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透过佛法看世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透过佛法看世界读后感10篇

2018-06-25 20:3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透过佛法看世界读后感10篇

  《透过佛法看世界》是一本由希阿荣博堪布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假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5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透过佛法看世界》读后感(一):别被书名“吓跑”

  我非佛教徒,得到《佛法看世界》这本书本原是来自于朋友礼物,此前还包括两本希阿荣博堪布的著作《次第花开》与《寂静之道》。

  翻看完第一遍,第一个念头就是“差点儿被书名吓跑”,也险些错过了这样一本真的有思想智慧的书——不知是否也有人如我一样,对于心灵类著作此前的感觉就是过于深奥,抑或又感觉流俗。初看此书书名有关佛法,可能就不会再进入阅读中了!

  “透过佛法看世界”,佛法是作者提供的一个视角,但笔下的却是我们这个时代,这个喧嚣的世界。“在这个哗众取宠的时代,如何更好地与世界相处个人与时代是怎样的关系?人活着,目的或者价值应该是什么?职场打拼如何抉择进退?如何真正地培养孩子快乐能力?对于人终极的死亡,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如何建立关于死亡的态度?”所有这些问题,在作者笔下得到了“合情合理”的解答,“合理”即是作者依据的无疑是佛法中的终极智慧,“合情”则是如我辈人完全能够做到的,或者是可以尝试着去做的,对于我们后者可能更为重要吧!

  《透过佛法看世界》读后感(二):了解自己,跟这个世界和谐相处

  《透过佛法看世界》是希阿荣博堪布写的一本问答集,通过问答的形式阐述佛学教义。这本书相对简单直接,读起来比较容易理解。以下是一些基本教义的理解:

  1.学佛的意义

  学佛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看待世界。

  首先,世界是复杂的,相互之间有很多关联,佛家的“因缘和合”“因果”这些观念有助于我们系统的看待问题。在遇到困难矛盾时,不讲问题归因于一处,能看到影响事物发展的其他方面,建立更加全面的视角。

  其次,学佛可以避免情绪化。通过了解“无常”“四大皆空”有助于让我们化解自身的情绪,专注于事情本身,从而更高效的解决问题。

  最后,学佛能让我们理解痛苦,佛家的“八苦”让我们理解生命的不完美,从而更加珍惜当下。有了对苦的理解,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我们能更加宽容,对苦难慈悲。更能理解和感受幸福

  3.戒定慧

  戒律是自我要求,自律不是束缚,而是对自我的保护。人的行为如果没有约束,就如同闯进瓷器店的大象。而自律就是让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不去做不该做的。有了健康生活方式身心逐渐通达,便有可能定。定指不为外界事物所动,能够定心智自然考虑事情周到、全面,能有智慧。

  4.出离心

  从广义上说,是超脱轮回,也可以理解为跳出思维定式,通过闻思修灭楚苦因,去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才能远离痛苦烦恼

  5.正念

  正念是不离因果、无常、苦、空、无我等正见。正知指保持对自己身心活动清醒觉察,了知此时此地。正知正念就是随时随地看护自己的身语意,让我们不在那么容易被烦恼所转。佛陀说:“心如河流, 生 灭不住。心如灯光,因缘所起。心如闪电,刹那不住。”念头每时每刻都不一样,正念告诉我们做到“了了分明地觉察此时此地”,不在因外界的想法而随时改变

  6.空性

  空性是现象本质属性,现象时空性的表达。所有事物都在变化当中,用空的观念看待,便能看到不是恒常的。如同熵增概念中所指,宇宙中一切都在熵增的过程中发展变化。如同一个人由四大组成,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我”而存在,并由此看破出对我的执着。但也不能因此而执着断灭,认为什么都是空的,什么也不用干了。仍然要谨慎取舍善恶因果,积累福慧资粮,不可荒废了修行。

  7.精进

  精进与勤奋不同,勤奋通常注重结果,有一个追求目标。佛教的精进着眼于初发心,愿意为了一个善的因而不断努力,而不执著一个好的结果。精进更多的是对自我的要求,愿意为之付出,对自己取得的成绩随喜而不沾沾自喜。对没有做到的地方自我鼓励,而不需要借助外力

  《透过佛法看世界》读后感(三):入世修行,感受真实的世界。

  【2018-24】一些思考

  1、“闻思修”:往上经常有人说,道理我都懂,但还是过不好一生原因就是只做到了“闻”,忽略了思与修。我们不仅应当懂这些“大道理,还要去思考它们对我而言有何意义(思),然后放在日常生活中检验自己的思考(修)。

  2、无常,“人们以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其实是我们对无常的态度,是我们的希望和恐惧,让人持续处于焦虑中”。生活本来就是无常的,发生痛苦的事情和快乐的事情概率是一样的。我无法改变这些事情的发生,但可以改变我对它们的态度,降低自身“心理阈值”,这样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会更准确,完整。(《少有人走的路》第一句话就是,认识到痛苦是生活的常态大概这么说的),说的也是这个理。)“事实上对于无常,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因为无常就是生活。年轻衰老相聚的会离散,拥有的会失去,登高会跌重,亲的会梳理,爱会成怨恨

  3、“我执”,在婴儿状态,世界与我是一体的,“我在动世界也在动”,慢慢的我们学会了将“我”与“世界”分离开,然后不断的强化“我”这个概念,然后“我”只是一种大脑作用的心理概念罢了。淡化“我”的概念,与世界重新合为一体,这也许就是最终涅槃形态吧。

  4、“不净观”,这个概念有点意思。不过一直还很难接受。受“业”的影响太严重了。

  5、“一个人要再世间立足,靠得是学识修养才干;要得人敬服,靠得是道德人品。”《华彬讲透孙子兵法》中也有类似论断。靠自己才能永远稳定的立足于社会中,攀炎附势即使前期步步青云,最终也不牢固。

  6、“能容纳别人的不好,也能容纳自己的失败,容纳生活的挫折苦涩,这样的一个人是懂得与己与人与世界愉快相处的。”心理学书籍提到的“反脆弱性格特质

  7、“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远离痛苦,获得安乐,其实这是我们一直尝试去做的事,只不过因为方法不对,往往适得其反,现在生活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例证,人们以为这样生活会更快乐,更有安全感满足感,而实际却只是增加了痛苦和伤害,在不安全不满足循环中越陷越深”。比如说暴饮暴食(饱腹感、或者糖分会让我们分泌多巴胺,然后心情感愉悦,但果断时间后依旧恢复,然后通过不断的去进食来满足自己的愉悦心情)、沉迷于游戏,网剧(认为躲在虚拟的世界中,让自己没有时间精力去思考现实世界的痛苦,但早晚要面对,推迟只会迎来更大的痛苦)。

  “承认痛苦的普遍性,看似悲观消极,实则不然。如果你把痛苦纯粹当作一种负面的经历,总在想方设法避免它,或者认为痛苦是一种失败的表现,要是自己能力足够就不会有痛苦,如果你这样想,毫无疑问,当问题、挫折出现时,你会分外感到压抑、焦虑和不公平。自艾自怜、指责抱怨或许能暂时缓解焦虑和恐惧,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缺乏对痛苦的包容忍耐,令我们脆弱不堪。”“如果我们认为生活中有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如此,我们则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的纠缠愤愤不平的情绪里。”,“痛苦普遍存在,生活不可能总是称心如意。由于这个见地,我们不再急于逃避和指责,甚至不再想办法化解,因为我们知道,只要有这个身体在,我们就必定经历衰老、疾病、死亡;只要心里还有贪执、嗔恨、困惑傲慢,我们就必定感受痛苦”。

  佛家里要求我们去消除贪执、嗔恨、困惑、傲慢,那样的人生会不会太“轻”了?去感受生命之重,去用心去感受此时此刻的痛苦,这是我要的生命。

  “你若还有烦恼,自然就还没有解脱。烦恼越多,离解脱越远。”

  可是我并不想解脱呢。

  8、‘“家’可以理解为心住之处,心得牵绊,滞著所在。‘出家’就是出离执著。“这也是世人对买房这么执着的原因所在,好像有了房子有了自己的角落,自身的安全感就会满足。我也无法逃离这种心理。

  9、“物件也好,事务也好,做的人不用心,受的人也不用心,一个个都努力想把自己这辈子赶紧敷衍过去似的”。Carpe Diem。活在当下,只有这一刻是真真实实存在的,过去和未来都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段想象,一串代码

  ————————————————————————

  还想说的有:

  宗教,无论是佛教、道教,还是天主、基督、伊斯兰教,印度教,我认为他们的创始人都是有大追求的,很多学说理论是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心理问题。看完本书,很多概念都能和现代心理学理论吻合上,而宗教这部分内容要早出现上千年,就不难想象他们初代人思想之深邃。但也要一分为二去看,客观的去看待后世中的信徒为了传播自己的教派,为了一些利益,将一些理论“发扬光大”,而将宗教“本土化”。反正对于2018年3月4日十点零一分三十五秒的“我”而言,什么“六道轮回”、什么“极乐世界”,认为不足为信。

  还有关于“放生”,我也持有不同意见

  《透过佛法看世界》读后感(四):好书好书好书啊!!!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由于受到自身视角的限制,往往是不全面、不准确的,而这种片面、有偏差的认识决定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所以我们总是不能很好地与人、与周遭环境相处,并为此而持续地感受着焦虑痛苦。

  佛陀当年初次给弟子们讲法,首先就是教大家去认识、体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缺憾、局限和矛盾,去看我们自身、我们与世界之间是怎样冲突不断、苦恼重重的,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我们错误的态度和见地,我们想拥有怕失去,我们为了自保而侵犯、攻击、抗拒,我们认为现象是孤立的,人我之间是界限分明的,自我是不容置疑的存在并且永远需要摆在一切考虑的中心,而事实上,事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是无常的,没有什么能真正被保有,因而我们的抗拒、担忧乃至种种极端的情绪只是增加不必要的苦恼而已。如果能改变态度、澄清误解,那么不仅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会更准确、完整,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因此而更快乐、更自在地生活。

  佛法是很务实的,建立正确的见地,调整态度和方式,不是为了单纯的满足求知欲,以及获得认同赞许,我们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止息烦恼,获得安乐。

  佛法中有系统完整的方法指导我们一步步突破自身的局限,扩大视野。学佛给我们更宽广的视角去看世间万象。宽广的视角在佛教中称为智慧。

  视野宽了,就知道眼前这一事一物没有哪个是孤立存在的,它必有它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在时间和空间上,各各不同的事物、现象之间其实都千丝万缕联系着。当你想把所有矛盾和问题都归咎到某一个人某一件事上时,你会发现这样做很难。当你看见别人这样做时,你也能理解那种极端和狭隘是多么复杂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个人性格、业因果等等,而这其中的每一项又是由众多因素构建促成的,如此可以无穷解析下去。

  有了这份了解,我们会变得宽容,因为即使是一个可恶的人,一件不合理的事,这可恶、不合理也是由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共同造成的。反过来,由于知道有数不清的条件影响、限制、造就着人的思想言行,我们能更深切地体会到为人的不由自主和因此而感受的痛苦,悲悯之心便油然而生

  在佛法中,智慧和慈悲是一体的。智慧使我们的眼界胸怀都更深广,慈悲使我们通过关爱分享和分担,通过淡化人我界分,逐渐体会无我教法的精髓,而这些都能增强我们的幸福感。智慧和慈悲是佛法的核心,也与我们每个人的幸福密切相关。

  学佛不是要让你的洞察力和行动力越来越弱,相反,佛法的闻思修使你能更敏锐深刻地看到问题,只是你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就随之陷入憎恶、愤怒怀疑失望、爱贪等狭隘、极端而肤浅的情绪中。你的视角更宽广了,所以理解、宽容、悲悯.......

  此书实在太好了。。。教我用智慧来拥抱生活,指导我在人生中做事,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强烈推荐所有人都来看!!!

  《透过佛法看世界》读后感(五):内心平静,你在哪里?

  前两天在微博上看见一个#00后女孩当妈#的热议话题。一个初中女生在刚满十四岁没两天,就当了妈妈。于是,话题下一堆90后开始沸腾了。

  几乎所有的论调都是“00后都当妈了,还没谈过恋爱的90后情何以堪?00后都当妈了,再过两年,80后都该当奶奶了吧!”之类的咆哮。这里有自嘲,有无奈,有唏嘘,有抱怨。

  各路媒体也大肆宣扬着,90后已经到了晚婚晚育的年龄

  于是,90后慌了!

  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我们,边迷茫不知所措,边急匆匆地忙着毕业工作对象结婚生子买房买车,似乎稍微迟疑一下,就会被狠狠甩到十八个街区之外。因为已经有美女硕士是这样拍毕业照的了:手上牵着一个儿子,肚里怀着一个女儿,边上站着高富帅丈夫。这才是众人眼中的人生赢家。

  可惜,这样的人生赢家不是你想当就能当的。对于大部分人,人生赢家之路,是一把辛酸一把泪的。焦虑、急躁、抑郁、迷茫、恐慌、绝望,逃也逃不掉。

  我想,大部分人是贪恋世俗的爱恨纠葛,名利双收的。看佛法的书,不是要我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是逼自己看破红尘,心如止水。“皈依佛门也要有因有缘,机缘不到,强求不得。” 上师如是说。

  但是,《透过佛法看世界》中很多豁达通透的哲理,却可以让我们在急功近利纷纷扰扰的世俗拼搏中受挫时,带来一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和从容。因为如果你真的可以强迫自己坐下来,翻开《透过佛法看世界》,那么即使觉得看不懂,让“平静”、“喜乐”、“安乐”、“清净”这些词不断出现在你的视线里,也足以抚平你的急躁了。

  下一次,面对得与失,舍与得,拿起与放下之间的痛苦抉择时,试着捧一杯香茗,与上师的佛法对对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这不是逃避和消极萎靡的借口,而是面对不得不接受一些失去和放下时的一份淡定。

  “问:人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

  答:内心的平静实在不是练一练瑜伽操、读一读励志文章、看几回心理医生就能得到的,你需要改变价值观念和生活的诸多定式,而那又是一件需要付出多少心力去做的事!

  现在的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已尽量少的时间、精力、金钱、情感投入去完成事情,所以生活中便充斥着多快好省的东西。廉价,不一定是价格低,而是心灵的投入少。物件也好,事务也好,做的人不用心,受的人也不用心,一个个都努力想把自己这辈子敷衍过去似的。改变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要肯放弃,也要肯投入,要耐得住过程的漫长、琐碎和艰难。”——《透过佛法看世界》

  《透过佛法看世界》读后感(六):【蜡翼·笔记】不迎合,不刻意,放弃即是积累

  0p 持久的幸福: ①见(解):对人、事、万物,如无常、无我、苦、空、因果、缘起… ②修(持):依照系统的方法和次第把以上见解内化为自己的体悟,亲身去勘验、证明正见; ③行(愿):把亲身体验和证明到的应用,融入到生活中,通过帮助、分享、分担、自律、关爱、贡献、善心、技巧,去进一步体会和表现生命之间的联结。 3p 般若空性:知识不等于见解,见解不等于修持,修持不只是修心…出离心非常重要,没有闻思修的铺垫启发,智慧是很难显发出来的。言语、概念和分别心都只是路标,是指月的手指,本身不是目的地和月亮。 4p 务实:建立正确的见地。调整态度和方式,不是为了单纯地满足求知欲,以及获得认同和赞许,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止息烦恼,获得快乐。 5p 智慧和慈悲是一体的:前者始于我执的淡化,让我们的眼界和胸怀都更宽广,后者通过人我界分的淡化,使我们通过关爱、分享和分担,逐渐体会无我教法的精髓,而这些都能增强我们的幸福感。 6p 佛法要义: ①诸恶莫作:小乘一切戒律的基础,精髓在不伤害; ②众善奉行:大乘所有修行的核心,关键是饶益众生; ③自净其意:拥有轮体空的见解和证悟,不著有无,以此清心。 7p 楞严经: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11p 提问之前,先问自己:再问“佛法能给我什么”之前,应该先求诸“我想从佛法中得到什么?” 13p 解脱轮回,直指实相:人活着的目的或价值是不能被告知的,而只能自己去思考和体悟。 20p 有教无类,有求必应:“拥有”主要靠的是福报,是放下的前提;“放下”需要的是智慧,是对已有的不贪恋,对没有的不希求。 38p 做事的好坏主要看发心(播种),否则能做的事情不多(收获);若布施乞丐就是纵容犯罪,那吃饭消费也成了纵容造假。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一切不善,而内心清净则能减少伤害。 41p 要快乐,就得学会宽容,能容纳别人的不好,也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包纳生活的挫折和苦涩和解,从而与己、与人、与世界和解并愉快相处。 45p 唯信能入,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是开放的态度和接受的心态,愿意放下成见,换个角度看问题,才能有新的见识和理解;疑是求索的精神,不用有限的已知去否定无限的未知,而通过反复地闻思、提问、辨析、验证去启发自性智慧,使之流露显发出来。 70p 定指不为所动:有了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身心便会逐渐调达,这时才有定的可能。为了脱离节奏太乱、追求太多、没有节制和心态浮躁,如果想心里平静一些,应当尽量让生活简单。 71p 理事并行,兢尚日持:是我们对无常的见解,让自己处于焦虑痛苦之中。其实,正因为无常,一切才有改善的可能;而修行是不断突破自我局限的过程,我们的内心要足够柔软、开放和坚定,否则将举步维艰。 92p 爱=希望对方快乐并拥有快乐的因+希望对方没有痛苦并远离痛苦的因。 94p 戒不是约束,而是保护,使我们免受恶业和烦恼的侵害,所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按照戒律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便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107p 不是所有东西都需要靠实物去证明,也不是有实物证据就一定能解决问题的。比物质生活更高一层的情感、思想世界是如此,比情感、思想更高一层的精神生活更是如此。 130p 经历苦难的意义不在于经历本身,而在于它启发我们对生命的思考,生起信心和勇气去实践对生命更广、更深层面的探索,实现生命的升华。 141p 慈是希望对方快乐,通过友善、关爱、分享来实现;悲是愿意分担乃至代受对方的苦,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温柔。 143p 不要动摇自己修行的决心,也不要扰乱他人的心,继续自己的闻思修,让周围的人通过你的身心变化来逐渐理解。 167p 心生厌倦容易,心向解脱难。烦恼是生生世世熏习成瘾的,没有决心、毅力和正确的方法,又如何能轻易戒掉? 187p 修行需要耐心,要允许自己失败和重来,只要不放弃就好。事实上,随着正知正念训练的纯熟,我们的心相续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变得敏锐、调柔,外境对我们的影响力便越来越弱。 214p 放下,出离,不在别处,就在每一个当下一念,不求赞叹、不惧讥毁,不求荣耀,不惧卑微,不求得,不惧失,不求乐,不惧苦。 216p 修行足够好,别人自然心悦诚服。 247p 初学者往往以为凡事都有窍门,总想找个机巧的法子,其实最大的机巧就是坚持,串习,反复坚持做下去,熟能生巧。

  《透过佛法看世界》读后感(七):让你的存在令世界更美好

  第一次知道希阿荣博堪布是在微博上,因为关注的一个演员邢佳栋经常转发他的微博,就去看了一下,不禁感慨佛法真是充满智慧。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的发源地距中国最近,因此文化上的可接受程度也最高。南北朝时皇帝都信奉佛教,加上后来儒释道合流,佛教已经融入民族性格中,我们的日常行为,有很多时候都受到这三教思想的影响。

  之前我对佛教有一些浅显的了解,上选修课时修读过佛学方面的,大概知道人生八苦、缘起性空、心经、金刚经这类的入门级常识,在浩瀚的佛学中当然是沧海一粟。在面临人生的困境时,或许需要佛法来开启智慧。

  这本《透过佛法看世界》是希阿荣博堪布对通过各种渠道向他提问的人的问题中选择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来回答的,每一问一答就是一篇小短文,篇幅不长,言简意赅,却又极有道理。

  我相信宗教都是引人向善的,煽动暴力的那叫邪教,不叫宗教。佛教讲求慈悲为怀,关爱生命,虔心向佛的人,都是懂得尊重生命的。之前在一本关于西藏的随笔中读到,藏人不食旱獭肉,这种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代代相传,这是宗教的力量。

  现代人困惑、烦恼很多,在这本书中,断恶行善的理念在不同的问题中都有涉及,希阿荣博堪布希望佛法能劝人向善,既给别人温暖,又让自己快乐,何乐而不为?

  佛法教会人智慧与善巧,给人看世界提供一个开阔的视野和智慧的方向,如果能有足够的智慧理解佛法,那人生便会达到另一种境界。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要辜负在人道的日子。毕竟这是善道,佛法教我们要积善,不枉此生。世间万事本就不完美,所以缘来则聚,缘尽则散,顺其自然,放下执念,人生的境界自然就开阔了。可惜,我还是做不到放下执念。也许某些令人难过不已的事情,都是各种因缘聚集才出现,躲也躲不过。

  既然无法改变,那就活在当下,积极生活,用自己的每一点积极的行动来努力为改造这个世界,为使这个世界更好做出一点行动。不必说等你离开这个世界被别人铭记之类的,就像郭明义的那则公益广告:“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广积善因,对自己、对社会都有益无害,而恶行会使自己于心不安,恐惧因果,为什么不断恶行善?

  从小到大听过很多道理,我们依然没有很好地度过这一生,但有些道理还是应该知道的。季羡林在回答某大领导关于究竟是主义先消失还是宗教先消失的问题时说,只要人类有一天没有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宗教就不会消失,怕还是主义先消失吧,哪怕是早一天。原话我记不住了,大义是这样的。季老的话很有智慧,留有余地又道出真理。是啊,人类是无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的,而宗教是为人类提供关于死亡的种种解释与答案的,固然要优于主义。

  这本书是由浅入深的,因为是通俗读物,佛教术语并不多,即使出现的地方希阿荣博堪布也做出很清晰明了的解释,在这本书中寻找你的答案吧。

  《透过佛法看世界》读后感(八):世界最初和最后的答案都藏在这里

  作家麦家的一则关于《透过佛法看世界》的微博——“我非佛徒,但佛的智慧,佛的自在,佛的喜乐,却常常指引我,在每个经意不经意的细节里,滋养我,祝福我。《透过佛法看世界》带给我的不是文字上的惊喜,也没有突如其来的震颤,而是平静,平静的哲学和平静本身。世界最初和最后的答案都藏在这里,无关气候,波澜不兴。“

  在此分享,附上菩提洲网站关于此书的辑录:

  2014年8月6日,藏历六月初十,莲师诞辰日。

  上师最新著作《透过佛法看世界》于今日在各大电商开始发售,全国书店将在本月陆续上架。

  《透过佛法看世界》是一本问答集,汇总了近年来由口头、邮件、短信、微博等方式向上师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们的常见疑问,上师对这些本自独立的问题作答后,又进行编辑和归类,希望能在解答疑问的同时,帮助读者初步了解佛法的见解、修行次第和方法。

  本书包含七个部分,一百八十余个问题,从不同层面、由浅入深地介绍了佛法的基本见解和修行。

  上师为本书亲自作序,并命名为“给寻找答案的人”。

  “我希望这本问答集的读者能够把这次阅读当成自我省思的开始。结合自身的困惑和问题,去思考、辨析、体验,而不要仅仅满足于被告知。”

  吉祥如意

  菩提洲

  2014年8月6日

  《透过佛法看世界》读后感(九):只言片语,听之、悟之,但以身行。

  “一个个都努力想把自己这辈子赶紧敷衍过去似的”,实在是一个很好的描述,道尽了大多数人的匆匆忙忙、纷纷扰扰的现状,希冀于快中求慢、内心宁静。互联网时代,面对凶猛的信息流,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也带来碎片化、浅薄、浮躁、忙乱、虚假、迷茫、过多选择所带来的无措……!

  在这样的一个互联网时代,我们的身体与欲求已经很快的适应并乐在其中,但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还停留在过去。“改变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要肯放弃,也要肯投入,要耐得住过程的缓慢、琐碎和艰难。” 还好,人们已经在思考“慢即是快、少即是多”类似的观点,而从佛的言语里,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借鉴。

  看不完整本书,读读里面的只言片语,能够给自己带来一些启迪、从容淡定,也是极好的。

  《透过佛法看世界》读后感(十):“死生事大”,人生的“旅行手册”

  2013年的岁末,77岁的父亲缠绵病榻数年后,没有捱过新年,离开了我,让我又一次体会到世间的无常与至亲辞世的哀伤。今年五月,一个偶然的机缘,读到了堪布《透过佛法看世界》这本书的“死生事大”一辑,真的非常遗憾没有能够早些了解到这些珍贵的开示。

  “简单的临终引导”中,有朋友向作者希阿荣博堪布提出了几个月前我的困惑———“亲人得了癌症,已快走到生命的终点,我非常想学一些临终引导的方法,却不知从何学起。”平时我们的文化仿佛很回避,甚至忌讳死亡这个命题,只有真正面对至亲的辞世,更严格地说是自己将要离开这个世界时,你方能感觉到我们对于死亡的了解(尽管这远不是知识一词所能涵盖的)是如何匮缺以及这种匮缺给我们带来的后果。如果说《西藏生死之书》让我知道了中阴解脱,那么堪布的“死生事大”则给我提供了一个具体而清晰的实用指南,这份“旅行手册”对于我们的人生真的是不可或缺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