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生存启示录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生存启示录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16 21: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生存启示录经典读后感10篇

  《中国生存启示录》是一本由梁晓声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00,页数:27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一):梁晓声的大音希声~

  很多年前就知道梁晓声——是个作家,擅长撰写知青文学

  就作家这个头衔而言,在今天大概不怎么受人欢迎,特别是和上个世纪比,就可以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今天的中国作家,大概很难引起全社会共鸣,无论是文笔的巧妙,亦或对时代精神的诊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作家的时代并不为过,纵使今天可以被称之为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

  第一次读梁晓声,并不是其出名的知青文学作品,倒是一本题为《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的社会分析著作。一个以写作知青文学闻名于世的作家,居然要写社会学色彩的学术作品,可以想见,梁晓声到底还是一个追求直接展示对社会的知识性分析的作家,并不局限于以文学作品的方式间接反映社会问题。这当然是其个人选择

  眼下这本书,题为《中国生存启示录》,名字更是大得吓人,之前的仅仅是“阶层分析”,这里就直接是“生存启示录”了,真真有些指点迷津味道。不过翻开这本书,才知道这原来是一本类似散文集的作品,倒没了“阶层分析”的学术气息。这倒无妨读者去体味作者用心,反而可以让更多平民读者更加容易接受作者的看法

  这年头,一提到“生存”,往往给人满目疮痍的苍凉感,在一个媚外遍地有,公知多如狗的时代,做一个中国人,“生存”是多么艰难!也无怪乎余华的《活着》如此经久畅销,中国人的生存感觉就一直没走出半个世纪之前的大灾大战。真正读了这本书,我才体会到,梁晓声到底是对我们的国家、社会、人民,带有一种略显严肃的批评,但批评背后,确实一种期待期待更多得人能够回归一种各得其所、各有其乐、各享其成的幸福生活之中。如书中这样写道:

  家庭和睦,手足情深亲人健康工作稳定收入能够满足一般消费,月有节余,哪怕很少……这是一般普通人的幸福观。他们既为普通人,却并不沮丧于普通的人生,于是他们反而善于在普通的人生中企求普通的幸福,并珍惜之。这样的一种人生态度,是否也可以给尚处于人生的一无所有阶段,但希望过上幸福生活的大家一点儿关于幸福的另类参考呢?

  自然,梁晓声很明白文化知识程度较高的人,比之于文化知识程度较低的人,对幸福指数的企求也是高的,即使口头上说自己只不过心存某些一般的幸福要求,综合起来,那些一般的幸福要求已是很不一般太不一般了。更有的时候,甚至会将幸福误解为一种人生的完美状态,因而似乎应包含一切人生的美好。而实际情况却是——世界上只有极少极少数人的人生是接近完美的幸福的人生

  这显然是我们今天的真是生存状态,越来越多人接受越来越多的教育,无益会对生活、对幸福抱有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期待。针对这一生现象,梁晓声给出的启示是:只要善于理性地把控自己的人生,一步步走在实处,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获得某一部分人生的幸福。

  这本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题为“共同的底线”,开始的两篇文章是:“人生和它的意义”、“何妨减之”;第二部分题为“ 个人的提升”;第三部分题为“人文的力量”,最后两篇文章是:“为自己办一所大学”、“做立体的中国人”。

  通过这三个部分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出,梁晓声首先希望我们找到共同生活的底线,也就是说人生的意义的根基是什么,找到生活的根基,才能搞清楚,哪些人生追求其实是不必要的,哪些又是必须的;其次,梁晓声希望我们重视“个人的提升”,只有提升自我,才能真正夯实人生意义的根基;最后,就提升的办法而言,就需要重视“人文的力量”,这种重视也特别需要强调自身的能动性,学校生活重要却也短暂,因此需要给自己办一所一生的大学,学会做立体的中国人。这其实也就是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并非忽悠民众的知识分子的良苦用心:只要善于理性地把控自己的人生,一步步走在实处,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获得某一部分人生的幸福。

  这让我想到的是康德的那句至理名言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的确,对幸福的理解离不开理性的反思,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反思理解幸福的限度。当梁晓声在一个教育普遍化的时代呼吁我们重视理性的力量时,其所针对的恰恰就是教化造成的对幸福的过分想象。人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对受过教育的我们而言,幸福同样并不遥远,重要的是从最为稀松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合理运用理性,“一步步走在实处”。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二):突破生存底线,做“不一样”的人——再读梁晓声

  突破生存底线,做“不一样”的人

  ——再读梁晓声

  文/斯索以

  知青,作为一个特殊时代诞生的特殊群体,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历史中的一个热词,一个身份标签,一段不同寻常生命体验。当一个时代悄悄过去,“知青”这个词却留下了;当一群人散播到更大的社会群体中,“知青”这个身份标签却顽固地继续存活了;当一段生活随着时间现实销声匿迹,“知青”的生命体验却在口头话语与文学作品中更加鲜亮、挺拔了。一些东西的消逝,往往伴随着另一种形式的重新生长,以延续着突然中断的存在,于是我们看到,知青生涯结束了,张承志、史铁生、梁晓声、韩少功们出现了,他们因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将那一段生活重新带回世人面前,让更多的人在逐渐逝去的回忆里又找到了过去,并借助这些鲜活的再现从不同层面找到自己、审视自己。知青经历造就了一段特殊的人生,但它并不是脱离于整个人生的,而是不可避免沉淀为人生坚实的一部分。只是,它对于这一群体之外的人来说,过于“突兀”了。如何在“正常”生活话语里,来传递这份“异常”的经历,正是梁晓声们在八九十年代思考的,并在文学中有所体现了。

  当然,一些人看到了知青在下乡后遭遇的苦难,一些人捕捉到知青下乡初期那份高举的理想,也有一些人完整地呈现了这段人生的起伏,将时代的错位、生活的颠簸、个人的思考一起缝补进那张回忆的大网。在这样的回忆里,梁晓声更为关注的是那个时代个人的命运和所处时代的环境,读过他文字的人都很熟悉他笔下的人物和人物背后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梁晓声。因此,当习近平这样一位“读者”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见到梁晓声时,脱口而出:“晓声,我跟你笔下写的那些知识青年是不一样的。”接着,他又这样进一步来说明自己的“不一样”:“我这个人是要求自己压力越大,意志要越强。”显然,这样的态度,和那些在现实境遇面前低头、放弃理想的知青是截然不同的。

  梁晓声认为,人应该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现实地理的故乡,另一个是精神上的故乡,习近平所强调的“不一样”无疑更多指向“精神的故乡”——因此,他也嘱咐“文艺家要使我们更多的青年也都有精神上的故乡”。这里的“精神的故乡”,是让个人经历苦难的磨洗获得精神成长的故乡,能让流浪的人找到归宿,让离乡的人获得慰藉,它可能书本给人的给养,可能是内心深处支撑生命的信仰,也可能是普通人眼里那点对美好生活念念不忘渴望。如果缺少它的慰藉和指引,整个社会则容易陷于浮躁人们容易被突如其来不幸灾难击垮。如果将第一故乡喻为土壤,是中国传统乡土文化里一个人“来”和“归”的所在,第二故乡则更像风和阳光,让我们得以超越灵魂“安土重迁”的旧习,在轻盈飘舞中得以安然落地、二次生长。当然,前提是你首先得是一粒饱满坚实的种子,具备那种“不一样”的品质

  梁晓声是一个关注现实社会的人,并注重思考这样的社会现实投射在人的精神层面后,是一种怎样的情状。《中国生存启示录》《中国人的淡定从何处来》两本新书中,便可见他这种“为平民代言”,致力于“培育健康价值观”的渴望。他对生存、对现实人生境遇的思考与关注,在其创作中是一脉相承的,小说的精神维度在评论性文字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而借助时评这类文体,他对现实、人生的思考与呈现更为直接了,并多了一些积极的思考。

  《中国生存启示录》一书中,他告诉我们如何学会思考智慧地活着,如何在幸福与不幸福中去做主动的选择,如何借助梦想从重重的困境中跻身而出。他希望为各阶层的人找到一条思考人生困惑思路,摆脱生活的压力给人带来的干扰,引导人们在对现实的看得透中依然去积极地应对。他不停地诉说着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在生活中收获的种种宝贵体验,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所做的生存与心灵层面的突破与尝试。这些文字所体现的,并不是单纯的批判的力度,而更多地注入了普遍的社会关怀,力图通过去思考、去践行、去突破,所谈论的话题涉及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由物质到精神,自人情而法理,从教育到人文。他从小我开始写起,开篇跟你谈“人生和它的意义”。我们生活、工作、学习,几乎都要问一问“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尤其在工作、生活的重压下,对人生的质疑、价值的追问,显得更为迫切。因此,他提醒我们要全面平衡认识与衡量自我,至少要从三方面来认识“人生的意义”:一部分是纯粹自我的感受;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和更多,有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们的感受。作为一个尊重个体生命的作家,他自然珍惜纯粹的自我的感受;但同样的,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又极力反对只从这一层面来“断定”人生——“如果一个人只从纯粹自我一方面的感受去追求所谓人生的意义,并且以为唯有这样才会获得最多最大的意义,那么他或她到头来一定所得极少”。

  《中国生存启示录》本质上,是对人生的追问与思考,而追问的意义往往又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幸福。唯有幸福的人生才是多数人所期待的,生存的课题某种意义上也是幸福的课题。于是,梁晓声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能够传递一种对于幸福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有压力、多磨难的人生中剔除错误情绪,更多地把幸福掌握在手里,成为一个积极的、有所作为“不一样”,而不是被动地沦为一个麻木的人。

  多数人都曾高举过理想,受到过理想的烛照。但也正是这其中的多数人,最终在默默无闻中走过,并受了现实更多的煎熬。尽管默默无闻,以个人伟岸身姿吸引眼球的不多,但作为一个群体往往能够留下一些浓墨重彩痕迹,只要这个群体中的个人在默默无闻的存在中找到生存的本原意义,并在心态上有所调整,便容易改变过去“迷茫”“郁闷”的精神境遇,留下“幸福”的群像。这正如一朵花构不成三月,漫山遍野灿烂才铺成了我们对春天整体感知。

  2015.4.1于北京•既往居

  ■提示:如需网络转载、纸媒刊发,请先联系。并注明文章署名和出处。

  豆瓣地址:http://www.douban.com/people/20979693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三):年轻人,读读梁晓声可好?

  这是本今年刚出的书,梁晓声最近几年的作品标题总离不开中国,《郁闷的中国人》《忐忑的中国人》《中国人,你缺了什么》《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直至这本《中国生存启示录》。这一系列书所讨论的命题都非常宏大,梁晓声则通过一篇篇文章来庖丁解牛,这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呐喊,发自肺腑且忧国忧民

  在免不了喧嚣热闹的书市中,梁晓声的书显得那么格格不入,我想他的书很难被列入畅销书行列吧。倘把他的书跟那些热得发烫的青春作品放在一起,滑稽是最好的注脚。但我更愿年轻人来读读梁晓声的书,因为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梁晓声厉声痛斥浮躁的社会风气,却也低眉善目对年轻人谆谆教导。他整日跟学生打交道,好比一名大夫,能够看出年轻人身上的缺点,并能够通过他的文字来开药方。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定力,想读进梁晓声的书实在是太难了。读小说时的一目十行在这里根本就不管用,他的文字和背后要阐释的道理需要细细品读。端着读小说的态度只可能看到三五页便把书丢掉一边,或者耐着性子读完也不过是囫囵吞枣。只要放下浮躁,逐字读下去就有“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感受了。

  年轻人更甘愿做低头族一些,刷刷朋友圈打发时光。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用?这个古老的命题必然有着各种各样答案。可巧的是梁晓声也在书中给出了的答案,且非常有趣:可以使人具有特别长期地抵抗寂寞能力。这个结论源于他的一次经历:学者胡风曾被囚禁30余年,胡风去世后,梁晓声曾问胡风夫人这样一个问题:“先生靠什么抵抗住了那么漫长的与世隔绝的寂寞?”答曰:“靠回忆、靠思想,否则精神早崩溃了。”于是梁晓声感慨:最强大的寂寞,还不是想做什么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人与说;而是想回忆而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是想思想而早已丧失了思想的习惯。一群人吃喝玩乐,好像寂寞和孤独离着很远,假面的欢愉里藏着的内心冷暖自知。很多人害怕寂寞,所以更要读书,

  否则在寂寞里连自己与自己交谈都成了奢望。

  现在的年轻人心比天高,总想把人生不断扩容,这样才算与时俱进,不至于虚度光阴。有种观点认为“人生就好比手机,功能必须越来越高级,否则就成了淘汰品”。梁晓声却告诫年轻人“减法的人生未必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年轻人头脑里关于人生的容量太复杂了,结果连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种人生的方式也迷失了。所谓人生的价值,只不过是要认认真真、无怨无悔地去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而已。现在面向大多数人的文化扮演着拙劣的角色,不厌其烦地暗示着每一个人似乎都可以凭着锲而不舍做成功一切事情;却很少传达这样的一种人生思想——更多的时候锲而不舍是没有用的,倒莫如从自己人生的“节目单”上减去某些心所向往的内容,这更能体现人生的理智,因为那些内容明摆着是不适合某些人的人生状况的。

  梁晓声有着严重的颈椎病,他脖子上套着硬海绵颈圈,由于腰椎病,后背扎着一尺宽的牛皮护腰带,颈和腰不能弯曲,一弯曲头便晕,写作时必须得挺直,稿子则放在竖架上。就是在这样艰难的写作中,梁晓声用着自己六十多年的人生感受,启迪着年轻人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那就是要培养一种健康的价值观。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四):现代批判美学潮流

  我承认我的肤浅,的确没获得什么启示,稍微觉得还过得去的也就是“减法人生”、“文化底色”、“平凡东西”、“思想美感”这几个词,是的,看完全书,也就总结了这么几个词。当然,也许,我理解的还不一定是作者的意思。

  启示录,我其实并未感觉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明确启示,更遑论关于生存这样不轻快的话题。只是,如今的社会,已经见过了太多的公知、先知、批判家……各种公众舆论、公众话题、公众批判层出不穷,算得上是热闹非凡了,但是,但凡关注一下,各先知们观察批判的角度从来没有变过,更有不少为了批判而批判,由此体现一种永恒的精神?

  在这个看似嘈杂的环境里,大声呼喊,愚等披民视而不见,自当汗颜,只是,吼出来的就不是噪音吗?听者亦不觉烦闷?为什么我们总是存在于所谓“知识分子”的批判面上?

  声音本身,其存在及其意义,是否依赖于极致特性的表现?正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只是,仅仅高喊否定,又是否站在被否定却存在的立场上思考过?又是否神经衰弱或者精神分裂?否定,烘托存在吗?存在,即被批判?“知识分子”何以被站到了世界的边缘?而不是被拿来议论的证明给论据了。

  这是现代批判美学潮流么?未见到另一种可能的存在。

  :此外,对作者这种中学生议论文似的论证方式也不是很喜欢,好处是事例鲜活,但局限性过于明显。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五):书名得改改

  如果单从出版社的社会名望和书名来看,那的确是一本值得一读的著作。本书结构分为三部分:共同的底线,个人的素养,人文的力量。第一部分逐字逐句地看完了,第二部分走马观花地匆匆浏览了一遍,第三部分挑了几篇有兴趣的文章来读。总体感觉低于期望值。

  我完全是由于书名的缘故而选择阅读此书的。取名《中国生存启示录》,多少有点揭露社会问题,鞭笞社会丑态的味道。在读完阎连科的《炸裂志》后,我又顺带搜来几篇说理到位的评论文章,其中一篇印象深刻,大意是说,作家不能仅靠端坐在电脑屏幕前来获取写作素材,媒体本身带有强烈的引导性,他们的选择性报道会令我们失去了对社会发展整体趋向的把握,将一些假恶丑作为社会的主流,融汇在作品当中,使作品丧失了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启发并激励大家勇敢追逐幸福的作用。因此,我希望本书将会是一面镜子,供我们了解社会之实。

  首先,从整体来看,本书写作的年份稍嫌久远,所引用的例子大多属于八、九十年代或更久以前,缺乏时代感,阅读过程中会产生老调重弹的感觉。

  其次,既然题名以“生存”为引,定必要深入到生活的最根源之处,挖掘最尖锐的社会或人性矛盾,层层剖析,将最深刻的问题展现在读者面前。然而看罢此书,感觉作者颇有避重就轻之嫌,取“论荣誉”“论崇高”“论英雄”此等为题,引导读者走向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可是谈到“生存”的话题,离得开社会不公,离得开环境污染,离得开政治不平等吗?作者立足高远无可非议,但这书名就得改改了。

  最后,关于第一部分题名为“共同的底线”,读书组里刚好有人在讨论秦晖的同名著作,我学识浅薄,才知道有这位学者,不禁感到好奇,有机会一定会拜读。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六):人们说要行动

  这本封面清雅的书,正如龙应台在书腰纸上写的:”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矫正社会恶疾和唤醒民众的使命,包括基本概念的重建。在这一点上,作家梁晓声先生是令人尊敬的。”作家梁晓声是基于社会道德底线在呼吁人们的认知及对社会的良知。

  书分为三部分:共同的底线、个人的素养及人文的力量。作者在深切低语却期待更多的国人可以早日认识到基本的问题:个人修养的提高、社会状况的改善、国家的长远发展都离不开人文的高度建设。

  我想一本书不在好坏,倘若带给读者思考便是它的意义所在。初读本书第一篇“ 人生和他的意义”就给我带来惊动,便把它指给了同学看。那是因为我们大概都思考过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不管想的深浅、联系得是否深远,我们在慢慢感悟生活的过程里、一点点脱离稚嫩奔向成熟的阶段或多或少都有过想弄明白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作者强调中年人每每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而其他儿童少年和老年人问的则不多。因为他觉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此阶段的人生是有压力的人生。而人生的意义在他们有另一种解释即责任。透过文字,我想着有朝一日终会到中年能否在那之前让自己变得淡定些、舒心些。我尝试去站在老年人的角度想,试着能够对以后慢慢变老这件事不那么排斥。

  知识分子对社会及民众的”沉睡“历来是有唤醒的责任的,他们以笔代口,深深呐喊也不为过,只是听得冷静且愿意听得人越来越少。我们日益沉浸于俗世定义的幸福中,却忘了社会的其他角落还存留着贫穷、疾病和苦难。一个人正常的良知竟到了要通过社会探讨的地步。而我们社会的正常进步必然少不了正常的良知,国家向前跨进一步也必然是为了消灭更多的贫穷和落后。

  社会里的真话、敬畏、崇高、英雄;个人的婚恋、寂寞、温馨、消费;文明、教育、文化……读梁晓声的文章就好比听一位熟悉老者的尊尊教诲,又有上课开小差被发觉而感动于老师没有当面戳穿的意味。我想这是一种回归的味道,我们期待走远,可突然有一天听到久违的乡音却忍不住开始思念一般。

  如果看惯了心灵鸡汤文、沉闷的管理法则,不妨听听长者的低语吧。让心灵冷静一点、多感悟一点并非坏事,多一点对社会的体察与人事的探究,也许有天我们也能够沉稳地跨过一段段洪流。这些洪流是人生路上的剧变与突袭,是岁月打磨后嘴角平滑的轮廓和笑声里藏也藏不住的鱼尾纹。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七):進擊的作家

  y 亂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率先踏足某一領域,長期從事某項工作,所獲得的最可靠、最直觀、最細微的經驗,可以讓人不動聲色,便把事情辦得爽利、漂亮。然而,先聞之道、專攻之術,並不是條單向度的街,而更像條環狀路,它們會反過來約束、鞭策它的擁有者,不要再像剛入行的年輕人那樣輕飄、孟浪。只有擔起責任,作出表率,拿出先行者、專業人的樣子,才會名符其實,才能贏得尊敬。

  作家,嚴肅作家,很大程度上被歸類為知識分子、知識人,長期從事特定領域的前沿思考,並用嚴謹的文字進行記錄和傳播。既承接故有之優秀傳統,又創前人之所未創、發前人之所未發,往往能引領一時之風潮,開啟百世之民智,影響社會最深、最廣。

  同樣,一旦擁有“知識分子”這份榮譽,便必須履行其所賦予之使命,即如薩義德所言:“全身投入於批評意識,不願接受簡單的處方、現成的陳詞濫調,或者迎合討好、與人方便地肯定權勢者、或傳統權威的說法或用法。”能力越強,責任越大。作家的聲望愈高,對社會所應盡之批判與警醒,則愈加強烈。

  很遺憾,當今的中國作家,如果他們還能被稱為“作家”,多數無法承擔起知識分子的責任,反倒被現實裹脅,要麽沈默不語、乘桴浮於海,要麽隨波逐流、束帶立於朝,軟綿綿、疲沓沓。以創作知青小說起家的梁曉聲,近年來專注於中國現實的深層思考,對待不良現象,話語犀利、姿態進擊,是時下中國文壇碩果僅存的硬梆梆的人物。

  他的新書《中國生存啟示錄》,以“共同的底線”“個人的素養”“人文的力量”為框架,既闡釋了其對人生、民主、愛國、榮譽、權利等宏大敘事的理解,也詳述了市井小民在面對戀愛、婚姻、愛情、親情、寂寞、貧窮等尋常遭遇時應有之態度。當然,不能不說,梁先生的進擊言論,並不是讀者想象的那樣火力全開,而屬於中國文人式的太極拳法。

  1.民主喚醒“睡獅”?

  梁曉聲是作家,並不是社科領域的專業學者,他對民主的梳理,往往遊走於文學文本,帶有深厚的抒情色彩。也許,在他看來,這種個性化的敘事方式,絲毫不會影響民主概念的嚴謹表述,而且對於普通讀者來說,帶入感和說服力更強。

  身為中國作家,如何在逼仄的言論暗室裏,鑿出幾縷啟蒙的陽光,是多麽不容易。梁曉聲的《論民主》一文,拿出四分之三的篇幅,從古代中國的禪讓制、孔子的“克己復禮”,談到英王喬治一世實行圓桌會議、沙俄女皇葉卡捷琳娜的開明專制,再談到古羅馬的“保民官”與元老院、法國革命與《人權宣言》,概述民主體制在不同歷史時期、文化背景的曲折沿革。一直到該文的最後一部分,梁曉聲的大圈才繞回來,開始論及中國的民主。

  他既堅定地認為“人類希望借民主政體,以使每一個國家的每一個人都最大程度地享有公民權——人權。這一種可能性,也已無需證明。故民主不僅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也是全人類的精神生命”;同時,又不無狡黠地為現實中國辯解,“在獨裁的、專制的政體和泛民主的、無政府主義的社會狀態之間,民主的管理方式,無論對哪一個國家,都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文末,讀者原以為梁曉聲蓄積的批判能量,要在頃刻間爆發了,“近代的中國之所以長期落後而不自知,首先就是由於統治者的卑鄙,致使國人在思想上集體睡著了”。誰知隨後他又把稍稍展露的鋒芒,悄無聲息地藏了起來,“所以我們這一頭‘東方睡獅’,當年被外國人用大炮來轟,起初卻仍一眼開一眼閉,半醒不醒……”讀者們不禁要問,梁曉聲先生,你到底想說什麽?也許,在《民主與愛國》一文裏,大家能找到答案吧:“然竊以為,自詡愛國,但是對民主卻葉公好龍的那些人,他們的愛國心其實是很可疑的。”

  2.日本娛樂致死?

  上世紀90年代早期,日本的經濟還沒有比較明顯的衰退跡象,但是梁曉聲在訪日期間,已經覺察到日本文化的頹唐和沒落,並且“非常震驚了”。他親身體驗到的日本社會,與他通過電影《野麥嶺》《望鄉》《寅次郞的故事》《幸福的黃手帕》《遠山的呼喚》了解到的日本,根本對不上號。梁曉聲認為,“二戰”後的日本文化由三方面的元素構成,“反思意識”“臥薪嘗膽振興民族的精神”“危機意識”,可是到80年代後期,日本文化已經推動了精神核心,“處在一種極其頹唐的娛樂狀態”。

  為了證明這一點,梁曉聲舉了一個例子。某天晚上,他在一個現場直播的電視節目中,發現日本家喻戶曉的一個青年主持人,在談論“女性的左乳房和右乳房是不是一樣大”的話題,更令他吃驚的是,“竟有那麽多女性上臺當場脫下衣服,她們臉上已經沒有了女性的任何羞澀感”,而且這樣不雅的節目竟然“不是午夜12點以後的節目,而是黃金段的正規節目,大人孩子都可以看”。他不僅抨擊這類電視節目低俗無比,更將節目中的一臉無辜的日本女青年斥為“二百五”。

  梁曉聲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村上春樹的書迷(ハルキスト)。為了摸清這些學生的思想,他很認真地讀了村上的幾本書。結果,他從書中讀到的是“日本當代青年那樣一種精神上的迷惘、困惑和頹唐”,並由此得出結論,認為這種現象是“一個國家經歷了最艱難的一段歷史之後,當一個民族開始享受它的經濟、科技、文化成果之後,當這種享受的過程經歷了十年之後,上一代人的某種精神可能是會蛻變的”。

  顯然,梁曉聲對日本文化的批判,與中國主流的日本專家以及不少日本本土學者的觀點很相似。不過,他在日本所看到此類怪象、亂象後,便武斷地做出以上結論,大而化之地歸結為文化原因,是不是也太過簡單。其實,日本既有雅文化也有俗文化,雅則雅得極致,俗則俗得徹底。前者如日本人日常的寒暄、敬語的使用、日本書道和茶道、極簡設計,後者便如日本已經形成產業的成人電影(Adult Video)、成人動漫和雜誌,包括梁曉聲所看到的“低俗節目”。不過,日本文化的雅與俗都有各自明顯的界限,並由法律作為保護,像低俗節目在黃金時間播放簡直是不可思議。日本文化是個萬花筒,到底哪一面才是她的真面目,只有讀者自己去觀察了。

  3.知青的初戀

  《中國生存啟示錄》所含內容十分豐富,既有上述烈火一般進擊、灼熱的檄文,也有柔水一樣溫潤、細膩的散文。梁曉聲先生通過講述青年時代的親身經歷,為讀者完整再現了另一種革命時代的愛情。

  1970年代,波詭雲譎的北大荒。一個是23歲的省會哈爾濱市知青,一個是27歲的牡丹江市知青。一個是小學老師,一個是衛生所的衛生員。機緣巧合,兩人住處相隔不遠。一個愛寫作愛思考,一個愛織毛衣愛整潔。一個外出問診,一個必緊緊隨護,相處日久,互生情愫,卻又發乎情,止乎禮。他為她背自己寫的小詩,背在日記中的思想片斷,她為他疊被洗衣,送上溫馨的家庭氣氛。相愛,擁抱,親吻,海誓山盟。

  可是,“愛是掩不住的”,流言四起,蜚語傷人。領導的一席話,讓兩人相隔百裏。臨別時,淚雨紛紛,相看凝噎。時光流轉,歲月更叠。一個被推薦上了大學,繼而成了炙手可熱的作家,一個迅速嫁人,早早地守寡,與兩個孩子相依為命。十年後,他收到一封信,沒有地址,信紙背面有句話“想來你已經結婚了,所以請原諒我不給你留下通訊地址。一切已經過去,保留在記憶中吧!接受我的衷心的祝福!”

  “他”就是作家梁曉聲,“她”便是梁的初戀。大約,那時的梁曉聲還沒有煉就鐵骨柔情,還未擺脫中國文人扭扭捏捏的“多情自古傷離別”,還不敢或者不甘心為了真愛,違抗組織命令,放棄大好前途。於是,那個溫柔大方的初戀,便作為其人生的匆匆過客,被時間拋棄,被蒼老俘獲。也許,內心有所負疚,必須著此小文,或感時,或遣懷,或博得同情。是啊,人家已經來信說明“一切已經過去,保留在記憶中吧”,不然又奈之何?

  4.你愛,或者不愛,儒家都在那裏

  不知是什麽原因,梁曉聲對儒家並無好感,還聲稱“拒做儒家思想的優秀生”。其實,在《論民主》一文中,他已經將儒家視為所謂中國封建統治階級的工具,“假如孔子至今還活著,假如我們問他,周天朝那一套封建秩序和那封建民主,恢復了又怎樣呢”“後來的君王們倒是都極敬起他的學說來了,但沒幾個真照他的教誨做仁君的,而是要求百姓照他的教誨做良民”。

  在《拒做儒家思想的優秀生》一文裏,梁曉聲更是將古代思想家的先知先覺,窄化為技術性的“修辭學”“接受心理學”。他舉出“天道酬勤,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稱其“道理並不深奧,但與天與地進行了修辭聯系,語境宏大開闊”“其修辭暗示顯然是——且不論你能否做到,只要你願意接受此思想,你仿佛就已經是君子了”。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梁曉聲竟然由此想到,當下的官員們在搞政治宣傳時,話語生硬,缺乏形象生動的詞匯,進而建議他們“尤其應該向我們古代的思想家們學習”。在這裏,梁先生不僅窄化、曲解了儒家思想,更將傳統經典與現代官場套語混為一團,簡直是對儒家的侮辱,被指幼稚可笑已經算輕的了。

  在文章最後,梁曉聲還對“儒家文化熱”心存憂慮,他覺得歷代帝王“對儒家思想表現出半真半假的禮遇和倚重”,其實是為中國知識分子下了一個“五斗米”的圈套,使他們“越來越喪失了思想能動力,代代襲承地爭當儒家思想的優秀生”,不求濟世,只求功名。

  梁曉聲是知名作家,著書不少,讀書更多,可是對儒家思想為何存在這樣不可理喻的誤解,真不可思議。其實,也許連梁先生自己也難以否認,儒家思想已經深入所有中國人的文化基因中。即便中國人經歷了數十年的文化汙染與文化斷絕,即便大家從來未讀過儒家經典,也都知道“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官員要“在其位謀其政”,遇到困難時要“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初到一地心中總會想“既來之,則安之”,事情有變都會自勸“此一時,彼一時”,如果有人宣揚迷信,總會拿“子不語怪力亂神”做擋箭牌……

  即便是行文鏗鏘卻又質樸無華的梁先生,也必定知道“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風度,“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的骨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慨。把儒家思想僅僅理解為充滿爭議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把儒家貼上“工具論”“幌子論”的黑標簽,還裝模作樣地杞人憂天,這樣的見識,表面進擊,內裏空虛,只會落得有識者幾聲哂笑。

  【約稿、轉載,請直接豆郵】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八):温柔的力道

  生而为人,并不总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儿,生而为中国人,这种困惑和迷茫就更多一点,如果你再读过一些书,有点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喔,那恭喜你,你的迷茫已经到了最高级。

  梁晓声的这本《中国生存启示录》,集中描绘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所思、所想。时而叹气,时而大笑,时而沉思,是读这本书经常会出现的三种状态。

  中国,尤其是现阶段的中国,速度发展如此之快,以至于身在其间的我们,被这不断加速所产生的离心力,甩得东倒西歪。最近这几十年的发展,简直可以编出一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很多有责任感的作家,都试图弄清楚这个庞大的社会之下,人们的生存状态。

  我们有幸,拥有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以及龙应台的《野火》。当然,与这两本书相比,梁晓声的姿态无疑是非常柔软的,如果说前面大声疾呼的两位,是将匕首嗖嗖地丢过来的话,那么梁晓声则是把刀柄递到读者手上,对于病灶,要不要切除,如何切除,都由你自己决定。你可以遗憾地说,梁晓声丧志了一种力道。但是同时,你也有可以说,梁晓声拥有一种别样的力道。

  这种力道,也许可以用温柔,用慈悲,用清澈来形容。

  《长阿含》中,晚年的释迦牟尼为肉身所苦,这时,一个叫波旬的魔鬼蹦出来叫嚣,佛说:“止!止!波旬!佛自知时,是后三月,于本生处拘尸那竭娑罗园双树间,当取灭度。”于是,魔欢喜踊跃念道:“佛不虚言,今必灭度。”那一刻,佛是疲惫的,慈祥的,宽容的。他担当的,是人类的软弱。

  梁晓声在这本书里,时时刻刻流露出这样的宽容和疲惫,他不是愤怒的斗士,他只是一个经历过苦难,有过迷茫,跌入过陷阱的人,在人生的尾巴上,围着红泥小火炉,慢慢地讲述着故事。这些故事,既是自己的,也是别人的。既是时代的,也是全人类的。

  对于那些莽撞热情,被命运和自己的弱点打败的年轻人,他感同身受。他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并不强迫别人接受,他只是将观点拿出来,摊开在大家面前,看或者不看,观点就在那里。

  他论述的,虽然是当下中国的很多关于生存的问题。但并不是一锅发馊的心灵鸡汤,而是一场目光诚恳的讨论。有人说:“你不能光站在人生边缘去谈论人生,你要去经历它!”梁晓声无疑是做到了这一点的。他在这本书中的态度,带着点儿赤诚,同时也带着点儿不确定。也是,对人生这么庞大而复杂的事情,谁敢说自己就一定是对的呢?

  当然,这本书也有不少地方,尽说些不招人待见的大实话。年轻或者不再年轻的人们,在平凡、幸福、理想等大词汇之下,生长出来的或虚无,或过分膨胀的想法,如同吹得过大的气球,被梁晓声用笔一戳,发出噼噼啪啪的爆炸声,简直过瘾。

  即使包罗万象如同这本《中国生存启示录》,其实也未能表现出整个社会的全部现状。当然,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一个社会条理清晰,简单到一本几百页的书就能分析清楚,那才是一个真正乏味和恐怖的社会。

  陈丹青说:“现在的中国,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穷人,一种是刚富起来的穷人。”因此在中国,生存无论对于谁,都是一个庞大的命题。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九):如果不能经典,多少还请与时俱进

  这本书没看完,在阳光灿烂的书店里读了那么半个下午,本打算购买,还是就放回去了。忍不住吐槽如下

  1、名字和内容严重不符:书店里有大大的海报,推荐这本书,本以为应该是十分犀利的,对于中国人生存现状的反思,抱着期待看见鲜亮事实,结果却看的是一锅浓煲柴鸡汤。

  2、老一辈文人有一种固执的清高,这样清高本没有错,但是说多了,未免让人觉得脱离时代。无非的批判一下物质社会,嘲讽一下土大款的修养差。商业有商业的逻辑,物质有物质的现实,拜金有拜金的土壤,土豪有土豪的粉丝,衣食住行,谁不愿过的体面悠哉,当年听人说当官,回来就洗耳朵的清高,放在今天,有一百个理由说他做作。若不能将自己放平常心,投入热辣丰富的人生,若不能跳出些偏见和执拗,说的话,就会空洞起来。

  譬如说“贵族”一章节,提到有名言称“三代出贵族”,作者觉得其实当前贵族容易的很,于是细数靠着有钱,成了大款,却修养浅,层次差的现状,不无反讽。这段看起来也只能说作者理解偏差,太过狭隘。一来,原文里的贵族本来就不是说土大款,正是因为考量到了习惯,修为的成分,而不仅仅以金钱衡量,才会说三代才能出,而梁老先生偏偏要把这此贵族说成彼贵族,说当今社会成贵族也容易,又对这一现象针砭一番,可见他对贵族的理解也是十分狭窄的。

  3、都是些亘古的老话题,关于民主,关于理想,关于人生意义,举了些不合时宜的老例子,现在看起来,很难有共鸣,每个话题又在几个例子后潦草收笔,未能深入。毕竟不是思想家。

  4、最怕现代人写文章掉书袋,夹杂几个有点文言味的文字,“然则”之类老文人口吻,读的牙酸。语言都随着时间在生长,经典的古韵多留在那时的天空和土壤里,有了土壤,才是活的。现代人要用尽可能当代的方式去表达。这才是时间的土壤。就像一直最怕看现代人写仿古诗,朋友圈里有那么两位,走到哪里喜欢咏一首,古时的韵律里有泥炉、屏风、那都不是刻意扮雅,只是生活里常见,现代人多半难得那时的文字里的精髓,写的不伦不类,看的牙酸腿软。

  《中国生存启示录》读后感(十):愿启示不会仅仅只是启示

  有人曾问起过“文学的意义”,文学的相关资料里介绍说文学最大的意义是对文化的自我修正,但这样的解释是非常抽象的,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障碍在于:首先我们无法想象文化的偏离或病态的文化对于我们本身和整个社会会有着怎样的伤害,其次我们也无法具象的感知文学对于文化的这种修正力。毕竟文学的影响是以“文字”的形式扩散开来的,它的影响到达的点是读者,如果能把读者连成一条线,再组成一个面,有可能对文化是有所影响和启发的,而文化所包括的内容又过于宽泛,包括一个国家的地理人文、习俗、教育,具体到人也包括人的生活方式、三观、思维模式等等。试问在文学对中国人的影响越来越小的现在,文学又要如何修正如此庞大的中国文化呢?所以我们对文学意义的解释可能只能停留在读者对于文字的直观感上,对读者的精神、眼界、三观给予了某种引导和启迪,这可能已经可以证明该“文学”对于“文化”起到了影响了。

  《中国生存启示录》这本书是写给中国人看的,这是一句废话,但这样的描述却代表着作家梁晓声在这本书中所倾注的心声,我觉得他希望掌舵人可以看到它、希望教育者可以看到它、没有理想和追求的年轻人可以看到它、父母可以看到它、老人可以看到它、善良的和伪善的、真实的和虚伪的、富贵的和贫穷的、中年沉伦的和中年而立的全都可以看到它……作为一个和新中国同年诞生的人,中国的命运几乎可以牵动他的人生,和其它的作家不同,梁晓声的作品中总会体现某种使命感,而在这本书里这种使命感尤为迫切,对于民主、对于中国人的追求,对于教育现状、对于贫穷与富裕、对于越发贫瘠的精神世界……他都在书中说出了他的期望和观点,他想要拨出人们心中的钉子,想要让所有的读者能够看到我们现在所处的文化形态的不足,希望至少读者可以成为一个立体的人,而不是只为单一的追求而疲于奔命的纸片人。

  在书中他在对文明社会的描述中写道:“文明的社会不是导引人人都成为圣人的社会。恰恰相反,文明的社会是尽量成全,人人都活得自然而又自由的社会,文明的社会也是人心低贱的现象很少的社会。人心只有保持对于高贵的崇敬,才能自觉的防止它趋利而躬而鄙而劣,一言以蔽之,而低贱。我们的心保持对于高贵的永远的崇敬,并不至于便使我们活得不自然而又不自由。事实上,人心欣赏高贵是自然的,反之是不自然的,病态的。事实上,活得自由的人首先是心情愉快的人。”这着实是一种启示,我们所处的社会与描述中的文明社会的距离还非常遥远,自然而自由对于中国人来说实在有些遥不可及,因为每一代人都被某种枷锁束缚着。我们可以在这样的束缚里偶尔犯错,但却无法摆脱这些束缚,因为这个束缚是时代在我们出生的时候就安装在我们身上的,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希望让我们无法跳出那些条条框框,而这些条条框框并不是写在纸上的条例,而是在我们出生时就已经植入了我们的基因。

  但是有些话是不可以点破的,有些道理有些人已经明白了但是却又是无法言说的,但作者说了:“几乎稍有头脑的人都看的分明,我们的当代史、近代史被一段一段遮蔽甚或干脆抹去了,变得七零八碎面目模糊;我们的现实被不惜成本地粉饰了;我们这个焦虑不安的时代被几乎已经令人讨厌的歌舞升平所包装了;我们的下一代变得有点傻兮兮的了——怎么全民族仿佛对这一种几乎没有自觉性可言的文化,竟没了半点儿不适感呢?”这样的不适感我们真的没有么?其实不然,只不过我们对这样的不适感束手无策,就像被圈在烟灰缸里的蚂蚁,每次向外爬的时候都要经受被烟头烫的苦痛,也许并不需要太多次,它就不会再向外爬了。我们的文化和我们本身正是被这样的禁锢所制约的,这样的禁锢让理想主义者只有放弃理想才能够过活,让教育都变成了文化的坟场……这些东西像是一种命运一样被注定着,而我们都在劫难逃。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并不是因为书中所陈述的文化的现实和对我们的文化所做出的启示,而是因为,我觉得烟灰缸如果依然存在,再多的启示也只能是启示,而这一定不是作者和我们希望的未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