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七情集》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七情集》读后感1000字

2022-04-14 03:31: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七情集》读后感1000字

  《七情集》是一本由回良玉著作,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8.00,页数:1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七情集》读后感(一):人无情不立

  “无为不入世,有情始做人。”有情有义、重情重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回良玉的《七情集》就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点。有情,才能做人,才能做事,才能做官。无情,则一切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七情集》读后感(二):了解了很多东西

  以前对回良玉了解很少,通过读这本文学书反倒了解了很多回良玉的情况。

  没有想到他以前做过这么多工作,尤其是他本身作为一个回族人,对少数民族工作,或者说民族工作,倾注的热情,散发的才气,取得的成果,都令我敬佩万分。

  《七情集》读后感(四):好书

  欢迎关注中国言实出版社图书!

  中国言实出版社官网http://www.zgyscbs.cn/

  中国言实出版社邮箱zgyscbs@263.net

  欢迎关注“中国言实出版社”官网、博客、微博、微信!

  《七情集》读后感(五):回良玉的七情

  回良玉的七情是:

  做一个对自然山水有“情”的人。

  做一个对人民群众有“情”的人。

  做一个对党组织有“情”的人。

  做一个对岗位、事业有“情”的人。

  做一个对家庭、亲友有“情”的人。

  情,让人猜不透、想不清、看不明,有时剪不断、理还乱,但人们想方设法在回答它,却又始终不能给出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

  情,经常让人长久地回味、感怀和陶醉,既可以展示一个人的人缘、人格和魅力,也可以印证一个民族理念、文化和力量。

  《七情集》读后感(六):不空洞无说教

  2015年7月14日,回良玉散文随笔集《七情集》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20多位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读者代表,从各自不同角度对《七情集》一书的思想性、艺术性进行了深入研讨。

  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农学会会长尹成杰说,《七情集》集中展现了回良玉同志不变的热爱“三农”情结,对“三农”工作充满感情、深情、激情。他传承了家乡父老热爱“三农”、崇农重农的传统和情感。他经常下基层,又长期在基层工作过,这对他“三农”情感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从《我的“三农”情缘》一文中,能体察到作者对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深刻思考、精辟见解和不懈努力,能看到作者留在农村田间地头的足迹,挥洒在农村天地的汗水,倾注在农民兄弟身上的心血。

  国家民委副主任陈改户认为,作者作为一位民族干部,从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到中央工作后一直分管民族工作,对民族工作有着特别深厚的情感。《我所体悟的民族情谊》把民族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来看待,用贴身贴心的态度来对待,是他对民族工作真情实感的写照,也体现了他对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的智慧和卓识。

  著名作家、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深情地说,从书中读到回良玉同志对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深厚感情,这种情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作者从内心深处汩汩流出的真情。作者是一位时刻把残疾人冷暖挂记在心、时刻想着为残疾人解除疾苦创造福祉,视残疾人为亲人的知心人。相信这本书是一杯美酒,这酒香会传到越来越远的地方。

  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认为,《七情集》是以散文形式写的作者的从政自传,其中有坦诚率真的从政体验,独到深刻的人生回顾和理性思考,是一部难得的散文佳作。该书给人感受最深的是平民意识、平民心态、平民情怀、平民姿态,没有居高临下的空洞说教,也没有盛气凌人的官腔官调,所以能感动读者。“好诗不过近人情”,《七情集》就是这样的好书。

  研讨会由中国言实出版社、《文艺报》社共同主办。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等出席研讨会。

  《七情集》读后感(七):张海迪:回良玉散文随笔《七情集》:“情”是一种担当

  在《七情集》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作者回良玉尊重生命、尊重残疾人,真诚地赞美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他是一个特别有人文关怀精神的人,深深懂得残疾人的痛苦。

  作者表现的人文情怀,透过云遮雾障般的现实的帷幕,折射的是人本意义上的、纯粹的爱,这是作者内心深处无私的大爱。

  读了回良玉的散文随笔集《七情集》(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我特别感动。书中展示了作者对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深厚感情,他写道:“岁月如歌,流年似水,时光的流逝淡化了不少记忆、湮没了很多往事。但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情,令人难以忘却、难以割舍,常常萦绕于怀、铭记于心。与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在共同奋斗中结下的醇厚情感和珍贵情谊,就是这样让我倍加珍视、常常回味和深深感念。”全书文字洋洋洒洒,大气磅礴,充满激情。在书中,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做了深刻透彻的解析,并且做了由情及理的阐释,展现了博大的胸怀和宽广的视野。作者纵论古今,把几千年文明的精华和当今的社会现实参照糅合,具有会当凌绝顶的高度。

  读《我的残疾人情感》一文,我感到,作者不只是从战略和全局上引领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对残疾人事务和人道主义理论也充满了理想和激情。此外,回良玉更是一位时刻把残疾人冷暖挂记在心、时刻想着为残疾人解除疾苦创造福祉,视残疾人为亲人的知心人。

  在这篇散文的字里行间,我看到回良玉尊重生命、尊重残疾人,真诚地赞美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他用了“震撼”、“可歌可泣”、“意志坚韧而强大”、“才能卓越而惊艳”等词语,描绘他内心的感受和残疾人在他心目中的印象。他对残疾人工作者充满感情,书中写道:“他们服务着最为困难、最为弱势的群体,手中权小、钱少、势缺,工作艰苦、清苦、辛苦,有时还要放下身段、到处求人,但却一直在坚守、坚持,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消极怠工,不图高薪厚酬,不求感恩回报。这是一群有担当的人,致力于为国分忧、为残疾人造福。”

  回良玉是一个特别有人文关怀精神的人,深深懂得残疾人的痛苦。他说,“身体残疾固然令人痛苦,但被人另眼看待更为痛苦。残疾人的平等权利和人格尊严,绝不可轻慢和亵渎”。他在《我的残疾人情感》中曾写道:“同样的比赛场地,同样的升国旗,奏国歌,同样的金灿灿的奖牌,那含金量就不一样吗?某种意义上,残疾人运动员比起健全人运动员付出得更多,取得成绩更难。”

  《我的残疾人情感》不只是回忆过去,更对残疾人事业未来的发展和残疾人工作者寄予了殷切的希望。他写道:现在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越来越近,如果到那时,残疾人的境遇还不能明显提高、生活还得不到明显改善,我们是无法交代的。他还特别叮嘱我们下基层时要多看一看残疾人的生产生活,调查研究时要多听一听残疾人的呼声要求,考虑问题时要多想一想残疾人的冷暖饥渴,制定政策时要更多给予残疾人特别扶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使残疾人能与全国人民一起迈入全面小康。

  文以载道,为情造文,情贵以真。在这本书中,作者的文字以情动人。他说讲情“是一种担当,是对生活的包容,是社会的责任,是爱的奉献”。作者表现的人文情怀,透过云遮雾障般的现实的帷幕,折射的是人本意义上的、纯粹的爱,这是作者内心深处无私的大爱。这种大爱与工作实践、社会现象紧密结合,揭示了人间之情的真谛,让我们看到了情存在的意义和给予人们的温暖,比如患难见真情、千里送鹅毛。而反之,假如不能正确对待“情”字,那人生观就会出现偏差,而陷入虚情假意的圈套,沦为各种诱惑的牺牲品。

  回良玉的散文随笔集《七情集》是一本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作品。从作品中我读出了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者的正直和担当,让我感动万千。他经历过的人、事、情已“融化成一坛酒,历久弥香;成长为一棵树,日见郁葱;潜伏为一首心曲,总是在不经意间不期而至,在寂静之时悠然而来,有时在喧嚣和忙碌中锵然而起”。现在,他将这酒、这树、这心曲都奉献给读者,奉献给我们这个时代。我相信,这酒香会传到越来越远的地方,这树会在越来越多的读者心里牢牢地扎下根,这心曲会和千千万万个读者的心汇在一起,协奏成一部美好的乐章。

  《七情集》读后感(八):王海涛:对各族人民群众饱含真情深情长情 ——读回良玉同志《七情集》有感

  编者按:7月14日,回良玉散文随笔《七情集》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海涛同志应邀参加研讨会,并以《对各族人民群众饱含真情、深情、长情》为题作了学习体会发言。现将王海涛同志的发言(有删改)予以刊发,旨在启迪我们做一个对自然山水、人民群众、党组织、对岗位事业、家庭亲友有“情”的人。

  我们十分尊敬的回良玉同志在《七情集》中写了七个“情”, 其中,“民族情”篇幅较长,浓墨重彩。读后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回良玉同志对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群众饱含真情、深情、长情。

  “一片真情”

  作者对民族地区的发展和民族地区各族人民脱贫奔小康建设特别关心关爱,饱含一片真情。

  党中央、国务院为民族地区的发展,特别是针对民族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给特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回良玉同志在国务院工作10年期间,是重要的决策参与者和政策组织执行者。作者在《七情集》写道,“针对特困民族地区的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这还得从武陵山区说起”。我所工作的恩施州,就位于被陶渊明称为“桃花源”的武陵山腹地,该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自我发展能力差。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序幕,正是在武陵山区拉开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体会回良玉同志对民族地区、对各族人民群众的真情,我们深受教育,深受鼓舞。我们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同志,更应该为这种真情的传扬而振奋,为这种真情的传递而担当。

  “满怀深情”

  作者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各族群众中的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特别关心关爱,特别满怀深情。

  2014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了当地有记录以来最强烈的地震。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派,回良玉同志在地震发生当天到达受灾最严重的结古镇,组织抗震救灾工作。目睹各族同胞受难,感同身受,心痛不已。他在书中感叹,“灾难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却摧不毁人间的真情大爱”。

  如果说抗震救灾的民族情结是作者亲临现场的感悟,那么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与关注则是作者对弱势群体生命阳光的敬仰,更是对民族同胞的深情关爱。回良玉同志10年来,除了一次特殊情况外,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都要参加全国助残日活动。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主线,以饱蘸深情的笔墨列举了大批身残志坚的典型,向我们展示了残疾人坚韧而强大的意志、卓越而惊艳的才能、谦逊而高尚的品格、质朴而真挚的感情。

  恩施州也同样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残疾人典型。“拐杖教师”谭定才,拄着双拐在海拔1400米的深山代课25载,在病魔危及生命时,仍然发出“绝不让一个娃失学”的铿锵承诺;“独臂护林工”向德友、吉祖清坚守凉风垭林场36年,种下了10多万株树苗。目前恩施尚有残疾人32万,占总人口的8%,其中一类重度残疾多达1.4万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把这种对各族人民群众中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的深情转化为工作的不竭动力,竭诚为他们服好务。

  “悠悠长情”

  作者对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特别倾情牵挂,特别是在维护民族大团结上情深意长、悠悠情长。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各民族团结的基础。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一个民族的文化。回良玉同志在文中深情回忆,玉树地震后组织制定重建规划,将文化遗产保护和宗教设施恢复单独列入,这种对民族文化的尊重无不令人感佩。

  去年6月,回良玉同志再次踏上恩施这片土地,听说我们正联合湖南、贵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特别高兴,叮嘱我们要加强保护,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今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们联合申报的“土司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恩施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作为项目之一。我们会牢记回良玉同志的叮嘱,全力保护好、利用好这一中华文化大家族中的传世之作。

  他特别牵挂恩施各族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为各族人民群众生活的不断改善而高兴,为各族干部作风的不断改进而点赞,还把我和时任州长叫到一起,谆谆教导,“汉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都是党的干部,要搞好发展,先要搞好团结,要艰苦奋斗,更要团结奋斗、共同奋斗”,语重心长,语重情长,情深意长!

  “德乃是为人之本,情乃是生命之魂”。回良玉同志的《七情集》,特别是对民族情谊的抒写,是作者对当下中华民族大融合、大团结、大进步的深情表达;是作者对各族人民群众深情厚谊的真情流露;更是作者为党、为国家、为各族人民的立言之作、立功之作、立德之作!

  《七情集》读后感(九):情深似海大爱无疆——品读回良玉《七情集》

  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同志离职后,第一篇著作《七情集》在国内各界引发了非常好的反响。几番学读,反复品味,深受教益,深受启示。

  回良玉同志是我们吉林人,出生在天下第一粮仓榆树县(市)。良玉同志自幼勤于劳作,悉心耕读,恭良俭让,助人为乐。家庭严格的束教,家乡纯善的民风,造就了优良品格;组织的精心培养,学校的授业解惑成就了他成长的路。

  良玉同志有一句至理名言:“情乃是生命之魂。”那么,人世间、天地间,“情为何物”、“情有何能”?在《七情集》中有精深易懂的论述,获得了刻骨铭心的收获。我查阅了字典、词典中所有的“情”字号词条共有1081个,为词组之最。

  其一,情长字简,如饮甘泉。

  在《七情集》序言中开宗明义,只用了102个字,8个标点符号,其中4个逗号、2个分号、1个句号、1个省略号。“告别了繁忙紧张的公务,多了些悠闲自在和温馨的交往;舒缓了忙碌奔跑的脚步,多了份从容安逸和静谧的沉思。回眸自己走过的人生旅程,总有一些足迹让人铭诸肺腑而历历在目;回首自己经历的人生往事,总有一些情感使人铭心镂骨而难以忘怀……”这是良玉同志离开国务院领导岗位后所展现出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宽阔情怀,表达了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高尚情操和良好心态,让人敬佩不已。特别是《七情集》每一篇中的论说都言简意深。文中的语言时而大气磅礡,时而涓涓细流;时而谈古喻今,时而论理明德。情文并茂、妙语连珠,不仅使人深受教育,而且有一种如饮甘泉的享受之感。

  其二,情理兼道,发人深省。

  在《七情集》的七篇论说中,良玉同志恰到好处、信手自如地论说解读着孔子《论语》、老子《道德经》和诸子大家口中的治世育人、富民兴国之道。在第一篇《我的黄山情怀》中特别论说了国学一脉相承的“和合”处世之道。强调“和合”思想融铸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融汇于人类文明的传承进步之中。中国人最讲究“和合”,始终倡导人心要和善,夫妻要和好,家庭要和睦,生活要和美,工作要和顺,社会要和谐,世界要和平,遇到困难要和舟共济。

  其三,情深有于,义无反顾。

  良玉同志对人于事都全力以赴地倾注实情,奉献真情。在吉林工作的二十多年间,凡是认识良玉同志的人,无论是普通农民,还是工职人员;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乡里乡亲,都对他的人格发自内心地赞赏。吉林人对他有三句极为精准的评价,说他处人像“一团火”,用热烈的真诚把你融化;工作做事像“一把刀”,干净利落、锋利无比,做啥啥精,绩效斐然;人格像“一杯水”,清澈透明,让人格外钦佩。

  在良玉同志参加工作的47个年头中,有25年工作在吉林的诸多地方。2013年离开副总理的岗位后,魂牵梦绕的第一件心事就是“回乡看看”。去重温那“魂牵梦绕”的天缘、地缘、农缘和人缘。领教吉林巨变的好经验,感受十八大以后吉林的新风貌。会会老友、看看老乡、访访老农、叙叙家常、抒发友谊、论今忆往。体切人生最高境界的无限情长。

  进入吉林地界后,放眼劲望:那凝青迭翠的滚滚农田;那出新创美的乡镇村庄;那如诗如画的远山近水;那分列路旁的松涛柳浪。此刻,心里像装满了吉林老酒,感到格外地醉美和欢畅。

  良玉同志和吉林家乡的情结可以说是如山似海,幸福绵长。一是从人生自然进程上讲,从孩提玩耍到入校读书,所居、所学、所工作的地方都浸透着吉林人的情感和想往。二是从成长经历上讲,乡镇、县域、地区、省城各层级不同的领导工作岗位使他有更多机会为百姓所想所需倾心倾力,为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奋力拼搏。三是从水土习俗上讲,吉林家乡人民“纯朴善良、聪明智慧、助人为乐、不畏险阻、见义勇为、坚韧不拔”的优良传统,给了良玉同志受益不尽的丰富营养。四是从工作时段上讲,参加工作以来,有四分之一个世纪的青春大好年华伴随着吉林发展的脚步而与时进发。这期间与领导和同志们战胜过难于逾越的艰难困苦,抗拒过难于抗拒的自然灾害。那种同舟共济、戮力同心搏击而来的成功快乐,那种艰苦奋斗并肩打拼形成的深厚友情,是多么的珍贵、多么的富有!五是从人生进程上讲,自古以来离乡在外的华夏子孙思恋家乡的心更切、情更迫。酒是越陈越醇厚,人是越老越怀旧。珍爱亲情友情,追忆往事旧事是“耳顺之年”以后人们的感同身受。这次回到吉林家乡,良玉同志就是渴盼与老乡、老同事、老朋友们忆解神会以往那真挚情结、情缘之中的万千美好。

  良玉同志为吉林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集中表现为“四个第一”。一是吉林省粮食商品率一直排在各省市区的首位。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至今,绝大多数年份粮食商品率(体现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率)都在70%以上。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今粮食商品率都在80%以上,最高年份在85%以上。二是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的总量(绝对数)在联产承包后一直排在全国各省市区的第一位。三是吉林每亩耕地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是全国平均数的5.5倍,位列全国各省市区的第一位。四是粮食出口,凡是国家有条件批准粮食出口的年份,吉林省粮食出口总量均排在第一位。最多年份出口粮食1000多万吨。不仅为国家获取了大量外汇,也为粮食品种调剂余缺提供了必要条件。

  “无巧不成书”,“无缘不称奇”,可能天生就是一个抓农业的命。良玉同志在整个公务工作的几十年岁月里,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工作在专门的“三农”工作岗位上。抓好“三农”工作成为他工作生涯中最为亲近的职责。“启蒙”在专门的农业学府,“收关”于最艰巨的国家层级。在村里、乡里、县里、省里、国家机关,都有良玉同志学习“三农”、研究“三农”、从事“三农”工作的经历。悠悠岁月记录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农”前进脚步,莽莽乾坤在不断地展现着中国“三农”的喜人进程。良玉同志抓“三农”工作有五大支点:第一,带着感情抓“三农”,一往情深、锲而不舍。第二,带着使命抓“三农”,一往无前、势在必得。第三,带着信念抓“三农”,义无反顾、坚定不移。第四、带着招法抓“三农”,勇于突破、另辟新径。第五,带着标准抓“三农”,开拓进取、心想事成。

  正是因为有着对“三农”的一往情深,有着对“三农”的大爱无疆,才有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粮食十连丰,收入十连增,效益十连好的灿烂辉煌。

  良玉同志几十年的农村工作历程,如果用一幅对联来概述出来,那就是,上联:纵观农业历程,千百年中国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争生存、求温饱、盼小康,个中滋味岂是一个苦字了得!下联:横看农业现时,数十载组织农民自强不息,勤苦劳作,用科技、增收入、求致富,内中体验真是一个乐在其间。有一句名言:“苦中乐是真乐,其乐无穷;乐中苦是更苦,其苦无比。”人生应正视苦乐观,人生应享受艰苦奋斗,“为国分忧,为民解愁”的乐趣无限。(杨庆才)

  《七情集》读后感(十):古耜:我读回良玉同志的《七情集》

  《七情集》是回良玉同志新近撰写、由中国言实出版社郑重推出的散文结集。

  在这本文集的开卷处,作者以朴实亲切的笔调告诉读者:“从工作岗位退下来,这是自然的法则,是事业的需要,也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在为党和人民工作的50个年头里,组织给了我精心的培养,人民给了我极大的信任,一路走来的同志和挚友给了我鼎力的支持。想起走过的山山水水,思起遇到的人人事事,念起感悟过的点点滴滴,心中总会涌起一种深厚的情怀。因为这份情怀,促使我想再去走走那些梦萦魂绕的地方,再去看看那些曾经并肩前行的老友,再去品品那份在共同奋斗中结下的愈久弥醇的珍贵情谊。”

  也正是在这种情怀的推动下,告别了繁忙、拥有了余裕的回良玉同志,将万千思绪悉遣笔端,写成洋洋洒洒而又翩翩绵绵的七篇大文章,它们承载着时代的风景和历史的跫音,同时也敞开了一个共产党员蓬勃的精神天地与美好的情感世界。

  回良玉同志出生于普通农家,曾长期在基层工作。成为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后,相继在吉林、湖北、安徽和江苏担任省级领导,乃至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任国务院副总理期间,则一直分管农业、林业、少数民族、老龄和残疾人等方面的工作。如此丰富、多样和全面的经历与阅历,成就了回良玉同志宏阔的社会视野、敏锐的思想识见和独特的人生体验;而所有这些作为一种生活积累和感情储存,最终升华为《七情集》的深情表达。

  于是,随着作者的讲述,读者眼前展开了一幅幅印有作者足迹、更带有时代标识的壮丽画卷。这里有广袤农村曾经的艰难滞重,广大农民一向的崇善明理和整个农业正在发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团结和睦、边关万里的欣欣向荣和多彩中华的繁荣昌盛;有残疾人的自强不息、残疾人工作者的任劳任怨和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发展与稳步提高;有安徽、江苏、吉林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提供的新做法与新经验,不断创造的新成就与新事物,不断呈现的新局面与新气象……

  由于作者在历数这些情况时,没有停留于现象、事件和过程的层面,而是自觉站在时代和国家的高度,注重将清晰的宏观认知、辟透的理性思考、必要的国际背景,以及自己在实践中形成的一些看法、体会,很自然地注入其中,从而使异彩缤纷而又大气磅礴时代景观,呈现出内在的必然性和客观的规律性,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大走向和历史前行的大趋势。在这一意义上,一本《七情集》堪称新时期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崛起的精彩侧影与真切缩影。

  正如书名《七情集》所昭示的,回良玉同志在回望自己的人生足迹和心路历程时,始终有一种强大而柔韧的情感力量相依相随,活跃其间,时而引领思绪,时而推动叙事,由此演绎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文苑古训。这种积蓄已久的情感力量在作者笔下,首先透过对中华大地江山多娇、风物秀美的热切讴歌,对神州万里物宝天华、人杰地灵的精心梳理,对自己工作和生活过的一方热土的无限神往,饱满而酣畅地表现了出来。

  不妨一读《我的黄山情怀》。在这篇作品中,作者由“天地之美,美在黄山”写到“古今之奇,奇在徽州”。其中既有对黄山自然之美的生动摹写,如古朴浑厚、造型奇特的黄山松,白练长垂、喷珠溅玉的黄山泉;神奇壮观、变幻莫测的黄山云等等;又有对徽州人文之美的细致盘点,如天人合一的徽派建筑,“贾而好儒”的徽商传奇,安详静谧的徽州村落,别有意趣的徽州民俗,“和合”为上的徽州精神等等。这独步天下的自然美和独树一帜的人文美,有幸同人心思进、愿景可期的伟大时代相遇,便随即形成了生机勃勃、独具特色的社会发展之美。

  斯时,作者的江山之爱已与时代之情高度重合,进而如作者所言:“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虽然只是匆匆过客,但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印记。先人们为我们留下大美的黄山和厚重的徽文化,我们一定要精心呵护,善加利用,使之永续传承下去。”

  在《我所认知的水乡情韵》一文里,回良玉同志将深情的目光投向江苏大地,围绕最能代表江苏文化特点的一个“水”字荡开笔墨——先是在阔大的历史时空里,展示了神奇造化带给江苏的地域风貌、文化积淀,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便利,继而由水的特点和性格写到地域的特点和性格,诸如水性灵秀之于融会贯通;海纳百川之于开放包容;水滴石穿之于坚韧开拓;水平如镜之于低调务实。

  一时间,江苏大地上江河湖海的形、意、脉与江苏人文的精、气、神,互为诠释,融为一体,化作流光溢彩,气象万千的写意长卷。这幅长卷无疑包含了作者对水乡江苏的深层理解、深情礼赞和深切怀念,而构成其情感底色的,则是作者一向秉持的国家情怀与民族情思。

  阅读《七情集》,我们会觉得,在回良玉同志心中,除了祖国与江山之爱,还有一种深沉博大、带有统摄意义的情感力量在生发,在涌动,在支持着他的潜心思索和真诚言说,这就是对社会基层的关注,对普通劳动者的关心,对人民群众的关爱。

  你看:在作者笔下,无论讲述工作见闻,抑或捡拾心灵记忆;无论抒发故乡情怀,抑或倾吐时代感悟,都常常联系着扎根于基层和一线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当中,有当年和作者一起“蹲点”、“包片”,为发展家乡农业,改变家乡面貌而摸爬滚打的同事和乡亲;也有村村“哨所”,户户“兵营”,在守卫边疆的过程中,做出了重大牺牲的少数民族群众;有三十年如一日,住在毛乌素沙漠腹地,坚持防沙治沙,硬是把沙丘变绿洲的一对老夫妻;也有面对地震灾害,朗声喊出“我自己也要生产自救,总不能什么都靠政府”的云南残疾老汉……

  在作者眼中,普通劳动者最美丽、最可爱、最崇高。“他们是平凡人,却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他们是平常心,却展现出了不平常的心灵;他们的脸庞饱经风霜,却洋溢着灿烂笑容;他们的话语朴实无华,却道出了天籁之音。”对于中国农民的生计与命运,作者更是给予了深层打量和持久关注。他为“大寨县”同时也是“大债县”而焦虑不安,从而积极参与农村政策的调整;他熟悉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力主通过科学文明的制度设计,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即使在农民命运发生了巨大改观的情况下,他仍然具有独特而深邃的忧思:“平均数代表不了大多数,大多数低于平均数,整体的增长抹不平个体的差异。‘李村有个李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家家都是李百万’,这并非个别现象。”而这里的文外之旨则是,一定要实现中国农民的共同富裕。应当承认,这种联系着党的光荣传统和根本宗旨的主体情怀,真切而清醒,具有足够的感染力。

  一本《七情集》以情为题,缘事言情,因情见长,以情动人,但并没有因此就忽视理性的思考与理趣的追求。事实上,作者深谙情与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此,他在压卷之作《我所感怀的人文情理》中,一方面郑重指出:“情是生命的灵魂,我们的情感随生命而同来,我们的世界因情感而精彩”。“没有情,就没有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属感”,“就没有生活的韵调和意义”,“也不会有社会的温馨和动力。”另一方面又严肃申明:“情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她与理和礼相伴而生,三者彼此区别而又互为依存。”“我们对情可以执著,可以痴迷,但不可以忘记理。”“我们对情可以追求,可以沉醉,但不可以不讲礼。”“情之有理在礼,必能受益;情之无理不礼,必遭祸害。”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对于八百年前大诗人元好问的倾心一问,回良玉同志从共产党人的立场和襟怀出发,已做出了明确回答。它是那样的实在,那样的精彩,因而很值得广大读者静心一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