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安静的美国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安静的美国人》读后感10篇

2018-06-14 21: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安静的美国人》读后感10篇

  《安静的美国人》是一本由[英] 格雷厄姆·格林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9,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安静的美国人》读后感(一):无处可逃的“局外人

  1

  站在今天的角度回看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朝鲜和越南的两场战争无疑是那个混乱时代尾声——殖民者败退,国家一分为二,南北对峙虚张声势,即便偶尔擦枪走火,水深火热的也只有一小部分难民……然而对于身处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朝鲜和越南更像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曲,达摩克里斯之剑随时可能坠落在每个人头上——美国人除外,他们是持剑的那个。

  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安静的美国人》背景就是那个内心恐惧大于实际威胁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试图重新夺回越南的控制权,然而遭到了越共组织坚决抵抗。法国的战争在这里延续,却不像敦刻尔克或者诺曼底那样关乎存亡,法国人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境地——刚刚赶走了侵略者,马上又成为了“侵略者”。

  小说的主人公福勒是一个已过中年的英国记者地地道道的局外人,他来到越南不过是为了逃避乏味无趣的工作名存实亡婚姻。对于战争他既没有深入了解兴趣,也不认为有此必要。在西贡,一个名叫“凤”的舞女让他重燃激情,战争让他疲倦,而凤和鸦片,是他抵御疲倦的唯一良药

  美国人派尔是福勒的朋友情敌,他年轻、有学识、有教养、待人诚恳,在发现自己爱上凤以后,竟然第一时间向福勒坦白,并且希望“在爱情中有一场公平竞争”。派尔是美国作家“约克·哈丁”的坚定支持者,认为在越南扶持一个第三方组织、推行“民族民主主义”是可行且唯一的方案为此,他不惜勾结泰将军制造系列爆炸恐怖事件,最终遭到越南暗杀。

  凤是一个非典型的越南女子沉默寡言审时度势,不多情也不绝情,懂得如何在战争中保护自己

  《安静的美国人》故事外壳非常简洁——一段发生在战争背景下的三角恋。故事的结构也可谓精巧——以派尔的死作为起点,逐步回溯三人的关系经历,结尾处揭开谜底,福勒间接参与了这场谋杀!

2

  作为一个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是无可挑剔的。我曾读过他的另一本小说《恋情终结》,同样是一段发生在战争时期的三角恋(或可称为四角恋)。格林对男女之爱和宗教之信的剖析深刻犀利,并且很准确地将爱情和信仰放置在了战争的框架内。

  20世纪不乏优秀的小说家,但经历战争而幸存下来的小说家并不多,幸存下来还能保持冷静、将记忆文字形式展现的小说家更少。格林曾供职于军情六处从事间谍工作,他的战争视角比之担惊受怕平民或开枪杀敌的军人独特,也更像一个“局外人”。然而作为一个参战国的公民,格林和所有经历战争的人一样,深感疲惫和恐惧。这种情绪在《恋情的终结》中有所体现,到了《安静的美国人》中,格林则干脆化身为一个世外之人,逃离铁幕之下的英国,来到遥远的印度支那,客观从容记录这样一场与己无关的战争。

  然而,“与己无关”仅仅是英国人福勒的一厢情愿。尽管他恪守一个记者的良知,亲自深入战场获取客观信息,而不是像其他记者一样走马观花地参加“新闻发布会”、写一些无关痛痒的通稿。但近在咫尺子弹鲜血,让他无法保持冷静继续独善其身,最终,“他背叛了自己的原则;像派尔一样卷入其中”,在他看来,“任何决定从此都不再单纯”。

  这是福勒的无奈,也是作者格林的无奈。作为一个战争的参与者,这种无奈不是轻飘飘的挽歌,而是沉甸甸的棺材

3

  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思想的巨轮逐渐驶入一条交叉河口,一边是源自上帝秩序约束,一边是源自人性自由疯狂。两股激流碰撞了三百年,终于是人战胜了神,于是尼采高呼“上帝死了”,人类给自身赋予了前所未有权利——创造一个完美天堂的权利。

  为了这个完美天堂,一个普通学生可以在萨拉热窝对着素不相识的公爵开枪,布尔什维克者可以毫不留情地将沙皇全家灭口;也是为了这个完美天堂,纳粹可以将“血统低劣”的犹太人关进毒气室,苏联可以将“思想存异”的知识分子流放西伯利亚。

  1945年二战结束,一部分人被血腥的战争惊醒,开始反思人性的尺度人权边界。而另一部分人则更加坚定,只有排除异己建立一个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世界,才能彻底消弭战争。

  在《安静的美国人》中,英国人福勒属于前者,美国人派尔属于后者。福勒轻易地看出了派尔的天真可怕曾经告诫他:

  “你和你这类的人想发动一场战争,要别人帮忙,但那些人根本不感兴趣。他们想要足够大米……他们不想被一枪打死。他们希望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他们不想要我们这些白皮肤的人围在这里,告诉他们什么是他们所需要的。”

  与福勒类似的还有法国上尉特鲁恩,对于眼前这片陌生土地熟悉的战争,他深知一切毫无意义,对福勒说:

  “你是新闻记者。你比我要更清楚,这场战争我们是赢不了的。你知道,通往河内的道路每天晚上都会被切断,并且埋上无数地雷。你知道,我们每年损失掉圣西尔军校一个班的毕业生。我们在一九五零年差点就被彻底击败了。但我们是职业军人:不得不继续战斗下去,直到那些政治家让我们停下来。也许他们会聚在一起,统一和平停战,在最开始时其实也是这样做的,这样一来,我们这些年的战争便毫无意义了。你不会明白那种毫无意义的感觉,福勒。你不是我们其中一员。”

  福勒自知身为“局外人”的幸运,所以他在踏上越南闷热的土地前,就笃定了不管不问的决心。然而面对派尔一次次参与的恐怖袭击,面对断腿的躯体和伏在母亲膝盖上的婴儿,福勒终于忍不住了,他对自己的发问也是最后的通牒:

  “当你建立一条国家民主阵线时,需要死多少名上校才能证明一个孩子或者三轮车夫的死亡是合理的呢?”

  福勒放弃做一个“局外人”,他将派尔的行踪透露给另外一方势力,派尔在赴约的途中被暗杀。

4

  19世纪末,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描述了一种道德困境。伊凡·卡拉马佐夫要他的弟弟阿廖沙想象一下,如果他有能力创造一个世界,让人们从此之后可以享受完美的和平与幸福。但是要实现这一点,你必须现在就折磨死一个小生命——比如那个婴儿。伊凡问,那么你会做吗?阿廖沙的答案是一个明确的不字。在他看来,没有什么可以成为折磨一个婴儿的正当理由,就这么简单

  很显然,这种道德困境是“电车难题”在早期的极端变体。而深受宗教影响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给出的答案也是宗教性的——不。因为总有一个最高准则在约束着人的行为,这个最高准则代表了上帝的意志

  然而半个世纪后,当人们在残酷现实真切地遇到了“电车难题”,即便是最虔诚教徒,都无法那么坚定地说出一个“不”字。因为在血腥的杀戮面前,倘若除掉一个无辜者能拯救千万生命,谁敢肯定那不是上帝的意志呢?即便出于人的本性,这样做又有何不可呢?

  20世纪中叶,存在主义哲学圈就这个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阿贝尔·加缪的祖国阿尔及利亚爆发独立战争后,他却不支持起义军,因为他们埋设炸弹、杀死无辜者。他在剧本正义者》借革命者卡利亚耶夫说:“我不能为一种不复存在的正义,再增添活生生的非正义。”

  40年代中期,梅洛-庞蒂曾经问过萨特,如果必须在两件事之间选择,一件会杀死300人,另一件会杀死3000人,他会怎么选。萨特回答说,从哲学上来看,这有什么差别吗?每个个体在自己眼睛肿都是一个无限的宇宙,我们没法拿两个无穷来比较。然而后来,萨特放弃了这一观点,并且认为,一个人可以甚至必须以审慎方式掂量和权衡人的生命,而阿廖沙的立场是在逃避这种责任拒绝计算——吧一个婴儿与数百万婴儿做对比——不过是自私胆小罢了。

5

  《安静的美国人》成书时间大概与萨特和加缪争论“电车难题”的时间相同。较为讽刺的是,两个法国人(或称法籍人)在讨论形而上的哲学问题时,一个英国人却在法国自己的战场上给出了一个形而下的答案——没有人可以成为局外人——在电车难题中,无论你将轨道扳到哪一边,亦或是站在原地不动看别人扳轨道,你都是这场谋杀的凶手,因为当你被抛进这样一个场景中时,你便成为了参与者,亦即“凶手”。

  正如福勒来到越南,虽然初衷只想做一个老老实实的记者,但最后他已经无法再安安稳稳地置身事外。出于他的对凤私心,更出于他所受教育形成的道德意识,福勒最终选择将派尔送上死途。他明白自己无论做什么选择,都无法从局中逃离,派尔不死,便会有更多的婴儿和三轮车夫死去,这是经历过战争的他无法接受的。

  福勒最终也明白,越南战争也好、朝鲜战争也好、法西斯也好、布尔什维克也好……这个世上的所有谋杀中——法国人也好、越南人也好、美国人也好、欧洲人也好……所有人都是无处可逃的“局外人”。

  2018/5/23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林禾

  《安静的美国人》读后感(二):让情敌死于战火

  坦白讲我对这个英国作家并无好感。上一本《恋情的终结》我看完后连同没看的《一个被出卖的杀手》和《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一起廉价卖给了多抓鱼……之前他的书和保罗·奥斯特的书被我放在书柜顶上,落满灰尘。他关注的题材不喜欢,他的叙事方式对我来说过于老旧,比喻又用得过分深奥吊诡,如果智商知识储备不够完全看不出其中冰冷的嘲讽

  但我一直心有不甘,对这个译名有点怪的英国作家——格林厄姆·格林。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产生“再给他一个机会”的冲动。今天,我读完了国内新出版的《安静的美国人》,我觉得格林可以回归狭窄拥挤书架了。

  这是个老派的爱情故事男人彬彬有礼,用的全是阳谋。甚至在泡你马子之前都要正式通知你。其实将政治、战争、宗教融于爱情故事并非什么新鲜套路,但格林毕竟是格林,21次诺贝尔奖提名不是盖的。在血流漂橹、炮火绵延的当口,格林让他的主人公独自一人穿越火线,不动声色安排了一场情敌间的夜话。残酷的战争和激越的爱情无缝焊接,迸射出小说艺术特有的美感。他塑造颓废的英国记者和略单纯的美国人都很有魅力遗憾的是对越南女主着墨较浅,险些沦为背景。这大约是白人的不自觉吧。再礼貌文明骨子里还是有差别论。幸好他描写中国人那一段非常精准。上来就写他们打麻将,写他们给他端来茶却不理他、写他赞美家人子孙多、写一口痰吐在痰盂里……。这些地道的中国细节,可以窥见一个优秀作家的基本素养

  “世界如其所是。人微不足道,人听任自己微不足道。人在这世界中没有位置。”,奈保尔在《河湾》的开篇这样写道。相对于奈保尔通过欧美文化与非洲民俗的错位表现后殖民地时代的生存境况,格林更加关注了殖民文化对于个体的影响。派尔这个人物充分明了这一点。格林一开篇就宣布了派尔的死亡,然后慢慢用一整个故事来说明他死亡的真正原因,这是一个危险的讨论,看到最后我们都知道是谁导致了他的死亡,但是作者的态度也很明确,他让主人公怀着巨大悔恨同时又坚信是派尔所受的教育毁了他。“我有预感。他们杀了他,因为他太天真了,不能容许他活下去。他年青无知愚蠢,并且卷入其中。他对整个事件所了解的,并不比你们中任何一位更多,你们给他钱,给了他约克·哈丁写的关于东方的那些书,然后对他说,‘去吧,为了民主,把东方赢过来。’他始终没见过什么讲堂之外的东西,他读的那些书的作者和那些讲堂上的演讲者彻底愚弄了他。当他看见一具尸体时,他甚至找不到伤口在哪儿。一场红色灾难,一个民主战士。”这是一个很深的主题,即便是牛虻般勇敢的木木日召,也曾经向苏南新专的老师发出“责难”:“你们为什么当时教育我要诚实坦率,而没有教我如何做人?”王朔说过,信仰是要流血的。他说得客气了,信仰,是要喝血的。狡猾的格林让派尔面对妇婴的尸体,进而让主人公在道德上相对安全地实施了谋杀。这是格林自己的态度。我也不敢妄下论断。但关于派尔这个人物,是否有别的可能,格林所想,革命必疯狂,天真是种罪。可如果派尔足够老辣呢?老辣到可以控制第三股势力,足够善良呢?善良到面对妇婴尸体选择自杀。足够成熟,甚至成为高台教的神祗,比如《现代启示录》里的古华特上校。

  仅从结果来看,格林是对的。越南最终并不需要什么西方式的自由民主,似乎也并不需要什么共产主义。除了危机感深入骨髓以至不停模仿强者的日本,古老东方的诸多国度自有其运行法则。英国作为一个老奸巨猾的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深深明白这一点。并且试图让愣头青美国也明白一下。无奈当时的美国还太年轻,听不进去,要等到深陷越战的泥沼才能勉强明白一点点。如同豆瓣上很多民主粉。就事论事,我们当然厌恶独*裁,但我们真的适合民主嘛?“历史事实证明:直接民主只有在像希腊城邦那样小国寡民的条件下才能存在,在国土广袤、人口众多的大国事实上是行不通的,它只能实行代议制。……现代国家任何一种政治体制如果没有制约机制,最后总是不能避免腐败以致失败,而这是最重要的。”(《顾准文集》)

  意识形态方面的战争从未停止过,今天美国还在推销他的价值观,全世界范围内扶持各种“泰将军”。格林对此语重心长“我们来自老殖民主义国家,派尔,但我们已经从现实里学到了一点东西,我们已经学会了不要去玩火。第三势力这股力量——它只是书本上的理论,仅此而已。泰将军不过是个拥有几千名士兵的土匪:他不是民族民主主义者。”这小说写于1955年,半个世纪过去,言犹在耳。有时候我想,不输出革命确实是个值得骄傲的态度。像“解放全人类”这样的梦想,总掺杂着一丝血腥味。这话题聊起来就深了,不能以简单的对错论。最关键的,也是格林用小说真正想说的:没有人是无辜的,可以置身事外。“总有一天会发生什么事。你到时会选择一个立场。”

  不知是否译者个人喜好的原因,我总能从这个英国记者身上读出王朔顽主的气息。大概全世界的颓废和玩世不恭都有点像吧。《橡皮人》里李白玲说过:“我们义无反顾抛弃的正是她所珍视的,我们珍视的又正是她不屑的。”格林的记者托马斯也是这种玩世不恭、嘲讽一切,又从心底里认可天真和理想高于自己的世故的人。生活里我们也能遇见派尔这种人,就算世界末日,他也会保持着自己可笑的礼仪。他带着羊毛内衬的睡袋、热水瓶、酒精炉、梳子、剃须刀和口粮,穿越枪林弹雨漂满尸体的河流,来对自己的情敌下战书。托马斯又好气又好笑,直到这份“天真”在爆炸后的尸块儿下显得荒诞。爱情和战争一样残酷,哪怕派尔救过托马斯的命,他也得死。在另一个故事里,托马斯借由正义这把刀,杀死了自己的情敌。

  《安静的美国人》读后感(三):事实就是如此

  格林的书我看过不少,一是本身就喜欢他的写作风格,二是对这位诺贝尔文学奖的无冕之王感到敬畏。他的作品基本上都会带有政治和道德的评论,所以他的作品很有时代意义,并且不失通俗易懂。可以说他能够驾驭很多种类的文学作品,有轻松的也有沉重的,有哲学性极强的也有娱乐性文章。而这本《安静的美国人》是我认为他最具特色的一本小说,整体故事略显平淡,可是所讲事实极其深刻。

  在这本书中,格林畅谈了他对爱情、战争、政治的理解,他只用了几个简单的角色与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讲述出了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不愿面对现实的人。福勒是一个很真实的人,虽然说他也有缺点,但是身处于那样一个环境时能做到他的那些果断抉择的人并不多。他与凤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从这点也能看出他的爱情观,这与传统美国人的爱情观完全相反,反而类似我们的中式爱情。

  派尔这个角色就像是第一感觉良好,而发现现实当中我们并不需要这样的人。他在一开始表现的就是暖男的形象,甚至一度盖过福勒的戏份,只可惜在爱情上面的执着用在了其他方面上,这就彻底打破了他原来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他就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样,如果学不会变通,那么就很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来。而福勒也不喜欢这位情敌,于是就采用计谋干掉了派尔,那么这样一来到底是不是福勒又走了极端呢。

  这三位主人公每个人的做法好像都偏极端,但是这种看似稳定的三角关系却怎么也找不到交叉的点,这也就造成了一种极不稳定。这也给我带来了迷惑,各自的立场都能够独立辩论,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在他们的眼中划分出来的明确善恶。所以说这本书格林参杂了很多东西,他把人性具像化,把它的脆弱表现了出来。

  书名指的就是派尔,这种讽刺的韵味使文章又增添了一丝玩味,仔细想想就是这么回事。能够在一本小说中把真实的政治形态和道德观点的撞击表现得淋漓尽致,除了格林很难在想出几位作家。我们提倡着自由,却被殖民主义所困,观念的差距就在一线之隔,所以说格林只是证明了一点,那就是根本没有什么对错,这杆秤在每个人心中都是不一样的。

  《安静的美国人》读后感(四):或许我们的人生都如同自由女神像一样糟糕,且一样毫无意义

  读到快要结尾的时候,格林描写了对于法国军官格兰特的一句话:他这是很像一座象征性的雕像,代表着我所痛恨的美国事物——其设计如同自由女神像一样糟糕,且一样毫无意义。似乎读了这句话,我突然明白了格林把这本书叫做《The Quiet American》而不是战乱的西贡抑或纠结的英国人之类的某种心思。

  一本基于战争背景下写出的书一定有作者自己对于战争和政治的某些观念的渗透,进而通过某种牵引让人理解正义和更为宏观的意图,当然这或许并不是格林这本书的本意。但我读完后总会觉得在微观感情的叙述中会透露出格林对于战争和人性的思考。

  读格雷厄姆•格林的书感觉就像书里描写的越战时期西贡某个阴暗的小屋里的氛围,有点沉闷有点无聊有点压抑却又似乎在等待着不可预期的爆炸和伤亡。

  花了两天时间就把这本200多页的新版读完了。故事很简单,三个人,两男一女之间的情感瓜葛,不强烈也不冲动,更多的是通过主人公福勒(其实就是格林本人吧)的内心描写讲故事情节不断深入和铺展。

  故事背景是19世纪的法越战争末期,地点是越南的西贡和片段式的战场,人物简单明了:一个英国中年战地记者福勒,一个美丽又渴望爱的越南女子凤,一个安静有理并坚持自我信念在越扶植所谓“第三势力”的年轻美国人派尔。三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质也具有不同的故事线条,从每个人身上我们都可以思考很多并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

  英国战地记者福勒一生换了不同的女人,玩弄也罢,认真也好,最终都并无定性,就算在英国早已分崩离析的老婆也道出了他对感情飘忽不定的症结所在。他或许对凤是认真的,但他内心知道更多的是需要凤的陪伴而不仅仅是性的渴望,所以他也明白或许凤也只是他战场停泊的一个避风港而已。所以他会用鸦片来让自我舒缓。可如此让人觉得“放浪”的男人却因为看到被恐怖袭击炸死的小女孩而心痛落泪,于是做出了具有立场倾向性的决定,帮助当地革命人引诱美国人,最终导致美国人派尔死亡。最终得到了凤的福勒却说到:“我多么盼望世界上有一个人,我可以对他说我很抱歉”。这句全书结尾的话读的让我心酸。所以你说福勒到底是好是坏?他最终还是没有中立的选择了某种方式来让自己抉择,却又让自己不得挣脱。

  美国年轻人派尔安静有理素养极好,即便是作为第三者也依旧充满了绅士姿态,大老远冒着生命危险跑到战场就为了告诉福勒他爱上了凤,要和福勒一起竞争这个花楼女子。对于凤,这个美国年轻人也温文尔雅没有如狼似虎的占有,而是循序渐进的尊重。具备良好个人素养的哈佛毕业生派尔在战火中救了福勒一命,对福勒即尊重又礼貌,充满了兄弟间的感情(虽然福勒可能并不以为然)。可坚信自我信仰的理想主义又让派尔成了支持“第三势力”导致越南贫民伤亡的所谓“正义”之士。这就好比打着解放的旗号在中东伤害平民的美帝国主义一样,以自己的理想驾驭了很多无辜人民的性命。你说这个安静的美国人是好是坏?

  从红楼走出的越南女子凤虽无恶意也无杂心,但从始至终都没有确定的自我认知和判断。因为福勒的不定(原婚姻的持续、战地派驻的时间等)导致看似傻傻的凤投怀送抱到了对她一厢情愿的派尔身边,在派尔死后又回到了福勒身边继续她想要看世界的单纯向往。凤就像当时软弱无力的越南政府,看似任人摆布,其实也无可奈何。绝对是贤妻良母型的凤却让我觉得并不讨好,你说这样一个女人是好是坏?

  格雷厄姆•格林在书中穿插了一些宗教和道德的内容,其实也多少透露除了格林对于人性与善恶的思考。书中将三人物串联在一起其实就是在探讨人的救赎以及原罪的问题,在一个宏观的不好说对与错的大环境下,每个人做出的选择都是符合这个人本身立场的,而每种选择导致的对与错好与坏又不得不让这个人去原罪和宽恕自我,无论他是否意识到。或许这就是人性值得把玩之处。

  我一直在想,终于和英国的老婆离了婚的福勒今后会和凤过着怎么样的生活,是否会带着凤到英国看她知道的切达峡谷,也或许在离开越南的时候就和凤分道扬镳了。但我很肯定的是,几年后,当福勒真的老去,或许他会站在美国自由女神像前怀念曾经救过他性命的派尔,在他眼里,派尔也许也代表着他所痛恨的美国事物——其设计如同自由女神像一样糟糕,且一样毫无意义。

  《安静的美国人》读后感(五):对于“置身事外”的讽刺与悲悯

  《安静的美国人》的情节迂回曲折,不同线索迅速推进彼此配合,叙述语言和比喻运用也简洁明快而又冷峻奇巧。虽然格林承认自己周期性地摇摆在“抑郁和躁狂之间”,但其小说也往往能在冷静和不安、同情和批判、热情和幻灭、戏剧性和深度之间建立起特有的张驰和力度。

《安静的美国人》电影版海报

  文 | 戴文子

  【注:本书评系属原创,转载刊发等事宜请先豆邮获得授权。】

— 1 —

  最近在读什么书?

  《安静的美国人》。

  在我极其有限的阅读地图中,谈到英国文学,个人首推小说家自然非毛姆莫属,紧随其后的就该是格雷厄姆·格林了。原因无他,只因此二君实在是太会讲故事了。把众人皆知、烂俗无比的事情写成一部超凡脱俗、令人拍案叫绝的小说,这本就需要莫大的本领,只不过现今读者好像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书本以外,忽略掉“故事”本身的重要性。其实,一个真正的好故事,完全能带来朴素又震撼的阅读体验。

  自1929年出版其首部小说《第二个自我》以来,格林的创作岁月长达整整六十年。在长篇小说创作力普遍陷于萎顿的二十世纪,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格林极可能是其中最会、也最专注于说故事的作家。格林的小说视野宽广、格局恢宏,他敢于碰触西欧小说业已遗失近百年的大题材,例如一场战争、一次政变、或者一轮革命;而且格林始终执着于实相,认真创造人物、构思情节,让想象力在具象化的世界中奔驰。格林不躲不闪,也不装神弄鬼,从不在关键技穷之际莫名其妙的化成一道轻烟消失不见,依旧保持着十九世纪写实小说家伟大且应有的模样。

  格雷厄姆·格林酷爱冒险式旅行、关心政治热点问题,勤奋多产而又自成一体。他身前获奖无数,但与诺贝尔奖多次失之交臂。有人称他是四流的康拉德,也有评论家称他是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文学生涯可谓褒贬不一、毁誉参半。而除了作家的身份以外,格林的人生经历也足够异彩纷呈。他曾在战乱之际于古巴、越南、非洲等地冒险,并用流浪卖艺的方式游遍欧洲,甚至做过英国军情六处的双面间谍。特殊的生活经历和记者兼作者的职业生涯为他的作品提供了广泛多样的写作素材。其多年旅居海外的经历和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局势使得他的政治小说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都占有一席之地。

  格林曾说:“当我写政治题材时,我可能是一个政治作家,但这不适用于我所有的作品。”1926至 1940年间,格林作为《泰晤士报》的记者出国采访,足迹遍布欧美、亚非各国,接触了各个层次的不同人物。二战期间,格林又为英国外交部工作,继续来往于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因此写下一系列国际政治题材的作品。《安静的美国人》便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一部有关越战的杰出政治小说。它不仅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法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而且还惊人地预见了那段历史的“续篇”——美越战争。该作于1955年在英国出版时广受好评,而当它一年后在美国出版时,评论界的反馈却颇有微词——很多美国评论家指责格林在小说中流露出反美情绪。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安静的美国人》中精辟的预言在十多年后不折不扣的实现,这部小说的独特价值才再度引起人们的注意,很多西方学者又重新捧起了它进行深入的研究,近些年来甚至成为英美大学里越南战争史与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必读书目之一。

— 2 —

  那么《安静的美国人》到底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其随着时间推移越发显现的独特魅力究竟何在?这部格林耗时三年完成的作品篇幅不足十五万字,但小说本身水准极高,是一部内涵丰富、多重意义重叠、无法一言以蔽之的优秀文本。它既是政治小说,又是三角恋爱小说,还是对一桩谋杀案不动声色的侦破故事,也不妨称之为心理分析小说,主题却远比“正义战胜邪恶”更为复杂。

  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格林始终坚持寻找政治上的边缘地位。这点突出地体现在他战后创作的作品里。它们大都关注那些原本对世界一切冷漠以对的人物不可避免地卷入历史进程的经历,这些人物都有厌恶受到社会活动牵连的特性,但是在残酷的现实环境里,即使苦苦挣扎,也要有所选择、有所偏倚。《安静的美国人》中的福勒,是格林笔下第一个意识到并清晰地表达“不介入”立场的人物,却也是一个天真无知、理想主义破灭、有着强烈悲剧色彩的人物。

  故事发生在美国全面侵入之前的越南,当时的越南已在胡志明的领导下,结束了越南千百年来的封建统治和八十多年来的外国殖民统治,成立了临时政府并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独立,但以法国为主的殖民主义者却不甘心放弃越南,而是想方设法加紧重占越南,继续它的殖民梦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小说的主人公,人到中年的英国伦敦时报资深驻外记者福勒,因厌倦了国内工作的单调乏味、与妻子名存实亡的婚姻、以及一个个情人的离去,自愿申请到越南这块被炮火蹂躏却充满热带浪漫气息的土地,选择逃避生活、放逐自己。

  幸运的是,福勒在西贡这个美丽的城市重新找到了自我。他爱上了一个年轻漂亮的越南舞女——凤。凤不计较他们年龄的差距,甘愿做福勒的情人。他们在一起的生活是快乐和满足的:福勒为凤提供安全、舒服的生活,凤则让福勒重新找到了生命的感觉。福勒沉溺于与凤的爱和鸦片烟之中,对工作缺乏热情、草草应付。

  福勒一向信奉的生活信条是“不干涉他人”。作为老于世故的记者, 福勒关心的只是已经发生的事实, 而不是去干预事情发生的过程。直到他遇见了美国对越经济援助代表团使团的派尔,一切都朝着不可逆转的方向发展。派尔这个“安静的美国人”,表面上在越南宣传自由民主,暗地里却在经济援助的幌子下干着罪恶的秘密活动。派尔大搞煽动人心的挑拨离间活动并多次制造爆炸事件,致使无数无辜的越南百姓死于非命。

  福勒亲眼见到了派尔为谋求美国势力扩张而制造的流血事件,加之情人凤已被派尔从身边夺走,此刻他终于认识到事情“并非与己无关”,无论于公于私,他对派尔的看法都慢慢转入负面。最终,福勒还是违背了自己“不介入”的信条,同意了越南进步组织的地下工作者的要求,配合他们行动,借邀请派尔吃饭的机会下手将他除掉。纵使内心感到抱歉,福勒依然选择了出卖派尔,成为派尔被杀案件的从犯。

— 3 —

  行文至此,不得不说本作的书名颇为值得玩味——为何格林偏要针对“安静的美国人”呢?据坊间流传,格林在小说中意有所指,派尔这一形象被用来讽刺表面与世无争、实则罪大恶极的“美国恶魔”。然而读者仔细阅读原作却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作为美国经济援助代表团年轻团员的派尔,其使命固然邪恶,但其本人还却着实是“安静”的。派尔出身于美国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教授、工程学博士,他本人也只是涉世未深的青年知识分子,生性纯良,有时甚至显得呆头呆脑、笨手笨脚,遇到心仪的女孩也会面红耳赤、手足无措。 毫无疑问,派尔的确参与了那些罪恶勾当;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却是美国人宣扬的“正义观”的受害者。“安静的美国人”在英语表达中既可以是复数也可以是单数。作为复数时,这种指代无疑是极其讽刺的,而作为单数仅指派尔一人时,则带有作者格林某种悲悯意味。

  可以说,格林在对派尔的所作所为进行谴责的同时,也寄予了一定的同情。这个怜香惜玉、去国怀乡的美国青年只不过是本国政治的牺牲品,最终成为一个悲剧人物;而所谓“看清了事实真相”后觉悟起来的福勒,其协助“越南进步组织”以邀请派尔吃饭之名借机除掉的行动也并非全然为了“正义”,难道其中完全没有不可告人的一己之私在其中作祟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不过格林以叙事大师的高超手腕写得深藏不露罢了。当读者掩卷之后品读出这一层含义,一定意义上才算窥得格林写作本书的真实意图。

  回归到写作技法上,充分了解读者心理的格林深谙此中之道,其总是能在从容自如地讲好故事之余,通过紧张刺激的阅读体验与现实重大问题的结合来进行深入探讨。《安静的美国人》的情节迂回曲折,不同线索迅速推进彼此配合,叙述语言和比喻运用也简洁明快而又冷峻奇巧。虽然格林承认自己周期性地摇摆在“抑郁和躁狂之间”,但其小说也往往能在冷静和不安、同情和批判、热情和幻灭、戏剧性和深度之间建立起特有的张驰和力度。

  《安静的美国人》这部小说与我们的正统文艺观和非此即彼的二元价值判断模式大相径庭,它更接近历史的诡异真相和人性的幽暗地带。在那里面,“正义”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和纯净的善举,而渗透着各个利益集团的不同利益诉求甚至是一己私利;“邪恶”也并不简单,其间也包含着行为个体的性格逻辑和深刻的悲剧意味。诚如英国批评家凯瑟琳·凡尔西在其著作《批评的实践》中所言:“与那些普通的、一览无余的政治口号相比,文学必定具有更耐人寻味的多重解释。由矛盾组成的文本,不再限于一种单一、和谐和权威的阅读,而变成多义的、开放的重新阅读。作品不再是供读者被动消费的对象,而是由读者去产生意义的客体。”由此可见,当我们去评判一部作品的时候,不要总是试图盲目地去寻找作品的统一性,而是要去发现文本中可能具有的多样元素和不同意义,尤其是它故意显露而又未作描述的胜利部分。格林的这本《安静的美国人》,无疑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是为读书笔记。

  二零一八年四月二十九日

  个人公众号:davenztalk (文子自道),更新原创游记杂感、故事诗歌、影音书评。

  《安静的美国人》读后感(六):事实就是如此

  格林的书我看过不少,一是本身就喜欢他的写作风格,二是对这位诺贝尔文学奖的无冕之王感到敬畏。他的作品基本上都会带有政治和道德的评论,所以他的作品很有时代意义,并且不失通俗易懂。可以说他能够驾驭很多种类的文学作品,有轻松的也有沉重的,有哲学性极强的也有娱乐性文章。而这本《安静的美国人》是我认为他最具特色的一本小说,整体故事略显平淡,可是所讲事实极其深刻。

  在这本书中,格林畅谈了他对爱情、战争、政治的理解,他只用了几个简单的角色与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讲述出了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不愿面对现实的人。福勒是一个很真实的人,虽然说他也有缺点,但是身处于那样一个环境时能做到他的那些果断抉择的人并不多。他与凤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从这点也能看出他的爱情观,这与传统美国人的爱情观完全相反,反而类似我们的中式爱情。

  派尔这个角色就像是第一感觉良好,而发现现实当中我们并不需要这样的人。他在一开始表现的就是暖男的形象,甚至一度盖过福勒的戏份,只可惜在爱情上面的执着用在了其他方面上,这就彻底打破了他原来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他就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样,如果学不会变通,那么就很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来。而福勒也不喜欢这位情敌,于是就采用计谋干掉了派尔,那么这样一来到底是不是福勒又走了极端呢。

  这三位主人公每个人的做法好像都偏极端,但是这种看似稳定的三角关系却怎么也找不到交叉的点,这也就造成了一种极不稳定。这也给我带来了迷惑,各自的立场都能够独立辩论,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在他们的眼中划分出来的明确善恶。所以说这本书格林参杂了很多东西,他把人性具像化,把它的脆弱表现了出来。

  书名指的就是派尔,这种讽刺的韵味使文章又增添了一丝玩味,仔细想想就是这么回事。能够在一本小说中把真实的政治形态和道德观点的撞击表现得淋漓尽致,除了格林很难在想出几位作家。我们提倡着自由,却被殖民主义所困,观念的差距就在一线之隔,所以说格林只是证明了一点,那就是根本没有什么对错,这杆秤在每个人心中都是不一样的。

  《安静的美国人》读后感(七):理想高于生活,但生命高于理想

  这是第一次阅读格雷厄姆·格林的作品,但经常听人谈起这个英国作家,基本上都是赞誉有加。机缘巧合下看到这本书的简介,决定从这里开始认识格雷厄姆·格林。一开始并不习惯这样的叙述风格,中国的文学作品注重叙述方式和文字的美感,也比较符合我们日常习惯。而西方的文学作品,多是注重精神内涵,不同的作家有自己的叙述风格,作品最后揭露的内核,值得深思探讨。

  格雷厄姆以越南战争为背景,用一段三角恋开始这个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战争,格雷厄姆曾亲身经历过,所以,书里有关战地的描写才那么真实,不仅有血腥恐怖的现场,还有来自大自然馈赠的美景。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用一个美国人离奇被害的案件,打开了越南战场这个充满无声硝烟的地方。用“我”正在经历的和过去经历的事,交叉叙述,最终汇聚成走向案件真相的道路。

  这本书里,最值得研究的就是两个主角——福勒、派尔。这两个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职业甚至是不同战队的男人,为了一个越南女人凤开始了明争暗斗。佛系青年派尔对油腻大叔福勒的情人一见钟情了,并大胆宣誓他的想法,坦荡荡地向福勒发起挑战。而情人对于油腻大叔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可以轻易放手,但是别忘了,油腻大叔表面上会斯文有礼地同意,但内心会为了“被别人抢走情妇”而愤怒,隐忍是他们最擅用的手段。所以,当老实巴交的佛系理想主义青年向油腻大叔坦诚自己的信仰时,他就给自己埋下了一颗地雷。

  派尔是个典型的象牙塔孩子,即便是战争年代,父母对他的保护也很好,从他的言谈中可以看出,这还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这次的越南是他第一次为理想抱负而来。怀着“天下太平,拯救平民”的愿望,甚至搭上了所谓的第三方势力,企图用第三方势力来压制战争中敌对的两方。理想很丰富,现实很骨感。派尔不知道“以暴制暴”是最愚蠢的行为,也将他自己推入死亡的境界。对于无法改变的事情,可以去尝试自己的想法,但是前提是你的想法能符合实际。不然,一个人的憧憬在不符合现实可操作的情况下,就将其化为现实,是荒诞的行为。

  对于这个世界上的不美好因素,有人想要去改变,也有人只是在顺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生存下去的方式。显然,有足够生活经验的福勒就是顺从规则的人。作为战地记者,他只是将事实报道出来,而从不评论对错。在所处的环境极其复杂的情况下,这样安分的人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也能在适当的时候为自己做的什么,比如借别人的手除掉情敌。格雷厄姆为福勒找的借口是发现自己真的爱上了凤,才会在知道派尔的行为后没向他提出忠告,才会在知道他可能会遇害时置若罔闻。但我觉得,福勒只是不甘心,不甘心自己的情人会投入别人的怀抱,看不顺有人站在他的对立面。(从福勒和派尔的几次谈话中,可以看出他们两人对于战争、宗教、信仰的见解都不同。)

  这本书,可解读的内涵还有很多。关于战争,更多的是表示无奈,这点主要从福勒的态度可以看出,毕竟作为一个普通人,是无法力挽狂澜的。关于信仰,这个见仁见智,有信仰的人心怀高尚情操,能为正义去做任何事,这点从派尔的举动中看到迹象,虽然他的做法是幼稚的不理智的,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个有信仰的好人。关于爱情,派尔对凤的谜之爱恋,是真正的一见钟情,而凤对这两个男人,更多的是为了抓住能将自己拉出泥沼的救命绳,很现实的做法,但无法批判,毕竟人都是为了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着,战争带给人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

  第一次阅读格雷厄姆的作品,思考了太多。最终明白一点,不管在何种境地什么时候,人应该看清局势,在不懂的领域不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理想高于生活,但生命高于理想。

  《安静的美国人》读后感(八):“安静的美国人”

  格雷厄姆·格林的名气实在太大了,尽管他最终没得得到诺贝尔文学家,但21次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早已经让人进入了文学大师之列。很多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家的作家对他对他推崇备至。198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曾说过这样的话: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认为格雷厄姆·格林自成经典,他将作为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的卓越记录者不断被人阅读和提起。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格指出雷厄姆·格林一直关注着世界的发展变化,他的焦虑无处不在,始终致力于记录这个世界。在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J.M.库切看来,格林在他的作品里创造出自己的一片领土——“格林国度”。他把这些故事写得生动感人,吸引了千千万万读者。格林也是一位有才气的诗人。在格林的作品中,我们是不是真的可以发现一片所谓的“格林国土”的领土,让我们来看看这部代表性的作品《安静的美国人》。

  故事背景发生在法越战争期间的越南西贡,来自英国的记者福勒爱上越南舞女凤并与她同居。美国青年派尔的到来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派尔对凤一见钟情,他告知福勒自己对凤儿的感情,并希望跟他进行公平竞争。福勒的报社准备把他调会美国,他也无法说服妻子与他离婚,在这种情况下,凤只好默默地离开他,投入派尔的怀抱。福勒发现派尔无知的、危险的天真和他的理论会给西贡当地造成可怕的影响。福勒与当地的共产党人合作谋划制止派尔,最终派尔被杀死。而在派尔被杀的那天夜晚,凤又回到了福勒身边。故事的最后,报社终于让福勒继续留在越南做记者,福勒的英国妻子也同意与他离婚,凤则庆祝自己成为了第二任福勒太太。

  这部小说的灵感来源于格林战地记者的真实经历,他创作的这个“派尔”这一角色被很多评论家认为是非常成功的“小说角色”之一。这部小说采取了第一人称来叙述,给人如临现场的感受、心情也随着小说的情节而起伏变化。这部小说的故事并不是特别复杂,也没有什么特别离奇的情节,但人物的心理描写是比较丰富而细腻的,通过这些复杂的心理活动,作者刻画小说人物的痛苦和焦虑。这是格林的伟大之处吧!

  《安静的美国人》读后感(九):安静的美国人,陪我度过炎热的夜晚

  这是一本只有253页的书,字里行间却不乏让人醍醐灌顶的箴言。写作手法也很独特,从结局走回故事的最初,把现实与过去交替,最后缓缓揭穿真相,“自从他死后,我倒是事事顺心,但我多希望世上有那么一个人,可以让我对他说一声抱歉。”一开始以为只是心灵的成长史,最后发现整本书还贯穿了一条谋杀主线,不得不说这是惊喜,整本书回味无穷。

  关于新闻报道:始终保持中立的英国记者始终坚信自己所写的报道是真的,我想,当记者的不易之处正在于此,你写出来是你感同身受的东西,到了高一级层面他们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动,也许最后人民看到的报道只是当权者想让他们看到的,而记者最初的稿件已经面全非。

  关于信仰:你可以坚信你的信仰正确,但当你一定要他人接受你的信仰,你也许会遭受无妄之灾。年轻的美国人派尔,天真又安静,他会拼死护住一个对他大骂的朋友,在爱上朋友的情人时竟然要谋求公平竞争。如果我遇到这样的情敌,真是无法想象会如何的尴尬。可是派尔却怀着赎罪的心情,从情人的立场出发,一定要为她争取最大利益。派尔最终因为他那坚定的信仰而被烂泥夺去生命,一同死去的还有那条忠诚可靠的黑狗。而他深爱的女人马上就回到前任床上,为派尔感到不值。

  关于爱情:英国人托马斯有过几十个女人,当他厌倦就离开,他离开深爱他的人,他深爱的人也离开他,不断的告别。当他老了,他终于想停下来。凤是年轻美丽的越南女孩,她只会因为一个男人对她好而爬上男人的床,从来不知道何为爱情。她可以因为托马斯无法许她婚姻而去跟派尔在一起,她也可以因为派尔死亡马上回到托马斯床上,也许现在依然有很多这样的女孩。派尔是对凤一腔热情的处男,他谋求公平竞争,终于跟心上人一起生活了一个月,最后却死了,这是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人物。

  这本书是格雷厄姆格林写作的一贯风格,也许开头不是那么有趣,但读下去会越来越引人深思,读完整本书,让人想到很多很多,“如果你无法逃避你不喜欢的,那就试着去勇敢面对。”这其实是一句至理名言。

  《安静的美国人》读后感(十):文中的老太婆

  我们都不想再被提醒自己的生命是多么不值钱,而死亡来得又是多么迅速,多么简单,多么悄声无息。

  —— 摘自《安静的美国人》

  《安静的美国人》写于1955年,本书是格雷厄姆·格林最受欢迎、最后公认和争议的代表作。

  作者格雷厄姆·格林,英国作家、编剧、文学评论家。1932年,以《斯坦布尔列车》成名。1950年,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一生获得21次提名,被誉为诺贝尔文学奖无冕之王。

  本书是格林对政治、战争、爱情的探讨,讲述了一个天真无知的理想主义者的破灭,一个渴望置身事外的旁观者的抉择。如果你无法逃避你不喜欢的,那就试着去勇敢面对。

  二战结束后,性格安静的美国人派尔来到越南,与英国战地记者福勒结识,并喜欢上了福勒的情人凤。与此同时,派尔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惜制造多起恐怖事件。在得知派尔的疯狂行动后,原本想置身事外的福勒被迫卷入了这场战争中。

  不知道读过此书的人有没有注意到,楼梯口坐着的那些老太太至少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本书的开头。描写福勒在房间等派尔,直到午夜直分也未见派尔出现,便下楼走到街上在楼梯口的景象。

  “楼梯口坐着许多穿黑裤子的老太婆:现在是二月时节,我猜她们是觉得在床上待着实在太热了。”

  我在想,这么热的天气,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老太婆们穿着一条黑裤子?是在预示着派尔的死亡?而用二月炎热的天气来衬托出福勒内心的不安与歉疚?

  本书第二章主要讲述了福勒和派尔深陷越盟军的追击,此时,福勒腿部受伤。最终,派尔把他安全的带了回来。在这场追击中福勒没有死亡,接受了命运的洗礼。此时,小说才进入了高潮,主人公的命运也发生了转折。

  紧接着,作者安排老太婆们第二次出现在书中。

  “回到卡提拿街的住处,我慢慢走上楼,在第一道楼梯口停下来体息了一会儿。那些老太婆还像以前那样,坐在公共厕所门外的地板上闲聊,别人的命运是藏在掌纹上,而她们的命运则隐藏在脸上的皱纹里。”

  每次老太婆的了现都预示着故事的转折和主人公命运的变化。作者对这个小人物的安排是非常巧妙又有一定的寓意。

  本书的结尾还是让我有些小小的意外,他才是真正的凶手。一个人坚持自己的原则是多么的不容易,你想保持中立,想不与人纷争。最终还是应了那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小说开始有些沉闷,精彩和意外全部都在后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