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04: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读后感10篇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是一本由[美]阿曼达·里普利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读后感(一):救救孩子----读《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有感

  我是一个传统的中国人,曾经也经历过传统的中国教育,十二年寒窗苦读只为高考,最近在网上看到高考加工厂毛坦厂中学的纪录片,看的我心惊胆战,就算时光倒流我也不愿意再回到那些个让我噩梦连连的备战高考的日子。

  我和本书中主角之一金是完全不一样的学生,当然这肯定是和我们所在国家的环境和父母的影响有关,这里的环境包括经济发展,教育体制以及一切有可能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和金不同,我从小就被老师和父母安了个“帽子”—脑子不聪明,肯干。我不曾想到,这个观点影响了我十几年,学生时代每当我遇到学不好的科目我都对自己说:“我不聪明,就不要指望做数学试卷上最后几道题,我只要多花点时间把基础题做好就行”,就这样,高考的数学试卷上,我连最后三大题的第二小题看都没看,因为我已经惯性的认为我肯定会做不好,与其浪费这个时间我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做检查。从小我就没有探索新事物的欲望,我从来没有因为能和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探讨和交流而兴奋,与金相比,我怕的就是在众人面前说出自己标新立异的观点以及对新事物的提问,更不用说参加各种挑战性的竞赛或者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现在的我有时候会想,如果当初老师和父母没有一贯的说我不聪明,而是鼓励我去挑战我不擅长的东西,那么今天的我会不会就不是现在的我?当然,现在说这些都已经迟了,我只想说,以后等我有孩子了,我要尽可能的多多鼓励他们尝试一些他们不擅长的东西,多多表扬他们拿手的事情,至少成长的道路上曾经有未某个挑战努力过,而不是像我一样自暴自弃。

  相信有许多国人和我一样都曾吐槽过中国的教育体制,“填鸭式”教育让我们被迫成为一一只只张着嘴等待教师填充各种知识的鸭子,对于这些知识我们是否能消化或者以后是否能用的上,鸭子们不用在意,老师们也不会在意,因为他们明白几年后会有一场名叫高考的战争等着他们不得不消化这些知识。几年前我看到有关中国教育体制和欧美的教育体制对比的文章,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中国的知识点是围绕考试大纲,欧美国家的考试大纲是围绕知识点。关于各国的教育体制我没有足够的知识来解读,只是当我在文中读到埃克里在韩国南山中学的所看所感之时,我有太多的同感。韩国和芬兰一样是世界上最聪明孩子的地理分布区之一,他们在国际上获得的教育硕果差不多,而差的多的是,韩国学生为学习付出的时间是芬兰学生的几百倍,当芬兰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时候,韩国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当芬兰学生在排练话剧的时候,韩国学生在参加课外辅导课。仅从这本书里我看到的韩国教育体制和我所经历的中国教育体制是一样的,我们的家长对我们都抱着无限的希望,读书是普通家庭孩子的唯一出路,于是我们身边就出现了一系列疯狂买彩票的家长,给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不惜重金买学区房,为的就是能让自己的孩子挤进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接着顺其自然的进入最好的大学,然后就能获得体面且高薪工作的机会。正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家长,于是我们都成了教育体制下最无辜的小铁人,我们努力学习,我们将玩耍视为可耻,我们没有自己的时间做感兴趣的事情。每当我看到临近高考的孩子因为考试没考好或升学压力而跳楼结束年轻的生命时,我真的很痛心,因为我曾经也有因为一次模拟考试没有考好就想轻生的念头。我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为参加高考而对扭曲了正确的价值观。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应该是最符合当前国情的,毕竟十三亿人口大国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只能通过这个看似比较公平的途径来竞争。所以,以后我也会为人母,我希望自己能够理智一点看待孩子的教育。

  “日益丰富的数据从各个学校和国家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孩子们自己也试图告诉这个世界他们的潜力究竟有多大。”教育问题我们个人无法去左右,但我们可以做到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一点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说不定他们会还我们意想不到的奇迹。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读后感(二):【书评人俱乐部】谁的孩子最聪明?

  文|慕卿月。

  这本书断断续续的看了很久,常常看一会,又跳去看其他书籍了。不是这本书不好看,而是,我需要一段时间去思考。教育这个问题,自古以来,每个国家都会存在不一样的问题。“十年寒窗,成败在此一举。”其实,我是不喜欢这样的方式的。

  但看了这一本书之后,我又觉得其实这种方式,也有好的一面。虽凡事无绝对,看到的也未必真实。

  俄克拉荷马州的教育一度想要进行改革,未达到标准的学生不能毕业,但一直未能实施。未能实施的原因基本是来自社会和家长们的压力,他们担心这样的改革会导致过多的学生不能毕业,会伤害孩子们的心灵。孩子们的心灵是很脆弱的,教育不应该去打击学生。美国父母还认为孩子们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就是为了拿毕业证,让孩子毕不了业,是不可行的事情。

  相对于美国的教育,芬兰和韩国的教育虽有些不同,但对教育却高度的重视。从教师这个职业的选拔就能看出其中的不同了,若在芬兰担任老师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考核,还有为期一年多的实习训练期。在美国则相对简单很多,并非主修教育,学历要求也并不高,通过相对简单的考试就能当上老师。两者对比,明显后者的老师自身的学术专业知识就存在问题。在美国,有部分人存在这样一种观点,他们认为胜任教育这份工作不需要很高的学术水平。如果一个老师自己的专业知识就不够扎实,那又如何去教好其他学生呢?

  在波兰,孩子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考试的失利,他们常常总结失利之处,然后改正。而美国的孩子似乎对考试的失利无法释怀,或许成年人也是如此。所以,美国的家长善于鼓励孩子,夸奖孩子。

  一般为人父母之道会被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专制型父母,他们是严格的训导者,说一不二。第二种是宽容型父母,他们溺爱孩子,希望和孩子处于朋友的关系中。第三种是疏忽型父母,他们与孩子的情感疏远,缺乏对孩子的关注。第四种则是权威型父母,这类型的父母是“专制”和“宽容”的结合体,他们既能与孩子们保持友好的关系,又会有清晰明确的限制要求,以及某些毫无商量余地的原则。很显然,芬兰的大部分父母是权威型的父母,往往权威型的父母更能得到孩子的尊重与信任。

  韩国的教育和中国的教育类似,学生们的学习压力都很大,各种辅导班充斥着生活。小学生的书包里总是装满各种教科书、辅导书,我想我长不高,肯定是因为小时候的书包太重了。但就像文中开头部分,我写道,看完这本书,我有另一种看法了。这个社会本来就是弱肉强食的社会,你没有学历,你就不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虽然学历不是万能的,但它是一个很好的敲门砖,可以让我们初出社会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少走一些弯路。那这样又有什么不好呢?

  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的生活着,奋斗着。想要获取成功,只能靠自己,不要怕失败。如果像大部分美国学生那样,对于难学的数学就放弃学习了,放弃困难的事情,只选择擅长的事情,那我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到哪里。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办法面对失败的心。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到底在哪?哪个国家的教育最好?我想这还是一个未知数,而我们要做的是给孩子们更多的选择,让他们有独立承受的能力,独立抉择的能力。

  :作品均为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豆邮或24685251@qq.com联系。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读后感(三):关于中国教育

  看到书名里时,我以为这是一本指南书,书里会详尽的告诉我们如何培养一个聪明且优秀的孩子。显然对我封面与封底的文字解读有误,但我也很庆幸这不是一本教育指南书,程序化统一标准的教育孩子,这并不现实。

  关于“聪明”与“优秀”,在教育界对于这两者的定义,我个人认识一直很狭义,甚至大众主流思想很自然将两者与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前程似锦挂钩,这样的思想不仅在中国,在整个亚洲都极其普遍,所以韩国才会有如此成熟的培训机构,因为家长们愿意在这上面支付大把大把的钞票。相比有学习机器之称的中国学生,我还觉得中国学生比韩国学生幸福,虽然我知道有不少小朋友双休日奔走在各个培训机构之间,学习各种特长或补习功课。但他们在时间上的分配,绝对不会像韩国学生那样一再的被学习挤压,最后变成一块又干又硬的饼干,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关于中国教育,我个人还是持着一种比较乐观的态度,虽然很多声音告诉我们,“中国学生缺乏创造力”“中国学生动手能力差”,中国学生在某一方面匮乏,并不全然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出了问题,就拿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来说吧,许多学生在未踏入校园前,他们的创造力与动手能力可能就生生被父母长辈给“扼杀”,所以我一直很纳闷从小不愿意让我触碰任何明火或电器的父母,为什么在我长大后觉得我不会煮饭是一件很不应该的事呢?他们是否想过,这其中有多少次,在我想去尝试煮饭时,因为他们呵斥,我打消自己动手的念头。

  为何我对中国教育抱有比较乐观的态度,因为我在教育改革中看到希望,我弟弟妹妹现今在学校学习的方式就与我们当初刻板的学习方式,有极大的不同,至于这种的不同与新的尝试是普遍存在,还是只存在小部分学校中,我不得而知。但至少说明中国教育已经开始在反思,它们想教培养出的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与才能。是只会写标准答案的考试机器?还是具有思辩能力的人才?在中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的大背景下,也许这样的改革果效并不显著,但我相信只要朝着这正确的方向前行,不日便能迎来改革的硕果。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读后感(四):大失所望的美国教育

  提起国内的教育,总是很失望。尤其是应试教育,落后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填鸭式的古老教育方式,让孩子们的思维都被禁锢了,思想也被压抑了,天性都快被抹杀了。总认为外国的教育才是系统、完善的,总是渴望把孩子送去国外,让他有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但国外的教育体制就很完善吗?我们所见的大多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有幸看到这本书,看到封面就被吸引了。“我们知道的越多,就越能引导孩子走上成功之路。” 用了两天,通读了这本书。想起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母亲的高度,决定了孩子成长的高度。这句话真的是一针见血。并不是说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孩子的成长高度,而是综合来说。比如前两天热炒的12岁女孩辱骂空乘人员的事件,就充分暴露出她的家长教育的缺失,决定了这个孩子的高度。如果这位家长不加以反省和改正,他的女儿也不会是心胸宽广的人,注定不会有所成就。就像孟母三迁、良驹择木而栖。每个人都想成为优秀的人,但如果连道德品质都不注重,必然无以至千里。

  看了PISA的数据统计,亚洲的应试教育下的孩子,成绩普遍很高的。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成绩与对教育的投入成正比的。而是与贫困无关于投入的资金多少无关。同时也看到了美国教育的宽松程度。毕业考试也是无限次的考,直到合格为止。书中描述的韩国学生的状况,完全和我国的一样,高考似乎是唯一出路的应试教育,让孩子们都必须放弃很多自由时间,必须投入到繁重紧张的学习当中去焚膏继晷。而这种科举考试开始于中国7世纪,可见我国学生的压力更大。但美国的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糟,他们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整个教育环境松散没有目的。学习内容拖沓繁杂,一个分数可以学习八年,缺乏深度。同时对教师队伍的要求不高,准入门槛很低。这让我想起了我国教师培育的现状。如果对各种院校不进行专业的评估和考核,现在这种教师队伍混乱现象还是得不到改善。如果准入门槛太高,同时叫停不合格的师范院校,我国学生的总体水平会上一个大档次,而学生的德育素质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现在师德都不完善,怎么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人呢?现在摔倒不敢扶、各种碰瓷、青少年犯罪率急剧上升都说明这个问题越发凸显了。如果再不采取措施,真的是道德之风日下了。

  这一点芬兰做得这么好。老师是全国的尖子生,层层选拔才能进入。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尊师重教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虽然我也是师范院校毕业的,但我自认为自身差很多。但我比很多其他的教师还要强很多。这就是我国目前的状况。每所学校都养了很多闲人,还要很多本身师德就很差的人当了班主任或者教授主要科目。更有甚者很多人错字连篇还在教语文,我也只能呵呵了。看着真是心痛,同时又觉得无能为力。只能认真教育自己的孩子了,不至于被不称职的老师所荼毒。芬兰的很多教育改革措施都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对于越偏僻越落后的学校,投入越高,师资水平越高。这是大家都想象不到的吧!这对于教育的均衡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比那些空喊口号的改革实施实际多了。

  这本书真的很不错。对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一种挑战。同时我也不再对美国的教育抱有更多的幻想了。美国教育下的孩子真不是我们所要看到的,而且我也不再希望我的孩子去美国上学了。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读后感(五):【书评人俱乐部】鞭子落在车上还是牛身上?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是一本讨论教育的书。世界上这么多国家的孩子为什么每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差别那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教育好坏怎么评价?初入教育这个领域,凭你是谁都会晕头转向,被这些问题搞晕,本书作者阿曼达李普利通过一个绝佳的视角剖析了教育的问题,展示了各国之所以教育水平呈现千差万别的原因。

  阿曼达切入教育问题的视角是交换生。阿曼达跟踪采访了三个高中交换学生,借助与国际交流机构的渠道,分别探究了韩国、芬兰和波兰的教育政策措施和成果。讨论的结果令人深思。

  第一部分是教育水准评价的问题。如何评价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准?肯定是学生的成绩。但是怎样检测成绩?本书作者推荐了PISA考试。这个考试比较客观而真实地评价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以及创造力等等的方方面面,并本别给出结论。在文章进行过程中,一直有PISA考试成绩结合着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进步和孩子们整体能力的提高进行对比,这样PISA考试对教育的评价作用就毋庸置疑了—它虽然不是完美的评价体系,但是现阶段还没有比它更好的体系。以这个评价为基础,就可以探讨各国或者各地教育水平的高低了,然后再结合各种现实状况,探讨教育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根据PISA成绩,近年来教育水平表现惊艳的应该是芬兰,一直比较高的是韩国,新晋的黑马、上升势头明显的是波兰。所以阿曼达特地挑选了到这三个国家做交换生的三个美国学生进行跟踪采访。韩国的情形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这个国家学生的分数那么好,完全是整个社会对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崇拜造成的。作者讲到的高考种种,在中国也同样重复,一样一样的。甚至发生的历程也是一样的,在几十年前,人们还很穷的时代,高考并没有这么兴师动众,但这并不是说没有这样的因子在;等到后来人们能吃饱饭,就把大量的收入用于投资到孩子身上,折磨孩子和家庭,因为高考已经成了这个社会的唯一检验标准或者神牌,兼具命运指示牌和图腾柱的作用。这种氛围的国家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并不是特别大,但是整个社会投入很大,在韩国有年薪400万美元的明星教师!这教师就是补习班的老师。教育产业的资金主流不是公立的学校,而是这些私立的补习班。美国交换生在韩国一开始是好奇和佩服,但是后来却觉得自己绝对无法做到跟韩国学生一样,因为压力太大了!说句实在话,这里面有中国科举制几千年的影响在里面,改变是极难的,而好坏评价也极难。我相信加入PISA评价进入中国,也立刻会有相应的对策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我记得曾经上过新东方的托福班,老师就非常得意地说,不管美国的机构怎么改考试,中国人就是能考高分,只要他改了,中国的老师立刻能找到对策!

  再回到芬兰,我觉得芬兰最妙的一招是通过考试学生来验证老师的教育成果。大家可能会觉得哪个国家不都这么做么?芬兰最妙的在于,这个考试是随机挑选学生去进行考试。这样的话,老师对待学生就不存在轻蔑了,反而如果哪个学生掉队了落下了,老师会组团来帮助他。而中国学校里对“落后生”的歧视在芬兰是不存在的!而中国和韩国这种大排名制度会形成一种歧视,对最后几名的学生老师一般都会冷嘲热讽,让其退学或者转校了事,芬兰的“一个都不能少”可是说到做到的,因为老师素质高,绝对不会有踢走差生的事情。总体感觉,中国的教育压力最大的是孩子,而芬兰的教育老师由于素质很高,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压力。对芬兰孩子学习不是没有压力,但是压力的范围是可以接受并恰如其分转化为内驱力的。正如一则禅师公案,禅师回答学僧的提问时说:一辆牛车,你是抽打牛呢?还是抽打车?我们的教育也需要想一想了,究竟这压力是全部压在孩子身上呢,还是由老师背负起一部分?

  《全世界最聪明的孩子》这本书不仅对家长教育孩子颇有启发,对于我国的教育官员来说也是很有裨益的。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读后感(六):【书评人俱乐部】当我们讨论聪明的孩子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书评人俱乐部】当我们讨论聪明的孩子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文/信实的精灵

  写这本书的书评的时候战战兢兢的,因为关乎教育的问题,很沉重,这就如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不敢全部赞同作者的观点,因此,别人看我书评的时候也不一定全部赞同我的观点。姑且先写我自己对于这本书的态度吧。

  这本书的作者可以说是相当细心,甚至于可以用“严谨治学”来形容,整本书的内容都有引经据典,大有出处,光是翻到最后的附录和参考文献的时候我就惊呆了。附录一和二就从217页到250页,整整33页的附录,还有251页到288页,38页内容完全就是文章10章内容的注释。起码作者的这本书完全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向所有的人传达自己的调查结果,这种态度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作者说“我到过的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们都会抱怨他们的教育体制,这是一个奇怪但普遍的事实”,让我想起来一句话“母校是什么?母校是一个让你又爱又恨的地方。你在学校的时候,你可以天天骂;当你走出这所学校的时候,谁只要一骂你的学校,你立马就跟谁急!”。所以,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山,总是那边的高;海,总是那边的宽阔;女人嘛,还是别人的媳妇好看是吗?

  当谈起来教育的时候,对于别人家的孩子我们似乎总是可以给出很多建议。或者总是觉得自己家的孩子各方面都不如别人家的,久而久之,孩子总是被父母拿来跟邻居家或者朋友家的孩子进行比较,自卑心理或者骄傲的心理就慢慢膨胀,结果当然就很糟糕。

  下面几个父母的话就是我经常能够听到的话,这就是社会的现状。

  父母A:“你们家的孩子很聪明啊,你看,学习那么好的啊。”

  父母B:“你们家的孩子才比较厉害呢,除了文化课成绩那么好之外,还弹得一手的好钢琴,真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呢”;

  父母C:“我们家的孩子貌似天生就不聪明呢,就不是一块学习的料,整天就知道瞎鼓捣一些军事模型呢?”(番外话,殊不知他长大以后会在哪方面更成器呢?)

  父母D:“我家孩子从小就喜欢各种手工,所以我们鼓励他自己制作各种东西,也鼓励他拆开各种电器,再自己重新组装回去。虽然他文化课成绩很一般,但是在高中时期他就凸显出来他过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我们相信这对于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莫大的帮助”。。。。。。

  类似于这样的父母对话不胜枚举。

  我们知道的越多,就越能引导孩子走上成功之路??

  我不禁要对这句话发个问号,因为我们知道的很多,若是不能有限的传达给自己的下一代孩子们,结局又当如何?

  别的暂且不说,李双江和梦鸽,两个才华横溢的人,自然肚子里面的墨水也不会少到哪里去,可是,儿子李天一呢,中学开始就是国际性的学校,从小就开始开个人演唱会。然而,他最终活脱脱的是家庭教育的牺牲品。试问家庭教育的缺失还是学校教育的缺失?

  或者另外一个,我自己家庭的例子。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是高中学历,母亲仅仅是初中文化。在他们的意识里面,即使想要给我和姐姐弟弟辅导功课,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所以教育的最终结果是姐姐大学毕业,我和弟弟都是硕士毕业,并且在高中期间一直都是周六周末帮父母干农活,没有耽误太多的学习时间,我们知道的就是自己去努力,来改变家庭的落后情况。

  唯一不足,与城市孩子无法比较的就是,我们任何艺术的东西都不懂,所有关于艺术的东西都是自己在大学图书馆摄取而来。

  作者是一位美国人,所以很多观点应该是从一个美国人的角度来看待的,我们有参考价值,但是不能照搬。

  所以,如果你关心教育,关心孩子的未来,那请你来看这本书吧!

  :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664591856@qq.com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读后感(七):【书评人俱乐部】世界那么大 你该来看看

  读《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By 团团花哚 2015.08.11

  “我们知道的越多,就越能引导孩子走上成功之路。”以黑板为背景的封面上,白色的这行字打动了我,胜过其它任何信息。因为这,恰是我读这本书的目的所在。

  成功的定义是什么,可能答案千百种。有人站在金钱的数字上笑傲江湖,有人立在科技的云端俯瞰世间,有人手握重权杀伐决断,有人隐于市井焚香洗砚,有人左右逢源浮华一世,有人孤身一骑黄沙漫天。

  然而无论哪一种,大概都不会脱离“活的像个人”这一核心。人类自诩为地球最高级动物与智慧的结晶,目前处于所有物种统制者的地位,因此,你得活的像个人,和其它低层次的动植物区分开来,才算不负这生命,也才能摸到成功的门槛,之后,便各显神通吧。

  我自己也有对于孩子的期望,期望她能做个自信、独立、快活的人。听起来要求很低,养起来无从下手。

  生活在当下的中国,不太可能以一己之力去做出某种教育改革,更何况,何种改革走向进步,何种改革逆流倒退,怎样的孩子有用,怎样的孩子没用,没有人能给出肯定的答案。我们在否定中国的“填鸭式”教育,抱怨中国的高考重压,愤恨不平等的录取分数线,但是却忘记了自己根本没有资格去批判。您觉得现在的中国教育一无是处,能给个可行的方案么?每一种教育制度都不可能得到百分百的称赞,只要这个教育体系是开放进取的,是不断向着上升方向努力的,那就是一个有希望的教育体系。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包括PISA中饱受好评的芬兰、韩国与波兰。美国高校享誉世界,然而美国教育面临的难题似乎并不比中国好多少。当我们所了解的事情越多,视野就越广阔,见识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才有依据给出一些论断,哪怕这种论断极具主观性,却也比两片嘴唇一碰值得尊重。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就是这样一本纸上纪录片,带你来看这个大千世界里形形色色的教育体系,还有这些体系里发生的故事。很遗憾此书并没有谈及09年成绩异常优异的中国,也许中国的地域、贫富差距显著,上海的成绩无法代表中国教育水平,也许是因为其它的原因,多少让这本书在中国家长看来不太接地气,但能通过此书了解我们平时无法看到的他国孩子与教育,还是很有意义的。起码,能让盲目推崇美式教育的家长警醒,能让厌恶中式教育的家长从韩式教育中聊以慰籍。

  前几天,国家卫计委出台的一份文件引起轩然大波,为了缓解儿科与急诊医生的缺口,针对短线医学专业推出了加分考试,意味着有可能儿科与急诊这些分秒必争的岗位缺口都会被“学渣”们补上。到底是事有权宜还是饮鸩止渴,对比这本书里面芬兰教育体系的选拔制度看看,很有意思。

  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近年来愈加看重与市场和实用的结合,并通过教材革新,平台搭建和教师素质提升来实现职教的有效性。这本书也有提及不同国家的职业教育问题,美国的职业教育无法使资本家满足,从而在芬兰建厂,波兰的职业教育使得提升的PISA成绩被打回原型,韩国接受职业教育的孩子们脸上居然有笑容。

  ……

  这本书的作者阿曼达•里普利在书中感谢了很多帮助她促成此书的人与组织,而作为读者的我,真心感阿曼达,是她的不懈努力,带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大不同,看到了别国孩子真实生活中的点滴。也许这本书不够专业、不够精深、不够具象,甚至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建议,但是它能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了阅读者的思考与畅想,如此,足矣。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读后感(八):她说出了美国基础教育宽松的事实,但没深究这种“不公平”的根源

  美国的高等教育,一般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越来越多的中国低龄留学生赴美留学也成趋势。但每三年一次的PISA测试中,出人意料的是,美国学生的表现却暴露出超级大国的超级短板——基础教育薄弱。反观芬兰多次高居榜首,韩国、波兰等国家的学生表现也颠覆认知,成绩突出。 阿曼达·里普利是美国《时代》杂志的撰稿人。她跟踪三位美国高中生,他们分别前往PISA测试的“教育强国”——芬兰、韩国和波兰,深入实地调查这三国的教育,并与当地的老师、家长、学生和教育政策制定者交流。为什么这些国家改变了教育平庸的历史?究竟怎样的教育是优秀的? 不过这并不是一本发现全世界好教育的书,就像作者在后记中所写:“同时写3个国家就几乎等同于徘徊在欺诈的边缘。只能接触到表面的东西,无法真正接触到事物的本质。” 这其实是一本发现美国教育问题的书。 芬兰、波兰、韩国,这三个PISA成绩出色的国家,他们的教育依然有很多问题,但它们有一一个共通点,恰恰是作者认为,美国基础教育普遍所缺乏的——就是严格教育。 什么是严格教育?作者先是以各种事实证明美国的教育有多宽松。 1、没有统一的高中结业考试,即便有也不严格,造成了美国高中文凭含金量不足。 2、教师门槛低,教育学基本上就是美国大学里最好申请的专业了。教师普遍对学生比较宽容,盲目鼓励的问题也很突出。 3、比起学习成绩,更注重体育成绩,更注重课外活动,更看重人际沟通能力。 4、教育经费投入到了硬件设施,篮球场、iPad等,华而不实。 总之,“反智文化”充斥着美国教育,从家长、学生到老师、政客,绝大部分美国人认为,不管学生的学业水平如何,他们最终都能找到工作,因此教育体系没必要那么严格。比起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无所谓,美国人对体育的要求反倒是极其严格——8分钟内必须跑完1600米,60秒内完成44个仰卧起坐,男生完成13个引体向上,女生完成25个俯卧撑。 这跟我们一贯认为“美国教育非常轻松”的感觉非常吻合。不过,作者描绘的美国高中,只是美国教育的冰山一角。说实话,那些每年申请进入常青藤名校的美国学生和家长,真的不知道严格教育的重要性吗?那些教育官员,政策制定者真的不知道严格教育能提升PISA成绩吗?在美国的精英私校、高质量的公立学校,学生拼搏的程度,是完全不亚于(或者更甚于)韩国、芬兰、波兰,这些教育大国的学生。 教育是上层建筑,它始终为政治制度服务的。美国社会“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决定了他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精英。而且即便没有成为精英,底层人民依然可以过着衣食无忧,拿救济的日子。更别提那些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了,他们的生活也相当体面了。 长期以来,美国的教育分工非常明确:底层宽松教育、中层素质教育、上层精英教育。这种方式是与整个社会有比较完备的福利制度分不开的,三个层级之间虽有流动,但屈指可数;虽有摩擦,却也相安无事。因此,是否要实行严格教育,在我看来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 从作者的意图来看,她认为美国有必要实行“严格教育”,因为这关乎: 1、教育公平。“如果没有公平性——向所有人,而不是只有精英阶层,提供机会——这个体系就是扭曲的而且不可靠的。” 2、居安思危。首先美国是否能保持现有的经济地位,有足够的财力支撑社会福利?其次,现有的劳动力水平是否能匹配即将到来的AI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底层人民受教育问题在中国也相当迫切,千万农村儿童营养不良,受教育程度不高。从前他们长大一些后可以到城市来谋求一份流水线的工作,但将来即便是普通的泥瓦工也需要看得懂设计图纸,而他们又无法回去务农。这将是社会不稳定因素。 发现问题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这本书的篇幅也太过于冗长了,或者说书名有点儿像是出版社耍的花招。但是不是要解决问题,有没有力量抗衡围墙后力量,这与各方利益相关。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读后感(九):【书评人俱乐部】聪明的孩子有想法

  最近在网上看到的许多重生文里都有出现主角们在重回学生时代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最终得以考上了名校的桥段,……文以载道,言以寄思,不知是否是移情的关系,但似乎好些作者都只是认为自己当初的努力不够,也太看不起学生时代一腔热血的自己了吧!如果是那种因为家境关系,或者突来变故,确实影响到学习的这么想还好说。否则,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够收获到想要的结果的。事实上很多人已经做到了竭尽所能的付出了,甚至就算是有朝一日真的能重生了,也已经很难做到重新拾回那样的心情了。

  恕我直言,重生众和原装的学子比起来,那种努力的拼劲儿上的确是有所不及的。毕竟,人的年纪越大,经的事越多,心思也就越复杂。如果认为重生后改变了态度,就能改变一切的那种,更可能的是在重生前没有目标,只是麻木的被动接受学习,等到要“一考定终身”的时候越来越近了,再点灯熬油的加倍努力也没法回头垒实当年落下的基础了的。对这样的人来说,重生回去做小学生,倒的确不失为一个解决的良方。

  不过,相对来说一个人的心智成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人未来发展的高下,而心智的成长靠的从来不是他长了多少岁,而是他经历了多少事儿。是以无论中外的读书人都提倡“修学旅行”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可惜时至今日,我们却只剩下了以野餐为目的的“春游”。只是,既然已经放开了独生子女政策的口子,可以的话,至少别继续像之前家家只有一个宝贝蛋儿那样的,以外面的社会不安全为由,再去把男孩当女孩养,把女孩当宠物养的豢养家庭教养模式了┭┮﹏┭┮一门心思的把孩子关在屋里学习,从哪里来的增长见识?

  几乎没有哪个国家会忽视对于青少年国民的教育培养,像美国一直施行至今的精英教育,也就是用少部分的天才带领大部分的平民,对拥有专业兴趣的孩子进行分类重点培养。这种教育不能说失败也不能说成功,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出的孩子,基本上朝着两个方向走,一个是朝着越来越好,一个则是越来越差,两种极端培养出来的人才就造成了美国的社会人才培养成为了两个梯队。

  但这种教育在中国是不存在,因为中国实行的基础教育是一样的,所有人从小学到高中人们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基本上一样,就算有快慢分班也只是教得更快一些,只有到了大学你才能学习自己想学的专业。不幸的是,时下层出不穷的教改和试行,似乎都证实了我们的社会已然陷入了教育和学习的迷思。人们不再为了充实自我去读书。和为了改变命运而争分夺秒的学习的先辈们不同,现在的我们所接受教育,仅是为了通过考试获得证书证明有资格罢了。试问,知识如果只是知道了,放在那里却不能被灵活的运用,和死物有什么不同?

  即便是教育上所存在的问题,在世界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各国的教师和家长们多多少少都对本国的教育现状心怀不满,但作为身受者,似乎我们更有理由对当下国内教育界的现状感到忧虑。必须要承认的是,国内的教育体制所打造的学生,往往不是出于对知识的兴趣而学习,发自内心的理解自己学到的东西,而是囫囵吞枣的背下自己不觉得以后会在实际生活用得上的东西,……好吧,懂得列出一堆的定理,套用几个公式,考试的时候知道该怎样去讨阅卷老师的欢心,长久在这种风气之下,也无怪乎只能量产出高分低能的“人才”了。

  不知道是风水不好还是咋地,我们国家的芸芸学子,无论古今均盛产一个套路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比起背诵一个赛一个的,但若是想要将知识化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呵呵了/(ㄒoㄒ)/~~学生用功与否固然很重要,但是否用心又是另一回事儿了。不幸的是,太多家长还停留在他们那个年代的思维,感觉外语与写作,比起数学和科学要更为重要。但孩子们更需要的是数学思维,应该知道如何处理复杂的信息,更具创造性思维,了解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品质有多么可贵,并且,知道失败的滋味,以此为养分,能从失败中奋起,总结经验下次做得更好。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在数学方面的表现预示着他的未来。……一方面是现实原因,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工作只有精通概率、统计和几何知识的人才能胜任。另一方面的原因则在于,数学不是单纯的一门学科,它还是一种逻辑语言,这种语言需要严谨的归纳和缜密的思考。不管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而且推理过程必须遵循既定的逻辑规律。……掌握了这门逻辑语言,能够帮助孩子培养诸如推理能力等更高层次的思维方法,从而有助于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以及根据已有信息预测未知世界。”(P.064)

  再怎样理想的考试成绩,却并不代表了学生们的个人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所有真正学得好的学生,都有自己总结出来的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这就是用了心的,而那些随大流下死力气去学的,却往往无法达到前者的效果。最聪明的孩子是能够有自己的想法的孩子。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才适应当下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适应能力是一生中都不可或缺的。

  一个国家或者整个社会的教育问题永远是普适性的,教育方式是需要因地制宜的,从没有什么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就像我们向往着美式教育的自由,同样的,美国人却正在为了他们的教育问题而烦恼。他们也不能满意自己国家的教育,“美国在考试上所投入的时间和金钱比起其他任何国家都多”(P.009),但是所取得的成效和为此的巨额投入,却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在美国,与其他任何科目相比,数学都更让学生想要逃避,与之相反的是,人们对体育方面有着过高的期待值。就像在韩国孩子面临的考试压力过大,从家长老师到整个社会的大形势都在发狂似的追求高分,考分至上的形势,导致了学习上的“用力过猛”,分数决定了孩子将来的命运。

  就像波兰人对其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依旧不满,或者是认为过于激进,或者认为仍有许多不足,或者是曾经令人满意的教育改革,在时间流逝之后也在现实的变化下令人生出不满,比如说随着外来人口(尤其是难民)越来越多的芬兰,外来学生已经成为了教育方面的新问题。面对教育方面的问题,从没有什么没有真正的完美的解决方案,只能是极力令更多人感到满意方法罢了。

  有一个理论,叫做“集体无意识”。就算放到了教育方面也是同样的适用。小到某个补习班的一间教室,大到了整个社会的诉求导向都是如此的。相信这本书对于那些教育改革者,甚至是老师和家长,都有深刻的启发意义。通过三个不同的美国学子在外国做交换生的经历,在三种不同的教育目的和在迥异的教育方式下,所体现的是教育思维所决定的教育模式会对整个的教育体系,甚至整个的社会造成何等重大的影响。

  毕竟,孩子是一个民族的未来,一个国家的未来。每一代人的青春都弥足珍贵,少年时光中故事,决定着下一代国民的素质和发展,砥定了下一个阶段国家的发展和未来……

  倘若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的话,无论学了多少都会在考试结束后以更快的速度还给老师了

  要掌握更多繁琐复杂的知识,必须要强大的记忆力或者理解能力,和演算能力。

  “在芬兰、韩国和波兰,几乎都存在一个共识,那就是为了获得成功,孩子们都应该学会更深入地思考。”(P.200)“学习的真谛——为了独立思考和探索新事物而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P.047)

  由令人感觉陌生的PISA测试所引发的对美国教育体制的深切忧虑,虽然PISA的测试范畴并不全面,但至少它能够衡量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就当下而言,已经没有更好的测试方法,能够衡量出各国教育的成功与否了。“PISA不是传统的学校测试。不过这个考试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必须开动脑筋认真思考。”(P.009)PISA的测试对象是15岁的高中生。该测试设计旨在于,评价考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个国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以在现代经济环境中茁壮成长。

  “测试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是以国家性的课程大纲为标准决定的,而是依据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被认为对未来生活非常重要。这是PISA测试最根本和最值得期待的新特征……PISA考察孩子们对成年生活的预备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教育体系的有效性。其目标是评估教育成果与教育系统想要达到的目标(由社会定义)的相关性,而不是与教学和学习的主体知识的相关性。如果要鼓励学校和教育系统将重点放在迎接现代挑战上,这种衡量真正教育成果的测试就是必要的。”(P.255)

  “PISA所考察的是顺利解决问题和自如沟通方面的能力,换句话说,在这个充斥着海量信息和受制于迅速变化的经济形势的世界中,每个人都要有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和照顾好自己家庭的基本技能。如果大多数青少年在这次测试中都表现不佳,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必须成为工程师或律师,但是她们都需要学会如何思考,不是吗?”(P.013)“可以说PISA衡量的不是考生的识记能力,而是志向和抱负。”(P.014)

  都说“大智慧”,似乎人们总是把智慧置于聪明之上,默认为智慧要比聪明高级,真的就是如此吗?可为什么,大都我们会默认“生活的智慧”“行动的聪明”,类似这样的说法呢。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读后感(十):作者对芬兰,韩国,波兰这三个国家的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

  作者是一个著名的美国编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阐述美国教育不如其他教育强国的原因,主要参考了三个教育强国:芬兰,韩国,波兰。以前我对美国充满了美好的幻想,觉得美国啥都是好的,尤其是美国的基础教育,那可是”儿童的天堂“啊。读了这本书让我对美国的基础教育(大学之前的教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更确切的说对教育这件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作者出于对美国教育的不满所以才想找出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美国教育的现状,那些教育强国为什么会那么成功?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这里的成功指的是在PISA测试中取得好成绩。它是从国民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教育问题,PISA成绩好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个人成长,以个人的幸福为目标的书,因为我还没有确定一个人PISA成绩好生活就一定会幸福。

  似乎所有人都对自己国家的教育不满,作者也一样,所以他在书中只指出了美国教育的不足之处,他的论证是有事实依据的,他密切观察和联系国际交换生的学习和生活,不仅从学校找出了导致美国教育落后的原因而且还分析了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学习成绩的影响。首先是内驱力,家庭和社会环境共同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教育强国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所有的人都一致认为教育很重要,学习知识,锻炼逻辑思维很重要,但是美国不同,美国的社会文化使学生更关心体育项目。我很想知道什么样的背景会产生这样的认知;好的家庭会主动带领或者陪伴孩子每天阅读,这比直接参与孩子的校园活动要重要的多,调查显示这两种陪伴相比阅读更能提高孩子更方面的能力;还有一个更好笑的是关于数学能力的评价,美国孩子如果在数学上失败了就会认为自己没有那根筋,是天生的,这不像他们面对体育失败时的态度。他们在体育失败的时候就会加强训练,觉得只要努力就会成功,你说搞笑不搞笑,是这样吗?作者没有误导我吧?然后是美国没有一个标准的教育目标,即什么年级学什么知识。如果有转学或者换老师的情况,这会导致了有的学生好几年都在学分数。还好中国在这方面做的不错。最后就是教师的素质问题。芬兰教师的薪酬很高,对教师的筛选也很严格,学习成绩排在前三分之一的才能申请教育学院,在教育学院还会接受系统的培训,工作前还要接受岗前培训,由于老师的素质高,所以学生和家长都由衷的敬佩老师。

  书中还提到了分流和严格教育的问题,从调查的数据结论来看,分流越晚青少年整体的PISA成绩越高,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贴标签“效应,一旦孩子被贴上”笨学生“的标签,他的PISA测试就会下降,从心理学上这叫做自我暗示吧。如果一个学校执行严格教育体制,这个学校的学生PISA成绩就会明显的提高,严格的教育就是指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为了顾及孩子的自尊心来掩盖他的不足。我觉得这得有一个度的问题,毕竟孩子在自由愉快的心情下学习效率才会更高。如果学生每天盯着自己的成绩,一心想超越别人而且还要背负着失败带来的压力,他这样真能学好吗?让我想起了我的高中生活,很恐怖,韩国那种高压锅似的氛围更恐怖。但是作者认为学生应该早早认识到竞争的残酷,这样才会适应这个社会,因为社会环境就是这样的,这个还有待思考。

  现在想想我们的教育,以上的因素中我们做得都挺好除了教师素质这一点。这样我产生了疑问: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是好老师,怎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书中的观点应该是支持应试教育的,但是在我国应试教育被批评的体无完肤,我想知道芬兰的应试教育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应试教育有高低好坏之分吗?恩,值得观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