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半路出家》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半路出家》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18 21: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半路出家》经典读后感10篇

  《半路出家》是一本由刘书宏 / 贤书法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半路出家》读后感(一):在人生转角处遇到了佛祖

  刘书宏不大不小算个名人

  老网民,对《我就是传说中的坏老板》、《祖国啊,我不过是摆了个小摊》等名帖不会陌生作者老蛋,就是刘书宏的ID。那个时候的刘书宏,文风犀利幽默,专挑时弊,是一个有精英意识的“愤青”。他为女儿写书,《你不就是希望我快乐吗》、《我就是希望你快乐》、《我还是希望你快乐》,从女儿呀呀学语到10岁,他细腻记录女儿成长点点滴滴,幽默老爸和搞怪女儿的故事风靡一时。他对女儿进行快乐教育,女儿从不参加学校考试,想玩爸爸去给老师请假,另类教育引起广泛争论。刘书宏最后一次引起公众关注,是2007年公开抵制电视播放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引发网民热议,甚至导致央视停播该片。

  在老蛋蓬勃成长为一个网络红人、自由撰稿人同时,刘书宏也慢慢成为一个成功老板。他的般若广告公司,在天津渐渐有了名气细水长流经营到今天。

  2007年春,刘书宏把公司交给侄子打理,自己携妻挈子来到北京。第二年春天,他在凤凰岭下为孩子们找了间私塾,在山下租了间农家小院住下来。夫妻俩除了到山上的龙泉寺上早课,“什么都不做”,整日就养花砍柴打发时间妻子孩子们都很喜欢这样的生活,他们像浮士德一样,希望“停留一会吧”。

  然而愤青刘书宏,却想要成为一个僧人

  刘书宏萌生出家念头,不是对现实不满,“遁入空门”,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1995年,一个朋友去四川色达学习,出发前,和刘书宏见了一面。这位朋友是个居士,这次去色达,是要受五戒。刘书宏提出了所有人都会问的问题:你放弃世间所有的快乐,图什么呢?朋友说,放弃是因为确信有更大的快乐。25岁的刘书宏莫名震惊。

  如今,刘书宏说他体会到了那种快乐,那是一种放大了的快乐,“站在那儿就是快乐的。”

  十几年来,刘书宏从来没有断过对“快乐”的追寻。他戒烟,戒酒,戒荤,读经,接触僧人。2005年,他成为天津第一个“短期出家”的人,跟着禅寺的一个高僧学习,做了7天的“和尚”。7天里,他和僧人们一道上早晚课、吃素、干活。

  就是那时,他对妻子表达了将来想出家的愿望。妻子哈哈一笑,“你别开玩笑”。然而说得多了,她慢慢意识到丈夫并非说笑。2009年9月,在龙泉寺菜地干活的妻子小董神色平静,“他是迟早要出家的。当时只想时间能晚些。”

  那位领刘书宏入门的朋友,至今仍是个居士。刘书宏说,每个人因缘不一样,朋友的因缘是在家,而他,就是出家。至于为什么非得出家不可,刘书宏笑了,“出家才专业啊!”他说,出家是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有了修为再出来帮助众生,那就是他所追求的“更大的快乐”。 在人生的转弯处,突然遇到了龙泉寺的主持学诚法师,法师身上那种将佛法彻底融入人格的不凡气质,以及出家人通过修行、修心之后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深深吸引并打动了他。既而使他在人、事、情中得到启发感受到了真正无污染的大爱与关怀。从此他与佛结了不解之缘,并决定辞亲割爱,全心钻研佛经,过上了心无牵挂,追随青灯、木鱼、梵唱的修行生活。于贰O壹O年五月二十八日,经过大半年的净人、行者生涯,在恩师学诚法师座下剃度,成为沙弥。法名贤书。

  出家前出版有作品赤色童年》《盲流》《招娣》《祖国啊,我只是摆个小摊》等,其中小说《招娣》获得2002年贝塔斯曼全球网络文学大赛中篇小说奖。出家后,参与创作系列漫画作品《烦恼都是自找的》,再度引起媒体关注。

  一个成功商人、网络红人、编剧、广告策划人、丈夫和父亲,在人生的转弯处遇见佛法,使他顿时彻悟,决定凿开尘世混沌,放弃一切,剃度出家。更令人吃惊的是,他的妻子两个孩子也跟着他学佛修道,追寻他们理解的快乐。这是怎样的一家人?又是怎样的一段半路出家的心路历程

  舍俗出家是深藏许久的想法机缘有了,这事也就干了。

  出家是刘书宏很久以来的选择考虑。关于舍俗出家的前后因缘,他在给儿子写的一封信中说道:“你是个男孩子比较喜欢运动,所以,我想用体育运动来做个比喻,我们的社会中,有很多种工作,有的人从事体育运动,他们不断挑战人类体质极限为人探索体能可能;我选择出家修学,跟这类似,只是我做的工作是挑战心灵的极限,在心灵世界里去追求尽可能地高、尽可能地远的境界。所以,我想告诉你的是,你老爸出家是去做一个心灵的运动员去了。我的选择是经过慎重思考的,肯定不是盲目冲动,我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喜悦和快乐,同时也为了给更多的人,包括你在内。学习和探索出一条真正的让我生活幸福道路获得快乐方法。”

  简短的一段文字,足矣表明作者心中那颗细腻的心思,对儿子用“心灵的运动员”来解释了出家的心境目的,也同样告知出家人并非都是看破红尘,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生命起点一路跋涉而来,途中难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们无法看清前面的方向。在这场漫长的旅行之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间便可放下,有些则或许背负经年,更有些竟令人终其一生无法割舍。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幻象罢了。而出家,是因为对自己满怀希望,对世界满怀慈悲。懂得放下,懂得净化自己,才懂得了活着的真谛

  在人生的转角处遇到了“佛祖”

  在人生最焦虑的时候,刘书宏选择去各地旅行,或自由往来于繁华都市、或无言打坐于寂静之处;在人生的转弯处,突然遇到了龙泉寺的住持学诚法师,法师身上那种将佛法彻底融入人格的不凡气质,以及出家人通过修行、修心之后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深深吸引并打动了他。当时他相信知识靠不住的,得靠真正的过来人,真正有成就的修行者。并一直坚信,佛教的教育是极高级的教育,不光是心灵教育,哪怕是简单的为人处世都有很好很直接的教育,对人生的幸福也有极大指导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拥有克服困难的心灵力量,能有勇气能力去面对不圆满的生活。忏除我们过往所做的错事痛改前非,净除罪障。这无非给了我们一种力量,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一种悟性。既而使他在人、事、情中得到启发,感受到了真正无污染的大爱与关怀。从此他与佛结了不解之缘,佛法使他顿时彻悟,决定凿开尘世混沌,放弃一切,剃度出家。全心钻研佛经,过上了心无牵挂,追随青灯、木鱼、梵唱的修行生活。于贰O壹O年五月二十八日,经过大半年的净人、行者生涯,在恩师学诚法师座下剃度,成为沙弥。法名贤书。

  写给凡心世人的修行生活书

  刘书宏在文中提到,因为认识到自己心灵有痛苦身心恶习才到山上来的。而僧人们的责任就是帮助这些被烦恼和痛苦折磨着的众生成为有头脑、有道德、有智慧并且心灵得到净化的人。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喜悦和快乐,同时也为了给更多的人学习和探索出一条真正的让生活幸福的道路,获得快乐的方法才来学法的,并非盲目和冲动。全文分为四个部分讲述,出家、修行、学佛、感悟人生。为我们开拓出一条探究生命的道路,同时也是帮助修行者在生活和学修中,让自己的行为来符合佛法,而不是用佛法来解释你的行为。为所有尘世中“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为纷乱世界里,想要回归一颗清贫之心的人,传授一种力量,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一种悟性的心灵小品

  这本书里藏着对快乐人生的理解,真正的快乐是来自内心的,不仅仅是依赖物质的快乐。物质的快乐总是那么靠不住,这么讲不是说物质不重要,而是人在追求物质快乐,丢弃心灵快乐的时候,往往连物质快乐也是追求不到的。人今生获得的物质享受是过去积累的福报。按照修行的角度来说,珍惜这些福报对修行有很大的帮助。不过,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中,挺难。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物欲横飞的时代,既而,由不得我们不对那些年轻的僧人们以及他们的信仰心生敬意。他们能通过对内心念力的训练开发人内在的智慧,从而达到对人的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本书的一个宗旨

  全书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甚至自己亲身经历事情。从觥筹交错、商海沉浮的老板,到青灯佛影、一心向佛的僧侣; 从炙手可热、风靡一时的网络红人,到辞亲割爱、剃度出家的人生无常。也结合一个个发人深省、启人心智的禅宗故事,系统介绍“佛教的智慧与慈悲”,“给人信心,给人勇气,给人欢喜,给人力量”,为读者解决现实生活中所要面对的种种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照,能净化心灵,助你脱离烦恼,心生菩提。讲述一个你未曾经历过的出家生活,探寻一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佛学智慧。

  恳请读到这本书的读者朋友,将这些都当作是一个改善自己身心和周围环境的方法,当作是一个让自己获得幸福和快乐的途径,我觉得就非常好。

  《半路出家》读后感(二):探寻一段心灵之旅

  我一直想我有没有这个勇气,抛开世间的繁杂,去净化自己的心灵。后来我发现我没有这个勇气,因为我的杂念太多,虽然有时我也很想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生活,与他们一起修炼自己的德行,但是那些都是一种想法罢了,就如作者所说:“出家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得是真的有志向把自己彻底奉献给他人的人,真正能断绝世间欲乐而把全部身心用于获得根本智慧的人。”这怎么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

  刘书宏(贤书法师)是一个两个孩子的父亲,他也曾经是作家企业家、编剧,然而正当人生大好年华,他却选择了修行,而且是绝决的修行。他出家前与自己七岁的儿子说:“最后一次与你妈妈去看你,那算是我在人世间的最后一次。”他说他是爱他的孩子的,他的离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开,而是斩断了孩子想抓住的那棵“救命稻草”,从此他们要自己感受人世冷暖,要学会自食其力,贤书法师觉得这是给孩子成长所送的最好礼物

  贤书法师说,在庙里修行,也不是一团和气的,有的时候为了干活也会分出帮派,比如和泥,有的人建议分着和泥,有的建议一起和泥,就为这简单的事也要理论,但是只要理论的时间久了,人的耐性也就没了,虽然大家不会动手,但是总会有一方妥协,他们中就有一方因为高超记忆,把对方说服了,对方以磕头表示妥协,最后呢,哪一方胜利了呢?谁也没记住,只是知道泥是和好了,房子是盖上了,至于是怎么和的,大家都忘了。

  在人生的转角处遇到了佛主。贤书法师的《半路出家》正是讲述他出家后对人世间的重新再认识。他很淡定地说:“别把这本书当做能够给与你什么来读,只把它当成你旅行时的消遣就可。”这是把一切都看淡的体现,当然他都能舍下世间的父母子女,他一定是悟出了更多,但凡还有些杂念的,也不会如此绝决。

  对自己怀有希望,对世界充满慈悲,这是贤书法师留给自己的。突然我想起我之前写过的一篇小文“慈悲”,内容如下:“一座小小的庙里,住着一位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一天,老和尚看见小和尚蹲在一棵树下做着什么,就悄悄地走到他的背后:原来是两群蚂蚁在打架。小和尚正用一根麦秆拨开一对对厮杀的蚂蚁。老和尚微微一笑,暗暗拿来一块糕饼,用手碾碎了,俯身撒在正在争斗的蚂蚁中。蚂蚁的天性使然,都去争抢天上掉下来的食物往窝里拉,渐渐停止了争斗。小和尚高兴地问老和尚:你撒的是什么?老和尚慈祥的说:是佛祖的慈悲。小和尚指指地上的蚂蚁:对它们来说呢?它们并不知道佛祖啊!老和尚点点头,摸着小和尚的头:对它们来说是生存的欲望。几年后,天下大旱,官府的苛捐杂税又引发了一次次兵戈铁马的争斗,很多灾民流离失所,逃荒到别的地方,小庙里经常住进灾民。老和尚和小和尚虽然很努力地化缘求布施,还是没用多长时间,小庙里的积攒的粮食就被吃空了。连老和尚和小和尚也几天都没东西可吃,已经饿得奄奄一息。这时,虚弱的小和尚偶然发现一群蚂蚁围着一块馒头,原来是灾民在争抢中,掉落在角落里的一块干粮。小和尚捡起来吹落上面的蚂蚁拿来给老和尚。老和尚问:你拿来的是什么?小和尚想了想答:是佛祖的慈悲。老和尚微笑了:与你是佛祖的慈悲,与我却是短暂的欲望。我已经不需要它了。小和尚哭了。思索良久,又把馒头放回原来的地方。几只蚂蚁立刻又扑上来……小和尚回来盘坐在老和尚对面平静的合十:师傅。老和尚愣了愣,眼眶里流下一行老泪,他挣扎着坐起来,也对小和尚双手合十:师傅。是夜,小庙里的铁钟无风自鸣……”或许这就是贤书师傅要修行的吧。

  我是打心底里敬佩师傅的,他们的修行确实是我辈无法做到的,贤书师傅说:“出家,一样尽孝。因为出家也不是世人想象的那样弃绝亲情,而是另有超越世间的高度,另有事关无限生命的智慧和意趣、理路和世界观。”仅这些,就足以够我们参悟了,我们何时能够做到小和尚那样,将佛主的慈悲再次放下,那他就配称为师傅了。此刻,我只想说,离苦得乐!

  《半路出家》读后感(三):是否该出家?

  看到后面不得不进行降分处理!看到作者为了出家,离开家庭的行为有点无法理解,既然认为学佛之人哪儿都是修行,那为何不能在世俗生活中好好修行一番?

  书中也有感动我的地方便是作者对父母的孝心,看着他让父母学习经文,不厌其烦地引导他们很是难能可贵,这里给他点个赞

  但还是觉得作者可以等到孩子长大成人后再出家也不迟,毕竟这岁数的小孩还是需要在一个相对健全环境下成长的,而且让妻子带着两个孩子也是很不容易的事。看着有些于心不忍,生而为人这也是种责任啊~

  全文看下来总觉得作者有点刻意教条地行事,由内而外的真诚有所欠缺,但这也正如作者说的自己有很多不足,需要靠修行来改善。刻意改正虽让人看些有些别扭,想想比放任自流的好些吧!

  《半路出家》读后感(四):俗世与佛缘的桥梁

  一向对于佛法都是歆羡且向慕的,因为觉出佛法的慈悲与智慧,因为认可佛教中的众生平等,也因为在佛经诵读中体会到难得的心灵宁静,但是作为一个凡人,注定还是不能割断一切人世纷扰,去做一个出家人,所以对于贤书法师是格外敬佩的。

  本书就是作者讲述自己出家前的心路历程,出家后的心情变化,以及自己对于佛教的一些理解,或许也是因为沾染了佛家的气息,所以语言也是平实简朴的,看来格外亲切。

  从外人角度来看,刘书宏本人应该是个真正的俗世中人,有牵牵绊绊数不清的人际关系,内心有关心不断的人,内心还有无数的杂念,他经常嫉妒、怨恨、为侄子写字写的不够好而烦心,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俗务缠身人能够辞亲割爱、踏上修道之路,在惊讶之余,也佩服他的悟性与勇气。

  在佛经中总会有许多体悟,我认为人的身体本就是一个容器,在其中填杂了过多的荤腥与欲望,人的身体就会迷失,会紊乱;同样,人的内心,其实也本如一个容器,只有那么多的空间,人却在不断的向内填充欲望,欲望越多,也就蒙蔽了双眼,盈满了内心的容器,这些欲望虽然不断得到满足,但是内心却只是空虚,却无法感觉到快乐,盖因内心本应是被淘空的。人在世间就是一个不断向内心填充的过程,而佛教却教人“放下”,就是一个将内心中容纳的欲望一件件放下的过程,放下一个你就会轻松一些,直到一些你觉得绝对不能放下的东西也被放下的时候,才会感觉周身清凉,耳清目明了。我想贤书法师在书中总是会提到“放下”,也是有同样的想法吧。

  另外格外喜欢书中的一个说法:“人要学会向内找,而不是向外找”。半路出家的贤书法师没有讲太多的佛经,而是将对佛的感悟与人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佛家的精神一样可以指导我们的人生,佛教不仅教我们要对外的平静,也教我们对内的修行,在山上修行打坐反省的时间格外多,会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自我,其实佛家是教导我们连自我都要放下的,可以原谅所有人,可以宽容所有人,但是我们这些普通人都不一定能够做到,但是可以用这样的想法来矫正自我的心态,佛家的“怨憎会”让我们试着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佛家的放下自我可以让我们学会放松心态对待埋怨批评和责备,学习冲淡的心态可以应对生活中小小的强迫症,或许这样一点点的心态转变就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我们的人生。

  佛教是博大精深的,数千年来指导着人们的人生观念,将佛家思想普及到每个人心中确实有很多的益处,但是如书中作者所说,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习佛经知识,佛教应该成为我们的“国教”,我则不敢苟同,这个世界没有适用于所有领域、所有情境的普世价值观,该走如何的路还是应该由每个人自己来选,但是我依然很欣赏贤书法师,也欣赏他写作的这本书,这本书可以成为俗世与佛缘之间的一座桥梁,渡了有缘人,我们每一介普通人也可以从中找到慰藉心灵的力量。

  《半路出家》读后感(五):转角遇到佛主

  《半路出家》是一位到了而立之年后,在人世中摸爬滚打,看透人间悲苦之人写下的书。写自己出家当了和尚,写自己出家后与出家前的心境,写自己看到的苦与乐,写自己的一双儿女的成长,也写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书中作者的观点很多我都赞同,与我的处世原则不谋而合。我并没有出家,也没有超脱到什么程度,不过,对世事淡然了之后,一切就都不成问题了。出家与否,与每个人的追求有关,无论如何生活,只要别难为自己就好。

  刘书宏,现在是贤书法师。很喜欢他书中的那些画,那些话。那都是经过岁月沉淀后的精华。每一幅,看似稚拙的笔触,都能触动我心。出家人,佛缘深,对待世事总超出常人。能抛开身边的一切修行,需要勇气。不过从书中看出,他的公司,他还是需要回去处理一些事情的。不管生活在我们认为的常理下,还是出家修行,其实离不开钱的支撑。这是不是还没有跳出三界外?不过能不被钱所奴役,这本身就很了不起了吧。

  佛教在中国正一点点地被大众所接受,身边很多信佛的人,他们善良,做善事,正确地看待身边的事物,尤其是经历过情感挫折的人,不再被自己的痛苦锁折磨,能够从因果关系看待一些事,这样,他们的心态更趋于平和,待人处事也就更客观一些,有信仰并不是坏事。怕的是没有任何信仰,凭主观臆断处事,或者凭借自己的心情好坏来与他人相处。这样的人是很可悲的。

  刘书宏,善于挑弄文字,小学刚刚毕业的人,对文字竟然有如此调控力,不能不说是这方面的天才。能把所见、所思、所感形成文字与大众分享。能把自己的佛教向善的观念传递给读者,这本身就是善举。

  关于出家,关于和尚,关于寺庙,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终究有些神秘,不过当我们看到很多出家人的故事后,看到很多大师的佛法讲座后,我们一点点懂得,其实这也是一种人生。修行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能在寺院修行,也是一种前世的缘。

  愿生活中修行的人越来越多,愿生活中摆脱苦海的人越来越多。愿每个人都能打开心中的结,坦然,快乐地行走于人世中。

  《半路出家》读后感(六):修一颗平常心

  从觥筹交错、商海沉浮的老板,到青灯佛影,一心向佛的僧侣,从炙手可热的、风靡一时的网络红人,到辞亲割爱、剃度出家的人生无常,为了探寻一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心灵之旅。是谁能放下名利、金钱、割爱留下年幼子女,选择在人生转角处于佛祖相遇,本书《半路出家》作者刘书宏(贤书法师)也,法师的出家是因为对自己满怀希望,对世界满怀慈悲。

  《半路出家》依明可知,人到中年,想寻找一个对自己怀有希望、对世界满怀慈悲的心灵之旅,可这要放下太多太多的东西,非常人能做到,莫说金钱名利,对于重视亲情的我,莫过于亲情,父母、子女,贤书法师可如何做到,这也是众人争议之处,话说法师出家之时,最大的女儿也不过十余岁,幼子更小,怎么能放的下,还把幼子送去类似私塾的学校学习国学,一般作为父母的,总希望子女成龙成凤,学各种才艺补习班,生怕输在起跑线,而法师却把幼子送去山上学国学,非常人也,还是回到舍弃幼子亲情等一切出家,你会同我一样,虔心向佛,不一定要出家啊,为什么?书中法师有解释原因,也说到不会因出家就证明不爱子女,多少还想与他理论下,不过能放下那么多“累赘”的世俗,毅然出家,满怀大众的慈悲,着实钦佩。

  《半路出家》中也提到许多居士,他们也非真正出家,而是有此打算,年轻人者也不少,家人必然反对,面对年迈的父母,多少人选择了亲情,但我不相信他们放弃了佛家精神,而是把这份精神留在了骨子里,留在了精神里,如大家都心怀佛家智慧,社会也会安宁平和许多,人也会安静平和祥和,该少多少纠纷,多些和平。

  虽在争议中,刘书宏(贤书法师)还是出家了,出家前的各种磨砺、历练都为出家考验,准净人、净人、僧人、法师一步步走来,法师想怀着一颗慈悲的心,通过自己的一己之力,普度众生,对佛家智慧的学习、理解,与众人分享,放下欲望,获得根本智慧。

  《半路出家》法师与众人分享了许多佛家智慧,像烦恼都是自找的、自在、道德等,最喜欢的是活在当下,佛的智慧就在此吧。出家人话说看破红尘,无七情六欲,可他们也是人啊,怀着一颗慈悲的心,书尾提到库头法师的母亲生病,来寺院居住,法师陪亲友参观寺院寮房、禅堂、斋堂等等,出家人许把亲情压在心中。

  《半路出家》告诉我们总在放不下、舍不得的烦恼中,生活既修行,如何在纷扰的乱世中,在俗世中修的一颗平常心。

  《半路出家》读后感(七):出家当和尚《半路出家》

  出家当和尚《半路出家》

  说起这本书的作者刘书宏,并不是很熟,可是一看介绍,发现竟然读过他的两本书,一本是《烦恼都是自找的》还有一本《你不就是希望我快乐吗》,两本书可谓风牛马不相及,可是却竟然出自同一个作家之手,这就是刘书宏。

  这本书讲述了刘书宏到北京龙泉寺出家的过程,讲述了自己是如何一点一点解除佛教,进而一点一点踏入佛门,称为一名和尚的。

  其实中国从汉朝传入佛教以后,在民间佛教是日常的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那个村那个镇都有自己的小庙,都有出家的和尚,老百姓和和尚也经常打交道,就好像有算命的,有买菜的,也有出家的,都是这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经历了文革,几乎所有的庙都被破四旧了,所有的和尚都还俗了。直到现在才一点一点恢复,所以当我们再看到和尚的时候,都会以一种异样的眼光去看,感觉好像是不可理解,甚至比老外更像外星生命。

  其实佛教能够扎根中国这么多年,说明佛教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今天,我们的社会完全陷入了金钱拜物教中,亲情,友情,爱情都纷纷沦丧,这时候就更显得佛教的珍贵,就好像是一片净土一样。虽然现在出现了很多佛教的负面新闻,那么庞大,那么松散的一个组织,肯定会有个别的特例,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佛教就整体而言,还是远离名利,清心寡欲,互相帮助,行善积德,为这个社会做了很多好事。

  尤其是海峡对岸的佛教组织,各种慈善基金会,各位高僧大德,证严法师、净空法师、星云法师,还有慈济基金会,使得佛教的地位和威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在中国大陆还很少有这样的公认的高僧大德。

  很多年来,也没少看关于佛教的书,也没少去各种寺院,也接触了一些和尚,从开始的神秘,到后来的理解,感觉距离一点一点的在拉近,走进寺院就有一种亲切感,虽然还是弄不清楚佛教的经书,但是却觉得佛教并不是很遥远,也许我们不一定能够真的看破红尘,步入佛门,但是佛教的存在,就一直在提醒着我们,人可以选择不同的人生,人可以有不同的追求,人可以有不同的活法,那么反思一下,当下的你,活得快乐吗?

  当年看《小和尚讲的故事》,让我了解了寺院中的生活,看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我们和出家人距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差距并不是那么大,我们都差不多,只是选择不同罢了。

  《半路出家》读后感(八):在人生的转角遇到佛祖

  关于寺庙、出家人,我有些零散的认知。

  很久以前我看到一则新闻,讲的是和尚带着两个美女在船上度假。图片上,一个身形臃肿、满面油光的小眼睛和尚,穿着黄褂子,走拥右抱,搂着两个高瘦的穿着短裙的女子。当时我就震惊了,出家人也这样吗?

  加上现在商业化愈加明显,比如大年初一头香炒作到8888元的高价,让我觉得大部分寺庙就是圈钱的地方,那和尚自然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家人。

  直到我看了《半路出家》这本书,才对真正的出家有了正确的认识。

  作者刘书宏以前是编剧、作家、广告策划人,拥有自己的公司,忙于工作应酬,属于典型的成功人士。有一天他忽然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混沌,在给心灵解压的同时,他也踏上了出家的路。正是这样的身份,让他的出家披上了神秘的色彩,也让佛法有了更多的烟火气息。

  常人眼里的出家,也许就是吃斋念佛,这完全是门外汉的角度。而作者把出家释义为“心灵运动员”,出家后做的工作是“在心灵世界里去追求尽可能高、尽可能远的境界。”这才是出家的意义。

  现在人们生活压力大,践行着“先生存再生活”的法则,因工作过劳猝死的事例屡见不鲜。连写文章这么有诗意的事也能功利化,各种干货文、套路文乱花渐欲迷人眼。生存压力迫使人们将挣钱变为奋斗目标。谁还顾得上心灵世界?

  高远的心灵世界,对普通人来说,应该是在忙忙碌碌中依然保持着觉知,在匆忙中仍然能停下脚步,珍惜最平凡但珍贵的人和事。

  书的内容分为四部分,出家、修行、学佛、感悟人生。每部分都有十来个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来自作者的所有见闻,覆盖面很广,写家人、身边人、陌生人的故事,更多的是对内心与现实的探索,有拨开层层迷雾的感觉。其中作者对佛法的领悟贯穿其中,结合生活进行释义。读完后才发现,原来佛法并不高高在上望尘莫及,佛法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并且可以传递力量,使我们卸下重重的壳,回归清贫之心。

  读这本书,像在倾听一位有阅历的老者讲故事。作者的思想观念很正,这个正不是多么鼓舞人心激情澎湃,而是对人性的认识深刻而不沉重,反而让人如释重负。寥寥几句就能轻扣心门,打开心结。他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是我很欣赏的。

  在序言里,作者写给儿子的家书中,有一点我十分认同,就是作者对于父亲这个角色的理解。

  “我认为父亲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儿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亲时,你的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初次读到这段话,我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对于我困惑的解答吗?

  从以前到现在,我一直觉得家长和孩子都很累。以前流行“减负”,给孩子减轻学习负担,始于家长给孩子报很多补习班的现象。现在最常见的热议话题是逼婚,对于大龄青年婚姻问题的探讨已成常态。

  无论是家长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要求,还是对人生大事的安排,我都觉得是家长对于孩子的束缚。双方都很疲惫,为何不能撇开这些世俗,活的更快乐一点呢?人生重要的难道不是乐趣和自由、勇气和能力吗?

  关于烦恼,作者采用了向内找的方式,之后恍然醒悟,若是十年前能有这样的反省能力,一定可以改良自己,从而变成能感染他人的人。儒家有个说法:“一日三省吾身”,有几个人能做到?大道至简,做到后才明白烦恼都是自找的。

  书中不仅有作者对自己内心的探索,也有对儿女教育方式的描写。有次他的女儿不喜欢老师,他就让女儿写出老师的十个优点。他从山上学到一招叫“观功念恩”,就是养成看别人优点的习惯,就没痛苦了。但女儿比较固执,最后磕磕绊绊,在作者的循循善诱下,他与女儿谈到每个人的痛苦, 谈到其实我们观察到的种种不是,都是自己内心出了问题。这着实一击击中了女儿坚固的内心,女儿终于改正了自己的问题和习气。“所谓看别人不顺眼,看别人有问题,都是自己的眼有问题,自己的心有问题,是拿别人的问题折磨自己。”这是作者悟出来的道理。

  这本书我翻了很多遍,每看一次都有收获,而且越看越想看。

  书中并没有华丽的辞藻,摄人心魄的金句,但句句戳心,道出了人生的常态。挣扎、迷惘、困惑、无力,在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不是心灵鸡汤,却更有疗愈功能。

  不是励志书籍,却能让人清醒。

  就像白开水,实实在在,恒久绵长。

  《半路出家》读后感(九):敬畏,尊重,修行

  小时候,我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北方农村长大,然而,它在普通处又有不普通的一点——村里生活区的最西面,向西出村的大路被一座“法王庙”挡住。谁也不知道这座庙在这村里矗立了多少个年头,史学家们只考证出庙是在元代重建的。一年又一年,村里有多少代人出生、长大、成家、化为尘土,这座庙便默默佑护了村民多少年。

  文革大力“破四旧”,村里的百姓许是因为习惯了这座庙上千年的存在,谁也没有动过拆它的念头,于是,法王庙幸存至今,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早这个法王庙是用来做什么的我不知道,后来,村民在庙里塑了观音像,于是,每到农历二月,就有周围村的人来祈福、烧香、求子、拜佛。自小,村人对庙宇的敬畏感便潜移默化影响着我,对于宗教,我亦总保有一份敬畏和尊重。

  也许,正是因着这份敬畏心,现在的我便有机缘读到这本《半路出家》。据我作为门外汉了解到的粗浅佛教知识,在“出家人”这个群体里,有“童贞入道”和“半路出家”两种。“半路出家”,指的就是佛教徒成年后才弃俗出家做和尚或尼姑,专心修沙门之净行。这本书,作者讲的就是自己如何一步步抛却身边事,毅然决然“青灯伴古佛”这样的一个过程。

  阅读的最初,我便发现了很有意味的一点——作者在这本书籍的署名时用了两个名号,一个是出家前的“刘书宏”,一个是出家后的“贤书法师”。或许,一方面是因为作者在这本书里的部分文字是出家前写的,另一个原因,大概也是为“半路出家”做一个更贴切真实的注脚。

  “刘书宏”这个名字在我以前做编辑的时候曾听说过,但也仅限于耳闻,要说对他的进一步了解,还是在读了这本书之后。说实话,我的确很好奇,他是怎么能做到放下身边一切事,放下妻子和一双儿女,就似净身遁入空门。毕竟,人到中年做这样的选择,比“童贞入道”要艰难太多。人世间万家灯火,五色红尘,诱惑多多也享受多多,断然剃度,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需要的是能放下一切的大智慧。

  以前的自己,总以为这世间遁入佛门的人大约多是因为种种尘世的不如意,那时候的自己把“出家”看做一种对人生的逃避。然而读完本书,之前的那种偏见荡然无存。从作者对龙泉寺里生活的描述,让我感知到,“出家”或者“在家”,真的只是人生的一种主动选择。不论如何选,都是为着那更大的快乐,更终极的人生追求。

  出家也好,在家也罢,是不是都是一种“殊途同归”的修行?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红尘里的人生路,便是漫长的一条“修行路”,不论每个人选择如何走,只希望我们的修行皆能顺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