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光与影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光与影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17 21:18: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光与影读后感精选10篇

  《光与影》是一本由布莱德·托林斯基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元,页数:2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光与影》读后感(一):隐匿的“传奇

  对摇滚一无所知的我,第一次了解吉米·佩奇还是在六年前的零八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记得在伦敦时刻八分钟的那个节目里,先是被利昂娜·刘易斯的歌声吸引,再接着被吉米佩奇的摇滚深深地震撼了;那时我才知道世界上有如此传奇的一位吉他手。事实上在读这本《光与影:吉米·佩奇谈话录》之前,我除了知道他是一名摇滚技术风格都很独特的吉他手以及“齐柏林飞艇”乐队成员之外;对其生平经历人生故事也是一无所知。在这本书中所描述的也是有关吉米·佩奇音乐生涯的故事,展示了他对摇滚的痴迷与音乐坚持不懈追求。本书作者布莱德·托林斯基这样描述吉米·佩奇,他是齐柏林乐队中最沉默寡言的成员,也是最高深莫测的成员;对于吉米·佩奇的个人世界与“齐柏林飞艇之谜”的扑朔迷离世人早已绞尽舌根,他面对别人的曲解不是站出来澄清自己而是很有“智慧”的选择沉默。在这本《光与影》中,作者与吉米·佩奇的谈话,让我们共同见证了一位吉他天才成长为“吉他英雄”的音乐之路;书中也记述一些乐评人对吉米·佩奇的看法,他们的点评也足以彰显吉米·佩奇和他的乐团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辉煌与传奇。读完这本书,也感受作为读者的我们能从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身上学到许多有价值东西。吉米·佩奇这是“光”与“影”最传奇的结合,每一个人,每一个男人都应该像吉米佩奇那样,永远怀揣一颗追逐梦想的心,不慕虚荣,只为享受自己那份独有的快乐

  《光与影》读后感(二):书写一个吉他英雄

  日本某个乐器行里有一副提示:不得在本店试弹Stairway To Heaven。只是因为几乎所有顾客试琴,都要来一段同曲目那个著名的分解和弦,店长被惹毛了。

  这只是无数证明Led Zeppelin乐队,或其吉他手Jimmy Page有多么伟大的段子之一。

  作为任何史上最XX乐队,抑或史上XX佳,XX大吉他手等榜单中绝不会被遗漏的名字,齐柏林飞艇以及其吉他手,都早已被证明为不朽,所以,这本《吉米·佩奇谈话录》的出版,对众多飞艇迷来说,实在是来的太晚了。

  回首60年代初的英国,二战阴影已渐行远去,纵然国内经济一片繁荣,但战后婴儿潮却让街道上和唱片店里多了无数富裕无聊青少年。唐宁街十号纷繁政治丑闻,也使得青年们对社会有所不满,他们不断尝试着寻找足以支撑起自我信仰事物众所周知,1964年是西方文化意识形态开始发生各种巨变的一年,英美两国的青年文化正在蓬勃酝酿,和众多同代的摇滚乐手一样,小page也在这个动荡的年代里迅速成长。

  但和披头士、滚石乐队等成员不同,小page的摇滚之路并不是和团队一起成长的,从上电视简单的和弦伴奏,到混迹于录音室参与编曲,再到幕后制作人,他几乎完全是靠个人努力,做到了所有摇滚乐硬技术的原始积累(书中甚至断言,60年代中期几乎一半左右的英国流行单曲,都有page的幕后参与)。

  所以,在齐柏林飞艇乐队正式组建之前,page就已经是一个优秀的摇滚乐制作人兼吉他手了,多年的录音室经验,加上在新兵乐队短暂的乐手经历,20岁左右的page,完全称得上老道,page长期占据齐柏林飞艇乃至所有个人专辑制作人的头衔,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作为一个音乐人来说,page可谓十八般武艺精通了,可能唯一的遗憾就是,上帝没有给他一副好嗓子。233333

  在那个经典歌曲以及厉害的乐手每天都在涌现的年代,一个乐队想要出头,成员本身的才华,以及经验老道的经纪人,加上可供支持一切财政宣传法律开支的唱片公司,三者缺一不可。和披头士、滚石乐队一样,齐柏林飞艇这三样硬技术环节,一件不缺,所以,他们没有不红的理由

  问题只是,他们能红到什么程度

  其实,关于齐柏林飞艇的伟大,再来述说恐怕已是啰嗦之举,本书书名虽是《吉米·佩奇谈话录》,不过访谈内容只是之中一块,总体是访谈部分和迷你传记穿插的,中间还有不少“彩蛋”,邀请了包括John Pual Jones、Jack White等人现身说法,以及“Jimmy Page各款吉他和音箱展示“等内容,能令读者在不同角度感受本书主人公超凡魅力

  而作者布莱德·托林斯基的文字功力也是甚好,全书篇幅不大,不过基本能当page的迷你传记看了,从60年代中期和新兵乐队的纠葛,到齐柏林飞艇时代大红大紫,再到队友去世,展开个人发展之路,众多时间线上的梳理,井然有序,与中国乐迷切身相关的,08年北京奥运会之行,也占到了一定比例(只不过页总把奥组委的工作人员一顿黑,也不知道官方当年对接待人员以及志愿者高度自信是怎么来的)。而众多音乐上的干货,更是逼迫读者把那些收藏的唱片一字排开,边读边听,以至找出那些过往聆听时并不会在意的音乐细节

  对我来说,最大的一个梗,是page第一把les paul吉他,原主人竟然是老鹰乐队吉他手Joe Walsh,而正因为Joe Walsh用不惯这把琴,才转交给page的(想来也不奇怪了,这两位吉他手的风格本就是霄壤之别)。

  除了大量音乐上的畅谈外,page对自己常年迷恋的神秘学,也大方承认并对采访对象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逐一解答,他甚至在70年代中期还开了一家专卖神秘学书籍书店,虽然营业额数字很惨(真是有钱任性)。

  当然,占全书最大篇幅的,还是齐柏林飞艇,对page来说,齐柏林的三名团友,以及乐队幕后工作人员们,都是完美的工作搭档伙伴。就四名团员来说,大家的性格兴趣爱好虽毫无相似(连喜欢的音乐风格都完全不同),但这些都不影响大家一起做音乐,而且,对众多音乐类型差异理解,还能使齐柏林飞艇的创作视角更加开阔。page·还认为,成员间的工作和私生活必要混合在一起,做音乐和巡演的时候就拧成一条绳,结束的时候就各归各自的生活(相对来说,page和 robert plant还能走的更近一点,俩人动不动结伴去旅个游,找些灵感啥的)。

  对音乐一致认真态度,使齐柏林飞艇更像是一个整体,在那个年代,虽然成员间难免也有吸毒、酗酒、把妹子恶习,但齐柏林的音乐和巡演的高质量是完全不打折扣的,这也有赖于整个团队的专业素养和高要求

  总览全书,内容丰富,干货不少,不大过瘾的一点就是内容过于端庄,作者的笔触还是略官方了一点,不像Keith Richard,Neil Young那两本引进版传记来的那么”亲切“,而想要看到更多关于页总那些陈年韵事、荤事、八卦的读者,这些一概欠奉了。

  【是为草稿,想到再改】

  《光与影》读后感(三):吉他手必看

  佩吉爷实在是太全面了,他在录音上的功力太过强大。书里面记载到,飞艇的前两张专辑带来的冲击力太大,鼓的重要性不断增大。不同凡响的鼓声,把这股强大的流行力量持续带入80年代,几乎所有同时代的录音艺术家都欠佩奇首创的鼓录音技术一个人情

  在录制《你让我摇摆》的时候,吉米告诉工程师格林约翰斯结尾处用反向回声,他死活都不愿意,在威逼下最后用了,出来的效果很好,格林很不甘有趣的是,后来他参加滚石专辑的录制,结果呢?反向回声!

  每个想要成为大师的吉他手都应该看看佩吉爷的这段话:

  我觉得把音乐推进新境界比弹奏传统布鲁斯来讨好布鲁斯纯化论者有意义。我对于单单证明自己能弹某种风格、音符接音符的弹奏毫无兴趣。我一直用摇滚的分解法来弹奏布鲁斯,所以无论我弹奏什么都不与众不同

  对于齐柏林飞船2007年在伦敦O2体育场的复出演出,作者布莱德托林斯基对佩吉爷盛赞有佳,我不赞同他这个观点。我看了那场高清的录像,我觉得佩吉爷打扮得很帅,我至今仍对他那件白衬衣满头白发记忆犹新,但是他那晚其实真的弹得不好。。。

  书最终章写到占星术我也是提不起兴趣。。。当然,其余的部分都是很精彩的。

  《光与影》读后感(四):头顶上驶过的飞艇

  没有绝对神秘的音乐人,既便是Sopor Aeternus这样的团体,我们也总能略知一二。如果吃过鸡蛋的人想更多了解母鸡的细节,这些揭示母鸡信息的工作,就靠布林斯基们登场了。

  “而之后就该我登场了”,托利斯基自信满满,佩奇的个人世界远离公众视线,像美苏冷战一样需要民间团体打破外交困境。托利斯基致力于挖掘私人化的部分,与佩奇谈他的音乐,不仅是公众的,也包括私人的部分,“不止是齐伯林飞艇,还有他和科沃戴尔超过一年的合作。”并在序言中交出了他捏紧的访谈心得:如何尽力诱使这位以擅长保护隐私闻名于世者?其一是只讨论客观事实,集中在音乐上,不讨论八卦、绯闻流言;第二是不让他推测他人对他音乐的态度,或试图让他对其他音乐人做出消极评价的问题。这两个前提注定了访谈并不建立在猜想的、不会八卦,也不会恶语相向。

  这不是个传统意义上全盘揭秘的传记,因为它混合了第三人称稳定、第一人称的启示旁观者增添的掌声。书名取为《光与影》,涵盖了佩奇音乐风格化的追求,全书从录音室到新兵到齐柏林飞艇的辉煌,再到解散后的个人发展直到2008年,以时间为跨度,通过11个章节及终场对占星术的解读,营造了“吉他英雄”一直都在的氛围。每章无一例外方式是第三人称的陈述与当事人对话,取得传记与访谈的一种平衡

  这次有机会读到《光与影》,突然回想起了陆凌涛的《老式汽车》节目。我从高中时开始喜欢摇滚乐,直至后来才眼界开阔些许,明白音乐可以用更多概念认知,而不是摇滚的与非摇滚的。好在时代在变,摇滚风格也在变。在后摇音乐中,人声也会成为点缀,而器乐中吉他已经不再成为绝对主导,不再呈现侵略性。现在看来,也许齐伯林飞艇最为黑暗也最为个人化的《出场》专辑,这种荒凉突兀的整体风格,阴沉灰暗的世界观更符合一部分人的口味

  如果也想与佩奇谈谈音乐的话,那什么是摇滚乐?也许什么都不是,于我而言,“摇滚”也只是缘于对抗,而对抗什么都不是。我已过了饶有兴致回答年纪,也似乎终究失去了如此去问的权利,如果我不是一个热血摇滚青年,在我看来他很可能便什么都不是。现在我马上30岁了,读完《光与影》,我想起佩奇已经越过70岁的山丘,那最终闯入他视野的是什么呢?在女儿的睡床边写下这些时,我并没有感觉到吉他英雄的侵略性。当齐柏林飞艇的音乐通过网络手机,并沿着耳机一路传来时,一切也都是过去的。声音调小的时候,他们听起来就像是远远地演奏,吉他连复段响起,我并不强大凌厉反而弱小,他也并不时尚反而衰老。年老的智慧进入了中年人内心,于是,有一个中年人在工作日之外想起头顶上驶过的飞艇。

  那齐柏林飞艇是一种“轻与重”、光与影,一种启蒙,一种视野,一种令人陶醉其中的激情,一种风格的力量,佩奇在泰晤士河船、海德利庄园,在印度、开罗曾经成功地捕捉。如果女儿还没有醒来,我便可以再听一遍《阿基里斯最后的站立》,我仍旧无法把握到变奏的优美、和弦进行的智慧、光洁的即兴、连复段的迷人或痛彻骨髓,但我知道在这10分25秒,佩奇和我一样想过“我的上帝啊,这段独奏对我说了好多东西,到底发生了什么?”(玟涛,2015年1月11日)

  《光与影》读后感(五):来自乐盲的看法

  我是一个标准的音乐盲,不识乐谱,也不懂得欣赏,对于音乐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偶尔听听流行歌曲水平,什么蓝调、布鲁斯、摇滚之类的是傻傻分不清。即便是流行歌曲,国内的歌手知道的没几个,国外的就仅听说过猫王、卡朋特、杰克逊,还是上学时候英语老师教的。就是我这样一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法,却阴差阳错的要了一本外国流行歌星的访谈录,还要写评论,真是难煞我也!

  手头这本书是世界摇滚音乐史上大名鼎鼎的齐柏林飞艇乐队的吉他手——吉米·佩奇的访谈录。“齐柏林飞艇”是硬派摇滚和重金属音乐的开山祖师,也是二十世纪最为流行和拥有最大影响力的摇滚乐队之一,他们将美国的布鲁斯音乐带到不列颠群岛,对当时的流行音乐产生了多重意义的影响,所掀起的音乐革命、对音乐工业带来的影响、在商业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在乐迷中间形成的巨大影响力,据说几乎没有其他哪支乐队能够与之比肩。而吉米·佩奇,就是这一支传奇乐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而且是其中的灵魂人物——他自己担当了乐队中大部分的录音、唱片制作以及舞台表演等工作。在2011年的《Rolling Stones》杂志上,他被评选为一百位最伟大的大吉他手第三名,据说其弹奏双柄电吉他的功力与地位,在摇滚史上根本无人可以匹敌。

  请原谅我的无知,以上内容全部摘自网络,以我音乐门外汉的水平,根本无法判断吉米对于摇滚音乐的贡献有多大,也不可能了解他在吉他上的造诣有多深。但我读了此书以后,对于吉米能够在摇滚音乐界出人头地,总结了三点原因:第一,吉米非常幸福。他从小喜欢吉他,他的父亲没有反对,还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买了一把送给他。而他呢,长大以后从事的正是自己所喜欢的事业,哪里还有将自己的爱好发展成事业更让人幸福的事情呢?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二,吉米敢于创新。他对于音乐并不拘泥于某种风格,敢于将不同种类的音乐元素相互融合,甚至用小提琴弓来拉吉他,用各种音箱来试验音效,不厌其烦地使用各种工具来寻找自己想要的那种声音……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摇滚乐大师。第三,吉米很有心计。他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的,他对于自己的定位很明晰,对于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很清楚,对于观众想看什么、想听什么也很清楚,所以他很一改此前其他摇滚歌手们那种不修边幅的邋遢模样,而是穿着考察、礼貌得体,脸上时时浮现着温和的笑容,一派新锐绅士派头,从而征服了一批又一批的乐迷,成为几十年来最受追捧的摇滚明星。

  所以说,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再回来这本访谈录,吉米的号召力毋庸讳言,里面拉来的其他绿叶也都是摇滚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作者呢也是全世界最好的乐手专供杂志《吉他世界》的首席编辑,两者的结合,再加上吉米摇滚明星的身份,本应该写得像摇滚明星放荡不羁那样,很有激情、很吸引人的,偏偏这本访谈录却与其极不相称,写得中规中矩,有点干巴巴的,淡然无味,可读性不强……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光与影》读后感(六):无与伦比的摇滚传记

  布莱德•托林斯基的《光与影:吉米佩奇谈话录》就像一道光,照亮了这位高深莫测且难以为世人所知的音乐天才。 ——《波士顿环球报》

  引人入胜。《光与影》堪称无与伦比的摇滚传记。 ——纽约书评网

  关于一位天才大师的一段生动有趣、既具有启发性又坦率的人生经历。《光与影》是如今关于齐柏林飞艇的书中最棒的一本,它描写了一位在音乐和文化领域都有无限影响力的人。——allaboutjazz.com

  这本书集访谈、见解与奇闻秘事于一体,是一本综合性极强、十分引人注目的关于摇滚史上首屈一指的吉他手、作曲家和制作人的书。凡是像我这样的吉米•佩奇狂热粉丝,都值得拥有。 ——斯拉施(Slash)

  《光与影》充分展现了吉米•佩奇的才华。与作者的谈话更是体现了他的智慧、音乐和魔力。——柯克•汉密特(Kirk Hammett),金属乐队

  吉米•佩奇,无与伦比!无论风格是温和还是狂野,吉米都得心应手。这本书能让你大开眼界! ——比利•吉布森(Billy Gibbons),ZZ Top

  《光与影》读后感(七):摇滚永远年轻

  提道摇滚,一定会想起摇滚的那种疯狂,伴随着的是崔健、窦唯、何勇、张楚这些名字出现在脑海中,国内的摇滚是从86年崔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唱的一首《一无所有》开始萌发,接着出现了黑豹、唐朝、指南针等等乐队,这仅仅是我们如指诸掌的国内摇滚的发展,而关于世界摇滚史的发展?通过《光与影 吉米•佩奇谈话录》这本书可以知晓,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吉他手的传记,通过他们之间你问我答的方式,让我们了解到一个摇滚人对音乐的态度,和摇滚本身的神秘之处;吉米•佩奇是一名伟大的电吉他手,吉他手可以说是摇滚乐中的灵魂创造者,和大多数成功者一样,出身贫寒,由于偶然事件或者也是命中注定,从此改变了人生轨迹。而改变吉米•佩奇人生轨迹的正是一把吉他。从第一次接触到吉他,他就为之着迷。13岁开始自学吉他,18岁时他已是一名优秀的吉他手,开始巡演,但由于住宿的条件、演出的频率和巡演路途的艰辛,吉米•佩奇病倒了,并退出了乐队,开始思考是否应该把音乐当作自己的事业,但正是由于对吉他的热爱,他继续了自己的音乐生涯。接着成为了别人眼中出色的录音手,但慢慢发现自己对录音的工作失去了兴趣,以一句“这不是摇滚,我想弹得石破天惊”的豪言壮语,加入了新兵乐队。最后吉米•佩奇离开了新兵,组建了齐柏林飞艇乐队。在齐柏林飞艇的首张专辑就充分证明了吉米的摇滚天赋,以多样且复杂的方式呈现了这张专辑。同样也说明他是个真正具有革命意思的天才。紧接着出了第二张、第三张专辑,并且也大卖。但由于业界出现了质疑声,认为他们前三张专辑大卖是源于大肆宣传而非天赋的乐评人,于是他做出了勇敢的举措,第四张专辑的封面是空白的,没有标题也没有乐队的名字,什么都没有,想通过去掉多余的东西来证明乐队的实力,而同样他们第四张也名声大噪。1980年的某天,由于鼓手的意外去世,齐柏林飞艇宣布解散。书中并没有接着写吉米•佩奇接下来的故事,但我相信他对摇滚的追求并没有停止,一直在坚持、一直在路上。正因为这种对摇滚的态度,所以至今给人的感觉是依然很年轻、充满活力。其实,我们的生活也一样,要时常保持一颗勃勃的雄心,追求那远方的灯塔。

  《光与影》读后感(八):沉默摇滚老头儿的话匣子

  沉默摇滚老头儿的话匣子

  ——评《光与影》

  文|杜子腾

  没记错的话笔者是在七年前的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通过伦敦八分钟认识吉米•佩奇的。当时完全被这老头儿硬朗的气派和卓绝的吉他技能征服了,第一时间就在网上google了他的信息。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第一次相遇就成为了今后的不可或缺。

  在本评论截稿前最近一次看到老头子的消息是,他牵着25岁小女友的手打情骂俏。这么多年来,老头子的风流本性从来都没有改变过。从七年前的遇见,到之后其音乐的伴成长,吉米•佩奇成了笔者失落时耳机里最大声音的制造者。2014年的年末,布莱德•托林斯基撰写的《吉米•佩奇谈话录》终于在大陆出版,曾经在音乐中孤傲,在生活中沉默的摇滚老头儿终于撕开了神秘的面纱,让世人能够走近他。

  音乐有时候像人一样,也有着它的时代基因。严格来讲,与吉米•佩奇不可分离的Yardbirds(新兵)和Led Zeppelin(齐柏林飞艇)是属于70年代的人们,这种感觉就像如今的90后是听着周董的歌长大一样的。70年代的英国以及英语国家,再加上世界上崇尚摇滚并能接触到摇滚音乐的国家,很难找出不认识吉米•佩奇大名的。从神乎其神的双柄吉他独创,到小提琴琴弓与吉他的完美交融,再到硬派气息浓重的电吉他,没人不服他在吉他上的功力和摇滚界的独特地位。吉米•佩奇像每个年代都会出现的传奇与巅峰人物一样,成为其他人仰望,敬仰,学习与模仿的对象。但音乐同时也是超越时代的,譬如像笔者一般的90后,同样可以从他的音乐中感受到无尽的力量。这就是吉米•佩奇真正打动人并使人不断追寻他的原因。

  伟大与神秘在吉米•佩奇身上体现的交融性是任何一个传记作者都必须面对的课题,同样的这也是每一位关注吉米•佩奇的歌迷最为困扰的地方。“我们爱他,但我们看不到他,如果我们想见他,那就让我们倾听他的音乐,因为除此之外,我们很难了解他”这是作为他歌迷最贴切的心声。“你永远别想从这个可爱又可恨的老家伙嘴里打听到任何消息,除非他想说”这也是每一个了解他的人都能知道的一个事实。

  所以本书的厉害之处就是能真正撬开老爷子的金嘴,即使不能严格按照传记的要求,但是以谈话录的形式展现他传奇的一生也足够让每一位关注他的人为之激动不已。

  另一方面,作为本书的读者,你在阅读的的过程中会有这样的感受:传记作者布莱德•托林斯基进行通盘的梳理,然后完成叙述;吉米•佩奇与作者的对话作为每章必要的部分,集中全文展现;此外就是其他业内同行复述的与吉米•佩奇的共同回忆以及他们眼中的吉米•佩奇。尽管,很难直接从老爷子的嘴里套出更隐私的东西;尽管,谈话录很难真正做到给我们一个立体饱满的吉米•佩奇;尽管,我们每个人读完之后仍然意犹未尽。我们不能否定的是,这是我们除了音乐纪录片《吉他英雄》和摄影自传《吉米•佩奇自选集》之外,最能了解他的最好阅读材料了。而且,这本《光与影》带给了我们太多佩奇的自我陈述,似乎他一辈子未说的话都在这本里了!

  沉默许久的发言似乎是佩奇对自己一生的一个谨慎回答,许久未开的话匣子因为曾经的摇滚生涯变得令人期许。摇滚青年老了,摇滚却不死,摇滚老头说话了,他也就永存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