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08 04: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精选10篇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是一本由[美]谢利·卡根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一):关于死亡的思考

  前段时间阅读时碰到作者引用了《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这本书的某观点,于是顺手放入书单中,最近才刚读完,这是本被名字埋没的好书,我也打算写篇文章整理下书中的观点和个人理解。在正式讨论书中内容前,我想先谈下个人对死亡的认识,似乎打记事起,家人朋友们一直都严禁对死亡进行讨论,在封建思想下,对死亡的谈论是一件带有晦气事情,而我在小时候也曾偷偷想象过关于死亡的画面,那是一堆人站在墓碑前的画面,之后我想到我不存在这个世界,我便没有思想,以致我无法想象后续的事情,当时因为那种思想空白感让我感觉有点害怕,所以便再也没想象死亡后的画面了。而到了长大后,在书中和生活中常能听到有人说,对死亡的思考能更好的帮助自身调整生活方式,后面也十分认同这个观点,但也没有深入研究。偶尔跟身边人聊哲学文学时候,又能听到另一番话,说是从事文学事业的人自杀率很高,身边某某读哲学的人选择了自杀之类的等,这些对于我来说,真的蛮无法理解的,哪怕后面读了哲学书,我实在不懂驱动那个深入研究哲学的人选择自杀是什么样的原因,诚然,读哲学读到最后,会发现自身思想的脆弱,对某些真理的探求是那般的艰难,但也不至于为了这些而放弃珍贵生命吧,这是当时的想法,后续看完书,也因此有些改观,后面开始讨论这本书的内容。虽然作者说这是本关于死亡的哲学导论类书籍,但是内容上我感觉很充实,而且对于最后得到的观点对于你有什么个人帮助似乎也不太重要,因为书中作者的辩论很有逻辑性,如果对死亡不感兴趣的,把这本书当作逻辑学读物也是挺好的。

二元论和物理主义

  刚开始作者就提问到死后至少还有存在(exit)的可能吗?然后引出二元论和物理主义的观点,双方观点如下

对人的构成的不同理解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比较

论证灵魂存在与否的方法

  普通的日常事物可以通过五种感官证明是否存在,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假设灵魂存在,那这物感明显无法提供证明,因此可以有以下方式证明:

最佳解释推论和笛卡尔论证的比较

柏拉图关于灵魂不朽的论证:

  (一)由理念本质引起的论证(The Argument from the Nature of the Forms): (1) 理念是永恒的、非物质的; (2) 人的心灵可以领会理念; (3) 永恒的、非物质的事物仅能被永恒的、非物质的事物所领会; 所以:(4)人的心灵一定是永恒的、非物质的; 因此:(5)更确切地说,由于人的心灵一定是非物质的,也就是说,它一定是一个灵魂; 所以:(6)灵魂是永恒的。

理念本质论证质疑点

  (二)由单纯性引起的论证(The Argument from Simplicity): (1)只有复合的事物可以被摧毁; (2)只有变化的事物是复合的; (3);无形的事物不会改变 所以:(4)不可见的事物是不能被摧毁的; 然而,(5)灵魂是无形的; 所以:(6)灵魂是不能被毁灭的(原话:灵魂是不可或几乎不可摧毁的)。

单纯性论证质疑点

死亡的好坏

死亡的好坏

生命价值评价理论

生命价值的评价理论

自杀的合理性

  (一)从个人理性角度看: 就是不同人用上面提到的生命价值评价方式,来判断自己是否正面价值大于负面价值,如果大于,则自杀在个人理性上是不合理的,反之合理,但是有限制,由于对未来环境的不确定,个人很难客观判断正负价值的高低,可是如果能真的客观理性度量出现阶段和未来的正负价值,且认定负面价值高于正面价值,则是合理的。

  (二)从道德问题角度上看: (1)神学角度:有人主张我们活着是上帝旨意,所以自杀就违背了上帝的旨意。但上帝旨意你无法明晰,所以这里不做讨论; (2)感恩角度:为了感恩所以不能自杀,这主张认为是不合理的。但是施恩者既然施恩的就不会强迫你听取他的命令,不让这不叫施恩,比如给你个派,要是派之后不小心坏掉了,他也要你吃,这是恶霸,不是施恩者,因此诉诸感恩而反对自杀的观点不能成立。 (3)结果(consequence)论角度:把结果当成衡量行为的唯一道德评判标准,自杀行为影响最大的人显然是自杀者本人。我们的第一印象似乎很清楚地表明,自杀对其本人是不好的,通常都把死亡看成是一个坏的结果。但在某些情况下,自杀是合乎道德的。大体说来,如果你死了会更好,并且自杀对他人的影响不会大到超过死亡给你的好处,在这种情况下,自杀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分情况,自杀有时也是合理的。 (4)义务论(deontology)角度:义务论者认为,除了结果以外还有其他道德评判标准。要判断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伤害无辜的人这种做法不对的。而伤害无辜的自己也是不合理的,因此义务论者认为自杀是不合理的,但是如果加上同意(consent)原则,那么自杀有时是合理的,拿例子来说,假如你大腿感染了,只有截肢才能救你一命。你找到了外科医生,他帮你截了肢。他做的事是不道德的吗?似乎没有。但等等:他锯了你的腿!他伤害了你!你以前有条腿,现在却没有了。这显然是一种伤害。难道他做的事不是不道德的吗?然而,我们要说的是,虽然他伤害了你,但总体上来说却没有给你带来伤害。总的来说,他让你变好了,而不是更糟了(和他面临的其他选择相比)。既然从总体上来说他没有伤害你,他就没有违背义务论禁止伤害的原则。

  总结:自杀不总是正当的,但有时是正当的。

其他:

  死亡的主要坏处:当人死了,就得不到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人将被剥夺这些东西

  恰当自豪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1)取得了一些成就 (2)你感到自豪的事物、活动或者特征,必须能以某种方式充分地显现你自己。

  合理的愤怒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1)只有在指向某个人,即指向施事者,也就是那些有能力决定如何对待你的对象时,愤怒才合理。 (2)只有当施事者错待了你,对你做了不合乎道德的事时,愤怒才是合理的

我希望诸位知悉,我从未试图证明死亡不令人遗憾。在讨论永生时,我说过,如果我们有能力一直活下去,直到生活无法供给我们有价值之物,这自然更好。只要生命总的来说是好事,死亡相对来说就是坏事;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死亡来得太早。但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永生是一件好事。事实上,永生是诅咒,而非赐福。 我们想到死亡时,不应当将其视为艰深奥秘,难以面对,可怕至极。恰恰相反,我认为对死亡的恐惧是一种不恰当的回应,而远不是一种合理的回应。我们会为死得太早而悲伤,但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至少曾经活过,这何其幸运,或许就能抵消这种悲伤情绪。

  对上述引用的解释:永生的坏处请参考参考边际效用曲线。另外这里作者提到要使恐惧合理的第一个条件是:你的恐惧对象必须是不好的。第二个条件是,这件坏事发生几率,即坏事降临到你身上的几率,必须是不可忽视且难以预测的。因此年轻人担心无故担心英年早逝是不恰当的,因为不满足第二个条件,正常年轻人死亡几率下。而老人担心死亡也是不恰当的反应,因为也不满足第二个条件,衰老死亡是必然的,面对一个发生概率高的事物,不应当尝试不恰当的恐惧。

同时,认识到活过是一种幸运,并不意味着活着总是更好。很不幸,我们中的一些人会出现生不如死的情况。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生命已经不再是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不论出现什么情况,都值得抓住不放的存在了。对于生命,可能会出现需要放手的那一天。

  对上述引用的解释:这个每个人参考生命价值评价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二):死亡,多么迷人的问题

  网易公开课上有三堂课最受欢迎点击最高。《哈佛幸福课》、桑德尔的《公正》,还有就是卡根教授的《死亡》。

  这三堂课程都是关注人类社会甚至人类的终极问题:幸福、正义、死亡。无论是谁,都无法回避这三个问题,尤其是死亡。

  人世间,很多事变化多端无法把控,只有“死亡”这件事情是明确的、无法回避的。

  很有朋友聊起来过,都曾经有自杀的念头学生时代的我也认真琢磨过这个问题。

  未知死焉知生,如何理解死亡,也就如何理解生命,选择生活方式。

  在我看来,生命存在的方式有三个层面

  一、社会属性;比如姓名职业父子母女夫妻关系。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有自己的社会属性,在人际关系网络中有自己的位置

  如果户口注销、身份证注销、所有亲属关系断裂,你还是你吗?你还是张三李四吗?你该如何定义自己?

  二、肉身层面的物理属性;男人还是女人身高体重胖瘦、你的身体决定你的存在;

  大部分人们理解的死亡基本是这个层面的。当呼吸停止、心脏停止跳动肉体腐烂,你也就随之消失。

  但这个层面的生命也存在困惑。比如,断掉一条腿,你还是你;肾衰竭,换肾,你仍旧是你;而如果心脏移植呢?如果大脑能够移植的话,换个大脑,你还是你吗?

  除了肉身之外,还有什么能证明你是你?

  三、灵魂层面的存在。可真的有灵魂吗?意识能够脱离肉身而存在吗?在西方,当然是认为有的。所以西方人对于死亡的理解并不是一味的悲伤。脱离痛苦,回到上帝身边。

  经受了多年的唯物主义教育,对于灵魂的存在是无法全然接受的。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死亡?如何看待自我的存在?

  所以有些人无恶不作,因为他们相信人死了,腐烂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吃喝玩乐,使劲造起来。

  卡根教授的这本书,并不是完全讲述以上的问题。卡根谈论的是纯粹哲学领域的。

  在他的逻辑推演之下,人只有身体,没有灵魂。自杀在某种情况下是理性并且合乎道理的。

  当然,作为耶鲁大学的教授,他自己明确说过,他并不是要代表真理,他只是把自己推演的过程展示给我们,让我们学会思考的方式。让我们自己可以认真思考生命和死亡。

  另外,特别喜欢卡根教授的一点是,帆布鞋牛仔裤、一脸大胡子,讲得HIGH的时候,还会盘腿坐在桌子上。

  这么萌的教授,谁不爱呢。

  希望在这里和大家探讨你是如何理解死亡,如何理解生命的?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三):帮我们重新审视生命中惟一确定的事情——Leo鉴书147

  对生命而言惟一确定的事情就是死亡,与此相对这也是我们最不愿意思考和面对的事情,基本没有之一。本书帮我们重新审视死亡,看完之后虽然不会马上对自己早晚将离开这个世界非常释然,但是会让我们相对轻松——可以从哲学角度再次理解这件事。

  首先,永生未必是件好事。可以肯定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都怕死,估计是因为担心死后错过很多美好的事情,比如:儿女成长爱人欢笑,美好的生活。接着似乎永生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不错过很多事情。书里告诉我们,永生未必好,有时可能反面是一种比较差的选择。我见过类似例子,以前邻居家有个老奶奶活到100多,儿子女儿都过世了,跟重孙子生活在一起,到后来谁都不熟悉,找不到人说话,只是活着——至少在我看来这样的生命价值有限,虽然很长。这还只是活得长而已,如果身体很差,永生绝对是种诅咒——能看事,但什么都做不长,再长可能连看都看不见。如果做同一件事儿100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想想还不如直接挂了算了。

  其次,有时选择自杀未必是件坏事。在几乎所有宗教里,自杀都是大罪。只有神权力给予和剥夺生命,凡人自杀就是在亵渎神。本书给出的观点是:有时自杀是有一定合理性的。比如:人生质量是个相对恒定的数,在后半生的某一时点,质量很可能下降到0以下(就是很痛苦,生命质量很差)。如果完全看不到好转的希望,此时自杀是个选择。因为再往后活会拉低整个生命的质量,会让自己从精神和肉体上都始终痛苦——这也许就是生不如死。之前有个朋友提过“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质量”的观点,也与此类似。有质量的活着,也话才能活出意义

  我虽然没有看网上shelly kagan的耶鲁大学公开课,但借助本书我对他的观点有了比较全面了解,挺好。

  最后想说的是,本书不是休闲读物,您要是想找什么精神动力的话,建议直奔鸡汤。本书充满着严肃的思考,深入的论证和读起来需要反复想才能领悟的观点。

  以后我再有死亡恐惧(每隔几个月有一次),除了看《直视骄阳》之外,就是看这本《耶鲁在大学公开课:死亡》。这两本书能帮我面对死亡,迎接命定的结局。

  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四):我们试着把这些抛到脑后,来开心的谈谈死亡。

  基本上任何哲学问题都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但是研究哲学的目标也不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它的重点在于对于事物的理解,合乎逻辑的推理过程,但这种推理不会像1+1=2那样是绝对严密的,所以哲学思考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事情,它的乐趣也正在此。

  人终将一死,但是人有没有可能掌握自己的死亡?比如我现在跑去跳个楼,啪,死了。这算不算是我自己主动选择了死亡?看起来是这样的。

  先讨论一个问题,“灵魂”究竟是否存在?死亡是一件客观的事情还是主观的事情?

  笛卡尔和柏拉图都曾经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来论证“灵魂”。

  笛卡尔的论证是这样的:如果你能想象出A不依赖于B而存在,那么A和B在逻辑上必须是两个独立的物体。

  想象一个世界中,一个人的微笑存在但他的肉体却不存在,这是想象不出来的,因为如果你想要微笑就必须先有一个肉体,微笑和肉体是无法分离的。你去试想一个脱离肉体而存在的微笑,你做不到,你只能想象嘴、牙齿等等肉体的部分拼凑在一起的微笑,你无法脱离这些东西凭空只想象出一个微笑来,因此微笑和肉体是不可分割的。但是你试着去想象一下你自己肉体突然消失的状态,比如你照镜子,但是镜子里却没有你的影像,这很显然可以想象出来,这次你脱离了肉体,你没有肉体,但是很显然你的心灵还存在,你的心灵在想象这些事情。心灵跟肉体是可以分离的,所以笛卡尔最后的结论是,人有灵魂,心灵即灵魂,灵魂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

  看起来是这样,但是这是无懈可击的吗?卡根教授举出了反例。昏星,每当傍晚天色变暗时,第一颗可以被明显观测到的那颗星星就是它。晨星,每当夜晚过去黎明到来,最后一颗可以被明显观测到的星就是它。现在,请你试想这样的情景,天空中只存在昏星而晨星不在。很简单,闭上眼就想到了。根据笛卡尔的逻辑推理,我能想象出昏星不依赖于晨星而存在的场景,那么昏星和晨星一定是两个不同的天体。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昏星和晨星其实是同一个天体,名叫金星。

  柏拉图也曾经就灵魂问题进行过论证,同样的卡根教授在这本书里也就柏拉图的论证做了相应的论证。

  死与活是一组并存的概念,只有存在过活这个状态,那么才能称的上会有死这个状态,如果打一开始就没有活过,那么“死亡”必然不成立。谈论死亡并不像是一件愉快的事,但是死亡是人类所有行为中唯一能确定发生的事情。这种事情有必要来谈一谈,但是这件事不符合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的实践论,因为谈一谈是必须在“生”的状态下才能进行的,这说明谈论死亡其实并不容易,因为能谈的人谁都没有死过。

  大多数人都会主动逃避思考”死亡“问题。对于任何观点的讨论人们是否同意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因此来想一想你从不曾想过的事情,你绝不会怒气冲冲的去跟人争论1+1=2,因为你确信1+1就是等于2,真正能让我们安静平淡思考的一个问题才是我们对之确信无疑的,同样的我们确信我们都会死。现在我们试着把这些抛到脑后,来开心的谈谈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五):关于死亡的几点思考

  死亡是终极的奥义,人面对死亡总是有着天然的敬畏心理,大多数情况下并非无知者无畏,而正因无知,所以畏惧。在这本书中,谢利•卡根试图将人们从对死亡的迷思中解脱出来。我们拥有灵魂。由于灵魂的存在,我们死后仍可能继续活着。我们恐惧死亡,恐惧到希望自己永生。自杀是非理性和不道德的。卡根认为这是大多数人对死亡的认知,而这恰恰悖理了死亡的实质。

  在看这本书前,我对这些观点有一些不全面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我倾向于相信卡根的看法。我不相信灵魂的存在,不仅因它的玄妙,更因为有这样非物质的存在,事情就变得麻烦很多了。假设灵魂存在的话,它在人活着的时候似乎掀不起什么大风浪,但人死亡以后,就显得复杂多了,灵魂也一起消逝了吗?是随肉体一起死亡,还是有独立存在的一段时间?如果存在,以何种方式存在?

  灵魂如果活得下来,不管是怎样的存活方式,都显得很可怕。如果喝了孟婆汤转世,忘记前尘往事,虽还是同一个灵魂,但记忆、经历等种种证明个人存在的东西没有一起保留,这样的存活没有意义。若是带着记忆一世世轮回,相当于精神上的永生,这个前景如同肉体上的永生一样可怕,物极必反,在超过了“长寿”的时间以后,人的生活质量必然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东方哲学里,人的生命讲求“因果”,人的因果循环交替。《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前一世是神瑛侍者和绛珠草,林黛玉在这一世中用一生的眼泪来还上辈子受到的甘露之恩。我认为这也是种相当可怕的前景,你在这一世的经历全由上一世决定,人生的轨迹早已规划好,那需要我们来做什么呢?反正命运会推动着我们前进,这似乎剥夺了生命赋予的美好。

  即使有灵魂,也不能消减我对死亡的恐惧。卡根的三个产生恐惧的恰当性条件其实指的是在不同情况下我们对死亡有着适度的恐惧。这可以和他提出的另一个观点联系起来看,这个看上去荒谬的言论是没有人相信他们将会死去。购买人寿保险是人们相信自己终将会死去的证明,但同时人日常所做出来的行为又表现不出来终有一死的信念。这是因为平时生活中我们面对的死亡威胁是轻微的,我们不会因此而担心,比如走在马路上当然有被撞车的可能,但我们不会每天早上醒过来就担忧会不会发生这件事,也不会因此就不去过马路了。另一个可以做对比的例子是很多得知自己患上重症的人没过多久就去世了,这时的恐惧要远远超过对过马路的担忧,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死亡这件事必将发生,且在短期内就会到来。所以可以做一个补充,没有人相信他们将会在短期内死去,人们挥霍时间也正是基于这点,死亡看上去遥不可及。

  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处于恐惧中,因而这种恐惧在一般情况下被深埋起来,人们说服自己相信死亡不可能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那样一直悬在头上,因此我认为对死亡的恐惧是合理的,死亡毕竟剥夺了我们未来生活的可能,但恐惧的程度可能是不合理、不恰当的。

  书中前九章讨论的是有关死亡的形而上的意义,值得一看的是卡根的哲学思考方式,他的论证方法非常缜密,把看似正确的观点抽丝剥茧,剥离出隐含的前提和矛盾的地方,很有意思。关于人的同一性问题,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决定人同一的是什么?可以改变其多少组成部分不至于改变人的同一性?按照灵魂论来说,拥有同一副灵魂的就可以证明是同一个人,但灵魂是什么?根据物理主义,人是能够思考、沟通、推理、制订计划诸如此类的肉体,简言之,这些具有抽象意义的活动只是肉体的功能之一。那换成二元论的角度,我就可以暂时认为这些功能由脱离了人体的灵魂来完成。

  同一性问题就变得有趣起来,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记忆,能否认为失去记忆前后的人是同一个人?患有精神分裂的人不同人格出现的时候是同一个人吗?我们下意识的回答可能还是那当然是一个人,但站在人格论的立场来说,就变得微妙很多。这种变化是至关重要的吗?反观肉体论,卡根把它进化成大脑论,即人格的同一性决定了人的同一性。人就算经历过很多手术,更换了很多零件,只要保持人格的一致,那么可以说还是保持了同一性。但如果一个人在接受某个器官移植手术后,性情和处事方式也渐渐向捐赠者靠拢,这种情况下,还能认为是同一个人吗?我像卡根一样面对不同情况时,会在人格论和肉体论中左右摇摆。

  书的后半部分则讨论有关死亡的道德和价值观,我不太赞同卡根对幸福总量和自杀合理性的衡量。拿他的生命范本为例,从每一个生命曲线图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人生活质量的走向,当然能确定在哪一刻自杀是较为合理的。但问题是,有一个大前提在于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没办法给自己画一个范本,有可能活下来要继续忍受着无意义的折磨,也有可能在事情好转前就自杀了。这也许能说明自杀的合理性,但看不出多大的实际意义。

  我非常喜爱的作家茨威格于1942年与妻子在巴西双双自杀,我不知道怎样解读他自杀背后的涵义。二战荼毒了他的故乡和他的内心世界,他虽然暂居巴西,不受战火侵袭,但显然生活的平静并不能安抚他内心的焦灼,其时,二战已出现转折,但茨威格于遗书中说到: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于你们而去了。在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作序者说茨威格是“乐观”的,我也无法理解。现在,我们能画出茨威格前两段的生命路线,显然他自杀的时刻是在上升态势前,我们仍然无法知晓这个回归积极意义的第三幕是否久到能够抵消第二幕的坏日子,但茨威格认为他受到的精神创伤无法弥补,他已经抛弃了能有所痊愈的可能。这个决定是合理的吗?

  由于精神创伤导致的自杀如何判断其合理性很困难,但对于病痛折磨的情况,我认为自杀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很多实例都不属于这两个范畴,人们碰到的挫折,也许在当时看来难以跨过这个坎,但从整个人生的维度来看,它就是一个小坑,自杀断绝了美好生活的可能,在我看来,既不合理,又不道德。有的人甚至没有考虑清楚,因为一时意气就自杀,不仅对自己的身体不负责,更辜负了关爱自己的亲友。

  在看《90 minutes in heaven》时,我很难说服自己相信作者由死到生的经历。Don Piper在经历一场意外车祸后,严重的伤势使他当场就死亡了,当然这是现场医生的判断,停止心跳90分钟以后,经过一位牧师朋友不断的祷告,他又活回来了。他宣称在这90分钟里他去了天堂,看到了绝美的景象,并见到了先他去世的亲友。他在书中重复多次自己所见的是真实,而非一些所谓的濒死现象,很多人也被他的经历所鼓舞。他认为是牧师的祷告带来了奇迹,但也让他不得不承受长时间生不如死的物理治疗,以至于恨不能再死回去上天堂。

  宗教信仰不在本书的讨论范围内,但有很多地方值得琢磨,Don Piper的生命曲线图经历了从美好到生不如死,再到恢复的三个阶段,假设他死亡的90分钟由虚线来表示,他在天堂的所见所闻超过了他生活中幸福的峰值,也许在这一刻死去是值得的,帮助他解脱了随后极为艰辛的理疗过程,他可能历经折磨,最终还是失去自己的双腿,他在这期间也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从结果来看,自杀是不合理的,他保住了自己的双腿,他的身体机能也在康复中,幸福指数虽低于车祸前,但还在水平线上。Don Piper的经历很特殊,但仍有借鉴意义,该不该自杀?其实很难衡量其合理性和道德标准,很多时候还是要等一等,看一看,再想一想。

  看完整本书,思考很多,但最后得出的观点也很简单,人就是一具会走会动会思考有情绪的肉体,一旦肉体死亡,人的功能也就不复存在了。有限的生命是种福气,多活着一刻,就多为自己营造些美好。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六):一花一叶一婆娑——死亡提醒我们要活得更美,更大胆

  这几天因为手头的项目而焦心,只有推开16楼的窗子,耗着时光看看星空,我才能因为害怕突然忘记所有事情。小时候我常做一个梦,从我们家的五楼一直坠落在大海的底层,一直在沉下去,直到醒来,醒来依然害怕。

  人生当中有一些害怕的事,总是能够让人迅速摆脱困顿胶着的现实。

  死亡也是如此。死亡是什么?我听到的回答都是用一种浪漫的方式来模糊这个话题,看似回答了什么是死亡,又把死亡这个话题用一种艺术化的方式彻底回避掉。

  忆明珠有篇短文《石破天惊的诗句》其中写道——

  石破天惊的两句诗,是李白的: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

  人不能不死吗?不可能!日月星辰,都要死的。我们脚下的大地,古人叫它做大块的。《庄子》曰:“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人,无不死在大地上,而以大地为最后的归宿。而大地,并非永不沉没的方舟,它也有不可避免的末日。有生就有死!

  我喜欢这种以浪漫来想象死亡的方式,但是真的这还不够,人是会死亡的,这是事实,但是天地日月宇宙万物,都是不可被定义死亡的。我们并不是宇宙的核心,有一天我们离开了,日月宇宙并不会因为我们也离开。人真的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成为宇宙的核心。

  而从哲学上如何看待死亡,正是谢利.卡根对于我们最大的启发。他提到了,我们无法自信满满地说出在地球之外有什么形式的生命存在,但至少在地球上我们是唯一的人类,按照物理主义的观点,人就是某种机器,但我们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机器,我们是很神奇的机器,我们能够相爱,我们能够写诗,我们可以思考宇宙最远可以抵达之处,并思考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同时他又提醒:如此神奇的人类,高贵的存在,最后居然像尘土一样低微,无足轻重。基于关于死亡的种种事实,一个人究竟该如何活着?

  我们该如何活着才是面对死亡最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也如伊壁鸠鲁说的“伊壁鸠鲁说:"你要习惯于相信死亡是一件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因为一切善恶吉凶都在感觉中,而死亡不过是感觉的丧失.因为这个缘故正确地认识到死亡和我们无干,便使我们对于人生有死这件事愉快起来,这种认识并不是给人生增加上无尽的时间,而是把我们从对于不死的渴望中解放了出来。一个人如果正确地了解到终止生存并没有什么可怕,对于他而言,,着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有了这样的思考,既能逃脱对死亡的恐惧,又能从日常的事务中跳脱出来。有时候何必活得那么严谨,有时又何必活得那么狼狈,当我们把“死亡”放在心中的时候,似乎伟大的东西是如此平淡,似乎那些平淡的幸福又是多么的宝贵。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七):清楚的认识死亡才能更好的生活

  这是一本教我们探索全新领域的书,这是一本会引人多多思考的书。这是一本会颠覆你观念的书,这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

  这本书从讨论什么是个人同一性的关键,讨论人死后是否会存在到死亡的本质,再到讨论为何人们会恐惧死亡,人们应不应该恐惧死亡,死亡又是否应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方式。一步步深入讨论,一步步让我们更加认清自己,认识死亡及它的重要意义。

  本书从开始就提到了关于人体的二元论和物理主义,不得不说,我本身应该算是个相信灵魂存在的人,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也从来没有仔细研究过,只是一种“就是这么觉得”的想法,而这本书突然让我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了质疑,甚至发生了颠覆性的认识。

  大脑是肉体的一部分,应该是大脑控制着思维,控制着思想,控制着我们是否聪明。那么如果肉体消亡了,大脑毁灭了,那为什么我们的思想还会存在呢?作者的论据充足,论证有力,让我在很多方面、很大程度上更同意作者,慢慢的变成了物理主义者:相信我们只是个可以执行P功能的肉体,不然所有的支配行为又怎么会都连接到soul。

  在生存与死亡的界限中,或者说我们死亡之后,到底什么对我们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才是“我”想要的?又或者说,肉体还是人格,亦或是灵魂(如果真的存在的话),到底哪个才是决定个人同一性的关键。明确这一点,才能加深我们对死亡的认识。

  可正如书中所说,某种程度上,没有人真正相信自己会死去。也许人们的不相信不是因为真的相信灵魂,相信灵魂会永远存在,不因肉体的消亡而消逝,而是只是不愿相信自己会死去,会永久的不存在。

  其实活得很久很久又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如果真的久到我们改变了自己的所有人格特征,久到忘记了最初的自己,久到忘记了最初的信念、信仰、价值观,那永久的存活又有何意义,所谓的转世,也是成为了另外一个人。如果成为的这个人性格、相貌、身材,所有的一切都不同了,那你又如何知道他是转世的,还是新生的呢?既然全然不同,转世的意义又在于哪里,无非是作为生者的一个寄托罢了。

  对于我来说,从来没有恐惧过死亡,曾经想过要当一名战地记者,在我的概念里,那是一件很酷的事。哪怕在那里死掉,也算是“牺牲”。总比自己碌碌无为、默默无闻的死掉要好。还曾经想象n中自杀方法(虽然我自己从不想自杀,只是考虑了别人自杀的方法而已),发现没有一种方式能够舒服的死去,那人为什么要自杀呢?还是好好惜命,好好惜福吧。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惜命,会发现自己越来越胆小。对生命的渴求,对死亡的畏惧好像明显增加了。或者应该说,是对失去生命中如此诸多美好事物的畏惧明显增加了。生命有太多美好值得体验,又有太多美好等着我们去享受。

  生命太过美好,可永久的生命也许只会消耗掉你对他的热爱。所以珍惜我们短暂而美好的生命,珍惜每一天,享受每一天。对于死亡,不畏惧,不担忧。把我们对死亡的那分恐惧全部化为对追求美好生活,对实现自身价值的动力,让生命开出最绚烂的花。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八):永生为什么痛苦?

  最近在看耶鲁公开课《死亡》,里面提到一个观点,就是永生不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儿。这让我们很不理解,世界上有那么多好玩的事儿等待你去尝试,怎么会痛苦呢?作者是这么解释的,永生意味着你有无限的时间,一开始你可以尽情地去做各种各样有趣的事,但是最终你是会玩腻的。在无限的时间里,你把相同的事情做了一遍又一遍,到最后你只会感到无聊,生无可恋,陷入无边无际的痛苦之中。我们可以追求更长的寿命,使自己能够去体验更多美好的事物,但是不应该去追求永生。

  我们没有长生不老过,所以对此难以理解,谈论永生是否痛苦,和夏虫语冰也差不多。但不妨把这个尺度缩小,也许就能够理解永生的痛苦了。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有一本小说叫做《象棋的故事》,小说主人公是一个象棋水平堪比世界冠军的高手。而他练就这一身本领的方式却痛苦不堪。主人公被抓进了监狱,然后与世隔绝。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获得了一本象棋棋谱,在漫长的监禁岁月里,只有这本棋谱相伴。于是他就像闭关修炼一样反复阅读反复思考,最终成为象棋高手。他说他感谢偷到的是一本棋谱,如果是一本小说,等他倒背如流之后岂不是就生无可恋了?

  如果把时间尺度放到无限长,那么无论多么丰富多彩的世界,恐怕也终究像是一个牢笼,终有一天,那丰富多彩会变成索然无味,接下来就是无边无际的痛苦。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九):死亡也是一门课《耶鲁大学公开课 死亡》

  死亡也是一门课《耶鲁大学公开课 死亡》

  死亡也许是我们遇到或者将要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可是我们却因为找不到答案,往往选择回避。耶鲁大学开设了一门名叫死亡的课程,我想大家一定能够很感兴趣。

  在封面上就能够看到瘦弱的谢利卡根教授,盘腿坐在讲台上,然后侃侃而谈。那么死亡的课程到底要讲述什么呢?首先卡根教授告诉你,这们课程不讲什么,不讲北美的殡葬文化,不讲医学救治,不讲宗教信仰……那么要讲什么呢?你肯定会挺感兴趣的,那么就打开书看看吧。

  看了好几天才看完,感觉卡根教授一定是一个逻辑狂人,任何一个小小小小的问题,他都可以给你讲出很多问题来,讲得你发现原来我们什么没有说明白听清楚啊。一句话到了卡根那里,进入了他的逻辑世界,马上就和你想象的不一样了,原因后果,一转身他就列举出好几个例子来证明你这句话里面存在的问题。所以千万不要和学逻辑的人进行辩论,会让你因为逻辑而变得疯狂。以前也看过很多受过这种西方逻辑训练的学者写的书,严谨死了,严谨到你看不懂,看懂了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可是卡根教授却很风趣很幽默,这么一大厚本的逻辑书,竟然能够让我们读完了,可见卡根不一般。这绝不是仅仅是因为这个话题有多么吸引人,而是卡根本身思路就很清晰,让你一直在跟着他的思维走。

  不过读完了以后却并没有向开始想象的那样,对死亡的了解越来越清晰了,反而感觉卡根说来说去也没说出来什么啊。原来他是把我们常见的问题,分析分解量化,变成了很严谨的语言,一但进入这个系统中,你就会发现,死亡这个问题,和我们平时想象的的确变得不一样了。

  永生是一件好事吗?

  我们有灵魂吗?

  死亡值得恐惧吗?

  死亡有什么坏处吗?

  不要说这些问题,就是生存和死亡本身,一旦经受这严格的科学的拷问,都一下子变得难以捉摸了。

  是啊,我们从未从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过死亡,从未从逻辑的角度去思考这些关于死亡的问题。我们对死亡的了解都来自感性的想象,来自故事当中,来自别人的描述和幻想。

  卡根教授在这本书里面提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他的课堂上有一位被宣布患有绝症的学生,这个学生最后的时间里,他选择的是读完耶鲁的课程,获得耶鲁的学位。有了这样一位学生,卡根的课堂变得有点不一样,可是他并没有能够听完卡根细致入微的解构死亡,就住近了医院,耶鲁大学在病床前,提前授予他耶鲁的学位。不过书里面并没有太多这样的故事,更多的是一个一个词语,一句话一句话的辨析,让我们明白,我们在谈论死亡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可是当我们知道了我们在谈论什么的时候,却感觉和死亡原来没有什么关系。科学和逻辑就这样把情感和死亡剥离开来。也好,这样也许你就不在恐惧憎恶逃避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十):耶鲁大学死亡哲学课笔记

  (由于豆瓣没有这个视频,所以借书评来记录,实际上我看的是课程视频)

  总问题:人可以从死亡中幸存下来吗?(Could people survive from death?)Shelly教授认为不可以。

  一元论(即唯物主义):A person is just a body, and mind is a mental abilities of a body.

  二元论:A person is a combination of body and mind (soul). And mind is immaterial.

  为了区分一元论和二元论中的mind,当我们提及二元论的mind时,我们会说soul。

  之后Shelly讲了很多体现一元论的说法,并提出论据,接着又推翻这些论据,从而推翻一元论。这里涉及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儿是,如何去论证一些非物质的东西是存在的,可以利用这个非物质的东西去解释存在的现象,比如要论证电磁波的存在。

  对于一元论有一种纯哲学上的论证,来自于笛卡尔。笛卡尔说,我想象我站在镜子前,想象我的soul without body,既然soul 能without body,那么soul 和 body肯定是两样不同的东西。(我认为这个论证已经默认了soul和body是两样不同的东西,所以才会产生soul without body的事,因果反了)。

  helly教授引用了一个比喻, 你能想象世界上有晨星而没有昏星,或者有昏星而没有晨星吗?虽然你能想象得到,但两者都是金星啊。(我的反对意见和上一个例子一样。另外有一种意见认为这笛卡尔的说法和这个说法没有可比性,因为这个说法中涉及到两个不同时段,早晨和傍晚,而笛卡尔的说法是在一个时间中发生的)。

  人格的同一性。你和你的朋友走在火车旁,你指着最前的车厢,你说这里有一辆火车,火车很快从你俩身边开过,在最后一节车厢即将通过你身旁的时候,你指着最后一节车厢说,这辆火车很长。虽然每次你只是指着其中一节车厢,但是你所指实际上是整一辆火车。这是一个空间维度同一性的问题。

  接着他延伸到一个时间维度同一性的问题:5岁的我和50岁的我是不是同一个我?类似上一个例子,我指着的是5岁的我,和50岁的我,我借由一个片段去指整个过程的我,从5到50岁的跨度。

  车厢通过链条连接起来保持空间的同一性,那人是通过人格保持同一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