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读后感10篇

2018-06-13 21: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读后感10篇

  《我们生活巨大差距里》是一本由余华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读后感(一):在杂集里侃侃而谈

  我不太读长篇小说,不是不喜欢,是怕不能理解,变得囫囵吞枣地当看故事一样,合上书的那一瞬间,大部分内容就已经抛之脑后了。所以,畅销作家经典作品,包括余华的几部长篇,是一部都尚未翻阅过的。

  但我喜欢阅读杂文,散文,这就像跟一个故友聊天一样,听他们侃侃而谈,写作经历也好,人生百态也好,总之,能够从文字了解个人,也是一桩乐事更何况是能写出大家津津乐道的好故事的作者,能够通过杂文集一窥其真实一面,岂不更乐哉。

  余华的这本书,书名我是不太喜欢的,感觉像烂了大街鸡汤,摘自其中的一篇同名文章,也是嚼之无味的。还好这样的文章只有寥寥几篇,大部分还算得上是干货。有几篇剖析自身写作背景的文章很好得解释了余华自己的作品风格;还有他关于文学想象的理解,以及对于几位国外作家作品的认识,都是很好的阅读参考。至于一些游记,看球经历什么的,还有和莫言踢球之类的轶事,就全当野史一样看看有个概念吧。

  对于喜欢余华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拉近了作家和读者的距离,之于我这种连一本作品都还没认真看过的人,倒是更坚定了有朝一日能够捧地动读得懂他的那些长篇小说想法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读后感(二):《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从文学到生活

  余华最新随笔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收录了余华近年来所作书籍推荐随笔、游记等文,包含了余华关于创作、关于读书、关于生活和旅行的体验感悟展现了余华从创作到生活的完整样貌

  值得一提的是,书里多次谈到了有关童年时期回忆,而这种童年回忆对他产生影响是永久存续的:

  我觉得是自己成长的经历,决定了我在一九八〇年代写下那么多的血腥和暴力。“文化革命开始时,我念小学年级;“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我高中毕业。我的成长目睹了一次次的游行、一次次的批斗大会、一次次的造反派之间的武斗,还有层出不穷的街头群架。在贴满了大字报的街道上见到几个鲜血淋漓的人迎面走来,是我成长里习以为常事情。这是我小时候的大环境,小环境也同样是血淋淋的。……(《一个记忆回来了》)

  每个年代的人都有属于自己年代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既不能挑选,也不能摆脱。正是这种特定性,让不同年代的人有着不同的烙印,这种记忆,给予了人们贯彻一生的回忆,而往往是略带伤痛的回忆给它所在的年代以最剔透的结晶。一如王小帅的《我11》,流水般的生活在年少的王憨眼里产生了青春期特有的魔力,尤其还是在特殊年代。影片最后,杀人犯被处以枪刑,平日里过分安静的人们全部围在四周观看,王憨却好似忽然打开了通向未来心门,他跑向路口,定格在11岁的记忆中。

  不论是特殊年代还是平凡年代,一个作家的经历往往会对自身创作产生一定影响,甚至是深深地刻在自己的作品里,成为一种抹不去的印记

  ……我一直认为童年的经历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方向世界最初的图像就是在那时候来到我们的印象里,就像是现在的复印机一样,闪亮一道光线就把世界的基本图像复印在了我们的思想情感里。当我们长大成人以后所做的一切,其实不过是对这个童年时就拥有的基本图像做一些局部修改。当然有些人可能改动得多一些,另一些人可能改动得少一些。(《生与死,死而复生》)

  由此可见,个人经历是对余华许多作品的最好注解。无论是《许三观卖血记》《活着》,还是《兄弟》《第七天》,无一不是从切身体会出发,由小及大,进而推进至人类共通的情感,以至于从中可以看到太多人的影子。从前的余华喜爱暴力描写,如今的余华则不再描写暴力。不管怎样,这些都是历经了无数情感选择乃至道德抉择之后的生活体悟:

  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关键词:日常生活》)

  从日常生活出发,这不仅仅是余华在写作上的选择,也是很多作家最唾手可得而行之有效良好方法。这种日常写作,可以体现在一切写作活动中,《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也是如此。书中涵盖了余华的创作初衷、写作经历、读书所感以及游历经历等,最后部分则是对幼子的期望。最后两篇文章,虽篇幅不长,却字字在意,不难看出余华身为人父对于下一代的殷切希冀。有希望是件好事,对下一代的希望让人感受生命的传承,而对文学的希望则让人心有所依。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读后感(三):这时代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想了很多,我一直问自己是否有这个必要,最终我还是选择落笔。这个时代浮躁欲望充斥着每个角落,我们没办法如我所愿、安静的去生活,我们始终看不见日出,却要马不停蹄去追赶日落。最近读了余华先生的首部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文章里提到文革至今这40年间,我们经历了如同欧洲人经历400年的动荡,这巨大的差距,确实使我们的社会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首先我要说说最近炒得沸沸扬扬大学生裸贷事件,昨天我又看到一则新闻,一名大学生因网贷“欠款57万”被迫自杀,年仅20岁,像这样的新闻时常出现,中国拥有2000多家类似的网贷平台,我们相关部门的管控措施却是微乎其微网友大多指责当事人败家、虚荣愚蠢……却没有人关心事件的本质。 然后说说互联网,互联网无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便捷、高效……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凡事皆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在这个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我们每个人享受快速便捷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少烦恼,比如以前工作时发通知,都是用传真机,后来发短信电话,短信如果没回复还要一个个打电话通知。现在不一样了建一个微信群,里面一发完事。最近公司推广了钉钉,又多了一个,每天手机响个不停,还不能不用,因为要上下班用钉钉打卡。虽然便捷了,但似乎工作更忙了,事情更多了。不知有没有人和我同感。这时代的变化太快了,我们努力着追赶似有似无的东西,虚无缥缈的生活,却无法找寻最初来时的路。 最后说到互联网不得不吐槽一个词叫“标题党”,我比较习惯浏览手机上的“新闻”,为什么要用引号?我们先来看看新闻的定义,甘惜分教授把新闻定义为“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现如今标题党横行,说实话大门网站的新闻报道很多都没法看,胡编乱报、标题挂羊头卖狗肉、错别字连篇、虚假广告、发布诈骗信息,我甚至打开过只有标题没有任何内容的所谓的“新闻”。同样都是互联网网站,谷歌曾经因为发布非法医药广告,被美国监管机构罚款5亿美元。此后谷歌采取了更严格的管理措施。如果按照美国政府的这种做法,在国内估计很多所谓的互联网巨头都要关门歇业了吧。 这时代诸多事情都值得我们深思,这时代,我们拥有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读后感(四):我们可能无法要求作者

  因为我只看了序,所以仅发表一点对序的想法。

  其实很少认真看书的作序,看本书的序竟看得我眼泪哗哗的,很值得记录一下。

  大概在四五年前,余华的第七日出版。因为很多读者期待了好久,所以看完之后失望之声持续好久。大家在感慨余华为什么再写不出荒唐戏谑,血腥凄苦的小说了呢。 小说第七日,故事简单道理似乎也浅得像浮在表面,没有曲折纠葛,没有快意恩仇。 没想到,按照作者此序的说法,文风的转变竟源于作者的精神状态。既然同为精神上比较脆弱的人 ,读小说的我尚觉情绪难以承受 ,又何苦去逼着作者泣血呢 。我在二十岁不到的年纪时读过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精彩的小说,常常让我陷入悲恸而挣扎的情绪中,中国底层百姓在凄苦而冰冷的现实生活中仍饱含的卑微充沛的情感。。让我保有一颗善良慈悲之心。。。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读后感(五):一个伟大的读者应该怀着空白之心去阅读

  现在好多名家都陆续出这类的文集,收集作者一些评论观点,我个人还是挺喜欢看的。喜欢这类文集主要是因为自己本身的阅历见解十分有限,而内心渴望透过他们看看更大的世界,当然如果能够因此而让自己具备更独特的想法也是很好的。对于后者,我知道其实很难且也有些许的功利,读书嘛,其实不为其它,只为消遣从而找到内心的一种安宁罢了。

  也许看了不少这类的文集,慢慢我感觉到这类文集有个毛病,书名与书集的内容总是相差甚远。余华的这本《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的书名与其书的内容确实有一定的“差距”。当然,我们不能完全怪作者,有可能是出版商为了让这本书更加的畅销而故弄玄虚。当然,可能是我先入为主,书名给人的感觉是书的主要内容是余华对于现行的社会的一种看法之类的,但是看完这本文集你会发现,书中只有一到二篇的文章是与书名紧紧相扣的。而剩下的很大部分是余华的日记和对一些世界大家的作品解读和奇闻趣事。内容倒也是不错的,也让自己看见了真正的作家是如何阅读的,只是与期待的不一样罢了。

  我在大学的时候读过余华的《活着》和《兄弟》,印象都十分深刻以小见大是我喜欢的风格,余华在文中提及中国近几十年的变化,表述了自己对于这种变化过于快的疑惑和沉思,虽然说并没有给出一定的答案,但是作者说出了我心中的那一部分,而看到自己内心被说出的那一刻,自己心中有一种释然的感觉。

  余华也通过这本文集讲述了他对一些世界大家的作品的所思所感。惭愧的是,很大部分的作品自己没有看过;即便是看过的,自己对于那些作品的理解肯定是没有作者来得那么深刻的。因此,余华的那些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我阅读的另一层面的体验,这是一种收获;此外,他也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疑惑,即文学到底应该如何来理解呢?余华说,“当读者们开始为麦克尤恩的作品寻找文学源头的时候,其实也是在为自己的人生感受和现实处境寻找一幅又一幅的自画像。读者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唤醒自己过去阅读里所有相似的感受,然后又让自己与此相似的人生感受粉墨登场,如此周而复始联想之后的激动,就会让儿歌般的单纯阅读变成交响乐般的丰富阅读。”“所以文学的存在不是为了让人们彼此陌生,而是为了让人们相互熟悉。”“如果文学里真的存在某些神秘力量,那就是让读者在属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作品里,读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感受,就像在属地别人的镜子里也能看清楚自己的形象一样。”

  “有灵魂的想象会让我们感受到独特和惊奇气息,甚至是怪异骇人听闻的气息,反过来没有灵魂的想象总是平庸和索然无味。”这本文集你无法体会到余华文字全部,但是你能体会到了余华认真对待文学的态度。无论作品如何,各有所爱,我倒希望自己好好阅读一下余华在文中提及的那些巨著(有些可能绝版了),就像余华提到的“一个伟大的读者应该怀着空白之心去阅读,只有怀着一颗空白之心,才可能获得想象的灵魂。”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读后感(六):深入认识余华

  读余华的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到的不只是生活中的差距,也能让我们了解到了国外的一些见识和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余华他不仅仅是个作家,他还是一个诚挚的读者、忠实球迷、见识广博旅行者和一个慈祥父亲

  一开始我对这本书是非常的失望的,当读到前面几篇的时候,因为它和它的书名不一样,这里面没有过多的记叙差距,更多的是写了余华他阅读一些作家作品的感受和对一些作家的评价。后来调整心态以后发掘自己也可以从这本书中汲取到很多不一样的知识特别是后面他写的他到过的一些国家的感受和日记,让我对这个世界多了更多的了解,增强了我的世界观,让我的心胸更加的宽广

  最喜欢他在一些国家呆的时候写的一些日记,文字很有深度,用犀利目光写出了他对那些国家的感触

  我最喜欢里面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对我们所属的社会都赋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端我们也有一份”。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无论好的和坏的都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

  总而言之,此书能够给你不一样的感受,让你更深入的认识余华!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读后感(七):读一本书-《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废话一段

  最近两年读了还算不少的书,但多数属于读完就丢的状态。曾寄希望于电子书的笔记功能,才发现那个是更大的坑。思来想去,还是用笨办法好一些,为自己读过认为不错的书写一篇读书笔记,于是有了此设想。

  预计每篇文章会有以下几个部分:这本书讲了什么,聊聊自己的感受,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三个部分,其它。

  这本书讲了什么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是余华出的一本杂文集。文章内容跨度较大,包括社论、作者对自己所写小说的解释、游记、为他人做的书序、介绍自己的文学之路、亲子文章等等,其实内容是比较杂乱的,但每篇文章都较为有趣,其实蛮适合碎片阅读的。我花了一周左右读完,然后自己喜欢的那几篇文章又再读了几遍。

  我对这本书的感受

  不得不说,余华讲故事能力真的很高。例如余华讲了《活着》,有人读出了生命无常、有人读出了人生无奈,甚至有个朋友对我说读出了对生命的热爱!所以就算是一篇很短的文章,他也会将这个故事叙述的十分完整。但他也仅仅是在讲这个故事,推荐语中所说的“以戏谑的文笔戳穿生活表象”我是真的没有get到这个点在哪。举个例子说,《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这篇文章余华举了护照引发的不安全感、中学生堕胎、GDP和人均GDP、大城市和西部城市和市民的差距等例子来证明:发展不平衡,生活不平衡,我们生活在巨大差距里。

  首先,不是所有北京孩子都可以过生日买一架飞机作为礼物的,也不是所有的女中学生堕胎会有4个男生去认领一样(堕胎最多的还是已婚女子),拿个案去推现象本身是个不靠谱的行为。每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会带来发展的不平衡,一味追求平等其实是最不平等。如果一个亿万富翁的孩子跟一个西北地区的孩子的梦想是一样的,那才是最恐怖的事情。

  读完这篇文章,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新闻编辑室》里面的情节,那个小姑娘说了句“为什么美国是这个世界上最牛逼的国家?”,然后一个逗比来了句“Freedom、freedom and let’s keep it that way”一样。

  传说中的戳穿生活表象是什么?就是最后那句“因为我是个病人”吗?那这个结论也太水了吧!真心的吐槽无力。

  这本书让我见识到了一个真实的余华

  我读了三遍《活着》,当我在读第三遍《活着》的时候,我一直对作者的那个“我”很好奇,到底“我”是以什么姿态去看待富贵的一生呢?后来我一直在想,“我”最大的意义就是听富贵讲完他的一生,然后听着他的放牛歌,看着他远去。细想起来,这个“我”真的很冷静、没有温度的冷静。。。

  但这本书不一样,我看到了作为球迷的他、作为文学迷的他、作为父亲的他。看着那几篇日记,我真的笑的很开心,因为我觉得我见识到了一个另一面的余华,他更真实了、没有那么高高在上、有了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他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

  印象最深刻的三个故事

  《奥克斯福的威廉·福克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甚至会被称之为mentor。所以有人会去奥马哈、有人会去加利福尼亚、有些人会去帝都看水晶。但令我很好奇的是,余华在自己文字里无法抑制的自豪感与喜悦感,那样的文字就像是大雄在介绍哆啦A梦一样,“一九九年的时候,我有一个月的美国行程,其中三天是在密西西比州的奥克斯福,我师傅威廉·福克纳的老家……”。

  其实我觉得喜欢这篇文章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很无知,我根本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是余华的故事能力非凡,尤其最后那句“加西亚·马尔克斯”简直是点睛之笔,如果国内有人做个《威廉·福克纳文集》,余华这篇做软文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失忆的个人性和社会性》

  选择这篇还是《大仲马的两本著作》着实让我纠结了一段,思来想去,大仲马那篇是我认同他所说的,《基督山伯爵》绝对是最适合的经典文学入门书,当然了我做不到他11岁儿子那境界,11岁的时候还是灌篮高手更适合我。所以我算是赞同观点更多一些,而非印象深刻。

  说回《失忆》,它算是余华的读书笔记(至少是我理解的),在余华推荐了那么多本书中,《失忆》应该是真正打动我,让我有想读欲望的书,我对他描述的《失忆》的故事着迷,女性的头发那段也让我喜欢不已,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失忆的社会性”。和平奖的吐槽让我想到了穹顶之下,钓鱼岛那段就更是如此了。

  《写给儿子的信》

  这本书里所有关于余海果的故事我都很喜欢,这件事细想起来其实蛮诡异的,毕竟我尚未娶妻生子、也暂无此打算。《写给儿子的信》这篇是我读了最多遍的,喜欢文字里充满对儿子的宠溺、喜欢那些对儿子的期盼、喜欢那个有温度的余华。

  每次看到那句“我们一生所做的最重要的选择,不是你爸爸选择了小说,***妈选择了诗歌,而是十三年前,在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长廊里所做出的那个选择’我们要这个孩子。’尽管那时我们还没有做好要孩子的准备,但在那个流淌夏日阳光的长廊里,我们伸出手接住了来自天堂的孩子,那个孩子就是你,我们叫你余海果。”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想吐槽:为毛是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啊!以上是玩笑。

  每当我看到上述那段话的时候,我都会再翻一下书名:《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虽然余华的杂文致力于控诉这个社会的不公,但选择《写给儿子的信》就像是点睛之笔一样。

  是的,那个写出《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的余华对生命是热爱的。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读后感(八):那些时光的余晖

  读了余华的几部小说,抱着猎奇的心理下了这一本杂文集。直观地了解他的观点。出彩的文章不多,其中,《生与死,死而复生》的两句话我非常喜欢:

  “冷漠的死隐藏在热烈的生之中”

  “我们仿佛看到死亡的灵魂在巍峨的群山之间,犹如日落一样向我们挥手道别”

  我希望死得从容,却知道,死,大概率是狼狈的。如有一个可以挥手道别的机会该有多好。

  还有《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中:

  “给这些无所事事的时光涂上夕阳的余辉,有些温暖,也有些失落”

  这让我想起在英国的日子。周五下午一个人提着下周的菜坐公车回学校。天气很冷,但阳光却很好。天空很蓝,那种蓝是我在国内没见过的,很透,过滤得没有一丝杂质。而落日则把天边的云层层地染成橙色、粉色,像初中的女孩。景色很美,却缺少和我一起看日落的人。

  余华的小说我还是会读,但读者离作者远些还是好的。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读后感(九):有人捧人场,作家就去写

  在写到社会的部分,我在他笔下看到一种特别沉重的清醒与无力,纵向历史的差距、横线现实的差距,你我与众多人群被定位在这张颤抖的网上。从前黄秋耘说“不要在人民的疾苦面前闭上眼睛”,现在不论把疾苦定义成什么概念,微博推送QQ弹窗都让人想闭也闭不上,读时明显意识到“天翻地覆”“淋漓”“蜂拥”几个词的高频出现,构划出这个时代的膨大失序和人的卑微乏力,这里的一字一句都落在了现实里落在了我们身上。文里他引了一句易卜生的话,“每个人对于他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我觉得这就是余华的那股气,从细雨中呼喊、活着、兄弟,到第七天到眼下的这本差距,都是正襟立于现实面前,区别在于是历史的现实还是当下的现实,可历史与当下、故事与现实不是两个对峙的阵营,更多的是互相交涉变装再登场。我觉得余华已经用他的方式记录下了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而记录本身对他来说也许有一种治疗的意义,来面对易卜生的那句话。说句简单的,匹夫有责,有钱捧钱场,有人捧人场,作家就去写。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读后感(十):记录生活,反思社会,适合初读余华作品的人

  写于2015年3月7日

刚刚看见这本书的名字时候,我曾主观猜测这可能会是一个观点视角比较激烈的抨击之作,后来发现书名其实只是取自书中的某一篇杂文的名字,不免觉得编辑策划时故弄玄虚。后来,再一篇篇读完里面的文章,慢慢的觉出味来。

不只是有差距,还有差别

  坦白讲,这是我第一次看余华先生的书。我看书比较杂,看的进度比较慢,当想开始了解一位以前对我来讲是空白的作者时,一般偏向于先读能比较全面表现作者写作思想和历程的书,或者自传,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现在很多作家创作到一定阶段,都喜欢出一本杂文集、随笔整理的书,有很多读者认为有充数刷存在感的嫌疑,但是对我这类新读者而言,我认为这是一个便捷了解作者前前后后状态、视角、思想的形式,一本这样的书很可能跨越了作者创作初期、成熟到成名的时间、空间维度。

  这本《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就是这样一本书,他是余华先生10年首部杂文集,在里面我们甚至能看到他很久以前写的日记。

  刚刚看见这本书的名字时候,我曾主观猜测这可能会是一个观点视角比较激烈的抨击之作,后来发现书名其实只是取自书中的某一篇杂文的名字,不免觉得编辑策划时故弄玄虚。后来,再一篇篇读完里面的文章,慢慢的觉出味来。这里的每一篇随笔文笔平和,娓娓道来,有反思,有追忆,有臆想,有生活记录,有旅 行见闻,有和先哲的对话,似乎乍看上去只是叙述,只是记录,多数标题及内容跟书名无关,但读着读着,我就产生一种感觉,作者把我们跟别人的差距、我们自己跟自己的差别渗透到了每一篇随笔的每一个角落,从中国到世界,从文学到社会,从过去的日子到现在的日子,涉及方方面面。

  从生活的记录出发,他在做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比较。

  另外,给我感觉还很强烈的一点是,作者不仅仅是在写诸多领域的差距,这些随笔也展现了作者本人不同时期生活状态、人生视角、写作思路的些许差别。

  比如开篇第一篇《一个记忆回来了》作者直接回答了关于他“早期作品多充斥暴力血腥,而后期作品这种趋势减少”的问题,里面有讲到他年少时候生长 环境对自己创作的影响。还有《录像带电影》、《我的文学白日梦》《儿子的固执》都有间接表现一种“不同”。这种不同和差别是有可喜的含义的。在读第一篇 《一个记忆回来了》的时候,我也想起了我儿时的一个记忆。

  我生长在农村,大概是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早晨,妈妈帮我穿外套叫了我的小名,被一旁找我来一起去上学的邻居家哥哥听到,他也是童言无 忌,笑嘻嘻的说了一声:“你看,你和邓小平一个名字。”我记得当时妈妈的脸色是有点变化的,她收敛笑容,半正经半恐吓的对邻居小哥哥说:不要乱说话,小心 一会有人把你抓走。当时,我当然是不太懂这中间是有什么关联的,只是知道那些年国家政治情况似乎刚刚稳定。现在二十几年又过去了,反观伴随农村这30年的 巨变,我们的父辈再也没有了当年那种谈领导人名字都会色变的情况。

  扩展来讲,作者自身和家庭经历的这些不同也侧面反映了我们所处时代的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给生活环境和思维方式带来翻天覆地可喜的变化。

  只是,这种可喜变化仍然存在一种“巨大的差距”当中。作者说,我们一直生活在两种极端里,我们都是病人。

  所以我们都需要治疗。

  当社会面目全非,我们还能认识自己吗?

  从文学作品表达情感和反思个人及社会的角度出发,我觉得作者的目的在这本书里达到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