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端欢喜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无端欢喜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13 04: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端欢喜读后感精选10篇

  《无端欢喜》是一本由余秀华著作,新经典文化/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页数:2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无端欢喜》读后感(一):一棵稗子的堪忍与欢喜

  开始关注余秀华和她的诗歌,不是那首横空出世的《穿》,而是偶然间在〈天天向上〉的一期节目VCR里看到她摇头晃脑地读自己的诗《我爱你》,诗名如是,通篇不着一爱字,却尽得一位女子在尘世间炽烈而滚烫的情意。——“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结尾这段最让人为之一颤。稗子是田间杂草外形跟稻子相似,但有害稻子生长。余秀华以稗子自喻,借以抒发生卑微,却对活着始终怀有一种隐匿而颤栗之情。

  那之后我买了她的两本诗集来看,《月光落在左手上》和《摇摇晃晃的人间》,她的诗总能带给我原始通透天地初开的感动清新野蛮意象灵动跳跃情思鲜明独特表达,这些仅仅是成就诗人的“形”,真正的“象”是驱策文字背后的特质,如顾城所说,“要找出诗人和别人的不同之处的话,有一点,就是他有一种虔诚,他希望自己变得透明、通达,好让光能清澈地通过;如果他是浑浊的话,光就通不过。让光通过他——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如同常说的自我拯救。”余秀华身上完全具备这种虔诚和透明。农民残疾,再多身份和外在的枷锁禁锢不住她体内汹涌着的光灿的诗性。

  两年前她发行新诗集《我们爱过又忘记》,在青岛有一场见面会。我跑去参加,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她本人,乌黑的头发扎成马尾,一身素衣宛如少女,羞赧又恳挚地回应人群发出的掌声,虽然走路一颠一跛,讲话时仍极力克制才能保持脸型不变得扭曲,但每一位到场的读者都看得出来,支撑着那副沉重残缺肢体的,是一粒轻盈饱满灵魂投影荧幕上开始播放她的创作感想镜头前她歪着脑袋努力挤出一个自然微笑,然后说了一些再平常不过的话,就轻易惹得我眼泪汪汪了。而读余秀华的诗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人快乐时眼泪汪汪。

  再之后她拍了个人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朗读者》现场读诗,直到新书面世……“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每一次有关余秀华的新闻动态,我都像只蜻蜓一般敏锐准时地拢了上去,仿佛一位相识已久但又素昧平生老朋友。透过层层叠叠诗句,她给我的终极印象亲切。吸引我的,是她对苦难忍耐思索,是她在忍耐与思索过后涌现的坚韧,是坚韧中隐含着一丝调皮达观劲头。这样的女人是不会被苦难打倒的,苦难一旦被转化成诗歌,如同沙漠诞生了泉眼。她说,一个人的精神里至少有四分之一个孔乙己。我不知道剩下的四分之三还可以有什么奇特组合,但我十分乐意见到她身上兼具潘金莲和王宝钏的一面。既能在公号里写诗向李健表白,频频更换示爱对象,又自知疯狂的爱是一种绝望,所以才写“我也有过欲望的盛年,有过身心俱裂的许多夜晚/但是我从未放逐过自己/我要我的身体和心一样干净/尽管这样,并不是为了见到你”。她是不愿被生活归纳的,所以活得如此淫荡,如此忠贞

  其实这本散文远远称不上完美,瑕和瑜都很明显。诗的语言一旦被稀释成散文,如同野马入了厩,又如飞燕穿上了玉环的衣袍,也就律动和跳脱不起来,难免显得浓淡相宜。生之叩问,和爱的礼赞,我总能在其中见到史铁生和王小波的影子,但也止于影子,不够立体。相反,她写平凡细微情感,和横店的风土人情,比如写奶奶,写植物,就立马从容不迫起来,摇曳生姿。所以这部分相当好看

  最贫瘠人生不是物质上的匮乏,而是没有一个持续的爱好想想就是一件很可怕事情了。上天给了余秀华写作的爱好,并让她从中获得扎实的欢喜,这已是美好稀有馈赠。对她自身来说,从不指望吸引别人,人首先得吸引她自己,成为花朵,也成为蝴蝶,对自己有了热爱,才能完成以后一个个孤单漫长日子,余秀华的这个心愿,是对她自己最好的馈赠。

  《无端欢喜》读后感(二):散文就是她的长篇诗歌

  余秀华只要出一本书,我都要买来看一看,看完后写一写。无他,因为看她的文字,会令我无端生起感动和悲悯。

  成名后的余秀华,虽然隔段时间就要出门,往全国各地跑,看起来真的是要“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了”,可是,她依然勤奋,出完新诗集《我们爱过,又忘记》,现在又出了本散文集《无端欢喜》,指不定哪一天又出一本小说集,这些都不应该感到奇怪,毕竟她总会给人带来惊喜

  因为天赋,也因为勤奋,她说只有当手在电脑上敲出一个一个的字时,才是开心和快乐的。

  如果对余秀华的诗歌爱不释手,那么一样也会对她的散文爱不释手。对于诗人来说,散文就是长篇的诗歌。所以,如果诗人写散文,那么她一定是充满诗意的,耐看的,余韵悠长

  而余秀华的散文,恰恰如是,词语之间,句与句之间,哪怕是一部分文章主旨内涵,都是诗化的语言,诗化的精神内核

  当然她的散文,依然是写她的生活,在横店的生活,成名后,游走在全国的生活。她依然会写她作为残疾人境遇,她说过“她不关心国家政治”,向内而生,她写苦难,写生活,更加敏感

  她还写她的思考,残疾和成名的双重不幸幸运,让她能够体会更多,自然也生出更多的思考。这一点很像史铁生,当然,在她的散文中也提到过史铁生,大概二者也是有相通之处的。

  只不过史铁生的散文,充满悲悯,他更多的是精神意识层面的,所以他说“昼信基督夜信佛。”而余秀华不一样,她的思考,更加质朴,也更加诗意化,他们就存在她生活的村庄,生活的横店。

  所以余秀华的散文,更加内省和私人化,她在尽可能描述她的生活,但一旦下笔千言之后,这些堆积起来的文字,便开始变得热烈温暖,令人心头发烫,眼眶湿润

  读余秀华的散文,她有这种魔力

  散文读的不多,早些年,读北岛的散文,发现北岛后期的散文也好,诗歌也好,文字变得更加柔软,没有了尖锐锋芒。起初并不能理解,直到现在读到余秀华,才会慢慢发现,诗人的内心深处,大概都是柔软和敏感的,只是诗歌简洁的文字,让他们变得锋利,变得充满锋芒。

  你看余秀华在微信里,嬉笑怒骂俏皮天真,一旦散发出真性情,往往一发不可收拾,诗人大底都是如此,如果诗歌表达深邃,那么散文就会表达温暖和悲悯。

  这是互补和互通的,大概这才是真实的诗人本身。

  恰如开头所说,只要余秀华出一本书,我必定买来看,不为其他,只是因为,看多了浓妆艳抹的文字,或者说看多了精致的文字,亦或是看多了缺乏性灵的文字。其实读一读余秀华就够了,她打字慢,所以每一个字就像是一笔一笔写出来一样,格外用力,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文字脉络

  读她,你会有久违的温暖和悲悯,悲悯人生,悲悯世事

  而这些感动和悲悯,大概在行色匆匆的人群里,已经干涸了不知道多少年

  《无端欢喜》读后感(三):也无风雨也无晴

  其实是有惊讶的,所以忍不住想要知道她的学历经历和她的阅读史。并非世俗标签,只是觉得构成一个人的语言表达,首先便是看她所阅读的书目。长期看史料论文时候,我知道自己的语言是艰涩的,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些理性表达的好处。但是对于文学来说,它所需要的是最最自然的原始的灵性。最近所读过的散文里,新疆的李娟和余秀华都有这种灵性。

  她们都着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缘故,风雨入梦来,那些乡土边疆生活的气息是足以感染很多城市麻木心灵,所以《无端欢喜》里面,也是喜欢看她写日常生活的文字,而不是高谈阔论,这些东西谁谈都容易露怯的。

  看了一篇报道记者和我的思路相似,问她最近在看什么,她说在看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散文里她所引用的那篇是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她说这个世界上现在很多的城市都大同小异了。我也曾引用过《看不见的城市》,我想说的城市的模样不在乎它的结构,而在于时空中所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有的时候,也是很厌恶自己写评论写论文的样子绞尽脑汁,想着到底哪个理论家的文字可以支撑我的论点。或许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到底想要写成什么样子。

  《无端欢喜》读后感(四):真正的幸福会让你身在其中

  余秀华新作。关于诗,你不知道的还很多。对于生活,你期待的还太少。

  对于文学,对我来说它是神秘的。犹如宗教一般,有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

  对于此我必须承认,写作真的是一件必须要靠天赋的东西。文人是天生的气质后天的加成都会让文字带有一丝矫揉做作。就想好的演技浑然天成的,看不出来在演才是演的最高级别。那么写作也一样,可以的修饰都是一种对文字的过分运用,都不可以在完全意义上称之为“文学”。

  这其实就是我在尽自己的所能在褒奖作者

  余秀华绝对是一个天才作家。她与文字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血缘关系,他的基因组里一定有相当一部分留给了写作。这样她的文学成就才能得到一个合理解释

  《无端欢喜》读后感(五):余秀华|要让人生有意思,而不是有意义

  人生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要接受它,就要让自己快乐。快乐可以说是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悲哀就在于它是没有意义的存在,同样人生的幸福也在于此,于是我们可以死皮赖脸地活得兴高采烈。要让人生有意思,而不是有意义。 这是我四十年的生命历程里唯一一次对死亡如此深刻恐惧,以至许多年后还记得那个深夜的恐惧和绝望。后来我反反复复对当时的恐惧加以分析判断,才知道不过是死亡的恐惧突然而至的一种惊讶,根本不是对死亡本身的恐惧。因为死亡是一件未知的事情,我们都不知道死了以后会有什么发生,所以才会惴惴不安。如同爱情到来一样,如同结婚一样,我记得当时我对婚姻的恐惧并不小于对死亡的恐惧,唯一不同的是,我们可以摆脱婚姻,但是无法摆脱死亡。

  但是世界上唯一公平的事情却也只有死亡。也许死亡之后不公平的事情还会继续,但是无法改变的是死亡的本身是公平的。因为死亡是公平的,所以我们才有信心在这个世界上苟活,活得愤愤不平的时候还可以骂一句:别看你个狗日的现在得意,到时候和老子一样,死了也是一堆灰。

  因为死亡的时间漫长,所以我们要活得尽兴。但是这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一出生就在一个陈旧的世界上,许多游戏规则要遵守,否则就会被踢出局。怎样活着永远是活着的课题人们无所事事的时候会想一想,想不明白的时候就放一边,等无所事事的时候再想一想,所以一辈子过去了,在死亡这件事上还是浅尝辄止。当然最好也就是浅尝辄止了,否则一骨碌跌进去,就爬不起来了。

  近来网上疯传的是一个十八岁的高中生,还是个研究历史的天才,因为一眼望透了以后几十年的日子而自杀了,网上叹息一片。这些年里,我对死亡的免疫力无端提高,没有任何人的死亡能够真正打动我,让我能长久一点地为他悲伤,何况是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我不知道那些乐于为不相关的人的死亡哀悼的人怀着怎样的心肠,他们的怜悯永远如此泛滥吗?微信上会有这样的心态:别人转载了他的死亡,如果我不转,似乎我没有同情心,似乎我对一个天才的消失无动于衷,于是上升到道德范畴—你这个人道德败坏!

  且不说道德败坏是哪些人的判断,也不说他们是不是有资格进行这样的判断,反正道德一直在那儿,别人怎么玩是别人的事情。我唯一想知道的事情是这样的同情心在死亡面前有什么用:谁该死谁不该死?谁应该自杀谁不应该自杀?生命如同上帝给一个人买了一部手机,你爱惜着用,可以用许多年。你有摔东西的习惯,摔碎了,就没有了。上帝也不富裕,没有钱给你买第二部。

  十八岁的高中生自以为把这部手机摸得透透的了,也看出了没有再多一点的功能,于是感到“没意思”了,于是经过“深思熟虑”把这部手机给砸了,至死的,还是一部崭新的手机,那些已经把自己的手机用得破旧不堪的人看了真正心疼啊。

  年轻的时候我也想过:要么活得有意义,这个意义就是不断给自己新的东西;要么死去,反正人迟早是要死的。后来我觉得这个想法完全错误:意义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价值也不是我们自以为是的那样。活是整个宇宙最宽泛的东西,我们的所谓意义和价值充其量就是一条直线,把另外的风景都弃置一边了,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

  十八岁的高中生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都粗暴简单化了。上天给了一个人某一方面的才能已经是额外的恩赐了,他不一定希望你的才能为人间做贡献,因为人间怎么发展是上帝的事情。他之所以把一种才能给你,是上帝的的确确喜欢你这个人,他怕你在漫长而庸俗的日子里觉得枯燥。

  而其他的大部分人必须过的是漫长的没有意义的枯燥的日子,这个没有选择。有的人会成功,但是成功是短时间之内的一个事件,成功之前和之后同样是枯燥而漫长的日子。这是我们必须忍受的。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除了事业的成功以外,更持久和更入心的成功是在庸俗的日子里寻找到快乐。这个快乐点燃会很简单:你种过一棵植物吗?你看过它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么?

  于是我想到这个高中生之所以对生命感到厌倦,是不是因为整天处在“人”这一单一的物种里,而世界那么大,他来不及去看看。其实许多事情,包括整个历史系统也可以用一两句粗糙的话一言以蔽之,然后就无话可说了。其实这只是看见了生命的横向性,没有看清楚生命的纵向性。比如一部手机,是的,它的功能不用几天就可以摸得清清楚楚,但是摸清楚以后不等于完全地利用,就算完全地利用以后也还会更新。比如我的手机,我首先会下载一个好用的电子书阅读器,光这一项,就足够我玩好多年了。

  我不看轻那些自杀的人,我就希望他们自杀未遂。如果真正经历了死亡,人生境界真的会很不一样。它虽然不能消除对死亡的迷信和诱惑,但是可以活得从容一些:奶奶的,我就要和这庸俗的没有意义的生活死磕到底!

  史铁生说:不要急,死亡一直在等着你。好像死亡是一个你非常讨厌的结婚对象。那么好吧,既然必须和这个无聊的家伙结婚,我一定要把我的忠贞,我的热情,我的好奇心,我的爱浪费在这个世界上,把一副空壳留给它。

  摘自余秀华《无端欢喜·也说死亡》 图片来自网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