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薄薄的故乡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薄薄的故乡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6 03:05: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薄薄的故乡读后感精选10篇

  《薄薄的故乡》是一本由王小帅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薄薄的故乡》读后感(一):去参加过的沙龙,问过几个问题。然后聊天的时候跑偏了……

  我:

  以前在北京的时候去参加过一个王小帅和娄烨对谈的沙龙活动,当时日照重庆刚下映,就问了王小帅一个问题,说为什么重庆的人都一口京片子?

  我:

  王小帅说,这个电影,其实本来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地域指向的。但是山东日照和重庆的政府都给了钱,也提供了拍摄场地,所以他们算是投资方了,片名就用了两个城市的名字。本来打算拍的剧本片名叫《家乐福事件》,但家乐福不给钱……

  我:

  昨晚讲到青红这部片的时候王小帅还耿耿于怀,当时专门去找了飞鸽自行车想要拉点赞助,结果别人不赞助他。他说我从不拒绝广告植入啊,我缺钱哪,但是明显都没有商家要植入……上一部电影闯入者又亏了……

  我:

  我:

  没有分级制让家长对孩子该不该看电影不知所措,没有艺术院线(或者还有其他小众的比如B级片,cult片的院线……)把观众骗进电影院,就是对观众的不尊重。比如聂隐娘这部电影,因为前期宣传的误导,很多院线经理以为是一部武侠大片,所以最高给了18%排片量,很多普通观众被骗进来了,走也不是,坐也不是,因为和对电影本身的期待不符,这不是骗人嘛,放在几年前这是要喊退票的。

  我:

  当然也有人说分级制度啊,分类院线啊,还是得依靠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态改变,这些就会自然而然就达成了……否则怎么呼吁都没办法啊。

  我:

  在日本的时候去过一种电影院,就是买一张门票就能在里面呆一整天的,去过一个专门放各种日本cult片的影院,去看了一整天的铁男系列……那种体验,真是杠杠的,头昏脑涨的,但是超爽,虽然也听不大懂台词……

  我:

  日本还有专门放色情片的电影院……最近的一部日本电影《0.5毫米》里面就有关于这种电影院的情节

  我:

  哦,是去年的电影。去年两部安藤樱主演的电影,百元之恋和0.5毫米,都挺好的。

  我:

  这种类型的日本女性形象,真的让人特别舒服。

  而且日本的这类电影绝不说教,但是又直指社会的另一面,如果韩国人来拍,就是大阵仗的阴暗面,但日本人拍起来就是常态,但常态里有让人觉得这个社会要腐烂下去的部分。

  0.5毫米和NHK的一些纪录片结合起来看,日本社会里出现的孤独死现象,还有老年人的性需求问题,都是很值得讨论的部分。谁说中国又没有这样的问题呢,只是我们看不到罢了。

  我:

  日本人特别会将性这个话题摆到台面上,而且没有一点咋咋呼呼的样子

  我:

  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讲的日本出现的一种看护士,专门为老年人和身心残障者提供性发泄的服务……大部分时候是用手的,当然也不排除现实中出现的其他更进一步的服务……这种服务是人道的呢,还是近似于提供性服务呢?她们是看护人员呢还是仅仅只是性服务者或者说妓女呢?当时给我深深的思考……我觉得还是需要有一个限度的,但是注意到这点的日本人很值得赞赏。忽略了或者刻意回避了不代表问题不存在。

  我:

  有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真的身心障碍者这些人看做是和我们平等的个体的话,他们是否具有获得性快感的权利。用罗尔斯的试图抵消一切运气的影响的“公平的正义”的观点,这些特殊个体由于先天的缘故,也许永远无法获得伴侣获取性快感和安慰,那本身也是对身心的一种折磨,并且心理学已经验证由于缺乏性上的满足和发泄,个体会导致和造成心理障碍。但是当我们把这个问题放置到中国的现实环境中的时候会发觉,连身心正常的人的性满足都是一个问题……比如家庭分离的农民工群体,我不是指这些人就该为他们提供性服务,而是指,为什么城市的发展或者说国家的发展一定要造成很大一个群体个体家庭的破裂和分离呢?好大的问题,还是指向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这个元主题上了。另外,大部分人只注意到男性,女性呢?她们有么?还是说在男权社会里,女性仍旧是被压抑的,甚至是内生的压抑。

  《薄薄的故乡》读后感(二):所谓归属感,不过是嗅到了熟悉的气味

  是2014年度最美的书之一,铅印的文字旁边有作者的笔注、插画以及涂改,感觉就是一份手稿原件,手感不错,唯一的缺点是配图插入的位置不甚理想,前后页衔接比较生硬,隔了几页图片之后,前后内容不免遗忘。内容本身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题材,那个年代的集体发配和迁移,是时代的特征也是一代人永不磨灭的记忆,而细读之后又不能算一个普遍现象,作者其实不能算是当年盲流中的普通一员,父亲是戏剧学院老师兼演员,母亲也是大学毕业后从事军工仪器生产的,他们严格意义来说不是上山下乡的劳工队伍中的一员,是支援建设的知识分子,我认为性质上无法等同,即使对命运无法做主更多的是服从安排,但毕竟文化层次与底子、见识与机遇会和大部分的工人、农民不同,因此作者的故乡虽薄到底不颓败,也没有再无翻身机会般的绝望与伤痛,看下来更多的是一种无法融入地域、时常变迁的疏离感,与土地的疏离,与周围人群的疏离,与自己回忆的疏离。

  自然,乡愁这样的东西我理解并不深刻,生于上海长于上海的我从来没有在城市之中迁徙过,长年囿于同一块土地的我或许很难说自己可以理解地域文化的差距、交不到朋友的孤单以及颠沛流离生活的不适感和无法融入周遭圈子的隔阂。但是我想,大背景式的孤独无论是不是在故乡都会发生,并不是背井离乡人的专利,对于大城市的孩子来说,时时刻刻也会感觉到孤单与寂寞,与人群的格格不入,我们也有属于我们自己跌问题,城市之间的情感与纽带本就比较淡漠,不比乡村都是背靠黄土、整个村庄同是血脉相连的同姓族群,家族意识与团结意识较强,一个人离开了大家庭后,不适感是在所难免的。而城市也并不是不欢迎外来人的介入,而是她养育的人们在她独具一格的教育方式下早已形成了自力更生、独自拼搏的性格,对于“根”的意识几乎没有,因此也谈不上寻找文化归属感,本就是一个包容的大氛围。

  我相信对于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大地来说,追忆故乡、寻找故乡的事情永不会停止,作者那一代人固然是有整个时代背景的因素,很多迁徙都是被迫做出的,而如今的社会,也同样因为贫富的极端差距,资源不对等等原因,引发大批规模的人潮流动,一道墙圈起来的便成了一座城,有人进来也有人出去,流动是永不会停止的,好比北上广深的漂流族们,他们都有自己薄薄的故乡,有充满奇幻色彩的异乡;重重的行囊、背负在肩上的责任与老家家长的期望、还有挤压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无处安放的梦想等等,相较之下,或许如今的乡愁更加使年轻人忧“愁”一些,毕竟与作者70年代相比,经济差距日增、价值观念变化良多,地域上自己虽可以控制命运,不再像之前遭受户口限制的歧视,但也有了很多新生的问题,或许一代代人都是如此成长起来的,带着成长途中的这种种伤痛与代价,破茧成蝶。而现在这个时代变迁速度太快,见惯流水阵营式的故乡母亲,恐怕都早已不似从前这般多愁善感了吧。

  《薄薄的故乡》读后感(三):尘埃落定,心满意足

  最初买这本书,是去年为第一次做论文的准备,后来发现任务量巨大,《闯入者》仅占二十分之一的篇幅,于是也便一直搁置,近日终于读完。

  起初,对于第六代的印象,停留在概念性的词汇上,「边缘」「地下」「独立」「被禁」等等。却原来,他们有着如此鲜活而独特的生命体验。

  这一代人,终归是幸运的,所经的苦难并未大到改变命运,转而变成了创作与精神的财富。生于60年代中期,文革的阵痛于懵懂的他们,不过《我11》里边遥远的枪声」目睹的武斗」父母街坊隐晦的言语」与从未唱出的后半句革命歌曲。正青春时候,是八十年代理想主义的黄金时代,在最纯粹的大学中徜徉,政治与诗歌,占据着生活的全部。物质与金钱,并未像如今一样,腐蚀着一切。89后,社会一头扎进商业化的浪潮中,他们却背道而行,以叛逆之姿登上舞台。这是属于他们的一代,世纪末的狂欢与恐慌」潜伏与思考,坚持着特立独行的一切;03年,中国电影拖着沉重的躯壳,告别了国营体制这一名存实亡的圈套,转身走上市场化的康庄大道,于他们来说,似乎却是一条更艰难而未知吉凶的道路。

  王小帅的独特,更关乎其独特的生命历程,三线的回忆」流散的轨迹」无根的漂泊」天南海北的乡愁,填充着他薄薄的故乡。

  有太多的共鸣,对大鱼的恐惧,坐火车的体验,沿东湖骑行的肆意,无处寄放的乡愁,对尘埃落定的抗拒;也有太多的警醒,那样痛苦而煎熬地对未来的思索,我似乎并未有过,那样决绝的背道而驰,是我一直幻想却从未拥有的勇气。似乎总在随波逐流,如温水里的青蛙,明知波澜四起,却无所为的等待着既定的命运。可是,你不去抗争,又有谁会为你的命运负责呢?而又有多少人,是在不断的优秀里走向了平庸。

  《薄薄的故乡》读后感(四):电影中的乡愁,记忆中的故乡

  每当一个电影出来,大家总会揣测里面的角色原型,于是就出现了很多臆测的故事。这些臆测的故事又都源于我们曾经的生活,成为我们的记忆,这就是所谓的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吧!

  导演说:我可以失去故乡,但不可以失去记忆。记忆将成为另一种故乡本身,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记忆回到故乡,无论你身在何时,何处。看到这句话时我的脑海里闪现了很多画面。站在屋顶平台,看着一节节的车厢从我眼前一闪而过。表姐问我:“你不愿意在那个城市了,你可以到我这里来,我们也可以做个伴,一切从头开始”。我顿了顿:”我想回家,我想在那个有熟悉味道的地方,外面再好都不是我的家,我不喜欢飘着的感觉”。我随了自己的心意,回到这个梦里看到的地方,但是梦里他的样子已经消失殆尽。忙碌着看不到脸的男男女女替代了房前屋后唠家常的人们,停满了私家车的大街小巷替代了带有生活气息的街头巷口,滚滚浓烟的工厂烟囱替代了绿油油的田地和农家的袅袅炊烟,轰隆隆的机器声遮盖了原有的鸟语花香……我有故乡,可我又找不到她,她无声无息的消失了,却会一直存在我的记忆中。

  导演的电影几乎都看过,看过这本书后我又特地去看了其中几部片子,导演的好几部电影都取材于他的童年生活,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于是导演的乡愁和关于故乡的记忆就从“三线三部曲”中提炼出来。

  此书的设计确实别具一格,封面的硫磺纸翻起来哗哗响的声有种旧日记的感觉,书中导演手迹作为旁白让人想到中学时语文课做的笔记。一直都是懒的典型,懒于弄笔记本,懒的整理笔记,老师讲的重点全部写在书的旁白处,一学期下来整个语文书密密麻麻。

  书中多处导演画作,与父母朋友的书信,家人朋友的照片,剧照等。唯一让人感觉累而不爱的是翻过这页下页是这些图片,认真看完图片和旁白后,发现不记得上次正文内容是什么……

  此书分为几个部分,电影的乡愁,很多取材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小时候的道听途说,所以解读电影部分和父母的讲述部分以及自己的经历部分有重复,让人有种这个地方我读过了,怎么有有这个,翻错页了?

  导演的文字如他的电影,不过分渲染,平实叙事,用自己曾经的生活、身边人曾经的生活相关记忆去妆点电影,温暖人心。

  保存记忆,保存精神上的故乡。

  《薄薄的故乡》读后感(五):露天电影。南望山。

  其实我都不怎么看书的..最近偶然去了一次图书馆竟然有了看书的行为..也好。之前看不下去一直,闲置这样也不错呢

  感觉很写实。贵阳和武汉那两部分看得很认真,也许是因为贵阳的露天电影,上学路上坐在马拉车上一颠一颠那些情节像我小时候,武汉的南望山是我经常路过的地方吧!父亲和母亲的那两段就是那个年代的缩影,看着那些黑白照片不禁想到了家里爸爸妈妈黑白照片里面那青春洋溢的脸庞。

  父亲那一章让孩子记路的细节感觉很写实,这些是生活中确实存在但是大家都不以为意的事情。

  母亲那一章振臂高呼类似红卫兵运动的情节,我的妈妈也对我讲过。

  书的版面也很有特点,笔记的形式。

  2015年11月26日00:59:59

  《薄薄的故乡》读后感(六):没找到故乡的王小帅 打捞了无尽的乡愁

  人们总喜欢对一些人成名之后的经历紧追不舍,每一个细节都恨不得放大几十倍来抠捏推拿,至于他们早年的成长、蛰伏时期的颠沛迷茫,却鲜有问津。

  不排除为了配合市场和话题营销,他们早期青涩的心路历程被精心挑选出最具戏剧张力的一部分,作为对现今光鲜生活的映照,但那些不过是吉光片羽罢了,剩下的未被选中的,却是他们生命中“沉默的大多数”。

  从这个角度看,《薄薄的故乡》讲述的更多是王小帅早年生活中不为人知的“暗区”,也是自称无根的他的一部寻根之作。这些看似闲散的不那么目的明确的文字,是他最初最容易掏出心窝时留下的体己话。

  书中的王小帅,可能和你我一样大,也可能和我们的爹一样大,遵循着这些文字胡乱生长的痕迹,玩味或品嚼,总能发现一点儿当年的甚至是现在的自己的影子。

  王小帅说自己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他在上海出生,幼年跟着父母从贵阳搬到武汉,在北影读完大学去了福建,在福建待了两年后决定流浪北京。流浪这个词听上去文艺、浪漫而又轻狂,但这也意味着不再有一个安全长久的庇护所,没有了体制内的档案与户口,父母不在身边自不必说,死党有了正式女朋友之后早年那个聊天喝酒的小天地也不复存在。

  1992年,王小帅26岁,他睡10元一个铺位的招待所,偷偷蹭剧组美术的床,辗转了一个又一个不知名的旅社,生存的念头压制着拍电影的想法,意识到自己差点习惯了机械地思考明天去哪儿找免费的床铺后,那种二十代(20-29岁)年轻人特有的对“明天做什么”的迷茫和不确定在脑内四散。他在书里写下自己的疑问和呐喊:你必须做点什么!我是干什么的?我想干什么?于是乎,在没有投资和摄影师的情况下,他说服了胶片厂保留一些几近停产的大卷,用一开就拖拉机似的哗哗响的摄影机——他就这么开始拍电影了。

  他用平淡的叙事告诉我们他“三线”苦哈哈的日子。因为对福州的陌生和对北京的不舍,他在心里重复着那些不属于他的、陌生的、总是空无一人的地方。似乎场地的辗转也好过自己和自己做伴,像他的电影一样:1998年的《扁担·姑娘》、2001年《十七岁的单车》,外乡人来到大城市里生存一样需要抱团取暖,喜怒哀乐平淡是真但是又透着一股文艺青年的细腻情怀。

  现在的二十代也许会用上“辗转”一词,不过交通的便利和相对富足的条件,让这些年轻人在城市与城市间短暂地迁徙,没有了那份过于拮据的生存压力。但是同样的,年轻人对于生存、对于未来在何处落脚这一终极哲学问题的思考依旧横亘在心间。于是迷茫过的,和正在迷茫着的,看着小帅的文字,总能想起点儿什么。

  《薄薄的故乡》读后感(七):没有故乡的人,乡愁最重

  我出生在江西,可是我的祖籍是安徽。

  我的祖父辈60年代初从安徽逃难到此,组建自己的村落,扎根生活,但仍然说安徽话,保持原本的习俗。我的父辈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对成长于斯的这片土地不亲。

  轮到我,已经是迁徙的第三代了,但情况也没有多少好转,我不会说江西话,也不会说安徽话。语言是身份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乡音这种东西,会天然的拉近距离,但是我没有乡音。我的故乡,是一片迁徙的村落。

  这种状态,使我对漂泊者有天生的认同感,当我读到骆以军,读到张大春这些台湾外省第二代的文章时,我能理解,因为我们心里都知道:此地虽然是我家,但我是从别处来的。别处回去不,此处却也不是,就是这么夹在中间,两头不落。这种内心地基的不稳定,会引发更多思考。

  比如王小帅。这位著名的导演如此痴迷的拍摄关于“三线”的故事,正是因为他想找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乡愁最重。

  王小帅是没有故乡的,他在新书《薄薄的故乡》中彻底摊牌。他的情况要比我复杂的多,他1966年出生在上海,但是四个月后就随父母“支援三线”去到了贵州贵阳郊区,一个四面环山的地方。然后,在他读初中时,又迁徙到了武汉。接着,十五岁,他独自去往北京,考入中央美院附中,并在此生活了八年。

  那么,他的故乡在哪呢?上海,只是出生,贵阳是童年生长的地方,他一度把这里作为故乡,可是20多年后回去,他发现自己不会说贵阳话,他不被认为是贵阳人。武汉?北京?更不是。

  最终,他在序言的最后发现了真相:现代人的“故乡感”已经越来越淡化,哪里都一样,更多故乡的意味只有在记忆中去寻找。

  “你可以失去故乡,但是不可以失去记忆,记忆将成为另一种故乡本身,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记忆回到故乡,无论你身在何时,何处。”

  这本装帧精美独特的书,正是王小帅的尝试,试图通过文字找回“故乡”。书里分为七个部分,大致以他的生活状态切割。《镜中无光》是写贵阳的生活,他记得家里墙角里有一面镜子,但是从未有人用过,落了厚厚的灰。《湖边青年》写武汉,当时他们家住在南望山,靠近东湖。《城域边缘》写福建,当时他电影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福建电影制片厂,那是一段苦闷的日子。《电影中的乡愁》写他的“三线”三部曲的创作故事,剩下还有专门写父亲与母亲的文字各一章。最后,还附了些日记、信件等文字资料。

  从文字上来说,最好看的无疑是《镜中无光》,因为这正是他心心念念拍了三部电影还没有说完的地方,他的童年,他之所以成为如今这个人的史前历史,都在这儿了,他回忆的很真诚,很用心,像北岛写《城门开》,童年视角总是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好。

  看这本书最大的惊喜是:王小帅写得真好。我指得是文字本身,他写父亲、母亲,往日的邻里,少年的孤独,都非常请准,细节丰满,历历在目。和某些导演出的书不同,这本薄薄的故乡是真心写的,是一个中年人的半生回望,意味深长。

  不知为什么,我总是爱看回忆文章,也许,是因为我也想搞清楚自己的故乡和来历吧。

  《薄薄的故乡》读后感(八):【书评人俱乐部】薄薄的故乡,浓浓的乡愁

  我看过著名的导演王小帅拍摄的电影《青红》,那秋冬萧瑟的边远小镇,天色总是青青的;那山间小路和镇上石梯,总是湿漉漉冷冰冰的;那空气里笼罩着沉郁的阴霾,总是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沉默木讷的青红被父母一代背井离乡的时代包袱,割舍不掉的上海梦压抑着……一部电影看完,我当时感受就是压抑,觉得没什么好看的,未能理解导演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是要表达什么。新近读了王小帅导演的新书《薄薄的故乡》后,我才真正体会到:电影《青红》的时代背景是与他少年时代的特殊记忆息息相关的。

  这本书的封面装帧独特,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简简单单,薄薄的故乡五个小字,位于在封面的底部,这样的封面设计清清爽爽。翻阅书的内页,发现里面有许多涂抹过的痕迹,以及王小帅导演重新编辑的手记。书的内文版式的设计,抛开了传统的样式,将印刷字体与手记相结合,使用崭新的形式展现了作者的记忆,独特的回忆录带给读者一种真实的体验,仿佛作者絮叨他的往事时就在你面前。书的页眉设计如同电影开始时那些向上无限循环滚动的字幕,真是别出心裁,大概只有导演才能将书的设计和电影联系在一起,也才会有这样的颇有特色的设计吧。书里面有许多王小帅导演的照片资料、父亲的肖像以及童年生活场景等图画作品,还有当时与父母、好友的信件往来、日记、剧本……,这些珍贵资料用实拍印刷的方式呈现在书里,又带给读者一份真切、诚挚的回忆。

  《薄薄的故乡》中王小帅导演说他没有故乡,他1966年出生在上海,但是四个月后就随父母“支援三线”去到了贵州贵阳郊区。在他读初中时,又随父母迁徙到了武汉。接着,十五岁,他独自去往北京,考入中央美院附中,并在此生活了八年。当他电影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福建电影制片厂 ,两年后又回到北京。他说不清楚他的故乡在哪里?是上海?贵阳?武汉?亦或是北京? 正是王小帅导演觉得他没有故乡,才尝试通过文字找回“故乡”。

  本书通过七个部分,《镜中无光》、《湖边青年》、《城域边缘》、《电影中的乡愁》、写父亲与母亲的文字各一部分、信件日记剧本等文字资料,在记忆中去寻找故乡的意味。 其中《电影中的乡愁》里面讲述了生命三部曲——《青红》、《我11》、《闯入者》的创作过程和解读,正是《镜中无光》中他的童年,他的父亲、母亲、往日的邻里,少年的孤独的真实写照,因为这是他成长过程最重要的时期,也是他心心念念拍了三部电影还没有说完的地方。

  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体会到王小帅导演如此痴迷的拍摄关于“三线”的故事,正是源于因为他想找到故乡。找不到的故乡,抛不开的乡愁,翻阅这本薄薄的小书,自己的思绪也随着王小帅导演去怀念自己那些逝去的日子。

  《薄薄的故乡》读后感(九):没有故乡的人却写了一本故乡书

  【朝话by美好牌收割机⑤】没有故乡的人却写了一本故乡书

  在上海出生4个月后,跟随父母来到贵阳“支援三线”,13岁因父亲工作调动迁到武汉,15岁考上央美附中来到北京,23岁北影毕业后分配到福建,两年后逃离体制,开始他的“北漂”和独立电影创作生涯。从《青红》到《我11》《闯入者》,第六代导演王小帅一遍遍在光影中回望他的童年所在地贵阳。现在,说不清自己故乡究竟在哪里的他写了一本关于故乡的书。

  书名:薄薄的故乡

  作者:王小帅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5月

  定价:48元

  设计师:孙晓曦

  推荐阅读:书度视频《他导演了王小帅的<薄薄的故乡>》(本书设计师孙晓曦访谈)http://dwz.cn/27tRwv

  摘录:

  1. 实际上现在人们的故乡感已经越来越淡化,哪里都一样了,更多故乡的意味只能在记忆里区寻找。你可以失去故乡,但不可以失去记忆。

  2. 对于很多三线子弟来说,那个时间和地域太封闭了,他们的身份太特殊了,那么多年,他们就像一群抱团取暖的人,因着同样的命运生活在一起,构成了与外界不同的生命记忆。特别是对于后来离开的人来说,那一段生活就像一坛老酒,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空间里突然被封存了,以至于后来的风风雨雨都与这段记忆无关,它是属于三线人自己的秘密。

  小感:

  坐在书桌前翻看这本书的时候,刚刚从电影院里回来,贾樟柯的《山河故人》让人沉郁凝重。世界发展得太快,我们在一生中身体和心理经历的位移较之过去都不可想象,而在前进过程中失掉“故乡”的人,终其一生都在找寻记忆中和想象中的故乡,像极了追索身世之谜的俄狄浦斯王。

  这是一本充满手工痕迹的书,小帅导演娓娓道来的讲述里穿插了许多老照片、素描、书信,还有他的手写补注,书名“薄薄的故乡”是定制的铅活字……小细节很多,设计师巧妙的构思,让我打从看到它的第一眼起,就陷入了关于故乡的浓浓的愁绪。

  注:这是为米茶&彭浪“自品牌”群撰写的图书分享,转载请署名+注明出处。我的豆瓣日记里有图片http://www.douban.com/note/523587011/

  《薄薄的故乡》读后感(十):没有多奇妙的奇妙人生

  之前去先锋书店想给我姐姐买本书,刚好看到这本《薄薄的故乡》,作者王小帅,隐约想到了《我11》,又想起几年前在奶茶店里看的杂志,好像电影里有乔,那个我姐姐喜欢了好多年的男孩子,后来就买了这本送给她。 前阵子我在家里看这本书,风格我意外的接受,又现实又理想主义风格的样子,最奇妙的看到了刘小东和喻红,我没有看过《冬春的日子》,只是高中时特别爱看的一本杂志叫《看天下》,有一本最后的几页就写到了他们,总是对那个时代的青春人群记忆深刻。一瞬间梦回我的高中时代,过去真的已经好几年了啊,又觉得人生好奇妙啊,不断走过去又被不经意间的某某某惊的回过头,一面还说不回头说再见,原来好几年前我还曾看过这群人的故事呢。

  人生啊,也没什么吧,也挺耐人寻味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