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师》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师》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20 21:3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师》读后感精选10篇

  《大师》是一本由[爱尔兰] 科尔姆·托宾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师》读后感(一):《大师》:放弃不掉的纸下生活

  科尔姆·托宾笔下的“大师”亨利·詹姆斯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人:他是一个经常出入上流社会同时又被上流社会接受的人,但他却总是与自己所在圈子保持着一种疏离;他时时刻感受到一种带有压抑孤独,可却还在刻意地保持着这种孤独;作为一名同性恋者,他羡慕公开取向的王尔德,但他自己却宁愿忍受着痛苦绝对不做这样“鲁莽的事”;他十分渴望感情滋润,可却在感情已经到他面前的时候关上了心门

  如果用我们现实标准来看“大师”,“大师”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人。有时候作家需要一种自我奉献精神,赌上现实生活中幸福,去体验写作中的快乐和痛苦。没有真的感情是不行的,作家必须让自己彻底爱上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倾注感情,然后在写作中把自己剥离开来,冷漠地切掉自己与世界的联系,颇像一种僧人式的修行。“大师”自己的性格与他选择职业成为了他过着一种在别人看来是“冷漠”又“懦弱”的生活的原因

  “大师”把喜乐投入到了写作之中,白天黑夜时不时构思小说故事情节,他没法过现实生活中的“幸福生活”,于是把现实中失去的都付诸在纸上,在纸上拥有了他的幸福。实际上,纸上的生活才是“大师”真正的生活,他为纸上的生活而放弃了纸下的生活。可纸下的生活未必是说放弃就能放弃掉的。

  “大师”也有着像我们一样普通一面,那是无论怎么放弃也放弃不掉的:他也会在面对黯淡的时候充满了无力的感觉。在写作上,“大师”是渴望“成功”、渴望“功”与“名”的,因为即使是最不应该被世俗缠绕的职业——作家,也要面对世俗的问题,如果没有持续的“成功”,不但经济上会影响生活质量,而且读者会日渐流失,一个没有读者的专业作家还能算是作家吗?所以“大师”在自己的剧作失败后,被一种阴霾笼罩着,未来没有着落,下一步也不知道往哪走。他不像自信而又嚣张的王尔德,剧作成功,收入丰厚,对未来有着“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勇气

  可就算这次写作成功了,似乎“大师”也不会太过满意,因为纸下这种对成功的追求,是他不得不做的追求,而不是出自他真正的渴望。如果他真的能选择,也许他会做一个不迎合不追逐也能痛快写作的人。

  “大师”的这种敏感无助面对现实心灵上的撕扯,就像时不时微敏感一下的你我他,工作之余,我们的生活,有时也呈现出无路可走的状态。说到底“大师”也是普通人,他也为自己失去的而痛苦,毕竟这些痛苦都是放弃不掉的,只不过在痛苦的同时,“大师”选择忍受孤独,继续做“大师”,而不是去拥抱尘世的幸福。

  《大师》读后感(二):往事不可追

  往事不可追

  其实决定入手这本书是因为这个封面,暖黄色调的威尼斯油画。同时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亨利•詹姆斯这位大师。

  这本《大师》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科尔姆•托宾的作品,刚开始对这种行文方式有些不习惯文笔很美,营造的意境也很棒,可是总觉得缺少一点激情,缺少一点牵引着思绪走下去的吸引力。差点就读不下去了,不过作为一个打算死磕到底的强迫症患者还是看完了,读到讲了亨利的妹妹爱丽丝的章节差不多过了将近一半的篇幅,这时候也习惯了书的行文方式,也就将这本书读完了。

  书以一个幽暗阴郁梦境开头,“有时晚上他梦见死去的人,熟悉的和似曾相识面孔,飞快地浮现出来。”

  紧接着是梦境更详细描写,透着孤独,这种透着窒息感的孤独让人感到绝望

  “也说不准到底是哪里,城市犹如梦幻街道狭窄,他则行色匆匆。现在他不确定自己是独自一个,还是有人相伴,但他正在疾步前行,还有一些学生也在慢慢地朝山上走,经过亮着灯的商店咖啡馆餐厅。他很想超过他们,想方设法从他们身旁越过。但无论他怎么想破脑袋,还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同伴。也许有,也许只不过是走在他后面的人。他想不起多少关于那个影影绰绰、时有时无的存在,但有时候旁边仿佛有个人,还是有个声音,比他更清楚如此匆忙缘故。也许就是这个人,一直在喃喃低语,哄着他快点走,把那些挡住他的学生推搡开。”

  “他为何会梦见这些?他回想到,每每通往广场的狭长昏暗小巷,他都想离开那条喧闹的街道,却还是被推搡着往前走。难道是那幽灵般的同伴在叫他往前走吗?”

  这样的画面应该是冷色调的。

  紧接着,亨利的首部戏剧《盖•多姆维尔》首演的夜晚,他想过很很多种台下观众反映,他已经想好了自己要以一种怎样的姿态来到剧院舞台中央接受观众的喝彩。在他的戏剧演出的同时,亨利选择了来观看王尔德的戏剧。纵然他认为王尔德戏剧台词粗俗,可是这样的市井气息收获的是观众的全神贯注和满堂喝彩;而自己倾注了许多心血的戏剧却捕捉不到观众的心。

  首演的失败,如此惨重,如此众目睽睽

  “是伦敦人的忧郁造就了雾,还是雾造就了伦敦人的忧郁?”

  此时,风头正劲的王尔德却因为风化罪锒铛入狱。亨利虽然不喜王尔德粗俗的台词,却也佩服他的勇气。

  亨利无论在哪里总会固定的独自待着的时间,独自一个人的时候,阅读、写作、回忆都是自己很私密也是很孤独事情

  到底是什么才会让一个人那么努力的想要变成一座孤岛

  书里花了大量笔墨描述的三位女性:妹妹爱丽丝、表妹明妮•坦普尔、红颜知己康丝坦斯•芬妮摩。

  在回忆里,她们想要亲近他,可是在她们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选择了远远的看着。可是却又一次次地在自己的作品里面怀缅她们,写出许多她们本应该拥有的更幸福的生活

  亨利和康丝坦斯之间,他需要她的感情需要她的理解,可是他又竭尽全力逃避她的感情,他在两人之间划了一条很深的界线,每当康丝坦斯微微越过甚至只是接近这条界线时,他就仓皇而逃。甚至后来康丝坦斯去世了,他在报上读到她的自杀消息,那么的冷漠,并且自我安慰自我开脱,“他想,他什么都不欠她,也没有答应过她什么必须要做的事。他们不是情侣,也没有血缘关系,他安慰自己说,他欠她的唯有友情”。其实他知道如果自己在冬天去威尼斯看望她,她就不会自杀,“由于他心里有些什么抵制了她,由于他对传统和社会礼仪尊重,他把她丢在了那里。他可以救她,只要他送去一个信号”。后来,他在整理她遗稿时,把她留下的跟他有关信件全部找出来烧掉了,他没有再看一眼自己写给她的信,他甚至害怕世人知道康丝坦斯爱过他,害怕世人知道康丝坦斯是因为他的冷漠才选择了自杀。如此冷静,接近无情的冷静。

  康丝坦斯•芬妮摩写过这样一句话:“想象一个男人生来就少了一颗心,他善良正直彬彬有礼,就是没有那颗心。”亨利没有那颗心吗?还是那颗心早就因为写作而变了。他观察生活中的所有人,然后把他们编进自己的小说里。

  可是,很不幸,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

  本来以为书的结局会是冷冰冰的。

  因为哥哥威廉一家的到来,让他的生活变得温暖一些。

  威廉和妻子爱丽丝曾去占卜,亨利去世的母亲说亨利会是他们兄妹中最后一个离世的,而他离世的时候不会是一个人。爱丽丝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并郑重许诺,等到那天来临将会一直守在亨利身边,他不会是一个人。

  同时,侄女对他书房里的小说的痴迷,与侄女的几次交谈都很愉快。侄女对他的作品的喜爱也许让长久主动选择与世隔绝的亨利带来阳光

  最后的画面,在海边的兰慕别墅,有温暖的壁炉,暖黄色的烛光,亨利、威廉一家、亨利的朋友们静静地坐着,每个人都在专注地看着手中的书。

  没错,阅读和写作一样,沉默、孤独、私密。

  《大师》读后感(三):与大师无关

  (1)我所有的思绪都是被这些文字所牵引起,但所有的心绪又都与书中的故事全然无关,甚至合上最后一页都很恍惚这个故事究竟讲了什么。外部节奏、内部节奏、内涵与外延、词句的笔力以及科尔姆·托宾给生活套上的那层纱衣,我统统没怎么注意不怎么在乎。这二十五万字的东西从头至尾只令我想起一个人,想到了一种人生,让我只觉存在的无奈与生活的隐秘。这两天只要拿起书坐在这里就会回到与她共度的那个下午,其实就是几天前周六才发生的事,可场景里的内容、声音已全然忘却,我能想到的全部东西只残留那间屋子里的几个静默画面,可是却令人心碎动容。我无法讲清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似乎我仅看那女孩一眼,我就看尽了人生的全部,我便满足于生活的所有,一切都可在这仅有的一眼里瞬间改写,这种突然间的状态轻易便敲碎了我的平衡,我感到不正常、不舒服,却又无能为力

  (2)文学的功用之一是可疗愈突然间慌张,在我还很稚嫩的与眼前生活纠缠时,心总会越来越硬,不经意间便忽略很多东西,在没有意识到的短短一瞬便给心套上了层层盔甲理智保障生存的同时无限打压着角落里越来越微弱的爱的火焰。所以我每天都得文学来提醒我:生活有她的热泪盈眶可爱,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去伤害一颗温热的心。不要计较喜欢的人是否从了自己的所愿,而是有那么一个人还在那里,事情还有变通的余地,那活着就很不错了。然后黄昏是黄昏,今天是今天,活着的风景自己统统可看到,并把可爱的东西告诉可爱的人;生存是冷色调的,那在还能相见的日子里就该尽力多添暖意,这不但是活着的我,也应该是可爱的我。

  (3)当人生在我身上游走时,喜欢的作家、此刻正在读的书以及最近联系紧密的人,都在与我纠缠,在这一瞬里上演的却是全部人生。此刻思绪被无限的拉长,在这个被拉长的维度里,昨日的哀伤、无言的爱意以及关于生活惆怅,一一从眼前飘过,我发现与我纠缠的并不是文学或者现实的枷锁,只是此刻、这无尽的此刻,弥漫着欲诉无言的失落,却还要时常表演一种表面的快乐,而夕阳下的落寞未尝不是人生景色的一种。我明白我的追求:宁静自然真实的自然,以及带着质感陪伴。长久以来,生活于我而言只是文字里虚拟的世界,也许连我的渴望都是假的,我并不知晓我在说些什么,我需要一面镜子、一个真实的人、一种真实的生活来映照我,映照出我真实的喜怒哀乐,眼前的一切包括我都太虚假了,我只能逃离这种虚假,才有可能真实地活着,或者说带着自己活着。

  (4)迷人的思绪又在蔓延,对于故事的真相我已没了从前的热情,这本书纠缠了我三天,这三天又纠缠了我的全部,虽然眼前这个我在翻阅着大师亨利·詹姆斯的故事,但思绪一直在别处,在看似与我无关却又处处都是我的人生无常里。

  我觉得目前,或者说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我所追求的生活,或者说我该拥有的心境,都该是这样的:

  远离世界已有多年,

  女人与享乐都已陌生疏远,

  视江湖为友,认树木兄弟

  一切全依仗自己,边幅不修,随心所欲

  而今我学起消磨晚间时光

  学习养护皮肤,打整衬衫领带发型

  还要穿晚礼服皮鞋锃光发亮,

  走过男侍,将舞乐迎上。

  我对镜子微笑,打量自己容颜

  有些灰,有些白,有些疲倦

  还有些可恶皱纹已经布满。

  那里曾有一双明眸,额头也曾光洁

  那时的脸、唇都曾含笑,

  不需发油,不需涂粉,也曾柔软

  现在,镜前老人整理容颜,

  梳发,剃须,穿上直挺衬衫!

  你所有的努力,估计都为了虚荣

  可在这个世界,你仍处陌生边缘

  总有一天,森林还会把你抓回,

  回归那雨,那湖、小溪星星,还有那些山峦

  你又会扔掉所有漂亮破烂

  再次走上老路,

  去远行,漫步,东瞧西看,

  饮上一杯孤独,

  然后无人知晓,死在荒野间。

  《大师》读后感(四):《大师》:传授最接近作家创作意图的阅读法

  书名叫《大师》的,迄今读过两部,麦克斯韦•库切的和科尔姆•托宾的。对我而言,前一本没有什么阅读障碍,除了因为库切笔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相对于科尔姆·托宾笔下的亨利•詹姆斯我更熟悉一点外,库切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库切理解后用一种比较传统的方式描摹的大师肖像,虽不可避免地涂抹上了库切特有的灰暗和游移外,那还是一个作家的故事。

  第一次阅读科尔姆•托宾的《大师》,半途而废。直到读完了科尔姆•托宾的多本作品以及浏览过亨利•詹姆斯的创作生平以后,托宾的《大师》才没有了阅读的阻滞,一路畅通直到最后一页。

  一般认为,《大师》是科尔姆•托宾致敬亨利•詹姆斯的作品,这种推论当然不错。可是,一个爱尔兰作家,为什么不选择与自己同宗的作家而选择了美国人?只要将两位作家的作品略作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笔力所及无论是人物还是故事,甚至表达的方式,都难有交集的地方,所以,我们更容易将科尔姆·托宾之选择亨利·詹姆斯,归结为两人都是同性恋。

  通过科尔姆•托宾那缱绻、粘滞和欲说还休的述说,我第一次深切地感觉到,一个作家的生活选择竟然如此强势地左右着他的创作他的文本呈现。赤裸着身体与表兄在床上紧紧相拥,你可以理解成是亨利•詹姆斯对自己性取向的确认,可是,在戏剧舞台上痛快地赢了他的王尔德,却因为自己的性取向而身败名裂,这没法不让亨利在想要满足身体欲望上瞻前顾后犹犹豫豫 就算是晚于亨利半个多世纪成为作家的托宾,又何曾没有因为自己的性取向而倍受屈辱?所以,我们读到托宾“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再现亨利与下士和雕塑家那明显超出了主仆、男友的想要又怕只好让读者自由猜度的关系,那何尝不是托宾在借亨利的故事陈述自己的怨怼?那么,托宾将那么多篇幅用于书写亨利与表妹明妮、与女作家康斯坦斯的交往过程,又有什么难以理解的?那是托宾再次用亨利的故事向爱过他的女人表示歉意。

  如果《大师》仅仅写了亨利•詹姆斯的几段情,科尔姆•托宾写的就是一本八卦故事。科尔姆•托宾是伟大的作家,是一个能将平凡甚至平庸化境为经典的大师,比如他的《诺拉·韦伯斯特》和《布鲁克林》,他怎么可能浪费经典的题材?把一本《大师》翻来覆去,原来,科尔姆·托宾根本不在意自己是不是忠实地再现了伟大作家亨利·詹姆斯的一段生命,这位当世伟大的作家已经有了那么丰富的创作经验,却依然不知足,他用创作一个世纪前的一个伟大作家的一段生命的方式,猜测和爬梳亨利•詹姆斯创作理路,以此获得与一个伟大的同行跨越时空的心灵感应。

  这也是科尔姆·托宾的《大师》价值最大处,是读者走进作家身体里的桥梁,是作家想要成就伟大的操作手册——试想,一个很有成就的作家对一位伟大的作家创作过程同情、可信的推测,对想要成为作家的读者,将有多大的裨益?就算是从未动过想要成为作家的读者,科尔姆•托宾的《大师》传授的是一种最接近作家创作意图的阅读法,这是真的。

  《大师》读后感(五):《大师》:窗子前的男人

  对于科尔姆•托宾而言,《大师》其实称得上是一部“野心之作”。我们常常说,同样是书写者,“小说家”总要比“历史学家”更容易出彩,是因为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写一个故事,不受任何限制。但以真实人物的故事为蓝本的小说,显然是主动放弃了“随心所欲”这一优势。更惊人的,是托宾在本作中大量对主人公生活细节的“补白”——尽管在大多数时候,这种尝试很容易弄巧成拙,但《大师》,却是个例外。

  《大师》写的是亨利•詹姆斯的故事。故事从1895年写起,到1899年终了,记述了亨利一生中“相对平静的四年”。可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生活愈是平静,他便不免要尝试对话——与自己,与这个世界。因而心思,其实是无从安稳的。

  故事一开始,已然成名的亨利在伦敦推出自己的戏剧处女作,却遭遇了“滑铁卢”,这让他十分沮丧。同期上演的王尔德的作品大获成功,让他开始关注这位如日中天的天才。但好景不长,随着王尔德被卷入丑闻,他的生活面临脱轨。而亨利,却开始担忧起王尔德两个无辜的孩子的命运。

  这里暗示了亨利有关自己命运的先见与忧愁。出于对美丽的迷恋,使得亨利几乎处在与王尔德同样的尴尬状况。可并没有太过走红,使得亨利尚无法处在风口浪尖,也便不会经受同样的磨难。可亨利是清楚的,至少他自以为自己是清楚的。那些注定的、异端的、负罪的迷恋,势必将让他的命运只有在独行时,才不至于对其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因而亨利选择了离开伦敦,离开他曾无比喜爱的“文明的中心”。可离开却意味着抵达,“他在失去伦敦”,却在得到他自己。

  得到自己,沉浸于回忆之中无疑是方式一种。而亨利的童年显然充满了矛盾与创伤,而小说,与其是一种“疗伤”,倒不如说是某种“符咒”,一旦写下,便意味着卸下了包袱,“鬼魅不再缠身”。而同时,这又是一种回溯。那些人,那些事,其实都不曾离开,作为小说家的亨利,用自己的方式,把残忍却宝贵的一切,收敛珍藏。

  可就像是约翰•福尔斯的名作《收藏家》又名是《蝴蝶春梦》一样。每一个热衷于“收藏”的人总是不快乐,因为倘若他们快乐,他们便不必去创造那样一个想象中的“美好私密之地”。可那里的美好不过是幻想,“春梦了无痕”。因而当作为一个男人的亨利,遇到了年轻的、强健而美丽的雕刻师安德森,当后者看到他一屋子的著作,问起他“你从没说过这就是一生要做的事”时,亨利“转过身,面朝窗口,不知何时眼中噙满了泪水”。

  那大概是作为一位小说大师的遗憾。做一个雕塑师,只要把原材中的多余劈掉,美丽便可浮现。可做一个小说家,他的原材是生活的全部。于是他一生唯一明晰的事,便是一切,都未曾,也根本不会明晰。

  最后的故事,是安顿在兰慕别墅的亨利,迎接兄长的做客。就像是漂泊了一生的亨利已然决定不再漂泊,故事到了这里也走向了尾声。缺少耐心的读者,其实是很难从这本作品中得到什么。毕竟无论是亨利•詹姆斯,还是科尔姆•托宾,他们的故事,都只是故事。写出来,是因为始终倘若背着它们,实在太过沉重。托宾选定了亨利•詹姆斯,写的却是另外一个人,一个大师,和他活生生的故事。

  他从窗口望这个世界,“因此这些房间能被记住、被捕捉、被拥有”。而他自己,也因此,不被遗忘。

  《大师》读后感(六):金牌家族的悲剧

  请闭上眼,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间大大的书房中,一名老人和他的五个子女各自津津有味的读着书,一连几个小时,都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而这正是托宾笔下,大师亨利•詹姆斯母亲的梦想。

  父亲老亨利•詹姆斯在一次火灾中截去了一条腿,虽说没有影响生活斗志,情绪却也是阴晴不定。每次全家一起阅读,老亨利总会挑起一场争辩,要么是长子威廉•詹姆斯的直接对抗,要么是其他兄弟姐妹之间争吵起来。所以,亨利的母亲才会如此渴望静谧宁和。只不过,这样的场景却真的从未发生过一次。

  亨利的祖父是爱尔兰人,因心思活络,投资开发伊利运河而成富豪。在如此优渥的条件下,父亲老亨利成为了一名有钱的哲学家和宗教家,他很重视子女的人文艺术教育,这大概也就是这个金牌家族出了两位大师的原因之一吧!

  第一位大师是哥哥威廉,他是美国的心理学之父,主张实用主义。前不久刚刚拜读过威廉的《宗教经验种种》,现在发觉,虽然他一生都在与父亲对抗,但他强调个人感知的经验主义却正是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更重要的是,阅读《宗教经验种种》的那种敬佩,让人难以和《大师》中心脏脆弱,恶梦连连,专横得有些可怜的哥哥联系起来。

  第二位大师自然就是本书的主角大文豪亨利,作家一般都生性敏感,亨利也不例外。他在父亲和哥哥双重的强势压力下成长,他的敏感更是可见一斑。在托宾的笔下,亨利选择学习法律时,小心翼翼,思来想去该如何说服父亲,但父亲并没有横加阻挠。再到后来,哥哥一家来到他在拉伊的家中,他还要时时保持不被哥哥和嫂子的气场主导和控制,认真琢磨考虑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如此文豪,在压力下,选择了以别样的方式用力去生活:他一生未婚,一直在人群中穿梭,却从来不与任何人过于亲近。

  妹妹爱丽丝,一位坚持自我,特立独行的女士。或许是因为她总想在大哥威廉面前表现出成熟的一面,她的言辞经常锐利而古怪。后来,不知怎么却患上了歇斯底里症。天地无情,她的生命早早凋落。让亨利近距离的接触亲人的死亡,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满满的遗憾。

  而弟弟威尔基和鲍勃都加入了军营,威尔基甚至在内战中还受了重伤。总之,仿佛每一个詹姆丝家族的一分子,都生活得不那么快乐。对于如此耀眼的家庭,实在让人唏嘘。而托宾则完成了一次成功的附身,用不到五年的生活,将亨利一生中重要的人事物一一道来,描画出了整个家族一丝悲凉的气氛。《大师》不仅结构精巧,语言也直击心灵,怪不得给托宾赢来如此多喝彩。

  《大师》读后感(七):大师与创作

  《大师》是一部超乎想象的作品,它是小说,像传记,同时也是一部生动的写作教科书。

  托宾在对亨利•詹姆斯一八九五至一八九九五年期间的创作与生活的描写和刻画中,慢慢勾勒和还原出一位享誉欧美的作家的人生片段,假若能够深入其中,读者会感到这段故事和历史是那么真实、生动、宛如亲历。

  然而,我们必须调动强大的自制力才能不将小说中的亨利•詹姆斯与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亨利•詹姆斯混淆。他们太接近了,不只是托宾笔下的亨利与真实的亨利,还有托宾自己和他创作出的亨利。

  托宾的小说多以爱尔兰为创作背景,《大师》的故事背景是亨利在其首部戏剧《盖•多姆维尔》演出失败后避居爱尔兰,结识当地名流,参加社交活动,在歌舞酒宴中品味中年的困顿,回忆往昔,艰难创作的一段人生历程。

  《大师》横跨欧美,兼顾爱尔兰,向读者展示出一幅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欧洲社会生活图景。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中,托宾带领读者深入了步入中年的作家亨利的内心世界。

  这是亨利人生中最最富戏剧性的经历,亨利带着创作失败的伤痛,回忆着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人们,反复思量酝酿自己的创作,希望从挫折和失望中寻找出路。比如他回忆妹妹爱丽丝,写到爱丽丝在英国期间,亨利写了两部小说,都浸润了她的世界。妹妹的爱情,妹妹的死亡,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这些都成为他的创作来源。之后,还有他的表妹明妮,这个最有可能成为他结婚对象的女子,也同样给他的精神世界带来深深烙印。

  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一个极其复杂和漫长的过程,正是在这样的回忆与现实的交错中,托宾采用一以贯之的叙述视角把亨利的人生经历、创作构思、精神成长一点一点描绘、堆叠出来,为读者理清了一条线索,同时呈现了很多作家的创作方式与方法,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位伟大作家精神世界的纤细敏感、矛盾挣扎、孤独渴望、刺探想象等等。

  如果读者恰巧也是一位作家或者文字爱好者,那么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一定常常会联想到自己在创作中的困顿与痛苦。尤其是在托宾的笔下,我们得以跟随亨利的眼睛和心灵来看世界,看他人,由此大师的那些不安、渴望、疏离、怀念、绝望我们也都能够感同身受。如此一来,从这样的看似人物传记的小说中,似乎已然生发出一种超然的力量,它激励着我们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前行。是致敬,也是自省。

  而另一点值得读者深思玩味之处,是作为英语文学界少数几个“出柜”的作家,托宾对亨利•詹姆斯在性倾向上的焦虑进行了细腻而隐晦的描写。“他喜欢女人,也喜欢男人,他爱家人,但有时也渴望离开,他的内心对我来说是一个谜”,18岁那年,当托宾读着小说《贵妇肖像》,沉浸于亨利锐敏丰富的内心世界时,他或许已经在心中把那个“内向、沉默、孤独、自省”的大师和自己重叠了起来,由此造就了今天读者面前的作品《大师》。

  这部被约翰•厄普代克誉为“从故纸堆上唱出新调的杰作”,为托宾赢得了2006年度IMPAC都柏林国际文学奖、法国最佳外国小说奖、《洛杉矶时报》年度小说奖等荣誉。通过它托宾找到了向亨利•詹姆斯致敬的方式,而我们则透过他的重塑更加贴近这位大师的灵魂。更加重要的是,在一部原创性的作品中,我们同时贴近了两位大师,以及艺术创作本身。这,不得不说是所有阅读中最让人欣喜的一种收获。

  《大师》读后感(八):通信的年代真迷人

  读完托宾《大师》已有好几天,中间虽也读完在读另外的书,但读《大师》的那种感觉却时常会跳出来,处处都是令人震惊的细致。

  他写亨利一天的感官,“渐渐地,他白天不再有所希冀,最多只有一种迟钝的满足感。入夜后,悠闲和静默就在他心中生出快乐来,这没有任何交际、友伴和灯红酒绿能够比拟。醒来后,或是在晚上,当悲伤、忧惧到来时,它们就像前来点灯或取走托盘的仆人。这些年来它们训练有素,会自行消失,知道不能久留。”

  他写亨利面对伤兵内心的情绪,“他想抱住他年轻的朋友,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他要帮助他,带他回家照顾他。但他也知道,虽然他很想帮助、安慰那个士兵,他也很想一个人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入夜之时,身边有书籍、纸笔和知识,门始终是关着的,早晨之前不会有人来打扰。这两种欲望之间的距离使他对自我的神秘充满悲哀和敬畏,拥有个体意识是多么神秘,仅仅知道自身的情感,仅仅体验自身的痛苦、恐惧、欢愉、满足。”

  得知挚友康斯坦斯去世的消息,亨利的一系列反应都让我想到人生中第一次接受亲人的离开,那种漫长的过程在作者一系列层次描写中历历晃过脑际。那是从一开始的不相信不接受到经过墓碑念到名字都...埋在血脉的一种情感。

  “他写完信,想到她复杂生活中的脸,她闪动的目光,她智慧、敏捷的表达。他哭了起来,走到窗口,望着下面,街道上来来往往的都是对他毫无意义的人。到了早晨,他知道虽然没有梦见她,但她的灵魂,她不断追寻自我的本质,都在夜间到达他的心底,他一醒来,就想再度睡去,可以不去想她已经故去。”

  《大师》读后感(九):看不清,现实与梦境之间

  现实总是让人觉得真切、踏实,让人触碰到发生的一切,却又留下了些许遗憾。梦境总是让人觉得虚幻、不安,让人转瞬间变换了模样,却又在不知不觉的某一晚重温了这一幕。

  可是科尔姆·托宾为我们带来的《大师》却亦幻亦真,让人看不清亨利·詹姆斯是那个真实世界的作者,还是作者笔下的人物。

  那些游走在亨利生活中的人物,好似一个接着一个登上舞台的演员,沉浸在一时角色的情感之中,倾情吐露出内心的独白。

  那个匆匆闪过身影的王妃,好似梦中梦的女主角,登场便是谢幕,大段大段地诉着离愁。你不禁会猜测多情的王妃是否在年轻之际寄情于此,和年轻的作家有过哪些或纯情、或暧昧的桥段;你也不禁会猜测作者是否会在多年之后发觉,回忆并不是一无是处。

  那场《盖·多姆维尔》首演的失败,好似一场噩梦后的惊醒,冷汗淋淋。坐席传来的声响不是雷鸣般的掌声,口哨和叫嚣也不是对演员的特殊赞许。从噩梦挣脱后依旧要陷入无边的黑暗,黑暗带来的恐惧依旧漫漫无边。

  还有那一生的宿敌——奥斯卡·王尔德,似乎是他绕不过的羁绊。他气恼王尔德压垮了他的名声,赢得了伦敦观众的青睐,却又怜悯王尔德因有伤风化罪而被制裁,妻儿颠沛流离,远走他乡。这个反复经过梦境的人,每一次出现都令他心头悸动,弄不清是喜悦、愤慨,还是伤怀。

  阅读和写作一样,沉默、孤独、私密。而用真人真事写小说多少还算得上阴险。

  在科尔姆·托宾的笔下,亨利·詹姆斯少言寡语,好似只用眼睛去观察世界的一株植物,默默地把身边的一切刻在泥土里。亨利淡漠地回望着曾经背叛他的世界,看清自己永远是一个局外人。可是他却没有丢下写作的激情,或许出来的一篇篇稿子不过是为了金钱。

  兰慕别墅是他心念的栖身之处,送走了朋友,送走了长兄,终于能在这里享受宁静,回归自仅剩自己的梦境。

  托宾晦涩地记下了这位大师的生活片段,从未在文字中表达自己的任何评论与情感。大师的这种生活恰是一种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的梦境,就这样没有缘由地开始,又这样没有缘由地结束。

  看不清现实与梦境的区别之间,也看不清传记与小说的区别。《大师》刻下了某些不被人铭记的瞬间,也模糊了一个人对世界又爱又恨的情感。

  《大师》读后感(十):作家的自我修养

  《大师》是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的描绘,亦小说亦传记,文采飞扬,入木三分,主人公亨利•詹姆斯的赫赫大名籍由托宾的申发,将其并不传奇的一生刻画地可圈可点。作者的文笔极是细腻,其文字中蕴含的思想之深邃与细节之丰盛一度让这本书在初读时颇具挑战,好在一旦进入状态,便足以被故事本身吸引,作家的生命通过另一个作家的吞吐重新鲜活了起来。

  在《大师》之前,曾经阅读过托宾的短篇小说集,凑巧亦是柏栎老师的流畅译笔,读得极是带劲。托宾的笔法冷峻,擅长进行内心白描,将细节刻画到了极致,甚至将同性之交媾描摹到令人战栗,还原了一个和乔伊斯一样又不一样的都柏林。在他的笔下,都柏林不再是回不去的他乡与过去,而处处散发出萧索的气息,人们在迁徙,灵魂无家可归。而到了长篇《大师》,都柏林的背景与影子仍然存在着,在小说的开头,当亨利遭遇了剧作的大败局,躲到了都柏林,却同样无法欣赏与融入。但这个故事背景并没有持续很久,主人公很快重新上路,去往更广阔的世界,而相较短篇小说将故事的联结聚焦于一座城,长篇小说的焦点回归到了人,以亨利的回忆视角贯穿全局,试图还原一位文学界大师的内心世界。

  纵观托宾所勾勒的亨利的一生,大抵可以用一位作家的自我修养加以概括。书中的故事贯穿了他的一生,更确切地说,是他回忆中的一生,琐碎而跨度巨大,囊括了他的生活、情感、创作,真实而立体。虽然没有特别集中的转折点,但向戏剧转型的失败、战争的爆发、亲人的死亡,爱人的自杀等情节,皆掀起了一波小小的高潮,作为世界的旁观者,作家本人亦受到了触动,对其看世界的眼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大师》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便是作家主人公面对生活与写作本身的眼光。作家亨利无疑是孤独的,公开的文字并非随心所欲,如作者在书的开篇几页中所写的那样:“说来奇怪也几近悲哀,他创作发表过那么多作品,将那么多私事付诸笔墨,而他最亟须写下来的东西却不能示人,无法发表,不会有人知道和理解。”但他仍坚持着用文字来与世界联结,亨利回忆起他与他人的交往,多是通过书信的交流,这种诉诸笔端的沟通方式,比面对面更长久,更温柔,更适合缅怀。而他的个性与对待生活的方式注定了其戏剧的滑铁卢: “一想到这件作品只有一半属于他,而另一半属于导演演员和布景师,心里就又慌又乱。”这不是他习惯的写作:“沉默、孤独、私密。而如今,他会听到观众们屏气敛息,大喝出声,然后陷入沉默。”当一个习惯了与自己对话,与他人疏离的作者,面对实时的互动与他人的再创作,自然无所适从,他的思想只能孤芳自赏,让小部分人理解,而不适应于浮夸地放大,吸引普罗大众,这是本书作者对于文学体裁区别的思考,通过一场戏展现在读者面前。戏剧是即时表演,时空有限,而小说则是延时满足,通过一种隐秘的方式将读者的生活与想象连接。最后,他不得不承认:“他注定为少数人写作,也许是为将来写作,却不收获他现在享有的回报。”亨利很满足于自己作为一位作家的清高,觉得自己“一直都在创作一件纯粹的、不完全被功利心所左右的艺术品。”尽管如此,剧院的打击却仍让他刻骨,他甚至觉得这份悲伤与亲人的逝去异曲同工,一位作家的强烈自尊心跃然纸上。

  作为一位纯粹的作家,亨利与他人的关系亦略是疏离,特别是对于所谓爱情的处理方式。他与另一位女作家康斯坦斯曾经有过一段暧昧的时光,也是本书中唯一类似爱情的片段:“那时候,两位小说家之间形成了一种奇怪而不受约束的亲密关系,他们彼此心满意足。”然而两人的暧昧的关系却仍算不得亲密,“一是他们保持距离,二是他们都不需要别人的陪伴。”直到康斯坦斯自杀而亡,亨利方才感受到心里空荡荡的,无法接受一个知己或是爱人倏忽不见。相比现实中的互动,他们的感情更多存于文字中,在故事里,他们的结局不一而足,似乎弥补了现实中的不完满。相比爱情,更让作家触觉敏锐的是死亡。亨利的回忆里,充斥了一次次的死亡,妹妹、远亲、爱人,目睹了一个个生命的逝去,亨利甚至通过文字用鬼故事构想自己的死亡,最后文字拥有了神奇的力量:“他想进一步写下去,但他心灵的某部分却因率先把它创造出来而战栗不已。”

  通过讲述另一位作家的故事,我们同样看到了托宾作为一位作家的自我修养,恰到好处的拓展,令人惊叹的真实感与“精致的戏剧感”并存,让读者在现实与虚构之间找到了支点。翻完全书,虽然看《大师》并不是一次很轻松的阅读体验,但这确实是一本足够回味的好书,对于作家这个神秘的群体,似乎可以更了解一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