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全两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全两册)读后感10篇

2018-06-04 20:2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全两册)读后感10篇

  《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全两册)》是一本由[日]笹部贞市郎著作,北京时代文书局·阳光博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5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全两册)》读后感(一):华罗庚的数学题

  类似这样旨在面向社会大众介绍更多数学知识的书,从小到大看得不要太多,从早前的《可怕科学之爱上小学数学系列》到装帧典雅的《无言的宇宙》,似乎除了装帧设计越来越精美之外,内容上基本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如果不是为了显示专业性以致内容过深,让我们这些早已然抛开学校里学过的数学知识的人看得是一头雾水的话,就是写得太浅恨不能从阿拉伯数字的1、2、3…开始讲起,然后讲着讲着本来有些幼稚的内容一下子跨越式的进阶到了绝对简单。虽然如此,我还是宁肯看的是后者,至少后者比前者看着内容方面理解的能够更多些。

  至于说到此书,上下两卷的主要读者对象并不相同,是以感觉比起本来就是以高中生初中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知识层面并不特别浅显易懂的上卷而言,出版前应诸多社会人士来信而重新改稿以社会大众为主要读者对象的下卷,读来倒是更觉趣味

  说来这位生人百余年前的作者(1887年出生),其成长经历倒是与我国的数学大师华罗庚先生少有相似之处。身为中国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后者自初中毕业后就读职业学校,又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辍学,此后,他用5年时间自学完了高中大学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而作者也是一样中途辍学,靠自己一心钻研,才在数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两人的数学同样是自学的数学。所不同的只是作者走的更多还是应用数学的路子,而后者搞的是更高深莫测理论数学罢了。

  说来建国后有一段时间科学家最爱做的就是写科幻搞科普,我想,如果说所谓的教育,就是指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后剩下的东西;那么,这样的课外兴趣书籍也该是同样的,即便是把在书上看到的东西全部忘光,只要能够让看过书的人产生对该学科的兴趣才是最好的。

  是以我个人更为偏好下卷中的【第1 章发现数学天才】这样介绍数学史的人物或者故事,该书收录了数学史上相关的故事编撰成集,有条理的介绍了数学的历史典故。至于上下卷中的那些个趣味数学题,说来惭愧,自从过了小学三年级以后似乎我就丧失了数学脑,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文科生物,……书中很多用算式举例的地方还有那些代入的程式,我干脆是一路跳着看过来的。

  但上下两卷均有许多与数学毫无关系的内容,用以激励启迪读者。类似上卷里的【第五章 学好数学,你需要哪些心理素质?】虽然同样是以名人故事为主体,读来是很感励志的,但是这些轶事名人却未必和数学有什么关系了。

  上卷主要是针对学生这个群体的,以求学和就业等方向心态指导为主;下卷是面向社会人士这个层次的,则主要是散谈生活及立业方面的感触。私以为,这些看似与数学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也没什么关系)的内容和今日的心灵鸡汤是一样的,或者能够令今日的人们更多了解些当时的人的生活与精神面貌。至少看了总是没坏处的。

  上卷【第二章 中国和日本的数学有多厉害?】介绍的中国数学成就前后加起来不到6页,其中还有一篇多是讲的对日本的影响的,剩下的96-124页是讲述日本数学的发展史的。都说韩国人为了文化独立“去中国化”已经到了走火入魔地步,但是那个年代的日本人看来一点也不比今日的韩国人理性到哪里去。

  可见,在攸关民族自尊感的问题上,民族的真的不可能是世界的,或者说民族的从来就不会是世界的。日本的“最好的”,再好也是日本的,这样看来,这个《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不过是“最适合”罢了。读后不觉黯然,不知何时我们国家也有人能够写出这样的书来?

  最后还要附上书中所引述的这首小诗,读来颇多感触,且在此与大家共勉:

  地球不是人类游乐场

  人生可不是一连串假日

  别再漫不经心了 要认真

  活得像一个人的时间总计

  才是一个人的真实年龄

  活得像动物的时间累积

  只能是动物的年龄

  请扪心自问

  我的真实年龄是几岁?

  《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全两册)》读后感(二):发现数学之美

  我小时候不喜欢数学,因为觉得数学特别麻烦。可是,我爸特别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考我们。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到底哪个重。我脱口而出:“铁!”这个答案被我爸笑了我一整个童年。后来又学什么鸡兔同笼,进水口和出水口一起进水问题,我就特纳闷,鸡和兔子好好的,分开放不就好了,为什么放到一个笼子里呢?至于吹水口和进水口,堵上一个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何必来为难我呢?

  到了初中,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学是基础,数学学不好化学物理也学不好!”以此来强调数学的重要性。不知道是这句话起了作用,还是我脑子太笨,总而言之,我的数学一到高中就整个处于瘫痪状态,听课犹如听天书,看见数学老师就像杨白劳看见黄世仁,既心虚又害怕!幸亏文理分科,虽然数学不好,也依然能够上大学。但对数学,我一直是敬而远之,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可有些事,不是你说躲就能躲的。儿子上学了,作业检查,还要上数奥,我被迫又重新拿起了数学书。不知道是因为时间太久远,还是心态不同,重新再看数学,我竟然能静下心来,和儿子一起慢慢研究。也因此,我才对《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好吧,我是实用主义者)。

  因为不用考试,所以能够以比较放松心情来看。这本书分上下两册,作者是日本著名的数学大师笹部贞市郎。他虽然只有小学学历,却写出了很多卓越的著作,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数学家。又因为这两本书是写给对数学有一定认识程度的读者看的,所以,内容就显得简单易懂(但对于我这个数学不好的人来说,有些题还是挺难的,有些题我也不会,就索性略过去了)。上册书主要讲了数学的起源、中国和日本数学的关系(这一章非常容易让人产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骄傲),以及日本式的观念和学好数学的心理素质。下册书主要是讲一些和数学有关的名人故事和数学趣题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头脑逻辑思考能力。此外,这本书中还收录了作者的一些随想,即使不作为数学看也是很有意义的。

  培根说:“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钥匙。”作为人思维智慧结晶,数学一开始就是因为需要而产生的。人们对现实的需要是大致相同的,所以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的发展却因为历史和地理缘故各自有各自的曲折,各国有各国发展的特色。数学的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而且作者还讲到了数学和政治科技乃至外交的都有密切关系。政治稳定,科技肯定收到影响,停滞不前,甚至会出现倒退的现象。而社会稳定的则会促进科学的发展,促使更多的科学家有更多的发明。而科技的发展有时则会带来经济巨大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至于外交,看看作者书中“中国和日本的数学有多厉害”就可以知道,遣唐使给日本数学的发展带来多大的变化!再看看印度和阿拉伯数字的关系,你不得不承认,数学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我原来一直以为写文章是很危险的,那些文字狱什么的,一想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可看看书中数学发展初期的那些残酷事实,那个因为意见不合就被扔进大海的的人是何其无辜不幸!再看看哥白尼、伽利略的悲惨遭遇,也让人在敬佩他们的同时又对当时的社会产生无限愤慨,继而又会生出感恩之心,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人的坚持奉献,才有我们现在的科学昌明和科技进步!

  作者在讲一个数学问题之前,首先会讲到这个数学题的产生原因以及解法。现在看这些问题,才觉得小时候的心思是多么幼稚可笑。原来这些问题都是来源于生活,是人类思维的美丽火花。单单一个π就有那么多人参与,那么多故事,无数人漫长探索才有了现在人们对于π的认识。

  “数学是人类智慧皇冠上最灿烂明珠。”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数学和哲学之间关系密切,其严密的逻辑和严谨态度更让人对其礼敬有加!原本那种“学了数学,不就是买菜的时候算个帐吗”的想法被彻底抛弃了!

  所以,书中的题可以不会算,但书中的思想一定能启迪你的思维,开阔你的眼界,让你重新发现数学之美,感受到思考的乐趣

  《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全两册)》读后感(三):数学里的好玩事儿

  这本书的作者虽然没有破解世界级数学难题,也没有发现重要的数学公式定理,但无疑他也是一个非常热爱数学的人。正是因为热爱,他不忍心看到大家因为考试而不喜欢数学;正是因为热爱,他才会写出这本供大家茶余饭后阅读的数学书,试图激发人们对数学的兴趣。这一点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来,当然不是引进版的中文书名,而是书的原名「茶の間の数学」。看到这个书名我就知道这是一本可以轻松阅读的数学书。「茶の間」这个词大辞林给出的解释是「 住宅の中の,家族が食事をしたり談笑したりする部屋」,用中文说就是住宅里家人一起吃饭一起谈笑的房间。看这本书是给在这样的房间里阅读的,能不既轻松又有趣吗?

  要说数学有什么用,我想把数学当做应试目的我们真的很少留意到日常生活中什么地方需要用到数学。但看完作者介绍的数学史后,我才意识到那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都是靠着数学才得以实现的呢。比如说习惯了10进位法的我们可能从来都没有留心过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用的是60进位法。我们更没有想象过在10进位以前人们是怎样计数的。原以为只有10进位法和2进位法的我才知道原来还有4进位法、5进位法等等。但这些进位法或多或少在计数时都会带来不便,最终靠着10进位法解决了很多问题。这样看来,我们习惯到会忽视的10进位法其实是一个超级了不起的发明呢。

  数学的出现并不是为了测试大家的知识水平,而是出于实用主义考虑。物物交换出现后,你不会算数就没法和别人换东西吧?大家分配物品的时候,你不会算数也没法平均分配吧?原始部落里,你不会数人头就没法判断当天出去打猎的人有没有都回来吧?封建社会里,你不会算面积就没法给农民划分土地吧?正是有这些现实的需要,数学才会出现的。而随着人们对数学研究的越来越多,数学能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亚当斯和赛维耶就先后通过数学运算预言了一颗行星存在位置,后来伽勒果然在预言的地方发现了这颗行星——海王星。仅仅通过数学运算而不用观察天体就能找出星星来,还有比这更炫酷的事情吗。

  数学史上的小故事还能给我们带来数学之外的启示。日本合算的消失就很好的教育了我们:学问不公开化最后只能是死路一条。关孝和是日本关流数学的创始人也是合算的集大成者,但按照关流的规定秘诀仅能传授一子及门生二人,绝不能传授他人。这导致普通民众没有机会接触到(更没法理解)合算。等到西方数学传入日本的时候,藏藏掖掖的合算很快就销声匿迹了。这多少还是有点遗憾的。而合算决不是个例,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也采取同样的规定,他们的知识决不能透露给外人弟子发现定理、定则等学术成就也不得以个人之名发表,而要以毕达哥拉斯之名发表。

  说到数学史上的遗憾事,除了这种藏着掖着导致失传的以外,还有一种更有趣的。这次人家倒是大大方方给出了答案,但就是懒得写证明过程,造成后世无数人在证明方法费尽心力始终不得其解。这就是费马先生干的好事,这个难题就是费马最后定理。事情是这样的,费马在《数论》中针对第二册第8个命题写下的批注提出:符合x²+y²=z²方程的x、y、z,可以带入任何整数;但当n大于2时,没有任何整数可以套入xⁿ+yⁿ=zⁿ方程里。费马又在该书的空白处留下这样一句话:证明的方式很美妙,但页边空白太小,不足以让我写下式子。费马就这么潇洒的留下来这道难题。1850年巴黎学士院悬赏3万法郎征求证明法,1908年德国数学联合会悬赏10万马克征求解答法。但在众多数学家的努力之下,这个定理只是相继被证明部分成立。至到1994年,英国的安德鲁·约翰·怀尔斯写出完整的证明。但目前还是有人怀疑怀尔斯的证明是否正确,因为一份长达168页的证明论文怎么看都不符合费马所说的“美妙”式子。

  像这样给后人出难题的绝不止费马一人,笛卡尔先生也留下了很多谜团,但他是成心的。他表示“如果我以更简单易懂的方式写下其原理的话,那些自称无所不知的人们一定会说我写的东西他们早就知道了,然后以此来责难我”。我想这就是聪明又勤奋的数学家给予自大狂们的一记漂亮的反击吧。他的这句话可真够我们好好反省反省自身的。

  要是继续将这些好玩的趣事一个个都记录下来,那可就要没完没了了,其他的趣事就留给大家自己在书里发现吧。当然,这本书里除了数学史和数学家的介绍里藏了不少趣事之外,还给出了各种有趣的数学题目。这些题目可比公务员考试里的逻辑题有趣多了,读累了文字的时候就翻到后面解解题绝对是个不错的休息方式。当然,有些题目比较难,试试看全家齐上阵能不能攻克它们吧。记得这是可以在茶の間里家人一起看的数学书哦。

  《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全两册)》读后感(四):让数学有趣起来

  跟邻居刚中考完的孩子家长聊起学习,她说她家孩子文科不行,全靠数学拉分,听得我很有点意外,一方面是这个孩子数学不错,另一方面是如今孩子的数学普遍不怎么好,才和这个孩子有差距。我上学那会,数学还可以,但学得有点吃力,有个同学数学一直不行,全部靠死记硬背数学题才能过关。

  一直以来很希望有有趣生动的数学书,《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这方面的要求,和充斥着大量例题和数学题的书不同,这套书分上下两册讲述了数学发展史上的故事、一些数学定理与数学家之间的有趣故事……既有纵的历史钩沉又有横的比较,还有学好数学的心理素质和技巧,算是关于数学的“百科全书”、我们知道很多门学科都有发展的历史,特别人文学科的历史读起来也是有滋有味,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对数学的“历史”不清楚,不了解甚至一度怀疑数学也有历史吗?是呀,或许我们学历史的时候只知道中国有个祖冲之数学家,其他的知之甚少。《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上册着重从“史”的角度为我们展示关于数学的发展,数学比较厉害的中国和日本、数学史、数学史上的牛人,让大家对数学有个总体的框架了解,对数学有个整体的认知。任何一门学科,必须从总体上建构一个大的框架,然后再学习里面的经络和支脉,这门学科才称其为薛科不然学一些零星的片段,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我们所谓的数学题,有一些可能只是重复的机械的联系而已,而真正让我们拥有数学思维的不仅仅是那样的题目,在《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一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与数学思维有关的有趣味的数学题。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完全不是一回事,当年我的数学成绩很好,却谈不上数学思维。在这套书的下册,作者为大家罗列了数学天才,他们在某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故事很励志。接下来又讲述了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让数学不再那么高高在上,找到学数学的自信,而锻炼脑力的数学游戏让我们看到了数学的有趣运用,在第四部分中还有一些有趣的培养数学头脑和逻辑思考能力的“习题”。

  《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全两册)》读后感(五):数学书竟然可以这样来写

  读了日本数学大师笹部贞市郎所著的这套上下册的《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让我开了眼界,数学书竟然可以这样来写,这是长见识了,如果我小的时候能读到这样的数学书,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应该会比现在浓厚得多,数学的学习成绩也应该比现在好得多。不过现在的小孩子有福了,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推出了这套有趣味的数学书,可以帮学生发现数学之美,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认识到数学是很有用的,从而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套书的作者笹部贞市郎是日本公认的数学大师,竟然不是数学科班 出身,而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励志楷模。他于1887年生于日本本州冈山县一个村庄,因为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只接受了八年普通高等小学的教育,不得不辍学。但是他不放弃学习,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自学取得了小学教师、中学教师的资格,而且终生以数学教育为职志。在我看来,正是由于这样的学习经历,他是自学数学成才,所以他比科班出身的数学家更能理解学习数学学生的艰辛。你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历程更为了解,所以写出来的数学著作更为贴近中学生,为中学生所喜欢。难得可贵的是,他的数学书出版后,受到了许多社会人士的欢迎和喜欢。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学生惧怕数学的学习,觉得数学很难学好,不是数学本身的原因,而是在教授数学的过程出了问题。如果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到数学是有趣味的,有用的,可能大多数学生都能把数学学好。这套书可以给我们教数学的教师和学数学的学生不少启示和有益的帮助。

  在这套书的上册中,作者先从数学的起源讲起,数学是因为需要才被发现的;进而介绍了数学的发展大致的历程;它背后的故事;它的实际的应用;以及它的学习方法。在这套书的下册中,作者讲述了许多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的应用;一些锻炼脑力的数学游戏;数学头脑和逻辑思考能力的培养;数学人的随想等等。这些内容,作者都是娓娓道来,让读者充分感受到数学之美,数学中蕴含的智慧。

  这样有趣的书籍值得推荐给中学生朋友阅读,也值得对数学有点兴趣的社会人士阅读。这样的数学书,开卷有益!

  《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全两册)》读后感(六):爱上数学而后学

  都说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在我们小时候,每当学习热情衰退的时候,老师总要这么唠叨几句,总结数学的重要性似乎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费力的事情了。

  本书作者笹部贞市郎也是这样一个数学老师。作为一个自学成才的数学家,他深知培养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书中,他想尽各种办法激发读者学数学的热情。无论你是偏爱文科想一探历史,还是实用主义想谋求工具,抑或意志薄弱需要读点鸡汤,全都可以一网打尽。也难怪称之为“最好的数学书”,排山倒海的公式和数据会令人畏惧,通俗浅近又引人入胜才能让我们主动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

  上下两册中,数学史的部分占的篇幅都很大。上册第一章是用时间顺序记录了世界数学史的发祥和变迁,各个国家研究数学的发展特点和共性以及代表性人物。下册则是介绍杰出的数学家,借他们的故事激励我们珍惜学习机会。

  相比于其他数学史书籍,这本书是我读过的最通俗的数学史,他的受众定位在中学生,所以完全没有高等数学的知识。讲到那些发明了美丽公式的数学家,作者也没有就其复杂的发现多做展开,更多的是讲述他们如何克服困难(家庭拮据、时势造成的怀才不遇、身体缺陷等等)一步步登上科学的顶峰,以及数学的灵光一闪赋予他们人生崭新的意义。并不是每个天才都早早显露出天赋异禀,有些人甚至被讥为愚钝,兴趣和努力才是他们成功的根本。如果说数学家阿尔贝是小时候被数学老师的评语“会成为一流数学家”激励而愈加发奋的话,作者也希望通过类似的鼓励发掘出读者的数学潜力。

  在我童年迷恋数学的契机是读到一本趣味数学题集,里面收录了相遇问题、鸡兔同笼等等经典的谜题,让我接触到了与学校教学截然不同的数学。前者能令人废寝忘食,后者却只是无趣的应试。不能改变教育体制,本书作者就着手于用趣味数学题唤醒学生的热情。书中收录的趣题与我童年所见如出一辙,仿佛又回到那段怀着兴奋感学习数学的时光。它不是要人傻傻地死算(可能要用到高等数学才能算出结果),而是启发读者换个视角尝试巧算,可能根本无需草稿就能一眼看出答案。如果我们从小接触的都是这样的数学教育,真的很难不爱上数学。

  关于学习数学的法门,作者也从前人的例子中做了总结。除了学习任何技能都需要的勤奋认真,他还告诉有志于数学的读者一些小技巧,譬如精力有限要集中于一点、以退为进转换思路、多阅读养成好习惯等。当然,有志于其他学习也是相仿的。

  丰富见识、寻找乐趣,爱上数学而后学,应该是能够事半功倍的。

  ——乙未年读笹部贞市郎《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

  《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全两册)》读后感(七):关于数学的学习

  关于数学的学习

  读《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全两册)》/by烟波浩渺1980

  说起来也很惭愧,理科一直是我的弱项。我不喜欢学,也没下功夫学,勉强在及格线上来回晃荡,说来都是借口。缺少的就是那份执着的劲头。本觉得学了文科,终于解脱了再也不用与铺天盖地的数学卷子打交道,就是平时网购或去市场,不能心算,我要手机计算器啊。然而,当娃上了小学后,终于明白了一辈子也不能摆脱掉数学,最起码小学阶段是不能不偷懒学习下,如何教会孩子学习数学。

  这个时候你也许会说,学校里有老师教啊!这样认为你就错了,且不说现在的班级是多人数的,就是人数不多一个班级四五十人也是有的。我也不想吐槽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求高成绩的各种说法、做法,也只能是做了父母的人才能明白。很多方面的知识父母一定要花上功夫去辅导孩子的作业和课堂所学。真是一点都不能偷懒。也不能说现在孩子们的题目有多么的难,毕竟是一二年级的题。可是、但是、当你混迹妈妈群、育儿群时经常会见有不少家长问:这道题怎么做,怎么求解。

  如此种种原因,也是我对这本书感兴趣的所在。我希望有这么一本书可以为我答疑解惑,能够在数学辅导路上变得更加博学一点,别的不说最起码要懂得帮孩子解答问题,而不至于毫无头绪,或者开网搜答案。

  《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全两册)》这本书的名字吸引了我,当我读完这厚厚两册书,感觉应该是最通俗易懂的数学书。从数学的起源到各方面的简单应用;从数学小故事到学习数学的各种态度和方法;从数学家的故事到各种数学游戏和题目,最后加上作者感想、随想。这套书包括数学中最为基础的知识,虽然不能对于实际题目有作用,但包含的内容确实丰富多彩的。年龄稍大的学生完全可以当做是数学读物来阅读,而不会晦涩难懂。这就是本套书的特点之一。

  笹部贞市郎,1887年生于日本本州冈山县手庄村(现高粱市),因家庭经济原因没有继续升学,只接受过8年普通高等小学的正规教育。后来通过努力,自学取得了小学教师、中学教师资格,终生以数学教育为职志。主要著作包括《问题解析法辞典》《代数学要义》《几何学辞典》《代数学辞典》《微积分学辞典》《三角法辞典》《解析几何学辞典》《定理公式证明辞典》等。于“二战”前在东京创立了“武藏学院”补习班,“二战”后在东京设立了圣文出版社,并在故乡冈山县创立了手庄学院,现为冈山县立川上农业高等学校。

  另外本书的作者同样是看点之一:学历只为初中的数学大师,潜心做学问,治学唯一个静字可得。笹部贞市郎用活泼有趣的语言将数学故事和典故解说的分为有趣,配合清楚地演算展示过程,读过后分外受教。渡边纯三在序言中把本套书称为“开启我研究数学的最重要著作”。可见本书对其影响之深。

  2015年7月3日星期五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2933702061@qq.com。

  《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全两册)》读后感(八):数学是怎么回事

  文/友竹

  提起数学,一些人可能会兴趣盎然,一些人可能会头疼不已。每当听到有人抱怨数学难和数学老师凶时,就想起当年被数学这门课折磨得体无完肤的自己。但是读了这本书,开始反思学习数学的经历——那些年不是学不好它,而是根本没用心去学。

  单看作者在“学好数学,你需要哪些心理素质”一章中讲的内容,就发现了自己颇多欠缺,而这些欠缺正是学好每一门学科都需要的,实际上如果我们拥有了作者提到的那些心理素质的一半,就能在任何一个领域做出一番成绩。比如,笨拙的人集中全力于一点也能成大师。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处在应试教育氛围中的我们,往往无法集中精力于一点,反而还要因为某一点的不擅长而溃不成军。

  声称自己学不好数学的人往往抱持一些顽固的观点:这门课很难或者很无趣,“我”缺乏数学思维、对它不感兴趣,学数学根本没用……实际上,这是对数学的极大误解。本书用很多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数学不仅有用、有趣,还很有力量。因为,无论在哪个时代,它都跟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数学这门课的发展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紧密挂钩。读者若能细究书中相关的举例,一定会被数学的力量深深震撼。

  探究数学源头要从数字的起源开始。远古时期的民族对于数字的知识十分缺乏,他们将超过3以上的数字统称为“很多”。这个概念在读过文言文的中国人眼里一定不陌生。据说,人一开始是使用手指及脚趾来数数的,但是双手双脚并用也最多只能表示20,若要表示21以上的数字,就必须再请一个人来借助他的手指、脚趾来数数。所以,我们现在使用的10、100、1000等计数单位都是靠祖先们历经几千甚至几万年的苦心研究得来的。想想看,光是数字的产生都经历了如此漫长的时间,而今关于数学的各类知识总结又耗费了祖先们多少心血呢!

  正如作者所说,今天的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大量轻松运用0~9这10个数字,利用加、减、乘、除进行复杂计算,从而进一步衍生出解析几何学、微积分等高等数学,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数千万年的历史中,流传着无数学者献身钻研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欧几里得那句名言,“学习几何学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至于中世纪的欧洲对研究数学的人大肆迫害,则让今天的人们难以理解和深深叹息。没有他们的坚持和奉献精神,我们是不可能见识到今日这么丰富的数学成果和感受到数学智慧的。此外还可发现,数学家们热衷走“秘密组织”的道路不是偶然的。

  作者说数学家是“秘密组织”, 主要原因在于某些数学流派奉行秘密结社主义,比如古希腊时期的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有日本的关流数学等。这些数学秘密组织的门下学员被严格规定,决不可将老师所传授的知识透露给外人,甚至高等的数学几乎都以手抄本直接传与弟子。而正是由于这种保密的教学方式,使得关流数学在新式西方数学传入后很快销声匿迹。对于非数学专业的人来说,可能对何谓关流数学不是很了解,但是作为日本人的作者深以关流数学为傲,并对其消失于世感到相当惋惜,所以花了大量篇幅来讲这个问题。

  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数学书,简直可以说融趣味、知识、励志于一体。作者不仅告诉我们数学是什么,如何才能学好数学,还以很多生动的例子告诉我们青春时光的珍贵,以及一个人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学业与工作。而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力自学成为数学大师的人生经历,更让人对本书产生敬意。

  《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全两册)》读后感(九):激发数学兴趣的数学故事书

  曾经看过一部名叫《龙樱》的热血日剧,剧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律师接手了一所三流高中的差班生,但是这位樱木老师为他们请来了最有特色的老师以及最有效的集中训练方法,最终让这几名学生考上了日本知名的东京大学。故事非常励志,而其中的老师的训练方法也非常有特色。之所以提这些,是因为手上这本《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也是非常有个性,能激发对数学兴趣与好奇心的素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本《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便是能激发数学兴趣的好文本。作者笹部贞市郎本身也让人佩服。他1887后出生于日本,著有许多数学方面的著作。虽然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笹部贞市郎读完当时应该的为期8年的“普通高等小学”便辍学了,但是在业余,笹部贞市郎没有放弃对数学的钻研与整理。在当小学老师时,笹部贞市郎自学应考师范学校的所有科目,拼命努力念书,终于在20岁时考上了小学本科正式老师,相当于从临时工形式考入正规军。随后又边教书边自学数学,并将教学中碰到的各种数学课外习题整理成数学卡片,累积起来,即是后来《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的稚形。笹部贞市郎努力了三年,最终考上了高一级学府,成为中学数学老师。笹部贞市郎的前半生一直在从教和数学专业上奋斗,对他来讲,自己“天生笨拙,没有什么特殊专长,对技能类的科目完全没天份,语文、文学不在行,地理、历史、物理、化学也没自信,唯独自小对数学特别有兴趣”。兴趣确实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对自己的了解,对数学兴趣的专注,让笹部贞市郎在数学方面大放光彩。

  其实《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前后两部,编制有点类似于“数学辞典”,讲数学史,数学起源,发展,背后故事,以及历史上有名的数学家。包括学好数学需要哪些心理素质等也有涉及。同时也对日常常见的数学问题一一梳理,引导我们从新的角度趣味而有料地理解数学的奥秘。文字内容深入浅出,浅显易懂,文字活泼有趣,再加上有趣的数学益智游戏,吸引人即便是茶余饭后也能兴致勃勃地读下去。

  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笹部贞市郎的讲解便是非常生活化,由生活中的一二事引入数学的话题,读这些就像生活散文随笔,每篇幅未尾附上一则数学小趣味题。可读可练习可动脑。

  《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全两册)》读后感(十):好玩的数学,智慧的力量

  离开学校多年了,假如现在让我再去做从前的题目,估计已经不会解了!别说是高等数学,更要命的是看看当今学校给小学生做的数学题、奥数题都会被懵住!想想自己以前数学成绩在班里还算是好的,尤其在中学阶段都是数一数二的,如今却沦落到这般地步,实在有些伤心了!不知是否因为尚有些数学的情愫还萦绕在脑海,所以读了《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教科书、理论书有很大的不同,其最大的亮点是故事性和趣味性。作者通过历史上一些真实的故事,典型的案例,生动的方式,巧妙的思路,把那些看似高深与艰难的问题以好奇来吸引读者,再通过逻辑清晰的方法来探讨和解决问题,使得形式上栩栩如生,方法上简明有效,结果上也记忆深刻,令读过的人都啧啧称赞。

  我们学习任何一项技能的目的是在实践中有效使用,数学和相关符号的发明和应用,也是应人类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诞生的。这套书从数学的起源、历史和一系列重要而有趣的故事,著名的典故,背后的秘密等,在了解数学的同时,也了解到了人类发展的历史。尽管书中有许多数学问题的确也很深奥,但因作者一步一步用图解和清晰的思路结构解说,故而让读者能快速理解和读懂,其中有些问题还很好玩,能诱发大家的探究心理,跟从线索,找到根源。

  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是没有答案的,就像数学中的一些问题无解一般,记得中学时几何老师曾经问如何用直尺和圆规把一个角三等分?说能找到解决方法可以得诺贝尔奖,结果大家花了很多时间去探索,依然没找到方法;如今在这本书中又看到了这个问题,说是无解的。那么人类对此做的努力和探索是否就无意义呢?我觉得不是,正是因为这些对命题钻研的精神,使得人类得以进步,技术得到发展,更多地发明和创造能够实现。

  数学其实是在生活中发现事物规律和找到解决方法的学问,其应用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能够扎实地掌握数学,灵活地运用规律,也一定能在更大的程度上掌控命运。这本书告诉我们,数学不是枯燥和艰深的,而是好玩的,有趣的,神奇的,迷人的,也会给我们带来智慧的力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