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阿迅》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阿迅》读后感10篇

2018-05-16 20: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阿迅》读后感10篇

  《阿迅》是一本由朱迅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0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迅》读后感(一):我的青春,你应该懂得

  对于人物传记特别是活着的人物传记,多少有些自我脸上贴金的趋势,这不是我一个人思维定势,可能是很多人的喜恶,但是《阿讯》这本书响亮地给我一个耳光,原来人物传记也可以这么写、这么读。 书中的文字流水,从周讯名不见经传到目前的大红大紫,写得很详细、很深入说明作者至少是一个有心的人,一个珍重自己历史的人,一个明确自己目标的人。而我们所要做的不是羡慕其好人好运,而是通过自我与她成长经验对比发现自己有些时候只要再坚持一下,只要再调整一下,就能达到理想效果。 书中提到王志,一个很丑的男人,大家都说他的孩子不太会受人欢迎,如果遗传没有变异的话,但是我却从本书中看到了王志的自信,丑只是外貌,美才是内在,我们从书中的一幅照片就看到了王志不同于凡的的地方,虽然他口口声声说到自己只是一个凡人,但是凡人也是有其山花烂漫之时,书中的那十八字简直是对全天下男人最大的肯定,有才而性缓,定属人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这不仅仅是站在女人角度,站在一个成功女人角度去思考伴侣,而是说明了天下人,斯美有加的道理。 明明可以靠颜值,却有才华,是天妒英才前奏人生完美才是常态,周讯要相貌有相貌,要才华有才华,这二者得而兼之,一定是前途阳光,但是事实上,她也有灰姑娘的时候,也要独自面对生活不公欺骗,只是她有颗坚韧的心,让其从容面对一切挑战挫折。诚然,每位主持人都希望自己的节目受到大家喜爱,就如相亲的男女都希望一见终情,但是事实上这种龙凤呈祥情况并不会发生,真正的要让观众爱你,你即使不脱胎换骨,也得掉一层皮,周讯咬文念音有时会因为情绪发生变异,但是有一位良师益友始终指摘她,为她负责,让她在一跃青天之时送上了一缕清风作为主持人,在聚光灯下,她很知性,但是生活中不可以总在舞台上,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也正是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模糊状态,使周讯一刻也不敢放纵,她上有老下有小,也需要奋斗创造自己的名声过程艰辛的,目标是明确的,前途是光明的。尽管这不是一本励志书籍,但是周讯内心强大,真的不是三言二语可以形容的,不要以为大家都是如书中所说,轻轻松松说成功,所以我们要透过其甜蜜表面看到坎坷的内心。 主持人是一项竞争激烈行业,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能保持一颗平淡之心,不像一些当红之人总把“想当年”挂在嘴边,以为自己是天王老子,那这本书多半是开卷有益的,即使你此时的生命只剩下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但是你在想明白之后,可以将这些道理讲给更多的人听,包括你的父母、孩子,当然能够写成文字,让更多陌生人品味,也不是件功德,阿讯做的就是这般的奉献

  《阿迅》读后感(二):可爱的阿迅

  《阿迅》这本书的设计真好,封面有一种东瀛的风格,翻看这本书,更是被作者的人生经历所吸引。朱迅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她的主持节目的风格,大家都很喜欢,她的这本随笔集也是令人爱读不已。

  朱迅从17岁就离开了家,到日本留学,这段勤工俭学的经历,也是深刻影响了她的人生走向,从她出国到回国、从童星到节目主持人,记录了自己的悲欢记忆。朱迅曾在日本NHK的舞台崭露头角,初绽芳华,是日本主流媒体中唯一的一位中国女孩。在回到北京后。她经过海选进入了中央电视台,成为节目主持人。朱迅是北京人,在15岁时出演电影摇滚青年》中的小小,17岁留学日本,在日本各大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语讲座》《亚洲歌坛》《今晚》等多档节目担任主持人。她曾经主持过三年的央视春晚,她也算得上是春晚比较资深的主持人了。朱迅她的主持风格热情大方富有亲和力,她拥有29年的丰富主持经验,她再次担任春晚的主持人也算是众望所归

  曾经在网络得知朱迅得过癌症,不知道消息是真的吗,只是希望这不是真的,朱迅的形象是那样的可爱,希望她一生平安。书中讲述了朱迅在不平坦的人生路上,曾经先后送别了孤独姥姥和多病的父亲悲欢离合,都曾品尝过。她觉得人生就是一场加一场的别离和一程减一程的归乡之路。

  她写作的笔法非常的细腻,与有缘阅读的人真诚交流。她被人称呼名字很多:三儿、小小、阿迅、朱先生、朱大胆儿、朱十七、迅宝宝、王太太等等,这些名字都是朱迅自己在各个人生阶段里,留下来的回忆,每一个称呼就有一个幸福难忘故事。朱迅经历了亲人生离死别,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病痛磨难。她说:“我曾遍体鳞伤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她讲述凭着这股不服输,永不言败的精神支撑着她,让她坚持到现在,不得不令人佩服。这本书是朱迅呕心两年时间,写就的随笔集,感人至深,极为励志。

  她说自己是北京丫头,央视主持,业余作者,路上行人。她的父母都是老牌的名校大学毕业生,从事文化事业,所以,美丽的朱迅也遗传了这样好的基因,从小聪明可爱,写作水平也挺好,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出朱迅的阳光性格,一个人敢闯,在异国他乡也在拼搏,希望她永远生活幸福,健康快乐

  书中选用了朱迅在各个时期的大量的照片,令人赏心悦目喜欢朱迅的观众可以在这本书中,读到朱迅的方方面面,与她一起快乐,一起哭泣,一起经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阿迅》读后感(三):我读朱迅

  朱迅是我很喜欢的主持人,她漂亮,知性,在央视工作了很多年,那些她主持的节目我大部分我都在看着,也许是因为她那干净笑容,也许是这么多年她熟悉声音,我始终喜欢着这个主持人。对于名人出书,我一直都是反感的,我始终觉得无论是歌手演员还是其它明星,她们的身份在那,一个个固有的标签早已经固定了他们的经历,更何况我一直觉作品是作品,无论多喜欢一部作品,一个角色,都要与它的本身分开,这样的喜欢才会长久。然而我终究是庆幸的,能遇到这样的一本书,是我喜欢的,崇拜的主持人讲述她的过往

  朱迅的文笔很细腻,像极了她的人,她讲述她的小时候,讲述她的家庭,讲述她的曾经,我们看着小姑娘的成长,看着她一步一步的走入这样的世界付出努力,看着她幸福的家庭,这一切的一切是一个人幸福的写照

  出生在北京,祖籍苏州的朱迅表面上浮动着南方姑娘的软糯,可骨子里却透着的是北京姑娘特有的豪气。南与北的结合早就了这样以为坚韧的姑娘。父母也是文化人,浓厚的家庭文化环境耳濡目染传递给朱迅,初三的她第一次触电,被选为中央电视台《我们这一代》的主持人,虽然朱迅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但我们知道,即使那个时候的她也是出众的,15岁的第一部电影《摇滚青年》让她决定做这一行。这部电影我听过很多次,但是一直没看过,也或许在小的时候看过,只是太过于久远,早已经记不清啦。不过封面上那个叛逆的小姑娘,我是真的喜欢的很。17岁的朱迅高三毕业选择了留学,“老不离家是贵人,少不离家是废人”1990年,朱迅日本留学,陌生的环境,开始了新的生活,我想那样的一段留学生活给了朱迅很好的生活态度,三个姐妹打工边上学,这样的经历也是她以后人生的经验积累。朱迅总是对她的努力轻描淡写的带过,日本留学期间开始做主持节目,回国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走入央视,她不说,但我们知道,那些成绩是要跟努力很努力才会得到的结果。朱迅有着幸福的家庭,爱她的丈夫和孩子,给予了她很大的支持,这就足够了,所有的问题,有着他们的帮助都会迎刃而解的。

  如果说朱迅的这些年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但背后的努力我们却未曾看到,所有的努力都是在人群背后的,就如她自己所说,“我会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勇敢,坚韧的北京姑娘,在她三十几年的人生中每一个绊脚的坎都是登高的台阶,她的努力,她的奋斗为她的人生写下了值得骄傲的文字,那些遗憾恐惧的,在生命中不堪一击。也如她说:“前半生全力拼搏,后半生坦然接受;前半生塑造自己,后半生服务他人;前半生马不停蹄地得到,后半生留些时间给失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尊严美丽、自在归去……”

  《阿迅》读后感(四):一个“迅”字

  自从朱迅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上,我就已经喜欢上她了,期待她出书也是很久的事情了。今天有幸读完了他的新书《阿迅》,我感到受益匪浅

  朱迅说她出这本书是因为常有人提及以前她留学与日本的经历,以此对她存在偏见以及现在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海外留学,而留学生在海外遇害的数量也在明显的上升,所以她以自身的经历来告诫大家留学海外一些事项,以及她的亲身尽力,同时也是对自身对留学态度的一种表明,从朱迅的书中不难看出,她是一位十分爱国共产党员。

  今天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看完了央视主持人朱迅的书,前面算是她的人生经历吧,从初中开始,误打误撞的出演的人生中第一部电视剧,后来越发美丽以及人气的壮大,许多片约都找上门来,随之而来的也有钱财,但是她却没有利益攻心,因为那个时候毕竟年纪也太小,但她却选择了出国留学,这是本书中让我心生敬佩的第一点。

  第二点是朱迅去国外留学之后的生活经历,不想依靠家里的她,选择了勤工俭学,但生活的压力一下子全部压到了还是高中年纪的朱迅身上,她去过打扫厕所,洗过盘子,而且她全部都接受下来了,这是我敬佩她的第二点。

  接下来,因为长期辛苦劳累的她,患上了肿瘤坚强的她做完了手术一个人挺了过来,而她描写上伤口的那段文字,真的是让我感到十分心疼她,同时也佩服他的坚强,想必这一点是许许多多常人都做不到的一点。

  以上是我十分敬佩她的三点原因

  在没有评读朱迅的书之前,我对她的印象停留在央视主持人上,这个工作一听起来,无非就是好家室,好的收取=入,生活想必也一定是养尊处优的,但是读完了他的书,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这样成功人士的生活经历,简直才是大写的努力!而她的一切也没有依靠过家里,全部都是她自己一手打拼、不断的努力。拼搏得来的。

  读完她的书令我启发非常大的就是她的年少时光,可能是因为我也正处于这个年纪的原因吧,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因为她常年居住在日本兼职与上学,导致她与家人的不常联系,姥姥的去世以及爸爸妈妈的生病,都没有很好的陪伴,也让我意识到人生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最后朱迅也选择了回国工作,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现在的她。

  读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人生还是要努力的、靠自己拼搏,这样你的来的才将会使你自己的,不管别人说什么、说你什么,你始终会坚定的做着自己。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作者的话

  性格即命运,乐观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不论是扫厕所,还是在术后撕裂的疼痛中端盘子,我始终都怀有良好愿望梦想,这是我人生最重重的体验。每天心平气和地去感受细节,点点滴滴都会成为生命的财富、生活的重カ、生存的价值

  换句话说,这就是生活

  大家共勉

  《阿迅》读后感(五):朱迅: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都不要放弃自己的未来

  我平时很少看电视,就更别提综艺节目了,每年春晚只是偶尔凑个热闹、瞟上几眼。所以坦白地讲,朱迅这个名字,我并不熟悉。但是我朋友喜欢朱迅,并且向我推荐了朱迅的人生随笔集《阿迅》。

  出于好奇上网扒了扒,不扒不知道,一扒吓一跳,朱迅癌症复发了吗?朱迅在日本拍过露点A片吗?朱迅与王志离婚了吗?厉害了我的姐!真是明星门前是非多啊,顿时便没了看书的兴趣

朱迅

  没想到朋友记性贼好,前两天突然跑来问我,书看完了吗?感觉怎么样?在得知我没看之后,立即摆出一副惋惜样子,我只好当着她的面拆开封皮,不看不知道,一看又吓一跳,真是厉害了我的姐!没想到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妙语横生的朱迅,竟然因为血管瘤和甲状腺瘤几进几出手术室

  甲状腺切除后,朱迅的免疫力很差。身边有人感冒,她肯定第一个被传染,经常在台上咳得激情飞扬、排山倒海。对此,朱迅曾调侃自己:“十年间,我的确长过多个疙瘩。有好有坏,有的拿刀割,有的拿剪子剪,全麻半麻地都切了。没什么大不了,到了我这个年龄,谁要没进过几次医院,都不好意思说自己长大了。”

  这话说得豪迈大气,让人不禁刮目相看,从此路人转粉,一口气将《阿迅》读完……

  朱迅,央视著名主持人,人称三儿、阿迅、朱先生、朱大胆儿、王太太、接盘侠等等。身为春晚主持人“央视一姐”,她给观众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灵动的大眼睛真挚风趣谈吐爽朗亲切笑声,使她被亿万观众所喜爱。

  朱迅进入演艺圈纯属偶然。她有两个姐姐,小名三儿。1988年读高一时,大姐去应征方便面的广告,机缘巧合之下,朱迅被导演田壮壮看中,主演电影《摇滚青年》。

15岁时的朱迅《摇滚青年》里的叛逆少女

  电影关机时,田壮壮对朱迅说:“我只是缺个演员,把你带进这一行,以后别恨我。”当时朱迅纳闷:“感谢还来不及,为什么会恨你?”

  《摇滚青年》是第五代导演田壮壮的第一部娱乐片,而且是带有叛逆色彩的题材,朱迅饰演的小小高考落榜、四处打工、浑身叛逆,她烫爆炸头、化烟熏妆、跳霹雳、谈恋爱、试图主宰自己的生活。电影公映后引发了媒体的热议,年仅15岁的朱迅一夜成名,全国各地的上千封影迷来信堆满了学校传达室。

  朱迅突然感到害怕,心里猛然闯进了很多莫名的东西,名利场的诱惑?成名后的浮躁?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乖乖女式的学生生活,再也回不去了。

  高中毕业那年,朱迅17岁,正值改革开放后的首个出国潮。她放弃了已经十拿九稳的电影学院,对妈妈说:“我要留学。”

  朱迅第一次去日本的感觉很不错,忐忑中带着几分年少轻狂。飞机上没有像她这样十几岁的独行者,更有一番独闯天下的傲骄。

  然而,在日本吃穿住行处处都要花钱,日语学校的学费要交,大学120万日元的入学金要攒,50万日元的赴日费用要尽快归还。在异国他乡,钱才是尊严的屏障。

  朱迅在日本的第一份工作是打扫从1楼到18楼的厕所。领班身先士卒为新人做示范。他就像洗自己的茶杯一样把小便池擦得干干净净,连漏口边上的一点点黄渍都细心地用手指抠掉。

  在便器比他的牙还要白了之后,他转头看着朱迅,“明白了吗?”然后拿起一个纸杯,从便池里接了一杯水,一饮而尽。看着那张有些扭曲变形的脸,朱迅一阵恶心。

  苦难才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在厕所里忍受恶臭的时候,朱迅常把自己想象成某个戏中的主角,今天是勾践,明天是苦菜花,后天是阿信,现在不过是卧薪尝胆、体验生活。可是她很快就明白这并不是演戏,而是赤裸裸、活生生的现实。

  三个月后,朱迅换了一份在餐馆刷盘子的工作。洗碗这活儿最要命的是不允许戴手套,双手长时间浸泡在洗洁精里,不到一个月就变得粗糙并开裂。但朱迅还是喜欢在餐馆打工,因为在这里可以练习口语。

日本留学期间朱迅在餐厅打工

  在日本留学的第一年,朱迅经常工作到午夜,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日本老师非常严格,学生睡眠时间再少,也必须把作业和练习完成。否则,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训斥:“你是来学习的?还是来赚钱的?”一句话就能把人噎死。

  朱迅累得几乎无法思考,多次出现短暂性休克,最终查出患有血管瘤,为了支付高昂的学费,手术伤口还没完全愈合就回去继续打工挣钱。结果伤口迸裂,久久无法愈合,血水、脓水和纱布粘在一起。

  哪怕是在最痛苦的时刻,朱迅都没有迷失自我,她顽强地抵挡着想成名、想暴富的欲望。因为在《摇滚青年》中饰演的小小,朱迅在日本演艺界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每一个找她拍戏的人都知道,她有三条铁则:反华的戏不拍,接吻的戏不拍,暴露的戏不拍。这样一来,她就真没有什么戏可拍了。

  朱迅说:“我认定,命运有两只手。一只手给糖吃,另一只手会紧跟着抽你耳光!这是规律,一左一右,力度相同,像个钟摆。吃糖的时候,我窃喜于甜蜜,然后攥紧拳头,等着挨巴掌。巴掌呼啸而至,有时变成了铁棒,疼得蜷在墙角,想着下一颗糖。慢慢地,我不觉得甜,也不记得疼了……”

  1993年,朱迅的生活出现了转机,经朋友推荐,她一边上学一边在NHK(日本广播协会)主持《中国语讲座》。此后她迅速成长,先后主持了《亚洲歌坛》《今晚》《中日歌会》等多档大型直播节目,并出演电影《BANSU KO GALS》《三巨龙》,成为日本主流媒体中唯一的中国大陆女孩。

朱迅在日本主持《中国语讲座》等节目

  回顾在日本的演艺经历,朱迅说:“作为明星从银幕上消失后,也许很快就会被人淡忘。但作为《中国语讲座》的老师,却有久远的影响。许多年后,有一次在北京三里屯酒吧,一个日本青年认出我后马上深深一躬:‘朱先生,谢谢您的指点!’”

  拿到硕士学位的第二年,朱迅的事业已经全面铺开,正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时,她远在北京的妈妈突然病重,白内障加青光眼,脖子里长了两个瘤子,半年内3次开刀。朱迅看着年迈的父亲和病榻上的母亲,毅然决定:告别日本,回国发展。

朱迅父母与三姐妹

  放弃拥有的一切回国从零开始并不容易,但身为北京大妞的朱迅有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她参加《正大综艺》主持人的海选,和另外12位选手一起闯入了最终的考核阶段,并且在决赛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节目组录取。

  虽然考进了中央台,扑面而来的却是意想不到的巨大困难。在日本,朱迅是外国人,无论说成啥样,大家会宽容;但在这儿,你说的是母语,这里是国家电视台,你就应该代表国家级水准。

  朱迅离开中国时还是个高中生。十年后,当她突然站在《正大综艺》的舞台上,这才发现自己的中文水平仅限于日常交流。而且在NHK她不需要背稿子,全靠提词即兴发挥,但国内的主持人需要强大的背功,她经常因记不住一长串人名和头衔,躲在角落里大哭。

  “海归”一词自带光环,当朱迅被媒体评论为“可爱而空洞的花瓶”时,剩下的就只有尴尬。在中央台坐冷板凳的一年里,朱迅每天的工作是:接电话、泡机房、给主持人写台本、为各工种打盒饭。

  然而饭不白送,策划撰稿、后期编辑、录音灯光、制片规章,导播辅切,各个部门她都一一涉猎,一声声“老师”甜甜地叫着,能学的都往脑子里装。她还像个小学生一样,每天拿着《人民日报》《古文观止》,字正腔圆地逐字逐句背诵。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0年夏天,朱迅凭借主持“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再次走红,并连续主持了《欢聚一堂》《正大综艺》《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颁奖大典》《中秋晚会》《元旦晚会》等多档大型综艺节目。

《正大综艺》外景拍摄现场

  在《正大综艺》的拍摄过程中,朱迅是有名的“朱大胆儿”,跳伞、潜水、上冰川、下大洋、骑摩托她都亲自披挂上阵,大玩各种特技,节目组里最常说的一句话“这事儿危险,让朱迅先试一试。”

  其实朱迅胆子再大,也终究还是个女孩子。在日本时她曾两次遇险,第一次是在打工下班的路上,遭遇暴露狂的袭击;第二次更危险,深夜被持刀的变态“粉丝”堵在家门口,幸亏练过散打的二姐感冒在家休息,俩人合力才制服了歹徒。因为这场惊吓,朱迅不惜重金搬至东京的高级住宅区,还从超市买来两条大号的男内裤。每天换一条,招摇地挂在阳台上,希望它能成为一种威慑。

  2007年,即将进入事业巅峰的朱迅,却在例行体检时被诊断出喉咙上有肿瘤,复查时医生说:“是甲状腺瘤,紧挨着声带,赶快拿掉吧。”失去声带的风险对主持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做完手术醒来,朱迅说的第一句话是:“声带还在?”听见自己的声音,再看见周围的人都在拼命点头,她留下了眼泪……

家庭是朱迅最坚强的后盾

  病愈出院后,朱迅迎来了事业的第二个高峰期。从《正大综艺》《周末喜相逢》到《神州大舞台》《非常6+1》,再到《星光大道》,每离开一主持人,朱迅就接手一个老节目。

  一位记者开玩笑说:“你就是传说中的——接盘侠呀!”

  朱迅眼睛一亮:“接盘侠,我喜欢!”这个在外人看来有几分嘲讽的外号,触动了她内心中最坚强的部分,因为愿意“接盘”代表着信心、能力、感情与责任……

  2017年春晚前夕,网上沸沸扬扬地传说朱迅癌症复发,恶意炒作越演越烈,还夹杂着卖药的广告,更有不怕犯忌的连追悼会都替她办了。面对各种质疑,朱迅拒绝发表评论,只是说:“唯有好好活着,活不到九十岁,都对不起造谣的人!”

朱迅和老公王志

  王志问:“为什么要写《阿迅》?”

  朱迅:“用文字擦拭灵魂。”

  王志追问:“写给谁看?”

  朱迅:“用文字修行,有缘人围观。”

  往事全都凝聚在文字里。朱迅将自己三十年的心路历程和盘托出,希望能在某个无助的夜晚陪伴你、鼓励你,在黑暗中紧紧握住你的手,告诉你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都不要放弃自己的未来。

  《阿迅》读后感(六):阿迅,真棒!

  这本书是作者的自传,认识朱迅一直是在荧幕前面,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他黝黑的皮肤,洁白的牙齿,也许是他主持的节目多到给人太多画面,最终只留下那爽朗的笑。

  很多时候隔着屏幕,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妆后的精致笑脸,通过话筒传出来的自信的声音,心里会奇怪,这样光环之下的是什么样子的人?

  那就来认识认识朱迅的简介: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生于1973年9月7日,1987年担任中国中央电视台青少年部《我们这一代》主持人。1988年主演电影《摇滚青年》,饰小小。1993年—1999年连续5年主持NHK教育台《中国语讲座》;连续2年主持日本NHK电视台直播节目《中日歌会》;主持日本电视台《亚洲观》;主持NHK—1《悠久的长江·三峡》、《亚洲歌坛》、《真夜中的王国》。1997年—1999年出演日本中京电视台《艺能人竞争》;连续2年担任日本朝日电视台直播节目《今晚》节目主持人;出演电影《BANSU KO GALS》、《三巨龙》。担任2016年央视春晚陕西西安分会场主持人。2017年1月27日,担任2017年央视春晚主会场主持人。2018年担任央视春晚主会场主持人。2017年2月11日,央视元宵晚会,沙溢、朱迅表演小品《过河》。

  所看到的那些,都是她的成就。而在《阿迅》这一书中,读到了她年少时的经历,十四岁拍戏,在十七岁时候出国留学。出来驾到,在日本所遭受的,这些是鲜为人知的心酸。一步步的脚踏实地,慢慢走向观众的眼球。这些,作者都是用了最朴实的文字来描述她一路的成长。因此我们懂得,上天是公平,每个人的光环之下总会带着心酸,是人都会有所经历吧。

  书中,写到了他的父母,他的姥姥,他的姐姐,而当阅读到姥姥与父亲病逝时候的段落时,很容易内心深处最脆弱的地方。朱迅的内心是充满爱的,也是受到爱的包围。能在媒体的包围下,做自己活出自己,展示出女人独有的坚强,走着靠自己的路,这是对于女性来说是不一样的启发。她可以说,是幸福的女人。有着疼爱他的老公,可爱的儿子,善良的婆婆。

  一个人的成长是必须经历磨难的,从她求学的经历,可以懂得,有时候暂时的隐忍可以换来以后的幸福,那就默默的做下去。等有出头之日,勿忘本我。每个人终究会遇到自己的幸福,时间早晚的问题。正如那句话说的:纵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她的老公王志,正是她幸福大门的那盏等,就向书中说的那样,有他站在那足够了。

  最后借鉴她的话,告诉读者们:我曾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是翅膀。

  《阿迅》读后感(七):阿迅

  在此之前,我对于所谓明星们出的各种传记散文之类的一向是敬而远之,一来也实在是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明星,二来所出的各种杂七杂八的书中,不但自己执笔的地方不多,内容上也是乱七八糟,毫无看点,只有一些狂热的追星族们才会对此类书籍趋之若鹜。但是当朱迅的《阿迅》摆上案头的时候,还是让我有了一读的冲动。 阅读真的是需要冲动一下的。朱迅作为少有的一个可以引起自己关注的电视主持人,她曾经的生活经历与社会经验也着实会引起我的兴趣,而且朱迅在央视摸爬滚打了这么些年,也早已过了那种小女孩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她也从来不是那种靠着自己外貌上位的主持人,因此对于读她的书,我还是保持了相当大的兴趣的。 本书的封面或者就像如今的朱迅一样,早已不在乎那层光鲜亮丽的外衣,而是更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了。本书的封面上除了书名之外,就只剩下一张朱迅的照片了,没有那些什么名字的推荐语也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噱头,显得相当的古朴自然,天然的便让人带着一种好感。 就其内容而言,其间也并没有什么大吹大擂与故意做作的伤春悲秋之语,更多的就像是在日常生活中说话一般,将当年的往事种种娓娓道来,从当年的青葱岁月到如今的央视一姐,不娇柔不做作。 从来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这话放在朱迅身上简直在合适不过了。如果说当年朱迅被导演壮壮发掘参与拍摄《摇滚青年》,还多少有一些幸运的成分在内的话,那么她以后的道路就真的是自己一步步脚踏实地走出来了的。当17岁的朱迅孤身一人登上飞往日本的飞机的时候,或许她也不会想到初到日本的日子会是如此的难熬吧,虽然有着两个姐姐在日本的陪伴,但是有关于自己的学业等等依然会需要朱迅自己去熬过。初到日本,朱迅的日语还远远达不到可以与人正常交流的水平,为了尽快的融入日本的留学生活,她不得不在学习班里度过了长达180天的与母语隔绝的日子,朱迅当年的韧劲可见一斑了。 为了支付房租,乃至于找到一个稍微好一点的住宿地,17岁的朱迅也不得不向其他人一样,在上课之余去找一些零时工来做。当看到朱迅在日本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打扫厕所的时候,我简直有一种不敢相信的感觉,实在难以想象,一个17岁的小姑娘是如何忍受着厕所的各种脏污恶臭而工作的,毕竟她还只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更曾经是一个电影明星了。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姑娘竟然可以将这份工作做了三个月之久,我突然发现,当我们在羡慕朱旭拥有今天的地位今天的成功的时候,或者真的忽略了太多她当年吃过的苦与受过的罪了。。。 不得不说,当翻完了《阿迅》之后,我发现,你真的不能简简单单的把她仅仅作为一个电视主持人看了,你或者可以试着从朱迅身上发现更多,比如努力比如勤奋。。。

  《阿迅》读后感(八):前半生的回忆

  朱迅是中央电视台,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每天打开电视的时候,都能看到她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站在舞台上,神采奕奕的主持着各种综艺节目,而我最早看她主持的时候,应该是中央4台,那时候的朱迅主持的是英文节目,那时候我就很羡慕她,人家的英语怎么能说的那么溜,简直就是和歪果仁一样。我记得那时候我还是个中学生,后来我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下了很多的功夫。为了能想朱迅那样,后来的我也是现在的我,虽然没有从事和语言相关的工作,不过和外国人对话是不成问题。所以说我要感谢她,是她给了我学习的动力,才有了今天这样的一个我。 听说朱迅出书了,我很高兴,行为我知道她一定是有很多的人生经验和我们分享,我迫不及待的弄来了这本书。书的名字就是以她的名字最后一个字来取的。叫做《阿迅》,这本书是朱迅讲述她前半辈子的经历,原来她的人生和我们一样,也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来的的,女人要想在工作方面做出成绩,真的是不容易的,不仅要和男人一样的努力工作还要照顾老公,孩子和双方的父母。所以说一个成功的女人要比一个成功的男人要付出的多。

  看到书中那一张张的照片,从一个青涩的女孩到站在的一姐。其中的心酸又有谁能体会呢? 幸好她有一个好老公,好婆婆,在她被传拍A片的时候,有老公的支持,有家人的理解,我觉的她是幸运的。而在得知她上春晚主持节目儿子兴奋的直跳。那是多么的幸福。 原来我只看到了演员,主持人这些人在电视机上,光彩照人的一面,还很羡慕他们,曾经也有一个梦想,长大了要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专业的改变。让我和那个梦想距离越来越远,而现在的我和那个梦想是背道而驰的,我知道我永远也实现不了我的这个梦想了,而今天我终于知其实在他们华丽的外表下,其实也很辛苦,他们不仅要顶着舆论的压力,还有来自家庭的,社会的,还有工作上的,这些压力,让我觉得做个普通人也是很幸福的。 看到书中那一张张的照片,从一个青涩的女孩到站在的一姐。其中的心酸又有谁能体会呢? 幸好她有一个好老公,好婆婆,在她被传拍A片的时候,有老公的支持,有家人的理解,我觉的她是幸运的。而在得知她上春晚主持节目儿子兴奋的直跳。那是多么的幸福。 原来我只看到了演员,主持人这些人在电视机上,光彩照人的一面,还很羡慕他们,曾经也有一个梦想,长大了要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专业的改变。让我和那个梦想距离越来越远,而现在的我和那个梦想是背道而驰的,我知道我永远也实现不了我的这个梦想了,而今天我终于知其实在他们华丽的外表下,其实也很辛苦,他们不仅要顶着舆论的压力,还有来自家庭的,社会的,还有工作上的,这些压力,让我觉得做个普通人也是很幸福的。

  《阿迅》读后感(九):愿你我都能拥有最轻盈的坚强

  读完《阿迅》,窗外已晨光熹微。合起书,书中的阿迅也收拢起她轻柔的翅膀,在封底笑靥如花。“我曾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这句写在封面上的话简直就是朱迅自带的背景音乐,以苦难为师,以坚强为盾,人生得以轻盈和辽阔。

  小小、阿迅、朱先生、朱迅、朱大胆儿、王的女人、丫头……《阿迅》中,作者从十五岁的小小起笔,以人生不同时期的称呼为结点,回顾自己大起大落的经历:从中国童星到日本的厕所清洁工、洗碗工;从日本主流电视台唯一拥有固定节目的中国大陆女孩到回国后成为“美丽却空洞的花瓶”继而成为“海待”;再历经蛰伏和“偷艺”,最终登上中国综艺的最高舞台——春晚……其间她屡经与至亲的生离死别,目睹疮疤把一个爱吃爱笑的父亲变成一张撕碎又缝合起来的老照片,她自己也先后上过三次手术台,忍受最恶毒的谣言和攻击,走在用血与泪铺就的逆旅,早已习惯用微笑掩盖一切,笑称“王的女人”。从这番“她笑着写,我哭着读”的小说式阅读体验来看,《阿迅》完全不逊于《老人与海》般的“硬汉文学”。

  我一直笃信,灾难和不幸本身并不能使人变得坚强和高贵,如毛姆所言,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只能使人们变得心胸狭小、报复心更强。真正使人从不幸中站起来的,是他审视深渊的目光。阿迅在谷底摸爬滚打时,只想怎么办,从不问凭什么。无愠,也就无畏——读《阿迅》,我发现了这种我们很容易忽略的情绪勾连。世人道无牵挂才能无畏惧,人哪能了无牵挂,你的软肋就是你的铠甲。阿迅为人女、为人妹、为人妻、为人母,牵挂千丝万缕,唯有以“我认”的心态直面一切不幸,才真正强大到无所畏惧。

  面对病痛的深渊,她因知耻而强大。“有其父必有其女,面对病痛,我们同样耻于退让。”正因牵挂满满,她不怒不惧:“枕边是黑的,脑子里却满满的是爱的光亮。父母、丈夫、孩子、亲人、朋友,拥抱、心跳、感动和亲吻。此时,能陪你的就是这些,此刻,如果死神真的推门就进,我能带走的也只有这些。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富,扎根在你灵魂深处,给你堵住门的力量和活下去的信心。”

  面对谣言的压力,她因知足而无愧。母亲说,公众人物要允许别人伤害,她明白:“受到表扬立即骄傲,听到骂声就憎恨对方的人很容易成为虚荣的俘虏。”老公王志说:“别怕,我在。”知足,已可安慰她的所有委屈,让她明白最好的报复就是原谅,只有原谅别人,才能放过自己。

  面对事业与家庭,她因知味而兼顾。无论巅峰还是谷底,阿迅永远以谦逊甚至谦卑的态度面对。事业上因一天主持十七档节目被同事封为“朱十七”、“朱大胆儿”,在家里侍奉公婆、贤助老公、教育儿子、操持家务无一假于人手。更是因为她的不怒,乐在其中,惜福而珍存点滴。这些点滴珠玉汇在“王的女人”一章中,像阿迅的微笑一样晴朗明媚。

  知耻,知足,知味,所以阿迅的坚强是厚重的也是轻盈的,是尘埃里的花,是伤口上的翅膀。在书的后记里,朱迅这样回顾:“看看阿迅:曾经历了背叛,才知道忠诚的价值;曾直面了磨难,才激起奋斗的意志;曾被嘲笑损贬,才清楚尊重的意义;曾被四面围困,才倾听内心的声音;曾被病痛折磨,才领悟健康的攸关;曾感受了孤独,才珍惜真爱的陪伴;曾遭遇了绝望,才明白梦想的力量;曾经历了生死,才懂得因果的必然。”

  我依然想说,阿迅,不幸就是不幸,永远不必感激。你不是因经历过才懂得,而因经历这一切的是你,才能懂得。临于深渊,如果我们都有阿迅的谦卑,不怒不惧,以软肋为铠甲,无需遍体鳞伤,你我也会拥有翅膀,人生变得更轻盈,更辽阔。

  《阿迅》读后感(十):阿迅其人其事

  对于人物传记,特别是活着的人物传记,多少有些自我脸上贴金的趋势,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思维定势,可能是很多人的喜恶,但是《阿讯》这本书响亮地给我一个耳光,原来人物传记也可以这么写、这么读。 书中的文字如流水,从周讯名不见经传到目前的大红大紫,写得很详细、很深入,说明作者至少是一个有心的人,一个珍重自己历史的人,一个明确自己目标的人。而我们所要做的不是羡慕其好人好运,而是通过自我与她成长经验的对比,发现自己有些时候只要再坚持一下,只要再调整一下,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书中提到王志,一个很丑的男人,大家都说他的孩子不太会受人欢迎,如果遗传没有变异的话,但是我却从本书中看到了王志的自信,丑只是外貌,美才是内在,我们从书中的一幅照片就看到了王志不同于凡的的地方,虽然他口口声声说到自己只是一个凡人,但是凡人也是有其山花烂漫之时,书中的那十八字简直是对全天下男人最大的肯定,有才而性缓,定属人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这不仅仅是站在女人的角度,站在一个成功女人角度去思考伴侣,而是说明了天下人,斯美有加的道理。 明明可以靠颜值,却有才华,是天妒英才的前奏,人生不完美才是常态,周讯要相貌有相貌,要才华有才华,这二者得而兼之,一定是前途阳光,但是事实上,她也有灰姑娘的时候,也要独自面对生活的不公与欺骗,只是她有颗坚韧的心,让其从容面对一切挑战与挫折。诚然,每位主持人都希望自己的节目受到大家喜爱,就如相亲的男女都希望一见终情,但是事实上这种龙凤呈祥的情况并不会发生,真正的要让观众喜爱你,你即使不脱胎换骨,也得掉一层皮,周讯咬文念音有时会因为情绪发生变异,但是有一位良师益友始终指摘她,为她负责,让她在一跃青天之时送上了一缕清风。 作为主持人,在聚光灯下,她很知性,但是生活中不可以总在舞台上,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也正是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模糊状态,使周讯一刻也不敢放纵,她上有老、下有小,也需要以奋斗去创造自己的名声,过程是艰辛的,目标是明确的,前途是光明的。尽管这不是一本励志书籍,但是周讯内心的强大,真的不是三言二语可以形容的,不要以为大家都是如书中所说,轻轻松松说成功,所以我们要透过其甜蜜的表面看到坎坷的内心。 主持人是一项竞争很激烈的行业,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能保持一颗平淡之心,不像一些当红之人总把“想当年”挂在嘴边,以为自己是天王老子,那这本书多半是开卷有益的,即使你此时的生命只剩下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但是你在想明白之后,可以将这些道理讲给更多的人听,包括你的父母、孩子,当然能够写成文字,让更多陌生人去品味,也不是件功德,阿讯做的就是这般的奉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阿迅》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