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二十四只眼睛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二十四只眼睛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03: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二十四只眼睛的读后感10篇

  《二十四只眼睛》是一本由壶井荣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二十四只眼睛》读后感(一):故事背后的反战思想

  文/文小妖

  2013年,由松下奈绪主演的电影《二十四只眼睛》在日本上映。这部被多次翻的电影改编自日本女作家壶井荣的同名长篇小说。

  《二十四只眼睛》的故事跨越二战前后,这是一个令人痛苦的黑暗时代,然而小说中始终洋溢着一种温馨,这温馨来自于大石老师和十二个孩子之间的无私关爱和无限爱戴。小说的前半段轻巧明快,从第一节课点名时的熟悉,到孩子们集体从家里偷跑出来,走远路去看望崴了脚的大石老师,壶井荣以透彻的观察力把师生情谊写得丝丝入扣,让人为之动容。

  如果说小说仅仅只停留在师生情上,那么这只是一部儿童小说。然而小说中,还蕴含着更深层的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说后半段,大石老师和她的孩子们在战争阴影的笼罩下经历了人生最美好以及最悲伤的数年,《草实》事件、大石老师的辞职、战争的迫切,男孩参军,每个人都被迫被命运推动着向前。小说的最后,十二个孩子迎来各自的悲喜人生,伤的伤,死的死,战争带给所有人的都是一次痛彻心扉的洗礼。

  作为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大石老师一直默默地关注、用爱关心着他们,十二个孩子,二十四只从未污染的眼睛,从第一节课上的对视到至今,已犹如明灯一样照亮在老师的心间。二十年的时间跨度,大石老师与孩子间已由普通的师生情,升华到“母子”情谊。

  壶井荣曾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让日本陷入了不幸,即便在战争结束六年后的今天,创伤的痛楚依旧还在持续。战争只会给人类带来不幸,这一点一直响彻在我的脑海中。”正因如此,对战争的深恶痛绝的壶井荣才在书中才把小说里的大石老师造就成一个反战的“典型”。

  听到学生要去当军人,大石老师却说自己更喜欢当渔夫、开米铺;当学生参军时,她不但不鼓励,却悄悄地叮嘱,“可别搞什么光荣牺牲,一定要活着回来”;日本战败,儿子大吉伤心难过时,她却觉得“太好了”,因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死在战场上了。壶井荣把自己内心深处想传达的思想从大石老师身上折射了出来,大石老师的反战心理只来源于一颗柔软的心,这是最基本的人性之光。

  小说中,壶井荣将“普通选举法生成”、“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战败”等事件隐藏于故事背后,并没有直接进行描述,而是通过主人公的命运变迁来折射出战争的残酷和罪恶。在此过程中,战争让普通的老百姓陷入了饥饿、贫困之中。军国主义通过大力鼓吹战争,挑唆人们参与战争,从而导致他们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作家安东尼·多尔曾说过,“现代人看待战争,更多的解读是非黑即白,是悲痛,是谴责,事实上,几乎所有人都在战争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壶井荣也不止一次次强调过:“战争只会给人类带来不幸。”《二十四只眼睛》中的反战主题打动了每个读者,这部小说让经历战争的一代学会反省,让未曾经历战争的一代学会看清战争的本质,懂得和平的珍贵。

  .文字皆为原创,若转载或另作他用,请豆邮告知!

  《二十四只眼睛》读后感(二):纯净至极的反战小说

  1928年4月,海角村小学来了一位叫大石久子的老师。学校只有两名老师,四十岁多的男老师在这里任教多年,而每隔几年,一位刚毕业的年轻女老师会被分配至学校。到这里的女老师,总免不了被孩子们欺负、捉弄。因为个子矮小,大石久子被孩子们唤作小石老师。只是,小石老师的出场——身穿洋服、脚踏单车——还是给孩子,更给村里的家长们留下了惊艳的印象。

  小石老师家在海湾的另一岸,父亲早已去世,家里还剩下母亲。院里有一棵大松树,在海角村小石老师常常凝望对岸,树在,家就在。第一天上课,小石老师挨个点名,弄清了他们各自的外号以及家庭情况。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她不免感叹:“这样单纯明亮的眼睛,怎么可以被污染呢?”

  小石老师本身就是个单纯明亮的人,做老师是她从小就有的梦想。每天骑自行车来回的路上,遇到从海角村出来的、到对岸总校上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总会互相打气,提醒千万不能迟到。因为路途有些遥远,她会想象在海上突然架起一座魔法桥,就踩着单车径直过桥奔赴学校。她还带着学生到海边散心唱歌,唱的是《慌慌张张理发师》:“螃蟹开了家店,原来是理发店。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小兔子发火了,螃蟹害羞了,没办法没办法,慌慌张张逃回家……”

  就在海边之行的最后,小石老师不小心扭伤了脚,阿基里斯腱断裂,导致十来天不能到学校上课。当然,这次意外也把她与学生更加聚拢了。孩子们还密谋着集体出走,到对岸看望老师。那是一趟难忘的旅程,孩子们从未离开过村子,虽然小石老师家的那棵大松树目所能及,但是比想象的遥远得多了,有孩子因没吃饭体力透支而哭了起来。当看到孩子们的身影,小石老师感动不已,特意为他们做了乌冬面,还找来照相馆的师傅照了一张师生合影。

  这之后,考虑小石老师的脚伤,校长决定将她调回总校。直到四年后,到总校上五年级的孩子们才见到小石老师。时间到了1932年,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已经逐渐渗透至全国,连如此偏僻的海角村,都有几个人被征兵去了战场。但与此同时,“幼小的孩子们吃着麦饭,依旧茁壮地成长。他们不知道有什么样的前途在等待自己,只是为成长而高兴。”

  小石老师对这些事情的不可理解,几年后在长子大吉的身上更加体现出来。一方面她担心大吉有朝一日被征兵送至战争,性命难保,另一方面却是,在灯火管制和战争阴云中长大的大吉,始终相信,战死沙场才是忠君孝母的最好体现。在二战全面打响的时候,有一天,小石老师从镇里赶车回家,意外碰到几年没见的学生们正排队接受检查,准备奔赴战场。回家后的她,看着年幼的大吉,那背影逐渐和她那些学生们的背影重叠起来,没人知道他们各自的命运会是怎样……

  毫无意外,战争剥夺了那些男孩的生命。当年的十二名学生,如今只剩寥寥几个。在曾经的学生早苗的帮助下,已是中年的小石老师重新回到海角村小学任教。她的母亲、丈夫和小女儿因为战争相继丧命,此时只能和儿子大吉相依为命。在学校看到自己学生的后代,小石老师恍惚回到了过去。早苗和美佐子等人重又聚在一起,她们特意为小石老师安排了一次欢迎会。在那个晴朗的日子,他们看着当年的那张大合影一起回忆过去……

  与一般反战小说相比,《二十四只眼睛》显得有些特别。书中并没有直接表现血腥恐怖的战争场面,连士兵都不曾出现,而着意表现战争给人们,且是偏僻荒岛的普通人带来的影响。更值得称道的是,这是一本纯净至极的反战小说。全书前三分之一都在描写海角村里孩子们与小石老师的日常相处,其情节在今天看来甚至有些过于普通。但是妙就妙在全书一贯到底的纯净透明,无论战争日益激烈,还是日本投降,他们的生活还是那么纯净,尽管充满着悲伤,但依然是纯净,可视作对残酷战争最大的控诉。

  书中有一小节叫《月夜之蟹》,那是在孩子们到总校上五年级的时候,夜里喜欢在学校附近的河里抓螃蟹。围绕“月夜的螃蟹和暗夜的螃蟹哪个更好吃”这一问题,大家纷纷讨论起来。一个叫森冈正的同学认为前者更好吃,因为在月夜,螃蟹会傻傻地把人的影子当做妖怪,因而被吓瘦了,而暗夜的螃蟹看不到影子,便可以安心地长肉。我以为,这“月夜之蟹”正是暗指这些单纯懵懂的孩子们。乡村的月夜原本诗意宁静,然而战争的爆发,剥夺了人类最基本的感受大自然美好的权利,使得他们只能在暗无天日中野蛮生长。

  小说里,小石老师有三次(或许更多)失语和沉默的情景,关于战争对大家的影响可见一斑。一次是琴江在作文里写到她上完六年级便不再读书,因为要回家代替妈妈与爸爸一起出海打鱼。她接受这样的命运,准备肩负作为长女的责任。对于她的选择,小石老师最初不理解,想“告诉她那种想法是错误的,但没有说出口;又想说真佩服,也作罢了。可怜之类的话更是说不出口”。

  第二次,小石老师的感慨则是由学生转到儿子大吉的身上。重新回到海角村教书的小石老师,每天由大吉划船送她至海角村。那时,日本已经战败,她看着儿子摇橹的样子,想到1945年8月15日那天,“上国民学校五年级的大吉被召集到学校收听广播,听完后,他垂头丧气地走回家,好像连那弱小的肩膀都要担负起战败的责任”。她只是一个人回忆着,对大吉什么话都没有说。

  最后一次,是在距故事开始十八年后了。曾经的12个学生,活下来的只剩几个。在特意为小石老师准备的欢迎会上,学生们带着上一年级时候的心情回忆过去。松江提起小石老师当年送给他的百合花图案的便当盒,战争时期被她带着身上躲进防空洞;增野看到双目失明的矶吉时,感叹这么多年大家都吃了不少苦;矶吉则自信地指着照片,说出同学们的站位顺序……此时小石老师,除了掩面而泣,还能说什么。

  《二十四只眼睛》读后感(三):残酷战争下的童话物语

  平静的海边村落,徐徐微风伴随着洁白的云朵,海角村一年四季都有着趣味盎然的小风景,这是属于日本的独有的风物诗,一切都是那样纯美和干净。海的颜色,山的形状,干净透明的文字如涓涓细流一样细细温润着人心里的种种。

  壶井荣笔下的大石老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和抚子,轻轻飘落的樱花瓣下,洋装和自行车的新式搭配显得十分洋气,“疯丫头”是她留给海角村的第一印象,这个新老师好似一缕清风为偏于海角一隅的村落带来新鲜活泼的气息。随意发出的几句牢骚也是那么生动可爱,而受委屈落下的泪水更显得真实亲切。在阅读过程中我也更加深刻体会到一个温柔善良的老师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重要,每当大石老师亲切的笑容浮现于脑海,就会有一种当小学老师的冲动。越发觉得成年人有责任对孩子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我希望用自己的爱给更多人的童年注入温暖的力量。而且不管是对自己最亲切的人,还是陌生人都要尽可能的给予温暖与善意,这也是从大石老师身上学到的品质。

  孩子的心灵是世间最最美好的东西,琴江、松江、松鸡、富士子,让我也好似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仿佛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影子,作者用真诚的笔触抒发出我们都曾有过的童年情怀。她们的欢笑与泪水都让人陷入深深地回忆之中,原来我也曾有过那样天真烂漫的年少时光。回想自己读小学时,也有过无数次想要远行的想法,类似于“油炸豆腐面”的食物也深深地植根于在味觉记忆之中。豆腐屋、木匠铺、杂货店,嗒嗒的木屐声混合着海潮的清香,作者用平静的笔触描绘着这个贫困但祥和的小村庄,朴实的劳动人民在苦难的境遇中也有着独特的生活情操。如果没有战争,这将会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田园协奏曲。

  记得有人说过,人终其一生的事业,就是在整合童年时期业已形成的性格。

  简单真诚的女老师,二十四只清澈纯真的眼睛,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命运起伏不定却使得他们都遭受了磨难和坎坷。伴随着时代的潮流,海角村温情平静的日子一去不返。每一个小孩子都有着不可思议的能量,二十四只清澈纯洁的眼睛日后会闪现出什么样子光芒?他们根本不明白什么是治安维持法,不懂得每日报纸上出现的新消息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他们渐渐的不想种菜、做豆腐、打渔,不愿成为科学家、律师、医生,所有人几乎都梦想以一名军人的身份奔赴沙场。是呀,在那个军国主义盛行的年代,当兵比一切都来的实际,人们对于荣誉的渴望已经变得扭曲,强权的压制下人们心理已经变态,这是一股多么可怕的力量。原本朴实稚嫩的孩童竟然浮现出好战喜功的军国主义意识,让读者心里不觉一阵发紧。

  我觉得壶井荣是一个非常具有同理心的作家,她并没有大力渲染战争的破坏和惨烈,而是通过看似普通和平实的日常生活对战争做出悄然的反抗。日本岛国的风景秀丽小巧,而日本的国民性格也十分纤细敏感,壶井荣在战争这一个宏伟沉重的命题上并没有做什么大气磅礴的描述,她从平凡的小学老师和普通孩子们的角度来诉说战争给民众带来的不幸,让人觉得真实可感。是的,伟大著名的人物固然值得歌颂,但是平凡的小人物的生活难道就不值得关注吗?

  在读《二十四只眼睛》的时候你会多么渴望这里一切都不会发生,一切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无论好的,还是坏的。但其实平静的生活下面却是暗流涌动,孩子和大人都被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离家远行、亲人去世、被迫辍学,直至最后在异国他乡付出年轻的生命。昨日还在欢笑的笑容今日就以化为泥土,仓促的令人猝不及防。晴空之下,为什么给要发生那么多悲惨的事情?这更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向往。整部小说之中大石老师的柔软和清醒仿佛是无边黑暗中的一缕阳光,她对待战争的态度是朴素的,这也代表着日本民众对本国狭隘民族意志的反思和忏悔。

  人可以,生如蚁,而美如神。壶井荣沟通了中日两国普通民众的情感,在《二十四只眼睛》中温暖与残酷交织,美好和罪恶并存,人生中遇到的所有挫折在它笔下都化作淡淡的耳语。作为农村的孩子,干活流汗是是生下来就会的技能,柔弱矮小的身躯上承载着命运赋予他们的责任,死了不幸、活着不幸,战争究竟是什么东西,这是作为一个平民在能力范围之内无法解答的难题,也是留给全人类的难题。

  激荡的历史时代总算已经过去,再次踏上分校讲台,“小石老师”变成了“爱哭鬼老师”,回忆多年之前这里纯真可爱的12个孩子,命运让他们尝尽了生活的百般滋味,大石老师流下了百感交集的眼泪。老师的泪水中夹杂着对过去的缅怀、对新生活的憧憬,不过这种复杂的情绪现在讲台下面的学生们是不知道的。

  《二十四只眼睛》读后感(四):《二十四只眼睛》:天生的哀悼者

  一场战争的意义,在教科书上往往会被几行文字加以呈现。然而事实上,任何文字,其实都很难对战争的罪恶进行“全面控诉”——它之于个人是终结性的、令人绝望的,并且它的恶质,从不会随一场战争的“圆满解决”而消弭。文字的意义充其量是哀悼——但那已经是很重要的事情了。

  1952年,时任日本首相的吉田茂根据《日美安全条约》宣布设置保安厅,改警察预备队为保安队,扩充兵力至11万,并增设海上保安队。随后在巡视越中岛时,吉田茂毫不掩饰地表示,要“重建国家军队的基础”。

  这便是壶井荣创作《二十四只眼睛》这部作品的缘起。在这本书的后记里,壶井荣写了自己看到有关吉田茂巡视越中岛的新闻报道时的心情:

  “我坐在桌前,感到无比痛苦,无法再静下心来。”

  一切战役的硝烟都会散尽,可战争却从未结束。就好像是做过了噩梦的孩子,噩梦总会结束,但孩子在第二天总难免心有余悸。并且这未能完结的惶恐,也绝非是杞人忧天。

  《二十四只眼睛》的故事很简单。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大石来到一个偏远的村子任教。这个号称“不好打交道”的山村起先对大石老师的到来有些排斥,但大石老师的真诚让她很快就融入到了新环境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大石老师离开了村子,却仍然和她曾经教过的孩子们保有联系。她祈盼他们都能有美好的前程,可战争突然爆发,孩子们的命运变得不可预知,老师也有些不知所措……再后来,她又回到了村子里任教,可这里早已是物是人非,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活下来的孩子们,又一次聚到了一起,重新说起了当年的故事。

  关于作者壶井荣,他以儿童文学作品闻名,尤其热衷于反战主题的创作。作品《蒲公英》曾入选中国语文教材,他本人也因此而为更多国内读者所熟知。在那篇作品里,他先写了“我”移栽路边倒伏的蒲公英到自家院里,原以为它们本就如此生长,却不成想换过土壤的蒲公英在院子里竟长得挺拔茂盛。随后立即笔锋一转,写“我”那个“孙子般的儿子”,也像蒲公英一样,是被我“移栽”到自家来的——他的父母因战争被夺去了生命,孩子因此失去了哺育他成长的大地。而“我”所能做的,只是做自己不忍心不做的事。

  单就手法上分析,壶井荣对情节的剪切总是很“利落”,有点类似当下正红的“舌尖体”。这在《蒲公英》和《二十四只眼睛》中都有体现。《二十四只眼睛》时间跨度有二十年之久,作者以大石老师的活动为线索,写她来到海角村、回到城里,直到二十年后再回海角村的历程。物是人非,当年的孩子因时光的打磨早已变了模样,但回忆还是支撑着他们可以重逢。倘若没有战争,一切也会安然如初。

  战争可能要担负无数罪责,但其中最显眼的一条,是它总要践踏秩序与希望。在《二十四只眼睛》里,大石老师面对战争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她清楚战争的残酷,不想让孩子们清澈的眼睛受到污染;可另一方面,当她得知自己班上的孩子被征兵入伍,学校里“参军光荣”的呼喊甚嚣尘上时,她只能低声提醒他们,“可别搞什么光荣牺牲,你们一定要活着回来。”这里的悲哀,是属于一个教育者,同时也属于每一个善良且冷静的人。战争扭曲人性,给卑贱粉饰光鲜荣耀,可到头来受损害的,只能是最普通的每个人。他们的生活不再安稳,眼神也不再清澈,只因那些被宣称与他们有关,其实根本毫无关联的事。

  《蒲公英》有一个很有力的结尾:

  “我要对这战争留给我家的两个礼物,喊出无声的呼唤:‘须知你们是从被践踏、被蹂躏里,勇敢地生活下来的,今后再遭践踏、再遭蹂躏,还得勇敢地生活下去,却不要再尝那已经尝过的苦难吧!’”

  过去的已经过去,于是哀悼或是记得,其意义并不指向过去。只是,就算我们宽容属于过去的愚妄,现今的痴昧,仍让人不安和悲哀。

  好像是无从消解的宿命,永远等待着每一个天生的哀悼者。

  《二十四只眼睛》读后感(五):《二十四只眼睛》:每一双眼睛都饱含深情

  文/吴情

  《左传》写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诸侯争霸的年代里更是如此。古罗马也有一句著名谚语,“战争是万物之父。”直接点出了战争在破除旧格局之外、建立新秩序的“创生”功能。然而,战争是一朵“恶之花”,有着巨大的杀伤力和摧毁力,一旦开放,便会将文明温和的一面彻底撕破,露出狰狞惊怖的面孔。每场战争中似乎都没有胜利者,无论是正义的一方,抑或是非正义的一方,因为战争的结束意味着伤亡的产生;而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值得人为之哀悼、嗟叹。

  对战争之外的人(比如后世的读者)而言,战争是冷冰冰的数字,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可对战争中的每个人来说,战争构成了他们的生活背景和身份说明:动乱世界中的战争孤儿。所谓“孤儿”,并非实指,而是表明其内在精神状态:信仰已被麻醉,理性不再可靠。生活在战争的年代里,如何安慰自己的焦虑、紧张和虚无,如何在自我的格局中正视情绪和痛感,每个人都必须做出试着答复,尤其是战争中的儿童。

  作为一本儿童文学的经典,《二十四只眼睛》显得有些卓然不群,它并不打算为儿童虚构一个理想的彼岸世界,令人满怀向往。相反,它书写战争中儿童的生活和情感,不回避死亡,也不隐晦残酷;审美情趣上,它讴歌了人性中的良善和温情,表现了对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坦然接受的无奈与超脱,读之不免动容。小说故事情节简单紧凑,主要讲述了战争前后小石老师与学生间的欢欣与悲苦,以及各自面临的艰难抉择。

  小说从小石老师刚来教学开始,以几十年后与学生重逢终结,短短十几万字,跨越了数十载。师生之间,由最初的打趣玩笑到相顾无言,每个人所经历之事,想必不下曲折千万。壶井荣

  丝毫不曾煽情,文字一如既往的冷静克制,欢笑泪水,悲欢离合,以笑写泪,以喜说悲,文字之外给人以震撼与感动。战争之中,师生相互支持一节尤其如此。大叙事极力塑造英雄,但现实中,即便英雄如阿喀琉斯,只怕也有胆怯的时候,也有落泪的镜头。

  在《二十四字眼睛》中,一师多生,呈现“一对多”的套式结构。作为偏远地区历年来唯一一位水平较高的老师,小石老师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在日常生活中传输了做人、做事、完善自己的道理;多位学生的破茧成蝶正是对这一行为的报答。除此之外,小石老师还善于启发学生以寻美的眼光来看待这周遭的世界。讽刺的是,战争撕碎了这层简单华丽的窗户纸,将每个人裹挟进时代的洪流里,有的人中止学业,有的人被迫参军,有的人经营店铺,有的人继续学习。选择是不自由的,选择的生活本身更加剧了这份不自由。不管是否参与战争,每个人都被战争打上了灼热的烙印,无法规避,也不能逃离。

  在谈及这本书的创作动机时,壶丼荣坦言,虽然希望“自己能写快乐的故事”,但还是写了“一个痛苦悲伤的故事”,自己也“不得不强调:战争只会给人类带来不幸”。多数人对儿童文学的创作抱有一种偏见,认为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仅在于为儿童虚构出一个“乌托邦”;壶丼荣的《二十四只眼睛》显然有力地反击了这一偏见。战争固然残酷,人性却依旧美好,或许,美好的人性才是战争中支撑人生存下来最强大的精神武器。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