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后感10篇

2018-05-19 21: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后感10篇

  《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是一本由梁文道 (作者) / 凤凰书品 (编者)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后感(一):选择适合自己书籍

  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评《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By Rene-summer

  因为感冒的原因,已经三天没有碰过书。在回京的火车,又昏昏沉沉的睡了一觉,火车的晃动,以及熙熙攘攘上下声音把我吵醒了,这时候已经全然没有了睡意,从背包里摸出一本书,来打发旅途剩下的时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倾向电子书,纸质的书籍因为携带不方便的原因,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放弃

  而对于看什么书,读什么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各个名家、小站也都有总结,有的偏小众,有的偏畅销,有时候真的不知如何去选择一本书,有时候也只是因为一句话。而我则是因为看到了腰封上那句话“把自己交给书籍,就像爱情一样”,才选择了阅读《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本书。

  《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是根据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编纂的书籍。《开卷八分钟》是凤凰卫视的一档读书节目长度只有8分钟。这本书收录了主讲人梁文道对近四十本书的书评,换句话说,这也是梁文道推荐精品书单。

  整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将梁文道推荐的这些书目,都划分归类,让读者能够很清楚的去对号入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尤其是第一篇章标题,更是以如何阅读一本书开篇,更是清晰明了。而《如何阅读一本书》也是我一直很心水的书,也是朋友多次推荐的书。还有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也是出现在各种书单里,黄磊黄小厨在微信中也曾推荐过这本书。

  梁文道对书籍的评价很中肯。就像朋友有问他,“为什么平常要写那些书评,为什么总是在夸那些书好,却很少去批评什么书?为什么不专门批评一些写得不好的书呢?”梁老师给出的答案则是:“人生那么短,时间那么少,如果看了一些很不好看的书,干吗还要浪费时间重新把它说一遍,让大家去关心呢?不如集中精力介绍好书。”

  的确如此,现在书籍的良莠不齐,也不乏有一些不好看的书在浑水摸鱼,而对于书评人来说,独立、中立的把书评写出来,这就非常有必要的。或许买书人不完全会先看书评,再去买书,但往往会因为吐槽过多,而过多的去关注一本书。

  梁文道的精品书单里的书很多,但究竟那一本是适合你自己的呢?腰封上说的“把自己交给书籍,就像爱情一样”,但还有一句老话,“婚姻就好比一双鞋子,只有穿的人才知道合不合适”。所以,只有读过的书,才能知道是不是你认为的好书,才能找到自己适合的书。

  《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后感(二):关于阅读,我们是为了什么——评《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关于阅读,我们是为了什么——评《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许久未曾看过电视的我,因为本书,把《开卷八分钟》列为必看项目,在这众多综艺与电视剧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之时,能安静的听着大家讲讲关于书关于文学,犹如一群莺莺燕燕之中寻到一朵白莲。

  这是一本关于书的书,文中提及甚多,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关于风与月,关于禁止与诱惑,关于我们阅读的出发点……

  我们阅读,有些是为了求知阅读,书为工具,书为良师,从识字念诗到求学,饥渴的求知与汲取,书从未缺席过成长之路。

  我们阅读,有些是为了看见更广阔世界小时父母陪伴阅读绘本童话,那时候童心想象都未丢失,用最单纯思想去阅读那些故事。书中《好绘本如何好》那一章中提到,我们沉迷于文字之中有时候忽略了甚至搞残了我们的读图能力。我很庆幸我至今深爱着漫画与绘本,我爱图画带来的故事,同时也不觉幼稚,相反很多漫画之中有着不亚于小说宏大世界观与对世界的思考,也有着许许多多的感动羁绊,文字能传递细腻与沉思,图画有时候更神一筹。当然文字有着他独特的美,言语之间的韵律或是标点与文字的结合不同文字的组合带来了千变万化的阅读与情感体验,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每阅读一本书就如体验了一次全新的人生。

  我们阅读,有些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就像本书中提到的《于丹论语心得》与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为什么就不能读《于丹论语心得》?为什么读于丹就显得没有品味不知读好书呢?这样的阅读似乎忘记了我们的出发点,我们阅读一本书不是为了批评或是褒扬,也不为炫耀。我们阅读一本书不是为了学习吗?阅读后的褒与贬的实质同样不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吗?当我们为了批评而批评,为了赞美而赞美之时,那么便失去了意义。学习本该是谦卑的,自古有不耻下问,而只要达到了最终学习的目的,阅读的是哪本书,又有何关系

  我们阅读,有些是为了好奇而阅读,我未曾读过“皮书”,但是结合现在环境不难想象书中作者曾经读过的“皮书”类似于现在的哪些书籍。越是禁止,诱惑越大,我们天性中的好奇心使得我们急迫的想去知道被隐藏的东西。我们天性中的叛逆性使得我们总想去做被禁止的,作者在被窝津津有味的看马列主义,我们也为翻过围墙沾沾自喜

  阅读之后,感叹于梁文道先生涉猎之广,同时在书中也收获不少新观点与见解,同时也为我的购物车收获了不少新书

  《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后感(三):阅读,有什么用

  自从我在家里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学习类的书籍后,就再也没在学习上吃过苦头了,当然成绩也没在老师的榜单里出现过了。书籍以绘本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小孩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中有一个大概的意思就是“不想学习了就不去学”,因为带着抵抗的情绪去学习当然对记忆会有影响。好罢,从此以后我的惰性就找到了无边的借口了。哪怕到了今天,这种意识也还是没法再调整过来。

  由于自己并没有一个习惯倾向于某一类书刊,也不敢随便向别人推荐书本。在读书时给同学介绍书,同学把书还给我时,对我说“看不懂”,像这类的事发生得并不少。还回来的那本书正是《沉思录》。这是古罗马一位皇帝写给自己的书,类似于日志的形式在文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问答。也正是这本书带我走过了情绪受创期,让我明白了“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今天翻起梁文道的《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正好里面介绍了《沉思录》这本书。就好像一位多年不见的好朋友在某日的街头遇见,过来拍了拍你的肩膀,送上一个惊喜。梁文道在书里详细介绍了这本书的作者,并解释了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流派。想起我那粗浅的阅读,简直不堪。回过头想想,难道那个时候我已经“看得懂”了么,还是说经过多年后的今天再次翻阅就已经领悟哲学”是怎样的一种方式了么,其实都没有,阅读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情绪状态反应恰到好处的自我醒悟。

  “读书”是一种自我管理的过程,在成绩、排名、环境等属性限制下,倒显得容易成形。而“阅读”更多的是一种随心所欲心情,缺少了各种条件框架,随手拿来随手放下,中断截止又或者一口吞下都没有规矩的,全凭了个人的心意。但是“阅读”的乐趣常常缺少公众搭档。唱歌有抢麦,摇色有互动八卦团结,读书有竞赛,可是“阅读”呢,难得在聚会中得到共同的乐趣(当然,在“书友会”中例外啦),常常是在私人情况完成快乐是自己的,眼泪也是自己的,没法与他人共享,因为每个人的“阅读”情欲都带了分毫的差别

  在现实中的得不到,反倒将大量的情感付诸于“阅读”上,不过就是自身的一个瘾而已,想要感受得更多,想要理解得更多。这种个人化的贪欲统统显现在逐渐扩大的“阅读”中。好的坏的,组织了又破坏,摧毁了又重建,周而复始。那么个人还是一个孤岛么,想想在寻找不同的岛屿中做的努力,借了共同的乐趣来彼此充盈,荒芜的小岛也变得春意盎然

  在其中的一篇介绍中,梁文道写着“我们依旧阅读,因为阅读更能巩固和丰富我们的道德想象力,通过阅读,我们才发现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种不同的人,有那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你要把自己设身处地地投入进去,想象你就是他,感受他的欢喜悲伤”。

  原来阅读,也不过如此啊。

  《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后感(四):不是“评论家”在谈这本书

  在卡萨诺瓦是个书痴中,作者提到编辑的一个结论,说是评论家就像个自尊心训练营的顾问。而且作者自己也觉得他不喜欢评价不好看的书,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不如多去推广一些好书。然而对读者来说,好与坏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如果评价都是说好话,那对看的人来说,是有些难过的。所以我们不敢说自己在写评论,只敢说抒发一些感想很喜欢这种介绍书的书籍,但甚是有些惋惜,这本书没有达到理想的那种标准。书很不错,作者的感受也不错,但是实在未能做到深入浅出,而且每每戛然而止,以至于当我点击下一页看到是的另一本书的名字时,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往回翻一页,看看是不是看漏了,明明最后一个标点是句号,可是读起来就像是省略号一样的让人不尽兴,简直怀疑自己读的是删减版。回过头来想想,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他总留着一丝神秘和几句喟叹,大概是希望读者们自己去领会原著精华吧。

  《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后感(五):品味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曾对以严肃内容为主的电视节目表达过他的担忧批判,他对电视这种媒介能否承载严肃的知识悲观态度。然而他也许没有预料到,21世纪的今天,连他曾经批判的电视都已成为“传统媒体”,优秀的电视节目也可以很有深度。在这喧哗与躁动的时代,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像一盏明灯引导观众走向书香之路。

  《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是该电视节目的文稿合集,按书的类型分为五章,每篇文章篇幅不长,在短时间内向读者推荐一本书,还是很有挑战性的。读书是私人化的事情,书籍的数量浩如烟海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编者在选书上也要下一番功夫。既不能过于深奥,让普通读者望之却步;又不能过于浅陋,那便失去引导的意义。本书所选书目中,既有《中国现代思想史论》这样的学术著作,又有《货币战争》这种畅销书兼容并包,很好地把握了选书的问题。

  凤凰卫视是香港的,梁文道是香港人,因此他的很多观点必然与我们会有所不同,但通过阅读他的观点,我们也多一种解读的角度。多维度探究本就是读书的重要乐趣之一,只要言之有物,批评或赞美一本书都无可厚非

  梁文道关于王小波和于丹的观点都很有意思。他没有人云亦云地吹捧王小波,他非常诚实地讲,看王小波的东西并没有感受到别人所说的那种“感动”与“触碰”,对人们常说的王小波是“自由主义者”这个观点,他也持保留意见。但他讲出了王小波写得好的地方,讲出了《沉默的大多数》的盲点与新意,读出自己眼中的王小波,而不是已被形象固化的王小波。从他对王小波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香港媒体人的独立思考与自由思想。

  于丹是中国观众再熟悉不过的,从在《百家讲坛》讲《论语》走红后,于丹一直处在舆论风口浪尖,从一片赞赏到一片否定,“于丹讲《论语》”俨然成为当下中国一个有代表性文化现象。我们还停留在过去的思维模式中,或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为了否定而否定,毫无道理。梁文道在本书的序言提到了《于丹〈论语〉心得》,他对阅读这类书的读者以鼓励和肯定,虽然他也许并不完全赞同于丹的观点,但这种对书的态度,实在值得我们充满暴戾之气地对于丹一片讨伐的学术界学习。

  在介绍《货币战争》的那篇文章中,梁文道在文末提到我们国家流行阴谋论”的原因:“第一是我们的无知,第二是我们的恐惧,我们总是对无知的东西感到恐惧。”我曾与人探讨过为什么美国电影总是对中国、阿拉伯国家等表现深深恶意,一个在美国留学的朋友给我回复道,那是源于对未知的东方世界的恐惧。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的答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许对无知的恐惧是人类本能。如果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不多读些书汲取知识,那么我们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多读些好书,不要让自己在无知的道路渐行渐远

  《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后感(六):只要我读,就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只要我读,就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这些年因为家有小儿在成长,电视是极少看的,故此《开卷八分钟》至停播,我也是一次未曾看过。幸好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叫做书的物件,它比语言音乐、声音、气味等等稍纵即逝的东西都来得更持久,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触摸、感受、回顾。那么当我们错过了节目,至少还可以通过读书慢慢去品味思想。

  在这里就还不免要提到读书这种形式,终归是比电视来得更让人安心,也更妥帖。电视那些一闪而过的画面,总带给人稍纵即逝的惘惘感,而读书中初识、了解、喜欢、探究、熟悉、记忆,这些一寸寸的感觉,都慢慢成为生命中不可剥离的一部分,仿若一次灵魂的恋爱。

  梁文道的《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之所以选择去阅读,无非是来自第一本《我读,陪你读到世界尽头》之印象。在上一本书中,我看到一位读书范围颇广的学者,他带我们走进众多书籍当中,以平易近人的姿态引领我们去阅读一本书。一本书也许你曾读过,也许永远也不会去读,但是梁最给人最大的印象便是他的包容性,他绝不会因为自己读书范围的广博就高高在上,也绝不会为了卖弄而在文字上故弄玄虚。恰恰相反,他是平等的、平静的,他愿意以通俗的语言带我们走进一本书,无论我们选择还是不选择,他都愿意让我们去了解。而这种胸怀,在这本〈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中依然。

  在这本书中,梁介绍范围比较广,关于书籍与阅读本身,文学书籍,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电影等等。对于当下的众多读书人来说,面临最大的问题不再是从前无书可看的悲凉,而是在纷纭的书籍中如何找到更适合自己对自己更有用的书籍。故此,梁以他的读书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阅读导向。

  然而读书又必将面临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也就是开篇所提到的查尔斯范多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可以说,读书是一个非常迷人的过程,但如何更好地阅读一本书,以便在有生之涯读无穷之书却绝对是个值得终生学习与借鉴的过程。读书需要谦卑的态度,要明白什么叫读书什么叫学习。阅读需要什么样的速度,这取决于你的目的。而阅读的四个层次,你如今又达到了哪一层?故此,梁推荐的这本书也是值得我们在读任何书籍之前先要去追问一次的。

  台湾绘本推广关键人物郝广才的《好绘本如何好》讲述了图画书与童心的趣味。《1978-2008》私人阅读史》是一次回顾,34位国内一流文化名人对于自己在时代大背景下阅读的记忆,让我们通过书籍走进时代变迁中个人的内心。而这一章中,我想我最喜欢的是《查令十字街84号》。一个爱书人与小书店的书信故事,一段真实而永恒的记忆。假如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关于爱书人的故事在流传,这个绝对算得上最令人心动的一个了。用书信来交流并成就的一段岁月,我想,在读书人心中都会希望有这样一次际遇吧。

  梁对于一本书总是有独到的见解,对于一本书他能够为我们提供本书的种种写作背景,让我们不是孤立地了解作者与书籍本身,这是一种好的书评态度。在这一章中,他提到了香港严肃文学作者董启章的《天工开物栩栩如真》,从他的介绍中,我们忍不住对这样一本充满象征意义的小说充满了兴趣,也很想了解一下“当一个香港小说家严肃起来的时候能够严肃到什么程度。”是啊,香港带给我们的印象太深刻了,但那种光怪陆离的印象淹没这种严肃的表情,其实,哪里的世界都是有无数种表情的,只是我们不了解。

  书中关于王小波的篇幅不少,梁重新解读王小波没有人云亦云,这点令人欣赏。有的人会因为喜欢一个人就说这个人什么都好,不喜欢就全部打死,梁是在现实背景下解读王小波,其实也分析着群体与个人的思想。张爱玲的《小团圆》篇幅更长,由此可见其在文坛上的重要。我很喜欢梁的一些解读,可以说他是特别冷静而旁观的,但又是站在张的角度去理解的。他对于书评的态度倒与他解读的张爱玲最后的“小团圆”很有几分相似,那就是“宽容。”张对于母亲是还债,又似乎是复仇,但最终是理解,对于胡,要做反驳,她似乎应该恨他,但又始终不出恶言。这是一位书评者中肯的评价,也是到位的分析。曾读过某著名青春女作家对于张的一些文字,看得出来她受张的影响颇深,但是我不喜欢她那种完全没有大脑的理解,完全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只是一味地人云亦云,很让人讨厌。故此,对于自己喜欢的作家,看到旁人的解读,能否切中自己的内心固然重要,但读书人是否有独立思想才则更为讨喜。

  《于丹〈论语〉心得》也得到了推崇,他认为于丹最了不起的地方恰恰在于她的“俗讲”,把一本原本高深的古文讲得妙趣横生,让更多人受益其实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对于不喜欢的书籍,梁也不算客气。在《丧家狗》一书中,梁提出了自己的反问,“即使是追求如李零,也很难避免把另一套另外的义理加上吧。”还有《货币战争》就更加干脆直接了当地批判宋鸿兵为抄袭以及阴谋论,批判得有理有据。

  《我读》中还有许多我们了解或不了解的书籍与作者,透过梁的解读,我们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想,不曾读过的,也许会产生一些想读的欲望。读他的书,绝不会让你产生一种“呀,原来我这么无知”的想法,毕竟对我这种七十年代的读者来说,年少时读书环境的贫乏是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许多书可能终生都没机会也没时间去认真读一读了,那么文化底子的薄弱常常会带来一种底气不足的感觉,但是梁在前言中即表达了对此现象的理解:读不到更多更好的书只是一种命运的不幸,不是每个人有足够的幸运成为一个博学的人,所以只要一个人还愿意读书,还愿意改变自己提升自己,那么这就是值得欣赏的事情。单单是这一层悲悯,我觉得梁的书就是值得我们静下来细细品味的。书无高下,当然那种低俗的不算,只是说生活有无数种样子,读书的形式也就会有无数种。所以只要《我读》,就《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后感(七):《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后感

  对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有点印象,他的语速很快。既然他的职业是介绍书籍,我认为他肯定看书很多,所以对他的书有点兴趣。同时,这本书是他对于一些书的书评,我自己写的书评太过于简单无味,看看名家的文采,增加一点写作的技巧和语感。

  目录中有些书自己想看但是看不懂,有些书是自己根本没有听说过。看过作者的书评,才发现自己的确是看不懂书中深层次的意思,毕竟看书少,肚中无货,眼界有限。

  我喜欢作者写的序。序中提到:读书读得越多,越发现真正要读懂我们心目中所谓的经典名著,可能要有一点运气。比如你要生长在一个不错的家庭,有挺好的家庭教育,小学、中学都受到不错的教育培养。你慢慢走过这样一条幸运的轨迹,通过教育培养出一种阅读能力,这种能力帮助你读到很多人没办法读进去的书。

  每回走进书店,看到那些读者,我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如今在我们这个时代,要娱乐有太多的选择,而一个人居然跑去看书,表明他不只是抱着娱乐的目的,更是想提升自己。任何一本书被一个读者拿起来的时候,你心底都有一种或许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欲望,就是要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这是一个很伟大也很卑微的欲望。

  看到这段序中的文字,我突然很感动。我认为自己就是作者笔下一位卑微的读者。我想起小时候家里除了课本、武侠小说外没有其他的书,父母也从来不看书。长大了之后,我读经典名著根本看不懂。我当时很奇怪为什么那么多人推荐读经典名著好?当我再次鼓起勇气拿起书本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是周围同事、亲戚的嘲笑,现在还有谁看书呀。他们认为看书有什么用?努力工作赚钱才是正事,看书可以赚钱吗?看书的时间还不如上网、看电视好。自己只能偷偷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看,免得成为异类。身边的人看到我看书,总是一种不理解的表情,或许也是因为自己所处的阶级层次不够。

  梁文道提到,《论语》是一本教大家怎么做人的书,里面的道理都是很纯朴的。不要看不起这些纯朴的话,当你在一些特定场合的时候,往往是这些纯朴的东西能够显现出巨大的力量。《论语》是本教人怎么做君子的书,因为从中特别能看出一个君子该有的气魄何在。

  哲学是什么?自己也是上了大学才接触到哲学。梁文道提到古希腊罗马哲学是:哲学不是书面上的学问,哲学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任何学问都要融入生活才显得真实。

  梁文道提到玛丽-道格拉斯的《洁净与危险》。书中提到什么叫禁忌?一个社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禁忌?禁忌有什么独特功能?什么叫做不卫生吗?其实这不只是自然科学范畴的东西,更是一个文化习惯。玛丽总结出一种规律,原来所有的禁忌都能够反向折射出一个社会或一个文化的宇宙观,可以从中看出它怎么去分类万事万物。玛丽的观点很新颖,但是我认为作者说的有道理。

  俞可平教授对当前我们讲的和谐社会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上面施高压,压下来,老百姓乖乖听话没有意见,这是静态的和谐社会。而我们真正要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动态的和谐社会。

  书不厚也不大,但是自己看了有所收获,梁文道的有些言语让自己很感动,也让自己对有些书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下次仔细阅读打下基础。

  《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后感(八):孤岛上的花

  想来要不是前段看推理小说看的头大,我大概是想不起来这本书的,什么时候买的也记不起来。

  知道梁文道这个人,是因为看《铿锵三人行》,窦文涛、梁文道等几个老男人讨论点文学、文化的事,我怀着听八卦的心态一边看一边乐,觉得很有意思。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读书”这件事,从最开始的为什么读书,选择读什么样的书,讲到中外不同历史阶段、不同领域的一些曾经风潮过的书,算是梁文道本人的读书历程,也是给读者的一种分享。此书主要起的是介绍作用,连书评都算不得,就像梁文道站在旁边给你推荐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一样。所以阅读起来比较快。

  这本书并没什么特别震动我的地方,倒是挺感谢他推荐的一些书,算是给自己积累了书单。书里有几句话也印证了一直以来脑海中的一些模糊的想法:不论你是不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你是否有信仰,人总归是该有点精神追求的。

  人并不是一座孤岛。我们的生活除了要有烟火气,还要有点“仙气”。以后的人生中,你读了什么,并愿意跟我聊聊,我看了什么,愿意跟你分享。

  我期待着这样的一个你。

  《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后感(九):拯救摇摇欲坠的阅读习惯

  《开卷8分钟》是凤凰卫视的读书节目,由梁文道主持,周一至周五,每天用8分钟介绍一本书。节目从2007年1月1日首播,至2014年12月31日停播,历时整整8年。节目的初衷是拯救快时代社会里摇摇欲坠的阅读习惯。

  普及读书习惯的初衷并没有随节目结束而失掉,凤凰书品将节目内容整理成《我读》系列书籍,《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便是其中一本。刚开始写书评不久的我,来向造诣极深的梁文道学习了。他是怎么选书、怎么评书的,在书中可窥一二。

  想起自己的阅读经验,大学读书时总会先从专业书籍出发。大学毕业后,没有了学业的羁绊,才开始随心所欲地选书看书。最妙的体验是,读着这个领域的书的某一章节,刹那间融会贯通,领悟了另一领域的书所述之内容。

  2013年前是看完书便撒手,2014年开始拾笔写读后感,通常是自说自话,随自己喜好漫无目的的重述和点评书的内容。今年2016年4月份,因缘际会,闯进了书评人的圈子,开始学会尊重每个作者的劳动成果,尽力去挖掘每一本书的闪光点,委婉地指出不够好的地方。偶尔,我也会想,这是否不够中立呢?

  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共鸣,梁文道引申《卡萨诺瓦是个书痴》一书的内容说:书评人总是很关注维护作者的自尊心。梁文道本身也很少批评书,为什么呢?因为人生苦短,读了不好的书就没必要浪费时间再讲一遍了,不如集中精力介绍好书。

  《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的第一部分“如何阅读一本书”,讲述的是人与书的情感关系。梁文道不是迂腐书生,书评风格时而严肃时而戏谑,某些观点令人忍俊不禁:没办法完全靠写作谋生,有一个办法是坐牢。坐牢后,不用担心生活费问题,完全可以专心写作。

  “在春风里”,介绍的是那些读了后会让你如沐春风的文学作品;“洁净与危险”一节,梁文道借介绍的书,引导我们阅读的同时,思考写作和评论的伦理;“笔底波澜”一节里的书,都有点思想史的味道,或者可以供今天借鉴和反省;最后一节,“大师与门徒”还不如原来叫“万象”贴切,都是些有趣有料的书,但很难归类。

  《我读》是制定阅读书单的极好索引,让人放松引人深思的类型都有,而且都已经过梁文道的过滤。他的书评干净利落,点到即止,不会给你剧透整本书,但足够引起你的兴趣。不遗余力,“拯救大众摇摇欲坠的阅读习惯”。

  最后,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引用本书的序言:“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世界有多复杂,书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

  《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后感(十):各方面的书都评论了一下

  人文沙文主义:有一种知识分子、读书人、学者,他们认为只有符合他们心目中某种理念、理想、品味的书才是真正的好书。

  任何一本书被一个读者拿起来的时候,他心底都有一个或许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欲望,就是要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这是一个很伟大也很卑微的欲望。

  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世界有多复杂,书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

  我总告诫年轻人,在你事业落败的时候决不能读太多励志书籍,读励志书有时候会把一个人读傻。因为此后你会相信你走的路一定正确,即便遭遇失败,也会视其为一时的困惑,坚信最终还是会赢,这样的人其实很可怕。

  对于《山楂树之恋》梁文道的评论,我觉得我和他的想法是一样一样的,有时候觉得自己太理性太冷血: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自己特别冷血,看这种书或电影的时候,往往很难哭,我不容易被感动。我总是在想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它的结构,它用什么方法去感动你,它为什么要感动你,你又为什么会被感动。看电影也是这样,有时候看喜剧片我也不大笑,总在想它用什么效果让人笑,

  村上村树《当我跑步是我谈些什么》,想看这本书,主要源于这是一种体力和毅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体力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一个人如果每天都很有纪律地去干一些事情的话,是让人尊重的。比如每天早上去跑步或者练瑜伽、打太极拳或者修行,我对这种人特别有好感,总觉得他们这种有纪律的生活方式给他们额外的哲理上的领悟,甚至会达到一种修行的境界”。

  《丈量世界》很想看书中虚构的那部分,一直没有很认真的研究什么是“格物”,就想有个人总结好了告诉自己,今天在这里看到“格物”和“心学”:追求知识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人就如朱熹所说的格物致知,这个世界上上任何范畴的知识都应该想办法去追求,加起来就能够得到最终的道理了;另外一种人则像王阳明那样,他跑去格竹子,搞了一大堆,把自己弄病了,方才领悟到,原来道理不应再外面的世界寻找,而应在自己的心里面追寻。

  里面有个很任性的洪堡:他认为每一座山都要测量,如果我们经过一座山却不知道它的高度,是对理性最大的侮辱,别人若接着问,那为什么的。要知道这些事情呢?他说,因为我想知道,我就要知道!最喜欢是这句话:知识的态度是谦逊,人总会老的,天才也终会衰退。当你在世界上收集了越来越多的材料后,会发现永远有人比你干得更好,测量仪器也更准确。这时你就会知道,原来我们毕生追求的事业到最后都是会衰退、消亡的,只有一样是真的,那就是追求知识的乐趣,值得我们为它献身。

  木心的东西看的少,现在想看看他的文集,陈丹青说他似乎是在没有中断的传统底下出来的人,就像我也想看陈丹青的作品,好像看到了另个世界的人这里写文章。

  我们现在读书,特别是读古书、读经典的时候,常常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读出那本书的原始意义,或者说这个原始的意义到底存不存在,一些书的文句,特别是文言文,断断续续的,于是有很多种诠释的方法。那种才是最好的呢?光从文字上面下功夫是不够的,还是回到义理上去。

  通过这本书知道世界上最博学的三个人:乔治·斯坦纳《大师与门徒》,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翁贝托·埃科,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