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人文教育辩护》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为人文教育辩护》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1 15:39: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为人文教育辩护》的读后感10篇

  《为人文教育辩护》是一本由[美]法里德·扎卡里亚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4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人文教育辩护》读后感(一):脉络鲜明的议论文-第一章:抛出议题,介绍自己的背景

  第一章:抛出议题,介绍自己的背景

  议题:人文教育的理念在美国似乎失去了说服力。

  观点:推崇它的人需要极力为之辩护,而反对他的人则确信这最多是个奢侈品。

  为什么说人文教育在美国失去说服力?

  1)从经济活动上(过上好日子),创业者聚焦计算机科学和编程,人文教育在美国已经不怎么吃香,大家津津乐道的是基于技能的学习,注重技能的实用性。

  高等教育走向了职业教育而不是人文教育。

  2)从统计数据上看,主攻哲学,英文的比例急剧下降,而且不是因为过剩。

  放弃人文的人也没有走向科学,他们走向了商务传播等“技术培训”

  3)从政府态度上,不少州政府也觉得人文教育是一个奢侈品,威斯康辛计划撤销任何和工作岗位不直接挂钩的人文科目。能够直接带来就业的教育,是所有政客都乐于鼓吹的教育。

  为什么作者要为人文教育辩护?

  作者是六七十年代从印度来到美国的,当年的印度对技术的力量崇拜的无以复加。

  而作者的母亲为美国吸引的正是堪称人文教育范版的美国大学

  虽然当时的美国大学在印度并没有多大的号召力,但是在哥哥和母亲的影响下,作者赴美求学终于选择了历史专业,但是当年他还不知道什么是人文教育。

  《为人文教育辩护》读后感(二):脉络清晰的议论文-第二章 人文教育简史

  一、公元前五世纪:诞生:

  人文教育诞生于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改变了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存在的状态。

  原来古希腊的教育侧重发展 arete(卓越或者美德),主要为希腊语,法则,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学习,另外就是身体训练。

  人文教育(自由liberal教育)的诞生是民主制的伴生品,开启民智后,人民就不会再甘于做奴隶。

  二、论争:

  人文教育的论争: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演说家伊索克拉底)还是目的本身(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就是追寻真理。

  伊索克拉底,认为教育是发展arete的手段,通过学习修辞,语言和道德来取得德性和良好生活。

  三、古今教育的不同:

  现代:科学很实用,人文不实用

  古代:

  科学不实用:是通向抽象真理的途径,没有实际的用途。

  人文很实用:能够为政客,朝臣,律师和商人提供必要的技能。

  注2-1:古代中国也是一力推崇圣贤书,把技术斥为奇技淫巧。

  四、历史沿革:

  1、公元前一世纪:教育定型

  西方七艺:语法,逻辑,修辞,算术,几何,音乐,天文

  注2-2:中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2、中世纪:教育寄居神学,在修道院中保持了学习和求知的传统

  注:伊斯兰文化是中世纪最先进的文明,它带动了欧洲教育系统走出修道院。

  3、1088年,欧洲第一所大学在博洛尼亚(意大利)成立,

  早期的大学高度具体,学术化的神学。

  4、十四世纪,文艺的复兴,雄辩和求知的复兴,重回希腊罗马的轨道,导向对古代经典文学和历史全新的,更深入的研究。接下来的两个世纪,文艺复兴式人道主义传遍欧洲

  注:文艺复兴把古典文明从尘埃深处重新找回,在中世纪的黑暗中,欧洲重现了昨日的文明之光。

  5、人文教育作为现代传统归因于英国早期学院而非大学,它由十三世纪学习神学的学者所创立,宗教的影响是巨大的,比方公众演讲就是主日布道的一种俗世延伸。

  6、十九世纪,学院进一步世俗化,和专门的神学院分开。大学特别是德国的,逐渐侧重于研究而非教学,没有具体建筑,而学院有特定的建筑,庭院+宿舍的住宿学院的模式传到美国。

  7、二十世纪,哈佛和耶鲁采用全面住宿制,“边生活边学习”“同侪教育”“横向教育”,强调塑造个性。

  “只有学习,论辩,饮食,祈祷,游戏都在同一个学院的小圈子里,大家经常性地近距离接触,才能获得个性这种无价之宝。

  神学的影响依然还在,“知识的方方面面都是紧密相连的,因为它们都是造物主的手笔。“

  8、耶鲁报告:

  背景:美国学院最初科目是“上帝和希腊”,神学和古代经典

  争论:十九世纪初,人们质疑学习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必要性,建议导入现代语言和理念。美国在经济技术上快速发展,学院里教的东西显得过于老化。

  注:此时的中国,也陷在四书五经的古代经典里面,无需拥有卓越智力的知识分子把他们的精力无用的耗散在考据,金学上。

  报告:1828年,耶鲁报告为经典科目辩护

  影响:把科目的变化延迟了半个世纪。

  观点:人文教育的根本意义不在于教授任何特定职业所需,而是为所有职业的共同点奠基。

  学习怎样思考比具体科目和书本更为重要

  教育的目的:

  A、训练大脑怎样思考

  、为大脑灌输特定内容,充实知识储备

  结论:

  大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每天以严格的手段锻炼学生的心智,所有课程的设计,教学都应该围绕一种共同的目的,就是怎样才能最好地传授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艺术,怎样有序思考,怎么分析事物,怎么明辨是非,怎么组织论据,怎么平衡各方面的意见,怎么唤醒,提升和控制想象力,怎么安排记忆,怎么激励和引导自己的天分。

  9、艾略特【新教育】1865

  观点:美国需要把欧洲最近兴起的科研大学所提供的最新方向,和美国学院最好的传统结合起来。

  提议美国各大学积极接纳科研的功能,但是把这功能限于研究生的级别,保持本科自由探索的特色。他希望学院在技能培训和人文教育之间做出仔细甄别,后者显然更为重要。

  后续:几个月后,艾略特获得哈佛校长(年仅三十五岁),通过40年的努力,改造了美国国家教育的面貌,一首创建了现代美国大学。

  9-1 :影响最为深远的举措:“自发的选择多样化“,学生有很少的必修课和很多的选修课。此前课表都是固定的,学生能选的课程,进度都时实现决定的。艾略特完全不同意老做法,他相信个体是自己命运最好的仲裁者。

  爱默生:任何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声音。【自立】文中:相信自己,每一颗心都随着超灵的铁弦颤动。

  艾略特:过了十八岁,美国男孩已经过了外在强迫规训还有任何价值的年龄,美国的人文教育应该允许你选择自己的道路,激发自己的想象力,由此实现独特的自我。

  让教师提供学生所需,让学生选取他们所爱。

  9-2:反面观点:普林斯顿校长麦考士:他认为大学应该提供一个特定的,主次分明的学习框架,不然就辜负了学生监护人的职责。

  10、1920-30s 好书运动:

  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圣约翰强制修习,其他150所提供此类选修

  背景:移民潮,担心美国失去独特的个性。

  内容:西方经典课程,必修好书精读的课程表,没有选课的余地。

  论争:学什么,不学什么,学生能有多大的自由度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论争正方:一个人不能称为是受了教育,除非他熟知自己文化传统的经典作品。时代变了,但是不能否认传统,或者减弱传统对现代人的重要性。

  论争反方:苏格拉底式的探寻法从根本上排斥“基于道德权威的经典文献”,保守派把古希腊任务拉上台,充当经典好书课程表的英雄,然而却和希腊哲学家的初衷相悖。

  11、作者的反思,对好书运动的打倒和过于职业化的教育是否有不足?

  作者观点:熟知一些基本事实,熟读一些经典书籍,可以为自由的思考打下坚实的基础。公开课也能让学生共享一种知性体验,是一个广交朋友的机会。

  所谓人文教育,根本就是让思想自由地驰骋,自由地放牧。那些因为我觉得自己需要去了解,涉及专业领域或文化背景而选的课程已经淡忘,但是那些真正感兴趣的,或者被一位优秀的老师所感染的课程则始终铭记于心。

  了解一个问题,可以看书可以谷歌,但是真正难以做到的,是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阅读,分析数据,陈述自己的想法。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享受知性冒险,把思考作为家常便饭。

  一个世纪以来,人文教育最大的变化就是对科技主题的排斥。古希腊,科学探索是扮演“自然哲学“的角色,中世纪,科学被看成一种理解造物主的创作和人在其中位置的努力。科学革命和十九世纪达尔文进化论之后,科学和宗教冲突凸显,科学和人文教育分道扬镳。

  科学为什么不能成为宗教?

  安东尼 克龙曼:一个物质的宇宙观,这个宇宙的结构可以被精确的描述,但它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和目的。因此,物理科学对生命意义这一类问题不能再有任何贡献,这已经变成一个无关的问题。

  科学和人文两个阵营之间,不仅是互不沟通,还互相仇视。人文版的:谁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就如同科学版的:谁读过莎士比亚一样。人文版的:什么事质量?加速度?就是科学版的:你认字吗?

  2003年

  哈佛校长萨默斯:号召本科教育回归对科学的基本把握。

  新加坡:耶鲁-NUS大学,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精华,并对它们加以完善,一方面也提出了一整套教育的新理念。革新点:

  A:不再是人文学院,而是人文科技学院。

  :废除了专业系别

  C:两年的公共课,聚焦一系列不同的思考方式:如何进行科研 /统计学如何帮助制定公共政策

  学生学到的不是科学事实,而是科学方法。

  D:经典书籍,不是文化扫盲单子上的书,而是作为特定思考类型的样板。学习怎么读书,怎么辨析文学,哲学或者是艺术里的种种思想观念,也学习怎么写作。

  注:什么是商业中最具价值的技能:团队协作,你要知道怎么和别人工作,让别人想和你一起工作。但是教育几乎完全是关于自己怎么干好一件事的。

  人文教育:为了自己去了解知识的伟大轮廓,而不是去获得求生的必需技能。

  那么人文教育究竟可以派上什么用场?

  第三章:对个体:学习思考

  第四章:对人民:打造自然贵族,建立社会流动性通道

  第五章:对社会:知识和权力,知识造就人类社会,并带动社会进步

  《为人文教育辩护》读后感(三):值得多读几遍的好书

  读完《为人文教育辩护》这本书后,已经过去两周了,一直想写写读后的感受,竟拖到了现在。

  《为人文教育辩护》拿到手后马上看了第一章,被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打动了,薄薄的一本书,但论据充分,论点明晰,论证非常严谨。我马上就决定一口气读完它……当然还要夸一下译者,这么流畅的翻译还是很少见的。

  虽然我是理科生,还是一个科技控,但关于人文教育的问题我很早就有过思考,大概在高中的时候吧——为什么家长们都想让我们学“技术”,而文学、哲学、历史这样的学科会被质疑“学这些有什么用呢?”。

  人文教育到底对你是否有用?这就是本书讨论的问题。

  作者从自己的经历开始,一步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当然我无法通过一篇文章向你说明这个论证的过程,但是我想分享书中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人文教育的优势就是教你如何思考、说话和学习。

  书中有这样一句引用:

  教育的目的,不是往学生的脑子塞满旧家具,而是帮助他们获得关键的知性技能,以打造自己的新桌椅。——霍华德·加德纳 (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

  所以,单纯把大量知识塞进脑子里的教育不能算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让学生拥有可以有效获得知识的能力。可惜不仅在中国,即使在美国的教育也无可避免地偏向前者。

  而人文教育恰好有这样的优势,帮助我们获得一个学习、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让我们有能力去自食其力获得知识:

  首先是能教会我们如何思考。而核心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写作。在我之前谈自己为何写作的文章中曾说过:“我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能督促我得到高质量输入和更深入的思考。”无论你做什么,清晰、简明和快捷的写作能力都是无价的技能。

  然后是能教会我们如何说话,在我理解就是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思考的能力。其中对话是一个“经历岁月考验的学习方法”。和有趣的人聊天,分享各自最深处的想法和理念,文明就是这样产生的……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说过,要逼迫自己每周和1-2个陌生人聊天,也是基于这样一个考虑:一个好的对话能极大帮助一个人的成长。

  第三个优势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学习。这里的不仅仅指的是特定领域的知识,更多的是学习的能力。李笑来的公众号就叫“学习学习再学习”,他解释说,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先学习如何学习,再去学习,而不是简单的三个动词重复。人文教育可以教会我们如何精读一篇文章,如何有效搜集信息,如何进行逻辑思考等有助于我们获取新知识的技能。所以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探索,兴趣是指引我们探索最好的动力来源,人文教育是我们最强大的探索工具。

  《为人文教育辩护》这本书精彩的论点实在太多,平实朴素的语言下总是能发现亮点,不禁让我拍案叫绝。在这里推荐大家去读一读这本书,尤其是在当今过分逐利的教育环境下,来点人文教育真的很有必要。

  《为人文教育辩护》读后感(四):也谈通识教育

  自大学伊始,就一直在关心教育方面的种种问题,也曾小试拙笔,对中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发表过自己的意见。因而,通识教育,于我而言,并不是一个太过陌生和遥远的话题。

  孔子在《论语》中曾说过:“君子不器。”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一个真正求道的人,不应被实现道所借助的器所局限,所束缚,而应该用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心态,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果因为器与自己性情,处境之间的棱角和摩擦,而使其成为自己实现道的桎梏和囚笼,那么就违背了器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虽然这两者之间的契合与匹配也相当重要。

  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器,就需要对自己的生活有所省察,需要认识自己,在辽阔的时空中定位自己的坐标,发现自己的真实角色。毕竟,对于外在条件的依凭和内心的笃定踏实,本身并不矛盾。而只有每个人都各安其位,整个社会才能正常有序地运转。

  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在与师友的切磋琢磨间进行的。彼此观点,思想上的异与同,理性与情感之间必要的平衡与张力,使我们逐渐克服着语言的遮蔽,去试着领会对方的看法,去在同与异之间进行辨别,取舍。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并不妨碍我们形成共识,形成“吾道一以贯之”的价值系统。相反,在“思”,“学”,“行”过程中的领悟可能会因此更加深刻切实。

  为何要读书?为何要进行通识教育?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使自己不成为所处环境的囚徒,不成为所处时代的盲目追随者,从而获得生命的尊严,心灵的自由,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与此同时,面对如此多元化的世界,保持一颗开放的心灵,以及随时变动的状态,发现生命更多的可能性,让自己活得更加丰盈,轻松;逐渐发展想象力和接受度,在与声部杂糅的外界沟通过程中发生交互式的对话,重构,让自己的心胸从狭隘走向开阔;并把所有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念头内化,转为实实在在的血肉,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朴素哲学,从技术层面加以实践。也许,这才是我们每一个当代大学生最需要做的事情。也许,这也是对于道与器之间关系的一个具体操作理念和方式上的回答。

  如今这个时代,周遭的一切似乎都是被扫荡过的,被清除过的,被抛弃过的,然后开始新的拓展,利用和占有,如此一批批开发出来的,是一往无前的,令人无所依傍的商品,没有根基,没有温度,带给人们的只有难以言说的贫瘠和荒凉。在太多事情上,我们处理得太粗糙匆忙,因而生命也就失去了本应有的质感和光泽。而那种细腻,温厚中却自有对生命,对世界最深切的关怀和热爱。

  也许,通识教育,或者说大学教育,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对灵心的陶育滋养,在于对“学”者的心灵有所默示而对其生命有所触动。它的重点并不落于知识的记诵,也并不落于理念的强加。这种学问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更应该接近于“道”:通过“耳闻,目见,言传”而终至“心觉,意悟”的至深之理所在。用心去点染生发其他灵心的根芽,让更多的心灵得到人文之光的润泽。

  如今的大学,有些课堂成为了复制粘贴的流水作业,或是走马观花的娱乐消遣。当我们沉湎于某个或狭窄逼仄或虚幻热闹的精神空间不能自拔时,本该广阔的思维天地就会被挤压得只剩下可怜的一隅。太多情况下,我们将知识和学问当做可以利用的工具,满足于所谓的掌握和熟习,而全然丧失了内心深处的对陌生世界浓厚的兴趣和孩童般的好奇,丧失了对未知领域强烈的期待感和急迫的渴求之心。读书上课时那种如痴如醉,物我两忘的沉迷状态如今实在难以寻觅;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呆板,单调无趣,枯燥乏味,厌倦痛苦的心灵体验。我们不再有闯入知识迷宫,揭开真理奥秘,进行探险之旅的冲动;更多时候,反而是抱着一种冷眼旁观的心态将文字剖解支离,恰恰忽略了自身思考和创造的使命。

  通识教育课程,恰恰是在用真切的情感和生命体验去唤醒文字中栖居的灵魂,在对话中与先哲的智慧相遇,将先贤的智慧传递;而绝非仅仅满足于作为一个匠人,将芜杂的知识碎片条分缕析,拼接连缀成美丽璀璨的串珠。这些课程,更眷注于学生的成长的求索,境界的升华和生命的感通。因为,只有当一个人有了不受制于个体生命际遇的精神力量,能够进行自我审视和自觉反省,才可以超越外在事物,周遭环境的的牵累,达到“无所待”的自由。从此种意义上说来,它更像是探照灯,照亮思想的黑暗,照亮路途的光明。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公共意识和自由追求,培养敢于批判质疑的精神,学会如何去爱,关注和同情社会上的弱者,努力不被主流价值形态所裹挟压制,活出有意义的人生。看似简单,实则异常艰难。因为,在工具理性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早已被市场化的思维逻辑所掌控,将具有独特灵魂的学生当做千篇一律的商品进行流水化机械生产。没有了情感,没有了理性,人们开始逐渐变得单向度,扁平化,生活的精神家园日渐荒芜。我们要做的,就不能是站在价值中立的立场上漠不关心,而是应该站出来,以一己之力对这个社会做出些实际的改变。

  面对体制的高墙,我们是否应该放弃痛苦的挣扎?我们做鸡蛋真的有必要么?很多人难免提出这样的疑问。愈是对生命有要求的人,所感受到的纠结与痛苦就越多。而这份苦楚并非毫无意义的庸人自扰。周保松《走进生命的学问》之中的曾用这样一段话作为回答:“既然我们只能活一次,我们就应该认真对待自己对待价值,并尽可能要求自己依信念而活。我们不是在世界之外,而是在世界之中。我们改变,世界就会跟着改变。我们快乐,世界就少一份苦;我们做了对的事,世界就少一分恶;我们帮了一个人,世界就少了一分不幸;我们站起来,那堵看似坚不可摧的高墙就少一分力量。”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们不一定非得按照周围人的模式循规蹈矩而活,相反,我们可以听从自己的信念,为自己而活,认真地对待只有一次的生命。每个人先过好自己的人生,然后推己及人,将这种积极的能量向外不断推扩传递,最终才会让世界变得更好。

  《为人文教育辩护》读后感(五):《为人文教育辩护》的一些笔记

  小小的一本小书,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人文教育。论点很清晰,读起来很亲切。

  人文教育简史

  耶鲁报告指出,人文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不在于教授任何特定职业所需,而是为所有职业的共同点奠基。”两种教育的目的:一种师训练大脑怎样思考,一种则是为大脑灌输特定内容。

  艾略特救治于哈佛校长时,认为本科教育,时所谓的“自发的选择多样化”,相信个体时自己命运的最好仲裁者。他说:“过了十八岁,美国男孩已经过了外在强迫规训还有任何价值的年龄。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可以决定需要学习的科目,不是为了别的男孩,也不是为了一个虚构的一般男孩,而是只是为了他自己。这个决定将要胜过任何校方决定,或者是任何不知道他的根底和前世今生的智者所做出的决定。”他的办法是,让老师提供学生所需,而学生则选择他们所爱。

  作者书里讲到,“所谓人文教育,根本就是让思想自由地驰骋,自由地放牧。”真正难以做到地,是学会用批判地眼光来阅读,分析数据,陈述自己地想法。最重要地是学会享受知性冒险,把思考作为家常便饭。

  阅读书籍,是通往真正知识地根本通道之一。要深入了解一件事,读一本有关的书往往是好的办法。

  学会思考。

  人文教育的三大优势:

  1.她教会你怎么思考。写作让你思考,无论你坐什么,清晰,明快和快捷的写作能力都是无价的技能。要想写清楚,先要想清楚。当最开始写作的时候,我们意识到自己对于一个问题的认识史一堆半生不熟的想法,它们之间有很多逻辑的空缺,正是写作本身让这些概念获得秩序。是写作让你现在的想法去芜存箐,提供秩序和清晰的表达。

  2.教会你如何说话。情绪表达的最深层的目的是说出你心中所想。学会了解自己的想法,过滤不成熟的念头,然后以某种逻辑顺序来向外界展示你的思维。

  耶鲁校长惠特尼,对话是“一种伟大的创造艺术,它把情感翻译为理性,它让不同的人分享最深处的想法和理念,文明由此造就。”(很享受看书的过程,虽然是和作者的单项对话,也不妨碍我们在书里简单的涂涂画画,对点睛之笔的赞同。我想,阅读到一本好书,便是和一个很好的对话者对话。)

  3.它教会你如何思考,不仅仅是特定领域的事实和知识,更为深远的是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我学到了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的,一种智力的探究。(虽然身边的学霸偶尔也会抱怨学习过程的枯燥,而我这个学渣总是满怀希望的觉得,学到新知识是件快乐的事情,可以借着书籍带进作者有深入研究的领域,这个本身就足够让人兴奋的。而且,好书,好的作者,就是能把自己专业领域很深的内容,深入浅出的告诉你,就像霍金的《时间简史》一样,明快简洁。即使合上书,我依然忘了很多推导的逻辑,也没有在朋友面前吹牛的资本。但是沉浸在书里的那几个小时,我知道我是享受的,有收获的。)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不变的就是你获取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习,然后再学习;制造工具,然后再重新设计其用途,这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步骤。

  人文教育培养的好奇心和对学术探险的胃口,它也提倡学习科学,是因为它带来的心智愉悦。

  有些能力是没法测试的,比如创造力,好奇心,冒险精神和野心。最重要的是,美国有一种学习的文化,鼓励质疑现存知识和挑战权威。

  创造力最强的国家:美国,瑞典,以色列。三个国家的工作环境都不讲等级,而是讲能力。他们像年轻的国家那样运营,充满了能量和活力。三个国家都是开放社会,拥抱全世界的想法,商品和服务。最后u,它们的 人民都充满了自信。这三个国家的学生近乎盲目的自信其实是一种力量。这个力量让他们挑战长者,开创公司,当别人觉得他们错了,他们可以坚持自己的道路,就算是是失败,也不轻易气馁。

  美国还有一项优势,就是吸引者全世界最聪明和最能干的人才。美国最优秀的百分之一的人口(约三百万)对经济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皮凯特认为,在大尺度的时间氛围内,最能促进平等的就是知识和技能的散布。”

  马云在回答“中国的教育为什么不如美国人和欧洲人。”他说,中国的教育系统基本功扎实,但是并不培养一个人的全面智能和创造力。它应该让人自由的探索和试验,享受求知的快乐。只有当我们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革新才能变成一个规律。很多画家学画是出于乐趣,很多文学和艺术作品就是在这个乐趣下产生的。(出于乐趣为原动力的学习,一直是我想象中学习该有的样子。)

  自然贵族

  富兰克林认为教育应该为我们在真实世界的职业生涯导航,但是同时,他也希望年轻人能接触到“知识的伟大轮廓”。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品德”,也就是说个人能力和为“家庭,朋友,国家和人类”贡献自己力量的意愿。(富兰克林也是我很感兴趣的人物,有机会想去读下他的传记。)富兰克林明白自己的成功有赖于对周遭事物强烈和广泛的好奇心。他把教育看作为人类谋求福利的手段。

  托马斯.杰斐逊,强调教育对民主的重要性,尽可能开启民智。“教育会建立一个不断加强的学习和公民意识的反馈圈子,有效防止政府滥用职权。”

  他们认为美国的经营英爱是最优秀最聪明的那群人,是最好教育的结果。“去芜存菁,每年都要进行着。天降英才,不分贵贱,人才如果不加以培养,就会无辜流失。”(历史的领袖人物的大胸怀。)真正实现的自然贵族的关键,穷人和富人都应该有均等的教育机会。政府应该支付义务教育的费用。没有公国教育系统,这个国家就会被一个特权阶层统治,这个特权阶层将会通过一个私有体制的网络将不断来延续自己特权。

  《为人文教育辩护》读后感(六):关于通识教育的一些想法

  买这本书,纯粹是在书店逛来逛去觉得不买点儿什么有点儿不好意思的情况下买回来的,搁置了很久,趁着这个假期读完。作者是印度裔美国人,其实边读我也边想,如果作者没有在顶尖美国高校的学习经历,还会不会有这本书,也许这正说明了,比较,是批判思维的有力工具。

  就像书中结尾所提出的,要在这个时代,让每个国民都能好好地反思自己的生命,反思自己的得失,取得更深层次的进步或是提升,我想加强人文教育是必要的。因为在大学担任教师,我对中国当代的学生,尤其是文中提到的“千禧一代”(当然如果按书中的定义,我也是千禧代的一员,不过是身份从大学生变成了老师,但这也帮我实现了和我的学生们的对比)有更直接的接触,也对他们的生活、思想、学习状态有多一些的了解,虽然基数不够大,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在我看来,我的学生(更多是95后),确实比起我自己有着更加自我的一面,也更愿意表现自己,包括国外的留学生群体中,也有很多活跃在学校的各个活动、场合中的外国面孔,虽然每个时代都有这么一群学生,但比起二三十年前,这群学生的数量在增加。他们受惠于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广泛使用各种科技产品来获取最新鲜的资讯、拓展自己的娱乐生活、方便自己的生活等等。基于这一点,他们无疑是幸福的一代人。但由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就像书中所提,是一个机械逐渐代替人力的时代,虽然他们有人所学的专业正是教育——这个短时还无法被机器代替的职业,我还是会在第一节课问问他们对自己职业前景的规划,对自己生活的规划,大多数学生支支吾吾,甚至直接告诉我“老师,我没有任何规划,我也不喜欢我学的这个专业,毕了业随便找个工作吧”。我听到之后,不得不说有点儿五味杂陈,比起我自己十年前入大学的时候的想法(考研,虽然这算不上什么伟大的理想,但确实支撑我考上了研,并且走到今天),我想我虽然可以理解刚刚从高考中解放出来的他们需要先感受一些大学自由的空气,但对于他们不做任何规划、没有深入思考过人生,我是有些失望的。

  我所任教的学校,并没有采取在大学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的体制,我自己本身也没有经历过通识教育,依稀记得在我准备读大学时,只在一些国内顶尖院校的招生简章中看到过通识教育的字样,在那时也仅限于顶尖的高校。就算是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彻彻底底采用了通识教育的高校,至少在我工作的省份,少之又少。撇开地域差异不谈,通识教育或人文教育的比例过低是全国的普遍现象。看看我们的学生,基本没有学习压力、盲目参加各类活动、各类考试只求及格、有课上课没课睡觉,我不能断定是不是缺少人文教育导致的,但我觉得学生整体呈现出的状态,甚至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在整体素质上表现出的匮乏、只关注自己的事情,等等这些都体现出他们所受的教育中缺少了一部分人文教育。

  作为老师,我想虽然教授的科目是公共课,可能也算是广义上的通识,但更有责任和义务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起点吧。

  《为人文教育辩护》读后感(七):为人文教育写的散文

  几篇漫谈式的散文 ,结构松散地集结在一起。这不是一本完整全面,结构严谨的论述作品。与其说是辩护,不如说是抒情。

  为人文教育辩护,从这个书名,就大概可以猜出,这本书要讲的是什么,还有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作者提出,人文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没落,或是不被重视,或至少是有着每况越下趋势的现状。而他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可惜的现实现象,而且还是一个错误的发展取向。因此,即使不说是拯救,也至少是要对人文教育作出足够的重视。而且,因应现在的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人文教育的复兴,将是大势所趋。而我们应该从现在就开始重视。否则,等到来不及的时候,才急冲冲的想起还有人文教育,却遇上了学术传统的断层,就悔之晚矣。

  这本书的整体结构比较松散,没有什么有效的有力度的论证。更多是一份抒情式的散文。但是却讲到了许多的有意思的社会观察。有很多的故事,也挺动情的。这个正是作者所说的人文教育的功效吧。

  开始作者结合着自己的经历,讲述了自己对于人文教育的一些认识。而且特定地,是说的美国的教育情况。在美国,明显而强烈的趋势,是教育正在逐渐走向职业与技术导向。而在“某种意义上,这个问题和美国精神背道而驰。在历史上,美国向来是以提供非技能主导的教育而著称。”“因为美国是一个不断前进,建立新的城市和郡县、开辟新疆土、寻求新机会的民族……他们的经济是崭新的、动态的,因为技术不断改变工作的性质,并由此改变了工作的要求。”作者由孟买,去到美国,选择了耶鲁大学。在选择课程的时候,没有选择意在对西方文化与哲学传统作全面概览的“导向课程”,而是选择了一些更有实用价值的课程上。不过在一年级的时候,还是给自己留了一个机会,上一门纯粹因兴趣而上的冷战历史课。直至他那年春天,选择了历史专业,走向人文教育。

  在讲述人文教育简史的情况一章,比较乱,因为据文本所说,实际情况也确实很乱。乱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人文教育的内涵其实也在不断的变化。不同的时代,代表是不一样的。第22页写到“从一开始,科学就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到了第38页,则是“一个世纪以来,人文教育最大的变化就是对科技主题的排斥。”这里多少给我一种感觉是,人文教育,就是与实用教育对立的科目。人文教育可以关乎思想、历史、方法、文化背景,但是,就是不能关乎实用的技能与知识。而由于科学的一部分,变成了科技,变得实用了,就被划出了人文教育的范畴了。而这里作者却又写到了,应该要让非科学的人,也知道科学的思想,知道“熵”,就像让他们都认字一样。并且批评了,许多的大学课程由于研究导向的课题指引,变得主题过于狭窄,而失去了通识教育色彩。包含科学与非科学的领域。作者讲了不少的美国教育的源流与变迁,只是没有很紧扣地在讲人文教育的问题。最后,作者也没有明确地给出一个人文教育的定义。这本书从开头到最后,到默认了读者对人文教育的定义有一定的理解。如果没有这个理解,其实这书读下来,会比较乱。从人文与科学的分道扬镳这一个说法,大概能理解所谓的人文教育是什么。人文教育从古代的语法、逻辑、修辞的实用地位,因时代变迁变得实用减弱,并由此在大学中式微。

  人文教育的美德在于“它教会你怎么思考”。作者提出他认为的三个核心美德,教会你如何写作、如何说话、如何学习。写作才能真正清晰思考,说话才能很好发挥影响力,学习才能应对变化的世界。其中引用的一个观点:“人文教育 的目的在于为大家提供‘第六份工作而不是第一份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耐人寻味。

  然后作者引用托马斯·切赫,类比运动上交叉训练提出的一个观点:“让科学家在人文领域进行交叉训练,反而能提高他们在科研方面的能力。”在讲述了自己观察到的,技术和人文教育在今日商务上的携手共进。意在说明人文教育在现今世代占有一席之地。

  为说明人文教育的有用,他又引用了戴维·奥托尔的研究:把就业市场划分为三个部分的话,市场的低端,存在一个增长的服务业板块,需要人;中间板块,是程序化的工作,正被机器日益取代;市场的顶端,要求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决策力、辩论和管理能力的工作,将属于人类。

  后面还讲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相关的问题,比如非职业体育项目的泛滥,比如互联网对现在教育的冲击与改变前景等。比较散乱,而且缺乏主题。

  在最后,罗列了一大堆问题之后,还比较粗暴地说,这些地方都需要人文教育。

  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就是为了让觉得人文教育重要的人感到舒服,而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而已。

  虽然他里面提到了很多的关于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还有为了说服对大家重视,也说了人文教育的实用的一面。而且描绘了很多未来的问题,并且说只有人文教育能有效应对。

  再有是,一个教育界的人事,做了一大堆的漫谈,基本是跑题跑不停。这也是也是一种阅读乐趣。因为就像是与一个朋友在下午三点,没事干的情况下闲聊一样。只是,如果你想看到一些有力的论证,或者想要快速把握某个核心思想的话,这本书就不太实用了。

  《为人文教育辩护》读后感(八):也谈人文教育

  我们为信息所窒息,而渴望智慧。今后的世界,将属于能总览全局者,他们在恰当的时间运用恰当的信息,以独立的思考来做出明智的选择。----爱德华.奥斯本.威尔森 生物学家、社会生物学创始人

  教育的目的,不是往学生的脑子塞满旧家具,而是帮助他们获得关键的知性技能,以打造自己的新桌椅。---霍华德.加德纳 发展心理学家、教育专家

  教育,一直是千百年来历朝历代人们常常思考的问题。我们今天的教育公平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方式来满足现代,以适应当今时代发展潮流。是通识教育,还是专而精的专业技能培养。以我之见,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两者应兼得,我们既要博雅的人文通识教育,涉猎群书,并非以达力挽狂澜之志,而是培养自身的思想、情操、情怀;又应攻于专业之长,以己之技立足于世。

  在我看来,这并非矛盾。今天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知识循环更替的周期越来越短,想能够有个长久的竞争地位,需要一技之长,甚至是一己之技让别人难以取代,是我们致胜法宝。但是知识的循环更替需要我们自身有较好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找寻方向的能力(并非使自己任人摆布,随波逐流),这就需要博识的人文教育来培养自己。

  静观我们当今大学教育,并非博大家之长,也并非让学子习得一技之能,可谓有些不伦不类。这或许不能怪于自身,同样也怪于社会、时代。甚至当今的教育工作者。十几年的教育经历让我们只关心数字成绩,排名游戏,而关注自身能力的养成越来越少。那么,这样的经历和背景进入社会,为什么要责怪时代的逐欲逐利呢?这并非社会的染指,而是儿时求学开始的养成。如何教 怎样教,值得当今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这样的时代,也并非人文教育的简单执行即能有所改观,时代的变革应当考虑天时地利人和,其并非易事。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的发展,教育也更多的搭上了时代的快车,技术的浪潮。教育与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风口成为了更多资本的宠儿。对于此,我个人认为技术的进步并非改革教育的利器,而是工具,只能是一种方便你我的工具,但用互联网、人工智能,让我们更加方便的接受知识。教育的本质并不是借助于技术的进步来改革变革,由博学通识之大师,教诲子弟知识己见,培养其自身修养思想,这是任何时代,任何技术变革都无法改变的教育核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即使时代的变化,名利欲望的深化,甚至今天的教师可以成为百万富翁,千万网红。为师之道、为师之本,万世师表的本质莫不能忘。

  面对时代的蕃篱,面对物欲横流的今天,养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博学通识来养成自己,以专长教育来养活自己,这并不矛盾,也是今天此时此刻以己之见,为自己活得更好的方式。

  2017.10.4仲秋夜

  《为人文教育辩护》读后感(九):普罗米修斯的火种不应被熄灭

  在古希腊神话里,普罗米修斯违背众神之父宙斯的意旨,从天上盗取火种,赠予人类,自己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古希腊诗人埃斯库罗斯的版本里,普罗米修斯带给人类的,除了火种,还有艺术、写作、数学、天文、建筑和医药等学问。换言之,普罗米修斯带来的“是一个人文教育的科目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世界已被全球化和技术所定义,古老的人文教育受到冷落,实用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则备受追捧。在这样的背景下,法里德·扎卡里亚《为人文教育辩护》高举人文教育的大旗,探索其走出困境的途径。

普罗米修斯盗火

  法里德·扎卡里亚,印度裔美国人,拥有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教育背景,《时代》周刊特约编辑,《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被称为“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外事政策顾问”,其著作曾是奥巴马的随身读物。

  法里德·扎卡里亚本人是实现“美国梦”的成功典范,也是人文教育的受益者。他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印度,受到经济衰退、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基于技能和实用的教育方式大受追捧。但法里德·扎卡里亚受父母影响,对人文教育的理念情有独钟。他放弃当时大部分人选择的专业化道路,前往美国读书,先后获得了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和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这段教育经历让他对人文教育有了更深的体悟。 人文教育(Liberal Education),又叫博雅教育、通才教育、素质教育,其历史可上溯至古希腊、罗马时代。其后几千年中,人文教育几经沉浮。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又遭遇冷冬。在《为人文教育辩护》中,法里德·扎卡里亚追溯了人文教育的起源和演变,分析了人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争议、遭遇的困境,探讨人文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并尝试寻找走出困境的途径,力图实现人文教育的复兴。 1、道与器——人文教育是目的还是手段? 人文教育自诞生之初,便已包含了分歧并存的理念。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带来的人文教育科目表里,除了艺术、写作等人文科目,还有数学、天文、建筑和医药这些我们认为是理科的科目。也就是说,从一开始,西方的人文教育就包含偏实用的科学技能和偏形而上的人文学科两大板块,到底哪个更重要呢?人文教育是目的还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这个争论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且还将持续下去。就像我们今天也在不停争论,文科与理科,哪个更高贵?哪个更有用? 这些争论其实类似于中国文化中“道”与“器”关系的争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的“君子”们一向重道而轻器,“朝闻道夕死可矣”;“小人”呢,则只管器而不大关心道,因为“器”更贴合生活,是自己日常所需。中国论道之书汗牛充栋,而论器之书寥寥可数,便可见在中国文化中二者的地位如何。但实际上,道与器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科技与人文,同样如此。 纵观人文教育发展史,科学与人文的博弈持续了几千年,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到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再到十九世纪的学院、二十世纪的现代大学,此消彼长,相爱相杀。但科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二十世纪,以美国为代表的人文教育倾向于自由、开放的思想体系。以哈佛校长查尔斯·艾略特为代表的学者强调个性的发展,鼓励实现独特的自我。这种观念与美国文化崇尚自由和个人的一面更为合拍,体现在大学教育层面,学生有更大自由度的选课制度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主流形势。法里德·扎卡里亚也认为,选课制度更为自由、开放,契合了人文教育的实质,“所谓人文教育,根本就是让思想自由地驰骋,自由地放牧。” 但科技应回归人文体系。近一个世纪以来,人文教育对科技知识日益排斥,科学变成科学家才关心的问题,这是社会的损失。二十一世纪以来,美国哈佛、普林斯顿等大学做了种种努力,促进科学教育的回归,但成效不大。2011年,耶鲁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共同创办的耶鲁—NUS大学让法里德·扎卡里亚看到了人文教育改革的希望。它把科学重新纳入本科教育的核心;废除了专业系别,打破了跨学科交流和协同效应的屏障;把必修公共课和开放式探索相结合,其终极指向为人文教育的复兴,应当成为全世界学习的样板。 人文教育是目的,也是手段,偏实用的科技知识与形而上的人文思想缺一不可。我们说的文科与理科,没有谁比谁更高贵,二者完全可以携手同行,打通任督二脉,共创美好未来。 2、“无知是幸福”?不!——人文教育的作用 在西方,很长一段时间里,知识被视为是危险的,拥有知识是罪恶。《圣经·创世纪》里亚当和夏娃的故事里,他们因为偷吃了两棵树上的果子而被赶出了伊甸园,其中的一棵树,叫知识之树。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它在说,人类受苦的根源,是有知。这种观念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18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格雷干脆鼓吹说“无知即幸福”。 但法里德·扎卡里亚追问:“如果无知就是幸福,那人类为什么想要知识?”为什么无视危险和痛苦,坚持不懈地追问并寻求答案?纵观人类发展史会发现,追寻知识能给人类带来力量,尤其是近二百年来,知识“毫无疑问地造福了人类”,其中人文科学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猜测与洞见。在具体到个人发展层面,人文教育能提供给我们,有三种能力: 其一,写作、思考能力,人文教育的核心美德,就是通过写作训练,让人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更让人拥有掌控未来的力量: 我们为信息所窒息,而渴求智慧。今后的世界,将属于能总览全局者,他们在恰当的时间运用恰当的信息,以独立的思考来做出明智的选择。 ——爱德华·奥斯本·威尔森 其二,说话能力,“教会你如何说话”,做到“清晰表达”; 其三,学习能力,“教会你如何学习”,为学习者提供“第六份工作,而不是第一份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换言之,无知并不等同于幸福,那只是浑浑噩噩、蝇营狗苟的随波逐流。而在被技术与全球化主宰的商业社会里,学习人文教育,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说话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广阔的职业前景。这些,是被视为“无用”的人文教育最实用的功能。 3、在线教育:人文教育的复兴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技术当道,古老的人文教育遭遇冷冬,大学里攻读人文专业的学生数量连续下降。而如今的教育存在种种弊端,教育费用高、设置门槛多、质量良莠不齐,教育机会不均等,穷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大大减少。被视为“投资回报率”低的人文教育受到的冲击更大,高昂的费用让家长和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实用性强、回报时间短的专业。如何走出这种困境?《为人文教育辩护》提供了新思路:“慕课”(MOOC)。 法里德·扎卡里亚说:“‘慕课’和其他在线教育系统有可能一起改变美国和全世界教育的面貌”。这种在线教育技术是新兴产物,由世界上的顶尖大学提供优质、免费的教学资源,使任何人都可以接触到最好的课程。利用大数据则可以来分析和定制个别学习体验从而,达到大规模的高效因材施教,进而实现普及教育的目的。且慕课的一大部分用户感兴趣的是人文教育,所以又可以成为传统人文教育方式的改革者。 这是一本文科生适合看,理科生也适合看的小册子。没有谁比谁更重要,更高级,科技和人文,本就是一体,在以技术为主导的当下,人文教育的低迷或许难以避免,但看完这本小册子,你应该会像法里德·扎卡里亚一样,自语:“再来一点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就像普罗米修斯带给人类的火种,有了它,便有了温暖与希望;没有它,人类便会重返黑暗、寒冷与饥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