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14 04: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精选10篇

  《中国生存启示录》是一本由梁晓声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00,页数:27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一):以文育人,风骨峭峻

  我六七岁的时候爷爷在河北一个县城地税局的传达室工作。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但是地税局里工作人员生活奢侈的很,听说他们宁可多穿件外套,也要把空调温度开得很低。地税局办公楼的后面,净是楼上扔下来的垃圾,爷爷常去挑拣,有一天,他拎回来一个袋子,袋里是一沓几乎没写过的白纸和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梁晓声先生的《花开的声音》。

  那时候,能读到的书很有限,所以我一遍遍地阅读梁先生的文字。之后,他的坚韧,他的骨气,他的温情,他的深刻,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里。现在,带着庄重亲切感情,我打开了这本《中国生存启示录》。

  本书的三个部分层次明晰,第一部分“共同的底线”,聚焦在人生意义人生追求国家时代社会等大命题上,是价值观念的宏观掌控,风格比较庄重严肃,说理居多;第二部分“个人素养”,文字风格变得温暖亲切起来,爱情家人母爱主题,在梁先生笔下一一展开,真诚的记述当中,字字透出梁先生的细腻情怀,蕴涵着亲人之间的相处智慧;第三部分“人文力量”,主要关注了人文教育问题,这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也对个人提升自己、帮助他人都具有指导意义

  我明白,依照“共鸣”来读书是危险的,那只是加深自己的原有观念,而没有思想冲突融合,也就无从纠正错谬和提高判断力。那些读起来没有共鸣的文章,也许恰恰能够接触新的知识领域、审视自身的错误成见培养辩证的观点,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越来越完善。在本书中,梁先生提出了一些与平时生活中大家的普遍观念相反的观点。比如,我一直很羡慕那些身兼数职的人,觉得人要多做尝试体验各样的经历,这样才不虚度生命。而在《何妨减之》一文中,梁先生说:“无论世界上的行业丰富到何种程度机遇又多到何种程度,我们每一个人比较能做好的事情永远也就那么几种而已。有时,仅仅一种而已。”刚读到的时候,会觉得有些灰心,又有些不服,但思考之后,我想——梁先生是忧虑于当今社会的浮躁风气,提倡脚踏实地,少走弯路,规避风险,明白广不如精,使人们避免一些不必要、不合理付出

  我曾读到过一句话,大致是:人必须在抬头的时候,迎住点值得敬畏东西。关于敬畏,梁先生与读者分享他的思考过程见微知著循序渐进。先生在书中指出,人、民族、国家,若丢失了敬畏,是很可怕的。他提出“有质量”的敬畏,号召人们敬畏法律、敬畏良心、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我想,这敬畏,不是对人的束缚,而是生存之道,立身之本。

  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荣格说过:“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人格。”梁先生的文字力透纸背展现正直厚重的人格力量,自有其强大影响力。梁先生对目前的纷乱现状有着深深的担忧,但先生通过细致分析、温暖的安慰坚定鼓励,给人以信心。他敢于说出“非主流”的观点,不强求读者接受,但作为一个参考意见,可帮助人形成自己的结论;他不教人盲目乐观,而是让读者在认识乱状之后致力于寻求改变,在正确的观念引导下追求实现自我;他赞扬布衣精神,为平凡“平反”,呼唤纯真,描绘世界喧嚣表层下的心灵之美、自然之美——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在本书的内容之外,我还想说的是,我觉得这是一本如今很少见的、非常“实在”的书。它没有双层的封面,没有序言,没有后记一篇文章结束不是留下或大或小的空白,而是紧接着开始下一篇的内容,文章实打实地印到书的最后一页。我想这体现的不仅是简洁之美,更是编写团队良苦用心——让这本书的含金量达到最高,给读者带来最大的帮助,从内容到外在,处处与梁先一贯秉持的人文关怀精神圆满融合。

  (刊于《珠江商报》2014年3月2日 A7版)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二):温和柔韧的力量——评《中国生存启示录》

  窝着看书,是目前对我来说最幸福时光了,在书中的世界游曵,开了另外的一扇窗。读《中国生存启示录》,梁老先生温柔却力透纸背的话语,不锋利却直指问题核心。涉及的范围很是广泛,从人生价值民主论到个人情感到传统文化,讲大事也说小情。全书共分为三章 :共同的底线,个人素养,人文的力量。总有一种感觉,梁老就在我们眼前,手拿书稿,一句一字讲给我们听,和蔼亲切,目光中透露出的是不灭的光芒,希望在这转型期的中国,给与我们些许的精神支撑和鼓励,引导我们在大潮中的方向

  印象深刻的是《羞于说真话》这一篇,深刻的分析,一生没有说过假话对任何人来说都不可能,就像梁老在文章中说的“说真话之难,难在你明明知道说假话是一大缺点,却因为之一大缺点对你起到铠甲作用,便常常宽恕自己了。”,细细想来每个人每次说假话的目的不就是出于内心对自我的保护么,读到此处,不觉微微一笑,对自我亦是一种嘲讽。明明知道一个谎话可能需要一百个谎话去圆,却没能将自己的真实时时表露,还宽慰自己这是在现今社会生存下去的必备技能之一,不觉可笑。文章更讲说谎话引向深处——文革,可能一辈子说的假话在这个年代里都说了。让人不禁反省深思,看过一部分关于那个时期纪录片,很多的强制措施上山下乡,对知识分子的“改造”,对于劳动工人的思想清洗,是内心的一种惶恐更是对于未知的误判。思想上到行动上全社会都在维护的一个个谎言是多么的汗颜和心寒,更觉得是对民族和历史的不敬。

  《培养一个“贵族”是容易的》一文,短小却让人深思。我不由的想起了电影窈窕绅士》,孙红雷饰演的吴天高为了追求明星芳娜,要求公关公司经理吴嘉倩对自己进行一个全方位包装。从外形谈吐昏昏欲睡音乐会不知所云名画鉴赏,似乎一夜之间就从一个土里土气的暴发户变成一位富有涵养的谦谦君子。这样的包装速度真是打破了巴尔扎克那句“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的教养”。文中讽刺意味如此的强烈也正反映了现在社会上,铺天盖地的速成贵族。甚至于波斯王大帝 居鲁士竟然也以儿子平民和自己划分除了清晰界限为豪。只能说我保有我自己的原则在这纷繁世道,内心的尊贵远远外表华丽要更为的长久,贵族需要的是教养,对自己内心的虚妄的克制,和对万千生物心怀敬畏和爱护

  总是会怀疑自己的选择或者自己的价值,毕业两年,偏居一隅,从都市到县城,经历的是讲堂上不曾说过的现实。梁老在开篇第一张就谈到了人生的价值,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的个人感受,还要考虑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感受,还有一部分是我们于这个社会的价值,即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才构成了我们一个人完整的人生价值。人类社会本就是存在复杂关系,我们每个人也因为这种种的关系才构成了丰富的生活,这样看来视野一下宽广了许多,有畏惧有担当有舍得才是真正人生的开始。如此考虑这样便会少一些跳楼自杀或者极端悲剧,多一些的温暖。

  还有很多的感触,只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孔子有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以后还会和大家分享文章的感受的O(∩_∩)O。不管是他山之石还是沧海桑田,我们的心中总有一轮明月照耀着我们漆黑夜里的路途。在此非常感谢土豆和兽兽O(∩_∩)O~。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三):读书笔记,纯剧透,慎点

  有些观念比较过时,但不妨碍仍有思想值得记录

  论荣誉。荣誉和敬意连在一起。但一个广受尊敬人物下一代却不一定会世袭他的荣誉,初识当刮目相看,再识,若无优秀之点,无论是好感还是好奇终会烟消云散,甚至会对其颇为失望。评:看待的起点高了,但他自身若不匹配,就辜负高看的眼光了。

  古人云荣誉。王安石、颜之推、骆宾王、柳永们说:“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或者说的更干脆—“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评:上士之风骨皆优美。有空看看古人的诗句,真的会陶冶情操

  读书与人生。我感觉某些日本的青年,尤其是日本的女青年脸上有一种单纯,但是那样一种单纯使我震惊,几乎和我们汉语中的“二百五”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哈哈哈,纯粹笑点,250,真的想得到哦。

  读书与人生。欧美推动和发展起了娱乐文化,但是为什么他们没有被带进娱乐至死的氛围中去?部分原因是他们有着不变的价值观念,基督教文化的正面,那就是自律、平等博爱,和启蒙时期最朴素的人文文化部分是相通的。也就是说,西方文化有了这一碗饭垫底,无论多么的娱乐、多么的商业,都不能改变这些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底色。因此西方的孩子们并不一定要从书本上接受关于人文、同情、博爱、团队精神、责任感,以及关于政治文明概念,因为这种文化已经溶解在他们日常的生活中了。所以西方的孩子从小就懂得撒谎、欺骗、计谋、损人利己是不光彩的。

  关于不幸不幸福和幸福。我们中国的当下主流传媒有一大弊端,那就是—讳言贫困落后苦难和不幸,却热衷于宣传和炒作所谓“时尚的生活方式”。似乎时尚时髦的生活方式,便是幸福的生活。而能过那种生活的人,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少数。如此这般的文化背景,对新一代成长的人,几乎意味着一种文化暗示,即幸福的人生仅属于少数不普通的人,而普通人的人生是失败的,令人沮丧的,难有幸福可言的。

  平凡的地位。曾与一位美国朋友交谈,她问:“近年到中国,一次更比一次感觉到,你们中国人心里好像都暗怕着什么。那是什么?”我说:“也许大家心里都在怕着一种平凡的东西。”她追问:“究竟是什么?”我说:“就是平凡之人的人生本身。”她惊讶地说:“太不可理解了,我们大多数美国人可倒是都挺愿意做平凡人,过平凡的日子,走完平凡的一生的。你们中国人真的认为平凡这么可怕吗?”

  十几年前出访法国,通过翻译与马赛市一名五十余岁的清洁工交谈,我问他算法国的哪一种人。他答,自然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我问他羡慕那些资产阶级吗?他奇怪地反问为什么。他有一幢带花园漂亮的二层小房子;两辆车,一辆环境部门配的小卡车,一辆自己的小轿车;他的工作性质在别人眼里并不低下,每天给城市各处的鲜花浇水和换下电线杆上那些枯萎的花束而已;他受到应有的尊敬,人们叫他“马赛的美容师”。由此,他才既平凡着,又满足着;甚而,还可以说活得不无幸福。—国情不同,你所追求的幸福,在另一个国家也许就是平凡。

  从广大的乐观豁达的平凡的人们的阶层中,也能自然而然产生较为不平凡的人。但他们之所以不平凡起来,并非由于害怕平凡。所以他们不平凡起来以后,也仍会觉得自己其实很平凡。而一个连不平凡的人们都觉得自己其实很平凡的国家,它的前途才是真正无量的。反之,如果一个国家太多人将在别国极平凡的人生状态,当成在本国证明自己是成功者的样板,则可能是肝火旺,可能是结核晕,左右不是太健康

  论寂寞。最强大的寂寞,还不是想做什么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人可说;是想回忆而没有什么值得回忆,是想思考而早已丧失了思考的习惯。这时人就自己赶走了最后一个陪伴他的人,他一生最忠诚的朋友—他自己。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四):思想没有沉睡,改变才有机会

  尤瑟纳尔(Yourcenar)说:“有些书,不到40岁,不要妄想去写它。年岁不足,就不能理解存在,不能理解人与人之间、时代与时代之间自然存在的界限,不能理解无限差别个体。”基于此,梁晓声老师的这本《中国生存启示录》,可谓是提供了一个正面的榜样

  “中国生存启示录”,更具体一点儿讲,应该翻译成:一本启发指示中国老百姓,如何正确在黄土地上生存的书。它既不叫“中国发展启示录”,也不叫“中国生存反思录”,这其中,一定有作者自己的道理——不妄谈发展,因为生存乃发展之基,而大部分人目前还未深刻认识,何为正确的生存;不虚讲反思,因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启示就像开门引领,这事靠作者,而反思就像修行打坐,这事靠读者。一先一后,顺序既不可乱,角色亦不可换。

  如何生存?这是个好问题。

  生存不是项本能吗,这打娘胎出身就携带的技能,蕴藏在坚如磐石的基因骨子里,为何还需他人大挥笔墨,左言右语地扮演诲人的角色?如果生存就是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就睡,一屋一瓦,一箪食一豆羹,或许就不用太过操心。可问题是,生存确实不仅如“此”,这是其一;其二,哪怕就只谈“此”,目前我们也还无法全面保证人人如“此”,我们的资源分配仍很不公,我们的贫富差距仍很巨大。

  谈到钱,谈到财富,再谈中国生存,就有点儿意思了。“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条从初中开始就烂熟于心的基本国情,只有经过亲身体验——比如同梁晓声老师一样,从改革开放前走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见证、目睹、践行那些有关民生的一切变革——也许才能稍微敛一下某些人的愤青性格,让其明白,那其实并不是政治课本玩忽悠,更可能的,是自己在一厢情愿地咬住现在,既没有伸出左手牵牵过去,也没有伸出右手扯扯未来。

  正因如此,这一批人在中国生存得很奇怪。他们因贫穷而奇怪,又因奇怪而更加贫穷。他们急不可耐地想要撕掉“贫穷”的标签,进而采取了一些偏激的做法,比如,那些在一顿宴席上掷金上万元的人,就像禁欲过久对异性强暴一样,他们也在对金钱施以强暴。正如书中《论贫穷》的文章里,梁晓声老师这么说道:“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不难的。使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继续参与使别人也富起来的改革是较难的。使许许多多仍存在贫穷生存状况的人,在眼见别人先富起来的情况下,仍以高度的理性忍耐改革的步骤,这是更难的。”而一旦他们忍耐过久,他们就会失去理智。

  所以这一本书,我想也是梁晓声老师的初衷吧。无论是谈及“共同的底线”,还是“个人的素养”,还是“人文的力量”,仿佛在读书时,我都能若隐若现地看到他声情并茂的样子:“我的同胞们,让我来用我的经历帮帮你们,帮帮你们如何在这个国度正确地生存,帮帮你们如何在这个国度培养一种健康的生存态度。”

  中国人民大学的周濂教授说过:“你永远也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那个装睡的人决定自己醒来。”其实我觉得,可以做一些乐观性的修改:“你可能永远也无法叫醒一个在思想上装睡的人,但是如果这个人不是故意‘装睡’而是‘沉睡’,有个启示者在旁给他支支力,那么他苏醒的概率,还是很大的。”人心不坏,缺的只是指引。

  毕竟,所谓启示者,亦可谓师者,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也”。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五):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关于人生意义的解读

  说来惭愧得紧,我之前并未度过梁先生的文章,即使他声名早就有所耳闻,但年轻气盛的我似乎是对这一群大都经历过文革如今已经年逾不惑的知识分子不甚感兴趣。那些中国当代文坛上赫赫有名的作家们,如莫言、梁晓声、余华、王蒙、贾平凹……我都没有认真拜读过他们的作品,只对王小波、王朔、苏童稍微熟悉那么一点儿。

  我总觉得我同他们隔着代沟,虽然也曾在图书馆借过几位的代表作,但最终还是翻了几页就还了回去,或许还是那时候的我太浮躁,难以进入他们笔下这种带着往事的沉痛和厚重责任感的笔调。

  直到今时今日,翻开这本封面质朴的《中国生存启示录》,才能深刻体会到梁晓声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反思、体悟、呼吁、痛心、挣扎……值得中国所有青年去认真体会。

  1949年出生的梁晓声,已经过了古稀之年,他亦不喜出选集之类,因为既然不靠稿费去维持生活,没必要拿以前的文字凑成一本书拿去糊弄读者。但这一本,大抵是梁先生近些年的所思所想,集结成一本命名为《中国生存启示录》的书,却是如此适合,看到这本书的读者,又是如此幸运。

  书中涉及内容甚广,几乎是款款而谈,如同一位平和的老人坐在读者面前慢悠悠地讲述一个个关于往事的回忆,又似乎能够感觉到德高望重的长者对迷惘中青年们的孜孜不倦的指引和教诲,它是一位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面对当下社会、文化、道德等各个方面各位问题的质问和思索,也是对一位青年满怀希望的师长将自己大半生的关于人生经验的思索和总结的倾囊相授。

  他谈民主、荣誉、崇高、权利、金钱、法律、人情、理想、幸福、寂寞、贫穷、文明、文化、感情……他谈一切我们密切关注的话题,往往语言一语中的,令人醍醐灌顶。

  比如说文明:“文明一定不是可以做给别人看的一件事实,它应该首先成为使自己愉快并且自然而生的一件事情。”

  说到权力时:“权力的本质是责任,我们最缺乏的人文意识的解读。”

  甚至有时候语言还很有冷幽默的色彩,在看到说道日本女青年的时候,他说:“日本女青年脸上有一种单纯,但是那样一种单纯使我震惊,几乎和我们汉语中的‘二百五’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捧腹大笑了好久,谁说咱们中国大部分女青年的脸上不时这种看起来很“二百五”的表情呢?

  梁先生还在书中分享了自己的恋爱和婚姻以及关于女人的看法,这一点看起来颇为有趣,因为我始终以为他们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是不愿意写自己的这些事儿的。他在书中引用了蒲伯的一句名言“男人,有的平静,有的好斗,但是每个女人都是生活的女王。”——这使我颇为讶异,我以为,一个六十几岁的老人是不会有这么先进的女性观的,看来,真的是我对他们误解甚多啊!

  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无疑便是开头几章中关于人生意义的解读,这一段的内容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每一遍都不由得感慨,梁先生不愧是梁先生啊,若早点看到这些文字,我或许会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他主张过减法的人生,使自己的人生删繁就简。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走下去,排除其他的干扰和诱惑,方能抵达梦想中的终点。

  他说:“所谓积极的、清醒的人生,无非是要找到那一种最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式。一经找到,确定不移,心无旁骛。”

  他拿自己举例,梁先生一心求文,知道自己不善交际,又不会经营,做不了官,成不了企业家,也曾经有过之类的诱惑,许之以令人眼红的利润,然而他在思考再三之后仍旧选择了坚持自我。因为他说,文学,是自己唯一想做,并且有能力做好的事情。

  我们每个人在面对“人生的意义”这样的话题时,都曾经迷茫过,挣扎过,甚至很多人终究一生都在为此困惑。

  哪怕不考虑这么复杂,仅仅是在面对关于具化到“你想做什么?”、“你能做什么?”这样的问题时,仍然有很多人都糊里糊涂。

  欲望太多,终究不是好事,很多人总是无法认清自己的价值,不知道自己擅长的领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从事的工作,不知道真正感兴趣并愿意为之付出所有也在所不惜的东西是什么。只是因为,他们想要的太多。

  想要大房子想要好车想要薪水丰厚却又工作清闲想要伴侣帅气多金又温柔体贴想要自己有花不完的钱又有大把空余时间去世界各地度假游玩……哪里有那么好的事?我们都很清楚,大部分人,都只不过是庸庸碌碌了此一生,大部分人从未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那么多曾经的梦想。

  可是,若是你能够明白自己的长处,懂得合理用,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梦想是什么,并且愿意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付出艰辛的努力,忍受其他或许更为方便快捷舒适生活的诱惑,哪怕失败也仍然不后悔——那么,你多半是能够获得成功的。

  曾经是知青中一员的梁先生,即使是在北大荒也不忘积极写文投稿,他命运的转折在于一篇文章被复旦某教授看中由此从农村走进了复旦的校门。你可以说他出奇幸运,但也未尝不是他的坚持与实力的呈现。

  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我是不是也有一件,我一直想要去做,我相信我能够做好,我能够无怨无悔一直坚持下去的事情呢?

  是的,我有,那么,你呢?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六):進擊的作家

  y 亂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率先踏足某一領域,長期從事某項工作,所獲得的最可靠、最直觀、最細微的經驗,可以讓人不動聲色,便把事情辦得爽利、漂亮。然而,先聞之道、專攻之術,並不是條單向度的街,而更像條環狀路,它們會反過來約束、鞭策它的擁有者,不要再像剛入行的年輕人那樣輕飄、孟浪。只有擔起責任,作出表率,拿出先行者、專業人的樣子,才會名符其實,才能贏得尊敬。

  作家,嚴肅作家,很大程度上被歸類為知識分子、知識人,長期從事特定領域的前沿思考,並用嚴謹的文字進行記錄和傳播。既承接故有之優秀傳統,又創前人之所未創、發前人之所未發,往往能引領一時之風潮,開啟百世之民智,影響社會最深、最廣。

  同樣,一旦擁有“知識分子”這份榮譽,便必須履行其所賦予之使命,即如薩義德所言:“全身投入於批評意識,不願接受簡單的處方、現成的陳詞濫調,或者迎合討好、與人方便地肯定權勢者、或傳統權威的說法或用法。”能力越強,責任越大。作家的聲望愈高,對社會所應盡之批判與警醒,則愈加強烈。

  很遺憾,當今的中國作家,如果他們還能被稱為“作家”,多數無法承擔起知識分子的責任,反倒被現實裹脅,要麽沈默不語、乘桴浮於海,要麽隨波逐流、束帶立於朝,軟綿綿、疲沓沓。以創作知青小說起家的梁曉聲,近年來專注於中國現實的深層思考,對待不良現象,話語犀利、姿態進擊,是時下中國文壇碩果僅存的硬梆梆的人物。

  他的新書《中國生存啟示錄》,以“共同的底線”“個人的素養”“人文的力量”為框架,既闡釋了其對人生、民主、愛國、榮譽、權利等宏大敘事的理解,也詳述了市井小民在面對戀愛、婚姻、愛情、親情、寂寞、貧窮等尋常遭遇時應有之態度。當然,不能不說,梁先生的進擊言論,並不是讀者想象的那樣火力全開,而屬於中國文人式的太極拳法。

  1.民主喚醒“睡獅”?

  梁曉聲是作家,並不是社科領域的專業學者,他對民主的梳理,往往遊走於文學文本,帶有深厚的抒情色彩。也許,在他看來,這種個性化的敘事方式,絲毫不會影響民主概念的嚴謹表述,而且對於普通讀者來說,帶入感和說服力更強。

  身為中國作家,如何在逼仄的言論暗室裏,鑿出幾縷啟蒙的陽光,是多麽不容易。梁曉聲的《論民主》一文,拿出四分之三的篇幅,從古代中國的禪讓制、孔子的“克己復禮”,談到英王喬治一世實行圓桌會議、沙俄女皇葉卡捷琳娜的開明專制,再談到古羅馬的“保民官”與元老院、法國革命與《人權宣言》,概述民主體制在不同歷史時期、文化背景的曲折沿革。一直到該文的最後一部分,梁曉聲的大圈才繞回來,開始論及中國的民主。

  他既堅定地認為“人類希望借民主政體,以使每一個國家的每一個人都最大程度地享有公民權——人權。這一種可能性,也已無需證明。故民主不僅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也是全人類的精神生命”;同時,又不無狡黠地為現實中國辯解,“在獨裁的、專制的政體和泛民主的、無政府主義的社會狀態之間,民主的管理方式,無論對哪一個國家,都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文末,讀者原以為梁曉聲蓄積的批判能量,要在頃刻間爆發了,“近代的中國之所以長期落後而不自知,首先就是由於統治者的卑鄙,致使國人在思想上集體睡著了”。誰知隨後他又把稍稍展露的鋒芒,悄無聲息地藏了起來,“所以我們這一頭‘東方睡獅’,當年被外國人用大炮來轟,起初卻仍一眼開一眼閉,半醒不醒……”讀者們不禁要問,梁曉聲先生,你到底想說什麽?也許,在《民主與愛國》一文裏,大家能找到答案吧:“然竊以為,自詡愛國,但是對民主卻葉公好龍的那些人,他們的愛國心其實是很可疑的。”

  2.日本娛樂致死?

  上世紀90年代早期,日本的經濟還沒有比較明顯的衰退跡象,但是梁曉聲在訪日期間,已經覺察到日本文化的頹唐和沒落,並且“非常震驚了”。他親身體驗到的日本社會,與他通過電影《野麥嶺》《望鄉》《寅次郞的故事》《幸福的黃手帕》《遠山的呼喚》了解到的日本,根本對不上號。梁曉聲認為,“二戰”後的日本文化由三方面的元素構成,“反思意識”“臥薪嘗膽振興民族的精神”“危機意識”,可是到80年代後期,日本文化已經推動了精神核心,“處在一種極其頹唐的娛樂狀態”。

  為了證明這一點,梁曉聲舉了一個例子。某天晚上,他在一個現場直播的電視節目中,發現日本家喻戶曉的一個青年主持人,在談論“女性的左乳房和右乳房是不是一樣大”的話題,更令他吃驚的是,“竟有那麽多女性上臺當場脫下衣服,她們臉上已經沒有了女性的任何羞澀感”,而且這樣不雅的節目竟然“不是午夜12點以後的節目,而是黃金段的正規節目,大人孩子都可以看”。他不僅抨擊這類電視節目低俗無比,更將節目中的一臉無辜的日本女青年斥為“二百五”。

  梁曉聲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村上春樹的書迷(ハルキスト)。為了摸清這些學生的思想,他很認真地讀了村上的幾本書。結果,他從書中讀到的是“日本當代青年那樣一種精神上的迷惘、困惑和頹唐”,並由此得出結論,認為這種現象是“一個國家經歷了最艱難的一段歷史之後,當一個民族開始享受它的經濟、科技、文化成果之後,當這種享受的過程經歷了十年之後,上一代人的某種精神可能是會蛻變的”。

  顯然,梁曉聲對日本文化的批判,與中國主流的日本專家以及不少日本本土學者的觀點很相似。不過,他在日本所看到此類怪象、亂象後,便武斷地做出以上結論,大而化之地歸結為文化原因,是不是也太過簡單。其實,日本既有雅文化也有俗文化,雅則雅得極致,俗則俗得徹底。前者如日本人日常的寒暄、敬語的使用、日本書道和茶道、極簡設計,後者便如日本已經形成產業的成人電影(Adult Video)、成人動漫和雜誌,包括梁曉聲所看到的“低俗節目”。不過,日本文化的雅與俗都有各自明顯的界限,並由法律作為保護,像低俗節目在黃金時間播放簡直是不可思議。日本文化是個萬花筒,到底哪一面才是她的真面目,只有讀者自己去觀察了。

  3.知青的初戀

  《中國生存啟示錄》所含內容十分豐富,既有上述烈火一般進擊、灼熱的檄文,也有柔水一樣溫潤、細膩的散文。梁曉聲先生通過講述青年時代的親身經歷,為讀者完整再現了另一種革命時代的愛情。

  1970年代,波詭雲譎的北大荒。一個是23歲的省會哈爾濱市知青,一個是27歲的牡丹江市知青。一個是小學老師,一個是衛生所的衛生員。機緣巧合,兩人住處相隔不遠。一個愛寫作愛思考,一個愛織毛衣愛整潔。一個外出問診,一個必緊緊隨護,相處日久,互生情愫,卻又發乎情,止乎禮。他為她背自己寫的小詩,背在日記中的思想片斷,她為他疊被洗衣,送上溫馨的家庭氣氛。相愛,擁抱,親吻,海誓山盟。

  可是,“愛是掩不住的”,流言四起,蜚語傷人。領導的一席話,讓兩人相隔百裏。臨別時,淚雨紛紛,相看凝噎。時光流轉,歲月更叠。一個被推薦上了大學,繼而成了炙手可熱的作家,一個迅速嫁人,早早地守寡,與兩個孩子相依為命。十年後,他收到一封信,沒有地址,信紙背面有句話“想來你已經結婚了,所以請原諒我不給你留下通訊地址。一切已經過去,保留在記憶中吧!接受我的衷心的祝福!”

  “他”就是作家梁曉聲,“她”便是梁的初戀。大約,那時的梁曉聲還沒有煉就鐵骨柔情,還未擺脫中國文人扭扭捏捏的“多情自古傷離別”,還不敢或者不甘心為了真愛,違抗組織命令,放棄大好前途。於是,那個溫柔大方的初戀,便作為其人生的匆匆過客,被時間拋棄,被蒼老俘獲。也許,內心有所負疚,必須著此小文,或感時,或遣懷,或博得同情。是啊,人家已經來信說明“一切已經過去,保留在記憶中吧”,不然又奈之何?

  4.你愛,或者不愛,儒家都在那裏

  不知是什麽原因,梁曉聲對儒家並無好感,還聲稱“拒做儒家思想的優秀生”。其實,在《論民主》一文中,他已經將儒家視為所謂中國封建統治階級的工具,“假如孔子至今還活著,假如我們問他,周天朝那一套封建秩序和那封建民主,恢復了又怎樣呢”“後來的君王們倒是都極敬起他的學說來了,但沒幾個真照他的教誨做仁君的,而是要求百姓照他的教誨做良民”。

  在《拒做儒家思想的優秀生》一文裏,梁曉聲更是將古代思想家的先知先覺,窄化為技術性的“修辭學”“接受心理學”。他舉出“天道酬勤,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稱其“道理並不深奧,但與天與地進行了修辭聯系,語境宏大開闊”“其修辭暗示顯然是——且不論你能否做到,只要你願意接受此思想,你仿佛就已經是君子了”。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梁曉聲竟然由此想到,當下的官員們在搞政治宣傳時,話語生硬,缺乏形象生動的詞匯,進而建議他們“尤其應該向我們古代的思想家們學習”。在這裏,梁先生不僅窄化、曲解了儒家思想,更將傳統經典與現代官場套語混為一團,簡直是對儒家的侮辱,被指幼稚可笑已經算輕的了。

  在文章最後,梁曉聲還對“儒家文化熱”心存憂慮,他覺得歷代帝王“對儒家思想表現出半真半假的禮遇和倚重”,其實是為中國知識分子下了一個“五斗米”的圈套,使他們“越來越喪失了思想能動力,代代襲承地爭當儒家思想的優秀生”,不求濟世,只求功名。

  梁曉聲是知名作家,著書不少,讀書更多,可是對儒家思想為何存在這樣不可理喻的誤解,真不可思議。其實,也許連梁先生自己也難以否認,儒家思想已經深入所有中國人的文化基因中。即便中國人經歷了數十年的文化汙染與文化斷絕,即便大家從來未讀過儒家經典,也都知道“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官員要“在其位謀其政”,遇到困難時要“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初到一地心中總會想“既來之,則安之”,事情有變都會自勸“此一時,彼一時”,如果有人宣揚迷信,總會拿“子不語怪力亂神”做擋箭牌……

  即便是行文鏗鏘卻又質樸無華的梁先生,也必定知道“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風度,“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的骨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慨。把儒家思想僅僅理解為充滿爭議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把儒家貼上“工具論”“幌子論”的黑標簽,還裝模作樣地杞人憂天,這樣的見識,表面進擊,內裏空虛,只會落得有識者幾聲哂笑。

  【約稿、轉載,請直接豆郵】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七):突破生存底线,做“不一样”的人——再读梁晓声

  突破生存底线,做“不一样”的人

  ——再读梁晓声

  文/斯索以

  知青,作为一个特殊时代诞生的特殊群体,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历史中的一个热词,一个身份标签,一段不同寻常的生命体验。当一个时代悄悄过去,“知青”这个词却留下了;当一群人散播到更大的社会群体中,“知青”这个身份标签却顽固地继续存活了;当一段生活随着时间在现实中销声匿迹,“知青”的生命体验却在口头话语与文学作品中更加鲜亮、挺拔了。一些东西的消逝,往往伴随着另一种形式的重新生长,以延续着突然中断的存在,于是我们看到,知青生涯结束了,张承志、史铁生、梁晓声、韩少功们出现了,他们因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将那一段生活重新带回世人面前,让更多的人在逐渐逝去的回忆里又找到了过去,并借助这些鲜活的再现从不同层面找到自己、审视自己。知青经历造就了一段特殊的人生,但它并不是脱离于整个人生的,而是不可避免地沉淀为人生坚实的一部分。只是,它对于这一群体之外的人来说,过于“突兀”了。如何在“正常”生活话语里,来传递这份“异常”的经历,正是梁晓声们在八九十年代所思考的,并在文学中有所体现了。

  当然,一些人看到了知青在下乡后遭遇的苦难,一些人捕捉到知青下乡初期那份高举的理想,也有一些人完整地呈现了这段人生的起伏,将时代的错位、生活的颠簸、个人的思考一起缝补进那张回忆的大网。在这样的回忆里,梁晓声更为关注的是那个时代个人的命运和所处时代的环境,读过他文字的人都很熟悉他笔下的人物和人物背后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梁晓声。因此,当***这样一位“读者”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见到梁晓声时,脱口而出:“晓声,我跟你笔下写的那些知识青年是不一样的。”接着,他又这样进一步来说明自己的“不一样”:“我这个人是要求自己压力越大,意志要越强。”显然,这样的态度,和那些在现实境遇面前低头、放弃理想的知青是截然不同的。

  梁晓声认为,人应该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现实地理的故乡,另一个是精神上的故乡,***所强调的“不一样”无疑更多指向“精神的故乡”——因此,他也嘱咐“文艺家要使我们更多的青年也都有精神上的故乡”。这里的“精神的故乡”,是让个人经历苦难的磨洗获得精神成长的故乡,能让流浪的人找到归宿,让离乡的人获得慰藉,它可能是书本给人的给养,可能是内心深处支撑生命的信仰,也可能是普通人眼里那点对美好生活念念不忘的渴望。如果缺少它的慰藉和指引,整个社会则容易陷于浮躁,人们容易被突如其来的不幸和灾难击垮。如果将第一故乡喻为土壤,是中国传统乡土文化里一个人“来”和“归”的所在,第二故乡则更像风和阳光,让我们得以超越灵魂“安土重迁”的旧习,在轻盈飘舞中得以安然落地、二次生长。当然,前提是你首先得是一粒饱满坚实的种子,具备那种“不一样”的品质。

  梁晓声是一个关注现实社会的人,并注重思考这样的社会现实投射在人的精神层面后,是一种怎样的情状。《中国生存启示录》《中国人的淡定从何处来》两本新书中,便可见他这种“为平民代言”,致力于“培育健康价值观”的渴望。他对生存、对现实人生境遇的思考与关注,在其创作中是一脉相承的,小说的精神维度在评论性文字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而借助时评这类文体,他对现实、人生的思考与呈现更为直接了,并多了一些积极的思考。

  《中国生存启示录》一书中,他告诉我们如何学会思考并智慧地活着,如何在幸福与不幸福中去做主动的选择,如何借助梦想从重重的困境中跻身而出。他希望为各阶层的人找到一条思考人生困惑的思路,摆脱生活的压力给人带来的干扰,引导人们在对现实的看得透中依然去积极地应对。他不停地诉说着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在生活中收获的种种宝贵体验,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所做的生存与心灵层面的突破与尝试。这些文字所体现的,并不是单纯的批判的力度,而更多地注入了普遍的社会关怀,力图通过去思考、去践行、去突破,所谈论的话题涉及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由物质到精神,自人情而法理,从教育到人文。他从小我开始写起,开篇跟你谈“人生和它的意义”。我们生活、工作、学习,几乎都要问一问“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尤其在工作、生活的重压下,对人生的质疑、价值的追问,显得更为迫切。因此,他提醒我们要全面、平衡地认识与衡量自我,至少要从三方面来认识“人生的意义”:一部分是纯粹自我的感受;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和更多,有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们的感受。作为一个尊重个体生命的作家,他自然珍惜纯粹的自我的感受;但同样的,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又极力反对只从这一层面来“断定”人生——“如果一个人只从纯粹自我一方面的感受去追求所谓人生的意义,并且以为唯有这样才会获得最多最大的意义,那么他或她到头来一定所得极少”。

  《中国生存启示录》本质上,是对人生的追问与思考,而追问的意义往往又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幸福。唯有幸福的人生才是多数人所期待的,生存的课题某种意义上也是幸福的课题。于是,梁晓声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能够传递一种对于幸福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有压力、多磨难的人生中剔除错误的情绪,更多地把幸福掌握在手里,成为一个积极的、有所作为“不一样”,而不是被动地沦为一个麻木的人。

  多数人都曾高举过理想,受到过理想的烛照。但也正是这其中的多数人,最终在默默无闻中走过,并受了现实更多的煎熬。尽管默默无闻,以个人伟岸身姿吸引眼球的不多,但作为一个群体往往能够留下一些浓墨重彩的痕迹,只要这个群体中的个人在默默无闻的存在中找到生存的本原意义,并在心态上有所调整,便容易改变过去“迷茫”“郁闷”的精神境遇,留下“幸福”的群像。这正如一朵花构不成三月,漫山遍野的灿烂才铺成了我们对春天的整体感知。

  2015.4.1于北京•既往居

  ■提示:如需网络转载、纸媒刊发,请先联系。并注明文章署名和出处。

  豆瓣地址:http://www.douban.com/people/20979693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八):人们说要行动

  这本封面清雅的书,正如龙应台在书腰纸上写的:”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矫正社会恶疾和唤醒民众的使命,包括基本概念的重建。在这一点上,作家梁晓声先生是令人尊敬的。”作家梁晓声是基于社会道德底线在呼吁人们的认知及对社会的良知。

  书分为三部分:共同的底线、个人的素养及人文的力量。作者在深切低语却期待更多的国人可以早日认识到基本的问题:个人修养的提高、社会状况的改善、国家的长远发展都离不开人文的高度建设。

  我想一本书不在好坏,倘若带给读者思考便是它的意义所在。初读本书第一篇“ 人生和他的意义”就给我带来惊动,便把它指给了同学看。那是因为我们大概都思考过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不管想的深浅、联系得是否深远,我们在慢慢感悟生活的过程里、一点点脱离稚嫩奔向成熟的阶段或多或少都有过想弄明白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作者强调中年人每每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而其他儿童少年和老年人问的则不多。因为他觉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此阶段的人生是有压力的人生。而人生的意义在他们有另一种解释即责任。透过文字,我想着有朝一日终会到中年能否在那之前让自己变得淡定些、舒心些。我尝试去站在老年人的角度想,试着能够对以后慢慢变老这件事不那么排斥。

  知识分子对社会及民众的”沉睡“历来是有唤醒的责任的,他们以笔代口,深深呐喊也不为过,只是听得冷静且愿意听得人越来越少。我们日益沉浸于俗世定义的幸福中,却忘了社会的其他角落还存留着贫穷、疾病和苦难。一个人正常的良知竟到了要通过社会探讨的地步。而我们社会的正常进步必然少不了正常的良知,国家向前跨进一步也必然是为了消灭更多的贫穷和落后。

  社会里的真话、敬畏、崇高、英雄;个人的婚恋、寂寞、温馨、消费;文明、教育、文化……读梁晓声的文章就好比听一位熟悉老者的尊尊教诲,又有上课开小差被发觉而感动于老师没有当面戳穿的意味。我想这是一种回归的味道,我们期待走远,可突然有一天听到久违的乡音却忍不住开始思念一般。

  如果看惯了心灵鸡汤文、沉闷的管理法则,不妨听听长者的低语吧。让心灵冷静一点、多感悟一点并非坏事,多一点对社会的体察与人事的探究,也许有天我们也能够沉稳地跨过一段段洪流。这些洪流是人生路上的剧变与突袭,是岁月打磨后嘴角平滑的轮廓和笑声里藏也藏不住的鱼尾纹。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九):温柔的力道

  生而为人,并不总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儿,生而为中国人,这种困惑和迷茫就更多一点,如果你再读过一些书,有点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喔,那恭喜你,你的迷茫已经到了最高级。

  梁晓声的这本《中国生存启示录》,集中描绘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所思、所想。时而叹气,时而大笑,时而沉思,是读这本书经常会出现的三种状态。

  中国,尤其是现阶段的中国,速度发展如此之快,以至于身在其间的我们,被这不断加速所产生的离心力,甩得东倒西歪。最近这几十年的发展,简直可以编出一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很多有责任感的作家,都试图弄清楚这个庞大的社会之下,人们的生存状态。

  我们有幸,拥有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以及龙应台的《野火》。当然,与这两本书相比,梁晓声的姿态无疑是非常柔软的,如果说前面大声疾呼的两位,是将匕首嗖嗖地丢过来的话,那么梁晓声则是把刀柄递到读者手上,对于病灶,要不要切除,如何切除,都由你自己决定。你可以遗憾地说,梁晓声丧志了一种力道。但是同时,你也有可以说,梁晓声拥有一种别样的力道。

  这种力道,也许可以用温柔,用慈悲,用清澈来形容。

  《长阿含》中,晚年的释迦牟尼为肉身所苦,这时,一个叫波旬的魔鬼蹦出来叫嚣,佛说:“止!止!波旬!佛自知时,是后三月,于本生处拘尸那竭娑罗园双树间,当取灭度。”于是,魔欢喜踊跃念道:“佛不虚言,今必灭度。”那一刻,佛是疲惫的,慈祥的,宽容的。他担当的,是人类的软弱。

  梁晓声在这本书里,时时刻刻流露出这样的宽容和疲惫,他不是愤怒的斗士,他只是一个经历过苦难,有过迷茫,跌入过陷阱的人,在人生的尾巴上,围着红泥小火炉,慢慢地讲述着故事。这些故事,既是自己的,也是别人的。既是时代的,也是全人类的。

  对于那些莽撞热情,被命运和自己的弱点打败的年轻人,他感同身受。他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并不强迫别人接受,他只是将观点拿出来,摊开在大家面前,看或者不看,观点就在那里。

  他论述的,虽然是当下中国的很多关于生存的问题。但并不是一锅发馊的心灵鸡汤,而是一场目光诚恳的讨论。有人说:“你不能光站在人生边缘去谈论人生,你要去经历它!”梁晓声无疑是做到了这一点的。他在这本书中的态度,带着点儿赤诚,同时也带着点儿不确定。也是,对人生这么庞大而复杂的事情,谁敢说自己就一定是对的呢?

  当然,这本书也有不少地方,尽说些不招人待见的大实话。年轻或者不再年轻的人们,在平凡、幸福、理想等大词汇之下,生长出来的或虚无,或过分膨胀的想法,如同吹得过大的气球,被梁晓声用笔一戳,发出噼噼啪啪的爆炸声,简直过瘾。

  即使包罗万象如同这本《中国生存启示录》,其实也未能表现出整个社会的全部现状。当然,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一个社会条理清晰,简单到一本几百页的书就能分析清楚,那才是一个真正乏味和恐怖的社会。

  陈丹青说:“现在的中国,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穷人,一种是刚富起来的穷人。”因此在中国,生存无论对于谁,都是一个庞大的命题。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才能最终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生!

  《中国生存启示录》的作者梁晓声是知青文学的代表人物,我大学时期在图书馆有读过他的《今夜有暴风雪》,那部悲壮而沉郁的作品曾经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对这本新作充满了向往。

  梁晓声老师是共和国的同龄人,虽然已经年逾花甲,但并没有想像中的老学究做派,《中国生存启示录》的关注点比如民主、文化、教育、贫富、贵贱、代沟、姻缘等等话题,虽然已经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但是观点与时俱进,绝不陈旧。

  梁老师在年轻的时候,因为一次会议上不敢说真话的经历,得到过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吴伯萧老先生的帮助和指点,而他本人也传承了吴老的教育家精神,对新一代年轻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给予了关注和指点。

  有同事无意中在我得办公桌上看到了这本书的书名《中国生存启示录》,大概是有一点说教的意思,问我:这种书你怎么看得进去?我想说,确实市面上有很多说教类的成功励志类书籍让人看不下去,但是这本书对于迷茫了很久的我,却是起到了掀开迷雾,眼前豁然开朗的指南针作用。

  在梁老的笔下,在过去的某个时代即“天”的动乱年代,无论是农村青年还是城市青年,都需要背负家庭出身、政治鉴定两座十字架。一切人对人生的个人向往和追求的冲动,几乎最终都以自行放弃转而对时代无怨无悔亦再无激情的服从为结局。人生多姿多彩的可能性,都在迫不得已的服从之下烟消云散。

  而现如今的我们,人生的限制性比起从前已经小得多了,拥有比从前所有时代都更自由的跨国交往与谋求人生发展的权利,学习的权利,择业的权利,人生观的自由,而生活放回和文化娱乐也比以往更加多元化。

  可是,虽然时代在进步,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美好时代。可是新一代年轻人并没有因此全体得到幸福。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的惠利,永远不可能像同一锅炉加温的、使人的身体舒适无比的淋浴水,通过同意的莲花喷头遍洒在每个人身上,而且可以由每个人自己来控制水温。

  由于青年们家境的不同,个人的先天资质和条件不同,决定着他们出身以后,不可能在同一起点上开始自己的人生。命运是如基因一样纯粹先天的人生元素,与时代和社会无涉的,也是难以依赖时代和社会与幸运者们共舞的。

  于是,绝大多数处于社会奋斗底层的青年们在对未来的迷茫中,陷入内心痛苦甚至沮丧的境地中,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浮躁”已经成为当年社会的流行词汇。除了极少数毕业时家里就安排好出路,以及部分极为优秀在毕业前就确定好未来走向的毕业生之外,大批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在毕业之时,毫无头绪,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和校园招聘多管齐下,疲惫不堪。究其原因,就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只想在毕业之前能够抓住一根能够让自己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过程中不至于沉没的稻草。至于这根稻草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究竟适不适合自己,则不在考虑范围内。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梁老师的回答是:正是因为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头脑里关于人生的“容量”太大太混杂了,结果连最适合自己的哪一种人生的方式也迷失了。其实上苍赋予每一个人的人生能动力是极其有限的,故人生‘节目单’的容量也肯定是有限的,无限地扩张它是很不理智的人生观。通常我们很难确定自己究竟能胜任多少种事情,在年轻的时候尤其如此。因为那时,人生的能动力还没被彻底调动起来,它还是一个未知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连自己不能胜任哪些事情也没个结论。

  大多数年轻人,在迷茫的时候,就会不自觉过上梁老师书中提到的加法的人生,即那种仿佛自己能够愉快地胜任充当一切社会角色,干成世界上一切事而缺少的仅仅是机遇的想法,纯粹是自欺欺人。反映这一点,比较常见的现象是,考证热,从大一开始,最基础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暂且不论,另外还有计算机等级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证,注册会计师,报关员证书,导游资格证……不论专业是否需要,不论证书所涉及的专业是不是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先考了再说。也许,多个证书多条路,是许多这一代年轻人真实的想法。

  而人生的真相是——无论世界上的行业丰富到何种程度,机遇又多到何种程度,我们每一个人比较能做好的事情,永远也就那么几种而已。有时,仅仅一种而已。

  但是我们面对的势利眼文化和无良媒体们,却不厌其烦地向我们暗示,每一个人似乎都可以凭着锲而不舍做成功一切事情;却很少传达这样的一种人生思想——更多的时候锲而不舍是没有用的,倒莫如从自己人生的节目单上减去某些心所向往的内容,这更能体现人生的理智,因为那些内容明摆着是不适合某些人的人生状况的。

  举个明显的例子:网上有人说花很少的钱可以穷游世界,你向往他们一直在路上的人生。但是如果你没有超级能够自理的能力,或者内向得面对陌生人连问路都问不出口,这种明显不适合自己的生活,你再向往又有何用?

  而我自己也是个活生生的例子,2010年大学本科毕业,进入一家IT服务类大型企业上班,这家公司对校招来的应届毕业生统称英才,也給予英才很大的自由和选择的机会。我在刚进公司的时候,被安排在集团职能岗位做数据分析和后台系统需求分析,日子久了觉得枯燥得要命,同时跟业务部门的英才比起来,觉得那才是风生水起的人生,而我的工作内容简直就是味同嚼蜡。然后就死乞白赖得跟领导请求,把我调到业务部门去工作,哪怕不是一线岗位也行。领导果然宽容,我就顺利地调去了我想去的部门,可是等我真正到了业务部门,接触到了他们的工作内容,手续繁复,盈亏压力极大,工作氛围紧张,我却开始感慨,这种工作真交给我做我也做不来。所以万分感谢我在刚毕业的时候接收我的那家公司以及对年轻人十分宽容的领导,给了我机会体验不同部门的工作。也正是那个时候,我才明白一件事,外表风光的工作,内里的苦你真正扎进去就永远也体会不到。所以,不要随意就羡慕别人的人生,因为心有向往就不顾一切地选择了未必适合自己的人生。

  本书中,梁老师也拿自己的人生举了例子,他在45岁的时候曾经受到过豪车、股份、年薪的诱惑。“那一夜,我失眠,因为年薪,我所欲也;股份,我所欲也;宝马或者奔驰轿车,我所欲也。然商业风云,我所不谙也;管理才干,我所不具也;公关能力,我之弱项也;盈亏之压力,我所不堪成熟也;每事手续多多,我所必烦也。”最后,梁老师当然是扛住了诱惑,依旧继续着文学和教育的人生。他老人家得出的结论就是,人生,就是无怨无悔地去做相对而言自己比较能做好的事情。而所谓积极的、清醒的人生,无非就是要找到哪一种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一经找到,确定不移,心无旁骛。

  所以,梁老师对我们这一代被极度膨胀的多元化社会迷惑住的年轻人提倡,减法的人生。减法人生的真谛,就是将那些干扰我们心思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从我们人生的节目单上减去,减去,再减去。于是令我们人生的节目单的内容简明清晰;于是使我们比较能做好的事情凸显出来。

  我们应该自己向自己承认,哪些事情是自己根本做不来的,不要再往人生节目单上增加种种注定与自己的人生无缘的内容,徒增烦恼和痛苦。

  最近在网络上有一个话题非常流行:年轻人逃离北上广后又逃回:我们已经回不去。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就以毅忍之心孜孜苦学,只因为从小父母老师就教育说,考上好的大学是你拥有光明前途的唯一出路。如果我们考入的还是北京、上海的大学,仿佛就没有了什么别的退路,毕业后留在北京、上海的决心,绝对心比金坚!

  在这里我又成了例子,2006年高考结束,父母都劝我选择留在武汉的高校就读,诸多优点,比如江城好大学多,选择面很广;离家近毕业之后父母庇荫方便;房价和物价水平对于家里的条件来说没什么挑战,以后可以少吃苦。可是我却偏偏‘不知死活’地报考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开始了我的北漂生涯!印象里,我还在校的时候,08年9月雷曼兄弟的破产,带来了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等这场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的时候,随之带来的是早我一届毕业的09届师兄师姐们的就业危机。所以到2009年我开始准备找工作的时候,不管是老师还是师兄师姐传来的理念就是,能考研的就别工作了,非要找工作的话,你一个本科生也别指望北京户口了,能养活自己不啃老就是极大的成功了。以至于在我得到户口指标,拿着接收函回学校办理手续的时候,系里就业办的老师看我的眼神像是在看外星人。可是,即使得到了户口,我也依然只是千千万万北漂人中最平凡普通的一个。

  当代年轻人这种留守京沪的决心,在梁老师的眼中,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大家的心里,在北京、在上海,一个受过大学高等教育的人,终于成为不普通之人的可能性仿佛比别处多不少。即使到底还是没有不普通起来,但成了北京和上海这等大城市里的普通人,似乎那也还是要比别处的普通人不普通。这一种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感觉追求,往往会成为一种“亚幸福”追求。

  而在当今的中国,最难承认的就是这一点就是,普通的人生也可以是不错的人生,也可以是幸福的人生。

  中国当下主流传媒的一大弊端,那就是热衷于宣传和炒作所谓的不平凡的、时尚的生活方式才是成功的,才是幸福的。如此这般的文化背景,对新一代成长中的人,几乎意味着是一种文化暗示,即幸福的人生仅属于少数不普通的人;而普通的人生是失败的,令人沮丧的。而中国,现在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普遍之中国人还不能真正过上小康生活的情况下,中国的当代文化,却过分热忱地兜售所谓不平凡的人生的招贴画了,这种宣扬尤其广告兜售几乎随处可见。

  这让我想起来网络上的讽刺段子:中国的时尚杂志是一群月薪八千的编辑,告诉一群月薪三千的读者,月收入三万的人怎么花钱。

  对于这种文化现象,梁老师给出了当头棒喝:当社会还无妨满足普通的平凡人们的基本拥有愿望时,文化的最清醒的那一部分思想,应时时刻刻提醒着社会来关注此点,而不是反过来用所谓不平凡的人们的种种生活方式刺激前者。中国包括传媒在内的文化界、思想界,包括某些精英们在内的文化界、思想界的一种势利眼病。

  如果当代社会和文化背景创造不了条件,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只能依靠个人的奋斗和提升个人的修养,来努力放飞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梁老师在这本书里,对我们除了指点和关怀,也有谆谆告诫。

  比如要坚持阅读,阅读的好处之一,是可以使人具有特别长期地抵抗寂寞的能力。而寂寞这个词,我想身处于北上广这类热闹都市的年轻人,必然或多或少都有深刻的体会。在书中,梁老师对寂寞的深层定义——从早到晚所做之事,并非自己最有兴趣的事;从早到晚总在说些什么,但没几句是自己最想说的话;即使改变了这一种境况,另一种新的境况也还是如此,自己又比任何别人更清楚这一点。这是人在人群中的一种寂寞。这是人置身于种种热闹中的一种寂寞。这是另类的寂寞,现代的寂寞。知识给予知识分子最宝贵的能力是思想的能力。因为靠了思想的能力,无论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人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的伙伴,而那正是他自己。自己与自己交谈,哪怕仅仅做这一件在别人看来什么也没做的事,他足以抵抗很漫长很漫长的寂寞。如果居然还侥幸有笔和足够的纸,孤独和可怕的寂寞也许还会开出意外的花朵。

  看到书里的这一段让我想到了曾经看过的电影纪录片《昂山素季》,昂山素季是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总书记,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1989年7月20日,军政府以煽动骚乱为罪名对昂山素季实行软禁。此后多年,她曾经因政治迫害多次被软禁,她甚至因为缅甸军政府的阻挠而错过了深爱的丈夫阿里斯远在伦敦的葬礼。在她多年被软禁的时间里,她忍受内心的寂寞和煎熬以及对家人的思念,除了是因为她内心里“争取一个自由的缅甸”的信仰之外,阅读和思考也一定陪她渡过了那漫长的岁月。

  再比如,梁老师批判当今之大学,应该为国家培养的是一批批思想意识上不普通,而有绝不以过普通的生活为耻的人。可现在的情况似乎恰恰反了过来,受过高等教育于是以过普通生活为耻的人很多,受过高等教育而思想与此前并未发生多大改变的人也很多。当代的大学,仅仅是向社会输送纯粹的技能型人才,而忽略了人文教育的根本,使得大学的教育功能降低到了民间匠师的水准了。

  那么,当代的大学生们,如果学校不能为我们创造合理的人文教育环境,那我们就要为自己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文环境。一所大学,再不济也会有属于自己的藏书量还算丰富的图书馆,经史子集,文学巨著,应有尽有。如果这些还不够,在大城市,例如北京,图书馆资源就丰富至极,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各区县图书馆基本上遍布京城。存点押金办上一张图书卡,就可以享受到看之不竭的图书资源。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要感谢我的大学母校。除了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之外,还开设了很多人文类选修课,在很大层面上拓宽了我的视野。比如我曾经选修过的音乐剧欣赏,电影赏析,交响乐赏析等相关课程,都对我现在的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梁老师在书的最后,面对“学中文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表达了对中文系教育的忧思。联想到前些天看到的一篇让大家被中文之美所震撼的文章。文章如下:

  【中文之美难以言喻,不得不再一次被中文之美所震撼!

  英文原文: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

  This is why I am afraid, 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

  (普通版):

  你说你爱雨,

  但当细雨飘洒时你却撑开了伞;

  你说你爱太阳,

  但当它当空时你却看见了阳光下的暗影;

  你说你爱风,

  但当它轻拂时你却紧紧地关上了自己的窗子;

  你说你也爱我,

  而我却为此烦忧。

  (文艺版):

  你说烟雨微芒,

  兰亭远望;

  后来轻揽婆娑,

  深遮霓裳。

  你说春光烂漫,

  绿袖红香;

  后来内掩西楼,

  静立卿旁。

  你说软风轻拂,

  醉卧思量;

  后来紧掩门窗,

  漫帐成殇。

  你说情丝柔肠,

  如何相忘;

  我却眼波微转,

  兀自成霜。

  (诗经版):

  子言慕雨,

  启伞避之。

  子言好阳,

  寻荫拒之。

  子言喜风,

  阖户离之。

  子言偕老,

  吾所畏之。

  (离骚版):

  君乐雨兮启伞枝,

  君乐昼兮林蔽日,

  君乐风兮栏帐起,

  君乐吾兮吾心噬。

  (七言绝句版):

  恋雨却怕绣衣湿,

  喜日偏向树下倚。

  欲风总把绮窗关,

  叫奴如何心付伊。

  (七律压轴版):

  江南三月雨微茫,

  罗伞叠烟湿幽香。

  夏日微醺正可人,

  却傍佳木趁荫涼。

  霜风清和更初霁,

  轻蹙蛾眉锁朱窗。

  怜卿一片相思意,

  尤恐流年拆鸳鸯。

  编后语

  不知道这世界上是否还有第二种语言能像中文这样产生出如此极具美感的文字来。

  当我们不假思索地跟随者众人疯狂地学习英语的时候,是否能偶尔停下脚步,回过头来欣赏一下我们自己的文化呢?

  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各种无厘头的网络时尚用语时,是否能偶尔静下心来品味一下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不一样的感动呢?】

  我想大家对中文之美的惊叹,也正式是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不知道梁老师如果看到这篇在网络上被大家疯狂转发的短文,会不会略有安慰。

  看完梁老师的这本书。我想,在这个压力极大又充满竞争的‘浮躁’社会里,在这个公平只能用‘相对’来形容的社会里,我们不能仅仅既希望于时代和社会,而是既希望于自身,多多阅读,在修习专业或者职业技能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在纷繁杂乱的文化环境中明辨是非,想清楚自己的人生节目单。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才能最终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