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篇

2018-07-07 04: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篇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本由迟子建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30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一):听见你的声音

  刚看到这个题目——“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时候,有点纳闷,为什么是右岸,而不是南岸,这个右是怎样界定的,按照小说叙述,应该是面朝东方指定的右,可是为什么是面朝东方而不是西方?这个问题我没有想得很通透作者有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也许,这个古老民族永远面朝东方,在最接近光明地方!听见你的声音,透过浓密树荫,跟着驯鹿,你会听见木库莲的声音,那便是我追寻的地方。这本书是从一个酋长女人的出生叙述到其九十高龄,其间跨度九十年,可能有人说依照这样的长度仅仅用二十万字叙述未免太过草率,但是基于他们变故甚少的生存环境与世隔绝状态交际甚少的习惯,慢节奏自然不会费很多笔墨,所以我倒认为这个长度是合适的。

  我在读第一次读迟子建的小说《白雪乌鸦》的时候就意识到她常用的一个句式——“如果说······那么······”,真的频率超级高,作为一个强迫症读者自从注意到这一个细节之后真心不舒服。但是这是作者的习惯,无可厚非。另外,这个民族的名字也太难记,我甚至读完就忘掉各自的名字,只是在脑海中用相应情节引出相应的人。只是希望以后我不再过多关注这些细枝末节东西

  读这本小说之前我把其中的群体当成不食人间烟火的民族了,也就是说外界没有任何联系政治文化经济皆是如此,但是后来我发现自己错了,政治有联系,他们至少有那么一点国家意识,有点报效祖国效忠军队想法,经济也有,他们一直在进行着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只是这个运行模式可能古老一点,毕竟没有流通货币,文化联系可能稍微小了一点,但文化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不易察觉潜移默化存在,很难得出结论简单地讲他们的伦理道德和外界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的。另外,他们的宗教是一种小众的宗教,信奉玛鲁神,类似神父或者喇嘛班禅的叫萨满,萨满在这本书是神奇的存在,神奇是相对于读者和当时外人而言,他们的认知中这种神奇可绝对是本该存在。除此之外,我喜欢这本书中涉及的一系列意象单调而又美好——木库莲、驯鹿、乌力楞、希楞柱······他们是鄂温克民族的代名词

  得知本书的题材后,几乎所有人都能确定结局——这个古老的民族定要消亡,历史历来如此,读者们总不会错,这个民族到小说结束实际意义上只剩下两个人了,一个九十岁的老太婆和她的弱智孙子,他们还能存在多久呢?他们的消失就代表原生态的这个民族的消失。这真的是简单的新与旧的斗争吗?为什么旧事物总是失败?这里夹杂着人性贪婪一面,有索取,有膨胀,原本祥和自然会消亡,新与旧,归根结底也许就是这样简单。

  我所体会的东西可能比较杂碎,从细节的角度个儿漫谈一下。

  我想,本书最大的主题是“救赎”,毫无疑问,由此我想到了麦克尤恩的《赎罪》,麦克尤恩给出的书名就很直白,诚然,与赎罪有关,而本部小说有关赎罪(说作“救赎”可能更精准一点)的情节也是相当多的,主人公小时候曾经因为尼都萨满不带自己去跳神而诅咒鹿群治不好果不其然,鹿群没被治好,自己的驯鹿还被传染了瘟疫,由此引发的后果,驯鹿大量减少,父亲在外出借种鹿的时候被雷劈死,再之后,母亲悲伤欲绝,再之后,由于伦理限制母亲和尼都萨满的爱情火苗也急速熄灭,母亲随之疯了一直到死,尼都萨满也随之结束了自己颠沛孤独一生,这个民族慢慢的消减了。看到这一些后果,显而易见蝴蝶效应,而这蝴蝶,就是年少主人公放出的,她为之后悔终生。如果说《赎罪》中的主人公通过放弃大学并终生忏悔来赎罪的话,那么本书中的主人公则是通过坚守希楞柱至死来救赎。 完全可以使用广义上的“救赎”来看待这本书的其他部分,这个民族的萨满的存在就是为了救赎,尼都萨满膝下无子,他救人并不会发生哀事,后来的尼浩萨满就不一样了,她有爱情,自然有自己的孩子,我们可以看到她为了救人使自己的四个孩子失去生命,还有一个因为恐惧逃离了乌力楞,直到尼浩萨满死去她才回来,生离和死别啊,这不就是救赎吗,这不是这个民族之前生生不息缘故吗?这个小说的最后,尼浩萨满故去后,她唯一剩下的孩子也就要成为萨满,可是,不需要了,没有人愿意为他披上神医,因为这个民族就要消亡了,人们不需要萨满了。刻薄的依芙琳最后也终于善良,她用自己最后的气息治好了尼浩孩子头上的烂疮,这是小说中比较令人感动的存在吧,在此之前她已有改变,在汉人过来为大家体检送药的时候,她说,以后尼浩的孩子不用死掉了,因为有药了,用不着跳神了,是啊,不光是尼浩为之流泪,读者也无不为之动容啊。

  为什么吉田要尼都萨满跟他走的时候他是死去而非严词拒绝呢?按照一般的套路来讲,讲故事的人可能会让萨满拒绝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刚正不阿,但是我觉得本书中设定的“死去”更胜一筹,因为萨满心中的坚定热爱以及正义是不争的,是不需要证明的,就像严歌苓所说的中国女人不需要救赎一样,鄂温克的萨满甚至鄂温克的全体活物都不需要救赎。

  关于爱情,本书中的爱情线比较乱,原因也很简单,这个群体比较小,通婚受限异性受限,圈子小了,在选择配偶情况下很容易重合,由此也容易引发爱恨离合。不过我觉得没必要全部罗列下来,我只拣有话说的。依芙琳和坤德,依芙琳骂了坤德一辈子的懦夫,坤德年轻的时候同样是个不错青年,爱上一个蒙古姑娘,基于父母逼迫而同依芙琳成婚,依芙琳得知后自然不能忍下,从那以后不再对坤德好言好语,分床睡觉,讥讽不断。大抵她觉得自己成了将就而感到愤怒,她一生好强自我,后来逼死了自己的儿子,在丈夫威严重启使她再次怀孕之后她选择流产,烈女子是也,我甚至想赞美她。达玛拉和尼都萨满,我更倾向于认为尼都萨满和弟弟比试射箭的时候是故意射偏的,一边做到了不认输姿态高,一边做到了没伤到弟弟的感情顾全了大局,可这就造成了他一生的孤独,直到他死他都是一个人,在弟弟死去后基于伦理而不能和达玛拉在一起······

  拉吉米对马伊堪的占据在我看来是这本书中非常令人痛心的部分,马伊堪去世之后又让自己的儿子西班代替了自己,可是多么悲哀啊,美丽的马伊堪的一生是短暂而又没有快乐的。但基于拉吉米的经历不能对他太过责怪,只能说,命运弄人。

  安草儿的儿子在外面的世界变成了流氓,如果一直呆在乌力楞会发生这种情况吗?我认为不会,因为这个民族最坏的人也没有做出这种总是加害其他人的事,这本书在倡导一种性善论,只是,出去,你会变得浮躁,恶的一面也能被建构。

  这本书也很容易联想到阿来的《尘埃落定》,同样来自一个古老的民族,这里的萨满让我联想到那里的传教士,只是他们洞悉世界的方式不一样,萨满看似天生顿悟,带着民族的荣耀感,传教士带着一副经历坎坷之后通透一切的模样

  不长的书,有很长的故事,我不知道以后消亡的,还会有什么,只是,我祈祷宁静在人的心中永远能有一个角落。听见你的声音。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二):简单的驯鹿民族,美丽幽默比喻

  去过大兴安岭很多次,也听过这本书很长时间,一直没有机会让我的真实体验和书中的故事结合在一起,直到前几天去广州从白大妈那里拿到了这本书。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书开篇的这句话不亏是作者费心想出来的,就像《情人》那句著名的开头一样,瞬间就能带着读者进入情境。这句话奠定了整本书苍凉基调,也勾起了我看下去的欲望。(我还想到了《呼兰河传》中的那句“严寒大地冻裂了”)

  作者所描写的鄂温克的民族性格就像个孩子,爱憎分明喜欢就在一起,憎恨就一直诅咒。如果你抢先在我面前表白而娶走了我喜欢的姑娘,我们全家都会恨你,天天诅咒你,直到你遇到大灾大难唤醒了我的良知,才有可能原谅你。书中这样的故事太多了,而且这种忌恨伴随着他们人生的很长时间。而他们又是很善良的,萨满明知道救一个人就会失去自己的孩子,含着泪也要救,甚至不是同族的人。他们也是很团结的,同一个部落的人,大家都可以生活在一起,住在同一个希楞柱里,彼此互相照顾

  作者的语言简练,叙述不拖沓,整本书读起来非常顺畅,故事虽然没有太大的跌宕起伏,可还是看得人惊心动魄,为书中人命运捏一把汗。

  对于《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作者喜欢用多种多样美丽幽默的比喻来描写事物,生活和人物。我摘抄了一些我最喜欢的几句记录下来。

  “伊万的手出奇的大,他若是将双手开放膝盖上,那膝盖就像被粗壮儿绵长的树根覆盖缠绕住了”

  “他们为了那片刻的温暖和痛快,把金子撒到女人身上,妓院的生意跟夏季的雨水一样旺盛

  “白色的驯鹿在我眼中就是飘拂在大地上的云朵”

  “他那斑白而稀疏头发和同样斑白而稀疏的胡子纠缠到一起,使他的脸孔看上去就像罩了一层灰白色的地衣,让人疑心他是一棵腐烂的树”

  “我们从太阳当空的时候出发,一直把太阳给走斜了,才到达新的营地”

  “在水中行进时看岸上的树木,个个都仿佛长了腿,在节节后退,好像河流勇士,树木是溃败的士兵

  “北部森林的秋天,就像一个脸皮薄的人,只要秋风多说了几句,它就会沉下脸,抬腿就走”

  “我打开鹿皮口袋,里面的物件就像久已不见的老朋友一样,纷纷与我来握手了。我刚碰过鼓槌,桦皮刀鞘就贴向我的手背了。我刚把扎手的银簪子拨弄开,那块冰凉的手表就沉甸甸地滑入了我的掌心了”

  “进了花瓶花儿就像一个姑娘找到了一个可靠男人,显得更加的端庄和美丽”

  “她端着碗的手就像遇到寒风的火苗一样,一直哆嗦着”

  “獐子是林中长得最难看动物了。它黄褐色毛发粗糙,但胸脯那里会有一道白色,好像它终日为自己预备着一条白毛巾,等着擦汗”

  “在那片辽阔而又寒冷土地上,人口稀少的他们就像流淌深山中的一股清泉,是那么的充满活力同时又是那么的寂寞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三):爱的悲凉

  迟子建的文字,总有一种催人泪下魔力。没有歇斯底里的悲愤与痛哭,疯狂与怒吼。取而代之的,是简洁优美华丽而又绝望,悲凉。如同黑暗之水缓缓注入黑夜明月星辰渐渐融化,变得苍白无力。不同于《树下》的哀伤,《额尔古纳河右岸》带给我的更多的是心灵震撼。除了无尽的悲凉,还有旷世的爱与感动。拉吉达、瓦罗加对“我”,林克对达玛拉的爱情;瓦立楞族人之间的友爱;萨满妮浩用自己孩子换取陌生人生命的大爱;族人对外来民族甚至是偷盗者的爱与宽容;族人对驯鹿、熊以及大自然的热爱与尊重……可是在这个“爱的世界”里,死亡、绝望与温暖、感动同在。他们爱得悲凉而哀伤,执著却绝望。

  关于萨满,关于宿命,关于自然之神,我始终半信半疑。我相信悠悠天地间会有另外一个世界存在,那里有上帝和人死后的灵魂。因此瓦立楞的上空永远充斥着忧郁的死亡的气息,而爱与信念并不能阻止它的蔓延。

  当90岁的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向我们娓娓道来,我想,我们都相信这个部落确实存在过,而在以后的日子里,它将永远消失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他们的灵魂亦不复存在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个古老而原始少数民族鄂伦春族。那里的每一条河流代表一份希望,每一片草地孕育无数的生命,一颗白桦,一滴露珠,一只驯鹿,一块岩石……都是太阳神,雨神,雷神,自然神,水神,山神,地神的旨意,这里的人们怀着崇敬与敬畏之心生活在丛林深处。他们为每一座山川河流命名,唱着山川河流神灵的颂歌,跳着自己的舞蹈,喝着驯鹿奶茶,男人狩猎女人织布染布,生病了请萨满跳神.......他们平静地迎接新生命,坦然接受一个个生命的离开,因为他们相信,一切都是神的旨意。而萨满知道一切。

  尼都萨满是“我”记事开始的第一个萨满。萨满,即在族人们心中能够与神对话的人。而事实也如此。尼都萨满能让驯鹿在一夜间无缘无故死去,从而换取族人的生命。尼都萨满去世后,弟弟鲁尼的妻子妮浩成为萨满。被神选中成为萨满是莫大的荣幸,但鲁尼也为妻子跳神时承受精神之苦而心疼。对妮浩来说,成为一个尽心尽责的萨满就必须是一个自私而失败的母亲。妮浩一生有五个孩子,其中的三个便是为别人而死,其中还包括一个未降生婴儿。当她开始跳神时,妮浩犹如天使一般,身子轻巧,没有任何杂念和私心。每次从一开始她就明白,神需要索取一个人的性命,所以若果救了那个人,就必须用自己孩子的命来抵。可是每次妮浩都流着泪,义无反顾的救那些熟悉或陌生的人,好的和坏的人。儿子果格力从树上摔死,于是异乡人被救活了;女儿交库托坎被毒蜂蛰死,于是罪该万死的马粪包捡回了条命;偷盗驯鹿的人被唤了回来,可是妮浩腹中的胎儿已经死去;儿子耶尔尼斯堤被洪水卷走了,但这回,换回的是自己的性命......于是女儿贝儿娜在万分恐惧中逃离了瓦力楞,不知去向。妮浩不是不知道,只是她说,她是萨满,她不能不管自己的孩子。跳神的时候,她不是自己孩子母亲,而是千千万万人的母亲,所以她不能见死不救。于是一次次抱着自己孩子的尸体以泪洗面。很长一段时间里,妮浩随身带着麝香,她不愿自己的孩子成为牺牲品。这样旷世而伟大的爱令人感动也让人流泪,妮浩那么用力地爱着身边的人,所有熟悉的,陌生的,好的,坏的人,不管值不值得,她只知道不能见死不救。可是结果总是以自己孩子的生命作为条件。最后,妮浩在一场求雨中体力耗尽而死,而大雨滋润了万物。

  伊芙琳一生被困,坚硬得像块化石,无情无义,不悲不喜,却说对了一句话:“你爱什么,最后就得丢什么;你不爱的,反而能长久地跟着你。”达玛拉爱林克,而林克被雷电劈死了;伊万爱娜杰什卡,而娜杰什卡带着孩子逃走了;“我”爱拉吉达,拉吉达在驯鹿背上冻死了,爱瓦罗加,瓦罗加被熊拍死了;杰芙琳娜爱达西,达西自杀,杰芙琳娜殉情了;妮浩和鲁尼爱他们的孩子,而他们的三个孩子都死于不是意外的意外;拉吉米爱马伊堪,马伊堪自杀了......伊芙琳恨坤德,她逼得自己的孩子金德上吊自杀,被丈夫坤德虐待,为报复而滚雪地流产,最终陪在她身边的仍然是坤德。在瓦力楞,每个人的爱情都是传奇而浪漫的。“我”遇到第一任丈夫拉吉达是因为迷路。当饥寒交加、赤身裸体的“我”倒在拉吉达的怀中时,彼此的眼神都认定了下半生陪伴的人。拉吉米为了“我”来到瓦力楞。他和族人哈谢,伊万,达西等一起上山打猎,一起被日本人驱赶下山奴役又回到山上,一起生儿育女,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然而死亡来得悄无声息,这个健壮而俊朗的男人却因为疲惫在驯鹿上睡着而被活活冻死。爱情的灯火从此熄灭。当”我“遇到生命中第二个男人瓦罗加时,一股亲人般的温暖是他们结合。瓦罗加是一个诗一样的男人。他是另一个瓦力楞的酋长,为了他深爱的女人放弃酋长的荣耀。瓦罗加用柔情似水的感情给了”我“第二份爱情。这份爱情来得真实却浪漫,美好而温暖。然而瓦罗加却在一次出行时为了保护朋友死于熊掌之下。

  在这个弱小的民族里,人们爱得如此美好。然而,死亡一直弥漫在瓦力楞上空。孩子,女人,男人,老人,驯鹿......相继死去。自杀,误杀,溺水,摔死,冻死,病死,老死,难产而死,酗酒而死,被熊掌拍死,被雷电劈死,甚至被蜘蛛吓死......死亡的阴影里始终没有透出一丝生的希望。一群热爱自己,善良真诚的人不应该生活在如此绝望的死亡中,一个热爱生命,向往未来的民族难道没有未来吗?神的旨意,是是用一个潮气蓬勃的生命换取另一个人的生命吗?当日本人亲眼看到尼都萨满在几分钟内让他的马倒地时,他害怕了。萨满的神力真的能为所欲为吗?瓦力楞的人们相信萨满,所以当生命逝世的时候,他们从来不怨天尤人,不呼天抢地,他们只是将这份悲伤化作无声地沉默,无形的痛苦。因为他们尊重神的旨意。他们对驯鹿、熊、以及草原上的所有生灵都怀有敬畏之心。我想,他们是最热爱生命,最懂得生命的人,那么为什么要夺去这些生命,他们爱的如此深情,却换来深深的绝望。

  我想,这并不是神的旨意。当瓦罗加说孩子需要在外面上学,从书本学来一个光明的世界时,这个酋长的女人告诉我们:“光明就在河流旁的岩石画上,在那一棵连着一棵的树上,在花朵的露珠上,在希愣柱尖顶的星光上,在驯鹿的犄角上。如果这样的光明不是光明,什么会是光明呢?”在瓦力楞这个封闭的部落里,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并不是外界所谓的知识,维持瓦力楞民族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的是他们民族的精神以及狩猎的生活技能,而并不是所谓的书本知识。他们没有文字、不会汉语,不懂天文地理,却深深懂得生活的真谛,那就是爱。当他们爱的力量无法与外界的所谓的先进对抗时,死亡的阴郁弥漫在瓦力楞上空。他们爱得用力而绝望。最后,深爱的族人相继离世,新的一代融入汉民族,瓦力楞只剩下以为最后一名酋长的90岁女人。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四):一路向下!!!

  阅读《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整个过程和独特体验,与以往任何一次阅读都不相同:开始十几页我认为这是一部杰作,并且预言这一定是迟子建最好的作品,尽管迟子建写过好几部长篇以及众多的中短篇,并且都很有名,尽管除开《清水洗尘》《亲亲土豆》《酒鬼的鱼鹰》、几篇散文以及《北极村童话》的一些片段外我都没有读过,但我还是凭着直觉,认为《额尔古纳河右岸》绝对是迟子建最好的作品。

  显然,《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最好的作品无疑,获得茅盾文学奖,也绝非是茅盾文学奖为迟子建加冕,相反是迟子建为茅盾文学奖增加分量,为茅盾文学奖长脸。但读完这部作品以后再要说这是一部杰作,我就要抽自己的耳光了,怪自己太自负,只读了十多页就敢乱揣测,忙着“投诚”,一通乱赞;怪自己太性急,没有读完,就忍不住发表观点,自以为自己是那相马的伯乐、月下追那韩信的萧何。

  简单来讲,阅读《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过程,是刚开始燃起的激情被不断熄灭的过程,是最初产生的好感被逐渐抵消的过程:越往后读,越想放弃;越往后读,越发模糊。小说刚开始提供的陌生化,逐渐熟悉起来,熟悉到你熟视无睹,熟悉到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好比蔡明和郭达曾演过的一个小品:蔡明让郭达拉手,郭达拉住她的手,蔡明还说拉手,郭达说我拉了呀,蔡明说拉了吗?郭达说拉了,蔡明说我怎么没有感觉呢?

  按常理讲,迟子建选择山民鄂温克人的百年沧桑作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书写对象,题材本身对于当前读者来讲就很新鲜,就会以陌生化的形态出现,可是到了迟子建的笔下,这些山民的生活除开外在的吃穿住行不一样以外,其思想、其情感、其思维、其逻辑,均无该民族的特色。我边读边思考,问题出在哪里呢?很快我就明白了,迟子建应该是以一个成熟作家所具备的创作素养,以她一个汉族人所具备的情感和思想进入小说当中,潜入她虚构的小说世界当中去,代替小说人物思考生活,帮助人物经历人生。因此,题材本身提供的陌生化很快被稀释,题材上的优势被削弱了。

  另外,这部小说最大的特色就是频繁地结婚、频繁地生育、频繁地死人。我没有做过具体的统计,但书中死去不下二十人。这些人死法各不相同,有些人死得甚至可笑,大部分人都是为了死而死,这些人感觉不出是活生生的人,而是作者迟子建笔下的木偶,那根线始终牵在迟子建手中,她什么时候想放线就放线,甚至到书的后半部分,读者老早就知道接下来迟子建要放哪根线了,哪个人要死了。书中人物众多,能够被记住的微乎其微,迟子建着力塑造的几个人,要么是脸谱化的,要么是从生下来到死去都不变的。读第一部“清晨”还能勉强记住几个,读第二部“正午”就该忘记第一部的人物了,读第三部“黄昏”就该将里面的人物全部忘记了。

  我说里面有些人死得非常可笑,简直就是为了死而死,比如叙述者的孙女伊莲娜,我们从附在书后的《跋:从山峦大海洋》知道,这是以画家柳芭为原型进行虚构的,画家柳芭的的确确跳河自杀了,但是书中的伊莲娜又何必要非死不可呢?最让人费解的是,萨满每次救一个人就一定要牺牲一个自己的亲人,只有贝尔娜以逃走的方式躲过了“被死”。且不谈鄂温克人中的萨满是否那样神奇,装神弄鬼就能够起死回生,姑且认为作者这是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企图写出鄂温克民族的神秘文化,但是救一个人就必须得死一个亲人,这是依赖何种逻辑建立起来的呢?很多人的死明明是认为,是落后和愚昧的结果,却要将其罩上神秘的色彩,实在有些牵强。

  茅盾文学奖举办了九届,共评出了四五十部长篇小说。其中我最认可的是克隆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尘埃落定》。那部克隆《百年孤独》的《白鹿原》稀松平常得很,这一次阅读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本以为总算读到一本中国本土的原创作品,没想读到第十一页就发现,这又是一部克隆《百年孤独》的书,甚至要比《白鹿原》克隆得还要厉害。读过迟子建的中篇《踏着月光的行板》的读者一定会明白,那是对欧·亨利《麦琪的礼物》的改写和扩写。

  原本以为,《百年孤独》只会让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家们创作时战战兢兢地模仿,用以克隆自己的作品,比如莫言的《丰乳肥臀》(这部作品其实写出了中国人的精神),比如陈忠实的《白鹿原》,没想到了二十一世纪,《百年孤独》的余威仍在,中国作家们还是摆脱不了它的诱惑。只可惜同时呈现百年桑沧、风云变幻,一个吹出的风从拉美刮到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里,一个吹出的风翻不过几座小山头。

  读这部小说,我还有一种感觉,迟子建的笔法太过于单一,创作态度也过于单一。就其笔法而言,表现尤为明显,比如写到男女夜晚之事,读者既看不到他们是怎么做的,更见不出这些山民是如何操作的。迟子建似乎只会想到,鄂温克人的夜晚,男人们只会刮风,女人们只会喊男人的名字。至于创作态度和手段,迟子建不擅长渲染,一味地采取消解的方式,再大的苦难再大的悲痛,都以所谓地宽容、博大、健忘去处理,一切变得云淡风轻,就像贝壳面对沙子那样,将沙子变成珍珠。

  其实,说到底《额尔古纳河右岸》仍书家族小说,这类型小说都有一个基本模式:往往都会以陌生化、理想化、近似乌托邦的方式开场,然后以某种外在冲击(比如时代的巨变、文明的进步、战争的袭击)与之产生冲突,形成一股强大的张力,将故事的发展推向一个特别紧张的高度,进而戛然而止,这也叫作蓄势。戏剧要有冲突,小说也是如此。比如阿来《尘埃落定》,比如陈忠实《白鹿原》,比如《额尔古纳河右岸》,都一致地选择伴随时代变化而产生的新的文明作为外在冲击,以打破小说世界原有的平衡并且建立新的平衡而结局。

  阅读建议:这部小说读第一部即可,后面部分只是对第一部的重复,新的情节并未提供新的经历。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五):《额尔古纳河的右岸》读后感

  首先讲情节,读完小说,留下的东西不多。可能是我太急于读完,所以读得不够认真,没有好好体会。现在让我回想,颇有印象的情节是: 一、 在山里迷路时,主人公我袒露胸部,得以逃脱熊的追捕。 二、 伊芙琳嫁给坤德,得知坤德爱的是另一个蒙古姑娘,与坤德一家悲剧的一生。 三、 萨满妮浩救助别人家的孩子时,将牺牲自己的孩子。 其余的似乎就要很努力地想,才能想起来了。并没有感觉到民族史诗的意味。很多情节都是转头就忘了。 人物塑造更是单一的,大多数男子都是一个样子,“我”的两个丈夫基本没有差别,虽然小说里经常在强调这个差别,什么一个是风里、一个水里什么什么的,但我没有感觉出来。 作为主人公,应该算是鄂温克民族象征的“我”,形象不突出。这个问题很致命。“我”在这个故事里面似乎是很旁观者的一个存在,远远的看着,极少参与。使得作为读者的我,因为主人公的后退,而与故事也产生很大的距离。 然后小说的语言不是我喜欢的,第一页读了好几遍才继续读下去,“太软了”。一种很温柔、很温柔的语气,像圣母,像白莲花;我有点不适感。 关于民族的小说,我之前有读张承志的《黑骏马》,姜戎的《狼图腾》。《狼图腾》当时没有读完不好说,但《黑骏马》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内蒙古大草原的我这种人永远无法体味的广袤与苍凉。我产生对大草原的敬畏之心。可是《额尔古纳河右岸》没有给我这种感受。——对熊、对玛鲁神的书写,是民俗志的写法,却没有深切的宗教信仰作支撑;不能令我信服。所以在看到那些所谓神迹的情节时,我总觉得怪怪的,有迷信愚昧的感觉。 当然也有好的地方。书里处理死亡的情节我还是比较喜欢的,没有太强烈,即使是最爱的人也没有过度的激动,使我看到少数民族对生死由天的一种淳朴态度。鄂温克族人对自然的崇敬也是我由衷地欣赏的。毕竟我可能永远都做不到。对于一花一木风花雪月,我最多也是唐诗宋词式的悲春伤秋,不会是原始的自然崇拜。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六):波瀾不驚。

  在貝加爾湖(Baykal)東南,大興安嶺西北,有一條河叫額爾古納(Argun)。額爾古納河與石喀勒河(Shilka)交匯后東流,其下游被稱為黑龍江。 八百多年前,在額爾古納河以西,鐵木真在發源於肯特山(Khentii Mt.,漢時稱「狼居胥」)的克魯倫河(Kherlen)河畔稱汗,并在同發源於肯特山的額爾古納河、克魯倫河及鄂嫩河(Onon)之間的廣大地區發展壯大。後人將這三條河稱為「蒙古人的搖籃」。 大約四百多年前,居住在貝加爾湖邊的鄂溫克人,被沙皇的哥薩克驅逐,趕著馴鹿從以他們的語言命名的勒拿河遷居來到額爾古納河,進入山林中遊獵為生。 三百多年前,一紙《尼布楚條約》把額爾古納河變成了俄國與滿清的分界線。鄂溫克人的獵場自此被限制在了額爾古納河右岸。 2003年孟秋,最後一支仍在山中遊獵的敖魯古雅部鄂溫克獵民,領著他們的馴鹿,從面目全非的山林遷居到根河市的定居點。可循苔蘚而行的馴鹿適應不了圈養生活,或病或死。幾天之後他們的主人便帶著它們返回山林。——這不是他們第一次被引導定居,也不是第一次重返山林,但回不去的終究是回不去了。 2005年孟春,出生在漠河的女作家遲子建一氣呵成地寫成了《額爾古納河右岸》。次年,第七屆茅盾文學獎——我以為中國最靠譜的文學獎——頒給了這本長篇小說。 2018年孟夏,額爾古納河三千六百公里外的重慶,在出差下榻酒店附近的西西弗,正暗自埋怨書店選書水準下降的我,邂逅了鄂溫克人。 不到一周,我隨著鄂溫克人在森林裡穿越了好多個春秋。終於,在深圳目送馴鹿們漸行漸遠。——我記不得上一次這麼快讀完一本書是什麼時候了。 這本書是鄂溫克人的史詩。——或者說,絕唱。 鄂溫克是名副其實的少數民族,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其總人數不過30875人(不過與其有淵源的鄂倫春人更少,只有8659人)。他們的構成與起源和其他草原民族一樣複雜,大抵上可以劃到北魏時的室韋,也就是與契丹人和鮮卑人有關,近代還混了蒙古人、俄羅斯人甚至土耳其人。他們與滿族關係密切,曾經為大清國貢獻過赫赫武功的大將海蘭察。 那已經是乾隆年間的舊事了。在這本書裡,額爾古納河從民國初年一直流到2003年,時代像卒子一樣過了河,鄂溫克氏族卻不可避免地沉沒了。 這百年流經白鹿原,或是康巴時,波瀾壯闊,人世沉浮;這百年在額爾古納河的河面上,在大興安嶺的密林裡,卻靜得幾乎聽不到聲音。在風雨飄搖的七十年代,漢族電影放映員曾羨慕森林裡的鄂溫克人生活和諧,如居世外,瓦羅加酋長長籲一口氣,說這世上哪有什麼世外桃源。——瓦羅加當時是真心的,他為他的部落和他的家人接連遭受的厄運而憂心,可他們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正在發生什麼。在遙遠的西方,頓河畔的哥薩克的一舉一動影響了世界的未來,而額爾古納河畔的鄂溫克人卻成了陶淵明的信徒——甚至牢騷更少——他們在馴鹿的帶領下在山林中轉場,帶著敬畏之心捕獵,「安達」(俄語,商販)是他們與山外世界聯繫的主要媒介,他們做過最激進的事,就是被迫參加日本人組織的軍訓,潛入俄國替日本人偵查軍情。 有人以「魔幻現實主義」評價這本書,我卻以為書中故事裡「魔幻」有之,「現實」則少得多。若以「傳奇」論之,或更恰當,如《虯髯客傳》。——就像小時候吃完晚飯坐在榕樹下聽老人家講的那種故事。 尼都薩滿跳神舞「跳死」了日本人的戰馬,維護了部落的尊嚴;妮浩薩滿每次跳神舞救人,自己的子女必死一人,可她義無反顧;伊万葬禮上,一對白狐狸化成少女前來弔孝——這些是傳奇。達西訓練他的獵鷹「奧木列」,為他向狼復仇,最後人、鷹、狼同歸於盡;愛惹事的「馬糞包」在妮浩犧牲自己的女兒換回他的命之後,用自宮來謝罪;日本人吉田強留拉吉米在東大營演奏木庫蓮,卻在蘇聯人進攻前送走了他,拉吉米最後一次吹了木庫蓮,吉田淚流滿面——這些也是傳奇。伊萬用日本人留下的地圖幫助蘇聯人攻下「滿洲國」的若干軍事據點,這功勳後來卻又成了「間諜罪」的鐵證;當年給日本人做翻譯漢人王錄和嚮導的鄂溫克人路德,曾以他們的方式幫助過這個鄂溫克部落,建國後卻被判了很長的牢獄——這些則是現實。更大更可悲的現實是,把鄂溫克人和他們的馴鹿趕出森林的,是建國後過度的伐木,是想用「文明」來「開化」鄂溫克的好意。讀完這本書再看看03年鄂溫克人下山定居時新聞報導的語氣,感慨不已。 這本書沒有寫成《白鹿原》、《塵埃落定》、《靜靜的頓河》,未必是遲子建不如陳忠實、阿來(肖洛霍夫是不用比的了),或是因為鄂溫克人就不是那樣的。更重要的是,遲子建為我們保留了對「理想世界」的記憶與想像——即便在亂世,我們仍可以有另一種生活,遺世獨立,恬靜淡然,卻有情有義。雖然,結果也不樂觀,這種生活注定要消失的。 額爾古納河仍將流淌下去,馴鹿也終究會找到越來越少的苔蘚,但鄂溫克人已經離場。Encore也不會再有了。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七):陪伴北方之旅

  第一次去北方,出发前买了这本书,但遗憾的是,时间不够,所以行程中没有额尔古纳及漠河。

  不过,这条河以及迟子建,是我心目中“北方”的重要元素。查过地图,发现我们沿途要经过的伊敏河、哈拉哈河,也属额尔古纳河水系。说起来,多少也有些共同的基因和血脉吧。

  从哈尔滨到海拉尔的火车上,窗外的深秋景象就深深吸引了我们。在我们的家乡,树木四季常青,季节的更替,不会在植被上留下明显的痕迹。而这里,秋天是金灿灿的黄色,充满饱满而成熟的韵味。秋黄之下,是黑色的大地,同样给人肥沃而广袤的感觉。

  这片绝然不同的土地,会孕育出什么样的物种和灵魂?他们眼中的世界,又是一番什么景象?这种好奇,恐怕也是触发旅行的原始动力之一吧。

  一路看这本书,对所经的这个地方,也逐渐生出感情。

  鄂温克虽只是人数不多的一支,但他们长久与这里的山川、草木、风土、落日、清风、星辰以及动物和谐同处,共生共荣,也一起经历着随时而至的饥饿、严寒、瘟疫等各种灾害。在一代一代人的延续中,他们熏染了自然的灵性,也磨砺出自然的风霜。

  当苦难无法言说,就让清风涤荡身体吧;当记忆无法消磨,就用岩画狠狠涂抹;当喜悦呼之欲出,就在火光中欢歌起舞!我喜欢这样生机勃勃的民族,即便新生与消亡,也如同大自然的萌芽与枯萎一般。

  幸好有迟子建,记录这样一个民族,书写这片土地,让我们看到,他们曾经如何恣意地生活过、繁衍过、快乐过、痛苦过……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八):全方位,多角度的民族史诗

  去过少数民族风情园。当你从博物馆的实物去看一个民族的历史时,总是会有一层隔膜。而迟子建的小说,就灵动得多。从写作手法上看《额尔古纳河右岸》,犹如身临其境去体会鄂温克人的游猎生活,有宏观的俯瞰,有走近的细观。

  小说总是各有侧重。有的注重历史的记述,有的细细描摹个人的情感经历。而迟子建在力图全方位,多角度讲述这个民族的史诗。

  一、思想

  《额尔古纳河右岸》里面,反映了少数民族万物有灵的思想,和纯朴善良的人生观,世界观。他们有自己对于这个世界,和自然界的尊重。反映在平时的方方面面。比如对火神、山神的尊重,猎到熊之后的仪式,萨满治病时的舞蹈。

  这种宗教的信仰,和对传统的维护,使他们世代得以栖息于大山之中。既在山林之中捕猎,又不破坏生态环境。那是一种与汉人有所差别的思想,对天地万物的敬畏。

  二、生活

  小说里的生活包罗万象。你可以真切的看到,一个鄂温克人是如何衣食住行。他们居住于什么样的房屋,他们如何打猎,他们如何婚丧嫁娶。甚至于他们如何歌唱,如何死去。他们与自然的斗争,和水乳交融。

  当你读完了此书,脑海里已经有了清晰可见的画卷。可以想象他们的形象,他们每天在做些什么。当时代变迁之后,少数民族通常逐渐汉化。年代久远之后 ,甚至连他们的本族人,也不知道自己的祖先从前如何生活。而迟子建的小说,完整的保存了当时的一幕幕民俗,可供后人观摩。

  三、情感

  小说里面那种动人的情感,是如此细腻而真挚。不仅有夫妻之情,男女之爱,更有亲人之间的血脉相连。我刚刚读过一个宫斗小说,通篇都在描述对爱情的期待与幻灭,那种最后怀疑一切的空虚。而迟子建的小说,无疑是一泓清流,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爱,那种纯净的信任与托付。小说里的女主人公,和她的两任丈夫之间的感情,都是饱满的,温暖的。纵然最后有生老病死,会失去,你仍旧可以感受到,这个作品里面美好的一面,让人对世间心存希望。

  四、民族的命运

  随着伐木工人的进驻,生态环境被破坏,鄂温克人最后不得不走出赖以生存的大山。生活方式的变化,令人生出无所适从的苍凉,和对往昔的追忆与怀念。

  五.历史的变迁

  小说中展现了漫长的历史。从俄国人侵占额尔古纳河左岸开始,到与俄国商人的贸易。又写到日军侵华,伪满洲国时期对鄂温克人的影响。以及解放建国之后的变化。在历史的洪流里,一个民族的命运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具体到个人的生活,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并未评论,她只是用小说里的故事和情节,让我们体会到这些历史的变迁。是非公论,已经自在人心。

  从如何写作的角度,读《额尔古纳河右岸》,让我觉出小说这种写作方式,可以承载的厚重,和视野的开阔。通过迟子建的文笔,我们不仅仅从各个方面熟悉了鄂温克人,更加反思起现代工业文明对人类的冲击,和亦好亦坏的影响。这样庞大的主题,这样恢宏的篇幅,已经不是女性作者的小爱小恨,小悲小欢,而是带着苦难的审美,是激荡着灵魂的颂歌。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九):沿着轨迹走向死亡,并塑造另一种新生。——读《额尔古纳河右岸》

  或许不该在冬季看这样一本书,它会让你掉进原始森林里,听那里的风声、雨声、雪声,越发地感觉到冷。

  或许应该在冬季看这样一本书,它会让你透过鄂温克族的“希楞柱”看到星星,可以让你触碰到驯鹿温湿的舌头,可以让你坐在永不熄灭的火种旁,给生活注入一股暖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