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七情集》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七情集》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6 03:04: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七情集》读后感精选10篇

  《七情集》是一本由回良玉著作,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8.00,页数:18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七情集》读后感(一):王海涛:对各族人民群众饱含真情深情长情 ——读回良玉同志《七情集》有感

  编者按:7月14日,回良玉散文随笔《七情集》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海涛同志应邀参加研讨会,并以《对各族人民群众饱含真情、深情、长情》为题作了学习体会发言。现将王海涛同志的发言(有删改)予以刊发,旨在启迪我们做一个对自然山水、人民群众、党组织、对岗位事业、家庭亲友有“情”的人。

  我们十分尊敬的回良玉同志在《七情集》中写了七个“情”, 其中,“民族情”篇幅较长,浓墨重彩。读后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回良玉同志对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群众饱含真情、深情、长情。

  “一片真情”

  作者对民族地区的发展和民族地区各族人民脱贫奔小康建设特别关心关爱,饱含一片真情。

  党中央、国务院为民族地区的发展,特别是针对民族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给特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回良玉同志在国务院工作10年期间,是重要的决策参与者和政策组织执行者。作者在《七情集》写道,“针对特困民族地区的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这还得从武陵山区说起”。我所工作的恩施州,就位于被陶渊明称为“桃花源”的武陵山腹地,该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自我发展能力差。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序幕,正是在武陵山区拉开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体会回良玉同志对民族地区、对各族人民群众的真情,我们深受教育,深受鼓舞。我们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同志,更应该为这种真情的传扬而振奋,为这种真情的传递而担当。

  “满怀深情”

  作者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各族群众中的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特别关心关爱,特别满怀深情。

  2014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了当地有记录以来最强烈的地震。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派,回良玉同志在地震发生当天到达受灾最严重的结古镇,组织抗震救灾工作。目睹各族同胞受难,感同身受,心痛不已。他在书中感叹,“灾难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却摧不毁人间的真情大爱”。

  如果说抗震救灾的民族情结是作者亲临现场的感悟,那么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与关注则是作者对弱势群体生命阳光的敬仰,更是对民族同胞的深情关爱。回良玉同志10年来,除了一次特殊情况外,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都要参加全国助残日活动。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主线,以饱蘸深情的笔墨列举了大批身残志坚的典型,向我们展示了残疾人坚韧而强大的意志、卓越而惊艳的才能、谦逊而高尚的品格、质朴而真挚的感情。

  恩施州也同样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残疾人典型。“拐杖教师”谭定才,拄着双拐在海拔1400米的深山代课25载,在病魔危及生命时,仍然发出“绝不让一个娃失学”的铿锵承诺;“独臂护林工”向德友、吉祖清坚守凉风垭林场36年,种下了10多万株树苗。目前恩施尚有残疾人32万,占总人口的8%,其中一类重度残疾多达1.4万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把这种对各族人民群众中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的深情转化为工作的不竭动力,竭诚为他们服好务。

  “悠悠长情”

  作者对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特别倾情牵挂,特别是在维护民族大团结上情深意长、悠悠情长。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各民族团结的基础。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一个民族的文化。回良玉同志在文中深情回忆,玉树地震后组织制定重建规划,将文化遗产保护和宗教设施恢复单独列入,这种对民族文化的尊重无不令人感佩。

  去年6月,回良玉同志再次踏上恩施这片土地,听说我们正联合湖南、贵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特别高兴,叮嘱我们要加强保护,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今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们联合申报的“土司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恩施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作为项目之一。我们会牢记回良玉同志的叮嘱,全力保护好、利用好这一中华文化大家族中的传世之作。

  他特别牵挂恩施各族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为各族人民群众生活的不断改善而高兴,为各族干部作风的不断改进而点赞,还把我和时任州长叫到一起,谆谆教导,“汉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都是党的干部,要搞好发展,先要搞好团结,要艰苦奋斗,更要团结奋斗、共同奋斗”,语重心长,语重情长,情深意长!

  “德乃是为人之本,情乃是生命之魂”。回良玉同志的《七情集》,特别是对民族情谊的抒写,是作者对当下中华民族大融合、大团结、大进步的深情表达;是作者对各族人民群众深情厚谊的真情流露;更是作者为党、为国家、为各族人民的立言之作、立功之作、立德之作!

  《七情集》读后感(二):情深似海大爱无疆——品读回良玉《七情集》

  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同志离职后,第一篇著作《七情集》在国内各界引发了非常好的反响。几番学读,反复品味,深受教益,深受启示。

  回良玉同志是我们吉林人,出生在天下第一粮仓榆树县(市)。良玉同志自幼勤于劳作,悉心耕读,恭良俭让,助人为乐。家庭严格的束教,家乡纯善的民风,造就了优良品格;组织的精心培养,学校的授业解惑成就了他成长的路。

  良玉同志有一句至理名言:“情乃是生命之魂。”那么,人世间、天地间,“情为何物”、“情有何能”?在《七情集》中有精深易懂的论述,获得了刻骨铭心的收获。我查阅了字典、词典中所有的“情”字号词条共有1081个,为词组之最。

  其一,情长字简,如饮甘泉。

  在《七情集》序言中开宗明义,只用了102个字,8个标点符号,其中4个逗号、2个分号、1个句号、1个省略号。“告别了繁忙紧张的公务,多了些悠闲自在和温馨的交往;舒缓了忙碌奔跑的脚步,多了份从容安逸和静谧的沉思。回眸自己走过的人生旅程,总有一些足迹让人铭诸肺腑而历历在目;回首自己经历的人生往事,总有一些情感使人铭心镂骨而难以忘怀……”这是良玉同志离开国务院领导岗位后所展现出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宽阔情怀,表达了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高尚情操和良好心态,让人敬佩不已。特别是《七情集》每一篇中的论说都言简意深。文中的语言时而大气磅礡,时而涓涓细流;时而谈古喻今,时而论理明德。情文并茂、妙语连珠,不仅使人深受教育,而且有一种如饮甘泉的享受之感。

  其二,情理兼道,发人深省。

  在《七情集》的七篇论说中,良玉同志恰到好处、信手自如地论说解读着孔子《论语》、老子《道德经》和诸子大家口中的治世育人、富民兴国之道。在第一篇《我的黄山情怀》中特别论说了国学一脉相承的“和合”处世之道。强调“和合”思想融铸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融汇于人类文明的传承进步之中。中国人最讲究“和合”,始终倡导人心要和善,夫妻要和好,家庭要和睦,生活要和美,工作要和顺,社会要和谐,世界要和平,遇到困难要和舟共济。

  其三,情深有于,义无反顾。

  良玉同志对人于事都全力以赴地倾注实情,奉献真情。在吉林工作的二十多年间,凡是认识良玉同志的人,无论是普通农民,还是工职人员;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乡里乡亲,都对他的人格发自内心地赞赏。吉林人对他有三句极为精准的评价,说他处人像“一团火”,用热烈的真诚把你融化;工作做事像“一把刀”,干净利落、锋利无比,做啥啥精,绩效斐然;人格像“一杯水”,清澈透明,让人格外钦佩。

  在良玉同志参加工作的47个年头中,有25年工作在吉林的诸多地方。2013年离开副总理的岗位后,魂牵梦绕的第一件心事就是“回乡看看”。去重温那“魂牵梦绕”的天缘、地缘、农缘和人缘。领教吉林巨变的好经验,感受十八大以后吉林的新风貌。会会老友、看看老乡、访访老农、叙叙家常、抒发友谊、论今忆往。体切人生最高境界的无限情长。

  进入吉林地界后,放眼劲望:那凝青迭翠的滚滚农田;那出新创美的乡镇村庄;那如诗如画的远山近水;那分列路旁的松涛柳浪。此刻,心里像装满了吉林老酒,感到格外地醉美和欢畅。

  良玉同志和吉林家乡的情结可以说是如山似海,幸福绵长。一是从人生自然进程上讲,从孩提玩耍到入校读书,所居、所学、所工作的地方都浸透着吉林人的情感和想往。二是从成长经历上讲,乡镇、县域、地区、省城各层级不同的领导工作岗位使他有更多机会为百姓所想所需倾心倾力,为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奋力拼搏。三是从水土习俗上讲,吉林家乡人民“纯朴善良、聪明智慧、助人为乐、不畏险阻、见义勇为、坚韧不拔”的优良传统,给了良玉同志受益不尽的丰富营养。四是从工作时段上讲,参加工作以来,有四分之一个世纪的青春大好年华伴随着吉林发展的脚步而与时进发。这期间与领导和同志们战胜过难于逾越的艰难困苦,抗拒过难于抗拒的自然灾害。那种同舟共济、戮力同心搏击而来的成功快乐,那种艰苦奋斗并肩打拼形成的深厚友情,是多么的珍贵、多么的富有!五是从人生进程上讲,自古以来离乡在外的华夏子孙思恋家乡的心更切、情更迫。酒是越陈越醇厚,人是越老越怀旧。珍爱亲情友情,追忆往事旧事是“耳顺之年”以后人们的感同身受。这次回到吉林家乡,良玉同志就是渴盼与老乡、老同事、老朋友们忆解神会以往那真挚情结、情缘之中的万千美好。

  良玉同志为吉林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集中表现为“四个第一”。一是吉林省粮食商品率一直排在各省市区的首位。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至今,绝大多数年份粮食商品率(体现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率)都在70%以上。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今粮食商品率都在80%以上,最高年份在85%以上。二是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的总量(绝对数)在联产承包后一直排在全国各省市区的第一位。三是吉林每亩耕地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是全国平均数的5.5倍,位列全国各省市区的第一位。四是粮食出口,凡是国家有条件批准粮食出口的年份,吉林省粮食出口总量均排在第一位。最多年份出口粮食1000多万吨。不仅为国家获取了大量外汇,也为粮食品种调剂余缺提供了必要条件。

  “无巧不成书”,“无缘不称奇”,可能天生就是一个抓农业的命。良玉同志在整个公务工作的几十年岁月里,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工作在专门的“三农”工作岗位上。抓好“三农”工作成为他工作生涯中最为亲近的职责。“启蒙”在专门的农业学府,“收关”于最艰巨的国家层级。在村里、乡里、县里、省里、国家机关,都有良玉同志学习“三农”、研究“三农”、从事“三农”工作的经历。悠悠岁月记录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农”前进脚步,莽莽乾坤在不断地展现着中国“三农”的喜人进程。良玉同志抓“三农”工作有五大支点:第一,带着感情抓“三农”,一往情深、锲而不舍。第二,带着使命抓“三农”,一往无前、势在必得。第三,带着信念抓“三农”,义无反顾、坚定不移。第四、带着招法抓“三农”,勇于突破、另辟新径。第五,带着标准抓“三农”,开拓进取、心想事成。

  正是因为有着对“三农”的一往情深,有着对“三农”的大爱无疆,才有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粮食十连丰,收入十连增,效益十连好的灿烂辉煌。

  良玉同志几十年的农村工作历程,如果用一幅对联来概述出来,那就是,上联:纵观农业历程,千百年中国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争生存、求温饱、盼小康,个中滋味岂是一个苦字了得!下联:横看农业现时,数十载组织农民自强不息,勤苦劳作,用科技、增收入、求致富,内中体验真是一个乐在其间。有一句名言:“苦中乐是真乐,其乐无穷;乐中苦是更苦,其苦无比。”人生应正视苦乐观,人生应享受艰苦奋斗,“为国分忧,为民解愁”的乐趣无限。(杨庆才)

  《七情集》读后感(三):不空洞无说教

  2015年7月14日,回良玉散文随笔集《七情集》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20多位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读者代表,从各自不同角度对《七情集》一书的思想性、艺术性进行了深入研讨。

  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农学会会长尹成杰说,《七情集》集中展现了回良玉同志不变的热爱“三农”情结,对“三农”工作充满感情、深情、激情。他传承了家乡父老热爱“三农”、崇农重农的传统和情感。他经常下基层,又长期在基层工作过,这对他“三农”情感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从《我的“三农”情缘》一文中,能体察到作者对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深刻思考、精辟见解和不懈努力,能看到作者留在农村田间地头的足迹,挥洒在农村天地的汗水,倾注在农民兄弟身上的心血。

  国家民委副主任陈改户认为,作者作为一位民族干部,从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到中央工作后一直分管民族工作,对民族工作有着特别深厚的情感。《我所体悟的民族情谊》把民族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来看待,用贴身贴心的态度来对待,是他对民族工作真情实感的写照,也体现了他对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的智慧和卓识。

  著名作家、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深情地说,从书中读到回良玉同志对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深厚感情,这种情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作者从内心深处汩汩流出的真情。作者是一位时刻把残疾人冷暖挂记在心、时刻想着为残疾人解除疾苦创造福祉,视残疾人为亲人的知心人。相信这本书是一杯美酒,这酒香会传到越来越远的地方。

  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认为,《七情集》是以散文形式写的作者的从政自传,其中有坦诚率真的从政体验,独到深刻的人生回顾和理性思考,是一部难得的散文佳作。该书给人感受最深的是平民意识、平民心态、平民情怀、平民姿态,没有居高临下的空洞说教,也没有盛气凌人的官腔官调,所以能感动读者。“好诗不过近人情”,《七情集》就是这样的好书。

  研讨会由中国言实出版社、《文艺报》社共同主办。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等出席研讨会。

  《七情集》读后感(四):张海迪:回良玉散文随笔《七情集》:“情”是一种担当

  在《七情集》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作者回良玉尊重生命、尊重残疾人,真诚地赞美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他是一个特别有人文关怀精神的人,深深懂得残疾人的痛苦。

  作者表现的人文情怀,透过云遮雾障般的现实的帷幕,折射的是人本意义上的、纯粹的爱,这是作者内心深处无私的大爱。

  读了回良玉的散文随笔集《七情集》(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我特别感动。书中展示了作者对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深厚感情,他写道:“岁月如歌,流年似水,时光的流逝淡化了不少记忆、湮没了很多往事。但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情,令人难以忘却、难以割舍,常常萦绕于怀、铭记于心。与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在共同奋斗中结下的醇厚情感和珍贵情谊,就是这样让我倍加珍视、常常回味和深深感念。”全书文字洋洋洒洒,大气磅礴,充满激情。在书中,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做了深刻透彻的解析,并且做了由情及理的阐释,展现了博大的胸怀和宽广的视野。作者纵论古今,把几千年文明的精华和当今的社会现实参照糅合,具有会当凌绝顶的高度。

  读《我的残疾人情感》一文,我感到,作者不只是从战略和全局上引领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对残疾人事务和人道主义理论也充满了理想和激情。此外,回良玉更是一位时刻把残疾人冷暖挂记在心、时刻想着为残疾人解除疾苦创造福祉,视残疾人为亲人的知心人。

  在这篇散文的字里行间,我看到回良玉尊重生命、尊重残疾人,真诚地赞美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他用了“震撼”、“可歌可泣”、“意志坚韧而强大”、“才能卓越而惊艳”等词语,描绘他内心的感受和残疾人在他心目中的印象。他对残疾人工作者充满感情,书中写道:“他们服务着最为困难、最为弱势的群体,手中权小、钱少、势缺,工作艰苦、清苦、辛苦,有时还要放下身段、到处求人,但却一直在坚守、坚持,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消极怠工,不图高薪厚酬,不求感恩回报。这是一群有担当的人,致力于为国分忧、为残疾人造福。”

  回良玉是一个特别有人文关怀精神的人,深深懂得残疾人的痛苦。他说,“身体残疾固然令人痛苦,但被人另眼看待更为痛苦。残疾人的平等权利和人格尊严,绝不可轻慢和亵渎”。他在《我的残疾人情感》中曾写道:“同样的比赛场地,同样的升国旗,奏国歌,同样的金灿灿的奖牌,那含金量就不一样吗?某种意义上,残疾人运动员比起健全人运动员付出得更多,取得成绩更难。”

  《我的残疾人情感》不只是回忆过去,更对残疾人事业未来的发展和残疾人工作者寄予了殷切的希望。他写道:现在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越来越近,如果到那时,残疾人的境遇还不能明显提高、生活还得不到明显改善,我们是无法交代的。他还特别叮嘱我们下基层时要多看一看残疾人的生产生活,调查研究时要多听一听残疾人的呼声要求,考虑问题时要多想一想残疾人的冷暖饥渴,制定政策时要更多给予残疾人特别扶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使残疾人能与全国人民一起迈入全面小康。

  文以载道,为情造文,情贵以真。在这本书中,作者的文字以情动人。他说讲情“是一种担当,是对生活的包容,是社会的责任,是爱的奉献”。作者表现的人文情怀,透过云遮雾障般的现实的帷幕,折射的是人本意义上的、纯粹的爱,这是作者内心深处无私的大爱。这种大爱与工作实践、社会现象紧密结合,揭示了人间之情的真谛,让我们看到了情存在的意义和给予人们的温暖,比如患难见真情、千里送鹅毛。而反之,假如不能正确对待“情”字,那人生观就会出现偏差,而陷入虚情假意的圈套,沦为各种诱惑的牺牲品。

  回良玉的散文随笔集《七情集》是一本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作品。从作品中我读出了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者的正直和担当,让我感动万千。他经历过的人、事、情已“融化成一坛酒,历久弥香;成长为一棵树,日见郁葱;潜伏为一首心曲,总是在不经意间不期而至,在寂静之时悠然而来,有时在喧嚣和忙碌中锵然而起”。现在,他将这酒、这树、这心曲都奉献给读者,奉献给我们这个时代。我相信,这酒香会传到越来越远的地方,这树会在越来越多的读者心里牢牢地扎下根,这心曲会和千千万万个读者的心汇在一起,协奏成一部美好的乐章。

  《七情集》读后感(五):古耜:我读回良玉同志的《七情集》

  《七情集》是回良玉同志新近撰写、由中国言实出版社郑重推出的散文结集。

  在这本文集的开卷处,作者以朴实亲切的笔调告诉读者:“从工作岗位退下来,这是自然的法则,是事业的需要,也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在为党和人民工作的50个年头里,组织给了我精心的培养,人民给了我极大的信任,一路走来的同志和挚友给了我鼎力的支持。想起走过的山山水水,思起遇到的人人事事,念起感悟过的点点滴滴,心中总会涌起一种深厚的情怀。因为这份情怀,促使我想再去走走那些梦萦魂绕的地方,再去看看那些曾经并肩前行的老友,再去品品那份在共同奋斗中结下的愈久弥醇的珍贵情谊。”

  也正是在这种情怀的推动下,告别了繁忙、拥有了余裕的回良玉同志,将万千思绪悉遣笔端,写成洋洋洒洒而又翩翩绵绵的七篇大文章,它们承载着时代的风景和历史的跫音,同时也敞开了一个共产党员蓬勃的精神天地与美好的情感世界。

  回良玉同志出生于普通农家,曾长期在基层工作。成为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后,相继在吉林、湖北、安徽和江苏担任省级领导,乃至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任国务院副总理期间,则一直分管农业、林业、少数民族、老龄和残疾人等方面的工作。如此丰富、多样和全面的经历与阅历,成就了回良玉同志宏阔的社会视野、敏锐的思想识见和独特的人生体验;而所有这些作为一种生活积累和感情储存,最终升华为《七情集》的深情表达。

  于是,随着作者的讲述,读者眼前展开了一幅幅印有作者足迹、更带有时代标识的壮丽画卷。这里有广袤农村曾经的艰难滞重,广大农民一向的崇善明理和整个农业正在发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团结和睦、边关万里的欣欣向荣和多彩中华的繁荣昌盛;有残疾人的自强不息、残疾人工作者的任劳任怨和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发展与稳步提高;有安徽、江苏、吉林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提供的新做法与新经验,不断创造的新成就与新事物,不断呈现的新局面与新气象……

  由于作者在历数这些情况时,没有停留于现象、事件和过程的层面,而是自觉站在时代和国家的高度,注重将清晰的宏观认知、辟透的理性思考、必要的国际背景,以及自己在实践中形成的一些看法、体会,很自然地注入其中,从而使异彩缤纷而又大气磅礴时代景观,呈现出内在的必然性和客观的规律性,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大走向和历史前行的大趋势。在这一意义上,一本《七情集》堪称新时期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崛起的精彩侧影与真切缩影。

  正如书名《七情集》所昭示的,回良玉同志在回望自己的人生足迹和心路历程时,始终有一种强大而柔韧的情感力量相依相随,活跃其间,时而引领思绪,时而推动叙事,由此演绎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文苑古训。这种积蓄已久的情感力量在作者笔下,首先透过对中华大地江山多娇、风物秀美的热切讴歌,对神州万里物宝天华、人杰地灵的精心梳理,对自己工作和生活过的一方热土的无限神往,饱满而酣畅地表现了出来。

  不妨一读《我的黄山情怀》。在这篇作品中,作者由“天地之美,美在黄山”写到“古今之奇,奇在徽州”。其中既有对黄山自然之美的生动摹写,如古朴浑厚、造型奇特的黄山松,白练长垂、喷珠溅玉的黄山泉;神奇壮观、变幻莫测的黄山云等等;又有对徽州人文之美的细致盘点,如天人合一的徽派建筑,“贾而好儒”的徽商传奇,安详静谧的徽州村落,别有意趣的徽州民俗,“和合”为上的徽州精神等等。这独步天下的自然美和独树一帜的人文美,有幸同人心思进、愿景可期的伟大时代相遇,便随即形成了生机勃勃、独具特色的社会发展之美。

  斯时,作者的江山之爱已与时代之情高度重合,进而如作者所言:“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虽然只是匆匆过客,但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印记。先人们为我们留下大美的黄山和厚重的徽文化,我们一定要精心呵护,善加利用,使之永续传承下去。”

  在《我所认知的水乡情韵》一文里,回良玉同志将深情的目光投向江苏大地,围绕最能代表江苏文化特点的一个“水”字荡开笔墨——先是在阔大的历史时空里,展示了神奇造化带给江苏的地域风貌、文化积淀,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便利,继而由水的特点和性格写到地域的特点和性格,诸如水性灵秀之于融会贯通;海纳百川之于开放包容;水滴石穿之于坚韧开拓;水平如镜之于低调务实。

  一时间,江苏大地上江河湖海的形、意、脉与江苏人文的精、气、神,互为诠释,融为一体,化作流光溢彩,气象万千的写意长卷。这幅长卷无疑包含了作者对水乡江苏的深层理解、深情礼赞和深切怀念,而构成其情感底色的,则是作者一向秉持的国家情怀与民族情思。

  阅读《七情集》,我们会觉得,在回良玉同志心中,除了祖国与江山之爱,还有一种深沉博大、带有统摄意义的情感力量在生发,在涌动,在支持着他的潜心思索和真诚言说,这就是对社会基层的关注,对普通劳动者的关心,对人民群众的关爱。

  你看:在作者笔下,无论讲述工作见闻,抑或捡拾心灵记忆;无论抒发故乡情怀,抑或倾吐时代感悟,都常常联系着扎根于基层和一线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当中,有当年和作者一起“蹲点”、“包片”,为发展家乡农业,改变家乡面貌而摸爬滚打的同事和乡亲;也有村村“哨所”,户户“兵营”,在守卫边疆的过程中,做出了重大牺牲的少数民族群众;有三十年如一日,住在毛乌素沙漠腹地,坚持防沙治沙,硬是把沙丘变绿洲的一对老夫妻;也有面对地震灾害,朗声喊出“我自己也要生产自救,总不能什么都靠政府”的云南残疾老汉……

  在作者眼中,普通劳动者最美丽、最可爱、最崇高。“他们是平凡人,却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他们是平常心,却展现出了不平常的心灵;他们的脸庞饱经风霜,却洋溢着灿烂笑容;他们的话语朴实无华,却道出了天籁之音。”对于中国农民的生计与命运,作者更是给予了深层打量和持久关注。他为“大寨县”同时也是“大债县”而焦虑不安,从而积极参与农村政策的调整;他熟悉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力主通过科学文明的制度设计,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即使在农民命运发生了巨大改观的情况下,他仍然具有独特而深邃的忧思:“平均数代表不了大多数,大多数低于平均数,整体的增长抹不平个体的差异。‘李村有个李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家家都是李百万’,这并非个别现象。”而这里的文外之旨则是,一定要实现中国农民的共同富裕。应当承认,这种联系着党的光荣传统和根本宗旨的主体情怀,真切而清醒,具有足够的感染力。

  一本《七情集》以情为题,缘事言情,因情见长,以情动人,但并没有因此就忽视理性的思考与理趣的追求。事实上,作者深谙情与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此,他在压卷之作《我所感怀的人文情理》中,一方面郑重指出:“情是生命的灵魂,我们的情感随生命而同来,我们的世界因情感而精彩”。“没有情,就没有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属感”,“就没有生活的韵调和意义”,“也不会有社会的温馨和动力。”另一方面又严肃申明:“情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她与理和礼相伴而生,三者彼此区别而又互为依存。”“我们对情可以执著,可以痴迷,但不可以忘记理。”“我们对情可以追求,可以沉醉,但不可以不讲礼。”“情之有理在礼,必能受益;情之无理不礼,必遭祸害。”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对于八百年前大诗人元好问的倾心一问,回良玉同志从共产党人的立场和襟怀出发,已做出了明确回答。它是那样的实在,那样的精彩,因而很值得广大读者静心一读。

  《七情集》读后感(六):回良玉:我所感怀的人文情理

  告别了繁忙紧张的公务,多了些悠闲自在和温馨的交往;舒缓了忙碌奔跑的脚步,多了份从容安逸和静谧的沉思。回眸自己走过的人生旅程,总有一些足迹让人铭诸肺腑而历历在目;回首自己经历的人生往事,总有一些情感使人铭心镂骨而难以忘怀。这段时间以来,我以善良的心趣,透视过往的世事,解读人生的操守,浅释人文的情理,因“情”动心,以“情”为题,行文抒“情”。其中,《我的黄山情怀》以礼赞大美景致抒情,感物悟道;《我的残疾人情感》以敬仰生命阳光抒情,感动震撼;《我的三农情缘》以眷恋厚重事业抒情,感悟论理;《我的家乡情结》以追寻浓浓乡思抒情,感恩怀念;《我所体悟的民族情谊》以展现民族风采抒情,感念阐释;《我所认知的水乡情韵》以品味上善若水抒情,感叹赞美。这六篇文章,无论是赞叹、激赏还是眷顾、追忆,字里行间都饱蘸着我的经历足印所踏出的体察之情、家国抱负所充盈的感恩之情和人生百味所引发的哲思之情。

  “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情是生命的灵魂,我们的情感随生命而同来,我们的世界因情感而精彩。古人云“道始于情”,“通情”方可“达理”,“薄情”必然“寡义”。没有情,就没有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属感;没有情,就没有生活的韵调和意义;没有情,一些冠冕堂皇的道理便显得苍白无力;没有情,也不会有社会的温馨和动力。写完“六情”以后,我总感到意犹未尽、情犹未了,于是就有了此文,试图对人世间的情感作一个简要梳理,对生活感怀中关于“情”的道理作一些粗略探析,对情与理的关系和以情悟理、以理度情作一点浅显思考。应该说,这是对之前所写“六情”的一个回顾和概括,也包含了我对人文情理的一点感悟心得。人有七情,此篇就算是“六情”之后的第“七情”吧。

  一、情为何物

  人非草木,必然有感。心非顽石,必会生情。那么叩问,情为何物呢?《说文解字》说:“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礼记》云:“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荀子》说:“情者,性之质也。”《吕氏春秋》注云:“情,性也。”先贤诸多定义,纷纷纭纭,虽然所说不一,但趋向略同,指的都是人由心所生发的诸种反应。这种反应来自人的思维和感受,来自人的认识和判断,来自人的修养和修炼,并通过言谈话语、肢体动作、文字声像、行为方式表达出来。

  情,虽只一个字,但内涵丰富,哲理深奥,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情,让人猜不透、想不清、看不明,有时剪不断、理还乱,但人们始终想方设法在回答它,却又始终不能给出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情,是人性人格的体现,是思想观点的表达,是理想志趣的外化。它是一种感受,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笃定、实在而又温暖的人际关系,是相互尊重的社会默契;它是一种体验,是心灵的彼此交汇,是人性的自然流淌,是生命的灿烂展现;它是一种担当,是对生活的包容,是社会的责任,是爱的奉献。总之,情是人生真谛的朴实回响,最终体现的是道德、精神、品格,着力追求的是真实、善良、美好,渴望得到的是幸福、信任、仁义。

  人生一世,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也形成不同的感情。世上的情,有博大无私的亲情、关怀备至的友情、难分难舍的爱情;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共同奋斗共同繁荣的民族情、坚持信念追求理想的事业情;有山川风物花鸟鱼虫的自然情、市井百态人间万象的社会情、探幽入微格物致知的科学情,等等。在这些情中,有些情是血脉既存的,比如父母子女情、兄弟姐妹情、同胞骨肉情;有些情是后天形成的,比如战友情、同窗情、师生情、夫妻情、故乡情等等。不过,无论是友情、爱情还是亲情,抑或是其他情,从来不是单向而是双向的。古人有云,“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虽是修辞手法,却也是情的互动性的体现。只有这样,人之情才能不断递进、传承、流动、绽放,才能不断生长、壮大、成熟、收获。

  二、情的力量

  情,经常让人长久地回味、感怀和陶醉,既可以展示一个人的人缘、人格和魅力,也可以印证一个民族的理念、文化和力量。有人说,情如巍峨大山,深沉凝重;也有人说,情如弱水三千,滋润心田;还有人说,情如一杯烈酒,醉人心脾。其实,情之功用几何,会因情之类别、人之差异而迥异。有的情恩重如山、难以报答,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恩情;有的情回肠荡气、透骨入髓,如刘关张桃园结义、管仲鲍叔牙的友情;有的情山盟海誓、生死相许,如梁祝化蝶、罗密欧朱丽叶的爱情。情是无言的影响、无声的教诲、无形的力量,既可以使人暖心、舒心、宽心、安心,也可以使人感恩、感谢、感慨、感叹;既可以使人痴迷、疯狂、愤怒、悲伤,也可以使人冷静、理智、坚定、坚强;既可以使人出发、奋斗、成功、拥有,也可以使人省思、内敛、节制、终止。

  对于个人修养来说,情是陶冶心灵的良策,是纾困解难的良术,是人间关爱的良方。人生在世,并非一帆风顺,逆境可能带来焦心、痛心、揪心,使人情绪暴躁、压抑郁闷、焦虑不堪,这时候就需要别人关心,需要自我鼓励。而情,就是人性通往至善的一把钥匙,在你难以承受压力时,为你打开一扇光明之门;当你孤独无依时,为你张开一个温暖的臂弯;在你心烦意乱时,陪你一起承担;当你欢心愉悦时,与你一起分享。总之,情能使人们远离孤单和寂寞,摆脱苦涩和忧伤,给生活增添斑斓和精彩,带来乐趣和甜蜜。人应该学会从情感中获得生命动力,注入正面能量,让自己的人生阳光灿烂。

  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情是良好人际关系的粘合,是对迷误、焦躁、浮躁的包容,是对无聊负面情绪的化解。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问候,都可以展示给人关心、暖心和爱心。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善于运用情感的话语,培养人的幽默感,可以创造宽松的环境,减少摩擦,提高效率。在与人相处交往中,善于运用情感的话语,营造愉悦的氛围,能够给人温暖和力量,增进和谐,展现亲和力。古圣先贤在这方面有很多名言警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在为人处事中,我们要学会以情待人,以情感人,既要有进取之心,又可存平常之心;既要有平等之心,又可存差异之心;既要鼓励利他,又可以理解他人利己;既要诸恶莫作,又可以引导人众善奉行。

  对于国家民族来说,情是增进友谊的沟通电波,是加强互信的关联之桥,是强化团结的连心纽带。在外敌入侵之时,情能产生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国家民族形成血肉相连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共同筑起保护家园的铜墙铁壁。在和平年代,情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既有助消弭误会、化解矛盾,又促进和而不同、融合发展。试想,如果我们的世界里有了美而缺少爱,有了真理而缺欠真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法治而缺失德治,这个世界将有多大的缺憾啊。

  三、情的传统

  中华民族历来讲情重情。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时时处处贯穿着情、汇聚着情、渗透着情,就如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积淀的不仅是文化中华的醇香悠远,而且是情感中国的智慧圆融。中华民族深厚的情文化,滋润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无时无刻不显示着情的光彩。情,始终流淌在华夏儿女的血脉里。重情重义,这是中华民族的鲜明特质和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前行动力。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起点是孝。百善孝为先。传统文化重视血缘亲情,认为孝悌之道,实乃天伦之间无私的真挚之情。“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推而广之,则有“泛爱众而亲仁”。因此,中华情文化突出仁爱和谐,强调“仁者爱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传统文化重视家国情怀。孔子曾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而后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炼历程。孟子曾用“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来说明家国同构的思想。这些无一不显示着我们对家庭“有情”、对国家和民族“有情”的传统。不仅如此,圣贤有言,“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理念明确表达了重视民生、以民为要的民本情怀。

  一个充满情义的民族,才是大有希望的民族。纵观漫漫历史长河,我们发现,中华情文化重视以德导情,既传承“忧国忧民”的思想,也蕴含“孝悌之道”的伦理;由倡导“仁者爱人”的教化,升华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这些“情”文化汇成了东方情感智慧的不竭源泉,也为中华民族奋力前行提供了力量支撑。我们应该为情的传统而骄傲,为情的传扬而振奋,为情的传递而享受,为情的传承而担当。

  四、情理交融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但在中华文化和我们的生活中,情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她与理和礼相伴而生,三者彼此区别而又互为依存。情与理相比,情如同一位女子,多愁善感,惹人怜惜,容易让人生出恻隐之心;而理如同一位硬汉,高大勇猛,坚强果断,让人由衷服膺。而情与礼相比,情又如同一对坠入爱河的情侣,举止亲昵,如胶似漆,让人不由产生甜蜜幸福之感;而礼却如同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阅历丰富,思考深邃,让人油然而生敬畏爱戴之心。

  在现实世界中,理是躯干,情是血肉;理需要情的润泽,情需要理的支撑;有理无情则冰冷干涩,有情无理则疯狂泛滥,惟情理相融则人生完美。我们对情可以执著,可以痴迷,但不可以忘记理。理是宇宙自然终极的律则,是人类社会的道德律条和规范,是人的心灵、思维和精神的定海针。理智的人可以用理走出困厄,实现人生的追求;疯狂的人却为情而魔,为欲所驱,终致身败名裂。可见,情不能不遵循天理,不能不遵守法理,不能不遵从事理。

  在社会生活中,礼是情的规则、边界和指引,是情的节制、约束和示范。没有情的礼是镣铐和锁链,束缚心灵,摧残人性;没有礼的情是野火和洪水,毁灭自己,贻害他人;有情有礼才是和谐的人生、智慧的人生。我们对情可以追求,可以沉醉,但不可以不讲礼。“礼”是人类为了尽“情”适“理”,而安排出来的秩序,包括风俗、习惯、文化和伦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礼制礼仪。相对而言,西方人性格外向,情感外露,喜欢直率展示内心感情;而东方人矜持内敛,感情细腻,喜欢含蓄表达内心感情。古人告诉我们,“发乎情,止乎礼”,就是要用礼来克制情,防止情感的过分外溢,这是古人对情、礼的辩证理解。当今时代,我们也需用礼来调适情感,祛除情的疯狂性和非理性,真正使情造福于人,造福于社会。

  情如同河水,不能强堵,不可放任,只能疏导。我们需要浚沟疏渠导引河水,既令其畅流润泽大地,又防其泛滥危害苍生,使之成为生命之河、和谐之水。我们也需要遵循理智礼义,以理度情,以情悟理,以礼节情,情礼相承,使情理相得益彰,使情礼永恒流达。情之有理在礼,必能受益;情之无理不礼,必遭祸害。讲理合礼的情,可以暖心益体乃至创造生命的奇迹;违理无礼的情,能够毁人伤众乃至使自己走向坟墓。因此,知理讲礼的情,才是通晓人性的情,既可以使我们有生活的闲适、幽默和趣味,又可以使我们有社会的温暖、公平和正义。我们要努力追求人性之和谐,实现“合情合理”、“适情适法”、“情理交融”、“情礼圆融”,达到天理人情的统合为一。

  五、情真为贵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人常说中国是人情社会,这有一定道理。但人情是把“双刃剑”,可以是一笔财富,也可以是一笔债务;可以提供机会和帮助,也可以设下圈套和陷阱。在日常生活中,情理之间有时让我们举棋难下,犹豫不决,甚至痛苦不堪。因为好多事情,它往往合情,但不尽合理;又有一些事情,它往往合理,但又不近乎人情。于是乎,为情而困者,身陷囹圄者有之;为理而执者,众叛亲离者亦不少。惟有合于至理的情才是真情,经由真情淬炼的理才是至理。人的一生,经常面对情与理的冲突,面临义与利的抉择,惟有追求着情、顺乎着理,方能情理相融、义利相通,享受生命的欢愉。

  真情是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是人生历程的无价之宝。期盼天地正气、渴望人间真情是每个人的意愿。这种真情,不一定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也不一定是豪言壮语、甜言蜜语,其实一次默默的关怀,一次细心的呵护,一次守望的相助,就胜过万千言语和承诺。因为,真挚的感情需要以行为来体现,以行动来印证。诚实的话语不一定漂亮,漂亮的话语不一定真实。情只有被点点滴滴的真诚填充,才会血肉丰满,才会真实感人,才会温暖我们的内心。可以说,真情爱意甜在心窝,真情份量重于泰山,真情价值无法估量,真情力量无比巨大。在任何时代,展现人性良知的真情都非常宝贵,体现灵魂本色的真爱都十分难得,能否付出真情、奉献真情、坚守真情对每个人都是一种考验。

  患难见真情。真情是解难化困之情,是倾心相助之情,是雪中送炭之情。真情埋藏在人的内心深处,能够淬炼生命的本色,涤荡内心的灵魂。中华民族经历过太多的自然灾害和艰难险阻,当灾难袭来时,有的人九死一生打通拯救生命的通道,有的人奋不顾身救出素不相识的同胞……灾难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却摧不毁人间的真情大爱。这种生命情怀和人间真情,在现代社会更凸显出一种穿越时空的不朽价值。

  毋庸讳言,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给情添加了太多的东西,这对于真情来说无异于买椟还珠。对此,我们要用理智来分辨,切不可被虚情假意蒙蔽双眼,切不可因冷漠无情而失去方向,切不可因泛滥私情而损害公益,切不可因情而缺位、越位和错位。我们讲的真情,必须充满敬畏之心,敬畏公德,敬畏民众,敬畏法规;我们要的真情,不应该被物化,不可以功利至上,更不能悖于德行。有些情,我们应该欣然接受并忠贞、痴迷、付出和坚守;有些情,我们必须淡然转身并谢绝、避开、放弃和远离。在跟随时代潮流的同时,务必坚守那些永恒的人生价值,坚守好“底线”“红线”和“高压线”:为人处事应遵守规则,这是大众俗成的自律标准,有不得违背的道德底线;从政当官应遵守规定,这是权力制约的准则,有不能逾越的政策红线;社会成员应遵守规矩,这是行为的刚性约束,有不该触及的法律高压线。

  六、情淡始长

  “世事静方见,人情淡始长。”真正的情,就似一杯清水,无色无味,却比其他任何饮料都解渴;真正的情,就像一幅古朴的山水画,简洁却韵味悠长;真正的情,就如一棵白玉兰,带着某种孤傲与矜持,却卓尔不群,纤尘不染,超然于世俗之上。那是高山流水的相知,那是大味必淡的境界,那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造诣。这种相知,这种境界,这种造诣,是一种胸怀,又是一种信仰,还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智慧。

  “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只有清淡如水的情谊,才可以诠释情的真谛,才可以见证情的真纯,才可以让情恒远绵长。也只有恬淡如水,依物随形,人与人之间相处才自然真实、宽厚包容,才有情有理,有乐有安,俯仰自得。也只有思想上淡泊明志、淡薄名利,行动上达观淡定、处事淡然,交往中怨恨淡忘、择友淡物,生活中慈善淡欲、清心淡雅,人之情才会有恰似“明月松间照”的静谧、“清泉石上流”的自在! 因此,恬淡如水方为真,才是世间情的最高境界。

  可是,面对各种诱惑纷至沓来,要做到功名前不趋之若鹜,利禄上不为所累,是非间不趋炎附势的恬淡情怀,真的不容易。人之有情,无可厚非。为了情必须恪守世风公德、践行公平正义,这是普通的常识、职业的操守和为人的良知。真挚的情感是不可亵渎的。在这良莠混杂、美丑并存、复杂多变、色彩斑斓的社会环境里,不能失态、失志、失德,要学会自爱理智纯正,权衡利弊,既豁达又明智,既要学会担当和接受,又要学会拒绝和反对,应交纯洁之士,须绝不良之友。唯此,才能真正体现寓情于理的情操,才会真正享受生命快乐的情调,才能真正得到生活幸福的情趣,才能真正收获良知甘露的情义。

  恬淡之情,它需要世事的磨砺,需要人生的锤炼,更需要坦荡心境平如水的心态。在这方面,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范仲淹的“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杨慎的“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林则徐的“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都给我们以珍贵的启示。如果我们懂得了淡泊明志,学会了宠辱皆忘,惯看了秋月春风,体味了无欲则刚,我们就悟到了世事情理的妙谛。

  七、情义无价

  “无为不入世,有情始做人。”讲情讲义、有情有义、重情重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命本色和政治本色。情和理并非抽象的概念,它是具体的,总是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对象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人民的热爱,对于民族的担当可谓情深似海,义薄云天。“一切为了人民”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和亲民爱民的群众情结,是中华优秀情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无论是血与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时代前列的始终是共产党人,他们用信念和行动共同守护着、弘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感本色。正是这种重情的本质、踏实的践行、务实的作风,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赏、拥护和支持,与群众形成了生死与共、牢不可破的情谊。正是这种坚持恪守宗旨、密切鱼水之情的爱民情感,才使得我党能通过历史的重重考验,站在新时代的顶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德治与法治并举,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上出现了重情崇仁、尚德好义的良好趋势,“情义无价”的动人事例不断涌现,其示范效应和雪球效果不容低估。我听说南京大学在110周年校庆上接待校友嘉宾时,不看官职、不论身家,只问入学先后和年龄大小来排位坐序,受到校友的欢迎和舆论的肯定。这种“序长不序爵”的做法,不仅体现了该学府的传统和风范,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尊敬师长的美德和情感。这是一种化繁为简的智慧,也是极富有情感的处理方式,值得推崇与弘扬。

  情之所至,让人惟真而动,惟善而行,惟美而崇。情是凝聚社会共识的信任之基,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方法之基。只有常怀为民之情,体恤群众的情感,才能常思为民之策,努力为民解困。在我们的事业发展中,既要依靠组织的力量,以理律人;也要发挥情感的力量,以情感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更为持久、更为管用。惟其如此,我们才能体现民意、赢得民心、发展民利、实现民愿,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