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读后感10篇

2018-07-16 04:3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读后感10篇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是一本由[日]山本耀司 / [日]满田爱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0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读后感(一):书记录:《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一本一两个小时就能看完的书,谈不上有多深的感悟,但是山本耀司爷爷男人女人时装看法态度,还是带给我一些启发

  “男人爱的也还只是他自己而已。”

  是的,一点都没错,男人爱的永远是他自己,所以作为女人,千万不要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他们身上。若一个女人生活都绕着男人转,“一门心思想爱护滋养他,那么她的一生将在泪水中度过。”男人是不会因为有人对他好而感恩或对那个人很好,他们只会看重自己的付出,他对一段关系或对一个家庭付出得越多,他就越舍不得放弃世间上大多男人便是如此。

  “很遗憾,我对那些卖弄风情的女人丝毫不感‘性趣’。”

  当我读到这句的时候,我扑哧地笑了。看来,山本耀司爷爷还是一个很有品味的男人,能够欣赏高级的美和性感。毕竟,现今的大多数直男爱的只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性感,锥子脸,肤白貌美大长腿,最好还能半露酥胸,穿着黑丝,高跟鞋,将所有的勾人元素都呈现在眼前。但,高级的性感并不是如此。“一位专心踩踏缝纫机女性背影,或是聚精会神衣服时的侧影都会让我感受到一阵强烈情欲。”其实,认真工作的时候最性感,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所以,相比想方设法去讨好男人,展现原始,最简单直接的女性元素,认真工作,独立,有自己生活和爱好的女人来得更加撩人,更加耐看和性感,毕竟,美人的美是在骨不在皮。

  “我不想把女人塑造成一个世人认为完美的女人,或是一位世人眼中的大小姐形象。那些为了找工作而穿上身的所谓职业套装到底算什么设计?那些看起来好像很有工作能力的衣服,不过就是为了吸引那些步入中年的面试官的眼球。”

  说真的,很喜欢山本耀司爷爷这种对时装的态度。有品味的人穿衣服从来不是为了讨好谁,只是一个显示自己本身气质的辅助或加持作用。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需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才能一层一层地过滤掉那些不适合自己的衣服和饰品。在我看来,穿着打扮千万不要刻意为之,不要为了取悦谁或吸引眼球而把所有流行单品往身上堆,繁杂累赘的打扮只会把个人气质淹没,不是你在穿衣服,而是衣服在穿你。简简单单,干净整洁,在细节中花点心思,才是穿衣打扮的正确打开方式

  其实,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山本耀司完全不了解。但看完后,我发现,我还挺喜欢他,挺认同他的三观。或许,是因为,我也是这样的人吧。有时,读一本书,发现自己的三观与作者或书里的人物如此契合,就像是历尽万苦千辛找到了自己的知音,那种愉悦感无法形容。也许,这就是读书的魅力乐趣吧。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读后感(二):创作,只不过是一场小小的游戏

  第一章

  -7- 早晨的咖啡

  最近,我总是很早醒来。天气好的时候,我会在几步之遥的那家咖啡厅里用早餐梧桐树散发香味的清晨,感觉很好。

  总是坐在阳台位置,总是同一位服务生,总是同一句问候和一段简短对话。每天,我都会叫上一杯牛奶咖啡和一份煎蛋卷。对面桌上总是那一位先生,他总是读着同一份报纸

  撒下清晨的阳光微妙变换角度。总是同一对夫妇,遛着他们的小狗。斜带梅雷帽的老者,手里拄着拐杖信步走过。

  第二章

  -1- 柿子果实故事

  所以,去发现一种方法解决这种存在于设计中的驳论——这是仅有的,我对人生投下的赌注

  -2- 人生剧场

  创作不需要刻意为之。当人们尝试去创作,最重要部分应该开始于全神贯注的观察与凝视。创造力并不是来自于对知识的掌握,而是不知从何处捡来的概念发展出来的。不过是一场小小的游戏而已。

  -5- 黑星

  前卫已经退化成为时尚的另一种分类。“向前走一些”才是它本身的意义,它并没有离经叛道或逆反的过激行为这层含义。但真正意义上的前卫意识却是熟知事实,不断地提供窥视前方确实的答案惊喜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读后感(三):技艺的尽头是理念

  神一般的存在,衣服价格高到没朋友离谱黑色。这也就是我对山本耀司仅有的印象了。

  书的前半部分用意识流的写法透露了他“不幸”的童年。用引号是因为,用传统价值观可能是不幸,但对于他这样一个从根本怀疑人存在的意义的人来说,可能也不算什么。所以诗一般的语言字面上很难理解他想表达什么,但文字背后隐藏着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悲悯。

  后半部分轮到说他的设计理念,美学信仰文化根基说实话,作为一个不懂服装设计也没穿过一件山本耀司衣服的人,是无法理解他说的那种一颗扣子的完美位置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书中那些类似美学更像哲学的理念让我无比尊敬费力的去理解。我想,一定要像他这样年逾古稀老人才会从看似平凡的细节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一个口袋一粒扣子,布料的垂感,袖肩处的联结......

  而对比自己这几个月来的工作,经常上升到理念、概念、价值观和情怀。是不是人一定要到足够数量经历体验,思想才会有一次升华?过去对待工作中的那些纠结,现在更变成了一些顺其自然的不强求;而对价值观的不一致却要寸理必争。再比如最近看的书,去的路,看的电影思考问题,心中的纠结,其实都已经不是物质可以解决的了。

  对内心探索,是近期一直在尝试的事情

  最后用今天看完《超体》所表达的那个意思结尾,“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我觉得山本耀司已经上升到哲学了。

  我没有那种体验,但我非常可以理解。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读后感(四):通过一本书,喜欢上一个人

  山本耀司是日本著名时装设计师,出生于1943年,算下来今年已经73岁。不过,他仍然是个帅老头,如果你看过他的照片,就会发现他从来都是一身黑,一头长发,一张冷酷脸。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早已听闻山本耀司的大名,就像我听说过荒木经惟、森山大道、草间弥生、安藤忠雄、原研哉一样,他们代表着当今的日本文化,这早已经不再是川端康成、谷崎一郎所能代表的日本了,这是一个由过去的日本中走出来的新日本,一个现代的日本。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一方面吸收着西方现代的文化艺术,一方面又与传统的日本美学融合,并在西方舞台上取得了耀眼成绩

  这是中国目前还未能出现境况,虽然我们的当代艺术据说很昌盛,设计行业人才辈出,时尚业钱多人众,但是,一提到中国文化,首先使人想到的还是唐诗宋词这些古代中国的产品,我们还没有出现自己的山本耀司。

  不过这没什么灰心的,我相信只是还需要一点时间而已。

  在此之前,不妨了解一下这些新生代的日本文化偶像,他们拥有什么秘籍,又有何种魅力?

  山本耀司的魅力,首先体现在他的个人形象。我们看一个人,首先看到的是他的样子,其次才是他的作品,如果一个人的样子可以和他的作品结合到一起,那会产生特别的魅力。

  之前说过,陈丹青的样子很好,和他的文章很配。木心的样子也很好,文字间的高傲也在他的脸上出现,而鲁迅的样子好像就是应该写那样的杂文。

  山本耀司的样子,离不开黑色,他用这种最具神秘感色彩包裹住自己。这本书也继承了这种风格,一黑到底,封面上写着四个大字:山本耀司。

  这本书,是山本耀司的随笔集,也可以说是他的自白和呓语,包含着他的何以至此的故事和观念

  这个男人拥有出色的语言能力,并且,他充满洞察力,谈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男人、女人、家庭、事业,一个人何以为人,如何生活。

  在这本书里,当然也有他关于做衣服这件事的看法和观点,但更多的,关于他的思索,他是如何处理这个世界和他的关系,他是如何通过设计衣服来表达的。

  山本耀司在很小的时候失去了父亲,他的父亲死于二战,再也没有回来,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是一个裁缝,在新宿区歌舞伎町这条街上独自经营一家服装店,这对山本耀司的影响很大。不论是从他的设计还是他的话语中,都可以看出他对于独立女性的推崇,对于职业女性的赞美

  他讨厌女人为了取悦男人而故意穿着得可爱的、萝莉的女装,所以他专门为独立女性设计衣服,并且吸取男装的风格,破坏固有的规则,他一心想做一个反抗者。

  他说,“我们应该反抗世间一切权威制度体制,总是处于少数人群立场中才行。”因为,“这些边缘人士并非天生选择了少数一方,他们往往深陷人类最基本的不平等之中,面对的是来自社会的非理性偏见。”

  他最讨厌属于某种样式的衣服,讨厌将它们归类。所以有人将他的设计称为“反时尚”,他颠覆了西方式时装的规则,在褶皱宽大的布料、神秘的黑色和缠绕之间,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风格。

  他把设计看做是和这个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他在创作,而不是在完成某些任务(他不喜欢高级定制),某种意义上说,拥有批判精神的设计师,无异于艺术家,只不过他们选择了衣服作为表达的语言。

  这或许就是他最有魅力的地方,作为一个反叛者的山本耀司。但在这本书里,我还看到了一个作为“匠人”的山本耀司。

  他通过三篇文章谈到了衣领、衣扣和衣兜,这些服装中最简单最常见要素,在他的一再逼问下有了新的内涵,它们为什么要如此,而不能那样,它从更高的角度去思索服装和它的构成。

  关于男装,他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看法,他说,“我认为在男装设计中,精心地打造和搭配中最好再混合一点孩子气,一颗玩闹的童心。想要成为穿着得体帅气的男人,必须同时具备两种品味。也就是说,打造光鲜精致的同时,也应该加入一些粗糙,不做作的要素。”

  在讲出这样的论断之前,他回到小时候,说出了一个事实:那时我们的口袋就像百宝箱,里总是装满了东西。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好奇心

  他的另一句话,颇为严厉而警醒人,他说,“他们读书,看电影,体验着各种虚拟人生,他们大抒己见,装得好像什么都懂似的。他们不去质疑问题的根本,他们已被世界所驯化,习惯把持住内心的平和,他们的意识其实和猪没太大区别。”

  光是消化而没有独创性的人,做不了好的创作者。“无论哪个领域,对存在这个最本质的问题不抱任何疑问的人,是无法创作出东西来的。”

  他相信基础训练,他曾经接受过服装制衣的专门训练,他不仅仅是靠想象力来创作,还有对衣服本身的热爱和专研,在这方面,他多少有点看不上新晋的年轻人

  这些也是生活的态度。一种不轻佻的,主动负重,注重思考,勇敢批判,甘于做少数人的态度。

  我喜欢这种态度。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读后感(五):这是一本需要做预习功课的书

  本书大部分是山本耀司自己写下的文字。

  也有部分是同行,或者媒体人写下的、对山本耀司的衣服或者时装秀的感受。

  既包括了儿时和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并不连续的记忆

  也包括了短小的诗歌和俳句。

  喜欢山本耀司、了解山本耀司,才会更懂这本书。

  ------------------------------------------------------------------------------

  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三宅一生,日本最负盛名、也是在世界时装界赫赫有名的日本服装设计师。

  ——小处的纠结

  山本耀司对服装的设计,会在领子、袖口、扣子、材料的垂坠感方面很纠结。

  这些小细节,对山本耀司来说,比整体的设计更难。

  ——颜色与日式风格

  山本耀司最常用的颜色是黑色,其次就是白色

  两种极简风格的颜色,放在一起,注定了他的衣服设计不会繁复

  而在巴黎连续办SHOW,也说明了他的日式设计征服了时装界。

  ——叛逆

  山本耀司是一个最讨厌规矩的人,所以他的服装设计,看起来很匪夷所思

  简单地说,正常人都不会穿出家门

  也正因为这一点,很多时尚活动都请他提供服装。

  或者是影视剧

  特别是现代舞。书叔非常喜欢的现代舞舞蹈家皮娜,就很喜欢山本耀司的衣服,而且常常穿。

  ——对服装的理解

  山本耀司很少直接表达他对服装的理解。

  他开的设计公司,曾经因为时代潮流变迁和自身的不善经营,而倒闭。

  而他也从四十岁开始学习空手道,并达到黑带。

  另外,他对友情似乎更重视,超过了爱情,甚至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他主动希望孕育的。

  这一切,似乎反映出他对自己设计的服装风格的把握:冷峻和棱角。

  ——服装

  衣服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一个可以保护自己的移动城堡。

  下次路过山本耀司的服装店,可以欣赏一下。

  然而,我们常常会忍不住仰视某一些名人,尽管不知道他们怎么成功。

  常常是阅读了这些人的自传或者传记后,还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做。

  他们就这样远远地站在很高的地方,有些飘渺。

  所以看这本书,也不要以为会了解山本耀司。

  他是一个服装设计师,不穿他的衣服,怎么会懂他。

  穿了他的衣服,也不见得懂,但是如果能懂自己,就已经是成功了。

  拜托,请不要引用书里面的任何一句话好么?

  ——难道这样就显得自己很有才华,很懂时尚,或者其他什么吗?

  欢迎关注

  阅读与思考的原创公共微信book-life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读后感(六):心与胃之间的时尚

  这是我很长一段时间来唯一看完的一本书,在我临近20岁的时候我决定成为一个艺术家,抱着沾上点仙气儿的希望,随手找了一本山本耀司。

  其实发现他书里有的段落写的很沉,但是在这种文字中我好像看到了我自己。“missing someone,字孩提时代起,便有一种“少了点什么”的感觉围绕着我,仿佛有一个最亲密的朋友缺席了我的人生。这是我滑稽地丑角般的渴望接近人们的根源——被他们喜欢,被他们所用。”这世上有种人,生命早期的残缺就注定了一种缺憾,无可救药的,一直会到老死。这是我最近刚刚明白的道理,之前不明白的。解释不通但挥之不去的,活着就意味着被拒绝的感觉,我到今天也不能接受这一点,那种憎恨和不满,那种莫名的冲动和无休止的想要被认可的渴望。在心与胃之间存在着,在我一次次孤独和被世界折磨的时候隐隐作痛。

  “我的厌恶就像是一颗永不能被拆除的炸弹,他就在那儿,贴着我的心,贴着我的胃。”

  “我多么渴望可以做完我该做的,快点回去,回到我熟悉的孤独,回到母亲的子宫。”

  更深露冷的时候,一个男人把自己灌得迷迷糊糊的,沿着新宿繁华的街道走着,却不知道归于何处。很寂寞吧?生而为人的感觉。那种触不到的感觉,亲密,宠爱,一系列的东西都被偷走的时候。有的人却选择固执的顺从,忍受?接受?或者享受?恐怕是很难享受的,可能只有从布料中去感受,或者沉默着用歌声去表达。

  好像又觉得迷失的人,不能顺利成长的人却把人诠释的更饱满,好像池田大作说过类似的话吧,不重复了。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剧场,这些人就是观众。降生到世上的他们可曾经历身无分文的窘境,可曾体验到血肉之躯的冲撞?他们体验着种种虚拟人生,他们大抒己见,装的好像什么都懂似的。他们不去质疑问题的根本,他们已经被世界所驯化,习惯把持住内心的平和。他们的意识其实和猪没有太大区别。

  可局内人可不一样。他们生活在不平等之中,内心可容不得半点平和.如果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公,他们内心一直都会保持战争状态。”

  可悲么,不知道,当我一次又一次的倒在地上,怀疑着自己,乃至于质疑我的存在的时候,我从来没想过选择,如果我被给予一个选择的机会,我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呢,其实抛开一时的困境,我还是会选择去做一个局内人。哪怕不意味着什么,我也想要把人这个概念做的更接近极致,更饱满。这是我现在的想法,在我20岁之前的几天里,我是这样想着的。”面对现实强加给他们的一切,勇敢斗争,只有这样的人才明白耻辱中的美感。“不直言,不露骨,轻描淡写,因为厌恶露骨的表达。

  最近我很少买新衣服了,因为没钱,也因为不知道穿什么,总觉得自己之前的衣服永远是乱七八糟的,同年龄不相干的衣服,根本没有穿的欲望的衣服都通通堆在那儿,没一个去处。总觉得太复杂,但是慢慢发现我其实一直在期待着,期待着有一天,自己只剩下一件衣服,独自走在荒凉的世界上,不脱下来,一直穿到烂。这衣服一定是舒适的,有着令人舒服的曲线,有着沉默,耻辱与生命本身的美感。

  我想这件衣服可能是山本耀司做的”在我的认知力,饰品这个词可以被理解为犯罪的帮凶,这种暗示使得我更讨厌饰品。我很好奇人们怎么能忍受把他们挂在脖子上。“”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要自己去做。“男人味,女人味只不过是一个为了方便分类管理而杜撰的东西,我讨厌任何被上层预先准备好,偷偷植入的男人味的概念。有个男人站在这里,他满眼都是悲惨暗淡的景象,他独立于世间之外,他有着也行的愤怒。”诉说着一个个生活在社会边缘,和黑社会有着紧密联系的流氓,他们离经叛道,嘲讽和反抗着社会。”他写纽扣,写领子,写口袋,写时间和动态,他的衣服简直是一出戏。

  其实能怎么办呢?“我在女人身后追赶着她,如果她转过身,一切都将结束,结束意味着结束。”但是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瞬间却被记录用衣服这个特殊的介质记录下来,这种记录不能抚平心与胃之间的伤口,但好像超越了悲哀,成为了一个男人。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读后感(七):炸出了流水潺潺

  音乐家们也许会说:“音乐是感性的。”然而,为了赢得广泛的认可,他花费了不少时间,也许是几十年,来磨练自己的技艺。对时装设计师也是如此,磨练基本功必不可少。默默地学习,吸收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时间,也是成为成功设计师不可或缺的一段时期。

  感受到这种矛盾前,痛苦挣扎则是必然。挣扎着奠定基础,勤勤恳恳,循序渐进。这样长此以往,自然而然地,一种自我判断力和战术便会养成。还需要周而复始,孜孜不倦地研习经典。这时,便可推翻自古以来的所有成就。这个过程和战争并没有什么不同。正如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需知己知彼,全面了解敌情一样,一个设计师需要一个彻底的,全面的研习过程。

  没有这个过程,则没有胜算。

  没有这个过程,则永远找不见属于自己的理念。

  悬疑剧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人解开系在胸前的衣扣,从衣襟里掏出一把手枪。这一颗衣扣上承载的恍惚中他最后一丝顿悟,和迈出下一步的决心。

  全书中最喜欢的两段

  在书店里黑白的书封相当夺目,段落的间距也十分得体。

  很是羡慕用寥寥几字就能述清事实与道理的作品,文字很细腻,标准的日式溪水风格。

  不知怎的,写书评时想起了坂本龙一;

  两人做事与作品传达出的态度很有异曲同工之感。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读后感(八):找朋友

  看耀司的书时,有一种找到朋友的感觉。

  我就有点类似他所定义的边缘人,少数派,经常斗争在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之间,我本性与社会的世俗功利是格格不入的,我需要一个壳,来装下我,防御这个社会,而他做出了这个壳。

  耀司自身作为一个不安的青年,是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驱使他,不愿沦为恒河沙数中追随时尚的那一波,他于是表达,与这个世界坦诚相见,剩下的,就自由他人评说。

  耀司他的设计,打开了一个出口,在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被锁住的时候。

  他的心很大,想把自己的哲学、态度、惨事、性生活,都装进这本书里。他做到了,却很朦胧,懂他的人自然懂,我猜,他想表达,却又觉得凡事不必那么赤裸裸,正如他说,被包裹住的肌肤才最诱人的。

  我大概懂,却抓不住。

  其实这本书就是个披着自传外衣的诗歌散文集;)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读后感(九):叛逆没那么可怕

  看书的过程中,发现这里有一个不同于我在杂志上看到的山本耀司,似乎没有那么纯粹,叛逆在他身上长势更加喜人。

  很显然山本不是一个能够让人感受完美的人,在他的设计和他的人生中,都充满了残缺。大概是从小父亲角色在生活中的缺席,让他更加注重女性形象,愿意为女性设计服装。

  在文中有一段我特别喜欢:

贫困潦倒时用最后几个硬币买来的啤酒的味道,和,在半岛酒店的房间里穿着柔软的浴袍喝着的冰香槟的味道并没有多大茶杯。明白了这一点,望着残缺镜子中自己的脸苦笑,像摆正领结一样调整自己的负能量,把悉数的头发梳向后面的男人才可以具备超人的时尚品味。

  我自知是一位普通成道路两旁树叶一样的人,为此我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广告片上模特身穿同一件衣服放置在我身上会有的效果——依然是一片树叶,我不会因为穿了一件上过广告的衣服变成花朵。

  山本的那段话,让我联想起杜拉斯,她曾经也说过,她很欣赏自己额头上第一道皱纹的样子。自信的帅气根本不惧怕时光流逝,他们了解,他们的魅力在时间的印刻下只会更深厚,透露着只有经历痛苦才懂的美。

  叛逆,没那么可怕,也不是年轻人的专属。

  我有时候认为叛逆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前段时间VICE中国在北京做了一场关于变装皇后的活动,当时有朋友叫我去参加,我以各种理由推辞了。她问我,是不是害怕。我回答,是。

  再之后的一周,我还是被逼迫着参加了VICE的另一场活动,关于中国独立漫画家的纪录片分享会。实在推辞不掉,我就去了。这大概是我工作以来,参加过最黑的活动。在fRUTYSPACE的地下室里,聚集着大量热爱漫画的95后,若不是来参加这样的一个活动,我很难如此融入在一个更年轻的氛围中。年纪大一些的人开始讲述自己当年的理想,年轻的人们认为上一代的成就不值一提,是分分钟可以赶超的对象。这样的对话,这样的率真,让我自己也回归到一种比较年轻的状态,夜色下的北京也变得更有活力。

  看山本耀司的这本书时,我也会陷入这样的一种思索。80年代世界上的服装产业,和那时的日本,人们对于东方文化认知逐步兴盛,并且也有更多西方人敢于尝试这种东方的审美。山本当时也应该有着一帮朋友,他们一期建构着属于他们的时代和精神,让衣服成为一个文化的象征,在黑色中滋养发现之光。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读后感(十):随笔自传,故事,俳句,歌词,案例,对设计的理解

  山本耀司的文字很感人。

  《没有壳的寄居蟹》是其中最具泪点的一篇文章。

  “我按照你常常说的,将你的骨灰撒向大海。那片翠绿的海,蔚蓝

  色,无边无尽。骨灰盒中那片灰色的微粒子好像被海浪偷走了一

  般,倏地消失不见。

  这片海,本与你我无缘。但它却与你儿时玩耍的那片海相连。

  还连着,你以一生为赌注找寻的那片海。

  喝酒的时候,我希望有机会可以和偶尔坐在隔壁桌的陌生人讲述这

  段故事。

  但,我清楚地知道。

  等到天荒地老,也等不来你的电话。“

  开始以为他是写自己的爱人。

  后来才知道是写的他最好的朋友。

  在他心中,或许爱情的位置真的不高。至少排在了友情之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