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蚕》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蚕》读后感10篇

2018-06-07 21: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蚕》读后感10篇

  《蚕》是一本由[英] 罗伯特·加尔布雷思/J.K.罗琳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0.00元,页数:4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蚕》读后感(一):抽丝剥茧读推理

  因着前半年工作过于忙碌,我都有好久没有时间静下心看长篇小说了,尤其还是推理性质的小说。这一类的小说需要专注专心,善于抓住细枝末节才能读出其中的韵味感受作品里包含的节奏。还好,从周末起,我手头的工作告一段落,为了放松心情,便捧起来这本《蚕》,最开始还觉得文字有些涩重,差点中途放弃,但耐着性子多读了几页,就发现作者写作笔法渐入佳境喜欢跟进情节的我已经难以放下这本心思缜密厚重小说,就这么熬夜点灯把它一口气读完了。可以说,读推理小说的过程就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心不静的人很难读出其中的奥妙。这跟作者所起的书名《蚕》有个异曲同工之妙。

  我相信很多读者在开始都跟我有一样问题:罗琳为何要改一个名字写小说?而且用的是“罗伯特•加尔布莱思”,一个听起来有点刻板男性化的名字。说实在的,若不是书的封面介绍了作者的真实身份是“J.K.罗琳”,我真实很难从这本小说的文笔和写作方式上看出这事罗琳的手笔。在书店里也可能就一眼瞟过去,不注意这本书了。毕竟,罗琳的名号当年是极为响亮的。大学时代我把几部《哈利波特》全都买来看完还意犹未尽,后来还跑到电影院电影版,《哈利波特》系列当年引起的轰动至今难有哪部小说望其项背啊。真心期待罗琳可以推出更多的有关斯特莱克的系列小说,相信未来的她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蚕》读后感(二):看你从什么角度看这本书

  看这本书之前,我认为它是一本悬疑推理小说,能写出哈利波特的人,她写命案推理小说会怎样的精彩呢?并没有。在阅读的过程中,在剧情上通篇没有吊我胃口地方,没感觉出一环扣着一环,让人急切着想阅读下去,可能是和中间几个“无关的小事”穿插写在其中有关,命案的整个调查侦破过程不是很紧凑

  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在疑问,作者在这里穿插几个其他客户案件有什么用呢?由于我没有读过第一部作品,我并不清楚,在本书中穿插交代科莫兰和女友感情线有什么作用。我知道这不是在做阅读理解,但是这些情节并没有帮助科莫兰破案,倒是帮助我丰富了对科莫兰这位硬汉的形象。而且我认为这些情节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这本书的节奏,我是来看悬疑侦探的,不是看人物传记的,这让我的阅读体验打了折扣。

  当然,罗琳阿姨能够写出这本书肯定是棒棒哒,也体现出了她刻画人物形象的功底,我在这儿闲言碎语不敢有资格批评这本书,仅写一点自己的阅读体验,供大家品评,可能是我对罗琳阿姨的期待略高了。

  《蚕》读后感(三):谁说图书业就是绅士淑女行业

  之前看《岛上书店》,里面有段伊斯梅的话,说 “图书业的人跟其他人不一样,这是绅士淑女的行业。”我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所以在评论时写,我们身处某个行业,容易形成固定看法,或者是很深的理解。但事实真相就一定是这样吗?!直到最近看了罗伯特· 加尔布雷思(J.K.罗琳的化名)的最新小说《蚕》,我才发现,其实我的质疑是对的。这部小说,就是以图书业为大背景的,看完后你一定不会认为图书业就是绅士淑女的行业。在看书的过程中,再一次验证了智商是我的硬伤啊。

  阿富汗战争退伍军人科莫兰·斯特莱克,因破了高难度谋杀案(卢拉 ·兰德里案,或 《布谷鸟的呼唤》)后,开始在侦查界有了名声,客户不断增多。他的工作多是维护那些天性多疑,屡屡遭到背叛的富人们利益,如:帮一帮富婆摆脱小白脸丈夫案子。利奥诺拉 ·奎因的突然拜访,使他接手了其丈夫欧文 ·奎因的失踪案。在面临一切费用可能是空谈的尴尬下,是一种怜悯好奇复杂情绪促使斯特莱克接下了这个案子。

  斯特莱克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桩极其简单的案子,却不料在见了交火出版社编辑克里斯蒂安 ·费舍尔后,对方在推测是谁雇佣了他,引出了出版公司总裁丹尼尔 ·查德和畅销书作家迈克尔 ·范克特,以及欧文 ·奎因最新小说《家蚕》。整个案子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扑朔迷离。随后,在与利奥诺拉的通话中,又牵扯出了欧文 ·奎因的图书代理人利兹。而书名《蚕》的意义,在这里被第一次正面提及,家蚕是蚕的学名,如果要从茧子里抽丝,需要把蚕煮开,活活煮死,这样它们就不会破茧而出,把茧弄坏了。

  在妮娜 ·拉塞尔斯的帮助下,斯特莱克取得了《家蚕》的复印稿,读后,认为这是一部精神病人的作品。 斯特莱克在她提供的信息下,找到了塔尔加斯路一百七十九号(乔 ·诺斯赠送给迈克尔 ·范克特和欧文 ·奎因的一套房子),他在这里发现了死相惨烈的欧文 ·奎因,被凶手绳索捆绑,掏空了胸腔和腹腔。而更巧的是,《家蚕》里描述的家蚕的死法和现实里欧文 ·奎因的死法一模一样。至此,警察开始介入案件,案件变得越来越有意思

  一开始警方便目标锁定为利奥诺拉,认为她有足够的理由杀害丈夫 欧文 ·奎因,但斯特莱克的直觉则认为不会是她,开始和助理罗宾大量寻找线索。他们先后拜访了伊丽莎白·塔塞尔,丹尼尔 ·查德, 妮娜 ·拉塞尔斯,杰瑞· 瓦德格拉夫, 迈克尔 ·范克特等人,希望从中找到一些明朗的线索。在聊天的过程中, 杰瑞· 瓦德格拉夫提到了蚕的意义,这是书中第二次正面提到,“写《家蚕》时,他( 欧文 ·奎因 )只跟我说过蚕象征着作家,必须经历痛苦才能得到好东西。”到此,案件还是没有特别进展,但媒体已经开始大肆报道欧文 ·奎因事件,他的书开始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热卖起来。

  斯特莱克抓住了两次想要行刺他的双性人皮帕·米奇利(又叫菲利普 ·米奇利 ),通过对方提供的线索,《家蚕》中所代表的人物,越来越明晰。斯特莱克与助理罗宾还设局,从欧文 ·奎因的情人凯瑟琳 ·肯特处得到了想要的答案。通过不断增多的线索,以及斯特莱克的直觉,他捕捉到了微妙蛛丝马迹,在潜意识里顺点连线。“在一团互不相干的证据清晰浮现出凶手的画面,那个形象阴森而狰狞恐怖:这起案件涉及痴狂的心态极端暴怒,以及一个精于计算聪慧深度变态大脑。”但以我如此简单的头脑,看到这里,显然仍旧不知道真相是什么。

  当我以为凶手就是迈克尔 ·范克特了, 却不料他只是模仿欧文 ·奎因的手法重新写了《家蚕》。最后的结局是,代理伊丽莎白·塔塞尔才是真正的杀人凶手,貌似也是欧文 ·奎因东山再起的同谋者。而她为这次杀害欧文 ·奎因已经准备了两年。(具体谋杀过程不再剧透。)知道结局后,我其实还是不太理解。她之前不是认为,“从本质上说,欧文只是个长不大的孩子,这使他既讨厌得让人难以忍受,又别有一种魅力。不负责任,做事冲动自私自利,特别没有良心,但他同时滑稽热情、令人愉快。他身上有一种凄美的东西,一种可笑脆弱,不管他的行为有多恶劣,他都能让别人想要保护他。杰瑞 ·瓦德格拉夫有这种感觉。女人们有这种感觉。我也有这种感觉。 ”那她是为了保护他,还是报复欧文 ·奎因一直以来的敲诈?我这智商真的好让人着急啊。

  还好,小说里穿插了斯特莱克与他断断续续十六年的未婚妻夏洛特的故事。以及有些暧昧,但都看得出来他和罗宾是彼此喜欢的。这样的剧情,缓解了我这种不懂作者生动讽刺了文学的二傻青年的尴尬。

  怎么说呢,这么厚一本书,我安静全部读完了,即便看不太懂(智商问题),但它成功了。至少,它吸引了我。还有, 谁说图书业就是绅士淑女的行业?至少这本书告诉你的答案是否定的。

  :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蚕》读后感(四):作茧自缚,抑或破茧成蛾

  蚕是昆虫的一种,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我国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古诗《无题》中写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后人多用蚕来象征辛勤付出、默默耕耘劳动者。“蚕”这个词在中国人眼里是蕴含褒义的,但在罗伯特·加尔布雷思的作品《蚕》中,“蚕”这个词则承载着更多的含义

  在这部推理小说中,侦探科莫兰·斯特莱克接到一个寻找失踪丈夫奎因的案子,当斯特莱克和助手罗宾深入调查后发现,奎因曾写过一部名为《家蚕》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奎因讽刺得罪了很多人,有著名作家、出版商、代理等,随着奎因那骇人的尸体被发现,所有书中被讽刺过的人都成为了嫌疑人,于是推理开始,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在这部小说中,其实重要的不是真相,而是每一个人物的的生活状态,他们都像蚕一样蠕动织茧,只不过人性不同,结局也迥然不同

  主人公侦探斯特莱克和助手罗宾本身就是让人揪心的两个人物,斯特莱克是一个退伍军人,是一个明星的私生子,曾因推翻一桩伪自杀案件而出名,但生活依然拮据,加上身体残疾、未婚妻的突然背叛,似乎只有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案子中才能缓解自己的黯淡。而他的助手罗宾始终在工作和爱情中徘徊,罗宾既离不开陪伴自己多年的男友马修,也不忍放弃隐藏在自己内心成为独立女侦探的梦想,在调查取证中,罗宾要小心翼翼处理上司与男友的微妙关系。与其他推理小说相比,斯特莱克和罗宾这对侦探组合的人物形象异常丰满,一个是背景复杂的退伍军人,一个是怀揣梦想感情细腻的女助手,这样两个人物的性格都不能用简单的几个词语来概括。生活中各种因素的集结,使他们就像蚕一样在不断地织茧封闭自己的内心,在作品中不断地发生碰撞

  在小说第四十七章提及的约翰·韦伯斯特《白色魔鬼》中写道“你就像蚕,被自己的劳动成果缠绕”,那些《家蚕》中所提到的作家、出版商,包括死者奎因,都为了各自的名气和利益,不顾一切耍尽心机,当想出名的愿望达到极致,各种意想不到手段便层出不穷,就如同茧子一样越织越厚,把自己牢牢束缚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里。罗宾曾对斯特莱克说过,人们想要得到茧子必须要把蚕活活煮死,要不然蚕就会破茧成蛾。小说中的那些人物形象仿佛都在茧子里生活,斯特莱克、罗宾等人最终冲破了牢笼,破茧成蛾,开启生命中新的篇章,而有些人终究是作茧自缚,被自己的“劳动果实”所累,付出了惨痛代价,正所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蚕》的作者叫罗伯特·加尔布雷思,这实为罗琳的化名。提到罗琳,中国的读者都会立即想到哈利波特,但很少人能够把写奇幻小说的罗琳与推理小说联系起来。罗琳抛掉了曾经荣誉光环,以新的身份和起点开始创作科莫兰·斯特莱克推理系列,不得不承认,罗琳是个会讲故事的作家,从第一部《布谷鸟的呼唤》到第二部的《蚕》,人们逐渐开始接受罗琳的文学性推理作品。与现在中国大热的英国推理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日本推理作家东野圭吾的作品相比,罗琳的推理小说带有深深的文学味道。她能够对人物、场景进行细致入微描写,对斯特莱克和罗宾的性格勾勒和微妙关系的刻画,都展现了罗琳自己杰出的文学叙述能力。《蚕》不是一本让你去速读的纯推理小说,当你翻到一百多页才发现尸体的时候,当你看到二百多页才出现对每个嫌疑人的审问的时候,你不得不在心里感叹,推理怎么能够这么写?但作家罗琳就敢这样写推理!她将文学与推理巧妙结合起来,使得推理小说也拥有了慢节奏,拥有了生动丰满的作茧自缚或破茧成蛾的人物形象,拥有了讽刺的味道。

  在罗琳这里,你不仅仅是在读推理,而是在读整个出版界人物的众生相。读《蚕》,你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慢慢地剥丝抽茧,寻找真相。

  《蚕》读后感(五):不够罗琳又过于罗琳

  相比于第一部《布谷鸟的呼唤》强一些。这次主人公进入的是文学和作家的世界。由于每个主要角色都在书中那本小说里面有所描写和暗示,读起来趣味性更强,更有意思

  但是罗琳这两本书,人物都太多。本来英文名字就长,姓名还分开,有时候谈起这个人说的是姓,有时候说的是名,加上人物一多,不仔细看就会混乱。一直到最后,每次出现一个人名,我都要想两秒这个人是谁,什么身份,在书中那本变态恶心的小说里是哪个角色,那个角色有什么行为是影射了现实。(这时候kindle的局限就体现出来了——不能痛快翻到想去的那页!)

  另外,罗琳的文学功力在这里没有表现出来。哈利波特中,罗琳虽然采用第三人称,却是第一视角从头写到尾。偶尔也开了几次上帝视角,但是完全不会让读者出戏。这种第一视角的悬疑不可谓不牛逼。上帝视角给人一种影视的感觉,不是不能开,但是在书里面没有穿插运用得很流畅,太不罗琳了。

  罗琳十分擅于草蛇灰线,伏延千里。这在哈利波特里面已经让她的读者养成了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的习惯。在她的现代小说里面也是这样,也许是为了让作品的背景更加饱满,更有画面感,或是更让读者身临其中,罗琳经常对景色的细节进行过多的描写,比如车型。这让人的注意力瞬间就被转移走,特别影响阅读流畅性。刚开始时,很怕错过埋着伏笔的细节,所以我不放过任何一处,在脑海勾画那些细节。但是发现这样影响阅读之后,我便开始掠过那些对酒吧、豪宅装饰的描述了。

  另外,凶手的形象,估计放在网上要被网友骂不女权了吧233333?“凭什么上了年纪又爷们儿嫁不出去的女的就变态成凶手了?明明事业有成好又有能力有魄力!为什么要给凶手安排这样的人设!这是对女性的蔑视吧!”之类的,想想都很搞笑呢。

  《蚕》读后感(六):透过光影,触摸黑暗

  透过光影,触摸黑暗

  文/心无际

  如果说《哈利•波特》是J.K.罗琳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审视亦幻亦真的世界,在善恶矛盾中伸张正义的话,那么,《蚕》可以看作是“哈利•波特”的再度回归,回归到现实世界。罗琳以罗伯特•加尔布雷思的笔名写下了这部侦探小说。

  在《蚕》中有一本名为《家蚕》的书,这是一本牵动书中主人公命运的书,一本还没有出版却将其作者引向死亡的书。

  整部小说读下来,一幅移动的画面浮现在眼前,私人侦探斯特莱克与女助手罗宾在小说那彩色光影中,触摸着黑暗。小说的恐怖更多来自于作者的炫彩,实际的恐怖只集中于《家蚕》作者奎因被杀的现场。案发后,一切都归于平静。凶手没有再进一步做什么。连跟踪斯特莱克的一段情节,跟踪者都是那么的业余。

  斯特莱克和罗宾不停在想:凶手为什么要把奎因的谋杀这样明显地跟这本书捆绑在一起?

  而我更多想到的是:一、为什么加尔布雷思(罗琳)把故事的触发点放在了出版界?仅仅是因为自己熟悉它吗?二、美丽的罗宾与斯特莱克是否有超越同事的友谊?这虽说有点八卦,但似隐似现地冲淡了小说中血腥、诡异、恐怖的气氛,算是一个讨巧的叙事手段。三、《家蚕》与《蚕》是什么关系?(会不会是翻译上的不同处理?)中国读者会想到“破茧而出”抑或“蚕食”,无论怎样,小说中的一段题词都引人遐想:“你没有注意到蚕的讽刺意义吗?”

  读到五分之四时,我有种感觉,这更像是利奥•奎因的一个提高自己知名度而在出版前预热的策划案,没想到它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这个策划案真正的推手与凶手,另有其人。这一点体现在最后20余页。交待凶手和动机也很离奇,似乎节奏上略显快了些。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上分析,凶手具备了犯罪的心理特征,却不足以达到施暴或杀人的程度,即使杀人也不应如此残忍、血腥。

  一部电视剧中有一句台词:“人为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我想,加尔布雷思(罗琳)的高明之处也在这里吧。纵深处的隐喻,细节中的铺垫,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人性的脆弱与卑微。现实生活中,因为了名利而生出的类似案件颇多,她勉力赋予这样的案件以一个高度浓缩的特写。

  奎因书中所影射的出版界是有着红线的,在没有被触及之前只是以潜规则存在,一旦碰到了就化作高压线,把“蚕”这样的生命像捻蚂蚁一样迅速清除。谁之罪?这又让我们回到最原始的命题与诘问。个中隐含着作者幽暗的指向。正如《蚕》第十九章所引用的那句耐人寻味的诗:

  我将向你打开

  我心深处的黑罪之书。

  ……我的病在灵魂里。

  《蚕》读后感(七):“抽丝剥茧”抑或“作茧自缚”?

  (早在读完科莫兰系列第一部《布谷鸟的呼唤》之后就一直在期待着第二部,因为等不及中文版引进,干脆借来原版先睹为快。恰巧又遇上赠书活动,于是这次难得有机会可以中英文版本同时两相对照地看。本书评包含少量剧透,未看原著请慎入。)

  一、外观

  拿到中文版实体书的第一印象就是——跟科莫兰本人的身材一样“厚实”(笑)。书的封面、尺寸、装帧都基本沿用英文版,厚度也相距不远;相比英文版明显泛黄的再生纸,中文版的纸质还更好一些。除此以外,中文版还附赠了一张书签,并贴心地增加了一页主要人物表,方便分不清众多角色的读者。总体来说,中文版的外观给人以分量十足、制作用心的良好感觉。

  二、文笔

  《布谷鸟的呼唤》作为系列首作,罗琳一方面试图进行匿名创作,另一方面转向从未涉足过的侦探推理领域,背负和顾虑的东西太多,创作上难免有束手束脚、施展不开的感觉。在匿名身份很快被揭露,而首作亦大获成功之后,这些顾虑因素已经不复存在,于是罗琳也更敢于放胆创作。反映在作品中,一个很直观且鲜明的变化就是,《蚕》变得重口多了。被归类为“儿童奇幻文学”的HP系列自不用说,《偶发空缺》虽然黄赌毒一应俱全但都是小儿科,就算是《布谷鸟》的犯罪情节也是轻描淡写,细节一笔带过,但 《蚕》中死者的死状无疑可以用“血腥猎奇”来形容,罗琳还花了不少笔墨细致描写,即使与素以重口闻名的日系推理作品相比也不遑多让。不知道那些因为HP系列而爱上罗琳的书迷们在毫无防备之下看到这血淋淋的一幕时会不会受到心灵震撼呢?

  罗琳曾直言她在创作科莫兰系列时,是以男性作者的身份进行构思。此言不虚,除了作品风格变得重口以外,她对角色的刻画、场景的描写、乃至人物的言谈举止,都努力在往“冷硬派”的路子上靠。主角科莫兰的形象自不必说,属性设定堪称男性荷尔蒙爆棚的“究极纯爷儿们”,而书中时常出现粗言秽语和暴力场面甚至多到了略嫌刻意的程度。不过中文版大概经过和谐,应该不会出现太多令人不快的内容。

  撇除风格转变,罗琳的文笔当然还是宝刀未老。书中大大小小几十号人物,各具个性,形象鲜明,只是不少人物的姓、名、外号、昵称等各种称呼一大堆,容易让不熟悉英文叙述习惯的中国读者犯迷糊,阅读时可能需要时不时翻查主要人物表,注意将称呼和角色对号入座。值得一赞的是两位主角的心理描写细腻生动,言行举止与角色性格身份相匹配,具有真实感且令人信服,而他俩与另外两位配角之间的爱恨纠葛堪称狗血得来又颇具看头,四人之间的情感互动预计或许将会成为系列的主线情节之一。

  三、故事

  故事主线情节其实十分简单,简言之即:一名三流情色小说家失踪,科莫兰受其妻委托展开调查,意外发现作家惨遭横死,猎奇死状与他临死前完成的遗作结局相同,而那部遗作内容乖张,揭露或诽谤了他周遭许多人的私隐,足以构成杀人动机,最后科莫兰通过一系列明察暗访揭破真相逮捕真凶,以上。

  整个主线推进过程并没有太大波折,结尾也没有什么石破天惊的再三逆转。本书如此长的篇幅大半都是靠科莫兰不厌其烦对每个相关人员逐一进行家访获取线索撑起来的,余下小半则靠上述四角恋感情线、科莫兰及其家族成员的来往互动等私人生活填补。此外,大概罗琳为了加强科莫兰这个人物的真实性,让他在查主线大案也不忘同时在办的几单无聊小案,毕竟杀人案虽然长名声,但养家糊口还是得靠这些八卦小案。如此安排在推理小说中并不常见,可以说是罗琳的匠心独运。

  一条简单主线加众多小枝节的架构,优点是条理清晰易懂,符合世界各地读者的一般阅读习惯,同时叙事真实可信,便于罗琳像HP系列那样再次构建一个庞大的书中世界,为系列后续作品做好事前铺垫。缺点就是节奏缓慢,缺乏波澜起伏的悬念感,主线情节迟迟没有大突破,容易让部分读者失去耐心。要知道作为一本推理小说,本书近480页的篇幅,却直到130页才出现尸体,前期各种铺垫足足耗费了1/4的篇幅。而后期的情节推进方式依然是无止境的家访,尽管罗琳苦心设计了形形色色的登场人物,但难免还是给人单调重复模式化的感觉。

  瑕不掩瑜,只要你熬过慢节奏的前半部,进入状态以后的故事依旧引人入胜。《布谷鸟的呼唤》关于娱乐圈,而《蚕》聚焦文学圈和出版业。罗琳其实都是借了侦探破案的壳,描绘了这些个圈子表面光鲜靓丽、内里光怪陆离的众生相,揭露了这些所谓上流名仕们的虚伪面具并加以辛辣无情的讽刺。从这个角度来说,尽管故事内容和题材风格南辕北辙,但是科莫兰系列的核心思想却是与《偶发空缺》一脉相承的。

  四、推理

  单纯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来看,本书保持了罗琳一贯的老练文笔和优秀的讲故事水平,算得上是值得一读的一本佳作。但是作为一部推理小说来看的话,本书尽管已经较前作有明显进步,但仍有不少不足之处。

  首先,科莫兰揭露的案件真相只有结果,却缺少推理的过程,忽然神启一来科莫兰脑袋一拍,真相就有了,他的思考经过完全没有交代。其次,这个真相虽然能够自圆其说,但在前文中除了咳嗽仅此一条外,再没有其他伏笔和线索,所有的证据都是最后凭空冒出来的。据说港台版的译名是《抽丝剥茧》,如果书迷们被这个书名误导,以为会像黄金时期推理作品那样有精致严密的逻辑推演,恐怕会大失所望了。对于推理小说爱好者来说,逻辑推演以及公平线索是本格推理的两大基本要素,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推理小说”而充其量只能叫做“犯罪小说”罢了。

  再者,本书案件中出现猎奇式的杀人方式以及死者死法与其遗作相同的模仿杀人,作为谜面看似华丽,甚至好像还有那么一点日系推理的风格,可惜的是,罗琳并没有充分发挥这个谜面的效用。作为全案唯一也是核心的诡计,实际上对于破案没有起到太大作用。换个别的杀人方式,甚至把这个谜面完全删掉,对于揭示真相似乎也没有多大影响。如此可有可无的诡计实在叫人啼笑皆非。(关于诡计分析展开讨论的话内容太长泄底太多,所以书评里就不细说了,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下交流。)

  至于这条诡计的真相是,所谓遗作其实并非死者而是凶手所写,所以并非模仿杀人,而是凶手自编自演。且不论这个点子并不新鲜,前人已有不少同类型佳作,单说凶手为此大费周章准备多时,结果反而画蛇添足,不仅为自己增加了本不该有的破绽,最后找到的证据也是由此而来。正如我标题所说,真是“作茧自缚”!假如凶手就像寻常犯人那样简简单单杀个人弃个尸,只怕真相远没那么容易勘破了,当然,我们的科(luo)莫(lin)兰自然也没戏唱了。(笑)

  五、翻译

  本书译者马爱农曾参与HP系列的翻译工作,水准有口皆碑。本书译文也保持了一贯高质量,虽然偶有翻译腔的痕迹,但基本不会影响阅读理解。只是我在对照中英文版后发现几个谈不上错误但值得商榷之处,在此简单谈谈个人看法。

  关于本书《蚕》和作中作《家蚕》的标题,原文分别是蚕的俗称和拉丁学名,因为字面差异大,所以才会出现类似“家蚕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蚕”这样的对话,但由于中文本不存在这样的误解,这番解释就显得多余且滑稽。而且拉丁学名是两个单词,结构近似人名,所以也是作中作的主人公名字。类似情况如“克洛伊城堡”和“克洛伊的城堡”的区别,城堡主人对此极为恼怒,读者们却一头雾水;还有“罗宾鸟”和“渡渡鸟”,一开始我也不理解小女孩不叫常见的多多而叫渡渡的原因,直到看到后面的注释才理解两人名字都是双关语。由此可见罗琳玩文字游戏的高超技巧,可惜有的地方由于缺少注释以至于中文未能完全反映出巧妙之处。个人觉得这类双关语可以增加注释,解释英文用词的含义,有助于读者更准确地理解罗琳的写作用意。

  此外,本书的语言风格跟故事本身一样是比较严肃正经的,但在阅读网络博客那段时,却突然冒出来一句搞笑的“么么哒”,看得我当场笑出泪来,还以为这段是谷大白话翻译的呢。翻查原文是“XXX”,语义近似于“kiss goodbye”,但为了符合博客情景于是用了一句网络流行语,也算煞费苦心,只是略嫌突兀又轻佻,跟全书整体风格以及当下气氛太不协调,值得商榷。

  六、总评

  本书虽然打着推理小说的招牌,但实质是披着“冷硬派”的皮,讲了个“社会派”的故事。文学性虽佳,推理元素却尚有欠缺。总体而论,本书优于第一部《布谷鸟的呼唤》,但距离杰作还有一段距离。据说罗琳计划今年秋天即将发表系列第三作,个人认为仍然值得期待,亦希望罗琳会更进一步,打造一个新的经典系列。

  《蚕》读后感(八):英超联赛仅仅是为了确定固定时间点吗?

  看第一本的时候就很奇怪罗琳干嘛如此执着的写主人公的球迷身份,作为一个康沃尔人却因为亲戚的影响成为阿森纳球迷对英国本地人来说就有点奇怪了。(就好比我是个北京人很难成为天津队的球迷,但是喜欢阿森纳就比较常见)所以我就怀疑要么英超比赛这个设定只是方便大家间接锚定故事发生的时间,要么就是作为以后的伏笔,比如给你一个叙事诡计,而实际上按照文章中英超的比赛时间表,那是不可能的等等。

  但是要查一个大约七八年前的英超时间表也是比较费力的,更何况我们也不知道书里发生的事情具体是哪一年。而且第一本里出现的比赛也未必都是英超联赛(可能是联赛杯的比赛,甚至可能是欧冠比赛,欧联比赛。)而且看完第一本,也没发现特别明显的在时间上做文章的迹象。所以就先看了第二本,结果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

  原文摘录

  第十四章(2)

  ····省略······

  球赛快要开始了,斯特莱克放下书稿,感觉自己仿佛在一个黑暗、肮脏,没有自然光和空气的地下室里被囚禁了很长时间。此刻他心里只有一种欣喜的期待。他坚信阿森纳队会赢——十七年来热刺队从未在主场打败过他们。

  四十五分钟里,斯特莱克愉快地观看比赛,时不时地发出激昂的吼叫,看着他支持的球队一路踢到二比零。

  中场休息时,他满不情愿地把电视机调成静音,重新回到欧文·奎因那个诡异的幻想世界。

  ····省略······

  斯特莱克读得太入迷了,没有发现比赛早已开始。他抬头看了被调成静音的电视机一眼。

  “妈的!”

  二比二平:真不敢相信,热刺队竟然把比分追平了。斯特莱克惊呆了,把书稿扔到一边。阿森纳队的防守竟然在他眼前成了一盘散沙。他们应该获胜的。他们一直雄心勃勃要拿冠军的。

  “妈的!”十分钟后,一个头球从法比安斯基身边飞过,斯特莱克怒吼一声。

  热刺队赢了。

  ····省略······

  阿森纳2比3热刺,毕竟仅计算联赛也大概有20场,想查也是比较困难,但是最后一段为什么要强调法比安斯基呢?

  他是谁?

  他是一个阿森纳的替补门将,2007年5月26日加盟阿森纳,但是一直是替补选手,只在2010-11赛季成为主力,直到他2014年5月29日转会走人时,他只在联赛里为阿森纳出场了32次。

  这样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门将很少在比赛中被更换,那么稍微查一下,就能确定了

  北京时间11月20日20:45(英国当地时间12:45),2010/11赛季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第14轮一场焦点战在酋长球场展开角逐,阿森纳主场2比3不敌托特纳姆热刺。纳斯里和查马克先后进球,但热刺连入3球上演大逆转,范德法特助攻贝尔破门后又亲自主罚点球命中,范德法特助攻卡布尔绝杀。热刺17年来首度客胜阿森纳,结束了近68场客战四大豪门不胜的尴尬。 阿森纳出场阵容(4-2-3-1):21-法比安斯基 ····省略····

  于是乎,整个系列作品的时间线就被这个法比安斯基给轻松的固定住了。而作者却并没有在这方面着墨太多。所以我觉得作者既然这么处心积虑的用一个容易忽略却也容易查询的细节,英超联赛仅仅是为了确定固定时间点吗?我估计作者是要在时间线上做做文章了。

  期待第四部,以及将要读的第三部。

  《蚕》读后感(九):斯特莱克在成长

  一个星期的时候读完了这本书,斯特莱克的第二集。读完那一刹那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不过细想之后,书还是值得细细品味。

  篇幅比第一集长了,读下来的感觉节奏感比第一集强了,但是总觉得还是稍显不足,比起福尔摩斯的短小、紧凑的节奏来讲,还是有差距。总的来说,我的感觉如我题目一样“斯特莱克在成长”,虽离完美还有距离,但是比第一集好了。可以看出加尔布雷思随着斯特莱克一起在悬疑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踏实。其实个人感觉,本书的真相并不复杂,支撑488页的篇幅稍显单薄了一点。如果篇幅减少一半的话,我觉得会是一本节奏紧凑、酣畅淋漓的侦探小说。

  还是值得推荐,让我们和斯特莱克一起成长吧!

  《蚕》读后感(十):全民写作不玩票

  多年前,在网上连载小说一举成名的励志故事鼓舞人心,颠覆博览群书、阅历丰富的刻板印象,作家这个职业走下神坛。无需门槛,任何会写字的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天马行空,足够幸运的话,走上职业写作道路也不是神话。一时间,怀揣作家梦的男女老幼纷纷将之视为成名捷径,期待有朝一日能实现抱负。

  与之相反,因“哈利·波特”系列风生水起的J.K.罗琳反倒给自己戴上了初出茅庐的面具,摇身一变换上罗伯特·加尔布雷思这个男性化的马甲,完全隐没在自己的新身份下,让她体验到一种“纯粹的快乐”。不过盛名之下,想要低调经营自己的马甲并非易事,罗琳身不由己。事实上,在马甲身份被曝光之前,加尔布雷思的第一部作品《布谷鸟的呼唤》销量平平,其后销量猛增至登上畅销排行榜还是借了罗琳大名。冲着作家的声名去阅读作品和全民写作一样,都是这个快节奏的浮躁社会的怪现状。

  《蚕》是斯特莱克推理系列的第二部。作为侦探小说,它的推理性不算很强,倒是充分发挥了罗琳的场面控制力:令人屏息的气氛拿捏,千钧一发的节点设置,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呈现了很强的视觉效果。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群作家和出版人之间,还牵涉到《家蚕》和几部其他的书稿,可谓是一本关于书的书。

  本尊和马甲都写了如此长篇作品,罗琳自然也不放过展现她的基本功和发表议论的机会。书中各类通讯、书摘、访谈、书评写得毫不含糊,算是把背景设置利用到极致。侦破剧情之外,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发表了不少对出版业和全民写作的看法。以销量论的问题、追捧作家甚于作品、行业炒作、稍有文墨就写作、高估自己的实力、畸形的发展观。对书中作品《家蚕》来说,蚕本身也是一个极好的隐喻,煮沸蚕茧,将之杀死在茧中,才能为人取丝。写作譬犹作茧,影射难免自缚,未发表的作品譬犹茧中之蚕,能否问世、如何问世有赖命运的考量。还有遍身罗绮者,是否养蚕人更是未可知。写作的门槛低不代表可以隐匿在电脑屏幕后面为所欲为,事实上,不落窠臼地创作反而愈加困难。作者仍然必须为自己的文字负责,书评人落笔也当慎之又慎。

  既然有意将斯特莱克推理写成一个系列,主要人物的关系铺陈也必不可少。主人公斯特莱克的身世和传奇经历、分分合合十六载的前女友、与想当独立侦探的助手的微妙关系、兄弟和朋友、情报来源等等都有着墨。罗琳似乎是要郑重宣告,暂且忘记那个让人念念不忘的“哈利·波特”作家吧,斯特莱克系列也将会是史诗般壮观的一个系列。罗琳不是玩票的网络写手,伏线功力和吊胃口功力一样老到,且让我们期待这一系列后续作品接着抽丝剥茧。

  ——乙未年读罗伯特·加尔布雷思《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蚕》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