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堺雅人:健康的日子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堺雅人:健康的日子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26 05:3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堺雅人:健康的日子读后感精选10篇

  《文·堺雅人:健康日子》是一本由(日) 堺雅人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5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文·堺雅人:健康的日子》读后感(一):文堺雅人:一个演员修养

  最初认得堺雅人,是因为《战斗妖精雪风》,作为一个动漫与机设爱好者,这是一部不可错过佳作,何况它的OST是如此出色。堺雅人作为一个非专业的声优,主役了这部高分之作,虽然主人公几乎没怎么好好说话,但他的声音表达出的情绪已足以引起关注

  后来真正认识他也是因为一部动漫。在日本文学名家太宰治诞辰100周年时,根据他的小说所改编的《青之文学》及剧场版《人间失格》,在开场,即是由堺雅人出场介绍整个篇章,他也主役了这部动画

  嗯,竟然是从声音开始认识了这个演员啊。从零二年到现在,每每想起这个都觉得是件奇妙的事,更奇妙的是,看了这么多年他的片子,原来他还写文章……

  《文•堺雅人》(憧憬的日子+健康的日子)是他从零四年到一四年间,一边拍戏一边写下的随笔。曾就读于早稻田大学中国文学专业的堺雅人,文笔非常温和朴实中带着灵动文章除了关注自身演员的工作,也对社会上很多方面问题有着自己思考。他常常是俏皮的,但更加是专注的,有些思考很深,某些触及之处并不避讳,是非诚恳写作

  因为文间会提到最近正在拍的片子,又有照片,所以读的时候常可以联想。想着,这样思考着的堺雅人,在拍《大奥》时是怎样的,在拍《Joker》时是怎样的……从零四年《新选组》的山南敬助一角开始被广泛关注,他鲜明表演风格一步步形成。有人说,一个好的演员,应当演什么像什么,让人忘记他是谁。但是我觉得,一个最好的演员应当钻研角色,他演谁是谁,演的是他理解作品,他是角色,也是他自己。堺雅人最近的几部片子《向日葵与幼犬的7天》 《Legal High》和广为人知的《半泽直树》已经趋于完美的将角色与他自身融为了一体,非常了不起

  在文字中,可以体会到他对所从事的工作的责任感热情,他的感性理性常常交织在一起。也许思考是非常痛苦事情,但它却给了我们底蕴勇气。这样的演员,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有着扎实的文学和舞台功底的堺雅人,今后也非常期待他的新作,听说《Dr.伦太郎》四月已经开播,好评如潮。在大红大紫之时依然认真的工作着,非常佩服。

  以下附《文•堺雅人:健康的日子》中的《香烟》一文。当时在地铁里看笑了,被人莫名瞅了好多眼,请大家也务必引以为戒

  香烟

  舞台公演结束了。

  东京和大阪。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一共五十八场演出。这部作品中有很多武打格斗的场面,值得庆幸的是,大家并没有在演出中受伤,也没有感染流行性感冒,全部平平安安地迎来了演出结束的日子。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想来在从排练到演出的这三个月里,我仿佛每时每刻都只在想身体这一件事情。尽量不要受伤,不要染上感冒,心里面总有一根弦紧绷着,提心吊胆。在这期间,我几乎没怎么读书,也没好好看电影电视剧。每天的支出,都是在营养补品、护具、按摩或吃饭这些“与身体相关”的事情上。这种以身体为中心生活,现在总算告一段落了。

  公演结束了,有一件事情我却没了主意。此前我已经坚持戒烟一年多了,后面该怎么办呢?我当然知道吸烟不利于健康,但之前不经意间给自己戒烟定的期限,就是“等到演出结束为止”。

  电影《南极料理人》是我戒烟的契机。我在里面演一位厨师脸蛋胖乎乎的、容光焕发形象才是厨师该有的样子吧。而且已经定好了要去冰天雪地拍摄外景,稍稍积累一些皮下脂肪肯定没错。反正是要胖起来了,顺便试试戒烟如何,这样想着想着就开始戒烟了。

  是不是看起来有了厨师的样子,这我不能确定。但在体重方面的效果立竿见影,一个月就胖了整整十公斤。人们经常会说“戒烟必胖”,看来确实是经验之谈。我原本以为整件事情会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戒烟→味觉变得敏感→吃嘛嘛香→变胖”。但实际情况却不尽相同,至少我个人戒烟的时候变成了:“戒烟→失去了乐趣→只好把全部兴致都放到了吃饭上→变胖”。刚开始戒烟的时候,还掺杂着这样的情况:“饭后一袋烟的逍遥消失无踪→完全不知道何时停止吃饭为好→拖拖拉拉地吃个不停→变胖”。将近十五年的戒烟史,好像让我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当眼前的食物全部吃完时,进食就该自动终止。”以前每当吃完饭后,马上就会开始吸烟这一自发性行为,这让我觉得是以自己的意志决定结束进食,陷入到这样一种近乎傲慢错觉中。

  无论如何,“在每天的生活中充分感受吃饭的价值”,对我而言是很新鲜体验。在我内心的某个地方藏着一个想法,认为整天对食物想这想那是“贪婪”的表现。身体喊着“要吃美味的食物”,头脑中的另一个声音却认为那是贪婪而加以制止。

  戒烟之后,身体变得强壮了,好像“身体的声音”也随之暂时提高音量。在外吃饭时非常仔细地研究菜单来,也会认真思考“现在我想吃些什么”这一问题。

  当然,这种变化也有好坏两个方面。“和自己的身体会话交流”,这种想法让自己自我感觉良好,觉得甚是有型;另一方面,对着菜单喜忧参半,会让人以为我很贪吃,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嘿,可能也是程度的问题吧。

  细细想来,吸烟不就是“在自己喜欢的时候,把尼古丁这种毒素吸入体内”这样一种行为吗?此外,还会产生一种“能控制自己身体”的感觉,或者说是产生“控制身体的错觉”。当然,我深知吸烟对于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我这些话都是在此基础之上展开的。

  虽然我关于戒烟想了这么多东西,《南极料理人》拍摄完成之后我也没有再吸烟。为了电影《金色梦乡》的拍摄,今年初夏在仙台四处奔走。秋天接着参加了舞台剧《蛮幽鬼》的演出,里面有很多动作场面。需要劳动身体的工作接连不断,不知不觉间就错过了重新开始吸烟的机会

  现在舞台演出也结束了,再没有了戒烟的理由。对于吸烟一事的考察,现在才算真正开始了。

  《文·堺雅人:健康的日子》读后感(二):对立面

  很喜欢这本书的包装巴掌大,蓝色书壳。整本书其实都是叔自己的叨叨,不算日记,叔在书中还揭露了自己写这些随笔的注意事项谦虚;不要写成自我宣传;加入具体体验;不要妄下结论整体风格要积极向上

  叔写了好几本书的读后感,真是惭愧,我就只读过 1Q84。而且很巧的是,我很喜欢叔的联想。1Q84里面嵌入了很多对立,这边和那边,平行世界。而现实中,每个人都站在这边或者那边,正义或是邪恶。而正义和邪恶又是如何分辨的呢,就像叔写到,他演戏时,犯人施加给被害人的暴力和我施加给犯人的暴力,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犯人带有的恶意,和我对面犯人时怀有的,其实是完全相同的东西。

  我就想起了,网络暴力,路人不道德的行为被人传到网上。全网谴责,于是人们人肉他,然后通过打电话这种行为骚扰他。其实这两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一样的恶。但是如果大家对这种事视而不见,又感觉在助长不道德行为。那么这批评的度,又该如何掌控呢,可惜我自己并不聪明,想不出什么好的结论。

  再或者,最近在B站上看一个韩国制作的关于熊猫纪录片开篇就有人写到,韩国人又要说熊猫是他们的了。我当时就在琢磨难道这不是纪录片?但是我看完了大半集,明明就是清新可爱的熊猫纪录片,韩国人啥都没说。然后我在评论区看到一个人写到,每次看到说什么韩国人会不会说是他们的都想翻白眼人家说不说是他们的智商问题,你老说人家会说就是你的气度问题。我感觉自己就像从这边走到了那边。

  昨天看了一个ted,当我说话有口音时,我为什么还是要继续说。演讲者说自己给动物配音,但是被评论者批评说他就像在嘴里含着花生讲话。演讲者说他一开始很沮丧,因为每句配音,都是他录了很多次然后选出的听上去正常的录音。当然他由此想了很多事,什么是normal正常。自己的很多正常的看法其实都源于偏见,这些偏见可能来自从小到大的教育,也有是自己见闻科学建立在归纳法的基础上的,自己很多时候也在使用归纳法,看到一个特例就此当真。我正在努力改掉这样习惯。最后回到ted,演讲者最后说到,那些批评他视频的人,其实不是在批评他这个人,只是在批评他看起来不正常的现象。所以为什么我还要继续说?

  大概是因为自己不能活在别人话语中吧。前几天看李玖瑾在一席的演讲,有些罪犯之所以会犯案是因为认知错误。当别人夸你的时候其实只是在安慰你,但是有些时候自己就把那些好听的话听进去了。然后自己臆想自己真的就是对方话里中的自己,一旦别人说了不好的话,他就会受不了从而犯案。当时看完就觉得自己可能有时候真的太把别人的话当真了,特别是自己也有点认同特征,别人一夸大就完全当真了。果然还是要像叔一样,做人一定要谦虚,不要自怜。

  :最近想试试叔说的通过头,眼,脚三部分记忆法。

  《文·堺雅人:健康的日子》读后感(三):一张有趣的脸

  本来是决定这本书不写书评了,但在仔细看过一遍后又重新翻了一遍,正好昨天又看完了《Dr.伦太郎》的最终回,所以还是再说点什么吧,关于堺桑。

  说起来,到底是因为《笃姬》中的家定还是这两本随笔集喜欢上他的呢?我也不太清楚。或者兼而有之吧。演戏是他的本业,如果演技无法让人承认,关于表演的文字就难以让人信服;而才华不可多得又不只是锦上添花那么简单,跃然于纸上的这个人,既与他的表演息息相关,又超脱了一个演员的身份。所以,这本随笔虽然是可当作是演员生活的补充,但更是堺雅人这个人的印记吧。

  端午节出行,在疾驰的大巴车上看着窗外飞逝而过的白云青草山川脑子里想着含有淡泊之情的油炸豆腐;想着如同世界史讲课笔记的香烟史;想着再现小学研究课题和现在生活的同窗聚会;想着如何写一篇好的读后感和随后奉上的《1Q48》读后感;想着假如冲绳被攻占自己是否能如何重新好好立足的疑问;想着禅宗和密宗的区别、此地与彼地的意义……最后这些都成为后序里那个与香烟搏斗还在春节扭伤了腰的堺雅人。

  与《憧憬的日子》相比,这本随笔显然更好(翻译的笔力似乎也比上一本更好),与演艺无关的部分也多了起来。他的阅读量之大、思考之深,远超过我在读《憧憬的日子》时对他的估计,所以带给我的惊讶惊喜也更多。

  至少,他做到了像他希望做到的一样——作为一个读者,我觉得这是一本有趣的书。从这本书里,我至少更加确定了一件事:如果你的生活太过无趣,那是因为你本身就是一个无趣的人。

  在一个无趣的人眼里,他很难发现什么东西具有长久趣味,即使贪图一时一地的新鲜,那种快感也是转瞬即逝的。而在一个有趣的人眼里,也许并不存在什么真正的无趣之地。让自己、让身边的人、让生活变得有趣其实是一种很高级能力,也许有人在这上面的天赋更多一些,但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讲,它是一种需要反复的探索、寻找和自省所得到的的领悟,甚至是在历经了很多的失望之后才能得到的心境

  堺桑的眼睛总是带着微微笑意。昨天《Dr.伦太郎》的最终回中,院长说:“你是在笑我吗?”堺桑笑着说,“并没有,我只是天生长一副笑脸。”(编剧不愧是他的忠实粉丝。)剧中他的回答许可以作数,然而,我觉得,这样的一副笑脸,更像是用后天表情锻炼出来的吧。面对过无数笑不出来的时候,面对过无数无趣的时候,最终在笑容里,成为了笑得出来的有趣的时光。这笑容,既是盾牌和铠甲,也是宽容柔软

  有着这样一副笑脸的堺桑,想必也是个有趣的人吧。能够听一个有趣的人说说话,也是人生的乐趣之一呢。

  《文·堺雅人:健康的日子》读后感(四):一个恭敬谦逊,又趣味十足的人

  如果是不曾看过堺雅人之前电影或是日剧的人,单单只是看书的封面和里面的插图肖像,会觉得,什么嘛,堺雅人实在是一个不能再普通的人了吧。

  是噢,憨憨的面相加上不加打理的头发,还有总是感觉很拘谨很真诚的笑容,像极了他一向扮演的电影角色,《金色梦乡》,《盗钥匙方法》,《两个穿运动服的人》等。他所饰演的角色都是平凡卑微但又善良真诚且充满正义感的人。虽然我是看完《半泽直树》跟《Legal High》这两部表现力爆棚到过剩的日剧之后喜欢上雅人叔的,但总能在他脸上捕捉到满满的温柔,然后看完这两本书,果然,雅人叔本身就是那么样的一个人嘛。

  两本散文集主要是雅人叔前几年应一个专栏相邀,每月写一篇文章刊登连载,最终整理成册。对于其中的文章,大多是他在拍戏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好玩的人,有趣的事以及一些奇怪的思考。堺雅人一直强调自己并不是一个专业的作家,写的东西不好实在是感到抱歉了。但实际上他太低估自己了,这绝对是一部轻松有趣而且充满智慧的随笔。

  之于写作,最重要的应该是亲和力了,不然总会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距离感,堺雅人即使是文章里吧,也充分继承了日本人谦逊恭敬的性格,有时甚至恭敬的让读者都觉得不好意思起来。就像在回忆的过程中,很多事情都变得模糊了,记忆觉得也“不知从何时起”。于是马上觉得很不负责任,“不,我要好好回忆,不能总说‘不知从何时起’这种模棱两可的话了”。于是回忆起自己,“大约是在二00七年的春天吧,听说出演的电视刚里有床戏的镜头,我赶紧报名参加了一个健身俱乐部。当办完了所有的入会手续,在第一次训练完回去的路上,接到电话说”裸体的镜头取消了”。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刻,我恨不得把会员证从钱包里拽出来,狠狠摔到地,感觉实在太窝火了。此后,我本着必须捞回本儿来的原则,继续去健身房锻炼。”

  不过雅人叔也实在是一个有趣的人,在《健康的日子》里,能够看出他对香烟的执念但又因为工作对身体的要求,不得不进行戒烟的纠结。想念香烟的日子并不好受,“人们常说戒烟会变胖,我原本以为整件事情会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戒烟→味觉变得敏感→吃嘛嘛香→变胖‘。但实际情况却不尽相同,至少我个人戒烟的时候变成了:’戒烟→失去了乐趣→只好把全部兴致都放到了吃饭上→变胖‘。刚开始戒烟的时候,还掺杂着这样的情况:‘饭后一袋烟的逍遥消失无踪→完全不知道何时停止吃饭为好→拖拖拉拉地吃个不停→变胖’。”

  对于香烟的思念甚至让他思考并研究出了一部微型的香烟近代史,并且研究了众多文化名人的抽烟史,比如音乐方面,巴赫和莫扎特都是吸烟的,思想史方面,虽然不知笛卡尔是否吸烟,但那句有名的格言“我思故我在”,或许是一边吸烟一边想到的也未尝而知,日本文学方面,森鸥外和夏目漱石等文学家都是酷爱抽烟,而大多电影名作,也都是在香烟的缭绕中诞生的。近代文化史的起源时间与香烟的产生时间又密切相连,也许可以说香烟催生出了近代文明呢。这是怎样的对香烟的一种执拗的爱噢。

  在饮食方面,雅人叔也会为看低了油炸豆腐而心存羞愧,或是对味增拉面的价值观深深感慨,思考同样无处不在,“当被问到“你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时,现在究竟有多少成年人能够马上回答出来呢?比如说我很爱吃寿司,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会只喜欢’某某店的寿司‘’哪里哪里的原料‘,好像只能有条件地喜欢某些东西了。 ’哎呀,便利店里卖的铜锣烧果然不怎么样啊……‘如果哆啦A梦说出了这样的话,会让人觉得非常无聊。果然,我们还是希望哆啦A梦一提起铜锣烧就能够无条件地兴奋起来"。

  雅人叔之前有为NHK拍过纪录片《新丝绸之路》,因此特地在西安生活了一段时间,对西安的美食也是赞不绝口,这让我心里还有一点小开心,感觉像是自己亲身招待过雅人叔一般,哈哈。

  在《憧憬的日子》里,堺雅人对“品”的思考让人印象深刻,起由是因为在大河剧《笃姬》中扮演将军的角色,而导演对其提出“充满激情,但,要品行优雅”的要求,堺雅人一开始表示束手无策,之后通过《品》《守》《家》三篇文章仔细的思考了何为“品行"。

  在第一篇的《品》中,堺雅人对“充满激情但品行优雅”毫无头绪,想来“品行优雅”似乎只会与“高贵门第”产生共鸣,如果“品行优雅”是与生俱来之物的话,那即便是努力学习知识,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习得。这样思来想去,甚至觉得就“品行”进行思考这件事本身就不是有风度的行为。对此他感到十分困扰。

  而在《守》中,堺雅人认为“品行”在于对“礼仪”“慎重”等规矩的尊重,在于继承并且恪守来自于渊源历史中的各种规矩,而“遵守规矩”通常伴有一定对“自我”的牺牲。真正“品行优雅”的人,大概不会意识到自己的优雅吧,他们认为自己所遵守的规矩是理所当然之事,并不期望以此换取人们的回报。

  在《家》中,堺雅人又深层次的思考到,“品”并非遥不可及,相反其存在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或是代代相传的家业,或是祖父母端庄的坐姿,其实“品”之如花,盛开在各种的土地上,而我们所能做的,是将能够习得的“品”尽量网罗在一起,如盔甲般裹缠在身,若能转化为我们的皮肤,甚至传承给我们的后代,那实在是幸运的事。

  堺雅人对于“品行”的思考过程不可谓不是殚心竭虑,如此认真严肃的审视这一问题不仅仅因为是工作上的要求,其实更能窥见堺雅人本身对于传统文明的尊重与对古典文化的传承,就像本身就谦谦君子气质的雅人叔实际上在憨态可掬的笑容里,眼神中不可忽视的真诚也总会让人对其也抱以敬意。

  而对比堺雅人对“品行”的理解,他本人又何尝不是一个品行高尚的人,表演时候恪守敬业并且始终热忱,更难得可贵的是他对生活的思考,无论是拍摄间隙或是日常休息,思考都从未停止。思考带给我们勇气,读书赋予我们底蕴,正如堺雅人所说,“语言与心灵无法契合,导致其轻飘飘的浮在半空之中,轻率又肤浅,慌慌张张的试图让其与肤浅的语言合上拍,只好去粉饰心灵,难免让人有一种本末倒置的疲惫感”。

  有些书读完之后会让你觉得,“能够读到这样的书,实在是太幸运了啊”。那这两本书,我读完之后就是这样的感觉。

  《文·堺雅人:健康的日子》读后感(五):俳优 役者 文人 堺雅人

  初初对于堺雅人的了解,来自于他在大河剧以及和我团的一些共演,包括《三角迷踪》,《笃姬》,《新选组》,《南极大陆》等;也看过一些他主役的电影《南极料理人》,《丈夫得了抑郁症》,《结婚欺诈师》等等。对于他特有的演绎方式和招牌式的笑容一直颇具好感。2012年,一部《legal high》让他一夜之间突然爆红,也在中国的日剧迷中收获很多粉丝。那年他凭借《盗钥匙的方法》受邀参加上海电影节,我和妈妈也凑热闹的趁着正好要去虹桥机场接朋友之际顺便去给他和广末凉子姐姐接机。还记得那天在机场,许多盛装少女几近疯狂地呐喊奔跑,而我只能远远看到他无奈的身影,也正因如此,广末凉子和影片监督内田贤治落单,反而让我近距离跟着一起走了好长时间...

  话说回来,从《legal high》之后,雅人叔又凭借《半泽直树》成为日本当之无愧的戏剧之王,去年又娶了大美女大女优菅野美穗,可谓真正的人生赢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雅人叔,其实却是非常有文人气质,极具内涵和小知识分子情结的“文人”。一直知道雅人叔给杂志连载的文章集结出版了两册,无论从装帧到内容都很是喜欢,无奈对于日语阅读仍然是外行一直没有机会拜读,如今借着雅人叔在中国大红之光,人民文学出版社对雅人的两册随笔引进出版,虽然中文版的装帧设计实在难以恭维,所幸翻译水平还是极具良心,马上迫不及待读完了《健康的日子》一册。

  雅人的这些随笔虽然都是简单的小文,但是几乎每篇的内容都闪闪发光。一方面他会用平实的笔触描写一些役者的工作日常,让剧迷对于演戏这项工作加以了解;一方面他又会旁征博引把一些生活中的小事联系到文化艺术哲学;同时,还会记录一些共演者的小趣事。能够读到这些文章,真是剧迷的福气。

  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些内容包括雅人在角色塑造方面对身体的重视,不单单通过动作表情声音,而是连身体状况都会根据不同的角色进行有意的改变;还有谈到台词,无论雅人演律师银行员还是历史人物都是如此如鱼得水,他却说关于记台词实在没有任何技巧,就是通过死记硬背,并且在表演中的用心设计;甚至关于看剧时感觉很简单的吃饭片段,雅人也告诉我们其实在表演中要掌握吃饭和对白的节奏,其实也是通过了很长时间的练习才掌握到其中的诀窍。

  另有一些章节,描述的内容完全让人惊艳,如《香烟与近代》,完全就是一篇小小的文化论文;还有关于坂本龙马其实并不擅长剑道的推论;关于把所有人分成“俳句型的人”和“短歌型的人”;还有《雨和卡拉马佐夫兄弟》兄弟中,把卡拉马佐夫兄弟三人性格中大哥的帅气洒脱,二哥的聪明,三弟的善良比作三原色,只要把他们组合搭配起来,就能塑造出大多数人物角色--借用更通俗一点的例子,《多啦A梦》中的胖虎,小夫和大雄也可以起到三原色的作用。这些都是一些多么有趣的视角啊...

  其实,我并不是堺雅人的脑残粉。对于他在影视之外的了解仅限于他在《SMAP X SMAP》中和我团的一些交流:为了当演员从大学辍学,和老家几乎7年没有联系;兴趣是养苔藓;不擅长上综艺节目;对家乡宫崎非常热爱...而大本命稻垣吾郎的前女友成为雅人妻子的事情也多少让我对他感觉有些微妙。但,无论如何,还是会继续拜读他的文学作品,拜见他的影视作品,并且支持这个天生不是爱豆的俳优,役者,文人...

  《文·堺雅人:健康的日子》读后感(六):论文科生演员的素养

  这里面会有一些书摘。

  话说,一位演员是会因为扮演过许多角色,而在看问题上有更多的角度的,对吧?也可以这么说,演员这个职业其实要比其他职业更敏感、更有新想法。但也因为要去扮演很多角色,一段时间用力在一个类型的“性格”上,之后又远离了那种性格,演员的内涵也更容易有一种“一开始很有有趣,久而久之却发现有点沉闷呢?”

  ———随便瞎想的。

  雅人叔在“‘自由研究’之研究”中说自己是文科类的学生,他的随笔看下来,也给我一种亲切感,因为我也是文科生,而且他也表现出在历史方面的兴趣,比如在“香烟与近代”中把文化史划为吸烟以前和以后,这样的想法也让我觉得有意思——“几乎所有的画家都是吧嗒吧嗒吸着烟管的形象”,这句话乐死我了(参见梵高自画像)。在“慎藏与龙马”中,“龙马并非剑术高手”,“如履薄冰”里面对联合国的幻想。

  还有,一些好玩的事情。比如“读后感”里面,写到他小时候写了一篇《忍着龙剑传》的读后感(玩后感才对吧),他已经预感到会挨批甚至想好了应对老师的借口。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小学有一段时间要求一周交三页毛笔字,我实在觉得这个任务耽误了我玩耍的时间,一次不耐烦的就在里面写了些骂老师的话,但那时还自作聪明地使用了首字相连的方法,结果,还是老师走过的路比我吃过的饭还多。

  书里还有一些会让人笑喷的自嘲,比如”这就是传说中的小人的最高境界了吧。“在”后记“里面,写到自己重新香烟和对假香烟上瘾的地方,带着调侃的自嘲——”混账东西“。

  读随笔什么的最适合有时间有闲情随手抓起来就看,有事的话顺手一搁了。

  《文·堺雅人:健康的日子》读后感(七):我的人生,卡在了奇怪的地方

  仍然记得当时读这本书的情景:

  北京开往上海的高铁上,一个人坐在靠窗的座位。车厢内适宜的温度和周围人吵吵闹闹的白噪音,恰好营造了一个于我来说真空的环境。转头看向窗外,是不断流过的风景,树木村庄城市飞驰而过,仿佛将我周围的时间定格。

  那是一种时光流过皮肤的感受,你冷冷的定格,其他人谈笑风生,窗外的一切在退后,消失,好像坠入了无尽的黑洞。仿佛周围只有丁点光量,让你感受到,我依旧存在,存在在不知道是哪一个次元的世界中。

  我的人生,好像卡在了奇怪的地方。

  逃离了北京,竟然为看到阴天而感到惊喜。

  毕竟,北京的天是分不出雾霾和阴天的,总是灰色调,连饱和度都不曾改变。但眼前,可以明确的感受到,天,阴了。层层叠叠的云,随着时间向后滚动,有层次的,有浓淡的,看的清细节的,流过窗外,随着时间消失。

  于是很容易的失落起来,是没有原因的。

  然后想起手上的书:这样的人生,真是让人羡慕啊……

  一直避免轻易产生羡慕这种感情,毕竟私心总是会偷偷出来,太容易演变成嫉妒了,然后就是纠结很久的恨。

  但这次不同,会很直接的承认我羡慕他。毕竟能在每一个值得纪念的节点,有点东西留下,等到哪天不再勇于面对未来,还可以拿出来,祭奠下虽然过去却不曾忘记的人生。

  而且这个看起来谦逊善良的人,竟然真的很认真的思考着人生,思考着自己的事业,不断提醒自己要向前。

  而我,也许真的会在某天,面对这一无所知的过去,不知所措。最终成为自己定义的失败者。

  《文·堺雅人:健康的日子》读后感(八):【memo】关于温柔和喜怒哀乐

  雅人叔是个对生活、演戏很有自己思考的人。这两本书闲下来不妨翻一翻,并不一定普适,但也提供了一个看待事物的角度。感觉相识已久,喝着下午茶闲话家常。

  《健康的日子》更多是演戏相关的,一边看一边回忆他的作品,想一想他在作品中的表现,也甚是有趣。里面提到他自己会特别在意身材,揣摩这个角色应有的胖瘦,然后增肥或者健身。作为观众,其实是很难感受到衣服下面的躯体的微妙变化的,因此愈发觉得此人有趣。

  扯远,回到《丈夫得了抑郁症》。他写了好几篇,其中有两篇是考证“優しい”和“喜怒哀乐”。

  首先是“優しい”,本来的意思是“痛苦,感到丢脸,羞愧”,乃至到了身形消瘦的程度。随着时代的迁移,被赋予了风流倜傥、优雅得体的意思,可能是从“关心、挂念”——“为了周围的人和事,大量消耗内心的卡路里”这层意思衍生的。现在这个词变成了“温柔、体贴”,也指的是“能够体谅别人、抑制自己的刻薄”这样的状态。这样想来,抑郁症患者也是总在内疚,责备自己而不是指责他人;总是感到不安,因此急剧消瘦下来。他们也是在消耗着内心的卡路里,可以说是最最“温柔、体贴”的一群人了。

  (当时看到这里,简直无语凝噎,这世间对抑郁症患者虽有诸多解读和理解,但用最最温柔体贴来形容,雅人叔自己真的是太温柔了。)

  虽然与主题无关,就当记个memo继续引用了。

  由“憂”的考证(是头戴孝帽的人悲伤地伫立着的样子),提到加上人字旁就是“優”,是指正在悲痛着服丧的人;同时模仿其举止动作的人,也成为“優”,延伸出这样的职业。同时,如果两个人并排站着,做出滑稽的动作,这种样态就是“俳”。在中国古代,“俳優”值得是引人发笑或替他人痛哭的人,在日语中称之为“演员”。

  此后一篇的主题是“喜怒哀乐”,里面提到他对电影中的角色定位,因为过于想要积极地面对生活,不知不觉之间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分成了“好的情绪”和“坏的情绪”,“对于这种头脑的控制,心灵做出了反叛——如果说这就是抑郁的本来面目,那么庄子中的教诲‘不要逆流而动,把好坏当成同样的东西来对待’,可谓道出了康复方法的关键所在”。因而在结尾写到:不要给喜怒哀乐编排顺序。原原本本地接受,安安静静地凝视。

  ==========

  正好翻到自己的lofter,看到这篇被点赞。

  当时记这段的初衷是因为那一天有个KK饭要自杀,微博上很多人都参与了对她的挽留。但那天也因为和别人因为这件事的交谈,唤醒了自己的负面的一面。

  那天在博客里放了Dr伦太郎的图。今天碰巧看到<Orange>里那段“觉得自己担子太重的时候,不要自己勉强去扛”,也是机缘。

  当时想到了《丈夫得了抑郁症》这部电影,因此也想到了摘抄部分的这些话。

  其实之后自己当时也打了长长的一段,后来还是删了。现在已经回想不起来了。可能气话居多吧(笑

  但重新翻看这段,又有了新的力量。感谢雅人叔。

  《文·堺雅人:健康的日子》读后感(九):他的文字透露了他的才华

  最开始知道堺雅人是通过《legal high》,然后是《向日葵与幼犬的七天》,再然后是《盗钥匙的方法》,最后是《半泽直树》。

  好吧,我就只看过他的这几部作品。

  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就拿在了手里,因为我实在是很喜欢他塑造的古美门,所以我也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他对这部戏,这个角色有些什么样的感受。

  还有,书里的照片也是吸引我的原因。

  如果说,看书之前堺雅人在我心里等于古美门,那么看完书之后,这个人在我心里,可能比古美门还要可爱。

  我看到他说演一个角色的时候很在意体形,这让我有种“在意的重点不对啊叔”的感觉。讲真,叔的体形很难有质的变化吧?

  还有戒烟,我从没有觉着他是有烟瘾的人。曾听说他为了拍戏怎么怎么隐忍,这样的人自制力应该超乎常人才对,瘾什么的根本不存在嘛。现在看来,我以为就只是我以为而已。

  这本通篇都透露着叔的阅读量。他对每一本看过的书都有自己的见解,而且记忆力惊人,不愧是演员啊,可见记台词功力是多么的深厚。

  他在书里写“如果龙马并非剑豪,而是‘西洋炮术专家’”的时候,我已经自动将“龙马”替换成了“辰马”。すみませ,都怪我中的银魂毒太深,已进入晚期。这里说句题外话,叔,其实我一直期盼着你能出演银时来着。

  啊,写到这里我突然开始留意,我的这篇算是读后感吧?说起来我跟叔在写读后感这事上,也有相同的纠结呢。每次总想写一篇“好的”读后感,但是却不知道“好的”读后感该是什么样子。这可真叫人为难啊!

  叔的视力很差。嗯,难怪总是看到剧中的他习惯性眯眼,怎么办?有谁知道有什么恢复视力的方法吗?

  还有,唱歌。《legal high2》第一集开头,叔对着镜头边唱边跳的画面,至今在我脑海中萦绕。叔写这本书的时候大概不会想到,从来不愿在人前独开嗓音的自己,有一天会需要对着演出镜头,不仅将嗓音,还要加上舞蹈表演给全球各地的观众看吧。

  最后,放一句书里我喜欢的一句话吧——“Hold on tightly,let go lightly.”虽然这句话不是出自叔所创,但是叔对这句话的意译让我有了新的理解。

  《文·堺雅人:健康的日子》读后感(十):迫不及待

  话说回来,从《legal high》之后,雅人叔又凭借《半泽直树》成为日本当之无愧的戏剧之王,去年又娶了大美女大女优菅野美穗,可谓真正的人生赢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雅人叔,其实却是非常有文人气质,极具内涵和小知识分子情结的“文人”。一直知道雅人叔给杂志连载的文章集结出版了两册,无论从装帧到内容都很是喜欢,无奈对于日语阅读仍然是外行一直没有机会拜读,如今借着雅人叔在中国大红之光,人民文学出版社对雅人的两册随笔引进出版,虽然中文版的装帧设计实在难以恭维,所幸翻译水平还是极具良心,马上迫不及待读完了《健康的日子》一册。

  雅人的这些随笔虽然都是简单的小文,但是几乎每篇的内容都闪闪发光。一方面他会用平实的笔触描写一些役者的工作日常,让剧迷对于演戏这项工作加以了解;一方面他又会旁征博引把一些生活中的小事联系到文化艺术哲学;同时,还会记录一些共演者的小趣事。能够读到这些文章,真是剧迷的福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