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慈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慈悲读后感10篇

2021-12-24 16:48: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慈悲读后感10篇

  《慈悲》是一本由路内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慈悲》读后感(一):我眼中的慈悲

  读完这本书后,认真地想了一下自己所认为的慈悲和作者笔下的慈悲,是善良、是付出、是自私、是无私、是宽容、是不记恨、是不原谅……其实我很难想象在那个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记得在陈丹青老师的《多余的素材》里,那时候的很多人,是比纳粹更可怕的存在,那时候的老百姓,善良而懦弱,卑微且坚强。也许这是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永远都不能理解的生活方式,水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他的身上有很多在长辈们口中说起的故事,我不理解,却知道他是真实的存在,书里有一句话:他记到死,我也记到死,你也记到死吧。当很多事情发酵在自己身上,就会知道,真的会有很多事,没有记恨,也不会原谅。而慈悲,自在人心吧。

  《慈悲》读后感(二):切勿冷眼看世人——《慈悲》书评

  我们通常说,艺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而文学作品也不例外。读过路内的书的人都知道,他的其他书籍都能看到父亲的影子,这本书也不例外。用路内的话说:“我爸的故事太丰富了,像撒盐一样撒在小说里。” 路内谦卑地写出父亲的背影,通过水生这个小人物,描写出大时代的工厂故事。让我们生活在现代的年轻人,去更多的了解过去,让生活在现代的老人,去追忆过去。

  慈悲,就其封面,最明显的宝蓝色让人不由想到历史长河与过去的岁月;突出的几个烟囱,让人想起工厂,而一个人远去的背影,其实就是那个年代,那个人走过的路。

  书中,苯酚厂有毒车间,多少工人,为了温饱,为了存活,冒着得癌的风险,苟且的在那里做着最底层的工作。有的人,退休后得病去世,有的人,没退休就不幸去世。在那个年代,死亡不可怕,太司空见惯了。而补助,却又是多少在生死线挣扎的穷苦老百姓的救命稻草,多少人,为了争取到补助,挤破了头。清晰记得,师傅心疼水生,曾找车间主任帮水生争取过补助;后来,水生坐办公室后,也帮不少人争取到了补助。那时车间里,也有举报,毕竟自私自利的人大有人在。其实补助和勾心斗角,这让我不禁想到当今社会中的贫困补助的不公平以及人与人的勾心斗角。我们那里农村就是你跟村长关系好了,即便你不贫困,贫困补助也少不了你的(5000块一年,在农村,不小的金额)。而工作中,同事之间的勾心斗角也屡屡发生。

  水生,一直秉着一颗正直善良的心,对待身边的工友,家人。对自己的命运,只是接受,而不反抗。记得一个细节:看到白孔雀,坚决不滚原料桶,最后连厂领导,都只能成全她,让她去幼儿园管民工子弟,水生感慨: 我觉得自己就像埋在土里,拱一下,土就松了看到别人拱出去了,我也得想办法。这里也促动了我,我们不要一味的低头屈服,有些事情,自己要去努力,争取。

  水生经历太多生死: 父母的离世,对他视如己出的师傅的病逝,师兄根生的自杀,妻子玉生的死,等等了人世间的离别,让人觉得水生的一生过于凄凉,让人悲伤,却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戏剧般的遇到失散多年的弟弟,弟弟已经皈依佛门,虽然假和尚,但是不再愿踏入尘世。虽然未能劝弟弟一起生活,但是这相逢,也是圆满的结局,至少温暖了我,让我们深信,好人有好报。

  当然 ,文中还有一个温暖人心的人物—女儿复生,由于玉生身体原因,无法生育,有兔唇的复生被根生放弃,而水生玉生丝毫不嫌弃和介意,对复生疼爱有加,给她看病,让她上学,直至最后,复生考上大学,这,也是对水生慈悲的人生收获的点睛之处吧。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以慈悲为怀,这是人生的自我修行和提高,需要坚持,那样世界将更加美好!!

  《慈悲》读后感(三):慈悲,虚妄的良方

  当我发现完全没有读懂的时候,我郁闷地想我的思想和思考是否都被废弃了。

  全篇写一群被时代裹挟着的人的命运,大多数人不可能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人是时代的产物吗?时代是在众人作用下推动的嘛?时代才是人的主宰吧。所以说,真庙假庙都是一种虚妄,在混沌不开的时代迷雾中,觅得一块使自己心安理得的角落或者自留地,才是对自己的慈悲,对他人慈悲。

  记得一篇书评写过,生命的延续,不仅仅指基因的传承,更重要的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演进。父辈的苦难,不是口口相传甚至湮没于荒野的传说,为了忘却的纪念,更应该是刻在我们骨髓里面的基因记忆。

  大时代下,我们如何处世,如何自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些都是应该保留在那块自留地里的珍宝。

  《慈悲》读后感(四):不解慈悲,但人总该顽强地活着

  尽管我是带着何为慈悲的探索精神去读路内的《慈悲》,但我确实不解路内这本小说中所谓的“慈悲”究竟是什么。我只能承认自己真的变得愚钝了,因为路内还特意写了一个后记来解释了一下“慈悲”,但我还是没看懂。也罢,不解慈悲就不解慈悲吧,能从中悟到一些就好。

  小说家有校园青春小说家,有悬疑推理小说家……路内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我初识路内的第一本小说是《云中人》,我以为他是个校园青春小说家,没想到后来爱上了他的作品,发现他原来是个地地道道的工厂小说家,而且是个最爱化工场的小说家。

  《慈悲》的故事从上世纪60年代讲到了本世纪,其中最主要的戏剧冲突放在了70年代到90年代,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横跨了三代人,水生的父母、师傅是第一代,水生、根生、玉生是第二代,复生、强生是第三代。主要围绕第二代和他们身边的人来展开。这个年代的故事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不太好理解,作者也不好表露的太过直白,三年“自然灾害”、83严打、国有企业改革都是要把握尺度的,没有度,可能也就没有小说了。

  不过路内还是含蓄地评论着那个最坏的时代,比如说开篇的时候,主人公水生说起自己父母的情况:“自然灾害,都饿死了,在乡下没吃的”,水生的师傅回了一句:“可怜,我的爹娘也是饿死的,日本鬼子的时候”。这种黑色幽默隐藏在书中有多处,需要读者自己用慧眼去发现了,不再赘述。

  这部《慈悲》的故事延续了路内的化工厂情结,舞台放到了苯酚厂,以主人公水生的一生为主线,路内用时间为轴,人物为干娓娓道来这几十年的故事。中国人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生和师傅就是个不争的人,他们不为自己争,却一次次的为了别人出头,而师兄根生则人如其名,充满了倔强和顽固,也因为扎根太深,执念过重,吃了不少的苦,也没有得到善终。

  而玉生作为师傅的女儿,水生的爱人,这个名字可能透露着纯净的韵味,但在生活的无奈中,玉生也学会了“日你妈妈的”这样的粗口,也会和楼上动起菜刀。路内在那时借水生之口说了句:“一个人要是抄家伙抄习惯了,就不会再愿意讲道理了”来劝解玉生。这种妙句时常出现,的确让人忍俊不禁。

  最为精彩的,还是路内对苯酚厂内的人物塑造。老书记、宋百成、朱建华、宿小东、邓思贤、石宝……这些角色几乎浓缩了整个时代全部人物特质,他们可恶、可憎、可爱、可怜,每一个配角都很抢戏,却把这本小说抢得十分精彩。虽然路内没有用文字去交待每一个人结局,但从所有人最终亮相的那一瞥,路内已经传递了人物未来的走向。

  落魄也好、得意也罢、人生起落、韶华白首、其实都是几十年的事儿,小说最后用水生和弟弟云生的重逢来诠释“禅机”所在,很可惜我没看懂。包括后记也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去理解“慈悲”这两个字的含义,是像水生一样对待生活的态度?慈悲是信念,又是怎样的一种信念?我所能领悟到的,只是无论顺境逆境,人总该顽强地活着,一如当年看《活着》的时候所感受到的,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即使逝去,也存怀念。至于慈悲,解与不解,可以慢慢留给时间吧。

  《慈悲》读后感(五):他们看不到未来,但是他们有信念。

  《慈悲》跟我们是有距离的,所以我更觉得这本书写的真好!可以看到穷苦造成的根生的饥渴、无赖、混蛋;可以看到玉生的认命与任性;当然,还有主角水生备受折磨但十分幸福的生活。这不是我们身边的生活,但它可能是我们的大伯或者爷爷们的生活,它离我们并不远,它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只要活着就会是有故事的人,因为社会和时代的转变都在你身上。

  有看到说,《慈悲》是新一个时代的《活着》,然而水生和富贵并没有特别多的可比性,其实陈水生才更是被时代推搡着往前走的人,富贵是渐渐失去,而水生失去也获得。他被灾荒赶着成了叔叔的孩子,被师父赶着成了“一个人要拉五个人的大车的牛”,他被员工赶着申请补助练就了一流的口才,他被下岗赶着成了最先富起来的工程师……

  对于国企化工厂的故事,我有一点点了解,四爸爸说起过早年间他在化工厂工作的点滴故事。那时候分家了,四爸爸要上缴一部分工资给父母,还要养活独生女四妈妈以及岳母,下面还有两个小孩,还有分家时分来的外债,街坊四邻都一边叹嘘着一边等着看热闹,“哎呀,李更这日子可咋过啊?”结果,当月我四爸爸就涨了工资,化工厂还给他发了奖金,因为四爸爸毛笔字写的好,作为出纳又一个月没出一点差错。我想那时的我四爸爸应该也是内心焦虑的,但是他有信念和正义的力量,他相信只要好好工作,国家会看得到,会让他渡过难关的。再后来四爸爸的工厂会发一些旁人想也想不到的劳保,手套、暖瓶、鞋子、蚊子药、酸奶,有一年过冬还发了好多煤,那年冬天连我家都是烧这些煤过冬的。

  在苦日子中长起来的人活着的勇气和能力都更高人一筹,因为他们不曾有那么多想法,只有信念就足够了。小说中的陈水生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善良的人应该有好的归处。他是一个胆小怯懦的人,但他是一个好人,有慈悲之心。但是他没有思想觉悟,所以他不会有人生的大起大落,他的起起落落都是社会形势在一个普通人身上的反应。

  印象至深的一句话,叔叔告诉水生饭要留三分饱、衣要留三分寒,这三分就是你的家底儿,这应该就是水生在滚原料桶、在担起照顾媳妇玉生、玉生父母、旷工照顾反复病重的玉生兼赡养女儿、面对下岗主动申请回有毒车间工作时候的“家底儿”吧。但是这点家底儿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找不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家底儿”就真的变成了父辈留给我们的财产。

  路内在后记中说,《慈悲》是一部关于信念的小说,而不是复仇。我也并没有从书中看到什么关于复仇的内容。慈悲并非是一种正义的力量,也不宽容,它是无理性的。它也是被历史尊重和裹挟的意识形态。至此我终于明白了以“慈悲”作为书名的含义所在,这真是一个中国穷旧社会中的好人的最恰当的写照。他们以父辈的教诲为做人行事的准则,他们形成了自己的道理公德体系,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寄托在国家和政府上,但未来是什么样他们并不知道也不关心,他们只认定,未来永远比现在好,所以即便再苦,他们还是踏实的忍耐着,活的有劲儿。

  而我们这一代,强调自我,强调梦想的力量,强调路在自己脚下……可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假装看到了未来;并且,没有什么信念。

  《慈悲》读后感(六):慈悲在彼岸

  文/叶子夏

  人生来,没有什么东西是在手上的。我们唯有在自己的生命中,一路走,走到彼岸,在走的过程中对生活慈悲,到彼岸后,无论我们收获与否,我们才会对自己也慈悲。

  路内的小说《慈悲》写的正是一个一路走,一路挣扎着活,最终走到彼岸,懂得慈悲的故事。本书在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国企改革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以水生的一生为线索,以苯酚厂为舞台,生动的再现了在那个时代,底层小人物普通却不平凡的一生,从一个小小的切面剖析展现了大时代对普通人的影响。

  本书从主人公水生十二岁逃荒开始写起,一直写到水生五十多岁下岗。在时代的迅速变化下,水生的一生也起起伏伏。十二岁那年水生失去了父亲、母亲和弟弟,投奔到城里叔叔家。二十岁正式登上苯酚厂这个大舞台,由此结识了师傅、根生、玉生、老书记、邓思贤等能影响他一生的人物。全书以“补助”这个小小的切点,将舞台上每个人的面貌性格一一生动的展现给读者。因为“补助”这个利益关系,厂里人心倾轧,你防我躲,阴谋阳谋层出不穷。而正是在这样的消极背景下,例如水生师傅帮水生要补助,水生帮他人要补助,甚至最后水生跨科室帮根生要补助,这种种场景让以水生为主的其他人的善,表现的更为宝贵与耀眼。

  而这种善,却不是路内刻意描绘的。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主义题材,路内没有用各种繁复的手法,而是仅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为我们淡淡讲述那个时代的这个故事。但就是这样一种娓娓叙说的平淡,却将所有的情绪在叙述的过程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用冷静、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个个质朴的画面。在这些画面中,舞台上的人,一个个死去,而未死去的人则一个个挣扎着求生,这种生活重压下的悲伤,路内却描述的及其内敛。虽然阅读时会不自觉留下眼泪,但读完之后却给人一种沧桑过后的安宁。这种安宁正是水生等人不放弃生命、挣扎求生的希望与信仰所带来的。

  《慈悲》一书中由于时代的变迁,许多事物出现了极大的反差。本书前段用脚踢阀门是要以破坏生产罪抓去坐牢的;汪兴妹和李铁牛那样的情况,李铁牛是要被枪毙的;根生不说话是要被严刑拷打然后坐牢的。然而这些事,再放到本书后段的那个年代,却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正是这样巨大的改变与落差,身处其中的人们更要学着慈悲对待生活,而不是怨怼从前。慈悲拯救了水生,怨怼带走了根生。

  而人死时,也没有什么是可以带走的,但是人却可以在世间留下他的痕迹,他的信念。只有一直活着,向前走,活的比时代还长,终有一天,会走到彼岸,那时,他的生命,才会在时代的浪潮中激起浪花。

  2016.2.5

  本文为笔者原创,若需使用或转载,请豆邮,谢谢!

  《慈悲》读后感(七):虚妄的信念丢不了,别妄想像搞生产一样“一锅端”

  在山门口,她虔诚磕头,非常幸福。庙是假的,她的虔诚和幸福是真的。真庙假庙,都是一种虚妄。 “真庙假庙都是虚妄”。“慈悲”——无理性的信念,实则单一、残酷。然而,一种类似于“慈悲”的信念却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出一锅废料”到底是操作失误,还是忘记“祭炉”。科学的原则说服不了人心,即便是要“打到迷信”,若是无法之法,还是搞搞迷信,稳定人心,心定了,自然也就万事顺遂了。虚妄的信念丢不了,别妄想像搞生产一样“一锅端”。 佛祖的慈悲是虚妄的,现实的残酷是实存的。得了病的玉生拿着病历本进了寺庙,烧了高香,医生也不用看了,一颗定心丸就下肚了。 一家人因为饥荒,分道扬镳,老辈的都死了,剩了水生兄弟两个,水生为了过日子奔走到死,挣了不少实实在在的钱;弟弟为了生活,最后皈依佛祖,拥有了一身虚妄的信念。而这有怎么样呢,仍是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路要走。

  《慈悲》读后感(八):对七八十年代生活状态的科普

  看到小短看过,所以来读的,很好。对七八十年代的描述,简洁形象。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但文革结束后的文字描写,简直与我记忆中的九十年代高度一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在七十年代与八十年代,更多的是追求活下来。文革时检举揭发拍马屁才能混得好,拨乱反正后会闹才有饭吃。即使是作为「老实人」的水生,也是很有性格的,爱憎分明,不怕得罪人。因为僧多粥少,为了生存总要和身边人撕破脸。时代背景像一个大框架,人在里面更多的是无力,百般挣扎只为苟延残喘。为了生存,人可以变得非常扭曲可憎。现代人的精神文明需求越来越高,可以注重实现自己的兴趣、价值了,难以想象这样的日子并非与生俱来的。

  《慈悲》读后感(九):异时代的活着

  还记得刚拿到书的情形。我看着很有冲击力的封面拆掉包装,翻开手里的书,从里掉出两张书签,扭曲的烟冲和横刷出的天空,像梵高又像蒙克,然后写两了字——慈悲。我笑了一下,心里想着,行呀,也算新年第一签。

  一如路内在前几本小说里一样,故事发生在中国七八十年代的化工厂,写的就是里面的工人的死和生。相比之前的《云中人》《花街往事》《少年巴比伦》等觉得这次的小说简单很多,就是围绕着主人公水生的一生展开的,饥荒时和亲人走散,被师傅收养,在工厂干活,与师傅不能生育的女儿玉生,收养了乡下亲戚的女儿复生供他上大学,妻子早逝。工厂里有私密的男女关系,也有嫉妒报复的举报被举报,有感恩旧亲的和不走正道的同事。大部分的故事人物都有生字,好像都是从一个家族散开出去的一样。总的来说就是像大多数人平凡的人一样努力也艰辛的活着的故事。

  内敛的叙事,造成一股清冷的阅读氛围,好像故事的讲述者在冷艳旁观故事里的人,但是这样的讲述也许更贴近本质。隐忍的生活,平凡的小人物,缺少宏大叙事下的伦理高点和胜利姿态,路内以这样的姿态给了读者一个平视的倾听机会。我也是大院里长大的小孩,院里旁边有一个钢铁厂,会看到三班倒的工人带着头盔穿着脏制服结队出来,刮风的时候,工厂的黑烟会吹过院子里,在更远的地方有磷肥厂,每次路过总有特别刺鼻的味道。所以对于同样有味道的化工厂,读起来是颇有亲近感的。而国企下岗的风潮来的时候,也会听到大人们在不停的讨论,房子买断、下岗就业等等词汇对于还小的我们来说听起来又害怕又新奇,人们从一个稳定的组织体系中脱离走散,而后被推向新的时代。这曾经是一代人的经历,在刚进入工业时代的背景下,工厂像一个异物一样存在着,人们离开土地走进一个个工厂,从面对植物转向冷冰冰的机器,没有前辈的经验,所以的人摸索着前进。无力改变时代的平凡人们只能被协裹着向前走,咬紧牙关、或相扶持、拼尽全力的去活着。也因为这样的无所依凭在这个异化的舞台上人性的总总善恶也更容易揭露彰显。

  而今那个有颜色有味道的工业初期的状态已经不再了,孩子们被规矩放在高楼大厦里,环保被不断的强调,信息时代成为主流。其实读完一直很有疑惑,为什么小说会叫慈悲,明明讲了一个平凡人的故事,慈悲在哪里,作何解释。后来才明白,原来对于那个异化的时代的书写本身就是一种慈悲。因为对于更多的平凡人来说,活着就是最大的恩赐,小人物终会被历史淹没,但是他们曾经活生生的存在过,能写他们的故事,不仅需要亲身经历更需要一个有信仰的心。

  《慈悲》读后感(十):上缴顽皮,藏掖苦难——读路内《慈悲》

  01

  昨天中午正读《慈悲》,表弟发微信感叹路内语言的高超。他的生日在农历正月初一,想不高兴都难。他学计算机,我本想送他一个机械键盘做生日礼物,但看他了无兴趣,索性给他一套路内的“追随三部曲”。为了凑够包邮,我入了单行本《慈悲》。

  表弟虽学理科,这几年对文艺逐渐上心起来,前两年把路遥三卷本《平凡的世界》读了三遍,紧跟我身后谈心得体会,吓得我躲闪不及,打哈哈应付过去——不是我不屑于谈,也不是不敢谈,我其实压根没读过。我觉得,有这样的劲头,他真该趁年轻赶紧把《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这样的大部头拿下。

  读书,其实也是一个力气活。大人总是抱怨自己静不下心、坐不住板凳,拿到书翻上两页就打瞌睡,实际大多是因为精力不支。在读书这件事上,承认浮躁往往会得到同情的谅解,承认体力不支得到的却是对羸弱的鄙夷。

  02

  学术界有一种看法,所谓中西对比是不存在的,人在本质上一样,都有心肝五脏和七情六欲,天然具备高兴就笑、悲伤就哭的本领。李泽厚先生对中西文明“乐感文化”和“罪感文化”的分明划分,被当做一种本质主义错误痛加讨伐。

  我们有时候很矛盾,既要构建文明共同体,又得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如果文明是一个共同体,只要一家自信,别家理论上应当跟着一道自信。我不知道外国人怎么样,单知道我的亲友,每家相隔不到半里地,却一家一个精神风貌。

  我们民族的文化气质有时候颇为奇怪,在表达所有热切的喜爱、急切的盼望时,总是遮掩并含蓄,但表达悲伤,却有奔放的天然正当性。亲友故去要恸哭,惊慌失措要嚎啕,甚至女儿出嫁这样的大喜事也得边唱边哭。

  我们不习惯当众歌舞,汉民族被认为是天然缺乏表演气质的民族。但我们在哭的“表演”方面举世无双,要我说,汉民族其实是一个最会演也最有心计的演员:莺歌燕舞演不好会出丑,出丑惹人笑话,于是索性把最丑、最惨烈的状态拿来表演——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谁又好意思笑话一个悲痛的人呢。

  因而我们不吝于展示苦难,也喜爱看别人的苦难。评论界对文艺作品的惯常褒扬是,“平淡生活中隐藏着巨大苦难的史诗”,“于平凡处见深邃,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本没什么不好,但难免有跑偏的嫌疑,锻造出一批与时代意志迥异的作品。

  03

  路内在《后记》里写:“但虚构的叙事有时也会遇到些小麻烦,比如望文生义,比如吊打在世的作者,要求上缴苦难。假如别出心裁地上缴了一份顽皮,就不得不哭丧着脸说其实我口袋里还有苦难,那么我是在和谁玩游戏呢?假如我上缴的必须是苦难,就像交税似的。”

  这是很高明的做法,它不同于“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这样的陈词滥调,而选择戏谑与调侃——路内自己说“顽皮”,才最贴切。顽皮既饱含童真的乐趣,又是成年人难得的品质。顽皮可以藏匿苦难,却又远超苦难。尤其重要的是,顽皮是一种更为世俗与人情的姿态,它不用千军万马和排兵布阵就轻松打开了戒备森严的城门,却冷不丁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就能理解路内语言风格的成因。它短促、简洁、戏谑、点到为止,不玩文字游戏,不对结构安排做过分的探索,这均源于对顽皮的本质要求——使点小坏,开开不过分的玩笑,该干嘛还干嘛。

  04

  以读书为业的人有两个很大的苦恼,不好看的书硬要看、看过的书还得看。但往往所有的发现,就在这硬来和重复之中。

  我几年前在《收获》读到《云中人》,便惊为天人,各处搜刮路内的作品来看。好在他那几年十分高产,一部接一部,大为解馋。但第二遍看《慈悲》却心生诸多不满,最为担心的是,他小马拉大车的野心。如果把路内的小说比作一个人,这人一副清秀又顽皮的长相,面部表情丰富,骨骼清奇,一米八的个头却只有百十来斤——有筋有骨尚缺肉。只消练出一身腱子肉,叱咤武林指日可待。

  05

  上缴顽皮,藏掖苦难,是路内的别出心裁。这样的写法可以上溯至王小波、黄永玉,张岱、兰陵笑笑生,甚至庄子和部分《诗经》。与此同时,很多人上缴了顽皮,同时祭出了苦难;更多的人则是直接上缴苦难,不知顽皮。

  因此,每当捧起这些别出心裁的书,我都时刻庆幸,我们不仅有各种记述苦难的文学史,还有一部上缴顽皮的文学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慈悲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