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读后感10篇

2018-07-11 04:2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读后感10篇

  《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是一本由[尼日利亚] 钦努阿·阿契贝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4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读后感(一):奥贡喀沃的命运是解锁寓意钥匙

  书是朋友所赠,看之前对于作者背景情节奖项没有任何了解期待,但是看的过程也是津津有味,一口气读到最后,足可见这本书的有趣简单来说,这本书至少不会令你感到无聊。不仅是非部落的异域风情本身独具瑰丽的色彩土著文明与外来文明的碰撞冲突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见白人如何“征服”非洲的窗口。作者最妙的地方是将部落的命运和主人公奥贡喀沃的命运紧密交织在一起,奥贡喀沃的死在时间点上即是氏族的衰亡。在这个意义上讲,奥贡喀沃正是解锁氏族命运的钥匙。奥贡喀沃本人即代表氏族本身,他的几个性不同孩子,就代表了氏族当中不同的子民对白人入侵的不同选择

  ==================================================================================

  【“恐惧”与“强大”的辩证关系

  从奥贡喀沃的出身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些部落特性端倪。奥贡喀沃是一个勇武、勤奋强硬暴躁实干角色作为部落青年雷厉风行,作为父亲不怒自威,作为丈夫粗暴蛮横喜欢行动不喜欢繁琐思考。从表面上看,奥贡喀沃是一个部落中最强大的人,但实际上奥贡喀沃的强大源自于他对弱小的恐惧;更进一步地说,是对自己光彩的出身的恐惧。奥贡喀沃的父亲是个好吃懒做、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人,是部落的耻辱。奥贡喀沃幸而没有继承他的半点缺点,而成为了一个完全一样的人。但是父亲的阴影一直在他心中挥之不去,也是贯穿整本小说的一个线索——驱动奥贡喀沃一系列行动的内在因素

  “恐惧”与“强大”这对矛盾关系,也正是部落生活中种种行为的内在动因。奥贡喀沃所属的乌姆奥菲亚部落是当地最强大的一支,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却也是所有部落中恐惧最甚的。对于部落外界,它最恐惧的是落于其他氏族的下风,恐惧一切屈辱和落败,所以在部落的女人被恩拜诺人所杀后气势汹汹,杀气冲天。对于部落内部,人们最恐惧的是一切天灾人祸,具象化之后就成为了对“凶森林”和“地母”的恐惧。部落的集体活动中,宗教崇拜是一切的核心,因此有了祭司、巫女等种种角色,而一切裁决和审判都要依据地母的意思来,否则就会招致难以预测的灾祸。由于这种恐惧,村里人对于违反规定成员格外冷酷无情、下手强硬。比如奥贡喀沃因为错杀孩子被驱逐七年,他的朋友奥比埃里卡是这样说的:

  “为什么一个人在无意之中犯了一次罪,就该受到如此严苛处罚呢?(中略)地母宣称他们冒犯了大地,所以必须被消灭。如果氏族对一件冒犯伟大地母的事不加处罚,神的愤怒就会降临全境,而不只是犯罪者本人身上”

  不论我们读者对于奥贡喀沃的看法如何,这段话说明起码氏族内部其实并不情愿对奥贡喀沃施加如此严苛的处罚,一切皆是因为对灾祸的深深恐惧。故事的最后村民对奥贡喀沃上吊的尸首的态度,同样也是由内心的恐惧所决定的。

  氏族的群体性恐惧何以形成,在故事的诸多细节中可以窥见一斑。例如奥贡喀沃的第二个妻子生过十个孩子,前九个都在三岁以前全部夭折。她给孩子们起的名字简直有了一丝黑色幽默感觉:“死亡,我哀求你”、“不要再发生这种事了”、“死亡,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不论人主观上抱有积极消极还是无所谓的态度,都不能阻止天灾的发生。因此人无论何时,就算是在人生顶峰,也都持续地遭受内心恐惧的折磨。正如凶森林在一场仪式中所说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是凶森林,我会在一个人感到生命可爱的那一天杀死他。”

  受到持续恐惧的驱使,部落的人只能用表面的强大武装自己。孩子身上最微小懦弱都是不被允许的,因为只有最坚韧最强大的人才能在灾祸之后仍然能够幸存。声势浩大摔跤比赛,即是这种强人训练具体象征

  ==================================================================================

  【父权与母性的关系】

  这本小说的最后落在了白人与原生黑人部落之间的矛盾,但是整本小说看来,自始至终无处不在的矛盾是男性女性、父性与母性之间的矛盾。黑白人种的战争以及基督教与原始信仰之间的战争,同样可以依据男女矛盾来理解

  首先我们可以从乌姆奥菲亚的部落生活中看出女性是受到极度压抑的。小说在写到奥贡喀沃的三个妻子时,很长时间都没有透露这三位女性的名字,而一直用奥贡喀沃的第几个妻子,或是某个孩子的母亲这样的称呼来代指这三个女性。另外在奥贡喀沃的子女中,埃金玛最受他的喜爱,但是奥贡喀沃仍然想的是,如果埃金玛是个男儿身就完美了。

  所以在乌姆奥菲亚部落中,男权完全战胜女权、男性完全压制女性。但是在奥贡喀沃的家庭当中是不是这样呢?并不尽然。如果我们依照奥贡喀沃最重视的他的长子恩沃依埃来看,他的父权教育甚至可以说是完完全全失败了。恩沃依埃尽管在童年时期短暂地归顺了他的父亲,倾听父亲所讲的刀光血影的战争史诗,最后仍然“懦弱地”背叛了氏族,投奔了白人宗教。奥贡喀沃失去恩沃依埃,也就象征着本土部落失去了自己的子民,世界土崩瓦解。背后的原因,都在于父性对于母性的落败。

  父性和母性应该如何定义呢?《这个世界》用一个故事生动展现给了我们看,那也就是奥贡喀沃不慎杀死孩童后被放逐到他母亲的氏族一事。在他灰心丧气时候,他的舅舅乌成杜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一个男人事情顺利、生活美好的时候是属于他父亲的家乡的。但是,要是他有了忧愁痛苦,他就会在母亲的家乡找到安慰。”

  这段话的意思也就是说,父性体现威武刚硬,是一个热血青年奋起向上时所需要的;而母性则代表着温柔抚慰,这是部落里看不起的“软弱”,然而却是一个人遭受痛苦和挫折后最需要的力量

  为什么说黑白人种的战争以及基督教与原始信仰之间的战争,同样可以依据男女矛盾来理解呢?因为白人势力入侵的先锋兵——基督教,正式象征着一股母性的力量。而这种母性正是黑人部落压制的、缺少的。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传教士布朗与一位当地村民的有趣对话

  “你倒说了一件有趣的事,”布朗说,“你们害怕舒喀乌(乌姆奥菲亚的神)。在我们的宗教里,舒喀乌是个慈祥的父亲,遵照他的意旨行事,是不必害怕他的。”

  氏族部落的原始信仰“舒喀乌”即为父权象征,正如奥贡喀沃之于子女一样,舒喀乌之于村民是一个喜怒无常、专横暴躁、令人生畏存在,它的威严构建在村民的恐惧之上。而基督教则不同,耶稣的形象是一个受难者,为了信徒被钉在十字架上,死后又复生,体现的是宽恕慈爱。另外,对于传教士最先收获的一批信徒,作者是这样描述的:“信徒们都是那些在族人的集会中没人听他们说话的人。没有一个有头衔。他们大多被叫做埃夫勒夫。”也就是说,最先信仰的一批人就是受到痛苦和挫折的人,他们需要的是母性的抚慰,而白人宗教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面对白人宗教的威胁坚守着祖训的乌姆奥菲亚人奥贡喀沃仍然叫骂道:“抛弃父亲信奉的神,去和一伙娘娘腔的男人像母鸡一样咯咯乱叫。”这就是完全搞错重点了。也正因为如此,氏族才会继续不断地失去民心,最终走向撕裂和瓦解。

  多说一句,两位传教士布朗和史密斯的截然相反的传教方式,同样暗含着父性与母性的意味显而易见,布朗的手段是母性的,赢得了稳固群众基础;史密斯的手段是父性的,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导致教堂被烧毁。在这里父性又一次输给了母性。

  ==================================================================================

  【背叛与赎罪】

  奥贡喀沃的最后一个象征意义,在于部落民众对于氏族信仰的“背叛”与“赎罪”。当史密斯的手下埃诺克杀死一个部落的祖先灵魂的时候,村民终于忍无可忍,决定火烧教堂,驱赶背叛祖宗的人。奥贡喀沃这是终于感受到一丝愉悦,仿佛“这个氏族曾经背叛了他,现在仿佛来向他赎罪了。”这里奥贡喀沃转而象征原始信仰,跟从他的人即是向原始信仰回归和赎罪的部落民。两股势力结合在一起,终于爆发出了最后的哀鸣。作者写道:

  “氏族的精灵在为即将降临的一场大灾祸——氏族的灭亡——而啼哭。(中略)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也震慑了史密斯先生,他第一次露出了害怕的神色。”

  十分震撼,也让人为之动容

  ==================================================================================

  这位尼日利亚的作者钦努阿·阿契贝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原生部落在外力冲击下土崩瓦解的悲剧图景。以奥贡喀沃的命运来象征氏族的命运,以父性对母性的落败来诠释非洲部落对白人入侵的落败,是我觉得最妙最具有启发意义的地方。这本书不论从了解非洲历史的角度,还是从人性挖掘的角度,都是非常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读后感(二):所感

  1、完全没有感觉到书写的有多好,两星; 2、关于书中写的很多当地的习俗,每次必加的谚语香蕉干,柯拉果,各种神,还有极其别扭难记的名字,神神叨叨的各种礼,仪式,女巫; 3、看这本书让我想到电影《赛德克巴莱》,这本书叫瓦解,是在外来白人的冲击下,非洲人原有的文化组织,甚至思想图腾都瓦解了,但是我在想一个问题,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特别暴力或者战争带来的新文化,这种瓦解是否是身处落后一方应该接受的。 我认为应该,对于个人而言,自然愿意去接受更好更先进的文化,物质,明明可以让自己更好的生活,明明可以有更先进的思想,为什么不接受呢?如果你想保留文化多样性,保留所谓传统,那么请把它保留到博物馆中,而不是为了所谓的传统去抱残守缺

  《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读后感(三):人们既已经学会射而必中,我就要学会久飞不息

  书很薄,故事也很短。

  在读的过程中,带着困惑,为什么这本书享有这么多的美誉,而我觉得很平淡呢?

  带着这样的困惑到读完,结局让我觉得意料之外,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后来我看了TED的一个演讲,叫《单一故事的危害性》,一个尼日利亚的伊博族姑娘讲述关于非洲的,关于单一故事的种种,其中也提到阿契贝。

  我觉得也许这本书的意义在于,他是一个来自非洲的作者,用我们能读懂的语言,讲述真实的非洲的文化,他们的信仰与价值观。而不是来自外面的世界的种种解读。

  有一种鸟叫伊纳基鸟,人们问它为什么久飞不息,它说:‘人们既已学会射而必中,我就要学会久飞不息

  这句话在文中两次出现,是什么意思呢?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我没有懂,又觉得懂了点什么,可是读懂了什么,我也讲不出,希望看懂的人能分享下你们的体会

  我去读读作者其他的书了。

  《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读后感(四):叙述方式

  正如书中把犯下的罪恶分为男人的罪和女人的罪恶一样,这本书用的是男人的叙事方式。在连续读过两位女性作家的书——门罗、普拉斯——之后,叙事方式的对比感尤为强烈

  男人的叙事方式更为关注历史、潮流、力量;女人的叙事方式关注自我、心灵情感。书中奥贡喀沃和他的妻子讲的名族传说故事就很不一样。当然书中还写到了一个孩子什么时候是属于父亲家族的,什么时候是属于母亲家族的。

  虽说是男人的叙述,但其中也有女人的叙述。例如,不同传教士由于性格不同处理原始宗教的不同方式,埃诺克由于自我性格被基督教狂热一面吸引继而触犯“祖先灵魂”,基督教对部落里奴隶与女人的吸引力,奥贡喀沃对软弱懒惰的恐惧等等。讲述文化的侵入——或者说历史——宏观的叙述虽然自有其美丽所在,却并不能涵盖全部事实个体由于自我的原因——性格、私欲在其中发挥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直很好奇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史中,固然经济科技落后是很大的原因,而很多中国人出于自己的原因作出的事情在其中又发挥多大作用呢,如果没有这些,历史会不会不一样呢)

  小说整体风格还保持一致,又仅仅用了十万字,就讲述清楚了自己民族的风俗以及文化入侵的过程,理性的叙述中,没有忽略非理性的作用,简单清晰又有力量。

  《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读后感(五):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

  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个人觉得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再也回不到从前?

  那就是一个人精神世界所信仰的那个神被彻底的摧毁!

  奥贡喀沃是个勇敢的战士,他信奉着他的宗族的神,他信奉勇敢、勤劳、荣誉、地位带来的心理的满足。当帝国的代表带来了众神之神—“上帝”来到这个非洲的部落后,众多的族人在白人的苦口婆心劝说之下,不再信奉自己宗族的神明而改去信奉上帝(当然上帝也给信奉他的人带来了文明和利益,用利益来交换信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自古以来,为了自身的利益出卖自己灵魂与信仰的人比比皆是)。

  当传统的信仰在族人中缺失后,再加上武力的胁迫,奥贡喀沃所信奉的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他感到的是无休止的悲愤,内心的世界土崩瓦解。而他也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昔日的帝国对其它大陆的征服永远都是掠夺式的。一方面用宗教同化人心,另一方面用武力来掠夺财富,其所到之处无不灰飞烟灭。

  而今日帝国的对外扩张已不再使用武力手段,更多的是采用文化的侵略与渗透。用“美国孔子”爱默生的话来说便是—“当你要阻止他们的异议时,与其不厌其烦地阻止,不如通过繁荣休闲娱乐,让他们的情感得到宣泄。”;“精神颓废不仅对个人不利,也会对整个民族不利,也会使之产生病变。”正是通过这种颓废的文化价值观念的输出,使得现今世界的人们于无形之中改变了精神世界的信仰与追求,将娱乐、财富视为人生的第一信条,从而成为了今日帝国的精神奴隶。再加上我们执政者的有意或无意的大力配合,从而将传统的精神信仰彻底颠覆。我们或许可以在某个头脑清醒的时刻遽然发现,原先的世界已经土崩瓦解,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然而毕竟还有那么一些人,至少还在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紧紧守卫着自己精神世界的真正需求。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为自己的灵魂打造一座属于自己的精神殿堂。

  那支撑着你存在、生活下去的力量或许你现今仍未找到,但当生命的阳光在某一时刻照进你的内心后,或许你就会豁然明白,你的精神支柱究竟为何。

  于我而言,我唯一的期望就是能有一个心灵契合之人在我的精神世界里陪我走完我的余生,这或许是最难以实现的奢求,但我从未停止过这种殷切的期盼,我始终梦想着在我生命终结的那一刻,我能对这个人说“谢谢你陪我这么久,让我的灵魂从未孤独。”

  《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读后感(六):黑塞说时代的冲突

  有一次我们谈了所谓中世纪的种种残暴现象之后,他对我说:“这些残暴行为实际上并不残酷。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中世纪的人会非常厌恶,会感到比残酷、可怕、野蛮还更难忍受!每个时代,每种文化,每个习俗,每项传统都有自己的风格,都各有温柔与严峻,甜美与残暴两个方面,各自都认为某些苦难是理所当然的事,各自都容忍某些恶习。只有在两个时代交替,两种文化、两种宗教交错的时期,生活才真正成了苦难,成了地狱。如果一个古希腊罗马人不得不在中世纪生活,那他就会痛苦地憋死;同样,一个野蛮人生活在文明时代,也肯定会窒息而死。历史上有这样的时期,整整一代人陷入截然不同的两个时代、两种生活方式之中,对他们来说,任何天然之理,任何道德,任何安全清白感都丧失殆尽。

  《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读后感(七):随手记

  他信奉的一切,他想要捍卫的一切,最后让他连死后都不能得到回归。他难道不会迷茫吗。应该会的吧。即使是亲手杀死喜爱的邻村孩子,他也不会对他信奉的神灵产生背叛的心思;最爱的小女儿被带走,即使心如火焚也不会阻挠一点点;因为过错离开家园,也不会产生一点点的忤逆,甚至连提前一些时候回去都不可以;为了捍卫自己的氏族下手杀了差吏,却获得所有人的猜疑,恐惧,大概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他沮丧的了吧。最怕是失去希望。他不会不知道自杀以后的结果是什么,是甚至连碰,都不能被本族人碰的,是连埋葬都不能被本族人埋葬的。可是或许他知道也不在意了吧。因为这个世界已经不再是他熟悉的世界,再想按照旧的规则走,也永远都回不去了。那么已经深深刻下氏族烙印的他,怎么才能活呢。前期的描写配上想象力就是一幅画卷,不过因为我实在是了解的不多,所以大概也看不懂什么。想到好几个点,关于母亲,亲戚,信仰,未来,还有想破坏一个整体,最好的方式是从内部分裂,其实文章里在他在母亲的氏族里喝着团结的离别酒时,自己的氏族里已经分裂的差不多了,这里其实是一种对比吧。想到哪写到哪,我连自己为什么买了这本书都不知道。。。因为书名的原因看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得到我想要的一些些启发和答案。

  《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读后感(八):奈保尔、阿契贝的殖民想象

  1

  有的天才作家,文字背后,就其个人生活而言,堪称恶棍。最大的恶棍当然是布考斯基,这个酒鬼、流氓,网上很容易能搜索到他抚摸着赤裸女性的阴部狞笑的照片(未打马赛克)。至于卡佛——他只是一个酒鬼,还够不上恶棍的称呼。

  本文要说的奈保尔,与老布比起来,自然逊色,但他确实也够得上恶棍的评价。

  他从不掩饰自己对妓女的偏好,甚至在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在获奖感言中说:“感谢妓女!”诺奖主席赶紧发表声明:“我们评奖只看他的作品,不管他的人品。我们爱他的作品,但绝不跟他交朋友。”

  奈保尔随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她们(妓女)给予我安慰。我无法去追求其他的女人,因为这耗费时间,需要很多天、很多星期的时间,这等于是放弃事业。”他又承认,除了身体享受,妓女并未教会他什么。

  他与第一任妻子保持了几十年的夫妻关系,却对一位阿根廷女郎情有独钟。他还虐待情妇,将性描写的文字交给妻子,听取意见。他维持了24年的“家中有个慈母,南美有个婊子”的生活。第一任妻子去世后,他迅速再婚,娶的却不是那个情妇。虽有两任妻子和一个情妇,但他一生嫖妓,猎女无数。

  他痛恨一切宗教,鄙视狄更斯;众叛亲离,没有朋友,作为一个孤傲的天才而存在。就像没有人喜欢布考斯基这个恶棍一样,很少有人因为奈保尔的人品而亲近他。好在他在文字世界里足够真诚,而不像布考斯基一样,把小说和诗歌也写成堕落的魔鬼。

  他痛恨自己的所谓故乡,加勒比海的英属特立尼达岛,塑造了他的童年,他却在家信中说:“如果我以后要永远在特立尼达生活,那我宁愿死掉。那个地方太小了,所有的价值观都是错的,那里的人也极小气。而且,在那里我几乎不能做什么……”那一年他20岁,刚离开家乡,就读于牛津大学。

  故国亦让他感到羞耻,作为一名印度裔作家,“它不是我的家也不可能成为我的家”,他却不能拒斥与漠视这个国度,并为之写出皇皇巨著“印度三部曲”——《幽暗国度》、《印度:受伤的文明》、《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至于英国,他同样不以为然,虽然他一直定居伦敦,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英国作家,他说:“不要以为我喜欢住在这个国家里,这里充满了偏见……”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局外人,而且我很喜欢自己作为一个局外人。”——这构成了奈保尔的写作基因。

  而在中国,如奈保尔般的“世界作家”正是我们所缺乏的。我们有太多的莫言、贾平凹、陈忠实,有多少作家就有多少所谓的文学地理,高密东北乡、商州、白鹿原……不是说谁高谁下,而是写作的一种姿态和眼界。

  2

  “世界如其所是。那些无足轻重的人,那些听任自己变得无足轻重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位置。”

  ——奈保尔以这句话,开启了《大河湾》的旅程。

  一个印度裔非洲海岸年轻人,驾着他的标致,开到非洲腹地,在大河拐弯处停下来,开始了他的非洲之旅。此时,殖民者已被赶出非洲,但白人依旧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旧的杀戮刚刚结束,新的杀戮即将开始。

  奈保尔并未指出大河湾是哪里,我们却很容易找到这个地方——刚果东北部的省府基桑加尼。

  他对后殖民时代的反思,使他成为一个“右派”。但这也未尝没有道理,民主和正义降临这片土地,酋长当了总统,虚假繁荣和国有化之后,凋敝的非洲开始显现。草民在苟活,知识分子在自欺欺人,统治者在欺骗——旧的制度土崩瓦解,并被证明是错误的,新的制度还未建立。当传统一去不复返,或民主,或集权,但这片土地已承受不了风暴的侵袭。

  多年前,奈保尔为了创作《非洲的假面具》去了非洲。他的现任夫人回忆:“我们来到乌干达的时候,当地人盛情邀请奈保尔写他们的故事,因为奈保尔二十多年前在《大河湾》中写的事情,恰恰是之后二十年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情。他们认为奈保尔是个预言家。”

  奈保尔的预言,至今还在这个大陆上上演。

  3

  读《大河湾》的同时,我又读了尼日利亚作家钦努阿•阿契贝的成名作《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大河湾》写的是殖民者离开后一个国度的变迁,而《瓦解》则是书写了殖民者到来之时,一个民族的土崩瓦解。

  对于中国人来说,阿契贝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曾经并不陌生,早在上世纪60年代,《瓦解》便在中国出版,那时他是我们的亚非拉小伙伴。抹去政治的痕迹,阿契贝同样伟大,他被称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是他把非洲文学从民歌、土语中解放出来,开启现代文学之路。除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几乎获得过世界所有的文学大奖,非洲的4位诺奖获得者在提到他时往往战战兢兢——诺奖不授予他,是诺奖的遗憾,且是永久的遗憾——2013年,阿契贝已去世。

  阿契贝引用叶芝的诗句:“在越来越大的回旋中旋转呀旋转,/猎鹰再也听不见主人的呼唤。/一切都土崩瓦解,再也保不住中心,/世界上弥漫着一片混乱。”中世纪式的英雄奥贡喀沃的悲剧人生,是小说的主线。这位崇尚力量的农民,通过个人奋斗,拥有了三个妻子和十几个孩子,一切都是那么荣耀,可是偏偏,白人来了。

  白人来的前夕,因为误杀了一位同族青年,奥贡喀沃被流放到母亲的家族,七年不许回乡。七年后,当他回到自己的村庄,白人的教堂已建立起来,行政长官、法院——殖民体系覆盖这片区域。

  族人决定誓死反抗,奥贡喀沃举刀杀死了一名差吏。在镇压面前,所有族人选择了退缩,奥贡喀沃把自己的身体吊到了一棵树上,故事就此结束。英雄的结局如此窝囊,可看做是非洲的缩影。

  奥贡喀沃的好友奥比埃里卡愤怒地对行政长官说出了整个非洲的呐喊:“他是乌母奥菲亚最伟大的人之一,你却逼他自杀,他就要像一条狗似的被埋掉了……”因为自杀而死的人不能进入祖坟。行政长官正在写一本书,奥贡喀沃成为很好的素材,他再三考虑,这本书的名字将是“尼日尔河下游地区原始氏族的平定”。

  我同样在《瓦解》中找到了中国的影子,原住民和殖民者的矛盾,同样伴随了我们百年。李鸿章所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瓦解》中一目了然。当所有的抵抗成为枉然,现代文明引诱我们失去了自己,我们会是怎样的结局?

  《瓦解》照亮了很多人的人生,比如曼德拉,他说:“有这本书给我做伴,监狱的高墙土崩瓦解了。”

  《瓦解》是《大河湾》的前夜,奈保尔以外人的身份,为殖民者树碑立传;阿契贝却书写出了自己民族过去的绝望。殖民者来了,灾难同时降临,但文明的曙光也开始出现;殖民者走了,场面又是如此混乱,内战爆发,生命依旧如蝼蚁。

  在奥贡喀沃身上,我能看到《白鹿原》中白嘉轩的影子;他又像是不断个人奋斗的孙少安;《瓦解》让人想起阿来的《尘埃落定》——氏族瓦解的前夜,宁静安详的乡村生活是如此美好,又如此让人绝望。

  阿契贝最反感以“东方主义”姿态描写非洲,撰文批评康拉德的《黑暗之心》,他还攻击奈保尔是“把自己卖给西方的出色作家”。其实,他自己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把自己交给了西方。

  《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读后感(九):瓦解的未来

  一个非洲土著居民的故事,故事大部分讲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习俗文化和价值观,但故事背后却是如此的冲击,不仅是对过去,现在甚至将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独自面对的。

  主人公的性格成长十分明显,一次意外的走火使得他脱离了原来的环境,赎罪结束后的返乡让他见识到了文明的冲击,一种他们原先不得已接触的新认知。因为保守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一直徘徊于局限中,寄养三年的人质在被处决的那天,他大儿子心中的那个疑惑在新宗教里才得到释放,精神力量的介入再也无法让主人公像以往那样控制他想控制的一切,年轻时的动力在无形的枷锁中消磨得一干二净,以至于在回到故土后,那种鸵鸟行为还有力地保护着他。

  我们身边也时刻发生着这样的事情,社会快速发展,各种新事物新观念冲击着我们的认知,可喜的是我们处于漩涡中可以感受这样的变化,可悲的是我们也许找不到我们自己的路。面对冲击无法判断是融合还是排斥,简单地归咎于文化不同有些草率,因为现在毕竟不是19世纪,整个世界大交流的时期。

  开放或许是解答的途径之一,在自然法则的作用下,可以取得平衡,因为没有那个无形的枷锁束缚着你,正如茱莉亚罗伯茨的《美食、祈祷和恋爱》中的那样,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和纽因特人一样,习惯过去,逃避现在,瓦解未来。

  《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读后感(十):我们的乌姆奥菲亚土崩瓦解了

  非洲部落里的氏族生活鲜明地刻画了这样一种景象:在这个九个村子里,甚至在这九个村子以外,奥贡喀沃都很有名。当他还是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时,就击败了猫子阿玛林兹,给自己的村子带来了荣耀...... 有谁知道这样一个英勇形象的勇士最后却逃不过自我裁决。 本书不仅为我们描绘了离我们甚远的非洲部落,直到乌姆奥菲亚被瓦解的一幅过程:勇士的精神——神秘的神明——英雄的流亡——教会的入侵——部落的衰亡,还让人不禁意识到这一瓦解也具必然性,背后的原因令人唏嘘。奥贡喀沃勇敢、努力、高傲、冷酷,但在夜里追随妻子去寻找女儿时也看得出作为一位父亲的柔情(虽然他残酷地处决了伊克美弗纳)。但是不得不令人深思的是,这一部落的最终瓦解的必然是残酷的。一个只有勇士精神的氏族如何才能与个奉智慧为神明的教会为对手呢?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瓦解一个民族的最快的方式是用智慧征服这个民族。奥贡喀沃这一人物是既充满希望又悲哀的,充满希望的是当他返回部落的时候,他在为重振氏族付出以死为代价的斗争,悲哀的是他却不了解人们对对抗教会表面激昂进取,内心却充满惶惑的恐惧感。当他看到人们放走了其他差吏时,他知道乌姆奥菲亚不会去战斗;当他看到人们的恐惧时,他就知道他已经失去所有希望,他的信仰早已不复存在;当他在沙石上把刀擦干净的时候,他是那么淡定自若亦无可留恋,因为他已经为自己的承诺作出一丝挣扎。他知道这个氏族已经在土崩瓦解,他知道他任何努力都已为时已晚。当人们发现树上的尸体时,他们会知道乌姆奥菲亚最后一位英雄在最后关头作出的最终抵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