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新工人》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新工人》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16 20: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新工人》读后感精选10篇

  《中国工人》是一本由吕途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3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新工人》读后感(一):在这里见识另一个中国

  女工命运正如千千万万国人的命运一样平凡平淡

  访谈中的这几十女工有相似点,年少辍学家境差,重男轻女,十来岁都进城市打工,然后相亲恋爱嫁人必须要生儿子,大部分孩子留在农村。他们在工厂拿着“血汗钱”,组织起来维护自身权利胆战心惊

  不同点是各自秉性性格以及婚姻中遇到的人有差别。有些人天生乐观胆大,有些天性懦弱加上后天环境塑造,有些命运就是这样之感。

  访谈的女工年龄层上至60来岁,下至20几岁,这是一部新中国的缩影人民公社,工分,改革开放,台资企业,日资企业等等。说是血汗工厂也不为过,说是资本家榨取工人廉价劳动力也可以。新一代女性相比于母亲那一代来讲,自我意识在逐渐觉醒。

  惊异于作者能和女工打成一片

  《中国新工人》读后感(二):读了五天爽文,吐出半部《平凡的世界

  记不得何时想要买这本书,当时犹豫要不要买,可能会索然无味,而且还挺贵,犹豫了许久。

  下定决心是书的作者吕途在朋友圈发的一条短消息,说这本书得了单向街书店的一个奖,于是我就在京东上下单了。

  倒不是势利,毋宁说我这人性格有点混,需要鞭子抽一下。严肃地来说,买一本书算不了几个钱。而且是蛮有意义的书呢。

  四五天里抽了晚上的时间,就读完了,结果看,读的感觉很爽。这个词用的也可能有点混,女工传记、新工人传记这类书,这样去形容合适吗?

  别说,还真合适。人家作者写的这三十多个故事,可都是隐私故事。人皆有窥探别人的隐私的欲望。你难道不想知道隔壁老王的隐私?

  我能从这些故事中读到很多平时不可能知道的东西,一个人较长时间里的心理活动、一个人整体人生图景、一个人的密不可宣的小故事

  一般来说,我们从身边的人身上获得的信息都是片段的、表面的,严格来说,我们对身边的人一无所知。所以,这本书很能够让人了解普通人想法、人生、悲与喜。

  书从中老年的女工开始谈,最后谈到90后的女工人。其中有不少人也不是纯粹的工人,而是职员之类。总之,一部普通女性记录史就对了

  首先,我看到的是那些中老年女工人的故事,故事都会提到上一个时代和改革开发后的时代的不同,经历过上一个时代的她们一般都有在国企工作的经历。

  读到的是,上一个时代,她们的工作是很有朝气的,工人和领导之间的关系平等的,工资福利甚至比领导高,工厂里洋溢着和谐奋进氛围,一如《芳华岁月

  但改开后,一切变了,工厂被随便卖给个人,老板说了算,东西也越做越差,她们也变得如风中的蒲公英一样,走向漂泊无定的人生。看看《百鸟朝凤》就知道了。

  不过,之前一直感觉女工就是弱势群体,好像他们的人生就惨兮兮一样,但这实在孤陋寡闻,我们对她们的了解太表面化了。

  她们大多数人的条件都挺差的,作者记述的主要是广东工厂的一些女工,就是那些所谓“血汗工厂”里的工人,工作繁重,生活逼仄,权益无法保障

  但是,虽然条件差吧,但她们都挺乐观积极的,她们的生活不乏阳光,不乏希望,爱恨情仇一样不落,有轰轰烈烈事迹,有电影般的情节

  比如,在争取自己权益这件事情上,她们比很多人都要勇敢。很多工厂都是瞒着工人不交社保的,她们知道后可能已经过了好几年,要和工厂方博弈,压力可想而知

  法律这东西对有钱人更有利,对穷人不利制度这东西对穷人也是一种束缚。单说去劳动局提交诉讼书吧,你得向工厂请假吧,但人家会心甘情愿给你假吗?

  社保不是小钱,上万人的大厂,每人都补交那是笔大钱。所以,工厂能不交就不交的,能拖就拖,能少交就少交,长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严重

  长期博弈后,工厂也变得机灵,一般谁起头,就针对谁,闹得太厉害的,招安,闹得不厉害,就什么招数都来了,各个击破、调岗等等。这比电影情节更刺激

  整本书看下来,很多都是维权的带头人,或公益组织参与者,或女性意识强烈者,你可以说这是一群“女权主义者”,而且是土生土长完全草根的“女权主义者”。

  这一批人成长是相当不易,从小辍学的占大多数,从小饱受重男轻女观念残害、家庭不幸,早早进入社会,漂泊人生,在某个时间点,或接触公益、或参与维权。

  这解答了我心底一个疑问,比如一个村的免费图书馆啥的、某个社区服务中心啥的,是政府搞起来的?其实是这些平凡的人搞起来的。

  下面我讲几个小故事,让我挺感慨的。你读了之后一定也会受益很多,这都是活生生的故事,她们面临的人生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看她们如何解决

  先说一个,主人公被作者叫作三姐,三姐的人生颇为醇厚。三姐是作者邻居,作者小时候就管三姐的妈妈叫丁娘。先说丁娘。

  丁娘1927年生人,8岁就当了一个大少爷的童养媳。新中国成立后,丁娘的命运改变了,扫了盲,翻身农奴做主人,虽说这大少爷心不甘,情不愿的,但也没辙。

  三姐是丁娘的五个子女中的一个,童年还算不错小学时经历文革,每天上学两小时,剩下就是玩。比起她娘,也算是更加幸运了。

  很快噩梦来临,她爹被批斗,家里的好东西都被抄光。所幸丁娘念旧情,没有划清界限,很快风波过去。但后遗症是,三姐在学校里成了被歧视对象

  不过,三姐遇到了一个贵人,赵叔叔,他是下放干部。他发现三姐很好学,就想办法帮三姐转学到当时长春市最好的高中:长春五中。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气。在五中,三姐生活多姿多彩,没被歧视,到工厂实践、到田间地头劳动、参加军事训练,由于文笔出众,三姐尤其得到偏爱。

  除了赵叔叔,三姐还认识一对夫妻,男的是《长春日报编辑,女的是党校老师,他们成了三姐写作路上以及人生路上的导师。真是幸运。

  高中毕业后,三姐要求下乡,但没多久恢复高考了,在丁娘逼迫下,三姐考了医学院成绩轻松过了本科线,但结果阴差阳错去了一家中专学校,还好学的是医学

  不过,这家中专学校也并非垃圾学校,学校严格,经常还邀请名牌专家授课。三姐当时的志向是成为像林巧稚那样的伟大医生。嗬!

  毕业后,三姐被分配到长春市一家医院,期间考了大专学历。一次考试中还拿到长春市第36名的成绩,可以说学霸了。

  1981年,一个农村出身、家境贫寒、学历低的军人追到三姐,当时,长得漂亮,又这么优秀的三姐追求者众多,但三姐偏偏看上他。

  她跟这个人说,我要实现医学理想,十年之内不结婚事实证明女人的话往往不可信。军人说,无论多久我愿意等。于是成了。

  改革的春风拂动大地,三姐所在医院有了变化,医生开的药费与收入挂钩,开得越多,收入越高。当时财政部只管医院的60%开支,剩余要医院自己赚。

  三姐历来给患者少开药,花最少钱把病看好。花多花少还不是医生一句话吗?相信每一个人,无论长幼,都有深刻体会

  大环境变了,三姐也呆不下去了。所幸丈夫给力,去了丈夫所在的军校幼儿园当了保健医生,理想实现不了,只能相夫教子。

  一直干到退休,三姐的儿子也大学毕业了,丈夫也不用操心,一家民营医院请她出山,当时三姐还考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准备大干一场

  但是,这个老板可以说很庸俗了,带她看医院各种先进仪器暗示她多给患者用,还是奔着圈钱去,还是老问题,三姐最后婉拒了。

  三姐没有实现理想,作者问她,你一辈子追求理想和价值的追求,放弃事业回归家庭,不遗憾吗?三姐说,我觉得很值。

  她说,丈夫一直深爱着我,几乎支持我的一切选择。我培养思想正直身体健康的儿子。我们并不富裕,但我很庆幸家庭成为港湾幸福了呀。

  1997年,三姐曾经的导师,即高中期间认识的那位党校女老师,即吕姨去世。三姐对她十岁儿子说,你吕姥姥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精神财富。儿子回答让她感动

  儿子问,什么是精神财富。三姐说,物质财富说钱和有形的财产,精神财富就是为什么我们永远都忘不了你吕姥姥的那些东西。儿子说,那我不要物质的,你就给我多留点精神的吧。

  当了妈,幸福之事大都来自儿女,教出这么聪慧的儿子,三姐算得上人生赢家了。接下来再说一个。我看了这女孩人生后,留下的只是佩服。

  主人公叫小桃,86年生人,家庭条件不错,父母都是国企干部,有个姐姐,是博士毕业的。家庭条件可以说不错了。

  小时候小桃总是转学,不是什么原因,就是她特别喜欢问老师为什么,问题非常“奇葩”,为什么1加1等于2呢?就这种。结果老师也不耐烦。好在她妈支持。

  初中时,小桃住某大学附属中学家属院,里面都是大学老师,但她不喜欢这里氛围,她说,知识分子多的地方很可怕,父母之间有竞争,就潜移默化给孩子。

  当时她数学老师给班里成绩好的十个同学开小灶,而且偷偷开。小桃的朋友是其中一个,不但瞒着她,而且骗她没有被选中。后来,她在课上当众揭发。

  小桃考上重点高中,这期间她看了很多课外书,喜欢和不爱学习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个老师看出她喜欢读书,就给了她特权,可以把图书馆的书借出来读。

  临近高考,教室里有一个牌子,写着高考倒计时,她换成了一个花瓶,每天插上鲜花。后来很多同学说,那鲜花让大家在很不人性的黑暗中看到一丝人性的东西。

  高考的时候,小桃的数学很差,只考了27分,没考上大学,好在复读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开了窍,数学考了100多分。一到大学,小桃成了风云人物

  “女性学”课上,教学大纲要讲女性行为规范,小桃联合任课老师抗议;“新闻采访”课上,老师对付着上,她带领全班罢课;“外国文学”课上,和老师对卡夫卡看法分歧,当场争论

  第一个结果是抗议失败,第二个老师被弄哭,结果情况好多了。但老师也没念仇,小桃的采访实践作业得了全班最高分。第三个结果是,老师很欣赏她。

  小桃经常违反规定翻墙出校去听其他学校讲座,一次被发现后事情闹到校长那,小桃写了一篇用成语串成的文采飞扬的检讨书,她的专业老师因为惜才,护了她。

  “大闹天空”的小桃在毕业后拿到了北京市优秀大学生毕业证,凭此可以落户北京。这实力也是叹为观止了。

  毕业后,小桃来到一家传媒公司实习的时候就担任六一儿童节大型慈善晚会导演,结果也很成功。但是,因为一个节目闹掰了。

  节目中有一个节目是那些受捐赠的孩子唱《感恩的心》,小桃觉得让孩子因为一点捐赠就感动得稀里哗啦不可理喻,但她的倔劲还是拗不过受捐助的学校老师。

  离开这家公司后,她发现大多媒体都希望找听话的人,而她做不来。她跳来跳去,找不到心仪工作。她妈妈就对她说,为什么别人都能忍受,你就不能忍受?

  后来,还去政府部门干了几年。作者采访她的时候,她在一家大机构的图书馆工作,也是我们能知道的最近一份工作。这是一份太普通的工作。

  月薪三千,她租房花掉两千,好在单位包吃。每天八小时,周末双休。唯一的好处就是,满足了她喜欢看书的特点

  作者是她朋友,说她对钱一只很淡泊,如果说不愿意做的事情,钱再多也没有用;如果是愿意做的事情,钱才会起作用。也是,钱对她来说是招手即来的。

  这个故事给我的感受就是这个女孩充满着人性的魅力,最后我想说一个片段,这个片段也是我印象深刻的,她遭遇的问题尤其具有普遍性。

  主人公是小贝,87年生人,她的家庭环境比较一般,毕业于济南大学,学的是法学,现在应该是某公益机构的工作人员

  小贝大学期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毕业后给苏州的一家公益机构投了简历,在没有得到明确回复的情况下,先斩后奏,就把行李寄到苏州。

  公益不是什么太舒服的工作,她服务的对象是工人,但是遭遇的问题太多,压力巨大。她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也不成熟,所以空有情怀付出不了实践。

  于是,抑郁了。抑郁了之后就想找一份简单工作,每天看看云,看看书,悠闲度日。那就去拉萨吧。她觉得西藏很美,而且特别羡慕有信仰的人,那里有。

  如愿以偿,小贝在拉萨找到了一份工作,一个小客栈义工,包食住。小客栈是一个官二代小姐开的,两人一拍即合,从试营业到开店,小贝都是参与者。

  小贝每天早上起床,花两个小时收拾房,就解放了。想象美好的,但现实却是苍白的,她每天闲着,无所事事,而之前的她虽然有各种烦恼,但有目标,有追求。

  官二代小姐打破了小贝另一个幻想,以前小贝对有钱人认识不深,对这个阶层存有各种美好的幻想,但这个小姐却让人很尴尬。

  4个月里,小贝伺候她以及她的小狗。她有钱有闲,但就是没啥兴趣爱好,每天只是在淘宝上各种购物,就是这样一个空洞的人。

  她经常会突发奇想做各种事情,但结果都不了了之。比如,本来想做冰淇淋,买好了各种材料,但结果一盒没做。

  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她坑起人毫不留情,几百元买的佛珠等装饰品,几千甚至几万卖给别人,而且还是杀熟,经常邀请各种有钱人来西藏旅游,然后宰一把。

  拉萨有好的东西,那些半山腰的寺庙让小贝感受到心灵的洗礼,但这些归根结底不属于她。幻想破灭后,她又回到了苏州,干回老本行。

  这三人是我比较喜欢或典型的人,还有很多故事没有说到,比如一个妻子因为丈夫出轨便也用出轨惩罚对方,比如有一个经历十分丰富的女孩,作者称她是奇女子。

  描述人生的小说,激励过无数普通人的,《平凡的世界》是翘楚。这本书描述了一群坚韧的女性,我还没说到很多工人的故事呢,我觉得这是半部《平凡的世界》。

  《中国新工人》读后感(三):序 女工故事与主体之名(戴锦华)

  这是一册女工的故事。称“故事”,毋宁称生命、遭遇或境况,女工们的生命遭遇与现实境况。女工们的,也是今日世界劳动者、生产者、供养者与服务者的故事。无须添加性别为定语,她们的故事记述并展示了今日世界多数人——在主流媒体上状若无声的多数人的生命境况;必须添加性别为定语,因为她们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者,是强韧底层中的强韧者。

  似乎无须再度引证斯皮瓦克著名的发问:庶民们是否能够发声?庶民们/劳动者们始终在发声:自我陈述、自我显现或大声疾呼。只是,他们的声音持续地遭到各类媒体的冷遇与屏蔽,只是,主流或自以为主流社会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拒绝倾听或选择漠视。然而,无论人们是否瞩目或倾听,那声音存在着、回响着,那是今日世界真实的言说。

  也无须再度陷于言说困顿:阶级与性别议题的共置终难逃“不快乐的婚姻”的宿命?迄今为止,这两个名字仍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议题;它们在20世纪难以风雨同舟,则是由于两者都曾是、甚或继续是某种“大叙述”因之相互排斥,或因它们曾在某些特定的时段、特定的空间占有过霸权地位,或为某些特定的人群所垄断;然而,将两者视若不容的人们间或因这样那样的原因遗忘(或选择遗忘)了这两种议题的共同,是它们都指向人类的多数,被压迫的多数,劳动与创造的多数,金字塔形社会构造的巨大的底座。遭类似遗忘或遗忘选择的,是由于20世纪后半叶,性别议题一度成为著名的“少数(人)议题”,以至令人们在错觉中忘记了这是某种“化装为少数的多数”——而这也正是20世纪很多社会议题的共同特征:少数族裔、移民问题、农民工、打工妹、下岗工人……今天,当人们因其“少数”特质而对阶级或性别议题选择漠视或否认之时,似乎又淡忘了,在激变中的20世纪后半叶,因“少数(人)”之名的社会抗争、批判议题之所以一度替代,甚至抹除了阶级与性别之名,是在于彼时彼地的世界情势由冷战格局所统御,阶级与性别之名由两大阵营所支持并垄断。今天,冷战历史早成了刻意遗忘与葬埋的记忆,因两大阵营的对决、对峙而获得社会空间近乎悉数关闭、坍缩,而社会分化成为全球最突出、最严酷的事实,此时此地,不言多数而执着于少数议题,便成为某种可疑,至少是某种奢侈。再度因阶级之名否定性别维度的人们,似乎正是瞩目于某个似是而非的“阶级”——中产阶级垄断了女性主义而无视女性中的多数与新阶级议题的高度重合。

  女工,这一社会身份与角色,正是现代社会的发明,也几乎是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的表征性角色:当她们从家族的人身隶属关系中获得解放之时,便也是她们成为一以贯之的最廉价劳动力的时刻。当她们成了社会中重要的,却从未获得稳定、保障的劳动者与生产者,她们并未因此而摆脱身为家庭仆从的规定——只是这一仆从角色不仅仅属于她们自己的家庭。因今日女性主义不时萦绕着中产阶级的气味而对其厌弃的人们,同时遗忘了,抑或无知于昔日女性主义正肇始于女工们的殊死抗争与运动潮汐,而中国的妇女解放与20世纪中国革命始终伴随,不离不弃。因性别议题、女性主义源自欧美而将其弃绝的人们,亦似乎盲视于现代世界历史、现代中国历史乃至今日中国的现实正是为欧美所裹挟的全球化的进程;现代中国女性,其自身已是作为全球化一部分的现代中国历史的创造。因此,这册女工的故事,关于底层、关于阶级、关于劳动、关于女人,正是阶级与性别命题再度相遇、再度重合的事实呈现之一。

  不错,较之于性别议题的困境:为某些拥有话语权群体所垄断、所阐释并因此再度遮没女性中的多数,阶级议题的弥散、稀薄甚至“非法”,仍是更为突出与急迫的社会现实。急剧、几乎看不到逆转可能的贫富分化正继续、或曰再度造就着全球的阶级事实,但阶级之名却不仅因冷战胜利者的意愿而湮灭,亦因20世纪大失败的历史债务而羸弱。与阶级之名的失效同时稀薄的是多数共同行动之可能性的丧失。于我,这也正是21世纪最急迫的问题之一:我们是否仍可能或应该在阶级之名下集结?设若我们真正成为20世纪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的继承人(同时意味着我们自己清理了20世纪的历史债务),启动新的改造世界的历史进程,是否仍需要一个历史主体之名?这是否仍可能是阶级之名?冷战之后,第一次反全球化、亦是反资本主义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喊出了“我们是99%”的口号,意味着曾名曰各种“少数”的多数再度现身历史舞台,同时也暴露了这尝试再度集结登场的“绝大多数”,此刻无名。为其命名的努力:曰庶民、曰诸众、曰99%,显然并未能取代或启动20世纪曰阶级:工人阶级、无产阶级的命名和动员、召唤力。

  这是一本另类编年史——这里,是女工们个人故事的口述史。一年又一年,两代或三代女工的生命故事——若干女人的遭遇,某些社会的擦痕,一个社群的轨迹。然而,出现在这里的,不是、不仅是代际更迭或命运流转,在这里,在访谈者、言说者的对话与低语间,显影而出的,是某种细密绵延的历史的印痕,也是时代转身时分的陡崖;是某种关于社会进步的寓言或反寓言;是阶级的碎裂,也是社群的凸显;是乡村,也是都市;是新工人,也是女人,新女工。不错,是历史的绵延。在一个个故事里,在倾吐与细语的接续间,可以看到这些普通、“边缘”的女人,尽管横跨激变的、重组的、中国的半个世纪,但她们有着同样的、在这疆域之外颇难一遇的自信、或曰自在,一份回首或曰检视自己生命时的从容——尽管她们身处不同的年代,性格彼此迥异,遭际各有不同:或决绝或隐忍,或跳脱或低回,或幸运或坎坷;但几乎没有卑怯、自怜,没有悲情流溢其间。在每个时段中,并为历史的激变所加剧,她们并非诸种社会资源的占有者(尽管可能是制造者与提供者),因此不是能自如于社会命运的角色,但她们直面自己的人生,直面社会性的“宿命”,表现出那样一份自主与尊严。这间或来自当代中国历史之于女性群体最丰厚的馈赠,间或来自劳动者与创造者的坚韧,来自于背负并养育社会的女性生命的力量。

  不错,如同所有的编年史,在极端素朴的讲述中,历史显影出它清晰的刻痕和断裂处的裸面。在这份编年开启的段落中,女工们的个人故事嵌在大时代的浪潮起伏中,她们的故事是时代巨澜中的一脉涓流,有冲击,也有共进;有被动,更有参与,她们的命运也是全社会的命运的一部分。此后,在一道看不见的历史陡崖背后,她们故事开始成为别无选择中的选择,成为“社会流动性”裹挟下的沙砾。再后,更年轻的一代则是以流动或曰漂流为常态的生命际遇。多了洒脱恣意,也多了已然失根的飘零,同时间或更自觉于别样的出路与价值。然而,本书中不时闪现的亮点,也是许多故事中一个共同的转折,是人在这沙砾般的漂泊间的彼此遭遇、彼此联结,是出而代表自己和同伴,为改善生存状况而发声、而力主、而抗争的时刻。那一刻,她们的生命显现了不同的热度,她们以自己的行动争取劳动者的权利,她们以自己的行为争取并印证着尊严的价值。也正是在这里,显影着清晰的历史裂谷:集体感、社会性的再度认知与获得,大都源自对基本的社会保障的渴望与需要。换言之,新女工,也是新工人们可能触摸并争取的、社会的天际线,便是在生存意义上的对最基本社会保障的吁求。或许也正是新穷人这一称谓的寓意所在:在此凸显的,尚不是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议题,而是劳动者是否可能、经由何种路径方可获得基本的社会保障,是否可能以此作为基点撑起她们和他们生命的天顶,由生存而尊严,而不是以尊严为代价去换取生存。经由吕途,我们倾听女工与女人的故事,她们的苦与乐、爱与痛、欲与求,她们的背负、付出与梦想。

  因此,我们从不断爆炸的出版物中获得了这不同的一册,读到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努力:为自己发声,为新工人发声,为女人发声,为自己寻找或创造主体的名字。事实上,与多数人行动之可能同时丧失的,正是多数人言说的逻辑与合法性。今天,如果我们仍不能以集体、社群的名字言说,那么就从某一群体的个人故事开始。让遭屏蔽的声音传播,让别样的经验共享,从阶级与性别的叠加处开始,寻找历史主体之名,创造关于未来的可能。

  《中国新工人》读后感(四):离社会学作品远,离文学也不近

  本书的后记中提到一位青年学者的评价很中肯:写作方式离社会学很远,离文学更近,但故事叙述能力欠缺。如果你想当做一部社会学作品来读,它很不学术,很难满足你的期望,当做一个文学作品来读,又十分缺乏文学性,故事的呈现是非常质朴的毫无构架可言的。由于几个主人翁都是同一个事件牵扯出来的所以故事会有相似性,但是这按照年龄编排的34个故事依然有意义。

  我觉得本书的问题在于作者没有想好目标读者是谁,现在这种去学术语言的描述是很适合工友们阅读的,可是正如书里所说很多工友对故事没感觉。那么对稍微有点功底和期待的读者来说本书又太浅了。总得来说就是阅读起来非常容易,不需要花太多时间,读起来没有负担。而且时不时会感受到作者尽管已经和工友们花很多时间在一起,参与进他们的叙事时依然是占在高地的,也很惊讶作者竟然也把暴露自己的内容收录在了书中。

  《中国新工人》读后感(五):质朴的研究

  今年1月份读完,一直拖到3月份找到本书作者吕途老师做了采访,她在外地,我们隔着手机屏幕聊了整整两小时。 很多能放在台面上说的问题我都问了,最后选择了一些放在稿件里。这里是稿件链接(http://www.china.org.cn/china/2018-03/06/content_50665186.htm)。

  当初找吕老师采访有两个动力,一是对女工群体、打工群体本身状况的好奇,二是我想知道她身为一个知识分子是如何去与这个群体互动的。前者在书里、在我的稿件里有,后者不是普通读者(尤其是我所在媒体的目标群体)会关心的内容,所以稿件里说的比较少,这里补充一下。

  记得我看到过有评论质疑说书的学术性不够,讲了很多人物好像也没有一个结论。说实话,我在读完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感觉,所以在采访里也委婉地提了这个问题。

  而吕老师给的答案很简单也很真诚,她说她不在主流的学术圈子里,因此她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论文,而是研究她所认为的真正存在的问题。她这些年都和打工群体一直待在一起,以一个研究者、培训者的身份。她平时一直给工大的工友上课。而我跟她之所以当时无法见面,也是因为她本来是到福建出短差(我们说好等她回来就约见),结果看到一个工友项目的工作人员技能不足,临时决定留下帮助他们。诸如此类的事情就是她的日常。

  我很感动。感动于她十几年如一日的与打工群体朝夕相处,感动于她把自己当成打工群体的一分子,更感动于她做的这些看起来简单质朴甚至笨拙的努力。

  我曾经是想要进入学术圈的人,身边的同学朋友做学术的也很多,然而我无法想象我自己或者朋友们能这么坚持做这样一件对自己的智识没有太多提高的事情,更别说金钱、社会地位等等了。当你曾经的同学同行在国际大会上读着充满高昂之论的文章,你却在田间地头一遍遍地教给工友们那些最基本的常识(他们还不一定就能理解或领情),你还能坚持十几年不动摇吗?

  我并不反对严肃的、能登高雅之堂的研究(我觉得有些研究也须是“无用”的),但是做学术的人是不是也可以在智识上的探索和满足之外,做一些这样的低下头来的质朴的努力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