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收山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收山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14 20: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收山经典读后感10篇

  《收山》是一本由常小琥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收山》读后感(一):师父背后的五个弟子成长

  中国有一档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把美食推上新高度。我是通过这档节目,发现了全中国的特色美食。但是美食的色香味背后,还有一个叫技艺东西。从《收山》这本书中我开始思考技艺的传承问题。有句话叫作“教好徒弟饿死师父”,如果把毕生绝学全部传授弟子,而弟子又不怎么孝敬,的确是有很大的危险。但是如果不把绝学传承出去,最后带进坟墓,又是人生的最大败笔。该如何取舍,真的很烦恼。犹其像葛清这样的师父,曾经受到所有弟子的迫害,记忆中曾有过血一样教训,他该如何再面对师徒这层关系,又如何把自己宝贵的绝学进行传承?我是带着这个问号来读这本书的。在内心里我很可怜这位老头葛清,他如此的孤独清幽灵魂哦。

  抛开作者营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矛盾,我们来看看师父背后的五个弟子。

  老大比较踏实的一个人,有时候总想表现自己,爱攀爱比爱告状,也是一个好人,但是没有把兄弟情分看得很重,所以渐行渐远

  老二心高气傲,比较好学,但是喜欢投机取巧,总想占点便宜,还有点精于算计,但是时运不济,每次机会都会擦肩而过,始终没有得到认可。他因为表现上很好,而师父却把机会留给了别人,所以内心不服,对师父心存怨恨,这怨恨很长,直到师父离世似乎都没有消。这样的一个人,有点悲剧色彩,因为他自身的身体条件不好,他有弱势,而其它师兄弟并没有给与充分安慰与扶持,反而成为了竞争中的牺牲者,所以看待老二这个人物的时候,是有些纠结的。他有错的一面,他也有好的一面,只是他的身影始终是悲伤的。

  老三对师父孝子为先,比较有人性的那种,最看重情分。其实老三的人生机遇是最好的,他碰到了最好的几个师父,而且前女友父亲也倾心教授他,最后他还成为了万唐居经理。他这个人比较正直,而且克守着餐饮行业的行规和职业操守,一直在五个兄弟之中进行调和,一直关注着师兄弟,想把师父留下来的东西进行传承,但是社会发展变化,克守道德不愿意偷工简料,对管理能力有限,只适合做厨师。作者在老三身上下笔墨最多,是想通过这个人物传递孝师正能量吧。

  老四特别聪明,曾经被老大打击过一次,炒西红的时候因为运气不济碰上很鲜有的青西红柿 ,那可是第一次上灶啊,虽然是尾灶,可那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呢,他可以要求配菜师重配的,但是他还是硬着头皮酱油勾兑好了青西红柿 的颜色。可是一切都没逃过师兄的眼睛,师兄给了他深深的打击。他其实做的菜很一般,但是他讲学讲得很好,做老师很行的。后来老四跟老五合作为菜系申请一些专利,也算是走了其它的发展道路

  老五是最聪明最讨师父喜欢的人,是唯一受到师父发证的弟子。最后还是离开了这里,外出学习,连师父死的时候都没有回来。老五应该代表学霸一类的形象,最后学成归来,为故事添加了亮丽一笔。

  透过故事看人,再回想故事的时候,就多了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

  《收山》读后感(二):传统厨艺式微的悲歌

  这部小说看久了,就容易把人看进去了。三天后我的眼前已经能看见那个固执的葛清,实心的屠国柱,一身反骨的陈其,脆辣俏生生的邢丽渐。《收山》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中国最古老认真二字。当年慢工出细活的庖厨手艺,一旦跟利润沾了边,就开始没落了。好像看到了当年十个小时慢慢吊成的汤,从选鸭填鸭开始层层把关的宫廷烤鸭,一勺反扣碟子里不溢酱的酱爆鸡丁,时光改变了很多东西,我看到的是一些传统手艺在现代世界里慢慢没落的痕迹

  时光改变了很多东西,比如精神,比如信仰。俏丫头邢丽渐老了以后开始违背自己原则做事,把当年自己亲手填补的财务漏洞再一个个挖开。屠国柱坚守了半辈子的厨艺,变成了一个跟古怪老头葛清太相像的人。但是他一个人又无法跟整个时代所抗衡,像葛清说的,也许以后会有好时代,但是你是赶不上了。你只有安安稳稳地做一块垫脚石。

  葛清性格古怪又无比清醒,从开始排斥他,到后来主动传承给了他很多东西。张晗因为酷似他的初恋,得到了他的青睐,从一开始强行拜师,到后来他主动跟日方记者说谁说我没有徒弟,我的徒弟跟你差不多大。这其实就是一个相似心理变革,还有精神的传承。

  《收山》读后感(三):那个年代,还有规矩

  那个年代,还有规矩。

  那个年代,还留着宫廷秘方、留着匠心。老一辈艺人,还有一种坚持,不光是对自己赖以为生,兢兢业业操持了一生的技艺的坚持。也包括了对中国古老文化,那仁义礼智信的坚持。他们讲孝道,敬师长。也有着老派的小心眼,一边淬炼着弟子们的基础,一边把最精要的那两把刷子贴身藏着掖着。许多珍贵的绝学,一起随师傅入了土,失传了。

  很多事情他们讲个“道”,说不清讲不透,要你自己去悟。要看你有没有那个慧根和缘分。还有很多事情,他们讲规矩,别的事情可以胡乱对付。唯有规矩,坏不得。比如片个烤鸭要用多少刀、比如一头牛羊能出多少的肉、比如一道菜一碗面是不是该有油或汁水。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他们自有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弟子做错了是要被骂被打的、故意不守规矩的,都不能继续在这行里再混下去的。

  守着规矩的老师傅们,有一天被徒弟按倒在地,用皮带头抽得鲜血淋漓

  他们说自己是守着香火,不让手艺在自己这一辈断了。日子好过了,他们想把手奉献人民群众。但老客人街坊们从日复一日的排不上队到最后慢慢也吃腻味了,纷纷移去了那些新鲜亮堂的馆子。懂说道的主顾原本不多,看着是个懂行的,没准一样吃的是招牌,不是味道

  那些从皮带下面颤颤巍巍幸存下来的规矩、秘方、仁义。躲过了运动,没躲过扩大生产标准化、对利追求

  如今,香火断了,宫廷还在。

  《收山》读后感(四):何时君当归

  一、说话的艺术

  看过不少书,这本里的描写我给高分语言清丽到忍不住拿根笔边读边画。

  上了岁数的杨越钧讲话“再讲两句,就失了脆劲儿。”

  孤单走上火车月台的葛清身影“像一张包糖用的糯米纸,仿佛沾上雨水,就会消失掉。”

  夕阳西下“窗外的斜阳像绢布抖下的落尘,越发稀散,疏少。穿堂风跑进室内,菜开始稍稍发凉。”

  而棉弱的话音里可以渗出悲哀“像炉子里不断打晃的火苗。”

  自行车后的冯炳阁“声音浅而飘,在我耳边一晃,便被风带走了。”下一句话冯炳阁接不住“这次只有风,没有他的声音。”

  也讲道理。说来也巧,道理全是屠国柱小徒弟说的。

  靠一技之长招揽的客人被冯炳阁搅黄她不生气,“谁一辈子不犯几回糊涂,那才是白活了。如果一句话能解决的,就互相打个掩护呗。”

  没去上海也不遗憾,反而扭头开导屠国柱“想想也是,岁数越大的人,反而越没有遗憾,过去了的事,也就那样了,若是还解不开的,反倒是纠缠,并不遗憾。”

  常说人上了岁数明白是非,也奇怪,很多事,小孩子却比我们懂得更多。

  二、好人坏人何以为限?

  前些天看微博上说,“幼时学艺,有一位评书老艺人告诫我:记住!天下人都说这人不好,但他对你好,你就得说人家好。天下人都说这人好,但他对你不好,那就是不好。恩怨分明豪杰。小恩怨都糊涂,还谈什么大是非?”

  小刑严苛田艳的帐,一分是一分一毫是一毫,一点情面都不给网开;精明如她,在屠国柱那里,吃多少亏都往肚子里咽,搀搀扶扶一辈子也就过去;

  田艳刻薄,谁都瞧不起,飞刀田腿上铺块布大庭广众切起肉一点不带含糊;说起陈其,话调一转,脸上写满无可奈何,都嫁给他了能怎么办;

  做好人做坏人似乎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就像这个世界,说起正能量时时刻刻有,生活中温暖小事不计其数,负能量也到处是,不然哪来那么多不开心

  在知乎上看过一个消防官兵的故事,看到最后眼睛都微微湿润;很久以前有次丢了手机,急急忙忙跑去派出所报案,一个推一个不愿搀和,好不容易立案后却音讯全无,在心里埋怨警察叔叔,却也无可奈何。

  这个世界好事有,坏事也有,看你碰到的是那件;这个世界好人有,坏人有,看你遇到的是哪个。人得学会应变,也要知道变通,好人坏人其实没有明确界限,坏人对你好,也要记得感恩

  三、是做自己喜欢的自己还是别人喜欢的自己

  葛清是个奇怪老头,顽固、死板、不近人情一意孤行老头子活了一辈子,坚持着自己的理念外人都说他是个怪老头,他却有自己的坚持。

  屠国柱年轻热血方刚,一直到与时代脱轨也有自己的主张,做菜就像师父和师哥们一样容不得慢点马虎。小年轻们笑他刻板,他蹲回烤鸭房熬中药

  人很容易犯一个错误,搞不清自己做一件事是因为别人喜欢还是因为自己喜欢。很久以前,大家都成诚恳恳,做一件事只因为自己喜欢。现在的时代促使人很容易被牵引,一部电影上映,我去看了,大家都说好,所以我也觉得好。而不是,我去看了,我觉得好,所以真的很好。

  不管多不济,始终记得,人是为自己活着的,要成为的,是自己喜欢的自己。

  四、记得旧时好

  很小的时候,我家楼下有个面馆,很旧很破,可是那里的油泼面特别香。老板坚持用自己家磨的面,自己和面擀面下面。装面用的碗是个搪瓷大老碗,碗因为用的太久,碗沿被磕地坑坑洼洼,却洗的干干净净。下好面,码好调料辣椒面,一烧热油“刺啦”一声浇上去,老板带着笑端在你面前。店门口的梧桐树特别高,摇晃着树叶,店里吃面的人就着蒜,操着方言家常

  葛平在道林甩筷子教训严诚顺“世人皆知你家这菜,吃进嘴,应化成五味。先甜,后微酸,再略有焦香,跟着是咸鲜还带点麻口。这五味,一个压一个,各层有各层的目的。好比逢甜必辣,麻在最后,吃热吃腻时,要用泡好的花椒粒来化解,再张嘴呼气,才能清爽。”

  按照书里的说,越是从前,做菜越是严苛,单是最简单的西红柿炒鸡蛋都有自己严苛的步骤,多点一滴酱油师父都是要骂的。宫保鸡丁的鸡丁徒手抓,掂量掂量,只多不少。屠国柱最后丢工作原因之一,是不愿在烤鸭里加苏丹红和明矾。

  看到这些描写的时候瞠目结舌感觉,现在想要找这样子认真、用心做菜的饭馆,太难了。

  “记得旧时好,跟随爹爹去吃茶。门前磨螺壳,巷口弄泥沙。而今人长大,心事乱如麻。”

  五、少来夫妻老来伴

  人活久了,被生活打磨太多,年轻时候的戾气就慢慢收起来。

  年轻时候的冯炳阁多硬气,谁都不服,一道菜错一个步骤他立马连盘子带菜掀到墙上。后来为了吃顿好饭,忍气吞声,腆着脸混进别人的宴席

  屠国柱也是,刚到店里的时候血气方刚,总想着帮所有人,坚持所有原则。最后他坐在会议里,听着马经理花枝招展语句,忍气吞声一句话都不说。

  可无奈时代变,大家也都变。

  像老去的小刑,跟屠国柱爱过,闹过,最后端着屠国柱在烤鸭房里熬的中药还是忍不住感叹一句“少来夫妻,老来伴。”情呀,爱呀,坎坷风雨波澜壮阔年轻时都经历过了,那叫夫妻。老了不说爱,也没有可以吵的架,你为我熬中药,我给你讲讲故事,彼此陪伴就最好。

  六、当归

  作者在前言里说“以前的每个人,基本上都过着听天由命的日子,自己能做主的,都是些针鼻儿大的小的事。给孩子走个后门,从单位顺点东西,出了个对象说家住景山,见面后才知道介绍大意,少说了个‘石’字儿。都是这样的,可现在想想,可气可叹,但那日子过起来,真的有种美感。好像是路走累了,还能找个地方歇歇脚再走。可现在不成了,走这条路的人,太多了,慢一点,别人就会撵你。”

  想起文章末尾,万唐居最后一场会议,屠国柱拎着药材匆忙忙赶到,开会的重要人物是马经理,还有转身一变成要员的自己两个小师弟。回头看看才发现,两个师父,大师兄二师兄,统统不在了。物是人非早已多年,万唐居也不是万唐居了。

  他弯弯腰,抱歉地说一声“对不住各位,我刚数了一遍药包才发现,给我爱人少取了一份当归。”慌慌张张离开了。

  时代太快,让他打着踉跄也追不上步伐。匆忙着用一味当归收了山。既不是吊炉烤鸭,也不是水晶鱼肚。

  当年万唐居困扰他的事太多,如今他也不想了。因为,那时的人都不在了,那时的日子也不再了。

  《收山》读后感(五):一曲“收山”咏叹调

  文/夏丽柠

  《管子》说,“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工”,即指工匠、手艺人。纵观中国文学,不乏写“手艺人”的小说。汪曾褀的《大淖记事》里的锡匠;王安忆的《骄傲的皮匠》里的皮匠,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可随着时代进步,手艺却在渐渐消失,手艺人也逐渐被淹没在人们的“速生活”里。我们好像都厌倦等待。培训课、速成班充斥在日常里,跟一位师傅学一门手艺变成了件特别奢侈的事情。传承几乎遥不可及。

  可是,北京“土著”常小琥的《收山》就是一个关于师徒情义和技艺传承的故事。一个青年作家这样取材,真让人捏了把汗。如今,谁还真正关心“师父”这个称谓?孙悟空与唐僧取经的路上,武侠小说的世界里,才是我们常见“师父”的地方。当然,台湾第四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得主的最新长篇,仍然值得期待。

  常小琥真会写。他选了一种最接近我们日常生活的技艺:“厨师”。故事围绕着北京的餐饮老店“万唐居”的兴衰和“宫廷烤鸭”技艺的沿袭展开。如此一来,读者的口味从小说伊始便被吊得老高,仿佛窥见了全聚德的挂炉烤鸭、天福号的酱肘子以及大顺斋的糖火烧等各色京城美食的秘密。其实,这真是一本边读边流口水的“好吃”的书。

  小说回溯至八十年代,一心想当厨师的屠国柱,年纪轻轻便进了万唐居拜师学艺。常小琥的小说人物姓氏很有意思,本书的主人公姓“屠”,而在《琴腔》里的琴师姓“秦”。看似不起眼儿的姓氏,倒是有股冥冥中注定的禅意。就像他在序言里所说:“人得惜福,是吧”。

  屠国柱拜掌灶杨越钧师傅是福; 他与葛清亦师亦父地在后院摸爬滚打地学烤鸭子是福;与冯炳阁、陈其、曲百汇和苏华北先后成为同门师兄弟是福;就连他最后不得不从万唐居经理的位置退下来,依然守着师傅的灶台在后厨做大师傅也是福!

  真正的师徒关系,是一种超越血缘的父子关系。传承下来的技艺就是血缘,将师徒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杨师傅说:“一个老师傅能不能体面地收山,不是看他这辈子做了什么,而是看徒弟对他做了什么。”杨越钧、葛清以及徒弟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是小说的主要看点。

  然而,故事情节穿梭于中国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年代里,更能凸显对古老行业的无情冲击。人心便成了小说里突不破的底线。老师傅到底能不能体面地收山?小说里自有答案。不过,师徒之间挥之不去的情义,以及为保有古老技艺而努力的精神,倒是读得我们眼泪涟涟。

  如果有《美食家》里朱少爷那样的吃货,一定要配一个像《食神》里史蒂芬•周那样的神厨。在《收山》里随便地举出几位,都有神厨风范。可当读到葛清采用杏仁片的传统技法,抄起一把精巧的直刃片鸭刀,将鸭子片得“鸭皮上流出的油挂到托盘,慢慢又汇成云朵般的油花,莹彻平滑”的时候,我们不由得为这门精湛技艺哀叹,如果失落了便是传承的罪过。可是,传承又谈何容易呢?

  在本书里,我们见识了未见的厨艺、体味了美食的艺术、目睹了历史与现代观念的撞击,以及两位老师傅的悲凉和众位热血弟子的焦虑。所谓的“收山”,实则是一曲众声纷杂的咏叹调。我们要感谢像常小琥这样的作家,为我们传递记忆。忽然间,觉得世界变得温暖了。我们呼唤“传承”,愿向匠人们致意。

  转载请豆邮联系

  《收山》读后感(六):收山了,就是收住了

  收山

  屠柱国唯一一次发脾气,是给师兄维护利益。

  没有血缘关系,形同手足,这叫义气。还有一个便是孝。这两样,是同门、师徒关系的基石。不说现在,古代必然如此。磕了头,喊了师傅,就带上了孝义的紧箍。对师傅要毕恭毕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对同门,要互相扶持,相亲相爱。这是做人的基本法则,不守则世人非议。相比于五弟,屠柱国他们几个就是卫道士了。

  大师哥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因一点小事被扇耳光,带着指印一人躲着委屈的哭。受此大辱,也不敢越界。这是时代的坚守。老五却不喜欢师傅的这种工作方式,独自一人闯荡深圳,师傅听到后气的浑身发抖。这是时代的碰撞。改革开放,解放经济也在释放人们的思想。有了选择,队伍里就有了冲突。那些选择改变的在顺势;那些选择不变的,在坚守。后者是卫道士的背影,被夕阳拉的好长。屠柱国体味的比别人更深刻。

  也许变化的体味,在某次会议不经意的一撇,那些曾经斗嘴怄气的面孔突然不见了,剩余的陌生让人害怕。后来,学徒不再恭敬;鲁菜不再被喜欢;厨艺要被标准化;店铺要被集团化……此刻作为师傅的屠柱国,比他的师傅更能体会那句话,收山,不是看你做了什么,而是看你的徒弟做了什么。屠柱国守着一门手艺,却没有了徒弟。当时的手艺人,担心的不是徒弟超过自己,而是担心徒弟将手艺传走了样。屠柱国却没有一个徒弟。看着变化的洪流将自己和传承吞没而无能为力。他比受人排挤的葛清更难受吧!

  葛清是宫廷烤鸭的传人。手艺受人尊敬与忌惮。听说文革时期被自己的徒弟批斗的差点离去。说话呛人,对屠柱国也没什么好气。屠柱国本来倒不在意,他是杨越均的徒弟,被派来当卧底,学到宫廷烤鸭的真传,便了事了。屠柱国后来感受到两头夹的难受—杨越均的师徒政令,对葛清的理解同情。这个孤独的老头,排斥任何破坏他烤鸭传统的行政命令,一副握兵自重的姿态。宫廷烤鸭可是万唐居的招牌。杨越均决定决定拔掉这个老将的武器。填平了养鸭的鸭房。屠柱群看到了老人对烤鸭的坚守—上诉,自找鸭房。从嚼大饼两颊凸起的青筋里,屠柱国看到了老人的孤独与执着。后来老人被陷害入狱,屠柱国登老久的自行车去看望。不仅是得到烤鸭的真传,还有那日益积累的情絮。后来老人消失了。屠柱国留在了店里。有传承烤鸭的想法,有不越师令的保守,有大展宏图的理想,但没有为感情立场“守身”的坚强—毕竟杨越均是葛清的“敌人”,在他门下做事显得有点麻木;屠柱国越不了师徒的规律。之后,屠柱国成了杨越均的红人。是不是有种叛变的感觉?

  正是这次叛变,让屠柱国成为了葛清。如果不越界无地可退,那只有坚守。屠柱国不越师徒的律令,同样也不越手艺的界限。赚钱而有害手艺的事,不做。这样,他也被孤立,也被算计,也被离开了当做家的店。

  守得变成“孤家寡人”就是对抗,与一群人对抗,一个时代对抗。

  若守有偏私,被看重的方面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东西,例如性格,境界。与所处的环境和所守的分寸,可以给出对一个人的评价。

  《收山》读后感(七):抵挡不住的消逝

  看完心里难受。一个没有开头没有结尾的故事。只是看着北京传统厨艺一点点消逝。葛清守着的宫廷烤鸭的工艺,一步步一步步地被省掉,最后变成了万唐居的专利和招牌。杨越钧收的5个徒弟,从相互扶持,到为了各自的利益,把老人的东西全部扔掉了。厨艺是一门艺术,在70年代还有人是真心爱这门技艺,想学东西。到了后面,对年轻人来说,这只是一门赚钱的工具。老字号,虽然赚钱是很重要的目的,但开始做菜的规矩都是不能变的,一种情怀。但是后来,竞争,经济发展,不赚钱就经营不下去,做菜偷工减料,流水线作业,一切向钱看。传统文化的普遍困境,新与旧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作者是老北京,浓浓的京味儿和京韵,有些词我都看不太懂,而且很多地方非常含蓄,似乎没有完全理解。和杨晗那段,虽然没有完全出轨,还是不太能接受。里面的每个人我都没有完全理解。

  《收山》读后感(八):《收山》:坚守与无奈

  莫怪世间太喧嚣,只怨人心太浮躁!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传统的老手艺被守住实在太难。因为想要做一道正宗的功夫菜,从选料、刀工、火候、调料、收汤到码盘,着实要花费不少心思和成本。可眼下,有几家餐厅愿花这个代价做菜?有几位客人有这份耐心等菜上桌?又有几个人珍惜这个福分呢?

  《收山》一书,着实让人产生想一口气读完的欲望。细水长流的叙述,京字京韵,细腻入微,正如老厨精心烹制的传统美食,让人回味无穷。同时,对后厨师傅制作传统佳肴的手艺流程,描绘地形象、生动、活泼,仿佛每道菜都有了生命,很有画面感。让人在品位地道美食的同时,也欣赏到了老师傅们精湛的厨艺。正所谓:厨房小世界,做菜如做人,尽显世间百态。

  主人公屠国柱注定与厨行结缘,母亲是宣武副食品厂职员、初恋女友计雨竹竟是计安春师傅的千金、拜在万唐居总厨杨越钧的门下、获得宫廷烤鸭名师葛清的真传。他是幸运的,也是悲哀的。幸运的是,在手艺上得到了计安春、葛清、杨越钧几位大师的点拨、在感情上获得了计雨竹、邢丽浙、张晗的爱慕,在事业上也做到了万唐居的经理。悲哀的是,他有太多的困扰与无奈,任凭他对传统厨艺的苦苦坚守,也抵挡不住时代变迁的冲击,最后是师傅们一个个老去、师兄弟的各奔歧路。

  进门第一天,师傅杨越钧告诉他,“厨子要有孝心,一个老师傅能不能体面的收山,不是看他这辈子做了什么,而是看徒弟对他做了什么。”为了“孝心”这两个字,为了师傅体面收山,他坚守了几十年,抵住了妻子的责怪和师兄弟的责难。可时代在变迁,人们追求的是便捷、高效、名利,这与老手艺人所坚守的细工、慢活、信誉显得格格不入:老字号变成了招财揽客的名头,餐饮店成了新生代的名利场,不再是老辈们死守的净土。

  马经理上任后,一再强调推陈出新,但是他口中的创新,只是为了一味地迎合大众口味,唯一的考核标准是营业利润。这种“创新”也许正是当下许多行业的通病,创新的有些走了样!

  最后,在厨行不被看好的严诚顺、曲百汇、苏华北混的风生水起,而手艺不错的冯炳阁、陈其反倒没有什么好的结局,就连屠国柱自己也不例外。屠国柱困惑了:是时代变坏了,还是他们落伍了?老手艺人的坚守意义何在?有时活的还不如年轻的张晗明白。屠国柱苦苦寻找问题的答案,终究发现,曾经的困扰已无意义,“因为人都不在了。”

  文末,屠国柱望着那飞舞不休的燃烧壁纸,在想些什么呢?又真的会去想些什么吗?其实陷入困扰的不只是他,更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读者。与其说厨师们用巧手做出了一道道传奇的菜,不如说他们的生活才是最好的一道菜,日子的酸甜苦辣成了自然的调料,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用生活做一道菜,只有年老时才回去慢慢回味其中的层层味道。

  《收山》读后感(九):★★★★☆

  饭后趁着酒劲读了四小时读完。 原听人说这书有徐皓峰的意思,读完觉得,真有。记得《一代宗师》说戏的结束的时候,徐浩峰送梁朝伟,送出房门,送进电梯还要鞠躬,留一句“北人规矩就是多”。 这书也是。 初读几页以为是《大日坛城》的少年心气,后段压过来又仿佛《武士会》的暮气,中间反复说的规矩手艺,老头子葛清不就像录进电影里,被徒弟痛打了一地? 这书读不出年纪,不说老了绝对不知进展到哪里。有时候会想起《慈悲》,顺顺当当给你说全乎不就不动那么多胸憶?情节上是有差的,突然来的故事总是横插一脚,分不清南北呢就坐下来话家常。可是读过这么多写吃的,陆文夫的《美食家》端端正正根正苗红;汪曾祺是粗粗大大的白玉兰,就要来得喷香;唐鲁孙是竞得头筹的牡丹,富贵要有样,规矩不能乱;殳俏张佳玮这是新生的吃货,算不上老饕可这的都是烟火事。这本《收山》呢,不就是大时代的悲歌,这一轮唱响了厅堂,那一厢黯淡了厨房,说着是鸭房,老头子受了多少年心凉。

  (<十一>,读来最喜欢。)

  《收山》读后感(十):《收山》:我们可不可以慢一点

  在冬天的时候,带着这本书回老家。

  隐约记得一个老裁缝,乖张,固执。时而暴戾,还有些墨守成规。他做事很慢,却受人景仰。似乎那一代的匠人都是这样,兢兢业业地守着每一条戒规,踩着每一条细节和不成文的规定。

  风光,受人拥戴,那似乎是他在机器盛行以前的事了。然而当标准化生产代替了文火慢炖,当时代的弄潮儿成为万人艳羡,他们去哪了?也许是像那老裁缝,躲在马路边眯着眼睛看车水马龙,不知所云却也一言不发。

  最重要的,他们似乎都对这个发展的时代心存睥睨与不屑——在这一点上,他们简直像是批量标准化生产的图钉。

  《收山》里的葛清,大概就是这样一颗图钉。

  烟酒嗓,长袍,梅花扣。葛清就是一个精瘦但矍铄的烤鸭师傅。在他的肩上,担着一家京都老店的招牌。做一只讲究的烤鸭,他要从第一步开始。养鸭、挑水、拔毛,直到火烤、出炉、片刀……一步一步,慢慢地做。他的“慢”,带来的是菜品的精致和手艺的传承。“慢”是坚守,如磐石,“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他是在以一己之力与时代斡旋。

  时代?怎样的时代?我想不必过多求索常小琥的描写,只需看看现实生活里迭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便可窥见一二。是的,不安定,浮躁,商品化经济的冲击带来了太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变动。有多少的老手艺消失了,因为不被需要。又有多少的职业褪去了匠人精神的加持,退化成简单的技术而洗去一份人性的意味。

  我们并不是说过去的生活就一定更加美好,匠人常感叹的“人心不古”其实也是一种臆想。毕竟哪个时代没有自己的弊病所在?只是有些确实需要传承的东西,在经过岁月的冲刷之后留在了人们的脑海里。现在呢?好像不见了,不见了。我们现在有厨师学校,有很多的办法教你钻空子赚钱。但是我总觉得,当一桌饭菜做得越来越快,完完全全成了技术教育的产物,吃起来总会少一些滋味。客人再吃不到烹者的用心,厨师也在其中丢失了自己。

  我们一步一步往前走,我们走得很快,但是不是很稳?是不是失去了一些不可或缺的珍宝?

  匠人精神应当永存,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它是对艺术的尊重和升华。推而广之,它所昭示的是一种宁静,是一种扎扎实实向生活坦白的正气。更是回归本心,坚守自我。

  我们不该习惯性地怀旧悲伤,尤其是当确确实实的变化在我们的见证下发生——而且是朝着好的方面发生时。莫名想到最近热播的日剧《小森林》,一个城市姑娘回到乡下做饭的故事。还有坚持以笔写字的白岩松,发达国家的“反汽车浪潮”……其反映的对于本心的坚守,与《收山》有异曲同工的美妙。

  时代会发展,但是内心坚守,不可丢。

  我想,当某一天,自行车的绿道可以绵延整个城市,地铁车厢里有了更多安静阅读纸质书的人,老道的厨子可以安安心心做一道量足技精的菜……当这个时代变得慢一点,再慢一点,我们也许可以开始期盼,最纯真,最本质的,自我的归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收山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