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康州美国佬大闹亚瑟王朝》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康州美国佬大闹亚瑟王朝》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03: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康州美国佬大闹亚瑟王朝》读后感10篇

  《康州美国佬大闹亚瑟王朝》是一本由[美] 马克·吐温(Mark Twain)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4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康州美国佬大闹亚瑟王朝》读后感(一):穿越古今,穿透人性

  很少有一本书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如此多如此复杂的体验:喜悦、悲痛、迷茫、苍凉… 这本书讲了一位生长于十九世纪,讲求实际的军工厂主管,在一次好勇斗狠之后,意外穿越到了亚瑟王朝,继而又在公元六世纪利用自己的科技知识大肆兴建自己心目中王国,最后与教会和骑士开战的故事。这本书放在现在只不过是一本简单的穿越小说而已,但是这本书却成书于1889年,算得上是开穿越小说风气之先;而这本书又绝对不仅仅是一本穿越小说,书中为我们描写了一个想象与现实并存交融的亚瑟王朝,那里有蠢笨却生来是贵族的统治阶级,也有失去自由地位低下的奴隶。那里有被剥掉神圣外壳的教会,也有为国王效忠的迂腐骑士,那里还有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却在书中被无限嘲讽的大法师梅林,当然那里最多的也是最讽刺的应该是穷困潦倒却只知道盲从崇拜权贵的所谓国民,他们的劳动被剥削,财产无法保障,生命随时被危及,但是他们依然一心热爱着这个国家为他们套上沉重枷锁的权贵阶级,并且全心乐意的接受教会麻木的教条,更加甘于接受现在的境遇,我还从来没有见过一种更加辛辣的讽刺宗教以及教化之于人类生活巨大影响的说法。看完有种叹为观止的感觉,书中熔合了自己对于经济、社会、宗教、国家乃至于人性、教化的讽刺与批判。马克•吐温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并且将其讽刺批判辛辣尖酸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极度夸张的讽刺中又赋予其理性,在大笑声中又让人感觉到一点悲凉。 有别于那句:天才不具有同情心,作者还是一位对普罗大众具有深切同情的作家,其中又不乏以第一人称表现的悲悯之心。虽然在他的笔下,人性被剥离在聚光灯下,看得一清二楚,但是他却依然爱着这样的人类,虽然他笔下的男主角讲求实际又足够腹黑,但是作者让他的所作所为依然带有缕缕温情,他可以陪着傻傻的桑迪去搭救猪圈中的母猪,也会陪着亚瑟王微服私访,甚至他也将同情的眼光投注在那些可怜凄惨的奴隶身上,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六世纪的英国打造一个民主共和国,这一点小小的不切实际也更加增添了男主角汉克•摩根的一点可爱。而最后时刻,他又一次回到现代之后,却不断怀念自己曾经身居那个时代的亲人,则让人备加怅惘。 同时在这部书籍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的一些有趣的影子,马克•吐温曾经办报失败,他就让汉克•摩根在书中成功办报,他在一生中尝试了无数的新奇发明,还涉猎股票,这些都在作品中有所体现,他是一位深切关注奴隶制的人,所以在他的书中对于奴隶有着最大篇幅的描写。在这本书中,某个时刻,确实会有点恍惚,书中描写与讽刺的是十九世纪的美国还是六世纪的封建王朝?书中的男主角是马克•吐温还是汉克•摩根? 马克•吐温是一位最有趣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最传神的描绘,最幽默的语言,同时他也是一位洞烛世情的作家,对世事人情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却也不乏同情与悲悯,而这些所有美好的元素,都集中在了这一部小说中,让人得到超乎寻常的阅读体验。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康州美国佬大闹亚瑟王朝》读后感(二):满怀拯救欲在穿越中意淫

  重庆出版社最近新出版了马克•吐温的《康州美国佬大闹亚瑟王朝》(之前其他出版社出版过的名字有,《在亚瑟王朝的康涅狄克州的美国佬》、《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亚瑟王朝里的美国人》、《重返亚瑟王朝》等),这是本穿越小说,因此马克•吐温又被誉为“穿越文鼻祖”。这本书读起来极其畅快,四个小时左右便可读完,既充满悬念,又幽默十足。马克•吐温以一贯擅长的第一人称著文,讲康涅狄格州一个工业时代的美国人倒退一千三百年的历史,穿越到公元六世纪的英国亚瑟王朝,跻身于圆桌骑士之间,在到处是比武的骑士、奴隶和魔灵幻术的世界,运用科学知识开了历史一个玩笑。

  《马克•吐温自传》里有这么一段话,说过去是国王和“一小撮人”来决定什么叫做正义,什么叫做非正义,这样的权力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呢?在这本《康州美国佬大闹亚瑟王朝》里,马克•吐温以自己的方式,给出了答案。通过一个梦,康州美国佬便穿越到亚瑟王朝,凭借对历史的了解,对现代技术的熟知,他摇身一变成了万人之上的首相。正如二十七章“美国佬与国王微服私访”里,美国佬对国王说的,“我的王上,我的双眼如鹰般犀利,可以穿越将近一千三百五十年看到未来世界的模样!”他是何等的自信。他创立专利局,建海军学校,推行广告,办报纸,装电话,造蒸汽机,制机关枪,建考试制度选拔人才,普及教育……在亚瑟王朝闹得人声鼎沸,忙得不亦乐乎。

  他在这里享受着各种意淫带来的快感与崇拜感,整个大不列颠没有一个人不愿意千里迢迢赶去看他,就为了看他一眼,甚至连国王都突然成了一个没人注意、无足轻重的人。“二十四小时之内,代表团们开始蜂拥而至,并且持续了两个星期。乡村、郊外人满为患。我不得不一天出去二十四趟。好将自己展示给这些德高望重、令人敬畏的大批人马参观。”,“我在这里,就像矮子中的巨人,孩童中的大人,傻瓜中的智者……不管用哪一种合乎情理的标准来衡量,我都是整个大不列颠王国唯一的、绝无仅有的真正伟大的人物”。

  身为现代人的美国佬坚信所谓的忠诚,“是对一个国家的忠诚,而不是对它的体制或者当权者的忠诚。国家才是最真实的东西,最实质的、永恒的东西,是需要守卫、爱护并为之效忠的事物,而体制却是外在的东西,它不过是件外衣,一件会穿烂,会变旧,变得不再舒适,不能再为你阻挡严寒、疾病和死亡的外衣。效忠一件破衣,崇拜它,为它呐喊,为它牺牲,这是一种没有理智的愚忠,是纯粹动物性的,它属于君主制,是由君主制发明的,那就让它止于君主制吧”。他把康涅狄格的宪法作为内心的信条,认为“一切政治权力来自人民,一切自由政府都必须经由他们授权,且为了他们的利益而建”。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自由。有说心里话的自由,出版自由,有信仰不同宗教和根本不信宗教的自由;有选举坏蛋当议员的自由和把他们撵出去的自由。谁也用不着给谁磕头。

  但即便如此,他也不得不承认,思维定式是这世上最难根除的东西之一。

  :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康州美国佬大闹亚瑟王朝》读后感(三):如果马克吐温穿越到中国

  如果马克吐温穿越到中国

  文/泊南

  提起马克吐温,我总会想起那两撇金色的胡子,甚至曾经不自觉地觉得他是俄国人也许更合适。这本在当时看来有点荒诞不经、实则穿越小说的始祖的《康州美国佬大闹亚瑟王朝》语言是一如既往的幽默,外加辛辣地讽刺。

  原本生活在生于十九世纪康州哈特福德的美国佬,穿越到了六世纪的英国,恰是亚瑟王朝。 “我”穿越在一个战俘身上,并且马上就快要被知性死刑的“比较有价值的”战俘。当他利用日食是国王与所有的人信任后,终于过上了上等人的生活,这个功绩源于他那个间隔了十三个世纪的时间。

  原作名为 “A Connecticut Yankee in King Arthur's Court”能被译成“康州美国佬大闹亚瑟王朝”,这一个“闹”把本书的内容都神化出来了。如果这一个美国佬在原来的十三世纪后面老老实实地生活,那么,那个被新灵魂附体的战俘原本可以很无知的死去,所有的亚瑟王朝的人们,全部在日食中瑟瑟发抖,不必被一个未来底层的工人的恐吓恐惧不已。又因为原本的自然现象,使得无知的战俘摇身一变,变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上等人。

  一个后来者居上,这个后来者还不是本土人。在这里,他可以大展拳脚,甚至是“为所欲为”,因为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于是,他想把当时的英国变成民主的现代化国家,制造兵器,开办学校,发展海军……把他在未来里所有经历,在亚瑟王朝推行了一个遍。经济繁荣,人民富有,原本是个不起眼的俘虏,现在他成了这个国家的擎天柱,“傻瓜中的智者”。他的光芒比原本英国亚瑟王朝的过往更耀眼。讽刺的是,这些功劳要归功于一个普通的美国人。

  在查阅马克吐温的资料的时候,发现2015年1月大作家大演说家马克吐温的石碑被盗,然后这位一向以讽刺幽默著称的大师 ,见到此事,不知会做何想。他也不会想到今天的中国的小说中,穿越军比比皆是,而且穿的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因为本身几千年的文化,中国这些写手当然可以尽情的穿来穿去,甚至都不会穿重样。至于穿越上了电视荧屏,被大众所认同,捧红了众多影视明星,也是穿越始祖所料不及吧。

  看到中国欣欣向荣的中国穿越,祖师爷会不会有兴趣,穿越过来呢?当然,有可能会水土不服。

  一直对这个设定比较奇怪,美国人为什么穿越到历史中的英国去,后来看了一些其它的书评,ORZ。。。

  《康州美国佬大闹亚瑟王朝》读后感(四):《康州美国佬大闹亚瑟王朝》:荒谬且光荣的梦想

  关于马克•吐温,这位大作家的地位自不必多言。最近关于他的新闻发生在今年的一月份,“位于纽约州的美国文豪马克-吐温墓地纪念碑上的一块铜质肖像浮雕日前被偷,警方正在调查”。且不论事件本身,单单是这样的事件,其实是很符合他的风格的,因为他总是在写一些关于错位的、荒诞的,“什么东西好像丢掉了,但其实它一直都在”的奇妙故事。

  完成于1889年的这本《康州美国佬大闹亚瑟王朝》,是典型却又独特的马克•吐温式作品。说典型是因为书里充满了插科打诨,今天看来已经有点看不大懂的段子,情节也很荒谬——独特也是因此,因为关于这部作品,人们更多地是把它看做“穿越小说”的滥觞——在这部作品里,“我”是一个来自康州哈特福德的美国佬,生于十九世纪,因为意外而穿越到了六世纪,时值亚瑟王朝的英国。

  马克•吐温是个很喜欢使用第一人称写作的作家——包括本作在内的大部分重要作品都是以第一人称来完成。这一习惯,再加上他讽刺辛辣的语言风格,使得他的作品看上去总像是一个喋喋不休的家伙在吐槽。初来乍到亚瑟王朝的“我”,一上来便被一贵族骑士俘虏,但凭借自己“晚生了十三个世纪”所拥有的“知识优势”,美国佬顺利地爬上了帝国首相之位,并获封“老板”的称号。可也因为当上了“老板”,“我”便开始琢磨着经营点“事业”了。

  作品语言轻松,行文轻快,尽管想要读懂马克•吐温炮制的段子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就像是原版注释所说,本书的“历史常识并非重点,因而读者诸君大可不必严肃对待”。这位美国佬穿越到亚瑟王朝也不是为了寻古溯源,但他当他“深入社会,了解百姓疾苦”,便开始有了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在这个原始的国家,建立一套现代的制度,像他十三个世纪后的祖国一样,“权力、自由统统属于人民”。

  不可否认,这本成书于十九世纪末的作品带有强烈的对英国人的讽刺倾向。关于英国人和美国佬的夙愿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但就作品本身而言,马克•吐温如此安排情节的诉求,其实是更普世的表达。由“穿越”而产生的强烈对比,体现在社会制度的对比,更多也体现在人“理性与蒙昧”的处世方式之上——一个典型的表现,是作品里“我”受国王之托,要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而在“面试”军官人选时,一个出身贵族的应试者表示,对于像数学、法律、地理等常识,“我为什么要知道这些呢?那都是神秘之事,应交由上天来掌管”。当被问及是否会写字时,他回答,“为什么要写字?为了能当牧师吗?”

  这就表现了一种大众意识上的倾向——对认知未知事物的放弃,从而处在一种甘愿被操纵的状态。马克•吐温同样将这种精神状况,通过对平民的大量着墨表现出来。在一次审理案件时,他发现冤案的被告和他的妻子都在竭力承认事情是自己所为——只为了能少受痛苦,早日上天堂。在鲜明的等级制度之下,人已经放弃了改变的可能,只能选择逆来顺受。尽管托名于“亚瑟王朝”,但这种状态,其实隐含了马克•吐温对当时社会的控诉。像是我将一些现代化的教育、包括传媒方式引入“亚瑟王朝”,是在谋求对于被禁锢的灵魂的解放——对“报业”的发展,投射了马克•吐温自己的生活经历,也隐喻了作为一个小说家对于“表达”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的看重。

  但我想要解救这些看不到希望的人们的梦想显然是刻意的,因而最后的结果其实也可以料想。这是一个光荣的梦想,从古至今被人们反复提及,不曾消散。只是因为它始终是个梦,却也免不了荒诞的结尾。

  当然,关于“穿越”元素的使用,符合了马克•吐温作为一位天才作家的身份——天才总是要搞点奇思妙想,来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也好让后人方便模仿自己。

  讲一个故事吧,偶然间想到的,来收尾这篇评论:

  从前有个从没喝过酒的人,偶然得到了一瓶陈年佳酿。他心想,贩酒为业似乎也是个不错的营生,于是便把瓶子里的美酒倒掉,仿制了一批精致的瓶子,再灌进自己勾兑的“酒”出来卖。

  那“酒”,卖得还不错。

  《康州美国佬大闹亚瑟王朝》读后感(五):先进的科技支撑不起落后的精神文明

  文/河北小珊 评《康州美国佬大闹亚瑟王朝》

  马克吐温,美国的幽默大师、文学之父,向来以幽默、机智而闻名,是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每当提到这个留着浓密八字胡的老头儿,就想到他的一则故事:一次马克·吐温应邀赴宴。席间,他对一位贵妇说:“夫人,你太美丽了!”不料那妇人却说:“先生,可是遗憾得很,我不能用同样的话回答你。”头脑灵敏,言辞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回答:“那没关系,你也可以像我一样说假话。”其幽默的语言风格、敏捷的思维可以从中感受一二,当然这在他的多部作品中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本《康州美国佬大闹亚瑟王朝》讲述的是一名生在康涅狄格州的美国大佬穿越到中世纪英国的故事。他发现自己倒回了13个世纪之前,经历了短时间的适应后,很快振作起来凭借自己之前的学识和技能,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国王和国民的信任和崇拜,登上了亚瑟王朝的首相宝座。在这里他大展宏图,有了很大的一番作为,他有一个宏伟的梦想,想把中世纪的英国变成民主的现代化国家,于是他着手各项改革:创立专利局、建海军学校、推行广告、办报、普及教育、装电话、造蒸汽机、制机关枪……。在美国佬的带领下,亚瑟王朝工业文化空前繁荣,他成了这个国家的神,就像他自己说的“我在这里,就像矮子中的巨人,孩童中的大人,傻瓜中的智者”。人们愿意不远千里只是看他一眼,他的光芒甚至强过了国家的王,当仁不让成为整个大不列颠王国唯一的、绝无仅有的真正伟大的人物。

  遗憾的是,他的宏伟蓝图并未实现。他没能看到仅仅将改革理念寄托在科技的基础上,而忽视了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社会和人民的认知能力等现实障碍,显然,这样的改革是不会成功的。在没有约束和监管的权力运作中,现代科技最终演变成了反民主政治事件的同谋,成了暴力事件制造者手中驯服的工具。

  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别具一格,鲁迅评价马克·吐温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缘故了。马克·吐温自己则说:“不能一味逗乐,要有更高的理想。”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这本书表面是写美国大佬的政治沉浮,但其中包含了对经济、教育、军事、宗教等诸多方面的思考和讽刺。用小说来说现实的社会制度和人类的弱点,不知道这是不是马克吐温所指的更高理想。但有一点,他的出发点绝不是讽刺,而是放大在人们面前,希望人类变得更完美、更理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