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阿城精选集》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阿城精选集》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26 21: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阿城精选集》读后感精选10篇

  《阿城精选集》是一本由阿城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9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阿城精选集》读后感(一):没有腔调文字

  读阿城的文字,我只想说两个字太爽了。阿城被推为寻根文学代表作者,对于这一点阿城本人其实觉得挺尴尬,在其《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一文中就吐槽“我尝尝被归到这一类或者忽然又被拨开,描得我一副踉踉跄跄的样子”。读阿城的小说,最能被他的世俗语言惊到,在普通不过的东西粗俗事情被他写来就不会觉得不堪大雅;《棋王》、《树王》《孩子王》自不必说,《遍地风流》中的诸多短篇小说读来也很耐人寻味。将阿城的小说说成世俗小说也不为过,何谓世俗何谓寻根?从阿城本人的创作经历背景略知一二;阿城当过知青,上过山下过乡,他的小说也多以这一时代背景创作,写得都是偏远山区的人和事,而在那个时代也只有这些地方能保留一些传统的东西和文化,我想就是所谓的中国世俗吧。阿城自己说写小说写文章最怕“有腔”,文学腔、小说腔、公文腔等,他的文字确很少有,读阿城有时会让你捧腹大笑如《洁癖》中一段文字“书记从国内讲到国际…说得高兴,就一把手指伸到鼻孔儿里去挖,挖出来了,就很慢地在手指上揉…想借手势抹到椅子上,老白紧紧盯着。想擦到鞋底…虚举着一只手,终于,慢慢放回到自己的鼻孔儿里”,有时他的文字又充满讽刺让人深思如《大风》中写掏粪的一段“粪不难掏,用长把的舀到大桶里,把桶挑出去,倒在场上,晾干了就是了,难的是防猪吃和狗吃,猪和狗,都有背景,不是好惹的,猪是贫下中农的猪,狗呢,也是贫下中农的狗。打狗须看主人,轰猪呢,自然也须看主人…”阿城的小说写得都是这些看似粗俗不堪的东西,但又不会让人觉得不堪,在《棋王》中他写象棋写吃,在《树王》中写砍树,在《孩子王》中写认字和字典等等,都是生活中简单的东西最普通的事情,阿城的文字没有腔调没有套路不落俗套,我想这也是他被推为寻根文学代表作家缘故吧!

  《阿城精选集》读后感(二):kindle标注

  1. 学习毛泽东思想就学习毛泽东思想,哪个叫你们仿老婆子拌嘴?寻思俺看不出来呢!骂人不带屌,杀人不用刀,说你们是臭老九,俺寻思了,不屈枉。简简单单一条儿语录儿,吓唬来吓唬去,乌龟咬王八的球,哪个咬到哪个来?

  《阿城精选集 (世纪文学60家)》(阿城) 您在位置 #2523-2525的标注 2016-10-01 11:51:28

  2. 老吴和老齐,决心认真。先用石头把粪干砸裂,再砸,粪干成了小块。再砸,粪干由黑变赭。再砸,由赭变黄,变金黄,变象牙白,呈短纤维状,轻轻的,软软的,有一股子热烘烘的干草香气,像肉松。 起风了,突然间就很大。 粪都在天上。 老吴,老齐,老孙,猪,狗,都望着天上。他们觉得,好久没有抬头看过什么了。

  《阿城精选集 (世纪文学60家)》(阿城) 您在位置 #2537-2540的标注 2016-10-01 11:53:14

  3. 魔幻

  《阿城精选集 (世纪文学60家)》(阿城) 您在位置 #2540 的笔记 2016-10-01 11:53:26

  4. 让足球只是一种游戏就好了,就好像让文学只是文学就好了,不要给它加码。任何事都是这样,按常识去做,常常在于智慧和决心吧。

  《阿城精选集 (世纪文学60家)》(阿城) 您在位置 #3325-3327的标注 2016-10-01 13:19:49

  5. 世界上最复杂的事是将复杂解为简单。

  《阿城精选集 (世纪文学60家)》(阿城) 您在位置 #3397-3397的标注 2016-10-01 13:32:24

  6. 唐朝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你们若有兴趣,拿来当闲书读,一天一小段,唐的世俗典故物品来源,写得健朗。

  《阿城精选集 (世纪文学60家)》(阿城) 您在位置 #3925-3926的标注 2016-10-02 18:56:58

  7.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沙漠都在心里。

  《阿城精选集 (世纪文学60家)》(阿城) 您在位置 #3987-3987的标注 2016-10-02 19:01:44

  8. 本来《礼记》中记载古代规定“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讲的是礼的适用范围不包括俗世,因此俗世得以有宽松变通的余地,常保生机。 孔子懂这个意思,所以他以仁讲礼是针对权力阶层的。

  《阿城精选集 (世纪文学60家)》(阿城) 您在位置 #4008-4010的标注 2016-10-02 19:04:29

  9. 礼下庶人,大概是宋开始严重起来的吧,朱熹讲到有个老太太说我虽不识字,却可以堂堂正正做人。这豪气说明“堂堂正正”管住老太太了,其实庶人不必有礼的“堂堂正正”,俗世间本来是有自己的风光的。

  《阿城精选集 (世纪文学60家)》(阿城) 您在位置 #4015-4017的标注 2016-10-02 19:05:02

  10. 清末有一册《老残游记》不妨看重,刘锷信笔写来,有一种很特殊诚恳在里面。

  《阿城精选集 (世纪文学60家)》(阿城) 您在位置 #4258-4259的标注 2016-10-02 19:59:38

  11. 翻译家里好的有傅雷翻巴尔扎克,汝龙翻契诃夫,李健吾翻福楼拜等等。《圣经》亦是翻得好,有朴素的神性,有节奏。 好翻译体我接受,翻译腔受不了。 没有翻译腔的我看是张爱玲,她英文好,有些小说甚至是先写成英文,可是读她的中文,节奏在,魅力当然就在了。钱钟书先生写《围城》,也是好例子,外文底子深藏不露,又会戏仿别的文体,学的人若体会不当,徒乱了自己。

  《阿城精选集 (世纪文学60家)》(阿城) 您在位置 #4339-4343的标注 2016-10-02 20:20:20

  12. 可惜要去其糟粕,比如“神怪”类就不许有,近年借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开始还魂,只是新魂比旧鬼差些想象力

  《阿城精选集 (世纪文学60家)》(阿城) 您在位置 #4379-4380的标注 2016-10-02 20:23:32

  13. 后来有“寻根文学”,我常常被归到这一类或者忽然又被拨开,描得我一副踉踉跄跄的样子。 小说很怕有“腔”,“寻根文学”讨厌在有股“寻根”腔。 真要寻根,应该是学术本分,小说的基本要素想象力,哪里耐烦寻根的束缚

  《阿城精选集 (世纪文学60家)》(阿城) 您在位置 #4478-4480的标注 2016-10-02 20:39:19

  《阿城精选集》读后感(三):一个读者的《棋王》

  《棋王》第一章极有意思,写得慢,读得也细密。后半节奏快,满心期望看棋呆子如何“含而化之”,巴望看他造势,无为过后无所不为,可书里没写,颇有些失望,空落落的。可要是写,大概后半就成了棋谱了,作者“我”不懂棋,我也不懂棋,看棋谱做甚。可看的热闹人生场里,王一生却是无势可造,如老头儿所说“天下的事,不知道的太多。这每天的大字报,张张都新鲜,虽看出点道儿,可不能究底。子儿不全摆上,这棋就没法儿下。”,棋王所可为只有守住一身,柔而韧,不折亦不弯,无为而治

  最有感触是他吃饭,“有时你会可怜那些饭被他吃得一个渣儿都不剩,真有点惨无人道”,是知运而顺。不由想起《红楼梦》里的“正邪两赋”论,同样禀赋,生于寒门与富贵场全然不同,欧丽娟教授所说“没有富贵场就没有温柔乡”,宝玉若不是生在贾府又怎可做“情痴”、“情种”?竟看出了些成为匠人的必要。又想起昨天,因为考了试,背了执业证在陌生城市逛,联想起犹太人逃难的智慧(把文凭卷在袖子里就是全部身家),有流浪自由感想。吃饭的家伙切不可丢,磨炼精光才好。

  可我不是棋王,我最在意的人物,是写书的“我”。“我”看人物,皆如王一生吃饭,嚼得狠透,所写无可更“明”,无可更“多”,似很浅,不道其深,却有“核”,有穿透的光。“我”在叙述所在,又在其外,清明地看。忽而想起“我”是个父母运动里死了的孤儿,一个吃饱全家不饿,历经了失去,成了个天然的“零”,空空如也,“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没了“我执”,且看色即是空,“如是我闻”,所记述有灵性(“观自在”)。“我”又爱书,有好奇(是“生命力”),空即是色地耽于俗世,于人生有大热爱,所以有文字。

  文章的终旨是俗人的大问,顺运之后呢?正是我近日暗暗自问的。“不做俗人,哪儿会知道这般乐趣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最后一句,正中我心中所想。囿在其中,难免失了灵气;全然脱出,则成了仙了,没生趣。人之所望,于我,还是“爱与美”。未知隐秘,窥见其中道理的瞬间,之为美。变幻无常生命本身,即为美。棋王探求美,可身上也有唯一的俗世意味——在他母亲磨的“无字棋”吧。俗世诚可眷恋

  有了释、道垫着,才敢入世,“从心所欲不逾矩”,有所期求而不自失吧。

  《阿城精选集》读后感(四):写在《棋王》的折痕页

  小说写棋这种文士风雅事,却先入俗为吃。关于吃,王一生有此见解热量够了,便是饱,超越这个标准,是馋。根据个人经验,不吃饱,哪有力气挨饿呢?或曰,馋是饥饿的附着物,唾液使得食物得以滑和消化,不馋,我们怎么知道自己饿了呢?

  王一生对食物有着一种虔诚敬意,“吃完之后,他把两只筷子舔了,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尽,然后就带着安全抵岸的神色小口小口地呷。”甚至有一次地,左手轻叩茶几发现一粒干缩了饭粒儿也轻轻地跳着。王一生发现了,将那个饭粒儿迅速放进嘴里干嚼,嵌到了槽牙里,还用手指抠出来,咽下去,“喉结慢慢移下来,眼睛里有了泪花。”

  之后行文中有几次关于吃的精彩描写,王一生最后都流下了眼泪。这几次的吃,也都是充饥的程度,还不能达到解馋。他一直没有越过这条线。

  但小说一到讲述棋道,却借用男女之事讲阴阳之气的比兴:怎样入势、导引、布局、铺排,又怎样运作、克损、容含和变化

  但直到结尾,才出现这样的样文字:“我心里忽然有一种很古的东西涌上来,喉咙紧紧地往上走。读过的书,有的近了,有的远了,模糊了。平时十分佩服的项羽、刘邦都在目瞪口呆,倒是尸横遍野的那些黑脸士兵,从地下爬起来,哑了喉咙,慢慢移动。一个樵夫,提了斧在野唱。忽然又仿佛见了呆子的母亲,用一双弱手一张一张地折书页。”

  象棋是等级极森严的游戏,将帅的步伐虽然一如兵卒般一步一步,但他却只是威风八面的踱在皇宫之内。兵卒们攻过了河,都如同离弦了的箭,再也不能回头。谁见过一兵一卒过了楚河汉界,还能回到故乡的?

  王一生自然是棋王了,但他并非是冠军,他甚至连比赛程序尚且无法进入。因为他得罪了一个直接管他的官,那个官轻易就把他精深的技艺抹掉了,也抹掉了他的前程——这样的世界,王一生还能去往何安身立命呢?

  许多次,我以为那些民间里几代人研磨传承的一些秘密技艺,要在王一生这里断掉了,从此失去。王一生这个只能吃饭不能解馋的知青,他的母亲曾是旧社会的一个娼妓。烟花柳巷里出没的女人,她的儿子长大了,她希望他能够有一身至少可以吃饭的本事,而不是顺了自己的秉赋去下棋。

  然而,传承了文明了并非那些枭雄与霸王,而是这黑脸的炮灰,以及烟花柳巷里出没的娼妓:是王一生的母亲,有生又弱手一张张地折书页,也还为呆子捡牙刷把儿,磨了一幅无字的棋。她甚至连象棋上有什么字符都不知道,但她却用自己的力量,传承着所谓文明和技艺,敷演出人的历史

  不过,值得玩味的是,阿城在小说里怀疑帝王将相,而对妓女兵士惊讶不已,他的目光已经投向原野里那些生生不已的贩夫走卒,那些草莽间坚韧人生的悲苦和乐趣,那些隐逸的名士高人,那些提供血液的工蜂与蚁族,但他的小说题目却是《棋王》。

  据说,阿城原来的写作计划中,要顺着《棋王》往下写,写出“八王”。我读过《棋王》至少二十遍,但可能年轻浮躁,无法读出字面以外的意思。这次一读,立即陷进去了,接着立即读了《树王》和《孩子王》。不知道其他几王有无写出,或者去哪里可以读到?

  又据说《棋王》原稿,是说王一生因棋艺高超而入仕,只是后来遇到他时再问棋事,说“有吃有喝,还下什么棋?”这是小说艺术上的成功,却被编辑要求改成现在这个结局。原稿里,王一生的编制问题已经得到了组织上的解决。组织上还能解决许多问题,包括个人问题。组织是温暖的,不但帮你打出身,还帮你立户口,娶老婆,甚至帮你做广告,灭谣言,甚至死后为你的遗体上覆盖一面巨大的红旗。

  但组织不能解决人生的问题。因为有那么多组织上的人,拿了好处,却转身就跑,客死异国他乡。组织实际上根本没有解决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问题。

  《棋王》被认为多处蕴含了老庄思想的部分,一直在试图解答这些问题。我似乎也得到了这些回答,但我说不出,无法说出。我知道这是一个秘密。

  《阿城精选集》读后感(五):以古典笔记小说的韵律呼唤一个自在自为的世俗世界

  我看的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阿城精选集》,这本集子收集了他最重要的小说,有名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以及《遍地风流》里面一些篇章,还有《闲话闲说》这样的文集。算是一个入门的集子吧。

  读完这本书以及再发散一下了解一点阿城的人物风范等等,内心是沮丧,因为没有机会亲耳听阿城讲故事,是的,他们说是会抱憾终身的,再者,心里的一点幻想破灭了,台湾的朱天心1986年生完谢海盟,坐月子时就在读阿城,她当时觉得世上有这样一本东西,她从此不用再写作了,就好好当妈妈吧。“面前站着个终其一生都追赶不上的高手,你就好好当他的读者,放心去做另外一个自己吧” 哈哈哈,谁还没有个文学梦呢(不要脸啦)。

  说几点感受,写下来只是作为一种训练。有些涉及到梁文道老师在《一千零一夜》里的观点,因为学习了也觉得道长说的很好,就直接引用了。

  没有套路的故事。阿城没有受到太多西方小说结构上的养分,他的小说也没有吸收太多西方现代派的技法与理论,他就是踏踏实实讲一个故事,他纯粹就是把故事当成传统的、中国话本小说那种方法来写,依时序这么写下去。走的是明清笔记小说的路子,有一种古典在里面,就像梁文道说的“中州正韵”,老老实实写东西,没有文艺腔,没有套话,阿城应该是最讨厌文艺腔的,所以他追崇汪曾祺。

  没有教训的故事。生平所受十余载教育,所学课本文章,必定是要有个教训的,即我们从中领悟到了什么。读阿城的小说,很难确切说出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教训。然而故事的本身很完整、丰满,因为饱满,可以引发出很多解读,所谓弦外之音。如《大风》已文,读到最后,阿城要说什么呢,这里面好像有讽刺、挖苦、批评,好像都有又好像都没有,我们都急于得到一些教训,然而一个好的故事,本身就是非常饱满的,像珍珠一样存在,有润泽的光晕,你可以解读它,但那是你的发挥。

  世俗自在自为的故事。阿城在《闲话闲说》里,明确说到了一个自在自为的世俗世界,这也是他的小说主要表现的世界。

  所谓的自在自为是一个政治权利鞭长莫及的世俗世界,“以前中国国家的权力到县衙门为止,县以下这片乡野地带是一个有着很深厚自治传统的民间社会。老百姓吃喝拉撒,他看戏……自有一套,国家一般不大管”(引用自梁文道《一千零一夜》)。49年以后这样的世俗世界被隔断了、消失。以阿城等为代表的寻根文学作家,主要想找回这些消失的民俗文化,从中汲取养料来滋养我们的文学。而阿城是想通过文字把这样一个自在自为的世俗世界呼唤回来,“三王”里,讲的都是知青下乡的故事,“知青下乡是国家机器对整个社会的改造,它包含着一个庞大的教育计划,代表一种正统观念,由上而下施展到每一个角落” (引用自梁文道《一千零一夜》)。这是一种社会背景,一般来说大家好像会直接写大时代对人类命运的影响,一个人在整治运动中所受的磨难,很主旋律的写法。

  我第一次见王安忆,当然是在视频里,她上《锵锵三人行》(一个已停播的节目,缅怀)做嘉宾,印象非常深刻,她讲,大概是说个体的生活经历其实是非常具体的,虽然有一个大的语境在,但这样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不可能深刻的影响到所有人,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主旋律的。深以为然。我想这可能也是寻根文学所关注的世俗以及人的精神。

  阿城的《棋王》里在上山下乡的背景下写的是一个棋痴,《树王》里在除四旧的背景下在乡野中还能见着水浒的连环画,以及其中村民们对树王的敬畏,《提琴》里文革的时期关注一把提琴命运的手艺人……值得注意的是,阿城写的世俗社会并不是要写发扬民族文化,他笔下的那个世俗社会,是不大符合我们日常想象格式的,我觉得里面有一种个体的品质跟精神在里面。说白了,我更加赞成个体的作为,而不是世俗的力量。就像梁文道老师在一千零一夜里说的,阿城老师注意到的是国家机器怎样压迫世俗。但如今看来世俗似乎并没有那么稳定的自在自为的生态系统,毕竟资本的力量正在深刻的影响我们的世俗世界。并且当下的世俗是不是已经太俗了?所以在没有看过那么多解读之前,我更加倾向于把阿城笔下的这些奇人轶事理解为像王安忆老师所说的“具体的人”,而那个自在自为的世俗也只是一个背景。

  天生的文体家。如果说都是寻根文学,但是阿城的小说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他的文字,句式短净、文字精炼,读起来隽永有味,没有套话,没有腔调,没有陈词滥调,文风非常的扎实且古典,深得明清笔记小说的精髓,那种腔调,不是文艺腔、小说腔,翻译腔……各种的套数,而是一种非常清明的、在现实观察之中,以及掌握语法里面双结合起来的一种很优雅的,称得上是中州正韵的腔调。王安忆老师评价阿城是一个有清淡风格的人。他的语言风格也是直白冲淡的,一点都不生猛,却不枯燥乏味,有一种韵律在里面,耐得住读,说他运用中国文字已臻化境是一点都不过分

  《阿城精选集》读后感(六):博学的阿城

  

笔记

一直以为阿城是民国作家,却是1949年生人,以至于从郁达夫读到阿城有些精神恍惚,大概因着相隔半世纪。

  重点看了“三王”,公认的代表作。都是第一人称,讲的都是知青的故事,虽是小说,多少也映照些知青的实际生活,丰富对那个年代的了解。

  三王都是有执念的,试图在无力抵抗的大环境里不改初心甚至垂死挣扎,以维护王者尊严。棋王胜了,下棋是他自己的事;树王和孩子王输了,树和孩子们是集体的。不过,王一生的称王是打了折扣的,平添了朋友“脚卵”付出的古董字画的代价。投机的称王大概是算不得数的,因而三王皆是悲剧。

  然而在这些悲剧中,仍然点缀着喜乐和欣慰。捡烂纸的老头儿、“脚卵”、来娣、王福、三个“我”、三王都是希望。作者的文字着眼于悲剧,心里则是关注希望。他的其他作品,尤其散文随笔也是如此表现的,有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读其散文随笔,俨然是位哲学家。

  作者批评电影《孩子王》台词照搬原著的书面话,我却觉得未尝不可,开口笑反而弥补些由文字质变到影音的某种缺失,口语化方言的丢失便在其次了。当然,谢园演得好。

  据说阿城信道教。无量天尊。这人蛮有趣的,却跑国外去了。

摘抄

  (《棋王》,我、“棋呆子”王一生、“脚卵”倪斌、光头老者)何以解忧?唯有象棋。/何以解不痛快?唯有象棋。/你不错,读了不少书。可是,归到底,解决什么呢?/人要知足,顿顿饱就是福。/一辈子也没给你留下什么,只捡人家的牙刷把,给你磨了一副棋。/我第一次承认象棋也是运动,而且是马拉松,是多一倍的马拉松。/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和了吧。/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

  (《树王》,我、李立、“树王”肖疙瘩)为哪样要砍树呢?/一亩大小的阴影使平地生风,自成世界,暑气远远地避开,不敢靠近。/我这才明白,我从未真正见过火,也未见过毁灭,更不知新生。

  (《孩子王》,我、老黑、来娣、老陈、王福、“稀屎”王七桶)队上离学校只十里山路,一个钟头便到了。(笔记:行而后知。)/一发批判材料就是多少,怎么会课本印不够?/大批判放松不得,是国家大事。课本印不够,总是国家有困难,我们抄一抄,克服一下。/稀屎一个人就够了嘛!/作文不能再抄社论。/教材倒真是统一,我都分不清语文课和政治课的区别。

  (《溜索》)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

  (《豆腐》)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在最后关头赌博一样地参战。

  (《思乡与蛋白酶》)中国人在吃上,又可以挖空心思到残酷。/文化可能也有它的“蛋白酶”,比如母语,制约着我这个老盲流。

  (《爱情与化学》)追星族是初恋暗恋混在一起,迷狂得不得了。

  (《艺术与催眠》)神、鬼、怪,不可证明它们是否存在。/宗教是人类的精神活动,非关实证。/人类进步的一大动力就是怕苦。/艺术首先是自我催眠,由此而产生的作品再催眠阅读者。

  (《魂与魄与鬼及孔子》)怕鬼的人内心总有稚嫩之处,正是有救赎可能之处。中国的鬼故事,教化的功能很强且确实能够教化。/《聊斋志异》虽也写鬼怪,却少了天真。/孔子是因为社会稳定才实用性地“不语怪力乱神”。/说什么不要紧,而是为什么要这么说。

  (《还是鬼与魂与魄,这回加上神》)魂飞魄散之后,留下的是尸。魂飞了魄不散,这个尸就是僵尸。

  (《足球与世界大战》)足球不能解决国际争端,它只能煽起不可遏制的攻击冲动,只能使国际争端中仅有的理性丧失。

  (《跟着感觉走?》)寒带人多数有抑郁症,这与阳光少有关。/医生有时不给开药,只是说,到热带去度个假吧。/欧洲艺术史上有所谓浪漫主义时期,察检下来,与彼时的肺结核病有关。

  (《艺术与情商》)《香水》(德)实在是一本很绝的小说,绝在写的是嗅觉。/电影被称为“综合艺术”。但是就是没有味道。只有“脏”没有“臭”的艺术。/除衣是情境记忆,它会引发色情的情绪。裸体模特隐蔽除衣。/只有人才会向基因挑战,干这么累的活儿。

  (《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共)将北平改回旧称北京,想的却是“新中国”。/日本人在关外立满洲国,关内的满人并不蜂拥而去。满族本身的复辟欲望,比较下来,算得淡泊。/中国文化,基本是世俗文化吧。这是一种很早就成熟了的实用文化,并且实用出了性格,其性格之强顽,强顽到几大文明古国,只剩下了个中国。/鲁迅“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道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也就是全心全意为世俗生活服务的。/儒教管理世俗的秩序,道教负责这秩序之间的生活质量。/主持和尚不念经是合理的,他要念经,一寺的和尚吃什么?/说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反动”“主任”“主席”“主观”“传统”等等等等,都是外来语,直接从日本搬来的词形。……如果我们将引进的所有汉字形日文词剔除干净,一个现代的中国读书人几乎就不能写文章或说话了。麻辣的一大功能就是遮坏。/如果将小说(《金瓶梅词话》)里所有的性*行为段落摘掉,小说竟毫发无伤。……《金瓶梅词话》只写人情世态,三姑六婆,争风吃醋,奸是小奸,坏亦不大,平和时期的世俗,正是这样。/统计重客观,对材料一视同仁,比较严格;归纳重主观,依主观对材料有取舍,或由于材料的限制而产生主观。

  《阿城精选集》读后感(七):被错过的阿城

  很久以来,我一直以为阿城是那种很多人喜欢和推崇,但是我就是喜欢不起来的作家。好在我一直觉得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绝大部分是因我自己的问题,所以我决定重新读他的小说。

  确切地说,根本不能算重新读吧。因为我对阿城的这种错觉,竟然是来自初中语文课本里《棋王》的节选,印象中节选的是棋王与9个象棋高手共同对弈的情节,其中一人还是下盲棋,那时不知为何,觉得阿城的语言沉闷啰嗦,于是竟这样错过读《棋王》全本的机会,也错过了阿城。

  在很多次的图书馆和书店里故事错过阿城的书之后,终于强迫自己上网买了本《阿城精选集》,读完《棋王》,又读了《树王》和《孩子王》,第一感受是:错过一个好作家太容易了。

  这三个中篇小说讲述的是文革时知青下乡的故事,但是与我以往看的过关于文革的作品不一样的是,阿城写得下乡故事并没有过多悲情色彩。

  可能每个人都有一段对文革非常感兴趣的时候,我在大学时经历了这个阶段,但是大部分作品只能做到让你记住这段历史,它无法教你如何理解它,如何带着这些反人性的事件面对当下和未来。所以,每次看文革的作品,我最害怕的就是看到悲惨的结局,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消化它。

  我承认现实里,文革中绝大部分故事都是荒谬而悲剧的,记得看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的时候,情绪非常差。(电影与书相比实在不值一看!)我明白文革不应该被美化,甚至有趣化,但是阿城学会了在这样的夹缝里写作,他写《棋王》的意图很简单:“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

  看完书我再搜索了阿城的资料,发现他居然是电影《芙蓉镇》的编剧,这部我个人认为可以排国产电影前十的电影,原来是来自一位被我错过的好作家和好编剧。

  我浪费了很长的时间才明白一个道理:读不下去的书先放一放,要相信,那些经久流传的书,一直宽容且有耐心地等待着希望从它那儿得到智慧、愉悦与满足的人,如果你初读觉得乏味艰涩,就放一放,不要那么快那么坚决地拒绝它,等某一天你突然想起有这样一本书,决心再看一看,那就拿起来,或许你还是读不下去,那再放一放,或许你会惊觉,啊,这本书竟然是这样好!

  《阿城精选集》读后感(八):阿城精选集

  通过窦文涛知道了阿城。阿城的文字干净、直接、朴实、不拖泥带水,且具有精准表达的能力。极好的还原生活本身,有一种真实感。故事的幽默感不是作者的文字游戏,而是来自生活自身的幽默。作者通过独到眼睛去发现。从中可以看出阿城对生活的热爱。在他对象棋,木匠,做菜的细致、专业的描写可以看的出来。后来听窦文涛说阿城可以自己拼装一台车,用木材可以做一套家具,也就不奇怪了。这也是他生活的一种认真态度。很多人说阿城生活的经历非常丰富导致他的故事具有吸引力。但我觉得是他善于去发现生活。阿城的语文能力是顶尖级的,不过我觉得太过精干了读起来就有一点“刻意”的痕迹了,也就是读到写的好的地方不禁停下来感叹道:“写的真好! 写的真实!”。但我觉得最好的是:读的时候文字的精彩将人完全带入故事里面,丝毫察觉不到作者的写作手法,等到读完才恍然大悟,感叹他的妙处。

  《阿城精选集》读后感(九):文字像子弹一样有力

  《阿城精选集》

  我读阿城的文字,总感觉有古文的影子,类似于骈体文。有时候语言极简练,却又像子弹头那样准确且有力度。

  这本书收录了阿城的“三王”,这三篇中短小说奠定了他的文坛地位。《棋王》更是隐晦到了同性恋。想想那个红书的年代,你敢在文字中加入这种元素?

  阿城就敢。

  在这本收录集中有一篇《扫盲》的小短文,阿城叙事的幽默可见一斑。

  齐主任不是不识字,而是识过的字差不多忘了。

  这句话蕴含着相当的信息量。齐主任当年也是读过书的人,不然那样的贫下中农时代,怎么就会识字;齐主任可能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荒废了自己的学问。这句话可当作玩笑听来,背后却是时代的荒诞与悲哀!

  齐家的媳妇是胡同里的俏人,场面上输不得,结过婚的人,嘴里什么都敢,就把每天的日课操练出来。

  我平时生活中不明白为什么女人讲话往往比男人刻薄的很,直到读到这句话,仿佛一目了然于心的样子,会心一笑,原来如上。

  另有一篇关于“思乡与蛋白酶”的散文,不得不提。

  小有时候,长辈总是告诫不要挑食,其中的道理会影响人一辈子。

  …

  所在长辈“不要挑食”的告诫会影响小孩子的将来,道理就在于你要尽可能早地,尽可能多地吃各种食物,使你的蛋白酶的形成尽可能的完整,于是你走遍天下都不怕,什么吃得,什么都能消化,也就有了幸福人生的一半了。

  于是所谓思乡,我观察了,基本是由于吃了异乡食物,不好消化,于是开始闹情绪。

  仅举两处,略显阿城的才气。

  前两年上映的电影《唐传奇之聂隐娘》其中的对白也是出自阿城之笔,当然有人说其对白不文不古,不伦不类。这是另话。但如果阿城的真功夫到位,可能显现不出画面的美感了,毕竟对白只是其次,观众看的还是画面。另外说一句,这部电影画面真美,每一帧都想截图保留。

  《阿城精选集》读后感(十):生不可太盛

  王朔曾说过:“我以为北京这地方每过几十年就要有一个人成精,这几十年养成精的就是阿城。”王朔讲话粗粗拉拉,带着北京汉子特有的风趣劲儿,我年初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曾领教过。不过,他的评价确实恰当的概括了阿城的特点,即:一位走遍世界的博学北京人。

  阿城1949年生于北京,高中一年级因文革中断学业,1968年下放至山西、内蒙插队,而后又调往云南。1979年返京工作,1984年发表处女作《棋王》,从90年代起常年定居海外。我们用上述一系列时间节点,来描绘阿城的人生轨迹,可以发现他的整个生活程都是在运动中的,从少年到中年,从国内到国外,这种变化持续不断,并且跨度很大。所以这种生活上巨大的变迁,势必会体现在阿城的作品里。他的作品中有表现知青生活的小说“三王”,也有以北京文化为根基的诸多短篇,另外还有一本写于意大利的文集《威尼斯日记》。对于这样一位时而操着北京话和你侃大山,时而讲一讲乡村生活,再转口跟你扯两句外国见闻的作者。除“博学”之外,真没有更好的词能概括他。

  这本《阿城精选集》所收录的篇目,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小说编”,主要包括阿城早期的“三王”,以及《遍地风流》里的部分短篇。二是“散文编”,内含阿城90年代的部分散文,和一篇讲述中国小说史的长文《闲话闲说》。《精选集》涵盖的内容比较全面,通过阅读,完全可以对阿城的风格有一个粗浅认识。下面我将按照文集的结构,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

  小说部分,首先要拿出来讲的,肯定是“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先后陆续发表于1984和1985,时间上比较接近,并且据我所知除这三篇作品之外,阿城再没有创作过中篇小说,所以地位还是相当特殊的。“三王”都以知青生活为背景,结合阿城的早年经历,也是相当正常的现象。这三个中篇里,《树王》的文笔是最成熟的,写得极老道。但最吸引人的故事无疑是《棋王》,美中不足是,《棋王》的前半部分略显生涩,有的地方我觉得完全可改得更好。《棋王》讲述了一个和下象棋相关的故事,多少带有一丝“民间传奇”味道。小说最后,棋呆子以盲局力战群雄,一人敌多人,除“热血”之外,我还真没想到更好的形容词。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点,是《棋王》里阿城对“吃”的传神描写,下面是引用:

  他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结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巴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马上就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这时候他若碰上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舔了,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抵岸的神色小口小口地呷。有一次,他在下棋,左手轻轻地叩茶几。一粒干缩了的饭粒儿也轻轻跳着。他一下注意到了,就迅速将那个干缩饭粒儿放进嘴里,腮上立刻显出筋络。我知道这种干饭粒儿很容易嵌进槽牙里,巴在那儿,舌头是赶它不去的。果然,待了一会儿,他就伸手到嘴里去抠。终于嚼完和着一大股口水,“咕”地咽下去,喉结慢慢移下来,眼睛里有了泪花。

  通过这一系列层层递进的动作描写,我们可以看到棋呆子对“吃”不仅是精细,甚至带有一丝虔诚的感觉。从吃的过程,到吃完后对汤汁的态度,甚至连一个饭粒儿都不肯放过。我个人没有真正的饥饿体验,但透过阿城传神的描写,的确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物质的匮乏。

  《树王》最精彩的部分是对语言的把控。阿城本人是北京人,可他对西北方言的利用相当精准,给人很强的带入感。《孩子王》的结尾多少平淡了一些,我个人不太喜欢,但我知道选择让“老师”这个角色默默离开,可能是最真实的写法,所以也无可厚非。《孩子王》的亮点是,阿城模仿孩子语气写的那几篇作文。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最困难,我觉得能把孩子稚嫩的文笔写好,是相当考验作者功力的。

  讲完“三王”,我们再来看看《遍地风流》中的诸短篇。《遍地风流》中的短篇,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类描写知青生活,多多少少还是和阿城的早年经历有关。另一类则转而以北京为背景,幽默、风趣、有腔调,和阿城此前的风格大不相同。描写知青生活的短篇,它的故事性不是很强,乍一看,给人一种散文的感觉。但阿城小说的节奏感相当好,他通过极短促、精准的动作描写推动情节发展,在我看来,竟和海明威有异曲同工之妙。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他描写藏民的短篇小说《峡谷》,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阳光又移出峡谷,风蹿来蹿去。布旗上下扭动着。马鬃飘起来,马打了一串响鼻。

  最触动我的是最后半句“马打了一串响鼻”,因为先前均是对景色的描写,强调时间变化,周遭的环境是“静”的。而马儿的响鼻,将这种宁静打破,不仅很生动,而且读到这里有一种在耳边炸响的感觉。阿城描写自然环境时,多是此类笔触,写得动人。

  先前曾说道,阿城的第二类短篇,风格与过去大不相同,幽默风趣,带有浓重的京腔。这一点,作为天津人,我还是比较能理解的。因为京津方言“儿”话音都很重,天生带有一种幽默气质,比如:相声里就涵盖了大量的京津方言。所以,在创作一些风格幽默的作品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摆脱传统的“文艺腔”,用方言来写。我觉得这可能是京津地区作者的共通之处。有篇叫《抻面》的小说,我多年前曾在《读者》上读到过,这次重新碰见蛮亲切的,风格和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很像。其中最逗乐儿的一篇小说叫《厕所》,以故宫没有厕所作为故事的开头,写得和相声稿似的,特有意思。建议上大学的朋友,不要半夜读阿城的这些京腔小说,容易笑出声儿来,打扰舍友休息。(经验之谈)

  最后,再说说阿城的散文。阿城的散文可以说是京腔小说的延续,风格比较幽默,只不过京味儿没有这么重。散文的写作和小说是大不相同的,它不是虚构,而是写实、说理及自我情感的表达。由此,通过散文的风格,我们往往能看出一位作家写作的舒适区在哪里。《精选集》中的散文以说理为主,阿城的其他散文我未读过,所以就只能片面的来谈。他散文给我最大的感受,依然是“博学”吧,知识面相当广。文学名著之类,自然不在话下。比较让我惊讶的是,在《爱情与化学》这篇里,阿城应用了大量的化学和生物学知识,来阐明自己的道理。读来很有趣。

  在《闲话闲说》这篇长文中,阿城用七十五个子篇目,简谈了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对我而言一直是个相当大的空白。我也多次提到过,自己偏爱译著,国内的文学作品其实读的不多。一方面,是因为我对文学最早的兴趣是由西方文学引起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现代小说本身就是由西方人创造的。堂吉诃德骑者他的瘦马为整个世界带来了现代小说这种文学载体。在技巧上和意识上,我们距离西方还是有差距。但读完阿城的文章,我觉得自己确实应该多读一些国内作家的作品。因为翻译本身其实是一种再创作,学习技巧也许足够,可它对你文笔的提升是比较有限的。文笔的学习,还是应该回归本国的文学作品。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真的越发感觉读书少是个大问题。

  阿城在文章的最后说:“近几年来,中国小说样貌基本转入世俗化,不少人为之痛心疾首,感觉不出这正是小说生态可能恢复正常的开始。”照他讲法,我就算是“痛心疾首”的那类人,对于当下的中国通俗小说,不太满意的。也许,我也该开始新一轮的反思吧。关于雅与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