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逻辑思维,只要5步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逻辑思维,只要5步的读后感10篇

2018-06-19 21:3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逻辑思维,只要5步的读后感10篇

  《逻辑思维,只要5步》是一本由[日] 下地宽也著作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页数:2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逻辑思维,只要5步》读后感(一):结构化思维就是逻辑

  现在的人受东西文化差异影响越来越严重,一个问题就是思维方式不同,这方面我只是感兴趣,并无深刻理解。单就逻辑思维这个话题,我们的教育没有这方面的课程,通常家长也少教育孩子该怎么“思考”,往往是就事论事的下结论、定调子,所以只能靠自己摸索。

  《逻辑思维,只要五步》这本书,作者是日本文具品牌国誉株式会社的培训师,他从工作需要出发,以培训员工如何思考如何工作为目的,写了这本书,也就是说,这本书是如何在商业工作中应用逻辑思维的入门书。

  首先,逻辑思维用在什么地方?两种:整理想法与人交流,或思考解决方案

  作者给出了五种思维方式:金字塔图,并列/串联型,MECE,树状图和矩形图(象限图)。前三种对应交流,后两种对应解决问题。

  整体看,这五种思维方式正是“图形化”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可以用图表的方式展现。这也就是说,用线性、树形等方式展现的,各个元素包含逻辑关系内容,都适合逻辑思考。如果零散的非线性的内容,就不一定需要逻辑思考。

  那么,线性关系是什么?是三个元素:理由联系和结论。即:A-(n)->B这样模式,把线性关系连接、堆叠就成为各种图表。除了本书提到的击中图表,其他可以参考《看清你的思维图谱》(豆瓣)这本书。有了这种把问题分解为线性关系的能力,就很容易尝试逻辑思考了。

  20141228

  《逻辑思维,只要5步》读后感(二):逻辑并不高深

  一、导语

  论点:看了一本书,书名叫《逻辑思维,只要五步》。

  结论:这本书值得学习

  理由:它教授了如何有逻辑地表达和如何有逻辑地解决问题,怎样在实践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从而使沟通与解决问题更高效。

  行动推荐大家阅读《逻辑思维,只要五步》。

  如果上述这段话把生硬格式去掉,就是:看了一本书,书名叫《逻辑思维,只要五步》。这本书值得学习。它教授了如何有逻辑地表达和如何有逻辑地解决问题,怎样在实践中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从而使沟通与解决问题更高效。推荐大家阅读《逻辑思维,只要五步》。

  这段话看上去平淡无奇,但是如果是向领导汇报事务或撰写简短的工作报告,这个格式将非常便于应用,比如:

  论点:最近XX部出现了一系列业务差错

  结论:应该加强业务知识操作的培训。

  理由:使大家重温相关的规章制度,对照整改不正确的操作流程习惯,防止差错的继续发生

  行动:因此下周二将举办一次针对XX全体员工的业务培训会。

  写成报告,就是:最近XX部出现了一系列业务差错。应该加强业务知识和操作的培训。使大家重温相关的规章制度,对照整改不正确的操作流程和习惯,防止差错的继续发生。因此下周二将举办一次针对XX全体员工的业务培训会。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

  论点:XX公司申请单位为其处理一笔贸易业务。

  结论:我们应批准他们的申请。

  理由:因为XX公司是该行业龙头企业,我们还一直没有机会和他们合作,这次是个很好的机会,而且合作的内容正好是小王上周刚为XX企业操作办,可以马上复制使用。如果和XX公司达成合作,我们将收入X万元,完成这个月中间业务指标的X%。

  行动:建议派小王明天就和XX公司接洽协商。

  向领导汇报时,就是:XX公司申请我单位为其处理一笔贸易业务。我们应批准他们的申请。因为XX公司是该行业的龙头企业,我们还一直没有机会和他们合作,这次是个很好的机会。而且合作的内容正好是小王上周刚为XX企业操作办,可以马上复制使用。如果和XX公司达成合作,我们将收入X万元,完成这个月中间业务指标的X%。建议派小王明天就和XX公司接洽协商。

  如果你是领导,听到这样清晰明白的汇报时,是不是感到在几分钟内,就对下属汇报的事项有了明确的掌握呢?会不会为下属的工作暗暗点个赞呢?

  这个模式正是《逻辑思维,只要五步》一书的作者告诉我们的:“论点——结论——理由——行动”的逻辑表达。

  二、核心内容

  本书的中心内容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有逻辑性的表达,另一部分是有逻辑性的思考并解决问题。作者找到了一些有规律性的方法,并通俗易懂进行讲解。在逻辑表达的“论点——结论——理由——行动”模式中,详细讲解如何确立论点、如何形成结论、如何组织理由、如何采取行动。组织理由是这一模式的重点和难点,作者又进一步介绍了归纳法和演绎法、MECE分析法的运用。在逻辑思考的“问题——原因——解决方案”模式中,则指导我们如何使用MECE分析法,不断深挖原因和解决方案,找到切入口,使用矩形图和十字矩形图进行分析与评估

  全书的实操性很强,作者举了不少例子辅助讲解,易于接受开篇的三个例子,便是我根据书里的指导,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进行的练习,确实既轻松又清晰。

  在大家的工作和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以下的情境:1.问不出问题或讲不清问题;2.找不到原因或说不出根源;3.拿不出措施,解决不了事务?是否遇到过以下的困境:1.表达不清,对方听不懂;2.表达不对,对方理解错;3.表达不简,对方不耐烦?是否遇到过向领导汇报时,领导批评思路不清?是否遇到过下属咨询时,啰哩啰嗦讲半天,你却不知他需要帮助的是什么问题?——这些困境,都是因为言者的逻辑性不够听者难以迅速抓住内容重点,使得双方耗费了大量宝贵时间精力沟通,事情却没有得到预期进展。那么,就请看一下《逻辑思维,只要五步》这本书,你的疑问会得到有力解答

  该书有着日本实操书的特点:短小精到、层次分明图文并茂。每一部分都有清晰的层次架构,一个左右页便是一个小论点的指导,书的左页是文字说明,右页则是图画说明,适合文字思维与形象思维两种不同风格的读者选取喜欢形式学习。

  三、题外话

  说到“逻辑”两个字,可能大多数人会觉得这是个高深的事物,是理论家们讨论的内容,与我们寻常百姓、日常生活没有什么关联。然而,看完本书后,你会明白逻辑对于沟通的重要:向上级咨询业务、汇报工作、分析现状、提出建议,向下级下达任务布置工作、安排操作,有了逻辑性,会更容易上下达成一致、迅速理解、沟通顺利,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质量。从个人角度,一个有逻辑思想的人,面对不熟悉、不了解状况时,能从逻辑的角度辨别是非,不会轻易盲从,而保有自我的独立性;有逻辑思想的人,也更能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从而对这个世界认识会更加全面,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万事万物,这些作用对于一个人三观塑造会更加有益

  《逻辑思维,只要5步》读后感(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自己是做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工作的,做过不少届校招产品的面试,基本上考察点之一是逻辑能力如何(当然,社招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具体的面试,还是辅助于一些逻辑题(对的,就是公务员考试的一些题目),基本上能一定程度识别出来逻辑能力。

  但是,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当一个人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能够进入到这个行业,逻辑思维能力是需要不断成长的,有些人持续在逻辑能力上成长,能帮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而有些人则似乎开始停滞不前了。

  这本书是看到朋友圈的一个京东的产品总监推荐的,所以特意找来一看,看完的初步感觉是,这本书蛮适合在逻辑思维上还没找到成长路径的,或者遇到瓶颈的人看。

  书中把逻辑思维的使用分为两种,一种用在表达,即已经有结论,如何有逻辑的讲出来;一种用在解决问题,即如果通过逻辑思维找到问题的答案

  表达上,作者建议用金字塔构造来梳理逻辑,而在找答案上,作者建议用树状图来梳理思路找到答案。见下:

  然后作者开始按照上述结构一个个介绍,在开始介绍之前,作者特意给出了并不一定需要逻辑的场合,比如:

  - 私下聊天倾诉

  - 头脑风暴和提出新想法

  - 交换信息

  - ...

  这点我之前比较困惑,因为我自己逻辑思维方面尚可,但之前曾被评价感性思维方面有待提升,还特意尝试找书来看,但其实我自己并没有分得太清楚什么时候用逻辑思维,什么时候用感性思维,这本书稍稍的回答了我这方面的问题。

  逻辑思维表达的3点:

  1.有结论

  2.有理

  3. 将结论和理由联系起来

  理由基本上有3个就比较牢靠了,太多可能会变得更难理解。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个问题,很多人在开始表达前,要先讲一堆话,结果对方听了很久才听得明白要表达的目标是什么,书中建议首先讲主题(书中称之为论点),这样大家才能一开始站在同样的目标之上听你讲的话,否则在讲的时候还要猜测你想表达的是什么,可能你绕了很久才讲到。

  除了某些特殊情况应该把主题放后面,比如要对某个人传达一些不好的信息,可以先做些铺垫,让对方有些心理准备

  如果理由太多,可归纳成组,这样更容易表达,同样的原因也是因为太多散乱的信息,会让人凌乱

  而在理由方面:

  1. 数字数据是比较有说服力

  2. 一般常识历史案例比计较有说服力

  3.已有的结论、规定等可以作为理由

  4.如果用预测,那么需要提供预测的支撑,比如用过去数据做预测,需要提供过去数据提供的判断延续下去的表现

  当理由是依据一定规律,由一些信息组合而成的,则用串联的方式表达理由。

  另外,在考虑问题是,需要随时提醒自己的分析是否完备,是否有遗漏或重复,这就是书中所谓的MECE分析法。

  通过将思考的问题或表达的观点,按照某个维度进行分类即可有效的避免遗漏和重复。比如按照性别国家规模、上下游、行动阶段等。

  在讲了这么久之后,终于开始进入到第2章,全书只有这2章,第二章在讲的是解决问题的逻辑。学会了逻辑的解决问题,遇到问题时,至少不至于领导交给你一个新的任务,你只会说我不知道怎么做。

  在开始解决问题前,先想想到底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说目标是什么。然后把问题提的更明确,或者说目标定的更明确。

  然后开始拆借原因,一层层的拆解,拆解后把能想到的方案也都给出来。

  完成后,回头想想有没有遗漏的。

  如果你是个只思考很少行动的人,那么找个大概对的方向,马上开始,避免只停留在思考阶段。

  如果只行动很少思考的,不要一开始就想解决方案,先仔细想想根本原因和明确问题。

  最后,当一些解决方案给出来后,怎么决定选哪个,书中给了矩形图的方法,可以理解为从几个方面打分,如果打分差不多,再加上权重基本上就可以区分开了。

  另外,当打分和直觉产生冲突时,书中建议优先采用直觉,因为有时候是因为缺少了一些打分项导致结果和直接产生的冲突。

  (完)

  《逻辑思维,只要5步》读后感(四):工作中如何进行有逻辑性的沟通

  我和我的母亲说话,总会有一种沟通不良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人特别不舒服。她动辄就会说,“把那个给我拿过来,……就是那个啊!”问题是,“那个”究竟是“哪个”呢?似乎在她来看,因为我们的关系,我是应该无条件的理解她的一切需求的。根本无需要经由语言的沟通。但事实就是,我并非什么能够做到“他心通”的高僧大德,也并没有能够做人肚子里蛔虫的能力。所以,彼此间持续的这种毫无逻辑可言,甚至根本称不上是沟通的对话,真的是一件很令人烦恼的事啊ヾ(≧O≦)〃嗷~

  很多人在工作中也是一样的,人们更爱和熟悉的人一同搭档工作,似乎是因为如此的话可以进行更好的交流。不只是因为熟悉的人会更加了解对方的性情,也是会有出于能够更省力的沟通好这方面的考量。但这种行为其实就是种缺乏自信的表现,否则,如果有自信的话,其实和任何人搭档完成工作也无所谓的。为什么会担心沟通不好?因为自己说的话可能显得缺乏某种素质,但这多半是由于逻辑性不足缘故了。

  工作中还经常会出现的状况就是,——“因为没做过,所以不会”。这也是没有逻辑的证明。很显然,这本书非常适合那些刚从学校毕业加入企业的新鲜人,或者某些一直感觉无法融入工作氛围职员而言,都是很适用的自我提升的书。现在的大学,呵呵,不是我说,真可以用这样的一个小笑话总结了,老板对新员工大发雷霆,“你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你说,你上学的时候是不是只读书了!”

  的确,现在国内的大学又算个什么呢?教授的只是一些我们今后几十年不知能否用得上是知识,比如那门让人考了又考的“高等数学”╮(╯_╰)╭但是凡是我们真正就业后需要的知识,居然都只能在加入公司后通过另行培训来获得。这种情况下,多找一些这样的书来看,就成为了必要的选择了。至少多看看些这样的书,在开始工作的时候也能更快更好的上手啊。

  其实大多会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不会有你感觉的那么难,简单来说就像是我们上学时掌握的公式,只不过以前套用的都是数字,而现在需要填入的则是具体案例。通过最基础的模型,把复杂的情况套入逻辑思维简单化,即:论点+结论+理由1234+行动论点;情况+问题点=论点(问题、背景)、结论(理由)、行动的等等。

  .虽然是很好的内容,很有针对性,实用性极强。但可惜的是,不知是作者的关系,还是译者的缘故,反正这本书啃得我好痛苦。本来还想着自己的感性思维胜过理性逻辑的,多看看这样的书,也增加一下自己的逻辑性,结果现在这样,果然还是不能勉强自己的喜好啊┭┮﹏┭┮

  《逻辑思维,只要5步》读后感(五):提高工作效率必备技能:逻辑思维

  什么是逻辑呢?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百度上说狭义上逻辑既思维的规律,也指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即逻辑学。广义上逻辑泛指规律,包括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逻辑包括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包括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这本书就是从五个步骤告诉大家如何掌握逻辑思维。

  第一章理清思路,表达自己的技巧

  我觉得理清思路,才能知道自己要诉说的事情。虽然这句话听起来大家都知道,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却有很大的难度。

  本书提供了几个步骤

  tep1 金字塔图-组织语言,快速表达

  简单点来说,顺序就是论点,结论,理由,行动

  一、论点

  (一)如何开始你的谈话_找到论点。论点由“情况+问题点”构成。

  (二)从对方了解的情况开始阐述,沟通更容易。稍微把镜头延伸后再开始阐述情况。

  (三)考虑的问题应该是更有意义的问题。在思考论点时注意主题和W、h系疑问句。常用的五个词。why(为什么),what(什么情况),who(谁),how(如何做),when(什么时候),how much(多少钱)。

  二、结论

  (一)把你最想说的作为结论。结论是文章的中心,即使删去所有其他部分也应该保留到最后。

  (二)结论和论点的三种组合方式。提出问题-做出结论。查明原因一做出结论。检讨解决方案-做出结论。yes or no模式。

  (三)什么时候结论放在最后比较好。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分析。

  三、理由

  把理由归纳成组更加清晰明了。一般情况整理二到三个。开始最多四个

  对于认同感不强的理由补上理由的理由。某数值数据事例等补充理由。

  把什么作为理由更让人信服。在商务中作为事实,对方都能认可就OK。

  如何让不确定的预测有说服力。可以通过过去的连续性数据和专家的发言来推测未来。

  根据对方的情况调整论述的繁简。找到介于过于简略和过于啰嗦之间的恰当表达。

  金字塔图也可以用来计划?如何行动?这里阐述的是方法,而不是理由。

  四、行动

  明确自己的主人翁意识。明确表达自己和对方的工作内容。

  tep2 并列型还是串联型选择合适的方式。

  tep3消除遗漏,避免重复

  第二章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

  tep4 运用树状图分解深挖啊。

  明确问题,查明原因,检讨解决方案,思考方法。

  tep5运用矩型图进行评价,得出结论。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收获颇丰的书很多的书。学到了很多逻辑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逻辑思维,只要5步》读后感(六):关于逻辑思维

  逻辑上来说,这本书就是教你如何从人类变成机器人,砍掉所有繁琐纠结的步骤,用关键词表达一长串的对话。

  先结论,后理由1,2,3点。根据麦肯锡的原则来说,3是个好数字。 基本开端就是你好+最想说的结论,然后陈述理由123,然后就可以拿东西闪人了。这种情况基本能将大部分公事解释清楚。前提条件是你陈述的对象明白你的key point.

  5W也是逻辑对话中很重要的一环,用来检查是否遗漏了重要信息。

  另外一点就是尽量只用是或者不是回答问题就好,方便你的听众及时反馈他们是否还能理解和跟随你的逻辑。

  我发现我不适合打字,干脆直接做了个图

  《逻辑思维,只要5步》读后感(七):【笔记】谦和而有逻辑,而非认死理

  0p 逻辑思维,是一个“简单方便”的“工具”。

  2p 工作中无法进行逻辑思维的坏处:1.只有和亲近的人才能顺利工作;2.没经验/没接触过的工作不会做;3.需要思考的工作花长时间却得不出结论。

  4p 逻辑思维包括有逻辑的“交流”和有逻辑的“解决”:前者指整理想法后表达/传达;后者指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

  6p 五步:1.金字塔图—组织语言,快速表达;2.“并列型”(归纳)还是“串联型”(演绎)—把理由连接起来,理清头绪和关系;3.MCME—消除遗漏,避免重复;4.树状图(逻辑树)—分解原因或解决对策,找出关键点和切入点;5.矩形图(评估表)—进行评价得出结论。

  10p 成长的机会,来自于努力完成没有做过的工作。

  12p 适用逻辑的场合,是需要对方知道“结论是什么”,即“想要说话有逻辑,就必须有结论。如报告、联络、指示、建议、说明、提案、交涉、会议中阐述意见、事故应对等。

  13p 不太需要逻辑的场合:1.善良烦恼之事(感情倾听比讲述大道理跟需要);2.提出想法(发散思维头脑风暴更能想出好点子);3.信息交换(信息正确即可,不需要一定用有逻辑的语言来表达)。

  14p 完成有逻辑性语言的重点:有结论;有理由;将结论和理由联系起来。没有结论的沟通,对方可能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要让对方理解后行动则必须要说清楚理由;而结论和理由没有联系的话则会让对方困惑(不知所云)。

  25p 为结论选用三个最强的理由(MCME最大化)足矣,少了则支撑力度不够,多了反而变的难以理解。

  29p 表达顺序:背景—论点(内容中心)—结论(给出方案而非阐述事实)—理由(归纳成组)—行动。

  38p 如果你有很多内容想要阐述,那就思考一下什么是你最想说的,然后把这个作为结论。之后,试着像堆积石块一样,思考如何堆叠剩下想说的内容使最上面成为结论。

  42p 结论是要解决问题的,而非阐述事实。对方听到结论没能马上理解的两个原因:1.结论和论点之间产生偏差;2.说的人觉得结论过于理所当然而没有任何提示。

  48p 除非阐述对于听的人来说是非常严重的结论(降级调职等),先说状况(理由)让对方推测结论,给他个心理准备的时间,否则一般“结论在前”。

  52p 对缺乏认同感的理由,补上“理由的理由”。理由的内容包括数字数据、一般常识、死理积累、已被决定的判断、制度/公司内部规定等。不要个人想法或感想、把结论当理由(文字游戏)、因果关系含糊不清。

  58p 根据对方的情况调整论述的繁简—别太省略,也别太罗嗦。若对方对如何做感兴趣,那就跳过理由直接介绍行动方法。

  89p 从听者角度组织理由—阐述对方想听的理由而非自己想说的理由,用对方能够信服的理由进行MCME分析。

  90p MCME不是要求做到完全无遗漏无重复,并非以100%为目的,我们之所以要MCME,要的是有一个充分思考后推进事物发展的态度。所以先让完整度达到八九成的MCME,觉得还不全面的话,可以设一个“其他”项目。

  92p MCME的分类方法不止一个(如可以按地区分也可以按行业分),如果选择了敏感度高的切入口,应该采取战略的差异就变得非常明显。所以一定要有意识地思考有没有其他的切入口,也许能够找到更好的MCME状态。

  96p 框架(公式)是前人的智慧,因此它们的最大缺点,就是一旦记住以后就很方便,导致什么都想用这个来进行说明。

  115p 立场不同,听的人的关注点就不同。边试想听者情况边组织理由,思考讲话内容的比重,选出能让对方认可的、必要且充分的理由—认同MCME。推测对方的心思,以此来进行说明,让不同年龄不同立场的人都能很好地相互合作把工作做好。

  116p 说服性较弱的理由加入假设来支撑,注意易产生歧义的语言。通过方面思考来检查缺点,做好反驳反论的准备,绘出牢靠的金字塔图。

  126p 为了抓住问题点,先明确理想状态。想要有的状态和现状的差距就是问题。而在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之前,先分解成可以回答的、明确的小问题,找到原因。原因不同,解决方案也就随之改变。

  142p 查明问题的切入口不止一个(性别、年龄等(,一开始可以从敏感度高的切入口入手,但还得有意识地经常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区分方法。

  170p 评估结果和直觉产生偏差时,确认有无遗漏的评估项目。

  174p 把有逻辑地解决问题和沟通相联系。

  176p 使用便签纸帮助你更好地讲想好的选项进行选择和排序。

  178p 无法找出根本原因时,试着把原因联系起来。这样一般都好发现“恶性循环”,之后找出能够着手的部分和难以着手的部分。

  180p 结合逻辑思维(深度挖掘)和水平思考(扩大到范围以外),形成创造性思考。

  《逻辑思维,只要5步》读后感(八):运用逻辑思维,迎接开阔人生

  作为一枚“文傻”,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上了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一切都顺风顺水。但自从毕业工作后,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智商不够用了。同样的一件事,别人思路清晰,解决具体问题,轮到自己却茫然不知如何下手,遇到问题只会从书本和自己贫乏的经验里去寻找答案,而以前学过的东西却无法和实际工作和生活联系起来。于是越发觉得以前一切顺利的假象其实是拼记忆力、拼意志力得来的,要想再继续前进,必须在逻辑思维方面下功夫,培养洞悉力、决策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逻辑思维,只要五步》是一本逻辑思维的入门书,没有太多的“道”,更多从“术”方面提出实用方案,实在是逻辑思维欠缺人士快速上手佳品。本书干货整理如下:

  一、在实际工作中没有逻辑会导致哪些问题?

  1. 只有和亲近的人才能顺利工作。用“我不说你也知道的”感觉和别人交流——沟通能力欠缺。

  2. 做没做过的工作时,很多事情无法顺利完成。不知道解决问题的步骤,没有条理。

  3. 做需要思考的工作时,花费很长时间仍得不出结论。缺乏找出关键点的能力,没有得出结论的评估能力。

  二、逻辑思维两步骤

  1. 交流沟通:整理想法然后表达。使用的逻辑技巧:金字塔图;归纳演绎法;穷尽法。

  2. 解决问题:思考解决方案。使用的逻辑技巧:树状图;矩形图。

  三、需要/不需要逻辑性语言的场合

  1. 需要的场合:要得出“结论”时。如报告、联络、建议、说明、提案、应对、交涉。

  2.不需要的场合:倾诉、信息交换、提出idea

  四、金字塔图

  (一个)论点——(一个)结论——(三个)理由——行动的金字塔。

  论点:即话题,背景+问题点。要精准不可宽泛,含糊不清。从对方了解的情况开始说起,慢慢把焦点集中到问题点。考虑论点时多使用what, why, how, who, where, when, how much, how.

  结论:最想说的做结论。其他想说的作为理由。结论一般放在前面,但阐述严重结论(降职降级等)先说状况后说结论,让对方有心理准备。

  理由:一般三个。可用多层次理由(如数据、事例等)支撑上一层理由。

  连接理由和结论的方式:归纳法(并联法),演绎法(串联法)

  五、MECE分析法:

  穷尽法:避免重复和遗漏。

  1. 某事和某事之外分类法。如国内国外,自己他人等。

  2. 要素分析法。如3C,QCD(质量价格交货期),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

  3. 过程分析法。如plan-do-check-action等。

  4.公式分析法。如销售额=单价*数量,利润=销售额-费用,etc.

  六、用树状图和矩形图解决问题

  步骤:问题——原因——解决方案

  1. 问题

  找出问题:1)把现状和想要状态的差距设为问题;2)把问题具体化(不断问:例如。。。)

  2. 原因

  用MECE法,不断问:为什么

  3. 解决方案

  有多个方案时,运用矩形图进行评估得出结论,横轴:评估项目,纵轴:入选项。

  如合计分数看不出大差异,考虑加重分数比重。如可行性*2,效果*3,持续性*1。

  七、逻辑思维口头禅

  论点是什么?支持结论的理由?会出现什么样的反论?理由用并联还是串联组织?是否有遗漏或重复?原本的问题是什么?原因有哪些?能想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案?选什么评估项目好?

  《逻辑思维,只要5步》读后感(九):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使效率能力翻倍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使效率能力翻倍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日本百年品牌企业国誉文具株式会社高级培训师下地宽也的《逻辑思维,只要五步》用最简洁易懂的方式教读者迅速成为有逻辑思维的人!

  逻辑思维是上班族必备的技巧。在工作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两种人:有的人还没有了解情况就马上开始工作,结果很快出现进退两难的情况;有的人就非常有逻辑和条理,能很好地带着其他同事顺利地完成工作。

  不懂逻辑思维的后果很严重。“有些人说话,罗嗦了半天也不知道他想说什么,没有重点,思路混乱。”“我向领导汇报时,领导老是不耐烦,总让我捡主要的说。”“我写的文案,客户说看不懂,不愿意看。”如何写公文,如何有效的沟通,乃至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也很简单,只需要轻松地五步,就能摆脱无效沟通、不停返工的尴尬。

  逻辑思维是一门技术,或者说是一门艺术。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要多思考、多实践。但是,还要学习,还要汲取营养,尤其应当借鉴、吸收逻辑管理大师的成功经验。当然,在市面上,有关提高逻辑思维方法的书籍有很多。然而,这些等身著作,大都讲的太复杂,那么高深的不可攀的书籍,只能让我们这些不善于逻辑思维的人更加迷茫了。

  其实,即便是一些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人也未必就能解决较难的问题,仅就逻辑而言,是有使用技巧的。一如作者在“前言”《不懂逻辑思维的悲剧——“为什么谁都不肯协助我呢?”》所举的例子:尽管“培训计划”项目的负责人小林从理工大学毕业后已经工作了六个年头,“逻辑思维能力应该比较强”;尽管社长对年轻员工的培训计划很是重视,甚至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对新人的培训。但是,当小林向老员工和各部门的领导发出邀请时,得到的却是100%的拒绝,究其原因是“培训项目”的负责人小林不懂得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但是,由于逻辑思维法又是一个简单方便的工具,我们说它是“闭上眼睛的思维”。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逻辑思维人人都可以掌握和使用。而掌握了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技巧,“可以在开展日常工作时就能用到”。

  逻辑思维是一项处理工作和生活问题的必备技能。通过《逻辑思维,只要五步》这本集实用、简单、轻松为一体的综合性实用书籍,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了五种逻辑思维法的技巧,我们就可以在工作及生活中运用创造性思考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逻辑思维,只要5步》读后感(十):职场打拼必备书

  前不久,《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14年十大流行语,其中“断舍离”这个来自日本的词语,入选其中。虽然这原是一本图书的名字,但是这个词语本身所带给人的理念和认识,无疑带给了国人很多启示。我们处在一个资讯泛滥的时代,广播,电视,网络,平板,手机,书籍等各种信息通道每天为我们带来大量的信息。我们如何找到有用的信息,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活并使之与时代合拍,是加强自身的能力提升,还是随波逐流地适应,也就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毫无经验,所以会显得有点不知如何是好,也正如此,才会从日本这个“过来国”引进了一大批关于提升生活和工作效率的书来。而这本《逻辑思维,只要五步》正是一本号召大家“加强自身的能力提升”以应对挑战的“整理书”。

  这本书题目虽然以“逻辑思维”为题,但是作者并不是要介绍逻辑学史和逻辑学研究的,他要谈的是应用!而且是日常的应用!依据我们日常的经验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任何知识在应用环节总是最难的。更别说,我们讲的是抽象的“逻辑思维”。在报刊上有人撰文说中国人最不讲逻辑;在网络上有人总说他人不懂得运用逻辑;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人总在说别人不懂逻辑……但是这些人却在行文和言语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逻辑错误。为什么呢?大概是他们并不知道逻辑不是拿来指责别人的锤子,而是去除自己思维中杂草的剪刀吧。

  这本书主要面对的读者是需要解决实际工作的上班族。作者并不是在强调逻辑思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而是通过实际情景手把手地展开逻辑思维的操作步骤,引领读者把自己思维的条理化和清晰化。

  金字塔图,并列型和串联型,相互无重复且整体无遗漏,树状图,矩阵图,五个技巧包含了思维的展开,组织,检查,呈现,汇总五个阶段,这样的一个流程无疑对解决具体问题是十分有帮助的。更何况,作者还在书中指出,经过了这些五个技巧的筛查并不意味着走到了最后的一步,而是只是有逻辑地表达的一个开始!

  在书中,作者还根据实例讲解了,如何让自己的说法更准确,如何构成有说服力的论证,如何分析具体问题的原因和减少分析中的薄弱环节等具体操作的方法,相信这些内容对每一个在职场打拼的白领人士都会有所助益。

  有的朋友可能会因为情绪而轻视这本书,其实这大可不必,因为我们要补的是逻辑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所开列的七大基础学科之中,“逻辑学”位列与仅次于数学的第二位。我们的数学教学成绩已经是举世公认的了,但要说到能体现逻辑学教学成果的逻辑思维能力,恐怕还差得很远。认真学习些逻辑知识,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必然是面对这个纷繁世界的较佳选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