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少年绿皮书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少年绿皮书的读后感10篇

2018-06-12 21: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少年绿皮书的读后感10篇

  《少年绿皮书》是一本由刘克襄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1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少年绿皮书》读后感(一):少年时光:为之悸动不已,为之心酸涕泣

  文/橘川

  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说,“我觉得十五岁生日是最适合离家出走时间。这以前过早,以后又太晚”。十五岁是一个奇妙的时间分割点,在此之前,人依旧幼嫩,在此之后,一切蠢动。刘克襄在《少年绿皮书》里频频提及十五岁,仿佛那是人生中最值得回味把握年龄,有着蝉鸣、绿意,和一望无际夏天。翻开书页,幽凉的回忆尽展眼前,插图中的虫鸟看似脱翅欲飞,沿着铅笔绘出的路线,恍若能够回溯到童年的旧宫殿。张悦然说,旧时光她是个美人

  “十五岁,人生活得最辛苦、最茫然时候,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像那十五岁的少女,受到特殊事物启发。许多事情都在师长期许安排下,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却仍不知未来乐趣”。遥想自己的十五岁,大概是刚升入高中,读纯情小说,做不切实际的幻梦,写长长的书信。刘克襄在这本书里的《老城老书店》一篇中讲述少时读书的故事:家中的旧书柜有着丰厚精神宝藏,“遂成为我涉猎文艺知识重要窗口”,可能对每个少年来说,老一辈人的书柜都对我们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作者也说到少年时喜欢往书店跑,站着把一本本书读完,对此我深有体会,那时候,家乡城镇的书店还没有被教辅书籍淹没,还能对着一排排质量优秀好书垂涎、叹望,这次回家,心血来潮想去小时常去的新华书店,天还未黑,远远地就望见书店已经关门,无奈只好返回,想来是生意不好,大家都奔着网购去了。

  书的前半本是对自己少年时期追忆,作者以摄像机般的视野再现了旧时年月自然场景秀丽风光,包括童年的一些有趣经历:打棒球、游野泳、捕蝴蝶,甚至还有令人心激动的逃学事件。后半本叙述作者和孩子在几年之中完成的几次旅行,在故事的讲述中不时夹杂着刘克襄对孩子的谆谆教导,这些饱含爱意文字配上清新的插图,以及读者透过文字想象出来的台湾风景,令人读来如沐和风,是一本亲情书,也是一部成长故事集。

  “暗黄的天色间,一些白色的鹭鸶缓缓地低飞过溪床。接着是青灰羽色的夜鹭,呱叫飞起。这溪岸风景或许寻常,后来却是十八岁时,最早写诗的重要意象。假如十五岁就会写诗,相信也是如此”。作者如诗的语言将我们带入那个葳蕤而沁凉的台湾岛屿。眼前的文字似乎可见、可感,你的内心溢满了一丛丛绿。

  大抵每个人的童年印象中,都残存着一帧帧最难以磨灭的画卷吧,这些画面定格在脑海里,成为我们往后人生中不忍割舍的巨大财富。于我,最甜美之回忆莫过于小时候父亲单车带着,经过一座窄窄的石桥,到对面的草地坐下,听傍晚的钟声。那画面极其模糊却永生不会忘却,年仅四五岁的我,在那个时候就从那钟声中体味出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后来长大了,我知道那种奇特的感觉叫做苍凉。苍凉也是《少年绿皮书》中的一个隐性主题时过境迁,许多物事旧貌不再,往日清澈河水污染茂密森林也变秃了,孩子长大,不能目睹老一辈人曾经欣赏过的景色,对于父辈来说,正是他们的忧心之处。

  “真希望,有一天,当自己往生了,你们怀念我时,请你们回到这条少年时旅行过的大河,继续沿小径散步,闻着野姜花香遇见鹭鸶滑行”,刘克襄在书的末尾这样对孩子说道。我又想起高中时反复抄诵的简桢的《四月裂帛》:“当我无法安慰你,或你不再关怀我。请千万记住,在我们菲薄的流年,曾有十二只白鹭鸶飞过秋天的湖泊。”此情此景美极,也悲伤极,都寄托着一种往日不再的肃杀感。但是更多的,是对过后日子期望,希望孩童健康成长,安稳平滑地越过十五岁这个门槛

  旅行未尝不是对自我人生的一种反省,它不需要寓有多么高大含义,“本来,我从不觉得,每一趟旅行都要是严肃的,必须背负乡土使命,或者是以一种终极关怀的态度注意我们周遭的环境。我宁愿,你只是在野外的旅行中寻找自己的出路,而不是探询整个社会位置”。有体察,有关怀,对后辈不施以重压,不给“旅行”这个名词冠上媚俗光环,情愿在山光水色之中寓教于乐,让少年们自己去感悟生活的细则,是刘克襄用文字给我们作出的范本。

  为什么村上在《海边的卡夫卡》中要写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呢?“……是因为他们还是‘可变’的存在,他们的灵魂仍处于绵软状态而未固定于一个方向,他们身上类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那样的因素尚未牢固确立。然而……他们的精神在无边的荒野中摸索自由困惑犹豫”。我想,这也是刘克襄在处理“十五岁”问题时不时会逢遇的一些火花,他娓娓道来,既是写给少年,也是写给自然,在夏日豪雨的午后,手捧这样的一本绿皮小书,确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了。

  《少年绿皮书》读后感(二):像诗一般美好年纪

  “闻着野姜花香,遇见鹭鸶滑行”,看到这句话时,我爱上了刘克襄笔下的这片岛屿。在《里台湾》里,刘克襄说,在山里,铁道即花道,他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习惯于沿着各条花道健行,每每探索到那些少时的老滋味,便开心欣慰。对刘克襄来说,虽然并不认为“每一趟旅行都要是严肃的,必须背负乡土的使命,或者是以一种终极关怀一的态度,注意我们周遭的环境”,认为只要能“在野外的旅行中寻找自己的出路”便可,但年长后的他终抹不去一种古老小镇情愁,对旧时光、传统文化继承的忧思。

  《少年绿皮书》里也不例外,频频回首十五岁时的少年时光,小镇情怀,还有旧旧而浓浓的怀念和对当下的感恩之情:“我站在每一条街道的尽头等你, 我们背后的阳光,阳光下的鸟声、 虫鸣也都在等你…… 在这块土地, 我们将留下最大的林原最大的天空, 让你的十五岁,走完这个岛的四季, 二十岁,记载它的自然史”。

  早在八零年代初期,刘克襄还在左营服兵役时,就常常搭渡轮到旗津海滩游玩,此后的三十年,他继续漫游在台湾的远山僻野,徒步穿行半岛古道乡村小镇,挖掘乡野生活之美,也在行走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灵故乡。在刘克襄的眼里,如今“体力心志不若年轻时壮盛狂野脚步踩得空灵、不拘,看山看水更看自己内在世界的翻转,不免脚步放慢。”慢慢来,放慢一点脚步,再疲惫非常满足

  目光向前,偶尔的再回首,便是在《少年绿皮书》里那些青葱往事。这是当下生活的疗伤佳药,也是穿行记忆,圆梦的生命定律。从少年到如今的人到中年,刘克襄拾捡着年轻气盛时的驰骋梦想,书写着一笔笔少年轻狂的冒险乐趣,也记录下如今与儿女相伴,与孩子们一起旅行,与孩子们一起共同探索生活新发现的小确幸。在这些不再独自行走的生活细节里再次返老还童,返回那个童话般的好年纪----十五岁。而从他的笔下,这些曾经和现在与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也足以让我们开始怀旧并怀念自己曾有的童年和乐土

  《少年绿皮书》里的十五岁,是将成未成,未来是梦亦不是梦的分界线,是自己独有的成长旧故,也是与大自然大地泥土亲密接触的年纪。在这个最值得回忆的十五岁,作者回忆自己的慢生活心灵满足,也用绘笔和相机记录下最值得珍藏的一个个美好瞬间:或是鸟兽虫鱼,或是一条乡野小径,或是不知道名的台湾古道,或者那些老铁路改变着的台湾风情

  那些干脆的回忆,那些独属少年时代兴奋喜悦,成长的烦恼以及历久弥新思念:“请还给我一个每天只停一班火车的小站, 一条清晨时鹌鹑母子悄悄走过的石子路。 我的家在不远的坟场旁, 稻穗铺在庙前的广场。 我在溪边戏水,哼歌,听到上面的木桥, “喀、喀”。 小学教书的父亲,提着钓竿,永远地走过。”

  这里,一切美的像诗一样

  《少年绿皮书》读后感(三):少年不识愁滋味

  文/***

  刘克襄在《少年绿皮书》里说:“十五岁何尝不是一个人最后的童年时光,在这个末代的岁月里,你扮演的又是一生的何种角色?是默默地接受一个时代的结束,还是找到了另一个新的可能?”

  十五岁,向前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放浪青春,向后是一个“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沉稳年轮。在本书里,刘克襄通过“我的自然启蒙”和“你们的山恋之歌”两个特辑,向我们讲述了他是如何“扮演”少年和老爸的角色的。本书前半部的少年娓娓道来,和后半部的老爸喋喋不休形成了刘克襄人生里一道相应成趣的风景。

  刘克襄是台湾作家、自然观察解说员,数十年来与自然观察、历史旅行和旧路勘察打交道。他的书里从不缺少飞鸟溪水蓝天。读他的书,入梦的感觉,有时是“哦,我们长大了”的感慨,还有时是“哦不,我们永远也长不大了”的惊叹!

  “十岁时,我知道一处最近的远方,那儿是台中监狱,就在我家旁边”。刘克襄小时候,家住台中监狱附近。他在开篇的《大城守望》里画了一张铅笔的地形图,在一处建筑物旁写下了小小的两个字:我家。与那高大的监狱围墙相比,我家小而简陋,可我家自由。偷爬进监狱菜地,便成了小小少年对自由的挑衅,也是少年快乐的源泉

  时光难倒回,而随着时光流逝的还有埔里的捕蝶之旅、初一时逃学的线路、家里鱼缸里养的两只孔雀鱼、坐着老爸的自行车去买书的书店,还有那些一起去溯河旅行、去大湖泅泳的小伙伴。逃学路上的鹭鸶和溪水溢出的是淡淡的伤感,逃学逃不掉的是少年的孤单。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只是那滋味有股清新的味道罢了。

  转眼间,少年成了老爸。两个儿子从小跟着老爸爬山、游水,寻找大鸟,有种子承父业欢乐。可他发现儿子们的快乐与他少年时的不一样了。大儿子读到初二,依然“活在一个武侠骑士冒险犯难的世界。有时,甚至把那个世界和现实结合了”。哦,老爸的“少年愁”又回来了……

  老爸开始以“家书”的形式与儿子探讨自然与人生。从金山的老树讲到阿里山的铁道,居然还讲了“离家出走”和“第一个女朋友”!可见老爸是真心想与儿子交朋友。当我读到老爸惴惴不安表白,“我或可勉强而模糊地说,想要透过大自然的赐予,给你们一个充裕空间。要你们获得最大的孤独,以及最大的自由。”我忽然又想起了那个爬进监狱偷菜的少年,他想跟儿子们一起寻找遗失的快乐。

  诗人顾城说,生命向来是“春来发几枝”,一切都是自然生长。而刘克襄在本书中想说的是:在孩子、自然和师长之间,也存在着一个这样的空间,等待我们去发掘和实践

  转载请豆邮联系

  《少年绿皮书》读后感(四):父爱深沉

  父爱深沉

  文/米雪

  著名翻译家傅雷以及夫人写给自己两个儿子的《傅雷家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父母之爱,是伟大的。同样是家书,刘克襄在《少年绿皮书》则是写给了自己的十五岁,写给了自然,同样,还有自己儿子的少年时光。

  刘克襄是台湾著名的生态作家。他的文章涉及自然观察、历史旅行等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事情。他出版了诗、散文长篇小说绘本摄影作品二十余部。其中包括著名的《野狗之丘》以及有关鸟类的书籍《风鸟皮诺查》、《台湾鸟类研究开拓史》、《永远的信天翁》 等。因为爱鸟,被戏称为“鸟人”。对自然界的生命的珍视,也是对生活美好的一种追求。他希望这种理念能够潜移默化影响自己的儿子。

  该书分成了两个单元。前半部分是作者回忆自己少年时期,真实的再现了昔日台湾自然的生态美景和生活美好的时光。后半部分则是叙述了作者与孩子这些年来的几次旅行,在这些文字中,不难看出作者身体力行地为孩子做的那些事情,寓教于旅行,教导孩子自身的成长。

  老人们对后辈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我吃的盐比你走得路都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刘克襄经年行走,即使是孩子出生的那几年,也是走遍了大半个台湾。这些经历,被作者记录下来,既是对自己的十五岁的一种回忆,也是一位长辈子女的殷切希望。书中的诲语谆谆,手绘的各种地形图,时时流露出一个父亲饱含的深深爱意。通读全书,读者可以了解,他更希望自己是孩子的朋友知音,引领者,而不是一位疏远而严肃的长辈,如同自己与父亲的关系

  在书的序言中,作者写道:“十五岁何尝不是一个人童年时光的最后。但在这个末代岁月里,你扮演的又是自己一生的何种角色呢?默默接受一个时代的结束,还是找到了另一个新的可能?”作者小时候的十五岁,那个时候的台湾,又是怎样的光景呢?学校还很大,很多孩子因为“第一代金龙少年棒队,再度打败日本调布棒队,准备到美国去参加世界杯“而狂热;那个时候,台中还有”中央书局“ ,是著名的文化名城……而如今,他们都被人们淡忘了,或者已经消失了。

  面对这些变化,作者希望以自身更丰富的经历和经验,通过“摸索乡土环境教学、登山旅行“这些 活动,让孩子感受长辈的良苦用心。人生中总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磨难,它慢慢磨砺着生活的棱角。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经历这样或者那样的坎坷,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亲近自然,能够拥有广阔的心胸,以足够的勇气去迎接生活的挫折和挑战。这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迫切的希望。而如今,远足旅行的孩子正以切身经历将这些希望传承下去。

  作者用家书的形式,以一个父亲的眼光,通过淡淡的文字,白描这潜藏在岁月里的成长,深沉的父爱流淌在字里行间。翻译家傅雷最长一封信长达7000多字,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天下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总是不变的。

  《少年绿皮书》读后感(五):喜欢得只能说一点废话

  人这一生能遇到多少刻骨铭心的事情呢?而我们记在心里的,又常常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细节。比如在《少年绿皮书》里,我喜欢《棒球小子》这一篇,小学最后一个夏天,少年不顾老大们的命令,从本垒奔向三垒。同时,一颗有些破皮的准硬式棒球,沉重地掠过天空。在球棒碰触到球的一刹那,整个人突然充满了巨大的满足。这种信心并无外借,是一瞬间的福至心灵。

  也喜欢他写山城的捕蝶经历,“后来年纪大了,每次看到蓊郁的峡谷森林里,阳光打到树林阴暗底层的落叶、树干和苔藓地面时,都会怀念起这次的每次场景。”几年,几十年,一些似曾相识的小小瞬间,在记忆里串联成一条隐秘的甬道。奇怪的是,当作者把它呈现出来,我们也觉得熟悉而迷人。人与人之间的意识,其实是有共通之处的吧。

  所以,仔细看看他用铅笔勾勒初中时逃学的路线,一条万和路、一座筏子溪桥,尽头的一座大肚山,在线条游走中就可体会少年在广阔天地间的那份寂寞与沉浸。起风了,我也觉得冷清;少年仰头眺望,我顺着他的目光,也望见了溪的远方,以及夕阳。至于暗黄的天地间,一些白色的鹭鸶缓缓地低飞过溪床。接着是青灰羽色的夜鹭,呱叫飞起。好的文字能唤起人们的怀乡之情啊,我在字里行间停留好久,像要陪伴这位少年,等待时间慢慢流淌,日色变暗,夜晚来临。天地自然如他所诉的节奏,从容、静谧,又自信。

  真羡慕这样的写作者,拥有着与大自然、与花鸟虫鱼沟通的灵性。我回想自己的十五岁,关注更多的是自己的爱恨。自我,仿佛一颗瘤般的,需要时时刻刻加以特殊关照。那时走过的风景,往往不能与它们和谐地融为一体。而刘克襄传召出的少年风景,自我却是消失了的。只是用十五岁少年敏感多思的心灵去看天地万物,又是处处有情。

  这本书后半部分,是身为人父的刘克襄写给孩子们的家书。在他笔下,又一轮的少年步履匆匆地来去。我起初担心阅读的思路会有中断,不久后便心生欢喜,因为我在前半部分被唤起的疑虑,后半部分仿佛得到了他的回应。比如说,他带孩子们到收割后的稻田旅行,奉一哥哥是不合群的那一个。他总是借助一本书来逃避与环境的接触。孩子们兴奋地玩耍时,他会静静地坐在田埂一角,凝视着远方的某些景观。这一类羞怯的少年,即使在欢乐的天地之间也难以放开自己,可是他也愿意,愿意按住自己的这份尴尬,独自坐着,享受阳光与海风的吹拂。于是,温柔的父亲写道:“你这样继续坐在那里,我想就把你当成稻草人也好。在野外,把自己站成一种空旷的孤寂,难得一天的无所事事,让心思游荡,都远比整天待在教室里踏实得多。”这份理解,让我既感动又踏实,想一想,若我也出现在这片风景里,也一定能够被识破,继而被善意接纳的。

  全然地走进海滩,一个人面对着海洋,像一只落单的水鸟,去拥抱天地间的这份孤独与自由,不要回头,不要试图寻找熟悉的同路人。“自己走自己的路”,刘克襄这样鼓励着孩子们,人生的未知之途比淡水河口的海岸还要曲折得多啊。若拥有在茫茫天地之间独行的自信,面对人生自会有一份豁达的胸襟吧。社会总是太拥挤了,而自然永远是接纳的,它只属于被祝福的少数人。

  《少年绿皮书》读后感(六):谁不曾拥有诗情画意的少年时代?

  去年,《他们在岛屿写作》的系列纪录片很火,唤起观众、读者对那些作家的记忆。林海音、余光中、郑愁予,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在乡愁的另一岸,在台湾这座岛屿,继续他们的文学生涯。与他们不同,刘克襄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的自然文学多了一份对往昔纯真年代的追忆,对旧时台湾的美好眷恋。

  《少年绿皮书》分为两部分,一是作者对自己童年及少年时代的回忆与思考,一是作者与孩子一起亲近自然、感悟人生的成长故事。人们对自己年少时最快乐的时光总是有一种情怀在其中,这使得多年后写出的文字有不少美化的成分,但那自由随性的少年时代,也的确是人生不可再来的黄金时段。年少时那家里附近的监狱菜园,那离家远行的小小探险,那棒球比赛时一个精彩的击球,都足以让作者快乐很久,以致中年时提及这些事仍兴味盎然。而每一篇诗意的故事后,总有那样一个世事变迁,令人唏嘘不已的结局。

  从本书第一部分所侧面传递的一些信息来看,大陆和台湾在政治、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都走过相似的道路。刘克襄童年时生活的地方的目仔窑被拆除,他为此一直是颇为痛心的,就像近年来关于北京城的古迹拆除与否的争论一样,台湾的城市建设也曾经历这个过程。六七十年代,大陆与台湾虽无联系,政治生活的发展轨迹却极为相像,都曾有过动荡不安的岁月,都曾经历领导人故去的全民哀思。这些共同之处,也许是源于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底蕴与气质吧。

  与“你们的山峦之歌”相比,我更喜欢“我的自然启蒙”这部分。作为父辈写给孩子的绿皮书,少了些鲜活的趣味,说教意味于无意中流露出来,文本因而显得不那么有生机。作者总是试图引导孩子的旅行,为他们的自然之旅启蒙,想要将自己过去的旅行观加于孩子们身上,殊不知每个时代的少年,都有属于自己的绿皮书,在恣意妄为的年龄,岂能听凭长辈的干预引导?

  作者的自然启蒙终结于高中的最后一个学期,读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的少年时代,都伴随着高中生活的结束而戛然而止。普鲁斯特曾说过:“幸福的岁月是失去的岁月,人们期待着痛苦以便工作”。作者笔下那逝去的时光于幸福中多一丝感伤,就像一幕幕忧伤的文艺电影,在读者眼前掠过。他那台中的少年时光,伴着消失的城墙、满山的蝴蝶、古老的书店,慢慢化作远去的风景,越来越模糊,让人心生惆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