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妈妈的味道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妈妈的味道读后感10篇

2018-06-20 21: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妈妈的味道读后感10篇

  《妈妈味道》是一本由巴陵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14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妈妈的味道》读后感(一):美食中的母爱味道 ——读巴陵著《妈妈的味道》

  美食中的母爱味道

  ——读巴陵著《妈妈的味道》

  张帮俊(安徽)

  蕨粑味美,现在只需花点小钱就可在市场买到,再也不必去山中荆棘丛中寻找,这种不通劳动直接占有享受方式,或许就是为何总吃不出当年味道的主要原因

  不同的人,对于妈妈的味道有着不同的感受特别是对于那些远在异乡的人来说,一款美食往往就能触动思念神经味觉上感受着妈妈的爱。

  美食作家巴陵的《妈妈的味道》就是这样一本用美食的方式来品味母爱的美食散文集。书中所记录的美食集中在作者家乡梅山腹地的新化圳上镇。这里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还有记忆深处母亲做的那些好吃食物,都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海里,无法抹去。以至于随着时间变迁,反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亲切。正如作者所说:“我不只在《妈妈的味道》里谈品味和口福,把它的风俗民情、取材、制作烹饪、味道都呈现给了读者,表达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美食呈地域特色与人文特色。“砂罐子炆猪心”,表达了女人从此以后把自己的心身交给了新婚男人,一切都听从男人的安排和差遣,也要男人以后把自己放在心头上,切莫辜负她。美食中掺杂着爱情,让这道菜更具韵味。“盐酱骨头”是那艰苦岁月里最渴望的牙祭,是那种饭后还在回味,时不时地用舌头舔舔嘴唇尝尝那残留的咸香味。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不同的心境下,即使品尝相同的美食,感觉也大不相同。腊月里的杀猪宴,是村庄年味的代表,一家人、一村人一起杀猪吃肉过年的气氛,才是最让人回味的年味。端午“送端阳”的习俗,更多体现着的是一种感恩情结。油渣子的记忆,更是童年最美的回忆

  “南瓜藤”、”茄子把”等最普通不过的食材,在乡亲们的手里,就变成了让人回味悠长美味,它让人对家乡的怀念多了些向往。“刺钟条芽”是春天野菜,现在很难吃到,不是寻不到,而是人们早没了那种寻找的欲望。蕨粑味美,现在只需花点小钱就可在市场买到,再也不必去山中荆棘丛中寻找,这种不通过劳动直接占有的享受方式,或许就是为何总吃不出当年味道的主要原因。故乡的“卵菜”更是让人大开眼界,美食中添加些智慧成分,就变得更加奇特

  母亲做的“白胡椒蒸猪脑髓”,美味之中,还蕴含着对儿子关爱。这是治疗头痛偏方,更是爱的偏方。在异乡,细品母亲做的腊牛肉,嘴中咀嚼的不仅仅是牛肉,更是一片片恋母情。母亲带着欢快心情烹制炸鱼,那温馨场面仍令人回味。

  正是因为,美食中的这些人情味,才更让人怀念久久。

  《妈妈的味道》读后感(二):记忆中的滋味

  记忆中的滋味

  味道在当下的流行,或许可看作是我们的生活缺失的温馨、温情。因之在看待美食书,如同看待我们对宠物态度,获取必要慰藉,借此以成长,这样的经历恰恰反映了这个时代,不管是身处都市还是在乡村,都有着从未有过迷茫。美食家巴陵在《妈妈的味道》里所传达的即是这样一种情愫弥补。

  对于味觉的记忆,也许最能反映出我们对旧时光的惦念。《妈妈的味道》记录的是新化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还饱含人情世故处世哲学。倘若我们细观这本书,不难发现,它不仅谈品味和口福,而且把这里的风俗民情、取材、制作、烹饪、味道都呈现给读者,表达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

  巴陵在书中说南瓜藤、茄子把,从辣子皮煮胸膛骨到白胡椒蒸猪脑髓,再到辣椒粉里的鸡杂世界,无不让我们感受到美食滋味带给我们的味觉享受,同时也拓展了美食写作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看,它超越了时下的某些简单依靠食谱写作的视野

  在这朴素饮食中,巴陵所叙述的看似简单的故事,却包含了更多的情感因素在内,如《腊牛肉》:“冬春季节,家里的男人们在辛苦劳作之余,有时也来点小情调,想喝碗米酒暖暖身体,或者喝碗米酒活泛一下疲倦身躯,就吩咐妻子子女搞点腊牛肉提提口味。”这类生活描摹在书中随处可见,而他将生活细致地写来,就让这食物也显得格外动人

  对于美食写作,黄子平先生曾说:“ 饮食散文如果只写佳肴的源起、选料、做法、品尝和创意,而少了进食者的亲情友谊席间的交谈分享,少了鱼美食相关的情感记忆、人生感叹,那就跟一本食谱没什么区别了,至少食谱还印得比较精美。”以此来关照巴陵笔下的味道,也有这样的印象,因之使文字变得丰厚起来。

  不过,这类情感记忆,随着岁月的流逝可能会剔除其中那些不太美好的记忆,而赋予美好的想象。这一种情感与其说是在修正味觉,倒不如说是在美化。而这也说明人类所储存的记忆也还是有着变迁的,这种变迁与美食味道的固守也有着密切关系,“如同传授母语,母亲把味觉深植在孩子的记忆中。这是不自觉本能,这些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即使走的再远,这熟悉的味道也会提醒孩子家的方向。”

  这让我想起诗人二毛曾写过一册《妈妈的柴火灶》,其所探寻的和《妈妈的味道》一样,同样是从味道出发,寻找失去的记忆,这种记忆之所以刻心铭骨,就在于它提供给我们的是人生丰富养料,而不单单是味觉的记忆。

  在这个消费时代,物质或许至上,但美食仍在滋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而《妈妈的味道》中也有让人遗憾地方,那就是缺少了一些对这味道解读的插图,对于大多数吃货来说,可能更在乎的是那种活色生香,更为直观的感受,仅仅在文字上的表达,哪怕是再精妙,倘若缺失了这种直观,可能就失去了趣味。不管怎样,因了有这样的记忆,人生才丰富了起来。(朱晓剑)

  《妈妈的味道》读后感(三):最美妈妈菜

  古话说:“十岁定口味”。就是说人的一生中记忆最为深刻的美食是在十岁左右。在中国,十岁时候的味道,多是由妈妈亲手精心烹制的。姑且说是最美妈妈制作的最美妈妈菜吧。

  我同《妈妈的味道》的作者巴陵先生年龄相仿,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底初,正处于改革开放之初,随着生活逐步不提高,在我们真正记事开始,我们的妈妈们将她们认为最好吃、他们能够提供的、会做的,统统变着花样做给我们品尝,并且不失时宜的提及他们自己的童年,他们童年的艰辛和饮食生活的不易,更多时候是要求我们跟着他们学习“烹饪”。以至于如今餐饮行业里经历过这一阶段经营管理人员依据大家的经历和爱好,在酒店菜谱里专设“妈妈菜”,专门请几位民间厨师完全不按照专业厨师的操作,直接按照家庭模式制作菜品作为宴席或零点菜品的亮点

  深谙此道且出版多部美食专著,身居城市十五载的巴陵先生,最忘不了的就是妈妈的味道,妈妈当年精心制作的这些菜肴,怀念家乡时,就会想起这些美食与母亲。不只是巴陵先生,我等同龄人亦如此。每个人都在回味和记忆妈妈的饭菜,寻找适合自己的口味。

  巴陵先生奉着“各地百姓贡献,普天下人的口福”想法发挥自己的文学才干真实记录了儿时的珍肴美味,此珍肴并非珍稀动物做成的菜肴,而是世间很少流行,很难吃到的妈妈做的美食,而且这些美食,还集中在他的家乡梅山腹地的新化县圳上镇。圳上镇是古代中原南流饮食的汇集地和南蛮饮食的最后缩影,现在还保留得非常完整全书共三十三篇,八万余字,反映了梅山新化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还饱含人情世故、处世哲学。  砂罐子炆肉、 南瓜藤、茄子把、吃春找刺钟条芽、蕨粑、盐酱骨头、辣子皮煮胸膛骨、白胡椒蒸猪脑髓、心肺汤等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刚刚出版的巴陵先生著作《妈妈的味道》里出现的三十三个大类或单品美食,作者不仅详谈味道,还把它的风俗民情,以及真实的取材、详尽的制作与烹饪,应该呈现和表现出来的味道都一一呈现给了读者,表达其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

  《妈妈的味道》读后感(四):《香港商报》刊发《媽媽的味道》书讯

  2014年 06月 30日 00:00 香港商报

  巴陵新書《媽媽的味道》5月出街,全書33篇,8萬字,反映了新化的民俗風情、人文地理,還飽含人情世故、處世哲學。被赞譽為最暖心的美食書巴陵說,每個人都在回味和記憶媽媽的飯菜,尋找適合自己的口味。我奉著「各地百姓的貢獻,普天下人的口福」的宗旨,記錄了兒時的珍餚美味,此珍餚并非珍稀動物做成的菜餚,而是世間很少流行,很難吃到的媽媽做的美食,這些美食集中在我的家鄉梅山腹地的新化圳上鎮,我雖身居城市十五載,卻忘不了這些菜餚,每當懷念家鄉,我就會想起這些美食與母親,我不止在《媽媽的味道》里談品味和口福,把它的風俗民情、取材、制作、烹飪、味道都呈現給了讀者,表達最鄉土、最傳統、最地道、最母親的美食和味道。

  《妈妈的味道》读后感(五):舌尖上的生活缩影———读巴陵美食文集《妈妈的味道》

  舌尖上的生活缩影

  ———读巴陵美食文集《妈妈的味道》

  程应峰

  巴陵美食文集《妈妈的味道》以白描手法,再现了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滋味。“俗生活,雅文字”在这本书中得以充分呈现。

  在妈妈的饭香菜香里,他的舌尖和笔尖难以忘怀的记忆中行走,他的快乐乡情亲情间释放。民俗风情、人文地理、人情世故、处世哲学……于妈妈的锅勺间若隐若现,那分明是最朴实生动的饮食生活缩影,在俗世生活的氛围里浮泛着入口入心的美丽清新

  每个人都有铭记于心的珍肴美味,每个人都有不可磨灭的美食记忆,巴陵的特点在于,善于将这些记忆附丽于纸上笔端,有心将属于他的口福与人共享,他那些源于生活、植于民间的文字,在描摹心中美食时,总那么有板有眼细致入微

  他借梅山砂罐子这样一个粗糙的生活用具,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当地饶有兴趣的传统习俗:男女新婚的第二天早上,女人会给新婚的男人做一道菜,那就是砂罐子煲猪心,以表达女人从此以后把心身交给了新婚的男人,也暗示男人以后要把自己放在心头上。有山歌《小小画眉小小莺》为证:“小小画眉小小莺,小小姣莲爱陶情,哪个十七、十八咯少年哥哥看得起,今夜莫闩厢房门。炉锅煮起白米饭,罐子煲起个猪心,瓦罐子煎起个蜂糖酒,厨房里办起十样荤。铜锅装起洗脚水,坐起个屋里等郎来。”梅山砂罐子煲猪心作为一道传统的爱情菜,在传唱之间,成为当地情场男女表达爱情的绝妙载体

  他写有山珍之王美称的蕨粑,一下子让我们陷入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堪回首的岁月。那个时候,很多人因口粮不足,只有上山挖蕨根来填饱肚子。挖蕨人常说:“根哪根,三尺深,挖一锄,哼一声。”蕨根的存在,救了无数人的性命,也有很多人倒毙在挖蕨的路上。正因为这样,蕨粑虽然色鲜味美,绵滑清香香气飘逸……但在他眼里心里,他看到和感受到的,是蕨粑端上餐桌前,父老乡亲历经无数辛苦的生命过程

  许多于日常生活中并不鲜见的东西,在他笔下有了一份浓厚的情感,一份深深的爱意。他沉浸在美食中,像一个神神叨叨的小妇人,不断地为你展现一道道美食完整的制作工序。他写雪里蕻黄菜的做法,条分缕析,细致周到滴水不漏;他写剥笋子,是那样细致入微,极具耐心。这些精准描写,缘于真实生活的细枝末节,稍性急一点的人,都是无法做到的。

  巴陵是个名副其实食客,一提及美食,一说到美味,他便心明眼亮,总能津津有味娓娓道来。在我的感觉中,他的牵挂美感不在听觉,不在视觉,不在心理感觉,而是全部聚集在舌尖上。你若有心知道哪里有好吃的东西,不妨多跟他套套近乎,这样,你一定有机缘了解世间更多美味的去处

  《妈妈的味道》读后感(六):最亲妈妈情 最美妈妈味——读巴陵《妈妈的味道》

  最亲妈妈情 最美妈妈味

  ——读巴陵《妈妈的味道》

  吴茂钊 文/图

  巴陵的新作《妈妈的味道》,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古话说:“十岁定口味”,就是说人的一生中最为深刻的美食记忆是在10岁左右形成的。在中国,10岁的饭菜,多是由妈妈亲手精心烹制的,姑且说是最美妈妈菜吧。

  我同该书作者巴陵先生年龄相仿,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正处于改革开放之初。随着生活的提高,在我们真正记事开始,妈妈们将她们认为最好吃、能够提供的、会做的,统统变着花样做给我们品尝,并且要求我们跟着学习“烹饪”。以至于如今餐饮行业有如此经历的不少经营管理人员,在酒店菜谱里专设“妈妈菜”,专门请几位民间厨师, 直接按照家庭模式制作菜品,成为宴席或零点的亮点。

  深谙此道且出版多部美食专著、身居城市15载的巴陵先生,最忘不了的就是妈妈的味道, 怀念家乡时,就会想起这些美食与母亲。《妈妈的味道》全书共33篇,8万余字,反映了湖南梅山新化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还饱含人情世故、处世哲学。巴陵的家乡在梅山腹地的新化县圳上镇。圳上镇是古代中原南流饮食的汇集地和南蛮饮食的最后缩影,现在还保留得非常完整。

  巴陵奉着“各地百姓的贡献,普天下人的口福”想法, 真实记录了儿时的珍肴美味。此珍肴并非珍稀食材做成的菜肴,而是世间很少流行、很难吃到的妈妈做的美食——砂罐子炆肉、南瓜藤、茄子把、蕨粑、盐酱骨头、辣子皮煮胸膛骨、白胡椒蒸猪脑髓、心肺汤等。作者不仅谈品味和自己的口福,还把风俗民情以及真实的取材、详尽的制作与烹饪,呈现给读者,表达其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的味道,怀念家乡、怀念家乡的美食、怀念妈妈的味道。这也恰恰是巴陵先生的高明之处,触碰的是我们心灵深处的软肋,激起人们的共鸣。

  《妈妈的味道》值得细品,更值得学习。笔者看来,不仅是业内业外“吃货”需要细品,我等既烹菜品又写美食的人,更应该向巴陵先生学习,将我们所经历的妈妈味道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更希望报刊能开设“妈妈味道”这样的专栏,或者做一次专门的妈妈味道征集,呈现给读者。

  环顾当今餐饮市场,先前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已逐渐回归大众,回归本真,而最最本真之味莫过于“妈妈的味道”!我们应从本书中获得启迪,褪去奢华外衣回归理性的餐饮业,需要的就是最亲妈妈情、最美妈妈味!

  《妈妈的味道》读后感(七):饮食与地方风俗 ——读 《妈妈的味道》 有感

  饮食与地方风俗

  ——读 《妈妈的味道》 有感

  马浩

  常言道;南甜北咸,西酸东辣。这与其说的是南北西东的饮食特点,不如说是各地饮食的风俗习惯。

  读罢巴陵先生的饮食随笔集《妈妈的味道》,愈发觉得真是这么一回事了。书名《妈妈的味道》,我以为是本讲述亲情故事的书,其实,文字涉猎的是饮食,不过,仔细想想,这样理解也是不错的,饮食亦不外乎情,都说,咸是百味之首,岂不知情方是味中之味,友情、爱情、亲情,乡情,味道是有记忆的,大抵说的就是这一层意思。

  巴陵先生,原名方八另,湖南新化圳上镇人氏,现居长沙,职业美食人,美食旅游专栏作家,多家高档餐厅的顾问。据他所言,他的家乡湖南梅州地区新乡县圳上镇,因地理位置的闭塞,饮食的风俗少被外来饮食文化浸染,保持着地方的特色,原始独特的风味,这种特色风味的根系,汲取着地方的风俗文化的营养,成为了地标式的风物。

  巴陵先生致力于饮食写作,为此,他的足迹遍及了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岭南塞外,行万里路,可谓一路行,一路吃,对吃食颇有心得体会,在吃的过程中,给他回味最深的还是家乡圳上镇的吃食。

  茄子极普通的蔬菜,烧茄子,炒茄子,茄子把大多被丢弃了,圳上镇的人却能变废为宝。“茄子把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茄子把撕去筋之后不再细加工,锅内的油烧热,把茄子把排开铺在锅底油煎,两面煎黄,清香扑鼻,加清辣椒炒着吃,也可以放剁辣椒或红辣椒米,如果量少就再与茄子拌在一起炒。一种是茄子把撕掉筋之后,还要细加工,把茄子把条切成丝,再横切成丁,一厘米长的小段,青辣椒、红辣椒切成一样大小,锅内的油烧热之后,先倒辣椒翻炒几滚,再把茄子把倒进去,让油炸一会再翻炒,加豆豉、盐、水稍微煮一会即可出锅,一定要稍微咸点,有又辣又咸的感觉……”

  若说南瓜藤能吃,我以为应该是嫩的时候可吃,熟料,圳上镇的人是吃深秋后的老得不能在老的老南瓜藤,“南瓜藤拆成一节节的,再剥去南瓜藤的老皮,里面的肉不再是那么的粗糙,清洗之后,用菜刀拍碎,切成米粒长的节,切细的南瓜藤就成了翠绿的颗粒,就像浅绿色米粒,十分可爱。锅内植物油烧热,直到冒青烟,倒入切好的南瓜藤米粒,不停的翻炒,炒到南瓜藤米粒完全成翡翠绿时,加盐,加秋辣椒末或者剁辣椒,炒到南瓜藤米粒渗出水分,加清水煮几分钟即可出锅。”白米饭,翠绿的南瓜藤米,不说别的,单从视角来看,也让人垂涎。

  书中,像这样的有特色的菜肴,比比皆是,《吃春找刺钟条芽》、《霉豆腐渣》等等,也许外地人去了那里,不一定能吃得惯,或许并不认为是美味佳肴,这也是人之常情,就如书名一样《妈妈的味道》,这里边有感情的成分。

  每个人都有故乡,都有妈妈,他的味觉里都记忆着妈妈的味道,而今天,这种妈妈的味道,似乎随着故乡概念的模糊,随着人们乡愁的减淡,而变得遥远,变成一种记忆,变成了一种概念。因而,此书更见其意义

  《妈妈的味道》读后感(八):最美的妈妈味

  最美的妈妈味

  滕永军

  俗话说:“最亲妈妈情,最美妈妈味!”我们生活在城市,多少味道都在记忆里发现和寻觅,多少味道都留下外婆、奶奶、妈妈劳作的影子和她们辛勤的手艺。读完巴陵的新作《妈妈的味道》,给我最深的感觉就是他这三十三篇美食散文,或者描写地方大菜或者描写地方小吃,每一道美食都能够逗得我直吞口水。

  我们渐渐地长大,离开家乡,漂泊在异地他乡谋食为生,那家的味道和家乡的味道却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记忆里。读巴陵的《妈妈的味道》,我能从不同的方面体会到他的家乡梅山腹地的新化圳上镇,巴陵在儿时能够品味到的各类珍肴美味。无论是菜肴的制作、味道都非常的详细,让我回味、揣摩。

  《妈妈的味道》不仅展现新化的菜肴和小吃,还大量展现了当地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书中饱含着当地山村的人情世故、处世哲学,特别是上一代农村人的为人处事等。

  大梅山腹地新化县圳上镇古代只有一条驿道经过,方氏家族在唐代已经迁居于此,因为茶叶的发展以及黑茶产业的昌盛,逐渐发展成湖南的一个著名茶叶重镇。大梅山的瑶民一直不服王法,直到宋神宗才接受皇权的领导,成为中土的一部分。大梅山数千年的历史,除了地道的土著人之外,都是来自中原的流民。中原流民多为得罪权贵或交不起赋税的人,遭到权贵的追杀和朝廷的流放,不得不到梅山避难。中原流民带来了中原的饮食习惯和中原文化,传播到大梅山。大梅山原有的南方野蛮饮食习惯,在梅山这片广阔的天地上根深蒂固,任何人也无法改变,在遭受到中原饮食文化和海岛饮食文化的侵蚀后,也没有改变、融合大梅山饮食,还在坚持自己的道路,并吞并了中原饮食文化和海岛饮食文化,让其成为一部分。晚清的西学东渐、民国的军阀混战、解放后的改革开放波及全国各地,唯独没有波及这个古老的小镇圳上。它地处梅山腹地、远离资江、山隘阻隔,形成陆地中的孤岛,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保留了传统古老的南蛮饮食习惯,一直没有被改变,更没有被现代的新派菜系和西洋饮食习惯所渗入,还是古老中原饮食和南蛮饮食的遗留地。

  巴陵在圳上镇上生活了十九年,受这种饮食习惯的侵染,可以说是深入骨子,即使十九岁后南下广东和在长沙求学以及定居长沙十余年,或者漫游华夏大地,到过西北、西南、华北、华东等地二十余省(市、区),深入他骨髓的饮食习惯和味道感觉都没有改变。

  《妈妈的味道》最难能可贵的是巴陵在书中不单单谈品味和口福,更把它的风俗民情、取材、制作、烹饪、味道等糅合一块,全盘呈现给读者,表达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妈妈”的美食和味道。将一颗常年旅居城市的游子之心奉献在大家面前,其实我们又何曾不是如此?何曾不是有相似的境遇:怀念家乡,怀念家乡的美食,怀念最家乡美食最母亲的味道!怀念这也恰恰是巴陵的高明之处,触碰的是我们心灵深处的软肋骨,激起如我等70、80后的共鸣!

  环当今顾餐饮市场,自国八条六条出台之后,先前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已回归大众,回归本真,而最最本真之味莫过于“妈妈的味道”!我们却还在寻觅。我从《妈妈的味道》中获得启迪,褪去奢华外衣回归理性的餐饮业需要的就是最亲的妈妈情,最美的妈妈味!

  《妈妈的味道》读后感(九):醉人的质朴味道

  醉人的质朴味道

  作家巴陵先生将自己家乡湖南新化县圳上镇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演化为一篇篇美文,汇集成《妈妈的味道》一书,呈现给读者面前。《妈妈的味道》全书共有33篇文章,应该说不但展示了湖南新化独特的饮食习惯、美食文化,同时,也是对当地民俗风情、人文地理、人情世故、处世哲学的展示。品读这本书,耳畔好像有一股股清新的田野风拂来,让人嗅到一种别致的香味,让人看到了大山深处温馨而清爽的大千世界!

  《妈妈的味道》一书中收录的不少美食,应该说是相当有特色的。诚如作者所言,他的家乡新化圳上镇是“古代中原南流饮食的汇集地和南蛮饮食的最后缩影”。所以,这里古风犹存。很多传统的美食得以保存下来,至今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的确,在作者展示的美食中,有许多是独一无二的。也许在其他地方,就寻觅不到这种美食的踪影。如“白胡椒蒸猪脑髓”、“茄子把”、“草纸煨苦胆”、“猪肠粑”、“水紧牛舌”等,老实说,这些美食,过去不但没有品尝过,连名字也鲜有知道。正是因为它们的独特,才使走南闯北,离开家乡多年的作者,仍然在记忆深处保留着难以磨灭的印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对自己家乡的味道,永远铭记在心的话,我们的传统文明何愁不能传承呢?

  美食,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不仅是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是一种文化的结晶,其中蕴藏的内涵也是相当厚重的。从作者的记录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在“梅山砂罐子炆肉”一文中,作者除了介绍这种美食的具体做法外,还将这种美食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解释。他说,“在大梅山的新化,曾经有个传统的习俗,男女新婚的第二天早上,女人为了体现自己的温柔和持家的本领,会给新婚的男人做一道菜,那就是砂罐子炆猪怀心,即猪心,即表达了女人从此以后把自己的心身交给了新婚的男人,一切都听从男人的安排和差遣,也要男人以后把自己放在心头上,切莫辜负她。新化山歌有《小小画眉小小莺》:‘小小画眉小小莺,小小姣莲爱陶情,哪个十七、十八咯少年哥哥看得起,今夜冒闩乡房门。炉锅煮起白米饭,罐子炆起个猪房心,瓦罐子煎起个蜂糖酒,厨房里办起十样荤。铜锅装起洗脚水,坐起个屋里等郎来。’”看来,这道传统的罐子炆猪心,还是一道表现男女深厚感情的爱情菜!类似充满文化色彩的美食,在“油炸白鲢”、“吃春找刺钟条芽”等篇章里也能感受到。看来,饮食不仅是裹腹填肚子的东西,其中也流淌着文化的元素!

  自从中央电视台前些年推出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后,关于饮食的话题,应该说成为热议的话题;有关饮食的图书也成为图书市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过,有的介绍美食的图书,却有些不接“地气”,和老百姓的生活不沾边,因此缺乏亲和力、感染力。巴陵先生这本《妈妈的味道》则不然,他展示的全部是乡间食谱,地方菜肴。也许这些菜品有些“土”,不能登大雅之堂,但这些美食,才是天天和老百姓打交道,最受他们的欢迎,也是他们最想品尝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才是我们民族饮食文化里的精华,也才是我们最应该传承的东西。所以,巴陵的《妈妈的味道》一书,不但让读者欣赏到精彩的美文,还能够唤起人们对身边那些渐行渐远的美食的记忆和关注,从而共同呵护、继承、光大我们民族饮食文化。(文/贾登荣)

  《妈妈的味道》读后感(十):氤氲在美食里的母爱

  氤氲在美食里的母爱

  文/邱向峰

  一篇一篇翻阅巴陵的《妈妈的味道》,常不自觉地陷溺于对乡下美食的无尽回味中,对故园的记忆通道也被逐一打通,母亲挥铲忙碌的场面,家人团聚一起的场面……一幕幕在心头浮现。巴陵笔下的珍肴美味并非山珍海味,食材也较普通常见,为何读来温馨亲切、朴实感人?因为它凝聚了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的母亲味道。

  这些美食多集中在巴陵家乡梅山腹地的新化圳上镇,圳上镇是古代中原南流饮食的汇集地和南蛮饮食的最后缩影,因此巴陵以“各地百姓的贡献,普天下人的口福”为宗旨,将每一道美食的取材、制作、烹饪、味道都尽情呈现。他笔下的美食不仅饱含人情世故与处世哲学,也反映了新化的民俗风情与人文地理,这样的打捞与呈现丰富了这些世间难以吃到的私房美味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

  现实中,我们对童年、对故乡的怀念正如对母爱那般,总有淡淡的惆怅,不甚强烈却又割舍不去,常萦绕心头却又不知如何表达。生活在都市,那份乡间的质朴难以寻觅,繁忙的生活节奏也让我们无暇回乡间去体验那份简单和纯真。惟有美食,作为感受乡土风情和母爱气息的重要载体,总在心头盘桓。“母亲保存猪肝的方法,应用得最多的是腊制,但是她的腊制是蒸熟之后腊干,不是普通干腊和熏腊……盐的腌制有两种,一是在猪肝表面搽上粉盐也就是矿盐,放在腊肉的上面,腌制三天即可;一种是不搽盐,把猪肝铺于桶底……海盐在腌制过程中会逐渐融化成盐水,盐水慢慢上升,全部浸泡猪肝,三五天之后,猪肝就腌制好了。”(《腊猪肝》)巴陵生活在城市多年,一想起母亲做的腊猪肝,就如在眼前。它在记忆里印象如此深刻,一旦提及总觉意犹未尽。

  巴陵将美食的制作与烹饪描写得如此细腻真切,是因为这些美食融入了家的氛围与味道,是谁也无法夺走的记忆,是一份磨灭不了的亲情。亲情、母爱在饭菜的香气里氤氲,牵住了每位家庭成员的胃口,也牵住了他们漂泊的心。这些关于亲情的温暖记忆,会伴随终生。

  书中除了一些家常朴实的菜肴,让人念念不忘的还有一些做法独特的美味,如:草纸煨猪苦胆、盐菜豆豉汤、猪肠粑、花生米猪脚汤、直骨头炆嫩玉米籽汤、青榨菜脑壳、黄菜笋子。光听这名字,就让人回味不已,浮想翩翩。细细咀嚼,其背后不只是氤氲的美味徘徊飘荡,还有柔软的亲情令人感慨,让人牵念。

  走过万水千山,吃过大鱼大肉,最难忘的依旧是母亲做的菜,因为那美味里融入的殷殷爱意永不褪色,总那么朴实低调。沉浸在巴陵的这部美食文集里,不仅能完成对故乡的一趟心灵之旅,更让我们懂得,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母亲的美食是浇灌庄稼的流淌的河,河的清澈吸引我们在溪头安然漫步;母亲的美食是故乡山坡上混着青草味的空气,淡然悠远的气味让我们脚步从容自若,不迷失前行的方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