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这世界的角落》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在这世界的角落》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4-06 03:03: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这世界的角落》经典观后感10篇

  《在这世界的角落》是一部由片渊须直执导,能年玲奈 / 细谷佳正 / 尾身美词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 / 动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这世界的角落》观后感(一):平平淡淡过一生有多难

  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最后一个镜头令人难忘,那是一个从半空中俯瞰的中远景,画面主体是一栋山间农家屋舍,在幽静的夜晚透着暖黄色的灯光。画面背景是连绵群山的黑蓝色剪影,山谷里散落的农舍灯光,和夜空里的星光交相辉映。

  山民的生存环境是艰苦的。常常是在一块不那么陡峭的山坡下,修整出一块平地,建起房屋。土地资源匮乏,种植庄稼常常只能自给自足。购买和交换物品,常常要走很远的山路。学校,医院,市场,这些人类文明发展出来的复杂系统,山里人是隔得很远的。因此,生活在山里的居民,常常什么都要会一点,才能活下去。

  但是,山里人为什么要住在山里呢?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跟躲避战乱有关。

  这部电影把主要场景设定在山间的一家农户,正如片名所指出的那样,是地球上一个小小的角落。然而这个角落却有点特殊。因为临近海港,从山间可以看得到海面上来来往往的军舰。影片循循善诱地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的角落,却又让我们不得不看见战争,这里有一种宿命般的滋味。

  《在这世界的角落》观后感(二):我也想变得善良而坚强

  铃努力攀爬上树枝,有一扇破旧的窗户正挂着,上面呈现出一幅幅过往的画。她说,我也想变得善良而坚强,像这个村子里的人一样。

  我只看得到自己想看的东西,感觉得到令自己感动的东西。今天是端午节,所以我的感触大都在生活和家庭上。我喜欢可以温柔地生活的人,他们身上具有强大的力量。他们或许是因为经历过了不得的事情,或许是因为活了太久。而我还是那个刺儿头姑娘,冲动,别扭,感受细腻又不善表达,让自己和别人都不舒服。

  爸爸刚刚给我打电话,他和妈妈现在在他大哥的女儿家。我们很多年没有那样人多的过端午了。我问他,开心嘛,那么多人。他说,你不是更开心,学校里那么多人。

  我没有主动离开过朋友,朋友亦没有。只不过我独处的时间越来越多了。这时间一大片一大片地覆盖着我的生活,我并不厌烦,甚至可以度过。但也难免感受到寂寞。有点跑题。

  我喜欢感受,书籍、电影于我而言,能给我的也仅仅是感受。我并不在意手法,也不在意结构,甚至不在乎寓义。看到铃和周作一直在一起,觉得很幸福。看到铃迷糊又可爱,觉得很有意思。看见她会画好看的画,感到很羡慕。看见一家人努力生活,觉得任何困难都不要紧。看见铃失去右臂,觉得如果是我怎么办,现在健康的我都惧怕别人的眼光,更何况那样。看到小女孩儿坐在母亲的身边,渐渐地,母亲的身体融化,她跌跌撞撞得离开,觉得战争真可恶。

  这些感受,出现,消失,又出现,又消失。我只感受得到生活与情感,感受不到政治与军事之类。

  《在这世界的角落》观后感(三):关于此电影我所赞同的一些看法

  以下观点来自百度贴吧,非原创

  https://tieba.baidu.com/p/5166114479

  一、看不懂的出门左拐

  明显一部反战电影,愣看出来反战败情怀,智商明显余额不足。一个日本人,拍一个日本人角度的反战影片,连题目都叫世界的角落,非让人家表现出中国怎么怎么样,就像隔壁两口子为了孩子吵架,你还嫌人家男人打过你,他老婆为啥不为这事骂骂他,你**吗?

  二、打着爱国旗号招摇撞骗

  真到民族大义前,有几个真心不爱国的?看个电影也要表现一下爱国主义情结,你对自己的爱国心是有多不自信,需要时刻提醒?真爱国,这日本电影压根你就别看啊,看的那么认真,又出来装老学究教育别人,可笑至极。

  三、最后一个比较敏感,不多说,日本人是可恶,倭寇之地,政治话题不是你我几个小市民评论个电影可以解决的,历史也未必是你我学到的那样,做人平常心,艺术不分国界,不喜欢可以不看,就这么简单。

  《在这世界的角落》观后感(四):玲半生

  “地丁、鹅肠菜、杉菜、蒲公英、酢浆草、沙丁鱼干、豆腐渣、土豆、番薯、面粉、梅干核。

  把番薯切好,蒸熟,用水焯好杉菜,浸泡后捣碎,把小麦粉和甘薯、杉菜一起捣拌,揉成扁圆状,多余部分风干保存。

  把米用五倍的水煮成粥,倒入马铃薯的滚刀块,再煮十分钟,加入切段的鹅肠菜,把萝卜皮、蒲公英的根切丝,加糖和酱油煮,再放入切段的蒲公英叶子,加豆渣继续煮。

  萝卜切薄片,加入盐揉制后,与酢浆草拌匀。

  锅中放入梅干和水,煮开后加入沙丁鱼干,不要盖盖子,一边浇汁一边煮,最后加入盐调味。”

  《在这世界的角落》观后感(五):战争是人类极致的表现形式

  看过电影后 在 反观 电影的名字 很有寓意,战争是在聚光灯下 进行 的,无论多么热血 多么残酷,台下 看戏的观众 永远比台上的演员 要多出不知多少倍,有的人入戏很深,也有的人只是路过。

  同时还看了 丹麦 跟德国拍的 地雷区,其实跟这部电影在情感上是有共通的点,也投石都从另外一个 更微小的切口小的视角 来阐述 整个对战争的理解,尤其从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的角度个体的角度。

  这部电影的情感是非常细腻的,也是非常适合用动画的形式来表现。并不一定要用非黑即白的形式去表现。最后再听到 日本投降消息的时候,史料中记载有很多日本人就是这种态度,是日本人军国主义洗脑 的后果,同时也是日本民族整体的性格决定。

  《在这世界的角落》观后感(六):少女漫画家幽怨吐槽战争的玛丽苏文

  首先抛却三观来看,叙事着实混乱,如果强行说成是艺术手法的话,那么衔接以及细节处理不够,这是感受之一;

  其二,女子人设崩塌,只能算是一个傻白甜少女漫画家在战争背景里的玛丽苏爱情故事,而没有以小见大,但问题在于影片应该是想表达战争为重点的,格局小,主角光环又太强大,是不合逻辑的强大;

  三观上更崩,一个弱女子每天在路上神游渴望和平,没有任何与命运抗争的迹象,受点委屈就吵着回家,吃一堑还不长智商,还问观影者“我到底在想什么呢”天知道你想什么,呵,看着硝烟战火很美吧想画吧炸死都不怕吧,自己一个人也就算了带着小孩还不知道保护小孩子,为什么要保护鸟不被炸弹炸到呢?鸟比你聪明的好么况且鸟能听懂日语???真正战败和平之后又说“即使战斗到只剩一人也不能认输”???exm?然后突然热血起来?谁家的和平不是和平?槽点太多真的是……一言难尽,也许天生不懂玛丽苏吧呵

  《在这世界的角落》观后感(七):不伤手的洗白剂

  片子的确不错,让人看到了二战阴云下日本普通国民的生活状态,同《萤火虫之墓》,但让人恶心的是玉音放送后玲的几段台词。我能理解一个被深深洗脑的日本人失去手臂,失去亲人,失去生活后的不甘心,尤其其中体现的对天皇的不满也算难得了,但很明显,她痛恨失败多于痛恨战争,这可能也是本片在如今的日本大卖的原因。

  当然,如果我是生活在秦皇汉武时代的中国人,或者昭和时代的日本人,可能也是一样的心态。普通人哪里能掌握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只是随波逐流,后人看前人,自然能从头发丝里都挑出毛病。但历史没有假设,在我们的世界,日本就是战败国,就是犯下滔天罪行的法西斯恶魔,国民也并不是无辜的。在这个前提下,拍出如此一部只讲平民受难多么可怜,只讲敌机的轰炸多么残忍的片子,当然其心可诛。

  认为吹毛求疵,言过其实的朋友(还是些中国人),不妨换个角度想想。尽管本片看起来人畜无害,说的也尽是些普通人共通的苦难故事,讲的也尽是些看上去很美的价值观。但一个日本人,尤其日本的小孩子看完,会有什么感觉,他会想到战争是罪恶的,当时的中国人也和玲他们一样可怜啊,还是会想都怪我们战败了,如果能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就能胜利呢,这样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啊。我也希望是前者,但恐怕是后者。还是上面那句话,在如今的日本这部片子能够如此大卖,背后的原因让人发寒。

  《在这世界的角落》观后感(八):笔记

  “中国人对文革的态度是否定和耻辱,日本人却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了天皇和军政府,说侵略行为不过是从命,并坚称那是伟大的牺牲,是爱国行为,究其原因完全是因为其上行下效等级制度的绝对服从,毫无批判精神和仁慈观念的国民观念所致。”

  “日本人检讨战争总是停留在技术层面,即为什么会战败,很少思考为什么要发动”

  日本人不痛恨原子弹,他们爱原子弹,拥抱原子弹。原子弹鲜明的象征性让他们自居受害者。他们不热爱和平,他们热爱胜利。胜利的侵略战争是荣耀,战败才是痛苦和耻辱。他们不相信自己有罪,更不能承认会让自己曝光于众目睽睽之下的耻辱。

  如今的某些中国人怕是有一点自我否定的精神洁癖,会用三分的卑劣否定七分的高尚,不将那卑劣捧到众目睽睽之下装裱就不能立身似的。然后在自我否定中去羡慕别人自我推崇中粉饰的荣光。久了也就近似现实了。而有的中国人则会默不吭声地做到九分。最下等的反思就是国家民族的群体批判,不仅没屁用还拖后腿,鲁迅除外。

  鬼子来了拍得谄媚而不聪明。姜文说拍麻木的村民为了警醒国人。然而麻木的人是不会警醒的。倘若他的责任感是真诚的,他作品的结果则完全失败了。文艺作品不能消除麻木,但是可以唤醒英雄和善人,可以堵住懦夫和别有用心者的嘴。

  每个国家的宣传都有自己的agenda,日本淡化自己侵略者的罪责,强调荣耀和受害者身份。美国能在承认错误的同时让错误变得无声。他们的洗脑都是很成功的。只有中国,中国人永不达成共识。有时中国人看似很务实,有时又完全不懂得从自身利益出发。比如说到日本为什么不反思、为什么不道歉,竟然会有相当一些中国人反思起自己来——谁让我们还不够强!等我们强大了,要它怎么道歉它怎么道歉,道不道歉都是国家利益左右。这里面固然有一部分事实,但也无异于小人面前当圣人了。

  道歉与不道歉,道歉到什么程度,都是为了国家利益,只是某国的道歉既符合自己的利益也符合你的利益,某国的不道歉只符合自己利益,不符合你的利益,就这点区别。要是你足够强大到人家想巴结你或者恐惧你,你让它跪着道歉,它也会跪的。一直没有真诚道歉的日本,发展的也不错。

  淡化了民间对侵略战争的认知和对军国的狂热,强化了和平生活的美好和努力,以细节表现战争时代笼罩感,将日军和战争浪漫化。

  表达对家乡土地人文的热爱,不直面发动战争的过错和战争中自己国家的罪孽,以战争年代平民的隐忍和遭际将整个国家都转变为受害者。沉湎于自己的苦难,从不反思给别人造成的苦难。

  对发动战争的国家、施行战时政策导致平民艰难生活的政府的毫无怨言,是战争的错不是人的错,反思就永远落在虚空中。

  黑市应有尽有,【像是回到了战前的暑假】。这句暴露,只有打到他们头上的太平洋战争才是战争,侵略中国不是战争。只侵略别人时就是甜美的梦。

  魔幻现实主义,逃避主义,现实和梦幻的切换融合。

  一开始的渔船,乡村,和平景象,没有战争气息,让后来的毁灭来得更有对比。

  (简直让人忘了这时候的中国乡村已经是战火中的无人区了。)

  集市,橱窗里的糖果和玩具,街上的行人,繁华的烟火气。

  女孩笔下的集市故事和真实的集市亦真亦幻。

  怪物大叔看到望远镜/万花筒里的星月夜就睡着了。

  幻想是逃避主义。

  孩子们的日常,退潮的海滩上摔跟头,拿着西瓜去拜访,穿上和服的小美人,仿佛这些人对侵略战争一无所知。

  午睡和阐明的现实生活。【虽然生活不易,但孩子们还是快乐的。总觉得自己能看见很多东西。】

  努力向往美好生活的态度,因此战争的毁灭更有对比。

  幻想是逃避主义。

  (生活不易是因为你们侵略别国啊。)

  从天花板冒出来吃西瓜的小野人。

  哥哥说那是座敷童子。

  魔幻现实主义,对土地的热爱,民间神话传说。

  课堂上削着只剩一短截的铅笔。

  自由画画,完备的课程,和乐的同学,圆满上完一天学。

  学生和教育是国家的未来,代表着成长和希望。

  (中国的许多学生都去做义勇军上战场了。)

  捡枯叶遇上水原同学,少女的羞涩。

  水原家境不好,讨厌大海不画画,把自己的铅笔给了她。

  水原说浪花像兔子跳。她当场画余晖中的大海,把浪花画成了兔子。

  【……也比进海军学校葬身大海的哥哥强多了】

  水原讨厌大海的原因,哥哥在战争中葬身大海。

  水原帮她捡好枯叶,在上方放了一朵花。

  水原带着画离开时,电影画面和她的画风融为一体,金红油绿的大海兔子跳跃。

  【看着这样的画还怎么讨厌大海】

  将哥哥的牺牲和战争浪漫主义化。

  【帝国海军部队正在东太平洋全海域奋战】

  从1941到1943时间跳跃,画中是日军军官和挥舞着小国旗的孩子们。蓝色的只剩一短截的铅笔。

  水原放弃了铅笔,交到她手中,是否是水原比她更早看见了战争的破坏?

  【那嫁到满洲国的岂不是火筷子都不够长】

  有人从吴市过来和她提亲。

  奶奶拿出准备好的成亲布料。

  懵懂地准备结婚,成为大人。

  已经参军的水原穿着海军军服和她遇见,为了参加哥哥的七年祭辰回来,得知她要成亲。

  她在海边水原摘过的花丛中披着成亲布料犹豫要不要拒绝,喜不喜欢。

  火车站牌切换,火车窗外风景移动。

  拉上一侧车窗,有人忘了关窗,军舰的工厂的烟灰飘进车厢。

  结婚丰盛的一桌菜。

  家人离去,从此只有回门见。

  亲家母腿脚不便,她要照顾长辈,做家务。

  军舰的照射演习,她仍对战争没有清晰概念。

  (中国孩子看到就该吓哭了吧)

  带伞了吗?带了新的。

  用伞去勾外面的干果。

  伞在一个床铺上,他们在另一个床铺上亲吻。

  (陌生谨慎但也有甜蜜的生活)

  清早起来做饭。家家户户炊烟,依旧和平景象。只在细节上有战争年代的笼罩感。

  在燃烧弹演戏教育的时候为撞翻阿姨们而不好意思。同上。

  绘画本上从幻想漫画变成军人漫画变成燃烧弹笔记。

  翻出亲家姐姐的旧衣服,亲家母感慨和平时代的时髦。

  【真怀念为一点小事发愁的时候】

  田野上战机飞过的影子。

  (你们是他妈的侵略者啊,从平民角度出发就只是受害者了吗,永远不肯正面自己的丑恶嘴脸,军人么一个个都人模人样的,上了战场就都是魔鬼。对军人的唯一正面描写就是初恋水原,侧面描写有水原牺牲的哥哥和乡村里熙熙攘攘的人影。浪漫主义或省略的刻画。)

  为了时髦裁剪旧衣,去配给所拿物资。

  亲家姐姐帮她做家务,手脚麻利。

  以前做饭烧糊的姐姐这次没有烧糊,大米可是稀罕东西。

  亲家姐姐要她回广岛,姐姐在的话这家里就不需要她。是回门放松休息。

  人心险恶和人心温暖之间的微微浮动。

  画框四周有黑晕,梦境感。

  她穿着改制的新衣在自己家里醒来,家人都在,他们吃饭,她以为自己嫁人是一场梦。亦真亦幻。

  说起给哥哥寄信没有回音,大概是太远了吧,大概收信地址弄错了。

  【有帅气的将校偷偷塞给我食堂饭票】再次将日军浪漫化。

  被窝里说她头发掉得很厉害,忽而白天。原子弹辐射的提前影射?

  爸爸也是日军。再次将日军浪漫化。

  拿着爸爸给的零花钱买了画本画笔,画下家乡广岛和它告别。

  车票售罄就推迟了回亲家。

  44年,战机飞过,战争还没有结束。

  亲家姐姐一直在这里,可能是她丈夫已经不在了。

  黄色的蒲公英可能是从远处来的,就不让摘。

  看到最大的军舰大和号觉得壮丽,浪漫化战争机器。

  不让丈夫摸自己头顶,因为脱发。越在意脱发越严重哦。魔幻现实主义的时空错位。

  口粮急剧减少。(因为钱都拿去杀中国人了啊)

  采野菜煮饭,尽量吃得精致。(中国人都在啃树皮了哪有钱烧水做饭)

  做楠公饭。依旧是努力好好生活的意味。

  楠木正成一生竭力效忠后醍醐天皇,在凑川之战阵殁。后世以其为忠臣与军人之典范,被视为武神。崇拜武力浪漫化军人。

  空袭警报扰乱平静生活的夜晚。

  建防火墙,亲家姐姐家被拆,离婚,决定找工作。

  山头的炮火,举家修防空洞。

  拆下的门框上有身高标记,他丈夫留下门框。

  孩子如数家珍地认识着海上各种战舰,认识天空的云。浪漫化战争武器。

  【我和他竟然在做这种事】修防空洞下雨躲在一旁接吻。

  亲家姐姐伤心【夫妻恩爱多好啊一家团圆】。

  【难得长得瘦弱不用参军】可能是唯一一句真正有反战意味的台词了。

  宪兵抓住她写生海岸线和舰艇,说这是间谍行为,看着老实心里狡诈。

  【仅此一次下不为例严加看管】可能是唯一一次表现日军的粗暴了。

  她的丈夫压抑着伏在墙边【是间谍啊……】积蓄着丈夫的爆发,

  【我们是觉得对不住两个宪兵,忍着笑……】笑声爆发,紧张感消逝。人心险恶和人心温暖之间的微微浮动。

  画框四周有白晕,梦境感。

  【欢声笑语的生活不是更好吗】【还真是这样】或许也算苦中作乐?同时也是对战争现实感的一笔带过,日军的粗暴也就变成了蠢笨而已。

  【自从六月的空袭骚动以来,还以为战争就近在眼前了,可现在战争究竟在哪里呢?】

  (侵略者就是爽啊,连战争都朦朦胧胧看不真切呢,只有打到自己头上了才知道切肤之痛。然而到那时日本人也只是沉湎于自己的苦难,从不反思给别人造成的苦难。)

  蚁群偷偷搬运白糖,现在白糖是稀缺品。

  想放在水上蚂蚁找不到,结果都溶化在水里。拿钱去黑市买糖。

  黑市应有尽有,【像是回到了战前的暑假】。(这句暴露,只有打到他们头上的太平洋战争才是战争,侵略中国不是战争。)

  物资短缺物价飞涨【在这样的国家,我们还能生存下去吗?】(然而别人早已经被你们几乎屠杀殆尽了,连在困境里努力生活的机会都没有。)

  在地上画着西瓜牛奶糖,迷路。

  指路的妓院姐姐让她画各种食物零食望梅止渴。依旧用欢笑掩饰当妓女的苦难。

  画框四周有白晕,梦境感。

  燃着香晾衣服的庭院。

  亲家姐姐教训她化妆去给丈夫东西,不然丈夫丢脸,语速超快的喜剧感。

  夫妻之间的调笑,想看电影却遇上大船靠岸海军熙熙攘攘。让观众觉得日军就和这对小夫妻一样,洗白且浪漫化。

  【见到旧识的话,我怕从美梦中醒来。】

  【远嫁他乡,有很多难处但你对我很好。】

  【醒来就不好玩的,如果现在的我是真的就好了。】

  亦真亦幻,在现实和梦境之间游走。

  她怀孕了。

  在水井那边遇到了水原。水原一直有些讨人厌地叫她名字,开她玩笑,不停看着干各种家务活的她开朗地大笑。有些刻意夸张地享受着眼前的一切。

  【有这么好笑吗】

  【好笑,你也变成普通女孩了】

  【真好吃真好吃,真舒服真舒服】

  【苟活人世也不好受啊】

  【和他好好聊聊吧,可能以后见不到了】

  将军人和战争行为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化。

  她丈夫赶她去给水原送热炉,水原说起兔子跳的画。她不记得。总是忘记过去这一事实又将现实和梦境朦胧化。

  水原抱住她【铃你好柔软你好甜】画面是被击中的军舰和海面飘荡的军帽。

  【我一直在等这一天,但这一刻你在我身边,我却生那个人的气。】

  丈夫在她出去后锁门拉窗,把自己的妻子送给海军暖床。

  平民对战争的狂热和对军人的崇拜,变态的军事信仰。

  在这里暴露平民对战争的明确认知和倾力支持。

  一小时零八分。

  《在这世界的角落》观后感(九):一个普通女孩的前半生

  看完后随手写了一些零碎感想,语言组织杂乱无章,想哪写哪。

  《角落》通过描述一个女孩子从幼年到为妇人,从被呵护着成长到成为另一个家庭一员的人生经历,侧面掀开了二战这块幕布下的暗流和污水。不能简单地说这部片子是一部反战片,这里面甚至没有出现“战争是罪恶的啊”这种话语,全程剧情没有特别明显的起伏,刻画的也不过是一个平凡的、爱画画的女孩的一生。

  很难看出创作者明显的喜恶倾向,就好像一个人拉开帘子向你展示一样东西,一边说着“请随意看吧”,一边任由你自己体悟。而至于你体悟出了什么东西,那就是你自己的事儿了。

  整部片子最开始还是常有鲜活的色调出现的,小玲爱笑,总是一脸懵懂的呆呆样子。

  最初她和周作初遇的情节——被妖怪叔叔抓走,这显得极有趣,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可是为何要设置妖怪的情节呢?后面也有提到座敷童子的事情——在作品介绍中,有些描写为座敷童子,也有介绍那是年幼时的妓女。可到底是什么呢?我也不清楚,甚至对这种情节的设置也感到迷糊。

  也许这些都是小玲自己发呆时设想出来的情节吧,正如她后面所讲:咦,我不是结婚了吗,怎么又回到家里了?

  前期她和哲相处的一段,画“海上的兔子”,这一段的色彩突然变得鲜活起来,这也与后来回忆大海的情节相呼应。

  接着她被提亲——却不是被她喜欢的人。

  奶奶给她一件极美的粉色和服,这也是剧里较亮眼的颜色之一。她顺顺从从地出嫁,匆匆吃了一顿饭,而在拜堂之时仍记得要把衣服露出来,“不然这么好看的衣服就浪费了”。小女儿的爱美心态,纯朴可爱。

  嫁去婆家后,玲子就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婆婆体弱,公公忙于工作难以照看家里。

  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里,需要自己尽快适应并得到身边人的认可,这对玲子来说着实是一个挑战,但看起来似乎适应得不错。

  接着姐姐回来了,姐姐心直口快,性格泼辣,经常对玲子表露出不认可的态度,这让我联想到了《萤火虫》里哥哥与妹妹被阿姨说风凉话的情节,但这两个主人公处理方式明显不同。

  玲子选择改变自己,而哥哥选择坚持维护自己不必要的自尊搬了出去,即使这间接导致了妹妹的死亡。

  也许有人会说他俩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不同,玲子注定要待在这个家,因为她已经嫁了过来,而哥哥只是寄人篱下。我不同意这个观点,玲子实际上也是作为一个外人在努力融入,且她同时确实付出了努力,最后也得到了一家人的认可。反观哥哥,他没有出去工作,也没有帮助阿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连用过的碗也要等着阿姨来洗,这着实不是一个有担当的人所应做的。

  再后来战争步步紧逼,粮食吃紧,于是想尽方法节省食物。这段情节里玲子反倒一直很开心,研究前人留下来的方法、采野菜、风干食物,都显得很有兴致的样子。

  接着在一个看似晴朗平静的一天里,晴美死去,玲子断了手,这让玲子的生活一度黑暗。

  在妹妹来探望之前,玲子坐着袒露心声,“没有了手,为什么他们都在说太好了呢?”,声音密密麻麻层层叠起来,让人心里闷胀,有那么一瞬间似乎自己成为了玲子,陷入了对生活的绝望。

  在经过迷迷糊糊追逐白鹭,与周作的一次爆发后,玲子再次拾起了面对生活的信心,似乎一切好起来了,而这时又出现了“忍辱负重,放开万世之太平”的天皇投降告示,玲子崩溃了,“我一直为之忍耐的东西飞走了,所以我们必须在暴力中屈服吗?”“好希望自己还是那个无忧无虑、什么都不想的女孩啊。”

  而这正是那些处在战争中日本普通民众的想法。

  剧情的尾声里,“我们都要一直活下去”,虽然食物仍然不多,可是战争的阴翳已经消散,经历过如此多事情的人们没道理活不下去。一边讨厌着美军,一边又像忘了厌恶似的感叹“美军食物真好吃啊”的玲子,也不过是日本千千万万民众的缩影。

  玲子与周作最终收养了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重新开始了战后的生活。在末尾,玲子对周作说,“谢谢你在这个世界的角落里找到了我”,似乎一切又恢复平静与安心。

  影片结束,我试着问自己,如果我身处这一战争里,我会怎么去正视战争带来的颤栗,承担亲人离开的悲痛?之所以现在还能试着去评析剧中人物,是因为我幸运地身处和平。倘若第二日醒来发现世界陷入战火之中,我又会怎样去面对呢?

  《在这世界的角落》观后感(十):这个世界温柔的角落

  虽然在看这部电影前就看到很多影评关于这部剧情的争议,无非战争,各方为阵。但当自己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第一联想到的是宫崎骏的萤火虫之墓,其实很相像不是吗。但它又区别于这部电影。像我这样平凡的人来说,看电影总有自己在意的角度和视角。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视角是女主玲,无关乎于她生在哪个国家,经历过那场战争。重要的是她曾经存在于世界的一角,拥有着纯真善良乐观的个性,有时傻傻的,经历过纯真的童年,为人妻,被世事蹉跎,同样也被他人关爱着。这一切的一切不是和我们一样吗。

  而真正让我喜欢的点是,剧中不仅有残酷的战争,还有平凡的成长和经历。女主从一个懵懂的少女一路走来,经历自己的懵懂情愫、对画画的梦想、出嫁入人家的过程、战争的恐吓、亲人的死别、身体的缺失等等。(所以大家关注的争议点其实只是全剧的一小部分)每次看到玲用自己柔弱的性格去淌过一段段过往时,好让我感慨。如果这样的人都不值得拥有幸福的话,那谁还可以。世界虽然残酷,但她可以用温柔的视角去看待去对待,这让人折服。也许我很像她丈夫的姐姐,自身太强硬的性格,所以看到这样的女孩真的会惊讶,原来也可以这样过完一生的。不禁让自己也变的柔软了。

  看完整部电影之后忍不住想再看一遍,再去感受世界这个温柔的角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