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从八岁来》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从八岁来》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15 21:5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从八岁来》经典读后感10篇

  《从八岁来》是一本由周公度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睿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从八岁来》读后感(一):《从八岁来》,到八岁去

  借主日聚会便利,见了一周只见一次的朋友-安歌。因为长夏难熬,央她推荐几本消遣的书,《从八岁来》(周公度著)就是其中一本。

  刚拿到手,翻看了书中的插画(周雅雯绘),浓浓的水墨只占了图画的一个边,画面是三椽屋檐一面山,还有大片的留白,我想那是灰蒙蒙的雨前的天空。天空上印着几行隽秀的小字:“坐在门口,听雨水打在屋檐上的声音,很希望有个伙伴不约而至。” 我兀自打趣道:这个作者一定是孤单的,不然怎么会有闲功夫边坐在门口听雨,边等那个不知道会不会来的朋友。朋友回以微笑,没有评论意思大概是要我先读一下。

  我便读了。真是停不下来的一本书。

  除了“死”一篇让我深沉了一小会儿,这本书我是笑着从序读到了跋,而且笑出了发自内心清爽文字分明就是实在自己,我与“小宽”之间着实有了通感。上次有类似感受是看动画片樱桃小丸子”。

  公度先生成年人知识层次,以孩子认知言语,对他儿时的“种种罪行娓娓道来,比冰心回忆的儿时经历有趣味,因为“他”是一个调皮谎话连篇,满脑子都是娶媳妇的孩子。 或许,他写这些是要笑着忏悔罢!(是卢梭式的忏悔,不是奥古斯丁式的)

  每篇故事往往有一段或一句意味深长的结尾,让读者不禁感慨体会,或与作者为《佛学月刊》主编有关,想达到偈语的效果。 公度先生善用村庄常见事物描述。“全身紧张得像螳螂一样绷紧了身体。” ”她的身上有嫩嫩的鲜草的气味。“ ”她重新严肃地看着我。她把乌黑的眼珠换成了两排小钉子。“

  行文虽简单,但有时文字婀娜,像在夏末荷塘中的莲蓬上跳舞。 ”月夜的最深邃处一片澄碧。 曙光院墙的屋脊上微现。 ”它(船)突突地乘着柴油机的翅膀飞翔在夏夜的水面上。 ”

  最最喜爱的此书原因是它带我回到了八九岁的时光中,捉迷藏的藏身之地和小伙伴勾心斗角,儿时对女生身体的神秘向往,跟在行驶的拖拉机后的狂奔和意外的死亡,西瓜地里的凉棚,一只永远忘不了的狗,和兄弟姐妹那些爱恨纠葛,儿时关注的那些书和杂志机缘偶遇的只有一面之缘的那些模糊面孔,神秘的离奇事件等等,“小宽”经历的我也都经历了,而且那些深深藏在根系里的经历也能够探进去回忆。

  贾平凹这样评价:”公度先生是一位优秀诗人。他写的文字,意在言外,质地如云团又仿佛是玉。“

  以文中的一段小诗结尾吧!

  “没有吃过的糖果啊,

  你们躲藏在哪里?

  小风吹过来的时候

  带来了你们的甜意。“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NjIyMDk2NA==&mid=2650240894&idx=1&sn=e176b7c067f6e3908e33600e2c827641&scene=4#wechat_redirect

  《从八岁来》读后感(二):有风来

  童年是每个人秘密

  《从八岁来》是小宽的半壁江山,也是你的、我的、他(她)的屋瓦山川

  前往童年的地图隐秘直白

  隐秘来自于表达,出了口向风去,纵然词语无边,依然深意难了。

  直白则来自于抵达,一物一事皆是马匹驮人向云海,或者什么都不做发了呆,已然久别重逢

  写诗的周公度取出身体里的小宽,与我们朴素相见。

  大美有真,良器有泽,瓷、木、玉、石在时间殊途同归于大美。文字亦当如此,周公度似乎做到了,读这样的文字使人心存谢意。

  搬迁到纸上的村庄,虚幻真实,让我们身临其境般得见夜晚,星光月色萤火虫,也得见阳光河流,云朵,青草,以及每一个独一无二时辰里之怅然之美。

  发生故事的村庄轻微泛黄温暖慢速,某年某日从抽屉里翻出旧照片以及一些拆了封的信也是这种感觉

  23个故事,几乎都发生在夏日。周公度说“夏日的夜晚静在心里,中午的静则萦绕在耳际”,如果你来自于乡村,这“静”已足够要你栏杆拍遍。

  每一个故事我们仿佛都曾经历过,又仿佛全不是这般。记忆以自动修复后的新面目出现,每一件往事都拖着光芒,变得洁净动人,《从八岁来》就像我们记忆之盆里的那一点闯入之墨,初始惊慌继而在它形成烟雨慢景里心平气和地停下来。

  小说《蝇王》以及金基德的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里都呈现了儿童身体里非社会性的它,《从八岁来》里也赤诚相见了这种在渐渐成人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失记了的它。它并不是非佳,而是更真实,只不过我们不肯再见。

  对于一个渐行渐远成年人来说,遭逢《从八岁来》的惊慌之美则善莫大焉

  风从纸上来,风从旷野来,风从月下来,风从无人的地址来。

  细小的风,吹拂一切,纸上纸下,万物皆静。

  小河,小进,小宽,小贝,小棠,小实,小柠,芸芸,大羊……,《月下小诗》里小女孩叫什么?她写的诗啊好的让人说不出话。

  当然完全同意:长着小雀斑的女老师收不到情书才是怪事。

  散文式小说并不好写,以疾以徐都容易失控,犹如水中扑鱼,蛮力或轻捧都会让鱼轻易江湖,一落三步千里去。

  汪曾祺说,不要着急,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

  《从八岁来》没有花招,却动人心意。就像碎阳打在台阶上,那么静,有人开了门,吱呀一声,有风来。

  《从八岁来》读后感(三):【书评俱乐部】八岁,我们曾经走过……

  八岁时,我在做什么?——看到书名《从八岁来》,我在思考这个问题

  回忆,总是那么模糊而遥远,不可靠也不优雅。我还记得和同桌男生抢小淘气糖块的情景,却忘记了他的名字;我还能想起最喜欢小丑手表样子,却忘记了是谁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人们都是这样吧,会长大,会成熟,也会随之丢弃一些伴随我们长成现在的点点滴滴。那么,我们凭借什么去怀念呢?在尚有依稀念想之时,或许应该给过去的自己,一封情书。

  所以,我更喜欢封面上的几个英文单词Love letters to Childhood,给童年的一封情书。刚看第一篇《迷藏》之时,会觉得周公度给自己的情书似乎太凄凉了一些,他为了和小伙伴们愉快地玩耍,放弃了自己的秘密宝地。“他们从未在那儿找到过我。而我再也没有在那个地方藏身过。”对于一个儿童来说,这是多么残酷地剥夺。然而,在之后的篇章中,我有看到了一个足智多谋单纯善良的“泥娃子”。他给老师写情书,请老师等他长大;他喜欢的女生叫毕芸芸,是班里最漂亮妹子;他发现了捕捉到漂亮光彩萤火虫的秘密,被班长的礼物和安排座位承诺打动告诉了他,却没有得到回报;他曾目睹了小伙伴的意外离去;他曾在一艘船上遇到过一个会写诗的女孩……我边看着,便感叹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童年呵。

  八岁,正需要陪伴,所以会出现大羊、小河、小文这些小伙伴。在田里奔跑欢闹的日子快乐的,哪怕大家始终不能决定到底应该进行哪个游戏项目。八岁,正充满好奇,所以男生女生都对异性充满了兴趣和探究的心理。他们互相喜欢,亦或彼此讨厌,有了自己的价值观雏形,凭借着幼稚标准为自己选着未来相伴一生的那个人。八岁,正想象泛滥,于是几个小伙伴准备看云变幻的形状,也会讨论云那头“存在”的小镇。日子,在水中流动着,每天都是活跃的,是新鲜的,是充满期待的。看似平静,却仍有汩汩之音。这便是童年最好的时光。

  突然想起自己儿时曾在树下与小伙伴一同畅想未来,我要当外交官、当老师、当作家、当钢琴演奏家……我们在一起讨论未来会和什么样的人结婚生娃,羞得满脸通红还是忍不住去幻想我的他究竟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会在一起谈论彼此班中有趣的事情和人,嘻嘻哈哈地好不快乐……这一次,我想起了小伙伴的名字——亲爱的李辰妹妹,我们从八岁走过来,我正在为自己儿时的梦想努力着,那么,你呢?……

  《从八岁来》读后感(四):仲夏夜之梦

  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童年里的事情,是不是就要这样掩埋下去,沉淀心底,成为不可言说的秘密。拿到《从八岁来》很长时间了,很多次想写点什么,总是不知如何下笔。想找人好好聊聊这本书,以及书后的故事,也总没有合适契机。也许,这注定就如同童年的那份孤独寂寞般,个中滋味,只能由自己一个人细细品尝。

  作者从一个八岁小男孩角度,细细给我们讲诉了他身边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水灵灵仿佛刚从时光里捞回来,闪动着奇幻诡异不可思议的光芒。他诗一样的文字,在纸上跳跃,天上的云、闪烁的星、晚间的薄雾、夏夜的萤火虫、玩杂技的小姑娘、几个和他一样比无聊赖又没啥头脑的小伙伴,日子像永远都流不到尽头的水流,哗啦啦唱着那首叫《童年》的歌。里面的每一个不安跳动着的音符,都散发着甜蜜熟悉味道

  像那个捉迷藏时永远都没人找到的藏身处,躲着躲着,就被人忘记,小朋友们开始新的一轮捉迷藏,没有人提起你,就像你从来就没有参与过一样,被人遗忘。这种失落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尝过,渴望注视,渴望在乎,渴望一次预料中的惊喜,到最后却还是落空。不过,这种情绪不会持续太久,很快又会被别的事情所取代,比如主动和小宽开启性启蒙的小濛,为了让小宽保密而给胸部给他看的小河大姐大胆瞠目结舌,却又不带一丝污秽,单纯搞笑可爱至极。而那个坚信梦里观音菩萨托他给文殊菩萨带信的僧人、夏夜莫名其妙搭上的顺风船里的一家子、月夜下教他劈腿的小姑娘、魂牵梦系却又不知道究竟有何来历总是拿着黑色公文包的男人,都带着一份莫名的神秘色彩,介于真实与梦境之间,就如同小宽总是念念不忘云彩里的房屋一样虚无缥缈,摸不着头脑,却又真真实实地发生在身边。

  小宽是幸运的却又可以说是不幸的,尽管他总是胡思乱想、稀里糊涂被人戏弄,可他有个极其强悍姐姐。这个姐姐秉着“我的弟弟只准我欺负,其他任何人欺负我准和他没完!”的一贯作风,简直打遍小宽身边的小伙伴无敌手,如果一段时间没啥可打的人,她也要想个招找人茬。实在没事,欺负小宽也是一项极大乐趣,就好比炒菜要放盐,我的弟弟当然随时想逗乐都行。她对付外人是“简单直白粗暴”,对付小宽可谓用尽谋略,用洗辣椒的水让他喝,又赏一块糖,等嗓子稍微好点,立马要他扮女孩子唱戏,遭到拒绝——这好像就在她的意料中。非常顺理成章的要几个小伙伴一起挠小宽的脚底板,直到他哭晕过去。其手段之绝,简直“令人发指”,让人拍案大笑。

  卞之琳在他的《断章》里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人生不也就是大梦一场么?经常有人说要活得清醒,其实哪里有醒的时刻?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梦相互套连,你在我的梦里,我在你的心里,梦由心生,从一个梦境到另一个梦境。别去管这一切有几分真实,醉生梦死,如若有作者笔下这么多彩甜美,也不枉费。

  《从八岁来》读后感(五):内心深处的那颗童心

  首先,这是一篇迟了很久的书评,年初到现在工作一直没断,书就在手边,总是不能静下心来把它读完。然而开始读这本书时的我,是坐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里候机的时候,准备飞往成都,第二天还要早起前往川西藏区,这是一趟注定不那么轻松的旅行,但是我的内心欢快的。对于每次的旅行,我都是满怀期待,就像期待着春游的孩子一样,那颗愉快的心一直没有变过。

  童年的记忆已经渐渐模糊,那些人还在,但是发生过的事情,已变得断断续续。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有一种重新找回童年的感觉,那些似曾相似的故事,它确实发生过,它也不应该被忘记,它是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是我们成长中的一剂良方,解救我们年少时、成年后的各种创伤。好的故事会引发读者内心的共鸣,此书正是。在这个致青春泛滥的时候,童年就显得格外善良、单纯。善是我们的本性,是我们生命开端,童心更是一颗没有被玷污的宝石,成年后它变成了一面镜子,让我们适时的审度自己,将烦恼忧愁统统逝去。

  已经不记得八岁时的梦想是什么了,但是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却是很有必要的。现在的我,喜欢在路上的感觉,也希望通过旅行,可以找到心中的自己,我相信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可能我们还常常会梦想去追寻那些传说中的美景,看那些得奖的电影,模仿别人的穿着,还有去寻找匹配恋人,我们总是对于自己显得遥不可及的事情了如指掌,却对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选择逃避,也许追寻梦想的过程,放弃梦想的勇气,走在了解自己的路上,才是我们旅行的真正意义。寻找那颗真实的心,才是人生的最大意义。

  《从八岁来》读后感(六):从农村走来

  看完这本书,像是看到曾经的自己一样的人向我走来。天天都与自然泡在一起,伸展开你的触角,在这个天地里去拓展,内心里总是不停的在上演对白,林林种种,触景及生,像是擦拭的干净的镜子,但凡有物,必有所映。 这就是农村孩子生长的环境,大量的时间都是在寻找对象,不同的小的动物也好,不同的植物也好,不同的邻居发生的事情也好,每天都精力满满,消化着外界输入的消息。

  有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农村的孩子是不是会没有教育,或者说,没有一个好的启蒙。其实不然,小时候会花几天的时间去研究蚂蚁窝,尤其是下雨天,会去看雨天他们是怎样应对,也会把水往蚁窝里引,看他们如何应对。会因为听说掏了燕子窝会瞎眼,就整天的守护屋檐下的燕子,也会弄来梯子,把掉落的小燕子放回去。山与河,野果与野菜,更是常常的混迹与陪伴,从春夏到秋冬。 孩子会在这个过程去汲取养分,孕育,哪怕家长的一句守成的传下来的老话,孩子都会反复的回想,再去自然里或者是同伴里去实践,也会混迹于大人中间的时候,去验证。所以我是能知道自然的呼吸的,也能理解自然的痛。人工的,开垦的,都是让我难过和伤心的。从那里走来,才会有那样生息的理解。

  一天和高中老师聊天,聊起曾经的事情,一瞬间,突然想到了这本书,这本如此亲近的书。原来这文字里的是智慧,孕育,萌发。可是,我们一天天的在远离自然,我们也越来越少的拥有育人的匠心,真是个让人悲伤的事情,不免的又惦记起,以后当一个老师的情结。

  谁又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呢,当然一定会有佛佗同在。

  《从八岁来》读后感(七):愿我能如孩子般看待世界

  中午刚刚把整本《从八岁来》看完,觉得有些困了,便趴在桌子上闭上眼睛休息一会。醒来后,惊觉自己做了一个梦,一个与童年有关的梦。贾平凹评论公度先生是一位诗人,写出来的文字质地如云团又仿佛是玉。直到我做了这个梦,我不得不惊叹这本书带给我的关于童年的记忆,周公度先生的文字实在有太多的魔力。

  《从八岁来》以散文的形式回忆起童年发生的事情,每一篇都有一个不一样的主题,关于撒谎,关于打架,关于女孩子,关于河流等等。在这本书中,总能找到一个又一个相似又不尽然相同的场景,读着读着会无端端笑出声来,会愤愤不平地点点头,有时候甚至会闪着点泪花。这本书虽然是从大人的角度回忆起童年的事情,也是从一个成人笔下写出,但是书中的句子却俨然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在像我娓娓道来。文章中实在太多美好的句子了,这些句子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磅礴的气势,但却能带着你一直走到记忆深处那个最美好的童年时代。

  还记得小时候养的那条小狗吗?还记得小时候哥哥姐姐对自己对外实行保护对内实行欺负吗?还记得小时候为了得到一件心仪的东西一整天向家人闹别扭的样子吗?还记得小时候和小伙伴捉迷藏,结伴春游吗?还记得小时候痛心疾首的挨骂挨打吗?还记得小时候为逃课而绞尽脑汁想出来的谎话吗?书中有一段文字真的让我捧腹大笑,公度先生的姐姐要他亲一口他家的狗才告诉他一个秘密,然后公度先生照做了之后才被告知秘密就是那只狗天天出去外面吃屎。谁能保证看到这段不会觉得有趣呢?书中一段段这样的小场景是不是特别能勾起童年的回忆呢?这本书能向读者展示小孩子内心深处那可爱天真的想法,而孩子那可爱天真的想法又怎么会因为个体不同而有天渊之别呢?

  长大了之后才发现童年原来是那么容易地消逝,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很多童年往事并没有消逝。这本书将我们的童年钩了出来,我们才蓦然发现自己内心深处还有那么一颗童心,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书中有很多很美好的句子,让我读到最后不免觉得有点伤感。一路读下来确实是很美好,在《说谎》一章中,周公度先生说小伙伴的哭声把落叶都震落下来,把我们村里整整一个夏天的蝉鸣都赶到了邻村。这一句触动了我,只有小孩子才会如此在意树叶,才会如此在意夏天的蝉鸣。可以将哭与树叶蝉鸣联系在一起,大概也只有小孩子了。公度先生还把男孩的谎话比喻成数也数不到十的西瓜秧上的西瓜,却把女孩子的谎言比喻成数不清的秋天的枣树和夜空晨星。在小孩子的世界里,树叶,河流,星星就是最美好的事物。孩子看待世界的眼光怎么会如此纯洁温柔呢?不对,应该这么问,成人看待世界的眼光怎么会如此复杂不会好意呢?成人总会抱怨生活或者工作带给自己太多的压抑,自己的生活总是一团糟,这社会浮躁,这世界是如此的不公平,是如此的丑陋。想起那句话,世界上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是的,只要你简单一点,抬头看看,你总会发现一片绿叶,会发现一丝白云,或许我们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恩典呢?虽然小孩子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恩典,但是他们却总能为此感到幸福快乐。合上这本书看到封面上那个小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我想周公度先生不是还是用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吗?要不然怎么会写出这么一本可爱的书来呢?关键不在于我们的年龄,在于我们是否还保持着一颗童心。

  中午那个梦,我梦到了我的爷爷手持长鞭,嘴里嚷着什么,绕着客厅中间那长桌子追着我们几个兄弟姐妹,我们几个尖叫着跑着跑着。。。。。。我的童年如公度先生的童年一般,像夜晚的星辰一样闪亮,正因为我的童年有最逗逼的兄弟姐妹,有可爱搞怪的爷爷奶奶和有“不把我们当亲生的父母”相伴,所以我才能在往后的日子里不断回味起那有趣的童年,感谢中午做的梦,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童年。愿我能如周公度先生般,愿我能如孩子般,看待这个世界,纯洁温柔。

  《从八岁来》读后感(八):那是多么遥远的一段路程啊

  “我的手刚触碰到她的身体。她忽然一脚把我蹬倒在地上,生气地说:‘不行!我会怀孕的!’”

  这是《从八岁来》中《可恨的人》中的一段。当时我正在一边看书,一边喝水,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笑喷了,我手中的水被我自己晃得撒了一身。这是两个年少无知的孩子之间的一句对白,天真可爱。后来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书中的每一幕都发生在童年的夏天,像夜晚的星辰一样闪亮。

  文中作者描述的很多事情,就像是自己小时候的真实写照。小时候与伙伴玩捉迷藏,藏到一个别人都发现不了的地方,刚开始为自己的秘密地方还很自豪,但是到后来,伙伴们直接忽视自己的存在,他们几个开始了玩耍,最后为了重新融入集体,不得不放弃自己最好的捉迷藏的地方(《捉迷藏》);小时候有个哥哥姐姐总是很幸福但又很苦恼的事情。每当受到威胁、被人鄙视、与人争执的时候,她总是冲到前面为你“冲锋陷阵”,当然她这样做的后果是一起的伙伴不与你玩耍了,当然后来还是有人欺负你,但是你不敢告诉她。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弟弟!谁也休想欺负你!”,她不容许别人欺负你,但是她却经常欺负你(《我姐怎么打我》);年少的时候,总为了不去上学想出各种各样的借口。小时候用的最多的谎言就是家里人死了,而每每被老师戳穿谎言,并且啼笑皆非的是他们还举办了说谎大赛(《说谎》)。

  在阅读的过程中,时时被作者的冷幽默所逗笑。在《河水不能倒流》一文中,作者写自己与几个小伙伴计划骑自行车去微山湖。从他们县城到微山湖要四十多公里,但是年少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四十里路意味着什么,几个人意气风发的出发了,走了很久,才发现离目的地还有很远。最后几个人开心地回家了。回家之后妈妈问他去哪里野去了?他说去微山湖玩去了。***妈说“为什么不说娶媳妇去了”?

  小宽说:那是多么遥远的一段路程啊

  对啊,那是多么遥远的一段路程啊。

  《从八岁来》读后感(九):跋:体内的人

  体内的人

  我相信一个人的体内有很多个人。

  幼婴、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以及暮年,这是时间上的不同的人。随着不同的机缘和时间的瞬息,体内不同的人生起作用,心境为之转变。而其中的一个人始终起着决定作用。如果是幼婴,那么这个人的一生便有着幼婴的气质。其他也是如此。

  但一个人的一生远较此丰富。因为人的体内还有万物。男人的体内有女人,少女、中年女性、老妪;女人的体内有少女、中年女性、老妪,也有一个男孩的一生。还有平原与山野中的群兽,狮子、象、野猪、熊与狐狸,水边的鹤与水下的游鱼,一株水仙、海棠,兰草与松树,一枚海中贝壳,一株珊瑚,一丛杂草与杂草中的蚱蜢、蜥蜴。

  这些万物都在一个人的体内,无穷的前世在今生交融,组成今生的星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心系往日的宇宙,却又都在今生留有痕迹,或深或浅,或远或近,指向来世的模样。这美妙的差异性与复杂性中,有一个人,此刻的“我”,作着牵引,贯穿始终。

  《从八岁来》的写作,即源自这样的思考。我想把体内的每一个人都梳理出来。与此书大略同时,我写了小说《山羊》,学术札记《论孙悟空》,儿童诗集《梦之国》,现代戏剧《忆少女》,三部童话。它们都是我体内的不同的人工作的结果。给体内的每一个人尊重的方式,只需要一颗真切、坦率的心,就足够了。“他”只对这一段时光负责。

  感谢我的朋友诗人、小说家徐东,责编陈蔡,插画家周雅雯。

  谢谢佛陀,今生有幸,得以遇见。

  周公度

  2014年12月于西安

  《从八岁来》读后感(十):序:回忆我说过的谎话

  回忆我说过的谎话

  当我静下心来,写作儿童时代的故事,不禁感慨:这些年来,我说了多少谎话啊。

  谎话与虚荣心紧密相连,我夸大着我的所有,直到我确实不会拥有谎话中的一切的真相被广而告之,我又开始另一番谎话,掩盖上一番言语制造的假象;谎话与懦弱比邻而居,与懒惰又是最佳拍档,所有能够懒惰的良机,谎话总是如影随形,寸步不离。

  所以啊,我在回忆儿童时代之际,才明白自己是一个愚蠢的可怜人,这一切都拜那说谎话的习惯赐予。我被它浮华、轻率的形象迷惑,贪图谎话的机巧便捷,在谎话中浪费了太多的珍贵时光,被它拖累得筋疲力尽。我想讨伐这个说谎话的人,但他生活在我的体内,与我亦步亦趋,每时每刻都不忘记让我出糗。我开始畏惧人群,担心人们发现我的虚弱与不真实。

  直到此时,虽然有些晚,我才想到要做一个真实的人,展现一个不伪装的笑容,写一封简单的信笺,去一个心意从容的地方,种一株不娇嫩的小树,倾听一首乡间的民谣,跟随一颗勇敢的心,爱一个会发脾气的人。拥有一个真实的童年,一个清澈的回忆。

  啊,发脾气的人,想着她真心真意来道歉,多么令人快乐呀。

  周公度

  2015年1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