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师》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师》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32: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师》经典读后感10篇

  《大师》是一本由王废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3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师》读后感(一):失望

  由于对婚姻的失望,陆小曼开始成为了阔太太们牌桌上的常客,经常是徐志摩忙完工作回家后,陆小曼还打牌未归。可就是这样,徐志摩并没有太责怪陆小曼,相反,他认为陆小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做得不够好。为了投“妻”所好,他还经常陪着陆小曼登台唱戏,在陆小曼主演的戏中当个配角。可渐渐地,徐志摩也对于这样的婚姻生活感到厌倦起来。1927年12月27日,徐志摩写下了这样苦涩的文字:“我想在冬至节独自到一个偏僻的教堂去听几折圣诞的和歌,但我却穿上了臃肿的戏袍登上台去客串不自在的腐戏。我想在霜浓月淡的冬夜独自写几行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但我却跟着人们到涂蜡的舞厅去艳羡仕女们发金光的鞋袜。”

  《大师》读后感(二):从小,就开始聆听民国大师们的教诲

  在开始上小学的时候,爷爷就开始教我读梁实秋的散文,那时候非常的懵懂,根本不太明白。不过,爷爷说,“我读着,你听着,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就这样,在爷爷的悉心教导下,我在小学六年里读了不少民国大师的经典著作,最喜欢大师当属王国维和胡适。

  正是因为从小就熟读大师们的经典,同时也对他们的身世有了不少的了解,所以当以后我的亲戚朋友在要求我向他们推荐大师们的经典读物或人物传记的时候,我都会去市面上找一本相当有分量的作品去推荐给他们,因为这是对大师们的一种尊敬和缅怀。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我那个可爱而又帅气的小表弟要求我给他们推荐一本民国大师传记的时候,我决定去市面上好好淘淘。

  很有缘,我和这本书相遇了。

  当时,这本书就摆放在书架的一个小角落里,我拿起它后就再也没有放下。书里面写了十位大师,有我最喜欢的王国维和胡适,还有我比较喜欢的傅斯年、陈寅恪、徐志摩。翻了几页后,我确定这就是我要买的书:作者文笔细腻优美,资料翔实,而且每个人两三万字的样子,篇幅不长却将大师们的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准确清晰地交代出了大师们的一生。

  一本书轻松读完,就能了解十位大师的生平往事,真是不错!

  《大师》读后感(三):“吾越多才由续学,斯楼不朽尽在藏。”

  清末时,绍兴首富徐树兰建造了古越藏书楼,这个藏书楼的建成和开放被认定为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现代图书馆过渡的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年轻时的蔡元培就曾经进入古越藏书楼校勘徐氏兄弟所创作的《绍兴先正遗书》。他当时的主要职责就是充当伴读,并且为徐氏校对书籍。在藏书楼工作时期,蔡元培几乎读遍了楼里的万卷藏书,其中重要的书籍都经过他亲笔批注。蔡元培的女儿就曾经见过蔡元培在古越藏书楼批注的一部《管子》和《墨子》,在书籍上或用红笔,或用墨笔,在书页上写得密密麻麻,毫无空隙,而这样的书还有很多。据说,蔡元培还曾为古越藏书楼亲手书写了一副对联:“吾越多才由续学,斯楼不朽尽在藏。”这幅对联曾经悬挂在藏书楼的门厅里。

  《大师》读后感(四):士绅家族

  幼年时的王国维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没落的士绅家族。但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盐官王家”再怎么落魄,也不至于让王国维在教育方面受到太多的亏欠,相反,王国维的受教育水平远远比普通人家的孩子要好很多。王国维有一个富有才学的父亲,王国维的父亲王乃誉虽然终身未能中举,但也是江浙地区非常有名气的诗人和画家,一生勤于治学,对诗文、书画、篆刻都有很深的研究,他在教育儿子读书的时候不仅强调儿子学习课堂上的东西,更要求儿子在课堂之外有所长进。所以,幼年的王国维在父亲的教导下成长得很快,等到他读完私塾的时候已经拥有了很强的国学功底,而他也与陈守谦、叶宜春、诸嘉猷被誉为“海宁四才子”。后来,王国维在回忆起父亲的时候曾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大师》读后感(五):自此无缘相见

  果如周恩来所担心的那样,4月20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并一举攻克南京。于右任本想留在南京,但是却被国民党特务“护送”到上海。

  人民解放军一路高歌猛进,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逃,蒋介石便开始筹划逃往台湾。1949年4月21日晨,于右任被胁迫转移至上海,后辗转到重庆。11月29日抵达台湾。

  有人怀疑于右任去台湾不是被迫,而属自愿,这种怀疑是站不住脚的。首先,如果于右任真是自愿去台湾,应该很早以前就开始安排家属了,按照当时国民党的纪律,高层直系亲属是一定要跟着一起去台湾的,但他明显没有这么做,原配夫人高仲林、长女于芝秀等亲属仍留在大陆,一家人自此无缘相见

  《大师》读后感(六):事实上,

  事实上,林徽因对于苦苦追逐她的徐志摩并非没有一点感情,只不过在跟随父亲回国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独处,她那颗被徐志摩炽热的爱渐渐迷惑的心又清醒了过来,只有十几岁的她明白自己跟徐志摩这样一位浪漫多情的才子是不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的,因为徐志摩爱上的只是那个理想中的林徽因,并不是她这个真实的林徽因。对此,几十年之后,林徽音的儿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一文中对林徽因此时的心境做了描述:“母亲当然知道徐在追求自己,而且也很喜欢和敬佩这位诗人,尊重他所表露的爱情,但是正像她自己后来分析的: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的那样一个人……”

  《大师》读后感(七):步入稳定

  940年,日军大举侵入越南,昆明陷入危机,政府下令西南联大迁移到四川。就在去与留的争执中,“分校”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实际上,北大要求“独立”并非由于传统的“自尊”,而是基于很多实际的利益,比如经费等问题。面对种种矛盾。1941年3月,梅贻琦在清华校务会议后决定“让售北大三千元美金”,并且在会议上规定了两个原则:第一,如果北大坚持分校,预算就按照三校分配,清华将对北大负全部的责任。第二,如果清华向西南联大拨出80万应急费用,那么西南联大多出的80万将作为补助给各校人员的费用,清华也应该按照比例得到相同的费用。很快,教育部经过研究提出了折中的方案:由清华借款五十万补助联大,用作研究的费用,三校按照比例分配支用。梅贻琦代表的清华接受了这个方案。至此,西南联大上空的乌云终于开始渐渐散开,三校联合体制步入稳定。

  《大师》读后感(八):治学之路

  贫穷的家庭坏境,亲人们的殷切期望,都成为了林语堂发奋向上的最大动力,他终其一生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从一个穷苦人家走出来的读书人。因此,林语堂在进入海圣约翰大学后,比之前更加的刻苦,他除每天都认真学习英文之外,还努力研读了《社会学》、《伦理学》、《宇宙之谜》、《欧洲史》、《十九世纪的基础》等著作,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过,林语堂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期间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学问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由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校长和教授基本上都是外国人,所以他也学到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处世态度,这为林语堂能够在日后成为学贯中西的一代学术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帮助他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治学之路。

  《大师》读后感(九):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的父亲在老家硖石为徐志摩举办了一场追悼会,一直对陆小曼非常不满的徐父在这个时候还是拒绝了她,他强烈阻止陆小曼前来硖石参加儿子的追悼会。迫于无奈,作为亡妻的陆小曼只能托人送来了一副自己写的挽联:

  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

  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然而,不论活着的人再如何的哀悼与伤心,徐志摩却是再也不会站在大家面前了——诗人徐志摩就这样悄悄地走了,“轻轻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大师》读后感(十):志学以来

  志学以来,十有余年,体素羸弱,不能锐进于学,进无师友之助,退有生事之累,故十年所造,遂如今日而已。夫怀旧之感,恒笃于暮年,进取之方不容于反顾,余年甫壮而学未成,冀一篑以为山,行百里而未半,然举前十年之进步,以为后此十年二十年进步之券,非敢自喜,抑亦自策励之一道也……顾此五六年间,亦非能终日治学问,其为生活故而治他人之事,日少则二三时,多或三四时,其所用以读书者,日多不逾四时,少不过二时,过此以往,则精神涣散,非与朋友谈论,则涉猎杂书,唯此二三时间之读书,则非有大故不稍间断而已。夫以余境之贫薄而体之羸弱也,又每日为学时间之寡也,持之以恒,尚能小有所就,况财力精力之倍于余者,循序而进,其所造岂有量哉!故书十年间之进步,非徒以为责他日进步之券,亦将以励今之人使不自馁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