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所念人,所感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所念人,所感事》读后感10篇

2018-06-16 21: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所念人,所感事》读后感10篇

  《所念人,所感事》是一本由李荷西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4-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所念人,所感事》读后感(一):爱情的酒只有一杯

  “女人像书,S是一本虐心小说,读完之后,身心惘然。但Z更像励志心灵鸡汤,读过之后,会与这个世界和解。”

  这是李荷西在小说当中说的一句话,我觉得这句写得好,所以拿来做个开头。

  早年看杂志时没少看荷西的文章,她的文字有别于旁人,字里行间带着点诗的味道,还是标准标题党,早年的一些标题都非常动人,基本上过目不忘,如《爱情比爱人老》《那人沿着鸥鸟的路旅远去了》《爱神听我说》等等,太多了。

  与别人不同,她的故事都很温暖,算不上虐心。文很干净,又带点俏皮

  《有人在街上遛猪》里面遛猪的姑娘,《鼻子》一文当中对鼻子有怪癖的男主角,通篇读上去轻松好玩。我偏爱的那两篇是《搓澡》《让一碗热汤红了眼眶》《二十四桥仍在》这几个故事当中带点淡淡怅然。就像开头说的,她的故事让人看完之后会与这个世界和解,但没有那些令人生厌的鸡汤

  然而我对文章的排列顺序不是很满意,总觉得没有排好顺序。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阅读。文章里好句子随处可见。我摘了一些。

  《可是,你没有》里她说:“所谓爱情走到末路,大概就是从第一个烦不胜烦开始”。

  《生命中美丽的偶得》:生命中,总会有被各种欲望所劫持的时候。不止物欲,不止情欲。更多的是对内心满足的贪恋。当然,这不是错。人会追求内心的满足,是本性。但追求的方式却有很多种,有人选择自私玩世不恭,有人选择隐忍与温暖包容

  与其在悬崖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世界上还是有好男人的。更不要去以‘坏’来定义没能走下去的爱人。在我看来,每一份爱情的开始都不是以分手目的的。没能走下去,是天意。不停恋爱的人,不是花心,只是为了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人。毕竟,要携手到白头的另一半,并不是那么容易遇见。抓紧时间去让自己更美,更好,不要让生命中属于你的那个人等太久。

  我很确信,我们是彼此对的人。我们的现在和以后,都是天意。

  所有爱情事件或者事故,都是枯燥生活里美丽的偶得。

  爱情,从人身上席卷而过,带走了一部分灵魂,留下的全是恍惚

  有过倾心的人,有过诗的灵感。有过热烈,有过眼泪,有过爱情。水杉见证

  每个人都会有过清醒黑夜,独自挨过的那每一分钟,都像是生命在拷问,也像是在解读困境

  我也许可以爱很多次,但爱情的酒只有一杯。

  相信什么便会得到什么。相信爱情的人,会得到爱情。

  《所念人,所感事》读后感(二):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过着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生活,面前窗外的树枝上,有一只小肥啾正撅着屁股欢快地叫,与我只有一面玻璃相隔。

  手机几乎闲置下来,与外界唯一的联系是一台笔记本,我一直没给家里办无线WIFI,笨重笔记本还插着几年前的计时流量卡,本着能拖多久就拖多久的原则,现在我都是数着时间掐点上网,其实也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懒。

  南方的冬天来了,现在并不特别的冷,可是却非常美,清晨起床时,会发现地上结了薄薄的霜,树上的叶子却还是很青翠,最近小区里来了一大群肥肥的麻雀,昨晚我出门撒了一把小米,今天就得到了“回报”——一大清早,小肥啾们就在窗外叽叽喳喳吵个不停,非把我叫醒不可。

  每个人都尝到过爱的消逝、梦想的破灭、所珍爱的一去不复返

  好在,我们还年轻,还可以重新再来。

  一页页翻着这些故事,就像书名中的一样,那些所念人,所感事,就像是吉光片羽一样涌入脑海,令我一度非常惊讶,原来自己的生命中除了先生之外,还有那么多重要的人,他们曾经出现过,陪伴着我度过青涩时光,又渐渐散落在人海

  我是多么幸运,所有美好,不美好的一切,都得以与人分享

  李荷西的这本书里,最有意思的一点是,书中的人物都好像有点似曾相识,要不是确定自己和作者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我都要忍不住丧心病狂地去搜寻自己的高中同学录和大学毕业照,看看有没有一个这样的熟人存在了。

  后来转念一想,啊,也许每个人身边,都会有一个做代购的小姐妹、曾经胖得像维尼后来减肥成功青梅竹马、在感情坎坷不断的朋友

  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就像某种不知名病毒——虽然书中主角的那些感情从未一一体验过,但被感染时,心底还是不可避免地开始难过,我捧着书坐到咖啡酸掉,昨日憧憬期待蛋糕也不再香甜

  一个接一个故事读下去,就像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地热恋失恋,  

  身边要好女朋友最近被检查肺癌交往多年的男朋友一时间选择了分手,理由大家都心知肚明,却偏偏明面上还要找一个“性格不合”这样冠冕堂皇借口。她是一个坚强女性,我陪她喝了最后一场酒,喝完之后,她绝口不提前男友豪气万千地宣布要开始积极治疗

  我知道,她并不是没有遗憾,相伴多年却因为这种原因分手,如果这就是成年人的恋爱方式,那么这个世界也未免太虚伪

  在这本书中,当看到类似题材的故事时,我不由自主地拿来做了一番比较嗜好特别的女主角用子虚乌有的病试探走了年少清贫的男朋友,却爱上了真正患病的BOSS,这并不是一个狗血洒满地的虐恋故事,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揭露了一点成人世界的现实——年长的人给不起爱情,也不会生硬拒绝你,而是给你模棱两可暧昧,就像在暗夜中给了你一点希望……

  你能说,这不是一种真诚吗?

  在李荷西这本书中,每一个故事中表达的感情都不一样,但却都无疑是真挚的,我们一次次与幸福擦身而过,路过了一盏又一盏照亮前程路灯,最终寻获的,会是幸福吗?

  我第一年遇见先生时,有天心血来潮,自己去路边推三轮车花草老伯手中买了一盆茉莉花,当时小小的只要五块钱。

  现在,它已经亭亭又生发,长满了好几个花盆了。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有多少清香沾露的茉莉花,是我们亲手摘下,送给别人家

  《所念人,所感事》读后感(三):女孩子,爱的时候要勇敢一点

  y 狸奴老妖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站在公交上一口气把它看完,一般在公车上不会有那么久可以看完一本书,但是那天车堵得厉害。到站的时候,正好合上书页,然后我下车,走到路边,无法抑制地呕吐起来。

  不不不,请不要误会,这和李荷西的书没有关系,只是车上太挤,人太多,堵车的时间太久而已。

  李荷西一定不知道,我很早就看完她的小说,因为经常买一份杂志,而她是那本杂志的写手。我经常看到她的文章,一个个或许甜美或许哀伤爱情故事

  我喜欢她的文字,喜欢她文字里的那些姑娘,都有种热烈的执着,在爱情面前,有着一份近乎盲目的勇敢,肆意地去爱,才不去在乎你对我是不是同样心潮澎拜,才不去在乎你跟我之前有什么结果,我只要爱你,这样,就已经足够

  跟李荷西聊天,她说:女孩子,爱的时候要勇敢一点。

  这些年断断续续地看了她很多文字,而直到这本书在我手中被翻了一路,我看了她笔下写过的很多故事,却依旧很遗憾,我早就学会了该怎样勇敢地生存,即使蹲在马路边吐了一路,也可以淡定地起身,然后若无其事地去楼下超市买上一把面条

  可是,依旧从来都没有学会在爱情里勇敢。

  总是咋咋呼呼地逮着谁都叫亲爱的,动不动就说爱死你了,却只是因为喜欢凑热闹

  每次有人问我,你是不是喜欢谁?要不要帮你去表白啊?

  我总是懵懂不明所以,不不不,那不是喜欢,不不不,至少不是那样子的喜欢。

  要真是喜欢一个人,一定是小心翼翼地藏了又藏,才不会让你们都能够窥探得到。

  可是李荷西的笔下的那些女孩子,却一个个的勇敢得让我嫉妒

  比如《爱情听我说》里的俏俏,可以随意地问向火车上一个刚刚认识男孩子,“你,要不要做我男朋友?”她百分百天真,百分百热忱,然后,那个男孩子,居然也正好,给了她百分百的爱。

  还有《生命中最美丽的偶得》里的Z,那个身患疾病却依旧爱得活泼天真的姑娘,她知道自己不完美,她会在他面前自卑,却依旧,怀揣着满腔孤勇地去爱一个傻乎乎的男孩子。带着他一起走进生命中最真正热烈的美好。

  还有《鼻子》里那个傻乎乎的谢晶,喜欢上一个摄影师,想成为他镜头下美丽的样子,于是去给自己整了一个完美的鼻子,可是最后。他爱上的,不是她的鼻子,而是她那时候的勇敢,叫他蓦然心动

  还有《我们一起去看云》,因为一面之缘喜欢谁一个人又未尝不可,她在他的世界之外自在游走,谁能保证有一天,生活和时光,不会再一次把他推到她的面前。之后的日子,一起看云就好。

  ……

  在这本小小的书里,李荷西写了很多个故事,大都与爱情有关,大多数的故事里,都有个热切地勇敢地去爱着的女孩子。

  我仿佛能够看到那个女孩子,有着长长的头发和略有些凌厉眼神,她笑起来的时候,确实温柔正好的样子,她大踏步地走在属于自己的路上,她有自己独立空间,却依旧愿意为了爱情去赴汤蹈火,她奔赴的不是一个男人,只是在爱情中不断被滋养成长的那个自己。

  她知道,无论是好的爱情或者是坏的爱情,都会让自己越来越好。她知道,每一次恋爱,都是她生命中最美丽的偶得。

  “每一次失败的恋爱,都是为了最终遇见对的人。”

  “每一个痛苦过的夜晚,都迎来了新的黎明。”

  “黎明总会到来,对的人,也会。”

  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有一天会学会勇敢,可是我知道,对的人,总会到来。

  你怀念的人,你感动过的事,总有一天都会成为过往,而那个人,总有一天,会来。

  《所念人,所感事》读后感(四):所有的得到与失去

  有次半夜,梦见一个走了很久的人,容貌往事清晰如昨,我在梦境里又重复了一遍惨痛离别

  醒来失声,看着窗外日光一寸寸爬上黑色夜幕,路灯渐次灭了,一盏又一盏,像心里那些原本亮着如今却黯淡了的光。

  我想,人,是从来都不能和那些伤痕和解的。能做到的,只有暂时的忽略和搁置。也许有一天,它们不再构成对你的威胁,也只是因为,充实新生活美好的新伴侣慢慢地挤掉了它们原本割据固守的空间。

  于是,你终于成为了一个快乐的人。

  所以人生不过是一次次的得到又复失去,它让你成长让你坚强让你无所畏惧。或者一次次的失去又复得到,它让你温暖让你感激让你尽洒热泪

  这本书里,讲的就是这样的得到与失去。失去总是有原因的,有些因为死亡,有些因为病痛,有些因为不爱。得到的原因远远不如失去丰富,所以“得到”那么难,不止需要两个相爱的人,还要恰到好处的时间与恰到好处地点

  只是,如何得到,如何不失去,都无答案沧海桑田天涯咫尺,只愿所有得到的都能被珍视,愿所有失去的都能被忘记。

  《所念人,所感事》读后感(五):唯祝故人平安

  男票说,这么快你就看完啦?这本书一共有多少个故事?我翻开数了数,刚好23个。

  书里的句子大多像根手指头,它点进我的回忆里,曾经有过的感觉,它帮我明确的表达了出来。例如——“我也许可以爱很多次,但爱情的酒只有一杯。十八岁那年,我和一个胖胖的少年共饮过了。”

  出现这两句话的篇名叫《春到深处不见春》,篇名这句话我还不知道出处,但我用铅笔在下面划了道线。春到深处不见春,春天大概已经融入了骨髓里,和大地空气,所有结合在一起。这里的春天也可以换成回忆,或者曾经某件事情残留下的隐痛

  例如——“当然她也从来没有对他有过刻意的温柔。她太云淡风轻,他的热烈渐渐演变成一种不甘,然后爆发。”

  “也许是我被生活困住了,所以总是有些焦灼与过去有关的‘如果’。”

  “她真诚做事专注,且喜欢较真。那是一个男人在年近不惑时,拼命想留住,却还是从指尖溜掉的东西。”

  ……

  但是在看完前两篇时会有很假的感觉,也许是因为它没有成功的把我带进去。然后越看到后面,越发觉得故事里多么复杂过程,李荷西照样轻描淡写的写出来,自然流畅

  让我生出这个想法的篇名叫《唯祝故人平安》。唯祝故人平安,也是我所想呢。而这故事,也是我很想写成的样子。但没有经历过的人怎么会有女主角这般云淡风轻呢,不可能的。

  看的时候,我把其中两篇轻轻折了一个角,有个朋友要订婚了,我希望她再考虑考虑。这两篇我会着重推荐给她看,希望她看后,至少能预想到和当前对象的未来的一些状况。然后再做选择。

  谢谢李荷西,其实好想说,一直以来,你的故事,都是我想写成的样子。钦佩于你的手笔,但我从未下笔。因为,我还是希望能了解更多更多。更多更多……

  最后,我也爱你。(*^_^*)

  《所念人,所感事》读后感(六):来日方长

  2013年8月29日申请的豆瓣账号,2013年12月14日写了豆瓣里的第一篇日记。当初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来由申请账号,也不知道是怎样的来由写了第一篇日记。一直到2014年接近尾声,才决定要写豆瓣里的第二篇日记,是有关于李荷西的。

  我们的缘分,好像也是无来由的。只是在刚刚好的心情里,看了一篇刚刚好的文字,喜欢上一个温度刚刚好的女子。她初时的豆瓣名就是贵小美,嗯,贵小美,一瞬间就让我想起《白日焰火》里的女主角,桂纶镁。白日焰火里有很多幕,是在冬天雪夜里,她一个人沿着那黑夜走。冷冷地,隐秘地,孤寂地。我甚至都可以想象这些年她有多少个深夜里,一个人,一盏灯,一段音乐,合着键盘里跳动的旋律。到如今,终于期盼到了。

  《所念人,所感事》是她出的第一本书。我关注她时,这本书还没有出来。在无数个工作间隙里,在下班后的夜幕中,在温柔的梦乡前,我习惯性地一篇篇一篇篇地读她的文字,仿佛置身于她的故事里,同她一起呼吸,一起欢畅嘬饮,一起惆怅落泪。甚至于我的男友,看到我这样的投入,都会在一旁无奈地叹息。

  《所念人,所感事》读后感(七):像李荷西一样去恋爱

  三毛荷西的爱情故事塑造了千千万万少女的爱情观,我也是其中一个。直到现在他们都是我心目中的经典夫妻。有时候看着家里老公在闹狗在跳,我会感谢命运眷顾我这种傻头傻脑地感性地活着的人,能够在北京这种庞大、杂乱、忙碌的城市里找到心中的撒哈拉,守护自己尚未完全损耗的少女心。

  啰嗦这些,就是想说我有多喜欢荷西,然后顺理成章地就喜欢上了李荷西。李荷西在她的自我介绍中说,因为喜欢荷西,就用了这样的笔名。就是这么感性,就是这么任性。

  李荷西的文字跟她为人一样,带着小姑娘一样的天真率直,但是背后又藏着诗人一般的灵动和浪漫,三言两语直戳人的泪点,让人没处躲没处藏。我记得看到她的第一篇文章是《爱神听我说》,我一边看一边带着同为写字人的文人相轻的小性,心里嘀咕着“不就是个最常见的狗血故事吗干嘛有这么多人推荐”,可是看到后面忍不住眼泪还是掉下来。包括后面的《生命中最美丽的偶得》《而我的门总能接住你的归途》都是这副德行,我就服了。

  能够把狗血剧写得感人落泪这是一个言情小说作者的基本素养,李荷西能够做到,就说明她好。能够在篇幅极为有限的短篇小说里让读者云霄飞车似的又哭又笑,更说明她功力非凡。我在她的文字上受到很大启发,目前唯一的追求就是能够把短篇言情小说写得像她一样好。

  总会有人抬杠:言情小说都是骗人的呀,狗血剧都是假的呀,女孩子看多了这种故事都会变笨变傻的呀,这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那么坚贞不渝的男主角或者女主角……我自己也写言情小说,曾经有人以“这种故事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为由给我差评。以前遇到这种问题我是不屑于讨论的,这次借着李荷西的书一并说几句。

  小说分很多种类,并非全部都用来反映社会现实、讲大而深刻的主题、追求诺贝尔奖。言情小说存在的意义之一就是为读者呈现一种跟常规生活不一样的故事,让人暂时忘却乱七八糟的琐事,体验不同的人生。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消遣功能。这只是最基本的。

  有人批评言情小说里都是俊男美女、锦衣华服,而这恰恰是言情小说的另一意义:审美。爱看美好的东西,爱看漂亮的人,这是人的天性。好的言情小说就满足大众的这个欲望。

  再拔高一点,言情小说也在探讨人性,也在讨论伦理。所有百转千回的虐心故事都是矛盾推动的,矛盾哪里来呢,猜疑,嫉妒,急躁,贪婪……每一样都直指人类灵魂深处的罪孽。(从这个层面来说,言情小说作者的非凡之处,是在“爱情”这一个小小的主题下面展开叙述,在有限的天地里折腾出不一样的天地来,这十分考验功夫。)

  那么,小说最重要的功效就体现出来了,教化和启蒙。不是教人怎么去钓凯子,不是教人如何嫁入豪门,不是教人“斗”。而是让人看到爱和希望。都说言情小说是给“小孩子”看的,为什么“小孩子”爱看?因为他们相信爱,相信希望。我觉得人长大之后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会改变,这很正常,但是心中最根本的东西不会变。心中植根了爱与希望的人,遇到一些丑恶的事情,也许会对这件事本身失望,但是不会对人生失望,不会对世界失望,会有勇气继续去争取、去奋斗。我觉得这才是文字、书籍对一个人最大的意义。

  退回到李荷西的言情小说。这本《所念人,所感事》呈现了很多种类的爱情,有死别,有生离,有遗憾,有圆满,但是主题只有一个:爱。即使对一个人失望,也不对爱情本身失望。即使错过一段感情,也要在下一段感情中全力以赴。勇敢去爱,勇敢去生活,像没有受过伤那样。

  我喜欢李荷西笔下那些勇敢、坚定的人,他们都不是完美的人,但是他们温暖地守护自己的爱情。要那么完美做什么呢?为什么一定要当“更好的自己”?时间自有安排,听从你的内心,放手去爱,命运之门总能接住你的归途。

  《所念人,所感事》读后感(八):但是现在,还是喜欢

  荷西的每一个文字,都传达给我一种执念,那种有点天真,有点固执,又有点可爱的感情。

  我读荷西的第一篇是《让一碗热汤红了眼眶》,在现在这么多写爱情的人里,她真的是最简单的,没有什么奇怪的造词,不算多么惊世骇俗的桥段,却就是打动了我。最后那一句,今年十一,他们结婚,就好像一只温柔的手,轻轻抚摸了我的心,一下又一下,我看了好几遍,然后疯狂的推荐给朋友。正好在和朋友做一个 APP,叫犀牛故事,就邀请她去做我们的作者,我开心的说,我找来一个很会写爱的女生,她很棒。

  然后是《尾行》,这样一个有点忧伤的故事,被荷西写来,还是温柔的,我从来不知道有人会这么的会爱和会写爱,她的世界里,不是像我们一样,总是呈现了大片空白,而是每一刻、每个人、每件事,都有自己的颜色,尘埃落定后,却还是能留下很多。

  然后就默默的看她继续写,悠悠然的,一篇篇写下去。故事不仅仅是故事,它们是活的。

  看过一篇以撒辛格的童话,名字叫《说书人纳法达和他的马儿苏斯》,这个故事改变了我们很多人。

  我想摘录这个故事里的几段放在这里:

  “一天过去后,还剩下些什么呢?除了故事,什么也没有。假如故事没有被流传下来,人类的生活就和动物没有什么两样了。”

  “有时候,我也会读到一些觉得很难相信的事情,可是当我到了某些地方,却听到这类事情的确发生过。假如一件事今天不发生,很可能明天就发生了。假如不是在这个国家发生,也许会在另一个国家发生;假如没有在地球上发生,或许会在别的星球发生。那些有眼睛可看,有耳朵可听的人,一生之中,会知道很多故事,足够他们讲一辈子给他的儿子和孙子听。”

  “今天我们活着,可是一到明天,今天就成了故事了。这整个世界,全人类的生活,就是一个好长好长的故事啊。”

  李荷西就是这样,在用一只普通的笔,把这些生活,把她经历过的世界,完整的,温柔的呈现给我们,让我们发现一个更美妙的世界。

  《所念人,所感事》读后感(九):那个似曾相识的侧影

  荷西的这部书稿,我收到得很早,一直在断断续续地看着。由于还在忙着写一大堆英语文书,便一直没能静下心来谈谈感想。好在这本书的文风与它的结构一样温暖无害,一个一个的小片段,一点一点的小温馨,好像是一段段温柔的睡前故事,每夜絮絮地说上一段,没有紧迫地抓着你一股脑儿看完。

  这当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像是融进了琐碎生活里的一杯热咖啡。

  这些故事,总让我想起儿时读的《湖边有棵许愿树》丛书:温暖贴心的好男人至清,经历挫折的钱琛,木讷又痴心的肖松……他们当中,有的是珠联璧合的爱情,有的是心满意足的携手,可总是在读者的心慢慢随着主角松软下来的时候,“哗啦”一声,所有的宁静温馨就这样骤然被打碎了。或者,前头走过的路曲曲折折,到了末尾,我们却看到了一丝温柔的曙光。

  如果放在十几岁,看到这样的故事,我恐怕会揪心好半天。

  可是,二十岁再看到这样的故事,我只是笑了笑。笑的是笔者荷西的调皮和任性,她把故事里的哀伤变作丝绸,一层一层覆盖在我们面前,如真似幻,让人既要怜爱,又要叹息。

  写故事的荷西,像极了一个任性的少女——她故意给我们看一些温馨琐碎的片段,当我们几乎要信以为真的时候,她再不经意地掀开帘子,给我们看那个哀戚的结局。

  是啊,年轻人总是偏爱某一刹那被刺痛心脏的快感。因为年轻,所以不怕受伤。越是美好的东西,就越是要艰辛,越是要鲜血淋漓,方才显得珍贵。

  类似的故事,我在张嘉佳那里也曾看到过,只不过荷西的故事里多了几分女孩子特有的柔软。如今的说书人,总善于将一个个曲折离奇的故事讲得细腻真实——除去了电影电视的狗血跌宕,撇开了长篇小说的层层铺排,就像是随手从生活中揪一个人出来,把他的伤口和心事一层层剥开,等我们观赏过之后,再把他们温柔地放回原处。

  或许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两重身份。通常我们看到的,都是他们表情麻木地走在生活里的模样。而荷西,却揪出了他们内心深处潜藏着的那张伤痕累累的面孔。

  对,这是一本故事集,这书中的每一段都只是故事而已。

  可是这一个个故事里,那些遍体鳞伤的人,也许每天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走来走去。我们不曾与他们交谈,也看不到他们的眼泪,唯有在读到这些故事的时候,在看着这样温馨的,残酷的,柔软而凛冽的片段时,我们会心头一颤:咦,这个人,我好像认识呢。

  《所念人,所感事》读后感(十):寻觅,等待,遇见,试探,靠近

  看这本书,不需要书签。

  因为每次都是翻开目录,看对哪个故事的名字最有感觉,就翻到那页去读,读到一个完整的故事才肯罢休。

  文字或诙谐,或深情,都像丝袜奶茶般顺滑,让人有一种阅读的快感。

  生命中每一个时刻都是重要的,从来没有小事发生,也从来没有不重要的时刻,只是我们不一定有这样的敏感。这些细小的情节,都没能逃过李荷西的双眼,她将它们记录下来,融进了每个故事之中。

  我猜李荷西也有一颗敏感的心。(此梗请见李荷西给我写的书评O(∩_∩)O~)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我们之所以无休止地谈论着青春,也许并非我们怀念的那段时光有多精彩,而是因为我们怀念在那段时光里的自己。那时,我们无畏。那时,我们不会因为担忧在爱里可能受到伤害,就不敢疯狂。

  青春,如果不在爱里疯狂,就在爱里迷茫。

  每个故事都只是故事,可我们还是如同傻子一样,为故事里的人惆怅唏嘘惘然。那是因为每个爱情故事里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或是那个我们曾经心心念念过的人的影子。我们将自己的情感带入了别人的故事里。

  于是,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经历了好几次不同的人生,拥有了好几段不同的爱情。

  可是,终究,我们自己的爱情还是要在合上书后,去寻觅,去等待,去遇见,去试探,去靠近……

  大概没有人不需要爱情吧,就像没有人不会受伤。

  总有些事情,我们可以谈论到地老天荒,比如远方,比如青春,比如爱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