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达洛维夫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达洛维夫人》读后感10篇

2018-06-10 21: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达洛维夫人》读后感10篇

  《达洛维夫人》是一本由[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达洛维夫人》读后感(一):与丛林法则一致的英国式社交

  实验性是伍尔夫文学创作理念,她的小说很难被概括压缩成一个故事。其情节都散落在相距甚远的句子段落中。读者无法轻易地追踪到故事来龙去脉,最终只能专注于文字本身。阅读小说的体验由追踪故事的结局变成沉静下来品析那如诗的语句

  伍尔夫的小说还是保留内容的。她小说没有离开英国小说一直在关注刻画阶级。而阶级文化与阶级秩序正是构建英国社会基石。狄更斯小说涵盖了更多的阶层,而伍尔夫的小说可能关注的是上流社会的那一小撮,但在这一小撮里又被她察觉出了更细微差异。这些差异不是贫富差异与外露的矛盾冲突。而是社交场上的社交动物言行举止。如果说《达洛维夫人》讲述的仍是一个故事,那么这个故事是围绕着社交展开的,从准备进行尾声

  同样是聚餐,但英国的聚餐文化与中国酒桌文化不同。在聚餐时,人看似可以自由走动,但人能与谁交谈,敢于与谁交谈,人会与谁交谈,可以谈多久,可以谈些什么背后都有一套套阶层文化的潜规则制约着。英国的社交场是一片非洲的草原,群居着狮子、豹子、犀牛、羚羊、长颈鹿、兔子老鼠与蛇,遵循的是丛林的法则。动物们看似可以四处乱窜,但对于奔跑的边界心知肚明

  简奥斯丁也很擅长写英国式社交,她更多地是揭露出那些越界的人的可笑。而伍尔夫所写的英国式社交则是由主办人的立场出发,透露出时刻想要维护大局平衡焦虑疲惫,而这所守护的正是传统的英国文化的结晶

  《达洛维夫人》读后感(二):一个挣扎着的读者的自白

  伍尔夫的代表作意识流小说的经典。虽领教过《青年艺术家画像流动视角,浅尝过《追忆似水年华》所谓一根头发切成四段的细腻,这本初读起来还是觉得很难,文字间的张力更大,一不留神就会落入看了整整一页却不知所云尴尬——文字一个个冷冷排列着,丝毫不为你想理解它们的那份急切所动。伍尔夫通过文字挑选知心人,不迎合、不奉承、更不解释。没水平的读者不入她的法眼,没耐心的读者大可以走开,留下的至少也是硬着头皮坚持下来的人,比如我,更不用说与她心心相印的其他人。

  就我个人而言,小说最初的部分有个瓶颈,越过这个瓶颈,才能品尝出味道来。不论作者怎样有意无意掩藏信息设置看似不经意伏笔,终有一刻,小说的全貌不得不呈现在读者面前,杂乱的交织的混沌慢慢成形。众多人物轮番走到舞台中央,把心底私密空间展现在读者面前。最要命的是跳跃的视角。话筒明明在这个人物手上,可声音却从那边那个人物口中响起,读者只能苦笑着收拾收拾情绪,转过脸来。可这个人物刚说了两句,就被移动的舞台挪到阴影里去了。情节的淡化也非常明显,在这点上小括号真是功不可没,挣扎在意识流漩涡里的读者常常感激涕零地抓住这些括号,喘口气,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过,读者的挫败感越是强烈,就越能体会到坚持读完后的狂喜

  掩卷回顾,还是得走传统路线,把流动的意识加以固定,理出几大头绪、若干主题来。不过我只粗粗读了一遍,免不了对某些内涵把握有失偏颇

  首先是达洛维夫人的精神困境。她拒绝了两小无猜的初恋彼得沃尔什,疏远了年少时的挚友莎利,选择了能够许以她金钱地位的达洛维先生曾经热爱生活年轻女子逐渐被婚姻窒息,成为一具高贵行尸走肉,一个麻木的隐身人,灵魂已死。

  其次是一战的精神创伤战争中的勇敢战士塞普蒂默斯失去了世界感知:莎士比亚和但丁在他眼中充斥着厌恶仇恨绝望,他总是被杀死自己命题困扰着,时时看见死去的战友身影。这份孤独绝望始终没有人能理解和安慰,所谓的医生(威廉爵士)只是赚钱的机器冷酷地无视病人内心世界,只把卧床休息看成最好的治疗方法。最终他没能逃过医生的利爪(一种幻觉),自杀了,成了克拉丽莎晚宴上的谈资。

  再者是伍尔夫讽的一手的好刺。英国的殖民政策,上流社会的阿谀逢迎,他们对彼得所谓的一事无成的冷笑(却不知他找到了最真实生活),以布鲁顿夫人为代表麻木不仁贵族(休和达洛维就是她的哼哈二将),人家关系困顿,基尔曼小姐这类人的偏激狂热,等等,等等。不过,对权贵讽刺中似乎夹杂着一丝羡慕之情,这也许是伍尔夫作为上层阶级文化贵族固有的特质(局限?)吧,她毕竟和劳伦斯出身不同。

  这一切都以不同人物对各个时间点的意识串联在一起,构成了克拉丽莎生命中的十二小时,也折射出她的一生和她的时代

  一切都发生了,一切都没有发生,只觉得作为作者的伍尔夫活得太累了……

  《达洛维夫人》读后感(三):《达洛维夫人》——来自女性的意识流代表

  除了和《包法利夫人》在书名上有相同之处,《达洛维夫人》似乎已然从我们对传统小说的认知中跳了出来——的确,这是一部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作为新世纪文学的宠儿,意识流小说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这自然离不开一批如乔伊斯、普鲁斯特、福克纳等大师伟大探索,当人们发现用文字承载盘绕于脑海稍纵即逝潜意识可以成为一门让人如痴如醉于其间的艺术时,无疑便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来自英伦的伍尔夫,便在新天地中用敏感精致占有一席之地

  摒弃情节的“艺术贵族”

  是否最大程度的削弱(或轻视)小说的情节,基本可以看作衡量传统小说(无论他是批判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与现代派小说的一条金律,似乎20世纪的艺术天才实在觉得在情节上可以用于挖掘的艺术养料已被十八、十九世纪的前辈们所透析,同时又发现了人类心灵与意识的秘密金矿,于是充分的淡化情节就成为一种创作上的“政治正确”。一部天书《尤利西斯》由几个庸俗的爱尔兰人在24小时里的胡言乱语所堆砌,《追忆似水年华》就更为夸张,几百万字从一个卧床青年的意识中缓缓淌出,《达洛维夫人》也毫不例外,近14万字的中篇小说并未划分出明确的章节,只粗略地可看作共十个自然段落的集合,似乎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将整个一天内所有人物的意识活动统一起来融为一体,除了让人读起来有些吃力(因为你不得不一口气看下来),其所取得的统一化的艺术效果还是不错的,如同“贵族”般沉浸在独属的神秘与精致中,只得让人怀着景仰的心情予以观瞻。

  不过纵然如此,基本的情节与结构还是可以梳理出来的,如我所说,小说可以分为十个自然段:

  段一:以达洛维夫人去买花为开端,开启了对过去的追忆(约占篇幅5.3%)

  段二:描写了摄政公园里饱受精神痛苦的赛普蒂蒙斯(约占篇幅8.5%)

  段三:达洛维夫人继续回忆少女时代尤其是与萨利的友谊,并在家中与彼得的重逢(约占篇幅9.6%)

  段四:描写了彼得离开达洛维夫人后独行时的心理活动(约占篇幅5.3%)

  段五:彼得回忆曾经与达洛维夫人的爱情分手场景(约占篇幅2.7%)

  段六:重点描写赛普蒂默斯在公园的内心独白,追述了他过往的生活经历(约占篇幅15.4%)

  段七:(约占篇幅29.8%)

  1.赛普蒂默斯被威廉爵士强制安排住进疗养院,并造成了他的自杀。

  2.布雷德与理查德在布鲁顿夫人的晚宴上帮其向报纸投稿

  3.描写了女仆基尔曼的宗教信仰与达洛维夫人的中产阶级生活间的矛盾,基尔曼试图将伊丽莎白引向宗教之路,然而伊丽莎白似乎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立追求

  段八:彼得再次陷入对达洛维夫人的追忆以及对重回伦敦生活见闻感悟(约占篇幅7.4%)

  段九:描绘了达洛维夫人的晚宴,形形色色的人(也许是整本书里所有的人)都悉数到场,形成了一个浓缩的英国上流社会,直到这像泡沫一样虚假繁荣被赛普蒂默斯的死讯所击破,令达洛维夫人陷入深思(约占篇幅11.2%)

  段十:彼得与萨利共同追忆曾经的生活,并等待迟迟不来的达洛维夫人...(约占篇幅4.3%)

  全书就在这样一丝“戈多”意味的等待中戛然而止,一切言有尽而意无穷。

  泛中心化的人物塑造

  离开了情节或许还算是小说,但离开人物绝然不行,人物就是小说的魂,是最本质存在,同时也正是意识流小说直接挖掘的核心。不同于《包法利夫人》全书都紧密围绕着艾玛来展开,或者说艾玛是最为重要且唯一的主角,《达洛维夫人》并不完全在写达洛维夫人,或紧密围绕着她展开,我并不完全认可将这部小说看作“描写一个中产阶级女人的24小时心理生活”的说法,达洛维夫人更像一个母题似的象征,各种矛盾得以通过她这个出口而汇聚。纵观全书,直接描写达洛维夫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篇幅,只有段一买花时的回忆,段三与彼得的重逢,段七少量与丈夫交流,以及段九在晚宴上的招待,这些加起来还不及彼得的心理独白,甚至与那个和所有人物隔离开来的赛普蒂默斯所占的篇幅相当,故而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一部泛中心人物的作品

  然而泛中心人物不代表人物塑造缺乏深度,相反小说的人物塑造相当成功,合上书本,没有一个人物会像乔伊斯的人物那样令人感到“含混不清”与“晦涩难解”。伍尔夫没有采用衣着神态环境等一系列传统方式却成功的刻画了一批“狄更斯”式让人过目不忘的人物,令人印象深刻,那么,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关键就是小说中人物的意识是不断流动、变化、转折和发展的,并非静态而孤立。以达洛维夫人为例,一开始乍看之下,达洛维夫人的中产阶级生活是令人欣羡的,甚至她自己也这么觉得。

这一切便是她热爱的:生活、伦敦、此时此刻的六月

  同时她又带着些许与生活的隔离,似乎这一切少了些什么,暗含的矛盾从一开始她去买花时的心理独白就展现了出来。

她感到自己非常年轻,却又难以形容的老迈,她像一把刀子,插入每件事物之中,同时又置身局外,袖手旁观

  内心对现有生活的一丝怀疑不安在与阔别很多年没见的旧恋彼得重逢时显了出来,原本平静自得湖面起了一丝涟漪,引起涟漪的小石子不光是过往的情愫,而是彼得仍如同以前一样富有朝气,傻得像个孩子,而她已经“长大”,嫁给了务实可靠的理查德,可就是眼前的这个“失败者”,隐隐约约照出了她生活的样子

可她创造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究竟是什么?只不过就是今儿早晨和彼得一起坐着缝衣服罢了

  她无法向彼得证明自己生活的成功,因为她所拥有的那些“镂花桌子、镶宝石的裁纸刀、海豚装饰品,英国版画”对彼得都一文不值,而这可都是他们二人曾经共同奉行的价值观,所以达洛维夫人只能向彼得介绍“我的伊丽莎白”,没有人能否认一个拥有美丽女儿的女人是不成功的,而彼得却连一个家都没有!是的,她保住了自己的优势,得以继续在虚荣生活中找寻存在感了,而这存在感的体现就是她的晚宴,它维系着她脆弱而敏感的神经

哎,糟糕,克拉丽莎打骨子里感到,这次宴会失败

  然而一个个重量人物的到来尤其是首相的大驾光临让她重新恢复了信心

此时此刻,她委实飘飘然,陶醉了;内心剧烈跳动,似乎在颤抖,沉浸于欢乐中,舒畅之极

  只是一切似乎都有种转瞬即逝空洞之感,微妙的平衡在得知一个年轻人的死讯后被打破了,震惊之余,达洛维夫人意识里的一扇门打开了。

无论如何,生命有一个至关紧要的中心,而在她的生命中,它却被无聊的闲谈磨损、湮没了,每天都在腐败谎言与闲聊中虚度。那青年却保持了生命的中心,死亡乃是挑战

  至此,达洛维夫人的心理脉络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出来,从对虚荣生活的满足和攀比,到与回忆相逢的反思,再到面对死亡时的觉醒,正是意识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让她蜕变,也让她的形象更为丰满入心。

  象征性意象无处不在

  如果说还有什么因素使得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如此成功,那便是无处不在的象征性意象。达洛维夫人的玫瑰花,彼得的折刀,威廉爵士的灰色汽车,爵士夫人脑海中的金墙,萨利的五个娃娃......无不与它们的人物密切相关。

  除了和人物相关的意象,屡屡出现在达洛维夫人回忆里的布尔顿,那里总是空气新鲜,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威斯敏斯特,却总有肃穆大本钟的相伴,还有突然停到街边的神秘汽车,在空中喷洒字母飞机,出现在达洛维夫人晚宴外熄灯的老妇人......这些插曲和环境共同为所有人物营造了一个如梦境般的存在。

  各种意象正反映纷繁复杂的人物意识,是潜意识的形象浮现。提起彼得,脑海就会浮现他那把随身携带、时不时拿出来却从来不用的折刀,一如他赤诚而富有进取心的性格,这折刀令达洛维夫人感到神烦而不安,却给予着彼得追求自我的力量,事实上,从这把折刀,就可以读出彼得全部的心理。

  诗化的语言描述细腻的内心

  很难说伍尔夫达到了如同陀斯妥耶夫斯基那样“剖析”人心的深度,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毕竟与心理描写有所不同,但说她运用诗化的语言展现了人心最为细腻的层面却一点不为过。这在描写小说另一位主要人物赛普蒂默斯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是一位在战争中失去友人的敏感年轻人,死亡让他看到了生活的绝望和人们的虚伪,他在现实的痛苦和理想的希望两极不断摇摆,久久盘亘在他脑海中的则是那个哈姆雷特的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也许他是病态的,时不时疯言疯语,但一个疯子却也往往能看到所有人都被蒙蔽的真相。

我必须向全世界宣布,赛普蒂默斯举起了手,大声呐喊,恰如一个巨人,多年来独自在沙漠里悲叹人类的命运,双手压住前额,面颊上刻着一道道绝望的皱纹

  这是一幅诗化的图景,富有力量和感染力。但这个可怜的人还是被虚伪的“现代心理医学”那一套冷冰冰的“照顾”逼死了。

  一个女人对生活的全部理解

  伍尔夫出身书香门第,受到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和文学熏陶,故而她的语言总有一股高贵典雅的气息,这恰使她得以充分表达她对生活的敏锐感受,但把达洛维夫人简化为伍尔夫则是错误的看法,事实上,小说里的彼得,赛普蒂默斯身上都有着伍尔夫的精神特质,甚至她本人也一度陷入赛普蒂默斯那样的精神困境当中,达洛维夫人的存在,只是平庸浮华的物质生活同美好理想的精神生活的矛盾统一体现,《达洛维夫人》的主题是复杂盘绕的,也是充满矛盾的,伍尔夫在这部小说中的野心是很大的,她不是要写一个女人的一天生活,而是自己对生活的全部理解,这部意识流的杰作,值得一读再读,不断挖掘,而意识流的写法,更给予了阐释的无限可能。

  欢迎关注并推广兮兮书评——专注业余而有深度的书评指南

  《达洛维夫人》读后感(四):去买花

  达洛维夫人说她自己去买花

  我乘坐公交车,光线一点一条一面投射在我光裸在外的肌肤,这一刻没有美,无暇顾及肌理明暗排布 ,满心苟且和急躁

  花店的人和想象里的不一样,不是苛薄的尖牙长舌妇,而是和善的在蚕豆花里微微笑的女士。空气里都是香气,宴会的成功讯息似乎在此间氤氲

  这次的教师我不太喜爱,长得不够令人欢喜还缺了份傲气,没有点艺术的矜贵,不过此刻的艺术已一文不值,一切都被金钱浸润,允许我用一下这个每个时代都存在的论调

  她抱着花束推开门。邦德街,这条名不见经传的街上停着一辆金贵的车,仿若天神降临人间,一生只有一次相隔两米的机会

  我对自己的画比较满意。其实比较此词的范围是在很到非常之间,但我难以启齿,我用此来掩饰自己的傲慢

  喷气飞机在伦敦上空写字,但市民难以辨认。达洛维夫人朝家走去,街边的长条凳上有彼此折磨的夫妇、乡下来的少女和打板球的男孩们

  我常责怪别人傲慢,但自己或许更甚,但我大概是可以理解和尊重。我的前方和后路都绵延不绝,看,我又用了大概这种同类词

  意大利嫁来的妇人奢求丈夫被治愈或是干脆早点去世,她让他看着医生建议他看的板球比赛,他的眼里都是其他,其他是他燃烧的生命

  英国人如此喜爱板球,我首次知道。干瘦而常常手舞足蹈的卡的夫教授让我试图拥抱这个国家,但愿望通常没有这么容易实现,尤其这种涉外的孤独愿望

  门铃响了,彼得来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从他去到印度之后 这是第一次见面,百感交集

  对,英国佬带了很多习惯给阿三,语言、运动、食物,但这个民族还是散发着咖喱、神油和狐臭味

  她哭了,无法抑制的。彼得说他恋爱了,对象是已婚妇女,她想到了他在船上迎娶的新娘,但又感激他们俩没有结婚。对,幸好他们没有结婚。

  我不该如此有偏见。我对每个人都有偏见,看长相看才华看身世甚至只看国家,但谁不是啊。我再次看见自己,在路边的反光玻璃窗上,衣服松松垮垮,手里拿着画,芸芸众生里的自己

  彼得离开了。离开时他看见了伊丽莎白,他有些愤恨她用了“我们的”伊丽莎白这个形容。我们的,在强调一些无法改变的现实。他眯眼想起在伯顿的时光

  有些习惯保持了很久,有些喜爱的用词也割舍不掉,很多年后再看之前有些习惯用语幼稚无比,但有些就漂亮如初。爱人不是,爱过的人身上丧失了所有光芒。没有爱人,也不羡慕别人有爱人,心止如水

  我像个瞎子走在水流里 眼睛所及之处皆是雾气升腾 有只手拉住了我妄图给予我帮助 接着是来自另一个人的帮助 世界大概要大同了吧 我也做了一点点一点点不及灰尘的善举

  彼得恐惧狂喜激动 为什么

  是克拉丽莎 他说

  因为她就在眼前

  太阳穴有点跳动和疼痛 为什么

  是生活 我说

  因为它就在眼前

  《达洛维夫人》读后感(五):怎样读一本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爱的是,它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刻画如此深入细腻,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故事背后更为广阔的现实世界;恨的是,它的叙事如此天马行空羚羊挂角,稍不留神就让你目眩神迷莫名其妙。

  我曾四次尝试阅读《达洛维夫人》,都以失败告终,且每次都没超过20页。若不是想借鉴它“一天写尽一生”的手法修改自己的一篇小说,恐怕很难再次拿起它。

  然而,当我坚持读到第33页时,仿佛突然打通任督二脉般理解了它的叙事逻辑,于是立刻为伍尔夫出众的才华所震慑。一定程度上,这种叙事很像电影镜头,有许多一闪而过的空镜和精心设计的蒙太奇,有着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的相互切换。比如在开头这33页中,我们跟着叙事者的镜头追随达洛维夫人的脚步,走过街道,穿过公园,走进花店;又越过达洛维夫人的肩膀,透过橱窗观看一场车祸;镜头从围观民众的群体像转向某几位围观者的特写,再随围观者走进公园;公园上空又飞过了飞机,到处都有人抬头观看。在这中间又不断地走入人物的内心,描写不同人物的回忆、感情、想法、所见等等。这种非线性叙事打破了我们熟悉的围绕某一话题逐步阐释的叙述逻辑,让阅读难度大大增加,但也让叙事变得无比自由。

  然而,这些巧妙的叙述方法并非一味的卖弄写作技巧。在不同的意识变化、人物切换中,我们看到了战后表面上花团锦簇的美好生活下,埋藏着众多的绝望、悲伤、痛苦和无奈。随着一层层的情感推进,小说开头的清新宁静已经被隐藏内心的情感旋涡代替了。

  “意识流”不光有“意识”,更重要的是“流”。正如聊天的话题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转变,十分钟前讨论着运动会,十分钟后聊起了金庸;意识的流动不会在话题转化时让人感到明显的“跳跃”,因为不同的话题是被相关的因素勾连起来的。有时候这种勾连的因素是如此的隐秘,我们几乎无法觉察。比如有一次,我在查福克纳的相关资料时突然哼起了《Dirait-on》。一位美国的著名作家和一首关于纳西塞斯的法语歌,看似毫无关系,但其中的逻辑其实是这样的:福克纳有一部长篇小说《押沙龙,押沙龙!》,小说名来自于圣经,押沙龙是大卫王的第三子,他因反叛自己的父亲而死;有一首讲述大卫王在押沙龙死后伤痛怀念的歌叫做《大卫的悲伤》,这首歌曾与《Dirait-on》一起在某次音乐会上演出。

  《达洛维夫人》也是这样将视觉所见、心中所想、回忆中的事件、当下所感等等勾连起来的。这种勾连展现了我们不常关注的某种生活真实。北岛有一首叫做《生活》的诗,全诗只有一个字——“网”。《达洛维夫人》中的生活之网,既有横向空间中的人际牵连,更有纵向时间中的经历脉络。没有哪种想法与感受是无中生有的,它们都与过去的种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折叠在短短的一天中。透过这看似晶莹剔透的一天,折射出的是千姿百态的过往和繁复精彩的现实世界。

  在伍尔夫的第三部小说《雅各布之屋》中,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就已见端倪。小说中雅各布的一生都是通过他留在亲友心目中的各种不同印象,以及他的内心活动反应出来的。这种对人物看似拼凑般的认识与了解,或许才是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真相。我们的所感所见都只是生活的横截面。而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从出生到死亡的复杂经历结合体,我们所生存的当下,只是复杂人性的一个侧面罢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