情,而不是因为他冲口而出的一句话而对孩子大发光火。

  要知道,当孩子与我们之间发生冲突时,并不是孩子在拒绝我们,恰恰相反,那是孩子对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他其实是在对你说“请爱我,请关心我,我需要你。”

  没有孩子不需要父母的爱,请不要让自己的控制把孩子越推越远。

  7,关于规则的规则

  请记住这两句话:唯一的规则就是安全。言传身教,耳濡目染。

  8,重新看待孩子

  请重新想一想,你对于孩子的要求符合他的年龄吗?请不要为他制定过高的标准。

  如果你决定改变,请给孩子和自己一点儿时间,不要指望一切坏习惯,一天就可以彻底改变。至少,请给他21天的时间。

  9,如何改变

  不要一下子给孩子制定过多目标,一个一个来。因为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往下滑是一出溜,往上走却不得不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来。慢一点儿,别太着急,最重要的是家长,请先放平心态,请等一等你的孩子。

  理解:他或许就是他现在的样子,可是,我能够和他一起向前走。

  包容:孩子有自己的世界,我们要承认它的存在。可是,他终归是一个坚强的孩子。

  幽默感:有理解有包容,才会有从容的心态,试着缓和一下和孩子的关系,他会更容易拉住你的手。

  偶尔:孩子可以偷点儿懒,就像,我们自己一样。

  反弹:我们慢慢放手,可是孩子并不会一直坚持,请原谅他,并重复如上几个步骤。

  10,如果你有更严重的家庭问题,请阅读后几章节,或者请教专家。

  11,还要牢记的几句话是:育儿的重点在于家长,而不是孩子,我们的重生就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

  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经验走上符合自我的真实道路。

  孩子是来奋斗、探索、茁壮成长、享受生命的,让孩子接受生命中,他们并不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这个事实。

  解决问题需要沟通,而非控制。

  《失控》读后感(九):孩子不是用来管教的

  都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可是我们却时刻对孩子说:如果你不......,我就......,这明显就是交换的条件。我们打着为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孩子的将来着想,为孩子远离危险等等名义将他们圈养起来,作为我们的私人财产,我们企图控制她们的一切,却发现越是这样,现实越是超出我们的想象。

  我们时常因为一些小事惩罚孩子,不让她们看电视,不让她们出去玩。我们的本意是让他们记住以后不要有那样的行为,否则就不能看电视或者出去玩耍,但孩子的意识中形成的观念可能变成父母不喜欢他们、他们的行为很糟糕进而演变成对自我的否定,导致他们不自信。

  “父母一面在口头上痛斥孩子的行为,一面在行动上加以默许,这样做会加倍伤害孩子。”这是我早就意识到的事实,但是这种状况依然继续着。每天早晨我一面催促孩子快点起床,快点刷牙,快点出门,一面告诉她们再不快点我就不能送她们上学,我就会上班迟到。孩子本来可以由我母亲一个人送,因为幼儿园就在我们小区对面。越是催促,孩子越是哭着不让我去上班,一定要我送到幼儿园门口才行。每次总是以孩子的哭和我的妥协来结束战争。

  我女儿总是喜欢跪在家里的地板上玩耍,为这件事我母亲总是责备她,因为总是弄脏衣服和裤子,家里的衣服都是我母亲洗,所以我也不能要求母亲不要纠正女儿的行为(不干活的人总是说不起人),这可能导致母亲的不满。所以我只能放任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事实上我并不认为趴在地上玩耍对女儿的习惯养成或者性格有任何的影响。孩子经常被责备,好像她自己也习惯了,对抗外婆的指令,反正一直不停的说,那就干脆直接忽略算了,只当没听见。这些可有可无的问题成为家中一些吼叫的导火索,其实我们有点操心过度了,孩子并不会因为刷完牙又吃东西就养成了坏习惯,我们过早地把可能发生的结果当成自然结果强行加在孩子,导致我们矛盾不断。

  《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列举了无数的例子,我们在这些例子中找到我们自己的影子,也因此我们能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最根本的,孩子不需要管教,当我们把自己设定为管教孩子的家长时,就已经导致了我们不可避免的突出。他们需要引导,需要引路人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成长。

  《失控》读后感(十):要想孩子没问题,先把自己整理好

  前段时间,同时收到两封咨询邮件,都是讲孩子的问题,一封邮件讲的是13岁的女孩忽然有一天不上学了。来信的人说孩子是“单亲家庭,跟着妈妈、外公、外婆长大,有天突然就不肯去上学,各种理由不去,在家也没什么礼貌,不吃饭,就喜欢窝在自己房间,非常任性。现在怎么都不去学校,怎么引导呢?”

  另一封邮件讲的是孩子做事情拖拉,效率很低。来信的人说孩子“出门总是磨磨蹭蹭,每次都要再三催促才能做好一些出门的准备。做作业也是如此,别人花半个小时就做完的作业,他要花2个小时。每次看到他慢吞吞的样子,我的火气就很大。我该怎么改变我孩子做事磨蹭的习惯呢?”

  我哥哥的女儿今年2岁半,春节期间,我哥跟我抱怨孩子的问题,说孩子天天要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肯睡觉,白天也睡得少,真是令人发愁,问我怎么能够让她早点睡。

  当孩子出现行为异常的时候,我们大人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是孩子的错,孩子需要被引导、被教育、被纠正错误的行为,却很少反思自己:是不是我们大人自己有问题?

  拿我侄女睡得晚这事举例。我哥因为开实体服装店,常常晚上九、十点才下班,孩子白天是奶奶帮忙照看。每次孩子的爸爸下班回到家,孩子就会很兴奋,要爸爸陪她玩一会,各种撒娇、亲昵,于是形成了习惯,每天睡前一定要见到爸爸,要和爸爸玩上一会才能睡觉。

  其实,侄女睡觉晚,都是我哥哥的问题。想让孩子早睡,那我哥哥需要早一点回家。另外,因为大人忙,孩子只能常常在房间里呆着,缺少在外面玩耍的机会,白天的活动量不够,晚上也容易晚睡。所以,当我哥哥放假不开店,带孩子去外面玩耍时,孩子自然就早睡了。

  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过:“孩子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我是极为认同的。这也是《失控》这本书反复强调的中心思想。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接纳和尊重孩子真实的样子、真实的需求,出问题要学会先自省。本书作者美国是著名正念心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沙法丽•萨巴瑞博士,她有非常丰富的青少年咨询经验,书中有大量生动的案例和可以实操的方法。常常有网友让我推荐一些育儿的书籍,我想这一本是不容错过的,无论已经有孩子的家长,还是想要生孩子的夫妻都非常适合阅读。

  关于如何管教孩子,她在书中有很多精辟的表达,我忍不住将它们一一摘抄下来:

  “有效养育的关键在于,走出剧本模式,接受‘本来面目’。当我们拥抱孩子的‘本来面目’,就不再会责怪他们不符合我们的设定,也不会再试图去改变他们,从而使育儿从控制变为指导。”

  “关于如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们会为孩子定下基调。他们对不完美的接受程度取决于我们对自身缺陷的接受程度。”

  “孩子似乎是用来满足我们的情感需要的……我们还倾向于利用孩子实现我们未实现的梦想,好像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我们的遗憾。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结果很容易就会忽视孩子的需求。”

  “我们往往迷恋于自己给孩子创造的形象,但它与孩子的真实自我关联很少,甚至完全相反。爱我们的孩子,就是无条件地尊重他们的自我,摈弃我们潜意识里的幻想,把握孩子当下的需求。”

  “纪律来源于我们自身的不满,而育儿的主要任务则是解决这个问题,以免将它投射到孩子身上。换句话说,育儿的重点不在于孩子,而在于家长。”

  沙法丽博士发人深省地指出,亲子冲突的根源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控制与管教——它们总会触发孩子的不满与反抗。如果父母能够放弃“我的孩子应该如何”的执念,转而接纳孩子的“本来面目”,尊重孩子的需求,就能够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结,从而引导孩子自我确认、自我激励和自我实现。

  每一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自我反省和自我成长,可以诚实地问问自己以下的一些问题:

  我是不是藉由“管教孩子”“爱孩子”为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实则在控制孩子?

  我是不是把自己不喜欢或是看不惯的东西发泄在孩子身上,只希望孩子能够按照我们的喜好行事,还美其名曰“对他好”?

  我看不惯孩子身上的一些行为,是不是在我自己身上也有,而我恰恰对自己这些行为不满又无能为力?

  我是不是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比如运动员的梦想,钢琴家的梦想,名校毕业的梦想,期待他能替我去实现?

  我是不是将自己童年缺失的东西,在孩子身上进行一个补偿,比如给他买很多零食和玩具,而不是去想他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我是不是真的能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把他塑造成我自己喜欢的那个样子?

  我对孩子的爱里,其实包含着很多条件,比如他成绩好,他乖,他为我挣得面子,我才会爱他?

  我孩子身上的所谓问题行为是不是与我有关?我是如何导致孩子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

  ……

  要想孩子没问题,先把自己整理好。让自己成为一个特别多选择的人,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成为一个能觉察到自己的内在而且能够把内在表达出来的人。这样我们的孩子一定也能成长得很好。父母给孩子最大的礼物就是我们要认识自己,有所成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失控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